解密:邓小平怎样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今日看点:2018-10-12(下午版)▲◆★●■☆

解密:邓小平怎样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http://history.stnn.cc/reveal/2018/1011/582510.shtml

故宫北院区有望2022年开放 展品数量或超故宫本院★★

https://news.sina.com.cn/c/2018-10-11/doc-ihmhafiq7899531.shtml

解密:邓小平怎样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http://history.stnn.cc/reveal/2018/1011/582510.shtml

2018-10-11  星岛环球网

核心提示: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正式会见了最后一批外宾。站在屏风旁边的邓小平,容光焕发,同来访的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的日本客人——握手。当着几十位日本客人、几十位中外记者,邓小平向他们、也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宣布:”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将是我会见的最后一个正式的代表团,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

第一届中顾委主任——邓小平

(一)不能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可能要亡党亡国/要使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老同志退出一线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伴随着拨乱反正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建国以来因历次运动遭受迫害的干部纷纷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由于从反右运动到”文革”结束持续了20年,原来的年轻人早已进入中年,中年人也变成了老年人。面对着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繁重使命,一方面,干部队伍严重老化,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因无位子,年轻干部又上不来。

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是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措施,新老交替的关键是要解决老同志占着位子的问题,而相当多的老干部又不愿交班。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干部系统吐故纳新、新老交替而创造的一个过渡性的组织形式。邓小平提出设顾问最早是从军队开始的。1975年7月14日,他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了在军队设顾问组的问题。他指出:”设顾问是一个新事物,是我们军队现在状况下提出的一个好办法。设顾问,第一关是谁当顾问,第二关是当了顾问怎么办?””顾问组的组长,不参加党委,可以列席党委会,好同顾问组通气。其他待遇不变,但是配汽车、秘书要变一变。””顾问也有权,就是建议权。顾问要会当,要超脱。不然,遇事都过问,同级党委吃不消。设了顾问,究竟会有什么问题,等搞年把子再来总结经验。”当时,邓小平提的顾问制度并未完全行得通,虽然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却没人愿意当顾问。后来,由于邓小平再次被打倒,设顾问的事情便被搁置。

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出来工作后,在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后就着手解决组织路线问题。一次,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讲道:”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这是一个新课题,也是对老同志和高级干部提出的一个责任,就是要认真选好接班人。老干部现在大体上都是60岁左右的人了,60岁出头的恐怕还占多数,精力毕竟不够了,不然为什么有些同志在家里办公呢?为什么不能在办公室顶8小时呢?我们在座的同志中能在办公室蹲8小时的确实有,是不是占一半,我怀疑。我们老同志的经验是丰富的,但是在精力这个问题上应该有自知之明。

就以我来说,精力就比过去差得多了,一天上午、下午安排两场活动还可以,晚上还安排就感到不行了。这是自然规律,没有办法。”邓小平接着说:”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把老同志都陆续请回来了,并且大体上恢复了原来的或者相当于原来的职务。这样,我们的干部就多起来了。把老同志请回来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正确的。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缺少一批年富力强、有专业知识的干部。而没有这样一批干部,四个现代化就搞不起来。我们老同志要清醒地看到,选拔接班人这件事情不能拖。否则,搞四个现代化就会变成一句空话。”邓小平清醒地看到顾问制度只是一个出路,要真正解决问题不能只靠顾问制度,重要的是要建立退休制度。

从1980年起,邓小平即开始做退休的准备工作。8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透露:”中央正在考虑再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名称还可以考虑),连同中央委员会,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样就可以让大批原来在中央和国务院工作的老同志,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指导、监督和顾问的作用。同时,也便于使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更加精干,逐步实现年轻化。”

1981年,华国锋辞职时,党内外一致要求邓小平出任党中央主席,甚至连一些外国领导人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此种愿望。邓小平力排众议,推荐年轻的同志主持党和国家领导工作。7月2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帷幕刚落下没几天,邓小平便又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提到设顾问委员会以容纳一些老同志的设想,并说:”这是为后事着想。”1982年1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到要老同志让路,让中青年干部上来接班的问题时,把它比喻为”一场革命”,并疾呼:这场”革命”不搞,让老人、病人挡住比较年轻、有干劲、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真正考虑成熟并下定决心设立顾问委员会是在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夕。1982年2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柬埔寨的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时说,干部老化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9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新党章的第三章第22条里明确了中顾委的组成原则和职能作用:党的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出任过渡形式的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会上,邓小平说: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个新东西,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实际成立的,是解决我们这个老党、老人实现新旧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是使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老同志退出一线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顾问委员会就是这样一个组织。

(二)”一齐退下来,而且是一退到底”/”来个干净、利落、朴素的方式,就是中央批准我的请求”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人共同约定”一齐退下来,而且是一退到底。即退出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也要求‘全退’”。后来,经过中央政治局反复讨论,并征求多方意见,决定邓小平、陈云、李先念3人”半退”,即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但仍担任一定职务——邓小平担任中央军委主席,陈云担任中顾委主任,李先念担任全国政协主席;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全退”,即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三老”半退”、四老”全退”的带动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又有一批老干部退出第一线的领导岗位,增选为中顾委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顾问委员会委员,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一线领导岗位。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了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标志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建立。9月4日,一个极为平常的日子。几辆小轿车驶过喧闹的大街,前后有序地驶进景山后街一个僻静的胡同,在两扇铁门前停了下来。须臾间,铁门悄然无声地被打开,等几辆小车轻轻地滑进去后,又默默地关闭了。院子里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石榴、核桃、柿子、海棠树和葡萄架已经长出了果实,3棵雪松已经长得遮天蔽日,几棵白皮松英姿华贵,伸向蓝天。特别惹人注目的是两棵油松,长得拙朴、苍健。这就是邓小平的住处。

江泽民等几位中央领导从车里走下来,在工作人员的迎候下,走进了宽敞明亮、陈设简朴的屋子里。邓小平和他们一一握手后,面对大家开门见山地说:”今天主要是商量我退休的时间和方式。”由于几位中央领导同志从心里讲还是希望邓小平不要退,所以想开口解释。

邓小平挥了一下手,说:”退休是定了,退了很有益处。”他理解在座几位政治局常委的心情。此时,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平息不久,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还没有3个月,大家还希望自己来掌舵。于是,邓小平耐心地解释:如果不退休,在工作岗位上去世,世界会引起什么反响很难讲。如果我退休了,确实不做事,人又还在,就还能起一点作用。”

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作政治交代时讲了一番话。他说:”我过去多次讲,可能我最后的作用是带头建立退休制度。我已经慢慢练习如何过退休生活,工作了几十年,完全脱离总有个过程。下次党代表大会不搞顾问委员会了,还是搞退休制度。我退休的时间是不是就确定在五中全会。犹豫了这么几年了,已经耽误了。人老有老的长处,也有老的弱点。人一老,不知哪一天脑筋就不行了,体力到一定程度也要衰退。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领导层更新也是不断的。退休成为一种制度,领导层变更、调动也就比较容易。”

邓小平与新一代党的领导人座谈时,真诚地提出,”我不希望在新的政治局、新的常委会产生以后再宣布我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现在看来,我的分量太重,对党和国家不利。我多年来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邓小平认为,实行退休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坚定地表示:退休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吧。未等前一支香烟的雾团散去,邓小平又点燃第二支烟,他伸出两个指头说:”第二个问题,退的方式。”对这个问题,邓小平反复考虑,并且也同杨尚昆谈过,就是越简单越好。邓小平认为,简化比较有利,特别是从自己简化更为有利。而利用退休又来歌功颂德一番,实在没有必要,也没有什么好处。邓小平说:”来个干净、利落、朴素的方式,就是中央批准我的请求,说几句话。”他一一地看着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诚恳地嘱咐:”我的退休方式要简化,死后丧事也要简化,拜托你们了。”

江泽民、李鹏等常委被邓小平毕生为党、为国、为民的精神所深深感动。邓小平很快又提到第三个问题,即”我退休时的职务交代”。他环视着刚组成不到100天的中央领导班子,最后把眼光落在江泽民身上,说:”军委要有个主席,首先要确定党的军委主席,同时也要确定国家军委主席。”他加重了语气,一字一句地说:”我提议江泽民同志当军委主席。”

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还语重心长地谈了新建立的中央领导集体加强团结、加强权威,冷静观察,应付国际形势变化等问题。同一天,邓小平郑重地向政治局呈上了请求退休的报告,要求实现”全退”。这封不足700字的辞职信,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这位老党员、老公民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邓小平终于说服了中央常委。政治局决定,将邓小平退休问题提交十三届五中全会讨论。

(三)邓小平在自己身体还健康的时候辞去现任职务,表现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广阔胸怀

1985年,美国前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访华。当基辛格走进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时,精神矍铄的邓小平身着深灰色中山装,面带笑容地迎上前去同他热情握手。邓小平对基辛格说:”博士,你好。咱们是朋友之间的见面。你大概知道我已经退下来了。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制度,中国现在很稳定,我也放心。”

基辛格说:”你看起来精神很好,今后你在中国的发展中仍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正像你在过去所起的作用一样。你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我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在需要的时候,我还要尽一个普通公民和党员的义务。你现在不当国务卿了,不也还在为国际事务奔忙吗?”

1989年11月9日,瑞雪纷飞,人民大会堂却热浪袭人。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大量的说明工作,中央委员们逐渐理解了邓小平请求退休的决心和意义,同意在全会上进行表决。上午9点多钟,邓小平办公室主任王瑞林来到邓小平身边,向他讲述了正在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的情况,重点汇报了全会关于他退休问题的讨论情况。通过汇报,邓小平得知许多同志对自己恳求退休表示理解,这使他很高兴,如释重负地说:”总之,这件事情可以完成了!”

中午吃饭,全家饭桌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邓小平退休的问题,有的说:”咱们家应该庆祝一下。”有的说:”我捐献一瓶好酒。”邓小平则从容平静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境:”退休以后,我最终的愿望是过一个真正的平民生活,生活得更加简单一些,可以上街走走,到处去参观一下。”孙子笑了,说了一句:”爷爷真是理想主义。”

下午3时,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表决,接受了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消息传来,一直在家等候的邓小平如释重负,即刻驱车前往会场。在休息厅,江泽民趋前一步,激动地握住邓小平的手,建议第三代领导人以及在场的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合影留念。在会议大厅,邓小平同中央3个委员会的委员以及列席会议的代表亲切会见。掌声中,邓小平激动地说:感谢同志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全会接受我的退休请求。衷心感谢全会,衷心感谢同志们。

代表五千多万中共党员和十二亿中国人民,中共中央总书记、继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把邓小平送出了会场。临别时,江泽民表示:”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夜幕降临,喧闹了一天的京城趋于平静。但在邓小平家中,却是一片灯火通明,笑语不断。晚饭的时间到了,4个孙子、孙女跑着跳着来到邓小平身边请他去吃饭,还送给他一张他们赶制的贺卡。邓小平打开一看,贺卡的4个角上别着4个蝴蝶结,代表他们自己,中间画了一颗红心,代表孩子们的心愿。贺卡上边还端端正正地写有一行字:”愿爷爷永远和我们一样年轻!”邓小平眼看贺卡,耳听女儿们的讲解,欢快的神情浮在脸上。大女儿邓林眼疾手快按下快门,留下了那令人难忘的一幕。看完贺卡,孙辈们分别上前来亲吻敬爱的爷爷,刚满3岁的小孙子竟亲了爷爷一脸口水,逗得全家人开心大笑。邓小平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在家人的簇拥下,邓小平来到餐厅。墙壁上,一排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1922——1989——永远!”邓小平理解了家人的心意,脸上浮现出深沉的微笑。

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时间,邓小平又坐在了电视机前。这个节目他必看,因为这是他了解世界的另一个重要渠道。他知道,今晚《新闻联播》的内容与自己有关。

果然,播音员那准确、抑扬的音调传了出来:”11月6日至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同意邓小平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对我们党和国家建立的卓著功勋。全会认为,邓小平同志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自己身体还健康的时候辞去现任职务,实现他多年来一再提出的从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的夙愿,表现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广阔胸怀。”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走进了千家万户,大江南北,传遍了五洲四海。消息传开,人们从惊愕之后无不对这位中国改革开放伟大的总设计师身体力行,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作出表率,表示崇高的敬意。

11月10日至12日,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这天,邓小平又来到参加扩大会议的全体同志中间,并和他们合影留念。这时,军委领导请邓小平讲话。邓小平感到,最近一段时间,自己讲的话很多,没有新的话要讲了。但是,在离开军委领导岗位之时,在自己领导下的这些将军们面前,还是应该讲点话。

于是,邓小平手拿话筒,作了简短的即席讲话。他满怀信心地说:”我确信,我们的军队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我们的军队始终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他再一次充满希望地表示:”我确信,我们的军队能够做到这一点,几十年的考验证明军队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

将军们目不转睛地静静倾听着。他们从心里敬佩眼前这位红军的创建人之一、称呼了几十年的”邓政委”。他们衷心地敬仰这位身无军衔、就任8年军委主席,在新时期指引人民军队走上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道路的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如今,他主动辞去军委主席职务,功高隐退,怎不令人由衷地敬仰呢!

最后,邓小平满目深情地环视着出席会议的代表们,向大家袒露着肺腑之言:”我虽然离开了军队,并且退休了。但是我还是关注我们党的事业,关注国家的事业,关注军队的前景。”

(四)”退就要真退”/邓小平向全世界宣布: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

11月13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正式会见了最后一批外宾。站在屏风旁边的邓小平,容光焕发,同来访的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的日本客人——握手。当着几十位日本客人、几十位中外记者,邓小平向他们、也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宣布:”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将是我会见的最后一个正式的代表团,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

短短几句话,像以往那样说得明快、平和,几十位在场的中外记者却由此得一条重要信息:今天,敬爱的小平同志将正式告别他六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他说:”退就要真退,这次就要百分之百地退下来。我今后不再代表集体、党和国家领导人见客人,要体现真正退休。”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后又说:”今后有些朋友来中国,可能不见不礼貌。我可以去客人住地拜访,谈友谊,谈非政治性的事情。要让党、政、军领导放手工作,我不插手。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工作很有必要。”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上面。邓小平赞扬说:”江泽民同志是一个很有本领的人。作为知识分子,他比我知识多,当然经验比我差一些,但经验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他今年63岁,有这个领导班子我很放心。”接着,他又谈到了治理整顿和发展中日友好关系问题。

会见开始前,有的记者就把想和邓小平合影留念的愿望同陪同邓小平会见的邓小平的女儿讲了。他的女儿很理解记者们的心情,说:”等会儿会见外宾结束后再说,好吗?”大家高兴地回答:”好!”福建厅内,友好会见正在进行;大厅外,大家已经准备着和邓小平合影。

会见结束后,日本客人握着邓小平的手充满感情地说:”为了中国的繁荣、亚洲的繁荣和日中友好,希望你健康长寿!”邓小平用力地握了一下手,含笑点点头表示感激。日本客人刚一离去,记者们就围了上来要求合影。邓小平欣然同意,并幽默地说:”好,这比会见外宾要轻松得多了。”大家边笑边说:”这也是你最后一次正式会见记者。”大厅内一片欢笑声。

随后,大家簇拥着邓小平走到照相屏风前,”咔嚓”、”咔嚓”的声音不断响起,有的同志为了离邓小平近点,还不时地调换位置,尽量靠近在邓小平身旁。邓小平很理解大家的心情。正式会见最后一批外宾,正式接受最后一批记者。就这样,邓小平告别了领导工作岗位,正式退休了。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本文摘自《红墙见证——家事国事天下事》,余玮吴志菲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故宫北院区有望2022年开放 展品数量或超故宫本院★★

https://news.sina.com.cn/c/2018-10-11/doc-ihmhafiq7899531.shtml

2018年10月11日 新京报 故宫北院区鸟瞰效果图。

故宫博物院供图故宫北院区鸟瞰效果图。故宫博物院供图

原标题:故宫北院区有望2022年整体开放

北京西北五环外的西北旺镇,将近600岁的紫禁城将在这里建设一个新院区。未来,新院区将为文物展示空间捉襟见肘的紫禁城新增3.5万平方米展示空间,每年预计迎来300万游客。

昨天,在故宫博物院建院93周年当天,北院区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昨天正式展开现场地质勘查和考古勘探。预计2020年完成文物医院建设,2022年6月有望整体开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北院区将融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文物修复展示中心、文物展厅、宫廷园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等于一体。未来,观众将在这里见到故宫中无法见到的大型家具、地毯、巨幅绘画等珍贵文物。

故宫186万件文物仅展出2%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西玉河村范围内,总用地面积62.01公顷,总建筑面积102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文物展厅35000平方米、文物修护用房20000平方米、文物库房23000平方米、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用房9500平方米、观众服务用房2500平方米、综合配套设施用房12000平方米等。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院内展示的文物大部分在古建筑内展出,受空间和条件限制,展出文物约3万件,仅占故宫186万件文物藏品的2%,无法展示故宫珍贵文物的整体面貌。同时,受到文物建筑特性的限制,众多文物藏品得不到及时的保养和修复。

而北院区建成后,将有效扩大故宫文物展示数量,同时运用先进建造技术提升展示水平。故宫北院区内还将形成故宫文物修复和安全保护的平台和中心,为故宫提供更先进安全的文物周转储藏空间、更完善的学术研究设施。

北院区展品数量有望超过故宫本院

单霁翔介绍,故宫北院区最重要的功能是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用以解决故宫博物院大量大型珍贵文物,例如家具、地毯、巨幅绘画、卤簿仪仗等,因场地局限而长期无法得到抢救性保护和有效展示的问题。同时可以将文物修复的传统技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能展示给观众,公众可以参观文物藏品保护修复的过程。

北院区面积最大的将是展览空间,通过大规模的现代化常设展厅和一系列专题展厅、临时展厅,展示文物数量有望超过故宫博物院本院的展品数量。

此外,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将建一座古典宫廷园艺中心,在大自然中重新振兴紫禁城宫廷园艺,使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北院区园林景观建设,将为观众展示宫廷珍贵植物花卉养植技艺。

单霁翔介绍,建成后的北院区将与故宫本院统筹规划,全面提升故宫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播和服务观众的能力。预计北院区开放以后,每年将迎来不少于300万的观众。

昨日,故宫北院区施工现场,工程人员勘探取岩芯。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昨日,故宫北院区施工现场,工程人员勘探取岩芯。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故宫北院区设计师:布局方式等致敬紫禁城

故宫北院区三面环水,与明清西郊“三山五园”相邻,向北有长城、十三陵,向南有圆明园、颐和园,未来有望形成一条重要的文化旅游线路。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选址、设计有何内涵?新京报记者专访了项目设计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宇。

张宇介绍,故宫北院区设计历时3年,数易其稿,总体理念是一座“园林中的博物馆”。北院区既从紫禁城中借鉴了大量设计理念和元素,也遵循现代博物馆的要求,例如对于开阔空间的营造,可满足高达十几米的大型文物展览和修复。他认为,故宫北院区有望跻身世界一流现代博物馆之列。

总体规划:南临水北叠山,呼应“三山五园”

张宇介绍,故宫北院区项目以一种“别苑”的定位选址于海淀区上庄南沙河畔的西玉河,与明清时期“三山五园”相呼应。此处原有皇家御用窑场崔家窑,清朝时为宫廷烧造琉璃,现存4个窑口遗址,综合整治修复后也将对公众开放,与整体规划形成文脉对应。

对外文物展览将布置在场地东侧,较为私密的文物库房、修复及后勤功能位于西侧,在最大限度满足功能布局的同时,也有利于分期建设。

建筑的线性格局将场地有机划分为南北序列,南侧临水、北面叠山,呼应中国传统“堪舆”理论的理想布局。“这种均衡的轴线布局方式与散点的构成逻辑,是在向前辈紫禁城致敬,传承着故宫的历史文化底蕴。”张宇说。

设计灵感:从紫禁城三大殿提取“中轴线”作为中枢

张宇介绍,北院区的设计灵感来自对中国传统“殿”“堂”“舍”“院”的理解,借助从中提炼的“轴线、秩序、等级”等特质,凝聚成巨大的博物馆群落,紫禁城明丽的色彩系统也在北院区得以承接。

北院区设计从故宫中轴线的“高潮”太和门至三大殿的尺度中提取,作为整个建筑体量的中枢。主要展览功能置于中轴之上,并以拾级而上的体验强化中轴线的仪式感,寓意故宫核心“天际线”,在场地中央形成内外都可以感知的金顶华盖。

他表示,符合故宫气质的秩序感是设计理念中最重要的考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这一系列空间组合诠释了中国古人对“殿”“堂”“舍”“院”的理解与升华。借鉴这一序列,北院区形成布局上的东岸广场、连桥步道、入口门廊、中央大厅、陈列展厅、滨水服务区、后花园区以及文物修复、文物库房和行政办公区,这一系列复合建筑秩序。

等级规制方面,北院区主体建筑借鉴古典宫殿建筑三段式原则:台基、墙身、屋顶。灰色外城、红色内墙、重檐屋面等设计都出自故宫,三段式的处理也与功能布局相呼应,满足从下至上的综合服务、常规展览、特殊展览与观景游廊的布置方式。

功能区设计:展厅布置借鉴中国卷轴画散点透视法

故宫北院区核心展览空间将沿中轴线展开,观众从东入口礼仪大厅拾级而上步入二层的中央大厅,可以去往各功能展厅,同时也获得了得体的仪式感和绝佳的观湖景观条件。

首层围绕次中厅分布了众多展览配套功能,如多功能厅、数字影院、修复展示及餐饮等,这些服务性功能与场地南侧的后花园区及滨水景观区相映成趣。

二层以上的展厅布置方式,借鉴故宫中轴与东西两侧宫苑的格局,并借鉴中国卷轴画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还原故宫的生活场景。

景观设计:打破城市博物馆封闭内向的空间特质

张宇介绍,由于空间序列与颐和园的相似性,园林整体格局得以借鉴传统,根据与建筑位置关系和原生条件差异自然形成四个部分:礼仪性的东入口广场;亲水平台与生态驳岸结合的南侧滨水空间;修缮现状窑口、花房,保留防护林带形成北侧园林;位于展览建筑与修复工作区之间的花园,向观众展示故宫宫廷园艺。

由此,北院区建筑将与景观浑然一体,观众可在人文与自然中移步换景。“博物馆的参观与周围环境的交融,是我们重点考虑到的,也是故宫北院区的特色。观众参观文物的同时,还能感受山水环境,就不会疲劳。”张宇说。新京报记者 倪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