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经典(十二)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 今天已经家破人亡。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今 日 看 点 : 2007-07-07-20 ▲◆★●■
加拿大“气走”中石油投资始末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4602
兰德公司:美军须维持足以击败中国的武力
http://www.singtaonet.com/glb_military/200707/t20070718_577734.html
台军已经密订偷袭上海计划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WLWZ&id=2650518
1965年国共秘谈内幕:蒋介石已同意统一的六条件
http://news.phoenixtv.com/history/1/200707/0718_335_158730.shtml
郎咸平谈汇率问题 (二)
http://bbs.hnol.net/dispbbs2.asp?boardID=49&ID=558953
周恩来抓住时机 用被俘美国飞行员换回钱学森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7/7/1011/9644046_page0.html
奥运会政治化与中国应对策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解读中国改革开放后3次大裁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综合战争潜力巨大 仅次美国!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7/7/1011/9643363_page0.html
神秘的谜团:中国部长的月薪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WLWZ&id=2650512
加拿大“气走”中石油投资始末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4602
文章提供 于 2007-7-18 文章作者: 黄运荣: 7 月1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副总裁宋亦武,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市举行的一项投资会议上表示,中石油决定放弃参与加拿大安桥公司提议修建的门户输油管道项目,理由是加拿大政府并未全力推动这项价值40亿加元的计划,而该计划在加拿大业界也支持不足,结果一拖再拖。
★ 中石油决定退出
据报道,两个星期前,中石油才获得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矿开采权。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获准在加拿大主持开发油砂项目,被认为是中国能源企业在加拿大这个全球第二大油砂储量国迈出的“一大步”。
没想到,两个星期后,这个项目就被加拿大相关部门拖黄了。宋亦武说:“我们已经厌倦等待了。”宋亦武言语中显得有些无奈,“中国希望能帮助加拿大原油打开新市场,但加拿大始终不愿开放市场让中国进入,因此我方无法合作,也不知道还能如何帮忙。”
门户输油管计划是由总公司设在卡尔加里的安桥公司推动,预计完工后可把阿省油砂矿所产原油,运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卑诗省)太平洋口岸出口,每日输运量可达40万桶。中石油曾与安桥达成原则性协议,门户输油管计划完成后,中石油承诺购买其中一半的运输量。
不过,该项计划的完工日期一改再改,原本计划于2009年投产,并考虑将加拿大石油输往亚洲市场。但航运公司却更为关注美国不断增长的原油需求,对开发新的对美输油管道更感兴趣,因而该计划被迫延期至2012至2014年。
宋亦武同时指出,加拿大石油业者不愿让中国企业进入加拿大国内市场,也始终不愿把更多原油交付这条新输油管线,使得市场始终无法达到经济规模。另外,在该管道预定兴建的路线上,还有原住民土地所有权的争议,更为该项目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尽管如此,中石油并未因此全面退出加拿大。今年1月,中石油已在阿尔伯塔省取得11块油砂田的开采权。
★ 经济问题政治化
这次中石油事件再次为中国企业进军加拿大蒙上阴影。其实,近年来,中国还有不少企业在抢滩加拿大时折戟沉沙,而责任基本上都在加方。
2004年9月,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60亿—70亿加元的现金,全面收购诺兰达公司100%的股权。诺兰达是加拿大最大的矿产企业。尽管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行为而且也是双赢的合作项目,却被加拿大高度政治化,结果导致收购计划泡汤。
到底是什么原因令既无历史包袱、又无利益冲突的中加经贸关系屡屡裹足不前呢?加拿大联邦工业部长卞聂尔的一番话对此事作了很好的注脚。
这位保守党少数政府的部长曾主张修改外国投资规则,以阻止危及国家安全的外资收购行动,而且不排除探讨人权问题。尽管他后来表示,检讨时不会限制或阻止中国投资,但分析人士称,此次中石油投资被拒,可能是继中国五矿收购诺兰达失败后,加拿大以人权限制国外投资的又一反映。
★ 拒绝中国公司遭批评
事件发生后,人们对加拿大以政治准则介入经济活动高度关注。卑诗大学教授黑德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认为,检讨外资收购时,不应加入人权的准则,否则很难付诸实施。
加拿大中华总商会副会长蔡宏安,则抨击加保守党政府的敌视行径。他指出,在当今世界,失去中国市场就意味着失去未来。保守党以意识形态挂帅,严重影响了中加两国正常的经济活动。
有媒体指出,加拿大现任总理哈珀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是左右摇摆,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做一些不知所云的事,很容易伤害中国人民以及当地华人的感情。
日前,加拿大情报及国土安全局公然称,他们将用一半的资源来对付中国人。对这一极为夸张的说辞,哈珀却公开声称:“近期不同政府机构已经指出的(中国间谍)问题,是真正存在的问题。”哈珀的话令人诧异不已。
★ 抱着过时观点不放
加拿大保守党上台后,对加拿大华人来说是五味杂陈。一方面,哈珀政府首次对华人“人头税”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平反了几十年压在加国华人心里的历史冤案,值得称道。然而,另一方面,保守党少数政府却一直处理不好对华关系,令加拿大失去了不少机会。
综合这一年多来的表现看,加拿大总理和他的团队,不是不重视对华关系,而是不知道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简单地说,保守党政府,不清楚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
仔细观察哈珀上台后的对华动作,抓工业间谋、讲人权、谈西藏问题……表面上看他很关心中国的情况,但这些问题属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那时,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美欧无端以人权、宗教等问题试图限制中国的发展。
但时代变化了,如果加拿大某些人仍死抱着那些行不通的“原则”不放,到时受伤害的可能是加拿大自己。来源: 环球华报 ▲
兰德公司:美军须维持足以击败中国的武力
http://www.singtaonet.com/glb_military/200707/t20070718_577734.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星岛网2007-07-18讯】知名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近日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关于台湾地位问题的解决一事,美国的核心利益是 “和平”,因此,当中国大陆军事力量逐渐增强、自信心逐渐提升,动用武力解决台湾地位问题的决心必然随之提高,而为了维系美国的利益,美国必须始终维持足以击败中国的武力。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大陆许多研究者认为,维持两岸目前不统不独的现状,把台湾问题当成制衡中国的筹码,才是美国真正的利益所在,但兰德公司研究员柯瑞杰、席拉帕克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从美中长期关系的角度着眼,美国对台湾地位问题的利益在于“和平”,不论其结果是统是独或是不统不独。
柯瑞杰在这份接受美国空军委托撰写、题为“台湾地位问题解决之后的美中关系”报告中指出,台湾地位问题解决的模式及方式,将极大左右未来的美中关系。
据指出,就短期而言,亦即在未来四到五年内,台湾地位问题维持目前不统不独现状的机会最大。就长期而言,依照逻辑推演,台湾地位问题的解决将有十种可能性,其中包括“维持现状”、“统一”、“独立”、“达成妥协方案”等四种和平模式,以及以美国介入、不介入为变数下的“统一”、“独立”、“不统不独”,共六种武力解决模式。
在这十种可能模式中,柯杰瑞分别以美国、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外交合作关系及战争可能性作为评估的标准,发现不论台湾地位问题的解决结果为何,
一旦诉诸武力,都将造成美中关系倒退,甚至造成新的冷战,及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大陆的结果。反之,不论解决结果为何,只要过程是和平的,美中关系仍将维持合作关系。
但在武力解决模式中,该研究报告对两岸通过武力达成统、独之后的美中关系评价有很大差异。报告认为,在美国介入情况下的两岸武力统一,是十种模式中最糟糕的情况,美国与中国大陆将走入冷战;但另一方面,美国介入下的两岸武力独立,报告认为,美中发生后续战事的机会不大,双方仍将保持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并仍将有一些外交上的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在四种和平模式中,与“统一”、“独立”或“达成妥协方案”相比,反而是目前不统不独的现状,对美中关系最为不利,因为在“维持现状”的情势中,美国与中国大陆发生战事的可能性最大。▲
台军已经密订偷袭上海计划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WLWZ&id=2650518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发表日期:2007-07-18: 台湾国防部长李天羽日前公开要求台军效法日军当年偷袭珍珠港的精神,日军当年的侵略行动,到现在还被许多国家视为战犯行为。然而台湾的国防部长却公开要求幕僚要好好学习,身为退役中将的国民党立委帅化民一语道破其中机关,“学习这种案例,难道是要研拟偷袭上海计划吗?”
李天羽教导台军中下级军官要“志存高远”,因为日军偷袭珍珠港,并不是日军的总长或是总司令等高级将领的构想,而是由一名少校参谋提出来的,因此,他也借此要求台军基层幕僚要效法这种精神。换言之,就是要胆子再大一点。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震惊世界,当时日军横越3400海里的太平洋,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此思路推断下去,那么李天羽此番言论潜台词是在暗示什么呢?身为退役中将的国民党立委帅化民一语道破其中机关。帅化民质疑道,这根本是胡闹,一个“国防部长”怎会提这种案例要求幕僚学习,“难道是要参谋以偷袭珍珠港为例,研拟偷袭上海计划吗?”
其实,李天羽此次的言论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是台独势力军事冒险的一步。因为自打陈水扁上台以后,类似的各式军事冒险就不绝于耳。2001年6月,陈水扁在视察台湾陆军军官学校时,明确将“决战境外”确定为台军建军备战的方向。同年8月27日,台湾国防部通过“中程施政计划”,首次提出放弃防御性的滩岸对决、以“瘫痪战”代替“消耗战”的构想。
此外,2002年10月20日,台军间接承认台湾国防部已制定了“巨毒”的“毒蝎作战计划”。该计划的目标直指中国内地,并将攻击目标分为五类:一是大陆沿海、长江与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天津、大连、青岛等。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政治与军事指挥中心,如北京。三是大陆腹地的重要民生设施,如三峡大坝、电厂和钢铁厂等。四是重要军事目标,如机场、导弹基地、雷达站和港口等。五是网路、通信中心。
然而分析认为,无论是“决战境外”还是“毒蝎计划”,还是现在李天羽提出的“偷袭上海”,其目的都是起到“吓阻大陆武力攻台”和“使大陆为武力攻台付出沉痛代价”的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近些年台军一方面研发或外购远程运载工具、精确打击技术、大杀伤弹药,如研发“雄风-2E”巡航导弹,另一方面拟定和训练进行先制打击和报复攻击的方法,如远距离轰炸、空中加油、登陆作战、布雷、渗透作战、自杀式攻击、夜袭、电子干扰与资讯破坏作战等。
分析还表示,尽管台军在地对地导弹、巡航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无人驾驶飞机、反辐射导弹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无论射程还是精确度,台军目前不具备对大陆沿海地区发动攻击作战的能力。台湾要研制成功并最终部署这些攻击性武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65年国共秘谈内幕:蒋介石已同意统一的六条件
http://news.phoenixtv.com/history/1/200707/0718_335_158730.shtml
2007年07月18日:1949年10月,中共在大陆建政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与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这两位对中国现代史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就再也没有见面。
但这并不等于说两人之间再没有任何接触,而是以“特殊方式”进行“对话”——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国共两党曾秘密接触。美国中情局(CIA)不久前的解密文件也证实了这段史实。
★【新加坡记者担任国共“密使”】
毛泽东与蒋介石虽然“隔海相望”,但两人都不希望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毛泽东在国际上公开了他关于支持蒋介石当台湾总统的意见,希望以此换来与蒋介石的沟通,试探和国民党当局接触。而蒋介石此时也有与中共领导人接触的想法。
据《内蒙古党史》记载,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国共双方都试图寻找一个能够实现沟通的中间人。这个人后来被找到了,他就是新加坡《南洋商报》特派记者曹聚仁。据该书描述,曹聚仁是个有一定政治活动能力的文化人,过去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上层人物都有密切接触,国共两党都把他视为上宾,他本人对国共两党也表现出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正是因为这个关系,他在中共解放大陆时,没有留在大陆为新中国政权工作,也没有跑到台湾去工作,而是跑到了香港——他想做一个“不在此山中”的观察者。
蒋介石命令长子蒋经国于50年代中期两次找到曹聚仁。其中,一次是蒋经国秘密派一艘小型军舰,到香港把曹聚仁接到台湾,与其密谈如何由曹聚仁出面建立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沟通渠道;另一次是蒋经国亲自到香港找曹聚仁,与他再次商谈如何与共产党沟通的问题。曹聚仁答应接受蒋介石的委托后,蒋介石就把曹聚仁请去了台北。
大陆方面,曹聚仁于1956年7月到北京采访,受到了绝非记者所能享受到的待遇。据中央文献研究室所编的《周恩来年谱》,经由1956年7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的讨论,当年7月13日、16日和19日,周恩来三次接见曹聚仁,“先后由邵力子、张治中、屈武、陈毅等陪同”。
而在第二次接见中,周恩来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日战争的胜利,这都是事实。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于是,8月14日,“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重要信息,便首度由曹聚仁所供职《南洋商报》向外发布出去。回到香港后,曹聚仁立即将他在大陆和中共领导人接触的详细情况转告了台湾方面。1956年之行,拉开了曹聚仁近十年两岸“密使”工作的序幕。
★【中共开出合作条件:台湾政权仍归蒋介石】
据历史学者范小方及毛磊所著的《国共谈判史纲》记载,在曹聚仁担任两岸“密使&rd
quo;的同时,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委员章士钊(他是1949年参加过北平(即现在的北京)和谈的南京政府代表团代表)也为国共接触而奔波。
在此之前,章士钊曾带着中共领导人给蒋介石的信来到香港,会见了国民党驻香港负责文宣工作、主持《香港时报》的许孝炎。
章士钊的斡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57年4月,许效炎从香港入境,经广州乘火车抵北京。第三天,周恩来在北京会见了蒋介石派出的的特使宋宜山(也是蒋的学生)。不久, 在周恩来安排下,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与宋宜山商谈,就第三次国共合作协商。李维汉提出中共关于合作的四条具体条件:
▲ (1)两党可以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
▲ (2)台湾可以作为中央政府统辖下的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
▲ (3)台湾地区的政权仍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参与,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中央政权的领导;
▲ (4)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
宋宜山回到香港后,蒋介石并没让他回台湾当面汇报,而是让他先写一书面报告。宋宜山即写了一篇1.5万字的报告,交由许孝炎转给蒋介石。由于宋宜山的报告对共产党和大陆的成就赞扬过多,蒋介石看后大为不悦,认为宋宜山被赤化了。再加上大陆此时已开始了反右斗争,使蒋介石认为国共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从而中止了国共间进一步的接触。
★【蒋介石向美国表态“宁为玉碎”】
另一边厢,曹聚仁也在国共两党之间奔波。
据CIA的情报称,1957年2月,国民党的叛将张治中写信给台湾的军事统帅陈诚,表示希望国共和解之意,但没有提出具体的建议。过了一个月,曹聚仁写信给蒋经国,提出六点和谈建议。
同年9月间,曹聚仁又分别写信给蒋经国、黄少谷(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和俞大维(时任国防部长),重提国共和谈建议。蒋经国把曹聚仁的信拿给美国官员看,并强调蒋介石永远不会与中共谈判的,还说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958年8月23日,海峡两岸发生著名的“金门炮战”事件,曹聚仁来京的次数也就更多了。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1949~1976》所述,1958年10月13日,即作出炮击金门的决定五十天后,在周恩来、李济深、张治中、程潜、章士钊的陪同下,毛泽东告诉曹聚仁:“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和他合作。”毛泽东在此次接见中的谈话后来被周恩来概括为“一纲四目”,并于1963年初通过张治中致陈诚的信转达给蒋介石。
同年10月,章士钊也写信给国民党的元老吴忠信,要吴忠信转告蒋介石——有一天美国会出卖蒋介石的,因为他看到“华沙会谈”的密件,美方已向中共建议以金门马祖交换中共放弃对台湾的主权主张。CIA的揭秘文件称,这封信受到了蒋介石的重视。
到了1960年元月,国民党的降将傅作义写信给陈诚夫人谭祥的妹妹,要求她转告陈诚反对美国的“两个中国”阴谋,以及中共绝不放弃台湾的坚定立场。次年7月,曹聚仁又写信给蒋经国,告知中共有意以厦门和金门为国共之间的缓冲地带,并辟金、厦为自由港;1962年3月,曹再次写信给蒋经国,重提了这项提议。但蒋经国却把信件拿给白宫看了,并表示将不予理会。
台湾方面对国共再次谈判采取了一种既不让曹聚仁撒手,又不具体表态的态度,这样一拖就是几年。
★【蒋介石心存疑虑 国共和谈夭折】
到了1965年夏,当国民党二号人物李宗仁回到大陆,受到北京方面热烈欢迎。
为此,蒋介石父子也展开了行动——经常来往于香港和台北负责联络工作的王君通知曹聚仁,蒋经国在近期将亲临香港,接他到台湾商量要事。
《国共谈判史纲》称,在与蒋经国的会谈中,曹聚仁介绍了中共方面的条件,然后逐条讨论,商谈,蒋氏父子也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
经过几次讨论,很快达成六项条件,其主要内容为:
▲ (一),蒋介石携旧部回到大陆,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区,仍任国民党总裁。北京建议拨出江西庐山地区为蒋介石居住与办公的汤沐邑;
▲ (二),蒋经国任台湾省长,台湾除交出外交与军事外,北京只坚持农业方面必须耕者有其田;
▲ (三),台湾不得接受美国任何军事与经济援助。财政上有困难,由北京按美国支持数额照拨补助;
▲ (四),台湾海空军并入北京控制。陆军缩编为四个师,其中一个师驻厦门和金门地区,三个师驻台湾;
▲ (五),厦门和金门合并为一个自由市,作为北京与台北之间的缓冲与联络地区。该市市长由驻军师长兼任。此师长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后任命,其资格应为陆军中将,政治上为北京所接受;
▲ (六),台湾现任文武百官官阶和待遇照旧不变。人民生活保证只可提高,不准降低。
曹聚仁与蒋氏父子在日月潭谈妥了这六项条件后,立即返回香港,将谈判情况及六项条件报告给了中共。但美国则因为怀疑这六点建议是中共起草的,因此向台湾方面施压。
1965年10月间,河南籍的立委唐嗣尧曾在台湾立法院提出书面质询,呼吁国共再度合作,使蒋介石大怒,质询被收回销毁,而唐嗣尧也遭到了开除党籍的处分。
但让蒋介石产生更大疑虑的因素是,1966年,大陆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运动的风浪也波及到台湾,蒋介石对国共重开谈判产生了疑虑,从而改变了主意。至此,国共两党重开谈判再度搁浅。▲
郎咸平谈汇率问题 (二)
http://bbs.hnol.net/dispbbs2.asp?boardID=49&ID=558953
你们谈了汇率的问题,以钱为纲的市场会为我们造成什么压力?对于美国政府对人民币的压力很多,美国侵略中国什么什么的,什么话都讲了。那么在这里我要告诉各位,什么是汇率?难道汇率是像我们教科书上面说的,各种货币之间的价格吗?我告诉你是错的。汇率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各国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叫汇率”!
所以,当美国要整治中国汇率的时候,就不会单独出规定,会像打伊拉克一样,找了很多的盟邦,联合起来逼迫人民币升值。只要升值一次,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你必将重蹈日本的覆辙。今天的电视媒体问我,会不会重蹈覆辙。当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联合签订了一个广场协议,当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的时候,灾难开始了。为什么呢?一旦签订了就告诉各国日币要升值了。不签没事,一签就有事。签了以后,日币肯定要升值了。所以大量的日币升值了。你以为汇率是价格吗?就像买矿泉水一样,需求多了一调整就平稳了,那是教科书,教科书基本上是错的。
到时候你会发现,汇率一上升,真的上升了,再买,更多的热钱流入,汇率再上升再流入。一直到日币升了一倍。当时发生的时候,日本的央行采取低利率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火上加油,助长日本经济的崩溃,问题出来了。为什么当时会采取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呢?当时在国内没有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