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台战争的三大顾虑
中华网论坛
毛泽东林彪与炮击金门决策内幕
中国对台战争的三大顾虑
目前各大媒体上沸沸扬扬的关于台海战争的讨论,大多未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发动战争,岂止是一个输赢的问题。
台海之战,作为进攻方的大陆所关心的不是打得下打不下台湾岛,而是如何在战争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台湾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基础设施,使战后的台湾经济能够迅速恢复,从而大大降低战争成本,减轻国际压力。这是大陆决定对台动武的第一大顾虑。台湾是全球少有的几个先进技术密集、工业基础设施完备、管理先进、熟练技工充足、工程技术力量雄厚的经济区之一,是全球范围内不多的几个高产出、高效率的经济区之一。
通俗地讲,台湾是一个生产钱的地方,是经济宝岛。对台战争是一场内战,是在中国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的战争,并不是一场完全敌对、旨在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世界大战。交战双方不同程度受着传统的、道义的、乃至国际法的约束,任何一方都不能无所顾忌地轰击对方的非军事目标,造成平民的大量伤亡。这就决定了这场战争打击的规模和力度是十分有限的。电站、油库、港口、铁路、桥梁、高压线路、工业民用建筑、道路等都将是战争中避免破坏的对象,对敌方士兵也以不杀伤或少杀伤为原则,解放军打击的主要目标是台湾岛的军事设施。我军发动的军事进攻并不单纯为了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是包含着促成政治解决的目的在里边。
发动这场战争的经济成本是很高的。1979年对越战争,中国人民每个人平均掏了两块钱。今天的对台战争,是一场技术武器为主的战争,战争的对手也以技术武器为主要防御手段。战争的胜负是以双方技术武器消耗的承受和补充能力来决定的,而不是以单兵和炮弹的数量来决定的。如果战争持续十天,每天打100个导弹,一枚导弹按300万元计算,这将是30亿人民币。战争如果持续半个月,全部的经济成本相信会是一异乎寻常的数字。由于大陆和台湾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对台湾经济的破坏,就是对大陆经济的破坏。
如果台湾遭受战争重创,大陆在战后必须投入更大量资金来恢复其经济和民生,从而给大陆经济带来巨大负担。更何况,战争既起,外来资金必然减少。如果美国实施经济封锁,将会使中国大陆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甚至会一蹶不振。中国大陆对台到底动不动武,其经济影响是决策者最重要的顾虑之一。来自美国或西方的军事恐吓与威胁决不可能动摇祖国统一的决心。
相反地,美国或西方国家的反对或军事恐吓越厉害,我们对台动武的决心就越大,西方人直到今天,仍然不能了解和掌握中国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所以与中国人打交道,局势和结果常常会出乎他们的意料。
美国方面,阻碍大陆统一台湾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因为保持现状对美国最有利。但是美国做出事实上介入台海战争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既要介入,美国就必须有成功的把握,能够在军事上彻底摧毁大陆对台的进攻能力和潜力,并进一步支持台湾独立,甚至在台湾驻军。而这等于向中国大陆宣战,逼迫中华民族再次与美国决战。到那时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战争,包括施放中子弹,将整个国家转入战时生产,将是惟一的选择。
“一门心思沉航母,千万导弹跃海峡”,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空前增加。这样的风险,美国是担不起也不敢担的。毕竟,台海战争不是中美之间的直接对抗和冲突,不存在中美因此走向全面对立和决裂的必要条件。所以,美国在台海战争中军事介入的可能性很小。虽然我们不排除美军偷袭的可能,但在大国间交战,局部军力相当的情况下,再加上先进的侦察手段,偷袭成功的可能性和效果是非常小的。事实上,如果美军真有能力和打算阻止解放军攻台,美国也就没有必要多次申明不支持公投了。一个阿拉伯世界已经让美国受够了。
在军事直接介入胜算不大的情况下,美国仍然可以使用军事牵制手段达到拖延、阻止台海战争的目的。美国可能会在钓鱼岛,乘中国台海立足未稳之机挑起事端,使中国在军事上不得不卷入,从而陷入一场与美日持久的技术战或海上战争。策略上,利用钓鱼岛牵制中国,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即是在侦知中国即将对台开战之前,鼓动日本军事占领钓鱼岛,从而把美日联合军力向台海推进约400多公里,形成直接威胁台海作战部队的态势,大大压缩解放军的外层防御圈,使中国不得不分出更多舰只,应付美日可能的近距离攻击。中策即是在台海战争打响之后突然占领钓鱼岛,打乱解放军既定布署,使之不得不临阵换炮,削弱对台一线的战略。下策是在战后把解放军拖入与美日海军争夺东海一线战略通道的长期的战略对峙或冲突甚至战争中,使台海战争演变成一场持久战,一场消耗国力军力意志力的战争,辅之以经济封锁等手段,最终达到压垮中国的深远战略目的。
不论是钓鱼岛之战,还是在日本本土保卫战,美国可以出动的军力是非常有限的。航空母舰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生命,没有航空母舰,就没有美国海军。而导弹是航空母舰的克星。虽然美国有庞大的造舰能力,但制造航母的速度绝不可能赶上中国制造导弹的速度。只要打掉核心航母,舰队的防空体系就被瓦解,其他舰只就会失去依托和保护,就会成为解放军岸基飞机和潜射导弹的靶标,因而只能作鸟兽散,无法拦阻解放军的进攻。让美国冒着失去全球军力和战略优势的风险,把有主要兵力布署到东太平洋与中国一决雌雄,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美国希望日本为美国做出牺牲,让日本的舰队与中国决战。而我国通过许多途径有力地警告日本,在未来的战争中不得轻举妄动,否则中国必然报复日本本土。
钓鱼岛三策,虽然没有军事直接介入对大陆的影响大,但其威胁力足以使解放军三思而后行。这是中国大陆对台动武的第二个顾虑。中国既然决定发动对台战争,就必须有?的战争准备,以便在任何突发情况下有能力拿回钓鱼岛,消除美日利用钓鱼岛作前沿阵地干涉和阻挠解放军台海军事行动的任何企图,甚至乘机消灭日本舰队。中国有两策解决钓鱼岛问题。上策是在台海战后以台湾岛为基地军事收复钓鱼岛。下策是在战前获悉美日有抢占钓鱼岛的军事企图,即以突袭的方式,登上钓鱼岛,在岛上迅速布署地对舰、地对空导弹,在近海布设水雷、潜艇等,严阵以待,准备消灭袭来的日本舰队,并把阻挡美军增援的封锁线向前推进。中国如果在战略上或军事准备上应付不了美日利用钓鱼岛作跳板干涉台海战争的局面,发动台海之战必将招致后患,开打容易停手难,早打不如晚打,能不打则不打。
所以,台海之战,不是一个战场输羸的问题,而是中美两大国的战略和军事较量,仍然是在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对抗、军事对峙的基本框架中展开的。这场战争打与不打,取决于中国在这场军事对抗中是否取得了某种优势,在紧急关头足以反制对方,有较大把握战胜美日台联合军事围攻。
除军事手段外,美国还会选择非军事手段使大陆为这场战争付出高昂的代价,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削弱和遏制中国。尽是破坏台湾的高技术工厂和基础,使之不为大陆所用;对中国大陆实施经济封锁,增加中国的战争成本,冻结中国外汇储备,使中国经济遭受打击。这些都是美国可能采取的手段。而对此中国的反击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
大陆的第三个顾虑是台海战争中如何保证中华国宝不被台独分子偷运出台湾,如何抓获一干台独战犯,从而使他们不至以流亡政府的名义,大肆挥霍原台湾帐上的外汇,继续与大陆作对。为了实现这一基本战争目的,同时防止美国援助台湾,大陆对台进攻最宜选择封锁战略。先用飞机、舰只和潜艇合围台湾,然后实施导弹攻击,直到攻击基本奏效,或者台湾政府投降,或者大规模陆海空登陆作战开始。因而台海战争不会是一场突然袭击。如果美国企图军事增援台湾,不必等待中东和航母开来,关岛以及美国本土的远程轰炸机可以直接攻击福建前线的军事物资集散地,或上海、北京和其它内地城市,以造成攻台解放军后方阵营的混乱。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最可能做的事情是帮助台独政府搬家和逃亡。战争期间,从空中和海上是很难逃掉的。台独分子会把台湾的黄金和中华国宝装上潜艇,连同他自己,一起运往美国。这样,能否实现对台湾的全面有效封锁就成为大陆对台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关键一步。由此推测,大陆对台动武的时间表,取决于大陆的舰船和潜艇的数量和攻击力足以完成对台湾封锁的那一天。
美国兰德公司的助台三方案,即所谓全渡击之,半渡击之、或全而攻击,是恫吓外行的玩艺儿。中国军队即已全面封锁全岛,舰只、潜艇既可以攻击岛上目标,又可以攻击远方接近的移动目标。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两头封锁海峡,美军的打击力量如何接近海峡、打击渡海目标?中国潜艇部队以静制动,难道美军不存在反潜问题?隐藏在进攻道路上的中国潜艇那么容易在一两天之内被全部肃清?几十只即使最落后的潜艇排开在外海,只要有一两只突入航母防御圈就足够灭亡航母了!只要有一枚导弹自美舰发出,全部美舰就将是中国军力的目标。纵然美军突破解放军外围防御、进入内层防御区,美军还会保持完整、足够的力量渡海或岛上的解放军吗?更何况,解放军对本岛采取封锁战略,目的之一就是“围城打援”。只要打掉航母或台湾上空的预警飞机,美军的所谓远征打击就失去掩护。俄罗斯远东基地的飞机不是两次在美军不知觉的情况下飞临航母上空吗?萨达姆在波斯湾用二战时的水雷不也把美军的现代军舰炸了一个大窟窿吗?看来,美军的攻击力和防御能力有很大水分。
解放军对台攻略在和平劝阻无效之后,大致分三步展开。第一步是围,第二步是炸,第三步是登陆。夺取澎马是先着,不算什么大的动作,撒网围岛的同时就会解决掉。围岛过程中,岛内仍无投降迹象,以导弹攻击为主的轰炸即开始。导弹攻击是所有攻击手段中效果成本比最佳的一种。大陆军力中最具优势的就是导弹。解放军必然重用导弹。有人讲台湾也有千枚美军给的和自制的导弹,导弹对射,大陆的城市损失可能会更大。其实纵然台湾导弹多多,但导弹战的有利条件仍在大陆一方,因为进攻方有伺机歼灭对方的优势,而对方必须首先能够隐蔽或躲开进攻方的攻击才谈得上反击,而躲避攻击对台军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大陆导弹攻击的目标是台军的军事设施,其中主要目标是其导弹阵地和飞机场。台湾岛没有军事防御纵深,导弹阵地、飞机库等的隐蔽非常困难。要还击,就会被发现。即使藏得很好,藏在山沟里,打几发弹之后,很快会被空中的卫星和围岛的侦察机锁定,台海周围空中舰上待机而发的导弹会迅即展开攻击。假如大陆的一个导弹阵地有机会打10枚导弹,台湾的导弹阵地在被 发现之前可能只有打2发的时间,这样台军的导弹就发挥不出威力,其效用就大打折扣。战争既开,台湾岛上的军事调动都是自取灭亡。这听起来荒谬,其实很简单。
大陆打导弹战的目的就是要抓 住一切机会消灭台军的技术后患,使随后的登陆部队作战不再有大的威胁。岛上的移动军事目标一旦被发现,就很难摆脱追踪。导弹、飞机、坦克等目标抗击空中打击的能力很弱。大陆有专门打击集群目标的导弹。导弹接近目标空域时,会爆裂出千百枚小炸弹,覆盖若干半径内的地面,地表隐藏或活动目标很难躲避。而在大陆方面,福建沿海多山地形有利于导弹及其它军事设施的防护和隐蔽,只要把导弹阵地设在山背后,台军的侦察手段和远程导弹在战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个个找出来打掉它们。
大陆方面所期待的是台军在遭受导弹饷攻击之后,主要技术防御力量被消灭殆尽,台独政府被迫请降。而台湾方面想的是撑着,撑到美国航空母舰来救驾。在导弹轰炸一个星期之后,解放军会评估整个围堵和轰炸效果以入美国的态度或美军增援情况。如果轰炸达到预期作战目标,即可开始渡海。如果美军增援尚不构成近期威胁,继续轰炸几日促其态度转变也可。如果美军全速开来,解放军会不惜一切代价全速渡海。炮火仍然是现代战争中反登陆作战最有效的手段。
今天的解放军是不会再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因为集群的炮兵阵地会在轰炸中大部被摧毁。如果解放军做不到这一点,没有多少舰只能够登上台湾的。缓慢行进中的船只,在长程、密集、高速的现代炮火轰击下,在近岸的30公里范围内,会大部沉入海底。登陆船只的后面将是解放军各型火力舰。解放军渡海之后,台湾不会有大的战斗了。因为饱经现代商业社会熏陶的台湾军人非常明白如何控制成本以增加收益这个道理。在台独这桩大买卖砸了之后,他们会我把风险较小的买卖去做。比如说,继续活下去,以回归游子的身份到大陆母亲的怀抱里撒娇–做生意。
大陆能成功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当今中国的军事技术和军队练兵瞄准的对象是美军,台军处在极不对称的位置上,只够陪练的水平;其二,泱泱中国是个出将才的地方,目前看来,台湾的政治智商和军事智慧远不足以挑战大陆的对手们;其三,大陆的导弹到底有多厉害,目前还不清楚,但运用导弹远程攻击消灭台军反击能力是绰绰有余的。相信爱国者导弹能够截住大陆纷飞的导弹是一种天真,不相信大陆的导弹能够解放台湾是赌气。未来的战争就是导弹的战争,飞机、舰艇只是发射平台 而已,不一定必须非常先进才行。
毛泽东林彪与炮击金门决策内幕
蒋军重兵集结金门 毛泽东决定严惩蒋军
1958年入夏以来,美国继向台湾提供“自由女神”飞弹、“狮子星座Ⅱ”导向飞弹后,又决定在台部署可携带核弹头的“斗牛士”导弹。与此同时,国民党在金门集结了重兵。
中国军民对蒋军和美国的一系列行径反应强烈,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严惩蒋军。毛泽东在深思之后,决定在金门、马祖一带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
军委旃坛寺作战会议后,我(本文作者王尚荣,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奉命电话通知福州军区政委叶飞上将,由他担任前线总指挥,迅速完成炮击准备,于7月25日向金门实施炮击。
然而由于天气恶劣,延误了参战部队的调集和部署;同时取得作战区域的制空权,也还需要一些时日;加之美、英出兵中东,毛泽东决定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再做一段观察,因而炮击未能如期实施。
林彪写条子欲向美国透风 毛泽东拍板执行原定计划
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认为炮击可以近期进行,遂让我通知叶飞速赴北戴河。
叶飞到北戴河毛泽东住处,即向毛泽东汇报了前线准备的情况和炮击的部署。当时在场的人有彭德怀、林彪和我。我们把地图摊在地毯上,一边指点,一边谈论着。这时,毛泽东突然问叶飞:大规模的炮击会不会打死蒋军中的美国人?叶飞说:会的。毛泽东问:能否设法避免?叶飞回答得很干脆:不能。因为当时蒋军营级即配有美国顾问。毛泽东感到此事需要再作斟酌。
这天晚上,我给叶飞送去了一张条子。条子是林彪写给毛泽东的,内容是主席很关注如何避免打美国人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王炳南对美稍加暗示,当时王炳南正在华沙同美国进行大使级谈判。
当时所有看到林彪的条子的人,都认为林彪的建议与力求在突然的炮击中给蒋军予重创的作战意图背道而驰,因为向美国透风,无异于直接告诉蒋方。叶飞看了条子也感到吃惊,忙问我:“主席让你把条子给我看时,有没有交代什么,是不是要我表态?”我告诉叶飞:“主席只要我拿给你看,没说什么。”
第二天,毛泽东拍板按原定的突然炮击计划打,时间定在8月23日17点30分,没有采纳林彪的建议。
然而当晚10点40分,彭德怀告诉我:“领海线内容有些条款写得不够清楚,需推迟两天公布,这与炮击金门无关。”我马上追问了一句:“那炮击的时间是不是还按原计划在17点30分开始?”
耿介直爽的彭德怀说:“这个问题不是已经决定了吗,怎么还问?”我认真地说:“不问怎么行呢?原先的大方针是先对外公布领海线,然后再炮击么!”。
德怀说:“炮击时间不变。使用炮弹数一万至一万五,也可以少于一万发,不要机械规定死了。”和彭总谈完话,我随即将谈话内容转告了叶飞。叶飞告诉我:“毛主席开始考虑先打几百发,由小而大。我向毛主席说明了先给敌人一个突然袭击,最好由大而小。毛主席同意了,先打一万发。领海线问题我已知道,先打后公布。”
炮击当日指挥中心分外忙碌 一打竟持续21年
8月23日,是实施炮击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指挥中心分外忙碌。
一大早,我就接到前指张翼翔副司令的电话,说部队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命令一下,就可执行任务。我将昨晚和彭总的谈话告诉了张。
15点30分,彭总办公室又来电话了:“彭总午后在福建前指的电报上批示‘我同意按福建前指意见,按时炮击,估计美军不会参加。’毛主席在15点看了彭总的意见,说:‘同意。’然后转给了周恩来总理。我们已经将毛主席的指示转告黄(克诚)老,黄老也认为可以。现叶飞已将毛主席、彭总的指示,通知了在厦门的前指。”
我听后,再次给福建前指打电话,向张翼翔重复了毛泽东、彭德怀的指示。这也就是说,是在炮击实施的前两个小时左右,炮击的时间在17点30分,重点目标是敌指挥机构、炮兵阵地、雷达阵地、料罗湾的敌舰,才最后确定下来。
17点30分,面对金门的30公里海岸线上,排炮齐发。然而谁也没有料想到,此次炮战一打竟持续了21年。
摘自《共和国要事口述史》,朱元石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王尚荣口述王凡整理
我不知你是谁?
日本鬼子并不可怕,汉奸才可怕呢!
什么啊.这是不对的,作为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