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30件大事之一:23、2004年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成立。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今 日 看 点 : 2008-02-11 ▲◆★●■
胡锦涛、温家宝5年来春节足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大部门体制改革:切中时弊,在规划中前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林毅夫把中国发展模式带到世界、任重道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趣说“正月初三 老鼠娶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日本提出东海AA制方案 欲强分三十万平方公里海洋
http://bbs.milchina.com/bbs/viewthread.php?tid=50925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时为何没铺红地毯?
http://www.milchina.com/Get/jz/01251424348.htm
“大跃进”时代中国科学界也盛行浮夸风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02/0210_2663_396145.shtml
凤凰卫视阎学通开讲台独问题!
http://junshi.blog.china.com/200802/1875782.html
王岐山将掌中央金融 大部制渐成形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700265
台军上校献策三条称“可吓阻”大陆武力攻台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5145
胡锦涛、温家宝5年来春节足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0: 2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广西桂林市考察抗灾救灾工作。这是胡锦涛同正在执行救灾任务的广州军区某集团军陆航团的官兵一起装运救灾物资。 新华社图
★ 2008年春节
2008年的第一个月,中国南方遭遇了50年一遇的雪灾。就在鼠年即将来临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纷纷来到受灾严重的广西和江西,同当地的干部群众一起度过新春佳节。其实不仅是今年,5年来,国家领导人在中国的传统佳节都会来到地方,与当地的群众一起欢度节日。
2008年2月5日至6日:真情融雪迎新春——胡锦涛春节前夕到广西桂林考察抗灾救灾工作纪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十分牵挂桂林抗灾救灾工作和受灾群众生活。春节将至,总书记专程来到桂林,在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和政府主席马飙等陪同下,于2月5日至6日深入到灾情严重的山区农村和担负抗灾救灾重任的基层单位,实地瞭解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落实情况,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给大家带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深切关怀和新春祝福。
2008年2月5日:温家宝春节前夕赴贵州指导抗灾救灾工作:贵州遭灾很重,我放心不下
2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春节团拜会之后就奔赴贵州,直接到灾区瞭解灾情。
这次已经是9天之内温家宝第三次亲临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在飞机上,他对随行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贵州灾情最重,现在还是抗灾救灾的关键时期。春节前夕,我们一方面是慰问,但更主要的是去解决问题。
2008年2月6日:温家宝在江西灾区过春节
2月6日,农历大年三十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结束贵州的考察工作,立即赶到江西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看望慰问干部群众。
近十天内,温家宝两赴湖南、一下广东,这次又到贵州和江西。
★ 2007年春节
2007年2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甘肃同各族干部群众共迎春节:神州团圆日春意满陇原
春节将至,陇原大地处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在这万家团圆的喜庆日子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甘肃,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2007年2月18日:胡锦涛在甘肃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共祝祖国繁荣和谐
2月18日大年初一上午,兰州点击查看兰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小西湖公园里鼓乐喧天,歌声悠扬,格外热闹。市民们有的舞狮子,有的唱陇曲,有的扭秧歌,有的展示自己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胡锦涛和随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在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等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同市民们一起游园。
2007年2月16日:让百姓安居乐业══温家宝春节前到辽宁考察棚户区改造情况
2月16日,正值农历腊月二十九。辽宁抚顺,最低气温零下九摄氏度,寒气依然袭人。然而,抚顺棚改新区的居民们心里却格外温暖。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看望大家。
2007年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辽宁各界干部群众共度除夕
华灯初放,流光溢彩。新年前的东北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大年三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张文岳陪同下,先后到清原、渖阳点击查看渖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等地农村、学校、医院和企业,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和慰问各界群众,向他们表示新春的祝福。
★ 2006年春节
2006年1月27日至28日:胡锦涛在延安与老区人民共度除夕共迎新春
新春将至,神州欢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革命圣地延安,看望慰问老区人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广大干部群众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2006年1月27日至28日:温家宝在山东与群众共度春节
2006春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山东菏泽、济宁农村,与群众共度春节。
位于鲁西南的菏泽、济宁历史上是山东比较贫困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温家宝一直惦记着这里的群众。农历腊月二十八,他在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参加春节团拜会后,就来到山东看望这里的乡亲们。
★ 2005年春节
2005年2月7日至8日:胡锦涛贵州看望劳模和各族群众与大家共迎新春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看望劳动模范和各族群众,慰问困难农民家庭,与大家共迎新春佳节。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各族干部群众要坚持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为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2005年2月8日:温家宝与因艾滋病失去亲人的孤儿、老人共度除夕
对12岁的孤儿李保来说,今年的除夕夜,将终生难忘。这个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阳光家园,与李保等60多位被艾滋病夺去亲人的孤儿、老人一起,共迎新春。小李保坐在温家宝身边,和总理一起吃了一顿年夜饺子。
★ 2004年春节
2004年1月20日至21日:胡锦涛在河北考察工作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干部群众,瞭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他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事,满腔热忱地为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要给那些困难比较大的群众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
2004年1月20日至22日:温家宝考察河南:一定不能忘生活困难的群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20日至22日在河南省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同河南人民共度新春佳节。
灵羊辞旧岁,金猴闹新春。虽是数九寒天,中原大地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从农历腊月二十九到大年初一,温家宝在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等陪同下,迎着凛冽的寒风,先后到新乡、郑州点击查看郑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等地农村、工厂、机关和电力、铁路等部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慰问
农民、工人、公安干警和消防队员,向他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 (来源:新华网)
大部门体制改革:切中时弊,在规划中前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08年2月7日电/北京,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临街的白色小楼刚刚粉刷一新。这里是中国拍卖协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的驻地。上世纪90年代前,这里是权重一时的物资部所在地,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短缺,物资部管着全国的物资调运和分配。如今物资调配主要由市场自身调控,物资部已经在1994年被合并到其他部委。
来往于拍卖协会和商业联合会的,多是相关行业的商企人员。拍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政府购买以及民间高档物品交易的一个重要方式,中拍协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加入协会的拍卖企业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行业标准。
月坛北街25号小楼的变化,正是国家部委改革调整的一个缩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把政府的部分职权分离出来交给社会,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合并部委已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
《中国青年》杂志报道,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根据报告精神大部门改革已作为发展民主政治、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 大部门体制改革:切中时弊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务院已经进行了五轮政府机构改革,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进行。这几次改革都致力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时代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模式。精简部门,放权于社会机构是贯穿于五轮机构改革的一个精神。然而,几轮改革下来,国务院的部门机构相较于英、美、法、日等国政府仍然偏多。而且一度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现在国务院组成部门有28个,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8个、办事机构4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0个、直属事业单位14个,另外还有100多个议事协调机构。可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组成部门一般都没有这么多。比如美国的部级机构只有15个、英国18个、加拿大19个、澳大利亚16个、法国18个、德国14个、西班牙15个、日本12个、南韩18个、新加坡15个。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李元起教授认为,中国人口虽然多,但政府机构的数量并不与人口成正相关比例,一般而言,政府机构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成正相关比例。相较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我国政府机构过多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
李元起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当前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机构重迭,人员冗杂;权责不清,行政成本高;各部门重自身利益,缺乏全局和长远眼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政出多门,无人负责,对部门有利益的事务抢着管,没利益的事务视而不见。
就医药产业而言,卫生部门可以管,产品品质监督部门可以管,甚至交通运输部门也可以管。再比如,出了一起交通事故,公安部门可以管,公路交通部门可以管,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也可以管,甚至为了收取罚款,曾经出现过公安部门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争着管的事情。然而当面临百姓急需解决而又和部门利益无关或者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各个管理部门就会纷纷退缩,松花江污染事件暴发后,工商、环保、税务等部门的声音一度消失,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李元起认为,行政部门历来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观念:认为天下事都应由政府管理、主持。这种观念与苏联计划经济思想结合后,就出现了建国后部委众多的历史现实。而前几次精简部门,如同行业协会一样的公共服务机构尚未建立是行政机构精简后又得以膨胀的现实原因。
★ 大部门体制改革:在规划中前行
如同治疗一个创口,首先需要消炎,这能最为迅速地满足伤者的止痛需求,也是进一步治疗的基础。目前国家正提倡建立服务型政府,政治体制改革也必然选择与人民利益最密切的地方下手。相对于权力和司法机构,整个政治体制改革中,行政与人民利益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将先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着力最大。
就经济层面而言,从外部讲,我国2001年加入WTO,WTO本身大体上就是一套推进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旨在为货物、服务、人员、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创造条件,这要求中国加速行政体制改革。大部门改革通过精简机构可以有效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领域的干预。
从我国经济领域的市场化而言,随着发展程度越来越高,需要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作到统筹规划、总揽全局。就如当前调控房价问题,如果规划、建设、国土部门各行其政,看似都为房价下降而努力,却可能导致房价只调不降,而如果加强不同部门的协调和沟通,这种问题就可以化解。再比如长期以来难以管好的食品安全领域,就是因为有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多头管理,政策之间不能良好配合,甚至相互抵消。大部门改革利于宏观、长期、稳定政策的出台。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汪玉凯认为,大部门改革,就是把业务相似、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集中由一个大部门统一行使。一方面可以精简政府机构,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和许可权冲突,简化公务手续;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横向协调困难,裁撤议事协调机构,有利于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符合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要求的现代化政府体制。
十七大报告提出“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也提出了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而改革的总体目标则是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大部门改革无疑与这一思路吻合。
针对大部门改革,有专家建议多种部委整合模式:设立国土建设部整合原有的区划、规划、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设立大农业部整合农业、粮食、林业部门;设立大交通部整合交通、铁道、航空、公路、水运、邮政等部门;设立能源部,整合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电监委中有关能源的职能,以及统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等国有能源巨头。事实上,2003年国家设立商务部,将原外经贸部、国内贸易部以及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的部分职能整合组建,有评论认为是国家机构大部门改革的先声。
★ 大部门体制改革:可以参考的原则
大部门改革,有哪些原则可以参考?李元起认为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部门整合应遵循宪法和法律的程式,把改革、精简、合并的精神和原则以及相关精神形成法律条文一以贯之,不因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更换而改变,这样可以保证改革的稳定性、长期性和成功的可能性。
此外,大部制改革的精神要明确,管得少而恰当的政府才是好政府。改革会触及体制内的深层次问题,涉及诸多部门利益以及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所以不能一蹴而就,应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思路,把握改革时机,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尤其要引导、加强社会组织机构建设,让社会组织逐渐承担起被精简的政府机构职能,如果社会组织没有发展起来,并承担起应有的使命,那么被精简、合并的机构仍然有重新膨胀的可能。
大部门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李元起认为应放在整个政治体制改革范畴内思考,权力、司法机构改革应配合行政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从行政体制改革开始逐步推进整个政治体制改革是个可行的思路,反过来讲,单一的行政机构改革,没有相应的权力、司法机构改革配合,这样的改革最终也是很难成功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门无疑意味着权力的集中。李元起教授认为集权不等同于专制,也不等同于暴政,一定程度的集权是效率的保障,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只是权力也需要受到有效的制约。十七大报告这样论述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可以想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特别是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等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制约,也将是大部门改革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林毅夫把中国发展模式带到世界、任重道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08年2月6日电(记者 郭倩雯分析报道)2月4日,世行宣布任命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这体现了中国发展的理念受到世界的认同。林毅夫突然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代言人”,将把中国的发展模式带到世界去,责任重大。
一直以来,世行的高层都由发达国家的人士出任,在林毅夫出任第九名首席经济学家之前便是如此,因此有不少人批评世界银行在执行政策上会受到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影响,并把利益趋向这些国家。而今次以中国人来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可见,世行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并重视中国的经济模式,那当然亦同时改善了世行一向“被西方控制”的负面形象。
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邹加怡亦指出,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对林毅夫的任命,说明世行本身的变化和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变化,反映出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认可,以及对于中国发展理念、发展经验的认同。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却快速崛起,并在全球的地位开始提高,中国的成功的确是值得让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而林毅夫担任世行的经济学家,就成了一道桥梁,把中国的发展模式、概念带到世界。
早前林毅夫就将会出任此要职时曾经接受访问,他认为,受到邀请最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经济。他指出,担任此职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直到前几年国际上对中国改革取得的成功,还都持有怀疑的态度。许多人认为双轨制改革是最糟的改革方式,但是我们经济发展得比其他转轨国家好,而且这么持久。所以,大家都希望知道背后的原因。
由林毅夫的谈话就可见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吸引世行以中国人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的主因。
另外,从林毅夫的履历来看,他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及他曾在西方留学的背景下,是他担当此职的重要因素,亦看到西方对中国学者的认同。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职位是十分重要的。“他是世行经济思想的领导者,是为世行意识形态定调子的人,通常通过演讲和学术活动,影响世行以及与世行业务相关的国际组织、国家政策。”邹加怡说。因此林毅夫此次出任此重要职位,实是对中国的重视、对中国学者林毅夫的认同。
履新半年的世行行长佐利克的林毅夫任命声明中就指出,林毅夫的到职将会给世行带来“一套独特的技能和经验”。由此可见林毅夫的经济学上的成就得到了佐利克、甚至国际上的赏识。
继中国的张月姣出任世贸组织大法官后,林毅夫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清楚看到世界对中国的重视。因此,大众都期待林毅夫可以把中国的发展经验带到世界,让其他发展中国家作参考,为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更大的改善。▲
趣说“正月初三 老鼠娶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09: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旧时民间俗信,老鼠嫁女,亦称鼠娶亲、鼠纳妇、老鼠娶亲等,是传统民俗文化中影响较大的题目之一,是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其情节“版本”不一。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幷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老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台湾居民认为初三为小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种信仰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晨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民间在正月初三夜里烧门神纸的习俗,将年节时的松柏枝以及过年挂在门上的门神门笺等一幷焚化,以示年以过后了,又要开始营生,故俗语有云:“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在宋代宫廷里,正月初三是“天庆节”。传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有天书下降人间,
于是真宗颁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又称小年朝,在这一天里,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戍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据说,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则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辈的新界原居民,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 (来源:新华网)▲
日本提出东海AA制方案 欲强分三十万平方公里海洋
http://bbs.milchina.com/bbs/viewthread.php?tid=50925
2008年2月5日报道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星期一(2月4日)报道称,中日考虑平分东海油气资源开发所得,以解决两国此一分歧。
有关报道称,中日目前正在讨论的方案是双方联合开发东海油气田,然后按照两国各自的投资和地理位置远近等因素决定各自所得,但最终目标是实现两国平分油气资源开发收入。《日经产业新闻》的报道并没有写明这些信息的来源。
法新社报道则引日本政府负责与中国东海油气谈判的贸易官员称,中日谈判尚未取得报道所提到的进展。该名官员透露,中日东海油气谈判目前仍在讨论双方未来共同开发的具体海域位置。
不过,他表示中日双方都希望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春天访问日本前达成一个基本协议。
★ 东海问题
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1月也曾表示,希望中日能在胡锦涛访日前就东海油气田问题达成协议。
东海油气田问题是长期困扰中日关系的问题之一。
据日本媒体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去年4月访问日本期间,与当时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东海油气开发问题达成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共识,提出要通过协商解决东海问题。
由于东海最宽处仅为360海里,因此中日双方的专属经济区互相交叠。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果各自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出现的重叠区域就是争议所在。
日本主张中日的专属经济区应按照中间线原则,以中日海岸中间线进行划分。但是这一主张此前一直没有得到中国的接受。
核心提示:日本一直主张采用陆地间等距离中间线来划分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大陆架。而依据日本的“中间线”划分法,与依据中国主张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划定的日本专属经济区的面积差了约30万平方公里,中日两国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分界线应该是在冲绳海槽一带。
专家认为,东海问题的解决最需要中日两国的“政治决断”,
国际先驱导报2007年10月16日报道 2004年10月,中日双方就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首轮磋商在北京举行,第二天,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章启月对媒体表示,这一问题非常敏感和复杂。
三年后的10月12日,中日两国官员再度聚首北京,话题依旧,“敏感”依旧。会后,中国外交部相关人士表示,磋商是“务实”、“有益”的,但与会的记者们却始终未听到任何有关“成果”的字眼。三年间,中日双方历经十次交锋,谈判代表相继易人,但分歧依旧。这个中日之间解不开的结为何如此难解?下一次磋商会不会还是无果而终?
“中间线”成分歧关键中日东海资源之争并非始自今日。早在1968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日之间的东海拥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之后,中日就东海大陆架的划界问题一直存在争端。
双方矛盾激化于2004年6月。彼时,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率众部下乘专机对中国的“天外天”、“平湖”、“春晓”三大天然气田进行视察,指责“中国企图独占东海海底资源”。随后,日本政界中的右翼势力也参与进来,要求政府采取行动,“维护本国海洋权益”。
4个月之后,首轮磋商便拉开了帷幕,此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成为双方磋商的一个重要原则。然而,在这一原则之下,每次具体到划定共同开发海域,中日双方之间的分歧就一直没有消弭过。
对中国来说,已先行开发的“春晓”、“天外天”等油田位于日方所谓的“中间线”的中方一侧,属于“没有主权争议的近海”,不能成为共同开发的对象;而日方则坚持所谓“中间线”原则,将本来就不具“合法性”的“中间线”以西(中国一侧)的已开发油田一并纳入到“共同开发”的范畴。
“这是中国不可能接受的。”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
日欲强分大陆架屡挑事端根据联合国颁布的《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海域。但是对于不同国家专属经济海域的重叠部分,公约没有作出解释。由于东海海域最宽之处只有360海里,如果中日都坚持要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势必因互相重叠而争执不下。
日本一直主张采用陆地间等距离中间线来划分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大陆架。而依据日本的“中间线”划分法,与依据中国主张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划定的日本专属经济区的面积差了约30万平方公里,中日两国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分界线应该是在冲绳海槽一带。刘江永表示,日本欲借“中间线”扩大其专属经济区,与中国强分大陆架,这种做法缺乏国际法法理依据。
刘江永指出,《海洋法公约》要求国家必须用国内法宣示和划定专属经济区,而拥有大陆架是沿岸国的固有权利,无需宣示。春晓气田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上,东海大陆架显然是中国领土延伸出去的。
关于所谓“中间线”问题,中方多次表示,所谓“中间线”是日方单方面的主张,中国从来没有接受过,今后也不会接受。
目前双方提案严重对立尽管如此,“三年来谈判没有一次破裂,双方继续将磋商势头保持下去,这本身已经是进展。”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对《国际先驱导报》说:“目前中日双方提出的方案严重对立,最大的分歧在于,如何在有争议的地区实现共同开发。”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期间,两国领导人就东海问题达成了五点重要共识,其中包括作为最终划界前的临时性安排,在不损
害双方关于海洋法诸问题立场的前提下,根据互惠原则进行共同开发等。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方日前现在又提出了“AA制方案”,即日方提出负担中方对位于日中“中间线”附近4个油气田所出资金的一半,并强调是否纳入共同开发的范围,应取决于油气田的地质结构是否跨越中间线。
对此,刘江永进一步分析,中国在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开采石油天然气,并不属于中日双方有争议的共同开发海域,日方的这一提法注定不会被中方接受。
彻底解决需要政治决断刘江永认为,最终方案应该是双方在“虽有争议、但不敏感”的地点选址来进行共同开发。然而在日方所谓的“中间线”附近或钓鱼岛附近都是敏感区域,不太可能被选中。刘江永和金熙德都一致认为,东海问题的解决需要政治决断。
刘江永表示,中方在一问题上的立场一贯坚定。但日本国内政局不稳,三年内已经历三次首相更迭。目前福田内阁上台伊始,大部分幕僚人选没有变化,此次东海问题磋商都还是原班人马。而且这轮磋商仍是双方相互“摸底”,谈完后向各自政府报告。
“共同开发地点的选址问题涉及技术、公司合作方式等,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漫长时间。”刘江永认为,估计在福田访华前,中日双方应该能拿出一份基本的、意向性的方案,而这是共同开发的第一步。当双方都尝到共同开发的甜头,才能再继续走下一步。▲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时为何没铺红地毯?
http://www.milchina.com/Get/jz/01251424348.htm
中军网 www.milchina.com 2008-1-25:前苏联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1989年5月15日开始访华。当戈尔巴乔夫从专机舷梯上走下来,他的一只脚刚刚榻上中国的国土,迈出他“三十年后第一步”时,杨尚昆主席上前热烈欢迎他。从此,“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两国、两党的关系恢复了正常化。
国宾来访,铺红地毯欢迎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上一项很流行的礼仪。可是1989年5月15日至18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我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戈氏却没有享受到红地毯的待遇,至今仍让人感到遗憾。
我作为当时外交部礼宾司的主管处负责人,目击了戈氏此次访问的全过程。戈氏对我国进行的那次非同寻常的访问,正好碰上天安门广场政治风波,整个接待工作显得十分被动。
戈氏的专机定于5月15日抵京,预定当日下午4时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欢迎仪式。可是那几天,东西长安街、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很多人,难以保证欢迎仪式正常举行。5月14日晚11点10分,接待办公室负责人之一、公安部八局刘局长接到公安部顾副部长电话,传达了中央领导指示:欢迎仪式改到机场举行。
临时改变欢迎仪式地点,以礼宾司为主的接待办公室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有很多电话要打,而且还得保密。接到通知后,设在钓鱼台国宾馆的接待办公室紧张得像开了锅。好在事先已同有关协作单位打好招呼:5月14日夜间,必须留人值班。为了不走漏风声,接待办公室规定,有关戈尔巴乔夫访问日程的电话,一律使用红机(内部保密电话机)。个别没有红机的单位,派人上门或把人请到宾馆来口头通知。
我负责通知卫戍区的仪仗队和礼炮营。他们那里没有保密电话机,而我当时在办公室又走不开,只好打普通电话,把负责安排此项任务的人员请到钓鱼台来,当面口头交代。卫戍区值班室的一位同志于14日夜 12点30分到达钓鱼台宾馆。我在18楼门口通知他说,中央决定把欢迎仪式地点由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改到老首都机场举行,同时还告诉他有关仪仗队、军乐团、礼炮营去机场租用大轿车的事也已说好,请他们直接同国宾车队队长高月东联系。我还提醒他对外注意保密。后来听说,他们担心白天兴师动众,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于15日那天凌晨,就将数百人的队伍提前拉到机场。
从1980年9月1日起,我国实行礼宾改革,把国宾欢迎仪式由机场(车站),改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当时,还特制了欢迎国宾用的红地毯,存放在大会堂地下室,以备不时之需。
戈氏来访,不得已临时改变欢迎仪式地点,而红地毯无法从大会堂运出。一来是地毯那么大那么重,搬动运输困难,再说,天安门广场上聚集那么多人,要想搬出红地毯也是不可能的。结果就是后来大家在电视上都看到的情形:不铺红地毯的国宾欢迎仪式。
1989 年5月15日北京时间中午12点整,戈尔巴乔夫的专机准时降落在老首都机场(即专机机场)。戈尔巴乔夫走下飞机时,只有舷梯上延伸下来的长约3米的红地毯。欢迎仪式就在停机坪的水泥地上举行。国家主席杨尚昆陪同戈氏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两人自始至终都是走在水泥地上。尽管 21响礼炮轰鸣惊心动魄,国歌演奏雄壮有力,仪仗队员个个精神饱满,但缺少了醒目的红地毯,欢迎仪式显得有点逊色。(来源:世界新闻报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前参赞) ▲
“大跃进”时代中国科学界也盛行浮夸风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02/0210_2663_396145.shtml
2008年02月10日 新闻午报: 罗平汉著的《1958-1962年中国知识界》真实记录了中国知识分子那些年的思想和生活状态,读来令人唏嘘。本报摘录了其中一节,在“大跃进”狂热的笼罩下,我们的一些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也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忘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训深刻,值得我们记取。
★ 严谨的科学界提出了一系列超高指标
1958年是“大跃进”的年代,也是创造神话的年代。
在全国各行各业全面“大跃进”的感染之下,教科文的“大跃进”也发动起来,一向严谨的科学界也出现了许多豪言壮语,提出一系列的高指标。1958年2月,批评“反冒进”的南宁会议刚刚开过,中国科学院就在北京举行各研究所所长会议,部署科学工作的大跃进。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号召科学工作者拿出吃奶的力气来,促进科学大跃进。郭沫若说:现在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只愁地无用武之英雄。
在会上,一些研究所的负责人当场就提出了本所的跃进规划。精密光学仪器研究所负责人提出,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大部分时间来掌握世界上光学机械仪器方面的主要成就,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后两年开始制造新仪器,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与世界先进水平犬牙交错地前进。石油研究所负责人表示,在五至七年之后,我国在页岩油、水煤气合成石油生产方面将远远超过英国、西德和美国,这两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自然也应达到国际水平。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会上也说,在我国实现呼风唤雨、普遍应用电能等远大理想,现在就要考虑进行准备工作。例如水利方面实现了农业纲要后,就可以基本上免除不太大的自然灾害,比较大的自然灾害如台风,也可以应用人工气象控制的科学方法来控制;水雨量的多少同样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