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十二句俗语(7-8)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651212.html
(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
(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今 日 看 点:2013-0718▲◆★●■☆
安倍使日本越来越像“流氓国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俄罗斯冷战后最大军演 “向中日示威”
http://www.boxun.com/news/gb/army/2013/07/201307180721.shtml#.UedW76wo8wE
千辆坦克针对中国 俄罗斯极为警惕北京
http://www.boxun.com/news/gb/army/2013/07/201307180717.shtml#.UedYeawo8wE
达赖要赶走2500万非藏人 搞变相独立死路一条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37387
周立波真敢说,嘴里吐出一针见血的中国现状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37388
滴水不漏掌控全局 斯诺登事件显普式风范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37399
两岸新情势 新一中模式正形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馬英九激情演說驚呆世人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720766.html
黄秋生炮轰简体字 大陆教授批:再谈就是抬举他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7/17/2521999.html
习近平视察中科院 提出四个“率先”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7/17/27612954_0.shtml
两岸新情势 新一中模式正形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安倍使日本越来越像“流氓国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13年7月18日电/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7日视察靠近钓鱼岛的冲绳县石垣海上保安部,再次狂言钓鱼岛无论历史上还是按国际法都是“日本固有领土”,日本“一步也不会做出让步”。作为日本最高行政长官,他不惜用这几句废话再一次加剧日本同中国的关系紧张。
环球时报今天社评说,中日钓鱼岛之争处于僵持中,日本的态度中方是清楚的,中国的态度日方也很清楚。在行动上,中日都未后退,但也都对避免双方擦枪走火表现出兴趣。中方的态度在言行上比较一致,日方的言行则有很大跨度,表演成分很高。
安倍的强硬表态对中国战略界和军方来说一钱不值,对日本懂外交和军事的人也只是一堆“嘴炮”。但他的话能够刺激日中两国公众,他有可能因此在日本捞一些选票,同时他也能在中国民间引发更多愤怒。他在制造中日两国民意的更严重对立。
这样的“小人政治”如今盛行日本,安倍一方面公开寻求同中方对话,一方面宣称钓鱼岛问题“不容谈判”,他能将这样的虚伪下流表演成正义和大气,这让很多中国人颇为泄气。他让我们真正搞明白:只要他在台上,中日关系“没救了”。
在钓鱼岛之争陷入僵局、中日两国还有大量贸易利益需要照顾的时候,日本人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国高官们经常公开发表对日强硬言论,或者去涉钓鱼岛安全的海监部门或军事机构视察,表达在日方听来是“宣示强硬”的决心,中国民间一定大为喝彩,但日本的民间舆论能承受吗?
中方在“嘴上”保持了最大克制,但日本方面的“嘴”越来越臭。日本上至首相的高官们经常随意发表刺激中国社会的言论,他们很像是在搞挑衅中国的竞赛。他们一点也没有为中日关系负责的意思,他们的市侩行径在毁掉中日关系越来越少的支点。
日本人需要清楚,中国决不会有人因为安倍的强硬表态而“害怕”,他只是让我们痛感面对了一个“滚刀肉”,我们甚至觉得因为他的言行而“生气”都不再值得。我们不会再寄希望同安倍政府领导的日本缓和关系,我们会以同样的强硬以及蔑视回敬那个国家。
同日本谈不会有希望,与它在政府间隔空对骂太辱没中国的身份,也太耽误我们的工夫,空耗我们的感情。因此我们希望中国官员沉住气,切不要掉入与安倍之流强硬表态的互动。有一个外交部发言人对付他们,就足够了。
中国需要积极发展对付日本的实质性杠杆,让日本经济和社会浮躁都付出更多成本,打击日本强硬派生存的社会基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越来越雄厚,我们发现并培育这种杠杆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日本社会被政治家们带向通常小国才有的极端,日本的确越来越像“小日本”,它虽然很狂妄,但越来越不配做中国的战略对手。它在逐渐让我们想到“流氓国家”这个词。
对付流氓就是有时不理他,有时斥责他,当他严重过线时,就狠狠教训他一顿,让他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 ▲◆★●■☆
俄罗斯冷战后最大军演 “向中日示威”
http://www.boxun.com/news/gb/army/2013/07/201307180721.shtml#.UedW76wo8wE
2013年7月18日 来源:明报
俄罗斯周日起在远东地区展开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总统普京周二(16日)亲身飞往库页岛视察。俄方强调军演并非针对任何国家,只是测试部队的应急反应能力。库页岛邻近俄日有主权争议的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有俄军前军官认为军演正是针对日本,但亦有俄专家揣测中国亦是假想对象之一。
俄罗斯总统府新闻处昨公布,总统普京在周二前往库页岛视察军演情。俄国传媒报道,这次军演是普京突然下令进行,防长绍伊古(Sergey Shoigu)在莫斯科时间上周六(13日)凌晨1时收到其动员要求,称要测试远东和贝加尔湖地区两支部队的战斗戒备反应,普京形容这次军演将有助发现和解决战场应对问题。俄军随即开展演习,国防部声称参与人员数目达16万,动用约1000辆坦克、130架军机和70艘军舰,以规模计是前苏联解体以来最大的一次。演习将持续至本周六(20日)。
《俄罗斯独立报》引述俄军总参谋部退休官员指出,今次军演是模拟日美同盟军队联手入侵的应变计划。不过亦有分析相信,中国亦是今次军演(尤其是陆上演习部分)的假想敌之一。俄罗斯副防长安东诺夫(Anatoly Antonov)否认军演是俄方展示实力之举,他强调,这次演习并未针对任何国家,俄方已提醒邻国,尤其是向中国提供详细资料。根据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只方会交换边界军事活动资讯。
中俄月初在海参崴和日本海海域开展联合军演,至上周才结束,其间穿过北海道与库页岛之间的宗谷海峡,是中方军舰首度驶过该战略海域,惹来日本舆论反弹,甚至被指是震慑日美同盟之举,但中俄官方否认。▲◆★●■☆
千辆坦克针对中国 俄罗斯极为警惕北京
http://www.boxun.com/news/gb/army/2013/07/201307180717.shtml#.UedYeawo8wE
2013年7月18日 来源:明报
早前中俄在日本海举行了两国历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触动了美日的神经,甚至出现中俄联手抗美日之声。然而当前俄罗斯在东部军区举行的苏联解体以来最大规模军演,却突显了俄国对中国的强烈戒心。除非华府走上比小布什时代更为单边主义的路线,咄咄逼人,否则中俄走在一起的机会,比起中美成为盟友的机会还要低。对中国来说,与北极熊谋皮,岂会比与虎谋皮容易?
俄军演千辆坦克针对中国
今次俄军出动了千辆坦克、数十军舰和130架战机在西伯利亚演习,尽管副防长安东诺夫透露,俄方一早已向邻国说明演习并非针对任何特别国家,还特别强有向中国通报了演习的详细信息,但莫斯科的独立军事分析家赫拉姆奇欣(Alexander Khramchikhin)直指,「很明显,这次演习的陆地部分是针对中国的,至于海上和岛屿部分则是针对日本」。赫氏此话实是一矢中的——想像一下,俄军数千架坦克在邻近中国的荒芜西伯利亚驶来驶去,难道是要防范蒙古吗?
中俄军事上的相互猜忌,可以上溯远至清朝康熙年间沙俄入侵。1950年代末中苏交恶后,毛泽东大力宣传苏联「亡我之心不死」。近十多年中俄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关系虽趋紧密,还于2004年签订了边界条约,但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国内,都有唿吁必须提防对方的唿声。
莫斯科忧华人控制西伯利亚
俄方最忧心的是随覑中国经济崛起、愈来愈多华人到西伯利亚营商居住,中国人在当地的政经影响力将愈益扩大。赫拉姆奇欣便曾多次撰文声言,在俄罗斯人口持续萎缩和军队战备废弛下,一旦中国向西伯利亚突袭,俄罗斯随时一败涂地,所以克宫有必要藉大型军演向中国一展实力。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曼科夫(Jeffrey Mankoff)近日撰文谈到中俄结盟抗美的可能性时,便指出中俄口和心不和,俄罗斯军方指挥官甚至承认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中俄暂时走得近,只因两国都认为在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没有为他们赋予应有的国际地位,却容许华府不顾其他国家的利益,动用自己的实力四处干预。曼科夫认为,由于长远而言中俄两国出于经济和政治考虑,都是需要美欧多过需要彼此,只要美方肯适时展示愿意尊重中俄的一些利益和需要,已足以阻止中俄结盟抗美。
普京重俄美关系甚于中俄
事实上,克宫对俄美关系的重视,单从普京昨天公开表明两国双边关系远比一个斯诺登重要,即可见一斑。奥巴马9月将往圣彼得堡出席G20峰会,普京不会希望奥巴马因斯诺登风波而取消同时到莫斯科进行俄美峰会。 ▲◆★●■☆
达赖要赶走2500万非藏人 搞变相独立死路一条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37387
2013-7-17 作者 : 朱维群
据西方媒体报道,6月15日,已“退休”数年的十四世达赖在澳洲向信众宣称,他本人才是海内外藏民的“真正领袖”,而他推动的“中间道路”是“解决西藏问题的最好方法”。近来,“中间道路”再次成为达赖集团和一些西方人热炒的话题,而境内也有人公开半公开制造舆论,仿佛中国政府只有接受“中间道路”,“西藏问题”才可能解决。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所有“中间道路”拥护者都闭口不谈“中间道路”具体有哪些内容。为什么?因为只要略为具体一点儿,“中间道路”的“藏独”马脚就露出来。
对达赖集团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间道路”是1987年达赖在美国众议院人权小组上提出的“五点和平计划”、1988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散发的“七点新建议”基础上形成的。“中间道路”的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蒸蒸日上,而达赖集团对西藏的武装破坏屡遭惨败,集团内部纷争不已,特别是美国为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止了中情局的“西藏行动”和经济、军事援助。公开的“西藏独立”搞不下去了,于是有“中间道路”的哌哌坠地。
把上述两个文件内容综合起来,“中间道路”有五条基本内容。第一是不承认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而是一个被中国占领的“国家”,这就为达赖集团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重新公开打出“西藏独立”旗号埋下了历史和法理依据。二是图谋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的“大藏区”,要求中国政府将包括整个西藏、青海,四川的两个自治州,甘肃和云南各一个自治州统统交由达赖统治,总面积占我国土面积的1/4。三是要求在“大藏区”实行“高度自治”,除军事、外交由中央管,其他举凡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教育、语言、环保、宗教等统统由达赖管,这实质上就在青藏高原上推翻了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四是要求中央把解放军全部撤出“大藏区”,通过国际谈判把“大藏区”搞成“一个国际和平区”。五是要求“移民入藏的汉民回到中国”,据达赖1987年向美国国会报告,至少要驱走750万汉人,而如果按照“大藏区”实际“规划”地域算,至少要赶走汉族和其他民族2500万人。
在2008年11月的接触商谈中,达赖的私人代表又向中央统战部接谈代表提交一份《为全体藏人获得真正自治的备忘录》,声称这是“中间道路”的最新版本。但是这份“备忘录”对“中间道路”以上内容没有任何变动,只是又增加了一些匪夷所思的文字,自称“西藏流亡政府”是世界上所有藏人的“代表”,应当享有同中国政府平起平坐的权力,提议由达赖派人同中央共同组成班子,对中国宪法进行“修改”。事实表明,无论哪个版本,“中间道路”都是完全违背中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包括藏族在内的任何有一点爱国心的中国人可以接受这些要求吗?世界上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如果面对同样的要求,难道能够容忍吗?这也就是某些人向公众大捧“中间道路”而丝毫不敢触及其具体内容的真实原因。
“中间道路”与“西藏独立”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公开的“西藏独立”图谋用暴力方式一步完成,而“中间道路”则是“西藏独立”分两步走。“中间道路”提出不久,达赖的兄弟丹增曲嘉在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先求自治,然后再把中国人赶走,就像英国人被赶出印度一样”,“自治是获得独立的第一步”。达赖集团《西藏通讯》刊文解释,“主张独立的活动分子认为,五点和平建议和斯特拉斯堡建议是一种背叛,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吸纳阅读字里行间背后的含义,假如真正有那样的环境,其效果与真正的独立没有差别”。
“中间道路”提出至今26年,没有产生达赖对其手下所承诺的任何效果。近年煽动策划“自焚”事件,企图迫使中国政府作出让步,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在全世界面前进一步暴露达赖集团的残忍和虚伪。以“藏青会”为首的“急独”势力耐不住了,对伪政府甚至对达赖本人的非议日益增多,使达赖陷于进退两难境地。今年6月7日境外媒体报道,据“急独”派揭露,伪政府一些要人为了摆脱被动,不得不托出达赖内心真实想法:“虽然他们完全支持中间道路,但也将独立牢记于心。毫无疑问,独立也存在达赖喇嘛心中”。达赖对“急独”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十分恼火,一面出手“弹压”,一面亲加抚慰。据外电报道,去年达赖3月25日在一场会见中解释,“西藏从历史上讲是最有权利争取独立的。我讲的中间道路是面对现在的困境,是如何解决这个困境的方式,所以西藏独立是有它的根据和道理的。”今年5月12日,达赖在美国教训“急独”分子说,“藏人有权利争取独立。若决定要争取独立,那么就应该拿出切实的计划,而不只是口头上喊两句。”6月,“藏青会”代表大会最后一天,前“首席噶伦”桑东代表达赖到会讲话,称“达赖并没有说‘藏青会’应该改变独立立场,达赖喇嘛过去从未说过,将来也不会说。”
“中间道路”指向哪里,还不够清楚吗?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接触商谈之初,中央领导就一针见血指出“中间道路”本质:“西藏独立”不行,“变相独立”、“半独立”也不行。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西藏独立”一步走也好,还是分两步走也好,都是死路一条。来源: 环球时报
周立波真敢说,嘴里吐出一针见血的中国现状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37388
2013-7-17:内容出自周立波之口,谈的是中国现状和弊病。
周立波:不查都是天灾,一查全是人祸; 不查处处鲜花,一查全是豆腐渣; 不查都是中国人,一查全是外国籍;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全是王宝森;不查个个人模人样,一查全都男盗女娼;不查问题都在后三排,一查根子在主席台;不查都为人民服务,一查全被人民服务;
周立波:中国人,了不起,汽油—用不起,桥梁—走不起,学校—上不起,生病—看不起,住房—买不起,猪肉—吃不起,房贷—还不起,状子—告不起,官员—惹不起,娃娃—养不起,爱心—伤不起,死了—葬不起。
周立波: 1、取消交通管制,让官员感受堵车之苦才能真正治堵;2、取消食品特供,让官员品尝有毒食品才有食品安全;3、取消公务员福利分房,让官员体会买房难,民众才能安居乐业;4、取消公车消费,官员才知油价之高养车之难;5、取消高干特护病房,官员才知看病难、看病贵。
周立波:检查+罚款=管理;扯皮+刁难=服务;实干+技术=白忙;跳舞+喝酒 =业务;听话+奉承=可靠;大话+做秀=政绩;送礼+关系=提拔;工龄+造假=职称;文凭+拼爹=招聘;和谐 +赞成=民主;联播+歌声=幸福;卖地+盖楼=财政;套话+瞌睡=开会;造假+蒙骗=经营;截访+维稳=安定;贿赂 +人情=法制…
周立波:1.贪官不是群众选举出来的,是上级领导选拔出来的;2.贪官不是反贪局捉出来的,是内部互掐抖出来的;3.贪官不是人民监督出来的,是小偷不慎偷出来的;4.贪官不是纪检审查出来的,是小三争风吃醋闹出来的;5.贪官不是百姓举报出来的,是网上日记不慎自爆出来的。
周立波:“组织”就是在你遇到困难时,他说无能为力;在你遇到不公时,他说要正确对待;在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说要顾全大局;在你受到诬陷时,他说你要相信组织;在需要有人做出牺牲时,他说组织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当需要有人冲锋陷阵时,他说是你坚强后盾;在你取得成功时,他说是组织培养的。来源: 天涯社区▲◆★●■☆
滴水不漏掌控全局 斯诺登事件显普式风范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37399
2013-7-17:美国“棱镜计划”泄密者斯诺登(Edward Snowden)7月16日向俄罗斯正式递交临时避难申请,目前相关手续正在进行当中。作为俄罗斯“决策人”的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目前已经就斯诺登事件发表了多次讲话,自7月1日向斯诺登开出“留俄筹码”之后,普京15日、17日接连表态,将斯诺登事件的“罪魁祸首”定为美国,称美国的威胁致使斯诺登“困在”俄罗斯,俄方将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立场处理相关问题。分析人士指出,普京在斯诺登事件中尽显老道独立外交风格,严肃中夹杂冷嘲热讽,对美国的批判切中要害。回顾斯诺登事件进展,普京已然在这一局美俄博弈中占据上风。
对美国批判步步深入
斯诺登16日正式向俄罗斯移民局递交临时避难申请,普京1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有独立的外交政策。我希望我们的合作伙伴冷静看待此事并理解我们的立场。普京还指出,“进行人权活动的人会付出相应的一些代价。不过,如果这些活动是在美国官方的资助之下进行,包括资金上的、信息上的或政治上的支持,那行动起来将会舒坦得多。然而,如果有人要对美国进行相关批判,情况将会更加复杂。”玻利维亚总统专机事件进一步说明了这些道理。可以看出,普京明确将斯诺登事件同人权问题挂钩,而美国于16日已经明确称斯诺登不是人权斗士,呼吁俄罗斯将其遣送回美,接受法律的制裁。
白宫发言人卡尼16日重申,就斯诺登案,美国与俄罗斯的观点一致。美方和俄方都认为,斯诺登案不应对美俄关系造成长远的损伤,美俄关系对两国在经济和安全等重要议题上的合作至关重要。相对应地,类似于之前的“美国伙伴”,普京此次又称“美俄双边关系比琐碎的特工部门间的争吵更加重要。”有记者提问普京俄方将如何管控斯诺登的活动,普京回答称,“我不能告知你们细节。我们已经警告斯诺登,任何由于他的问题而对美俄关系造成破坏,都是不能接受的。”普京在表述俄罗斯“独立政策”的同时还不忘给美国面子。正如德国《世界报》的评论,俄罗斯是打扑克的高手,在斯诺登的避难游戏中,莫斯科让人琢磨不透。
普京在15日的表态中首次表示,美国的对应行为阻碍了斯诺登的逃亡路线,致使斯诺登走投无路、滞留俄罗斯。“斯诺登不请自来,他不是来投奔俄罗斯的,俄罗斯只是中转站罢了。然而当斯诺登的下一站曝光之时,我们的美国伙伴便阻止了他前往下一站。”普京指出,“美国还对其他国家进行恐吓,没人敢接收斯诺登。”美国《华尔街日报》15日在题为“普京敦促斯诺登离开俄罗斯”的报道称,俄总统普京说希望斯诺登尽快离开俄罗斯,并且重申他不想伤害与白宫的关系。但16日的《纽约时报》特意提到,当普京坚持说俄罗斯不想让斯诺登给美国带来损失时,学生们哄堂大笑。
接下来退回到7月1日普京向斯诺登留俄开条件时的表态,“如果斯诺登想去往哪,或者哪个国家又想接收他,那就请便。如果斯诺登想要留在这里(俄罗斯),那么有一个条件:他应该停止自己伤害我们的美国伙伴的行为。虽然这些话我说出来有些奇怪。”“你们知道,我们的护法机关不会把斯诺登引渡到一个可能会对他执行死刑的国家。俄罗斯从来没有向任何国家引渡过任何人。而任何国家也没有向俄罗斯引渡过任何人。顶多我们也就是用在俄罗斯境内违法并被逮捕的外国人员去换回我们在国外的情报人员。”很明显,俄罗斯借斯诺登事件对美国的人权进行了具体的批判,称斯诺登回国就是“送死”。
普京掌控全局风格凸显
斯诺登事件对奥巴马政府来说无疑是个巨大丑闻,并引发了相关的外交风波,令奥巴马焦头烂额、措手不及。随着事态的发展,舆论更多将关注焦点放在了美俄如何博弈上面。普京在斯诺登事件中凸显出国际政治博弈的老手风格,也在其中“渔翁得利”。普京在斯诺登事件中看似“无为”的“作为”,在目前的国际社会,可以说经常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作为同美国进行了40多年冷战的俄罗斯,有着丰富的类似经验;俄罗斯领土横跨亚欧大陆,历来奉行双头鹰战略,有着积极、平衡、弹性的外交传统;另外,俄总统普京个人克格勃出身的背景更是不可忽略。
整个事件从斯诺登降落至谢列梅捷沃机场,普京无疑都处在“主导者”的位置。尽管美国的表态一波接一波,南美不少国家也都向斯诺登伸出援助之手,但国际社会却一直在等待普京的表态,普京的决策。普京决策也总是引发不同解读,这也正是其“智慧”所在。德国《西南新闻报》16日称,“普京是目前唯一能让美国额头冒汗的人。”不过,卡内基莫斯科中心的政治问题专家丽莉娅·谢夫索娃则分析称,在斯诺登事件中,普京拯救了奥巴马。此前因斯诺登身份而存有疑虑的美国人现在可以明确定位斯诺登为叛国者,奥巴马则避免了被弹劾的危险。更有媒体关注到普京延续已久的“硬汉”风格,德国《明镜》周刊称,克里姆林宫的老板普京15日表态的同一天,还进行潜艇宣传活动,他善于在微妙时刻,展示自己的男子气概。
利用俄罗斯提供的“宣传平台”,斯诺登12日高调进行了人权邀约会,时隔3日斯诺登就向俄联邦移民局递交了临时避难申请,目前相关程序正在进行当中,普京也表示申请将按法律程序在3个月内审批。普京的一路“默许”为斯诺登事件再次画下了一个逗号,而斯诺登申请的审批时间又导引出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即将在9月初召开的G20峰会上,斯诺登事件的僵持届时将让美国总统奥巴马面临什么样的场景,美国将因此作出怎样的表态和举措外界拭目以待。如果斯诺登的临时庇护申请获得了通过,他是否还将申请第三国进行下一站避难,也都是尚未可知的事情。不过,可以肯定,普京将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当中进一步展现滴水不漏、独具一格的俄罗斯王者风范。来源: 多维▲◆★●■☆
两岸新情势 新一中模式正形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国家强盛,许多事情即可迎刃而解。
中评社台北 2013年7月18日电(特约作者 汤绍成)今年五月初,在我广大兴渔船渔民被菲律宾海岸巡防队射杀之后,菲方以与我无邦交为由拒绝正式道歉,并径自以“一中原则”为名与北京交涉相关事宜。但陆方不仅婉拒,还积极向菲方施压,以期使台湾获得应有的道歉与赔偿。此乃首度两岸对外统一战线的形成,也是“一中原则”的新展现,姑且称之为“新一中模式”,其发展值得关注。
以往若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北京与对方都坚守“一中原则”。比如去年菲律宾抓到台湾的诈骗集团成员,菲方不顾台方的抗议,径自将人犯遣送到大陆,其原因无他,也就是“一中原则”以及与台湾无邦交。当时北京接受,但事后再将人犯交回台湾。易言之,北京接受了与菲方共同达成的“一中原则”,此乃与广大兴案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渔民事件人命关天,其重要性非比寻常,因而给于了“一中原则”一些改变。在六月份的习吴会上,习总的第一项坚持就是:“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王沪宁原创),因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上述的“一中原则”是否产生了一种新的辨证关系?
亦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是否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驾临“一中原则”?反之,若两者相冲突,“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地位是否优先?易言之,从北京的角度观之,台北向菲方的诉求若是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那将驾临菲方的“一中原则”,而事实正是如此。
简言之,目前北京所谓“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乃18大所订定的2020建成小康社会,与2049达到民族复兴,而目前的手段则可以化约为“稳定周边,整顿内部”两大部分。当然,内部是主,外部是纵,内部情势的整顿与发展是目的,外部情势的操控与稳定是手段,而手段总是为目的服务。可是若外部情势恶化,北京必须加以应对,那必会影响内部情势发展,而2020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可能会受到影响,兹事体大。否则,国家强盛,许多事情即可迎刃而解。
先以内部问题观之,目前大陆经济发展趋缓,社会正义恶化,水土污染严重,银行坏帐增加,金融秩序失控,再加上人权高涨、生产过剩与重复建设等,问题如麻。目前习李严正面对,确实有些效果产生,比如去奢打贪与端正官箴等,但后续发展仍待观察,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灾。
再观当前大陆的外部情势,可谓陆上没事,海上有事。在陆路上,主要是北边的俄罗斯与南边的印度,目前陆俄关系甚佳,而与印度也不至于打仗,因而比较放心。但是,在海上则有朝鲜、钓岛与南海三大潜在危机,都有可能因情势恶化而爆发冲突,其中美国的角色至关重要。
因而在六月上旬在加州的习奥会中,双方达成了一些协商与沟通的共识,其中涵盖两国初步同意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其内涵包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与合作双赢等,虽然美方可能执意建立新型合作关系,以避免造成与大陆平起平坐的印象,而这正是北京所期盼达到的目的。同时双方也强调,陆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大于分歧,并主张加强协调沟通,减少摩擦,并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以及在国际上热点问题的协调与配合,并管控双方的分歧。
此乃北京釜底抽薪的策略,若能与美国达成在亚太方面相当的协议,必定是稳定周边最佳的甚至是必要的选择。再加上北京亦可能藉习总访问拉美并在当地藏剑,以美国的后院牵制大陆的后院(美国重返亚太),以便增加对美方谈判的筹码。如此两手策略,必定可以产生一些效果,因为美国也不愿被亚太的冲突拖下水。
近来,朝鲜的金正恩将核武设施移往到距大陆边界30公里处以寻求靠山,并企图拉大陆下水,但这将导致美陆关系的恶化,因而没有被北京接受,王毅还斥责朝鲜“不要在家门口闹事”。结果北京以减少资源援助为由,迫使小金就范,也给了美国一个交代,使美方感受甚深。
在钓鱼台问题上,北京的退路有限,因而期盼美方能牵制日方,以免发生冲突。此乃可由习奥会时安倍首相紧张的反应看出,以及伊朗前“总统”阿马蒂纳杰强力斥责美日的钓鱼台政策,因为日伊双方都有各自被美陆两国“出卖”的忧虑,可见习奥会的效力。
在南海方面,越南的实力最强野心也最大。但是,北京曾向美方表示,若越南进攻太平岛,那北京将会对越宣战,必定毫不留情。美方将此讯息告知越方,因而才导致越南“总统”访问北京,并声称两国关系友好,暂时缓解双方的对峙。可是这只是权宜之计,相关各方还是要从长计议,而美国在此亦可扮演一个建设性的角色。
从上述整体的形势发展来观察台湾,目前北京最关心的就是2016大选。若国民党能再度胜选,将可执政到2020,这正好与上述大陆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时间相吻合。若此,台湾将是一个正数,不但可减轻北京一些负担,甚至还能因两岸的合作而加分。否则,北京将会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民进党政府,台湾这个负数的作用有多大,那是否会影响2020的目标,目前还无法估计。
因此,如何给国民党加分,正是北京重要的考量。在内部方面,ECFA以及各项交流等都在进行,其效果亦将显现。目前还可加强的,就是台湾国际空间的问题。想必在六月份的习吴会上,台方必定提到今年九月份将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以及之后的APEC会议。
目前,美国参众两院都已通过支持台湾加入ICAO的议案,奥巴马总统也签署同意书,这主要是要牵引台湾使之不要太靠近大陆的策略,但是北京的表态却未尽人意。若依照上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驾临“一中原则”的模式来推论,给台北加分是赢得2016的重要因素,而2016的胜选正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相形之下,传统“一中原则”的重要性则显得略为逊色。
同理,若今年台湾参加APEC的人选可以升级,比如提高到现任“副总统”层级,美方其实也正积极支持,尤其今年是在夏威夷举行,这将会对于明年的习马会增添可能性。因为明年的APEC在上海召开,若马英九能成行,将会对于年底的地方选举有所加分,也将符合国民党2016胜选的目的。
总之,从当前两岸相对绵密的关系观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正是传统“一中原则”的重要补充,而利益的范围还可以包含原则的问题。但是,这种正在成型的“新一中模式”如何自圆其说,其论述要如何强化,其策略要如何执行,则还需要由更进一步的事实来证明。▲◆★●■☆
(中评社特约作者汤绍成,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美国与欧洲研究所所长)
馬英九激情演說驚呆世人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720766.html
2013-07-17: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馬英九激情演說驚呆世人
馬英九說,所謂中國是抗日戰爭的戰勝國,這是一個天大的謊言!世界上哪有這樣的戰勝國,又失地又得不到賠款?馬關條約日本獲得中國2億兩白銀賠款,相當於日本7年的財政收入。二戰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人卻1分錢都沒有拿到,天理何在?而且日本從來沒有承認戰敗,日本從官方到教科書和媒體都使用“終戰”一詞。
有人問馬英九,假如你獲得日本2萬億美元戰爭賠款,你會拿來做什麼?馬英九說,我會像1895年日本從馬關條約獲得中國2億兩白銀賠款那樣,優先用在教育上,讓鄉村的孩子們都上得起學。
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被盟軍佔領,當時的中國作為美國的盟國,完全有能力收回琉球群島和釣魚島,只要中國開口,這些島嶼的管轄權很容易歸還中國。可是,中國人忙於內戰,顧不上這些領土,放棄了大好機會。俄國人和韓國人佔領了原先屬於日本的島嶼,犧牲最大的中國人什麼都沒有得到!中國是一個得不到賠償也得不到道歉的戰勝國,是一個只有犧牲而沒有勝利者權利的戰勝國,是一個為了內戰需要隨時準備與日本和解的戰勝國,是一個不會懲罰敵人只會兩黨兩派自相殘殺的戰勝國!
直到1970年代,美國人把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的管轄權正式交給日本的時候,中國人才逐漸醒悟,因為自己的疏忽,不但琉球群島得不到,連釣魚島都要失去了!而在這之前,沉迷於內鬥的中國人已經有數千萬人死於文化大革命等殘酷的政治邉印�
中國人就是這樣一個悲劇的民族,它總是熱衷於民族內部的自相殘殺,而對關係到民族福祉的生存空間漠不關心。領土是一個民族的生存空間,是一個民族最大的財富和最寶貴的資源。對一個民族,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意識形態,無論實行民主還是專制,沒有生存空間一切都是空談。中華民族近代以來,丟失了大量的領土,生存空間遭到極大的萎縮。今天,我們保衛釣魚島,就是要向全體中華民族,要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再也不能丟失一寸領土了!”
二戰結束後,俄國人把被俘的德國軍人和日本鬼子送到西伯利亞做苦役,大部分人死在勞改營裡。可是中國人卻把大量的日本鬼子兵遣送回日本,少部分戰犯關押在戰犯管理所,好吃好喝,最後全部遣返。中國以德報怨,換來的是日本人的輕蔑。俄國人殘酷懲罰日本,卻獲得日本人的敬畏。這充分反映了中俄兩個民族不同的民族性。
中華民族是個自虐型的民族,它對自己的同胞百倍地殘酷無情,卻對殘害自己同胞的日本鬼子百倍的仁慈。中國人對同胞是冷漠的、厭惡的、兇殘的,而對外國人卻是熱心的、喜歡的、敬畏的。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對日本俘虜優待備至,把他們像老爺似的供養起來,寧願自己吃少點、吃差點,也儘量讓日本俘虜吃多點,吃好點;日軍撤退後,中國人民無微不至地撫養日本人留下的孩子,用中國人自己的話說:“孩子是無辜的。”
中國人真的把“無辜的”這個詞抬得高高的麼?“無辜的”真的是中國人的美德嗎?不儘然。中國人不會忘記文化大革命吧!在那場殘酷的政治邉又校袊藢δ切┧^“地富反壞右”及其子女又何其殘忍無情,他們被迫與他們的父母“劃清界限”,被逼離出校門,被剝奪政治權力,被關被打……“無辜的”在哪裡?
中國人“對內殘酷,對外寬容”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與其它民族形成鮮明對比。以釣魚島為契機,實現對日開戰,讓中國人擺脫內鬥魔咒,改變中國人喜好內鬥的形象,讓中華民族團結起來!
我們贊同和平發展,但是絕不能軟弱退讓,不能有懼怕戰爭的思想,當中國的領土釣魚島被非法侵佔的時候,中國人應該拿出決心和勇氣,用大炮的震耳欲聾聲讓敵人顫抖!應該讓他們知道中國人不是一群只知道口頭抗議的懦夫!▲◆★●■☆
黄秋生炮轰简体字 大陆教授批:再谈就是抬举他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7/17/2521999.html
中国青年网 2013-07-17:因简体字感叹华夏文明已死
简体字利于传播 繁体字寓意美观 二者之争再燃硝烟
【核心提示】
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近日在微博中“发声”。他用繁体字在微博中写道:“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唉,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知名学者、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就此事接受今报记者采访,他不认同黄秋生的说法,“黄秋生的谬论已经被吐槽,再谈是抬举他”。
与此同时,河南卫视一档汉字文化节目《汉字英雄》开播后受到观众热捧,收获零差评,《汉字英雄》同名手机APP游戏也极受欢迎,成为风靡一时的热门软件。就黄秋生一事,今报记者还专访了《汉字英雄》开播发布会嘉宾、《新华字典》第9~11版、《现代汉语词典》第4~6版编辑团队成员之一王楠。
资料
简体字
有人说简体字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发明出来的,其实不然,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
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
原标题:黄秋生吐槽“华夏文明已死”引发汉字繁简之争
【新闻背景】
自嘲“拍过很多烂片”的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的关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的言论一出,即引发网友热议。很多网友表示,简体字和繁体字都类属中文,简体中文使用方便,这恰恰是一种进步。相比之下,繁体字其实就是没有进化完全的所谓“华夏文明”……文字的变革和传承并没有冲突。
【争论】利于传播pk寓意美观
挺简派
“汉字从简从俗是文字发展的规律。数千年来汉字的简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此,简化字的诞生,不管其初衷如何,客观上顺应了汉字从简从俗的原则,并无过错。”早在2009年,王立群在博客文章中就感叹,“废简就繁”匪夷所思。
“承载与传播传统文化的是经典。繁体字可以传播传统文化,简化字同样可以传播传统文化!以《论语》为例,它的最早版本应当是战国时代的齐国文字、鲁国文字,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繁体字。如果以为文字的变迁会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那么,今天的繁体字也无法完成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最好是恢复战国文字!如果以战国文字印刷《论语》,我真不知道当今有几位专家能读懂……”王立群说。
日前,《汉字英雄》在安阳举行的开播发布会上,《新华字典》第9~11版、《现代汉语词典》第4~6版编辑团队成员之一王楠也曾就“简体字、繁体字”的问题接受今报记者专访。
“繁体字保留了汉字在造字之初的象形文字,字的含义从字形上就可略知一二。比如说‘尘’字,本意是‘鹿行扬土’,古时候的字是三个鹿下面一个土,繁体字将之简化为一个鹿加一个土。而简体字直接变成一个小加一个土,也很形象,还符合‘尘’的字义。简化后的汉字虽然直观感觉减少了,但是符合时代要求,如果写三个鹿一个土,光写一个‘尘’字都要写上很久。简体字反而更利于文化传播。” 王楠说。
挺繁派
“不知道是凑巧还是不凑巧,汉字简化后,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厂空空,无麦,运无车,导无道,儿无首,飞单翼,有云无雨,开关无门,乡里无郎……”想必很多人在网上都看过这个段子。
2009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潘庆林就曾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潘委员的理由是,简化汉字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了“无心之爱”。
著名学者、作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王文元同样是繁体字的拥趸。他认为:“繁体字遭刀砍斧噼后,腴肉不存,仅存瘦骨。新生代只能用简化字书写或记录‘现在’发生的事情,而不可能阅读‘过去’的大量信息。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文献变成‘天书’。再过50年,除非专家,在中国就再也找不出能够诵读经史子集的人了。下一代人面对精神美食、千年佳酿,停杯投箸而不能食。是不可忧,孰可忧?”
■ 声音
@桔子树小窝:旧时君王为愚民统治需要,选字就繁不就简,只盼文盲遍地,以保天下江山。建国后为了让大家都认字,重新选定字表,选字就简不就繁,原是功德无量之事。中国古汉字好几万,繁体字不过一小部分,有什么好得意的?
@宫吐槽:写篆文有90%的人看不懂,华夏文明弥留了;写金文甲骨几乎没几个懂,华夏文明看来是死透了。华夏文明靠的是仁义礼智信,没叫您老演某些题材的电影啊!
@夕词:文明这东西,不是在文字上,而是在人身上,在千千万万普通人身上。▲◆★●■☆
“千人计划”,别让“国博士”失宠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omments_on_china/2013/07/130717_coc_phd.shtml
2013年7月17日 王海蓉
海外人才“洋博士”在中国获优待,同工不同酬让国博士们心寒。
“千人计划”在中国海外学者中并不陌生,截至目前为止,该计划已引进近3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洋博士”、“洋教授”的生活待遇和科研经费、科研条件也高出本土老教师不少,在国内科研机构掀起“鲶鱼效应”的同时,也让如何调动本土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的积极性成为一个问题。(7月15日《浙江日报》报道)
广揽人才,“千人计划”的人才战略不是坏事。而且,如今的社会本就是拼人才、拼技术的社会。全球化的环境也为各国交流提供了平台,“千人计划”对于我国科学研究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必须把握好程度。“千人计划”中“洋博士”获得特殊待遇,却忽略了“国博士”的重要性。然而,招揽人才重要,但是培养和留住人才更家重要。
中国
对于国家发展,“千人计划”是一项成功的长期举措,给海外高层次人才高报酬也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工薪、资源等的巨大差距却对我国本土学者的发展产生不利。待遇差距使得许多年轻学者对科研的积极性降低。这种现对我国科学研究、教育科研都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急需解决。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2000年至2012年,全国超过八成的高考头名最终被清华和北大录取。此外,近几年关于高考“状元”最终能否成才的争论不断,而调查报告显示,近7成高考“状元”已难觅职场踪迹,大多数人恐已“流失”海外。可见我国国内人才流失之严重。
特殊待遇本来就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同样为国效力,“洋博士”获优待,同工不同酬,技术上、地位上有差异,也会让别人理直气壮的看不起中国人,更让国博士们心寒,后继者无力。国家忽视挽留本国人才,却大力引进国外人才,顾此失彼,拆东墙补西墙不是长久之计。
更何况,国家发展,重要的是能留住人才,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都需要能留得住。而对于本国的学子,在自己的国家能有一个展示和提升自我的舞台无疑是最好的。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子朝着这个舞台努力。我国的科学教育也会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所以重要的是国家能提供给他们这样一个平台。
笔者认为,引进国外人才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留住“国博士”才是硬道理。同工同酬,同样的尊重,真正的做到资源优化利用,给更多的人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梦想的舞台才是最利于国家科学教育发展的。▲◆★●■☆
习近平视察中科院 提出四个“率先”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7/17/27612954_0.shtml
2013年07月17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斌
习近平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我们必须树立雄心、奋起直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要优先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科技领域,重点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部署。要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科技界要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对我国科技界寄予厚望。中国科学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习近平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临别时,一群研究生围拢过来,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同他们一一握手,询问他们学习生活情况。他对同学们说,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坚持理想,脚踏实地,既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打牢知识功底、积蓄前进能量,又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不断认识科技世界新领地,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