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十二句俗语(1-2)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651212.html
2011-12-31 :不查不知道,一查你就会发现世界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常挂在嘴边的这八个俗语,当初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历史的变迁好吓人,社会发展的速度也不得不令人惊奇万分。现在它们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发现了才知道原来的字词有着天差地别。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今 日 看 点:2013-05-023▲◆★●■☆
解读战机护航:大多数国家两架战斗机已足够
http://news.stnn.cc/guoji/201305/t20130523_1895013.html
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http://ed-china.stnn.cc/China/201305/t20130522_1894781.html
英媒报道:苏联透露林彪身中9颗子弹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914&msg_id=1169
《吴官正离职报告》触目惊心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914&msg_id=1169
金正恩突派特使崔龙海访问中国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3/05/130522_nkorea_china.shtml
蒙古也成借粮对象 金正恩不得不对中国低头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5/22/2410272.html
金正恩特使突访北京为哪般?
http://news.stnn.cc/guoji/201305/t20130523_1895161.html
中国对待两“盟友”态度冰火两重天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305/t20130523_1895058.html
解读战机护航:大多数国家两架战斗机已足够
http://news.stnn.cc/guoji/201305/t20130523_1895013.html
星岛环球网 2013-05-23: 原标题:解读战机护航:大多数国家两架战斗机已足够
星岛环球网消息:访问巴基斯坦的中国总理李克强乘坐的专机22日进入巴领空后,巴空军派出6架“枭龙”战机进行了编队护航。在很多情况下,为到访专机护航有着很现实的安全需求。不过,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在和平时期派出战斗机为外国首脑专机护航,则更多是一种礼遇,而护航战机的数量体现着两国关系的亲密程度。
护航战机数量不一而足
《环球时报》报道,此次李克强总理的专机得到巴基斯坦空军6架战机的护航,而在国际上,如何护卫,派多少架飞机护卫并无统一标准。2架、4架、6架、8架的情况都曾有过。
2010年11月,中国领导人胡锦涛乘专机赴葡萄牙访问。这是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专机驶入葡萄牙领空后,葡方派出两架战斗机护航。2003年6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结束了他为期近一周的欧洲中东之旅,乘坐着总统专机从卡塔尔取道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飞回美国,在伊拉克上空时就是4架战斗机护航。
从安全角度讲,在大多数国家两架战斗机护航足够了。两架战机一长机一僚机、一左一右相互配合,完全可以确保和平环境下的来访专机安全。这些飞机主要用于驱离不接受地面航空管制、试图靠近的飞行器。美俄总统专机在本国飞行时,也通常会有两架战斗机进行护航。在伊拉克那种危险等级较高的空域飞行,护航飞机则相应增加,除了驱逐不明飞机以外,这些护航战斗机上还携带有红外干扰弹和干扰吊舱,能对可能的来袭导弹实施干扰。
实际上,为专机护航,在很多国家安全上的需求并不大,6架以上护航基本上是为显示两国不一般的友好关系。
护航没有统一流程
至于护航的具体流程,各国空军有着不同的做法,在这一点上也并无国际标准。2010年1月29日加拿大CBC新闻网一篇报道描述了瑞士战斗机为加拿大总理哈珀护航时的情景,或许可以一窥欧洲空军的一些具体做法。报道称,哈珀参加完在瑞士举行的达沃斯论坛返回时,在瑞士境内就得到了瑞士空军两架全副武装战斗机的护航。报道称,当A340专机从苏黎世起飞后不久,两架战斗机突然从云中飞出,战机很快机动到专机两侧,大约距离A340翼尖30米远。它们与专机平行飞行了几分钟,然后再次上升消失在天空中。当时,这两架战斗机全副武装,携带了大型空对空导弹。专机上的官员和媒体人员被战斗机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后来才确定他们对所有人的安全并没有威胁。哈珀的新闻发言人解释称,这是护卫加拿大总理出境的一种“尊荣护航”。
一名中国军事专家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作为一种空中外交礼仪,进行护航的战斗机通常会飞到距离元首专机很近的地方以方便对方观察,通常会在几十米到几百米处伴飞。如果是4架或者6架甚至更多战机护航,以较为密集的编队长时间伴随飞行就有一定难度,因为既要保持整齐,又要确保绝对安全,飞行员压力会很大。因此很多情况下,这种密集编队抵近伴随飞行不会全程进行,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距离数公里的空域伴随飞行。通常战斗机飞行员接收地面航空管制人员的指挥,一般情况下不会与专机上的飞行员进行直接沟通。
中国战机也为来华元首护航
战斗机为国家元首专机护航是礼尚往来的事。中国空军战斗机也曾为访华的外国元首进行护航。著名的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前身,就是为满足护航需求而建立的“八一护航表演大队”。1961年秋,印尼总统苏加诺访问中国前夕,向中国政府提出要求,在他的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由中方派8架战斗机进行护航。当时,中国还没有专门执行护航任务的部队。当时周恩来总理专门指示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专办。中国空军首次为外国元首成功护航后,周总理又嘱咐空军成立护航表演飞行队。后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护航表演大队于1962年1月25日正式成立。后经总参谋部批准,从1987年8月1日起,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
八一飞行表演队职能改变后不再担负为外国元首专机进行专职仪仗护航任务,但现实的安全需求有时促使中国战斗机为国外元首专机护航。据香港媒体报道,2002年2月21日,美国时任总统布什访华,其“空军一号”进入中国领空后中国战斗机即升空迎接和护航。布什回国时仍由中国战斗机护航出境。当时恰逢“9·11”事件后不久,以严密的措施保护美国总统被认为是必要的。▲◆★●■☆
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http://ed-china.stnn.cc/China/201305/t20130522_1894781.html
《解放军报》日前发表文章,原标题:中国梦的自信在哪里。文章如下:
解放军报 2013-05-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信比什么都重要。自信如水,水积不深何以负大舟;自信如风,风聚不劲何以振大翼。那么,在党团结和带领亿万人民意气风发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是什么、恢弘我们豪情壮志的奋斗自信在哪里?
信仰如炽气如虹
——中国梦的自信在信仰坚守里
中国梦以信仰为魂、自觉为根。信仰如炬信心满满,寓理弘志意气风发。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艰巨复杂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和危险,极大地增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自信,首要的是始终同心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笃信“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这种笃行信道集中表现为:一是坚定信仰科学社会主义真理,坚信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坚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信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科学与价值、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开辟了无限前景,具有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价值和普遍意义;二是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它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丢也不会丢;坚信中国的发展说到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没有变也不会变;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之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造,宣告了所谓社会主义“终结”预言的彻底破产,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光芒和实践伟力。
信仰如炽气如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为灵魂,中国梦的自信是理性的、自觉的、值得永远追求和拥有;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精神支柱是强大的、弘毅的、能经受住任何考验。有了这样的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就能像泰山青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从根本上毫不动摇地坚守住中国梦圆的奋斗自信。
不尽江河滚滚流
——中国梦的自信在历史血脉里
中国梦是我们的历史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之路。全面系统地认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的历史,是我们憧憬中国梦、恢宏自信心的重要源泉。
不尽江河滚滚流,历史之光照未来。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梦,中国梦承载着几代中国先进分子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当代中国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巨大精神力量。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从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从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是当代中华儿女走向民族复兴的正确选择和荣耀。作为党和人民为中国梦圆长期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近30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歌猛进,是对前一历史时期的坚持、扬弃和超越,没有这30多年的决然改革、全面开放,就没有今天社会主义中国风景独好的新局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成败经验借鉴,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和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
史正励志兴邦,史乱灰心误国。有人打着所谓“反思历史”的旗号,或者用改革开放后的30年否定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或者用改革开放前的30年否定改革开放后的30年,居心不良。在如何看待党和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问题上,我们要牢记革命先驱者的遗训:“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坚决反对任何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坚持实事求是,分清主流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坚信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坚信党和人民能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溯史励斗志,自信壮前行。正确地把握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就能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的进军中,心头有希望,行动有朝气,创新有勇气,哪怕是面对逆境也不懈奋斗有锐气,永葆万众一心共筑中国梦的豪迈气概。
东方风来满眼春
——中国梦的自信在与时俱进里
中国梦的自信是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它播种、生长、收获在历史新时期春风化雨的神州大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蓬勃生机与创造活力,是中国梦丰厚的实践沃土、科学的实践内涵。
与时俱进的中国,叙说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传奇。近代以来的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从翻身解放“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起来”,已经并将继续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与时俱进的中国,高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这是一面写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光辉旗帜,始终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开辟着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境界;这是一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旗帜,沿着它所指引的改革开放必由之路,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理想,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与时俱进的中国,焕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别样光彩。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坚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特点优势鲜明,富有成事效率,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东方风来满眼春,万千气象不胜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无尽春光,我们抖落尘埃走过风雨,拥抱阳光超越自己,放飞心情创造幸福。有这样的正确道路为途径、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南、制度保障为条件,我们把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明天放进了心里,充满必胜信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
——中国梦的自信在新风浩荡里
中国梦的自信以信仰为前提、历史为镜鉴、实践为根据,更为今天13亿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风浩荡所鼓舞。梦想萌生希望,目标激励奋斗。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中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新美清晰,它描绘出一个伟大时代的理想期盼,使13亿人民有了更丰富的遐想。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中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共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一语道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三个“共同享有”凝聚万众一心,昭告着每个中国人追梦的权利与尊荣。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中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在赓续中萌发着生动。党的十八大以来,阵阵新风扑面,声声大吕黄钟。我们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履新启程中,感受着成就中国梦的崇高情怀、立党为民的根本宗旨、治国治军的务实睿智、深化改革的不辱使命、严惩腐败的雷厉风行、转变作风的身体力行,更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忠诚,对世界大势与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和应对,对国情党情民情的清醒认识和把握。中国梦圆,关键在党。这一切,无不凝聚着我们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正能量,生发着我们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精气神,极大地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百年企盼的中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向我们靠近,它已是“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集结的中国力量,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气势磅礴,13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斗志昂扬地前进在追梦的中国道路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春回大地,历史给了我们一次梦想成真的机会;人生百年,时代惠予了我们一次燃烧生命的辉煌。在党的引领下,我们靠中国精神战胜过千难万险,今天,也一定能靠中国精神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最终实现中国梦,把历经风雨而又生生不息的祖国送达梦想的彼岸,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近日《解放军报》刊登一篇文章引用方志敏的话作为文章的标题:“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遭到网友炮轰。
- “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种偏执的语言,压根儿就不该出现在解放军报上。
- “宇宙的真理”这种话,是典型的邪教语言!有网友强调这是方志敏“在狱中”说的。在狱中说的怎么了?这样偏执的语言,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是不恰当的。何况网友的批评不是针对方志敏,是批评解放军报不该引用这样的话。方志敏是好是坏,历史真相如何,就不要辩论啦;记住一点,国民党监狱也不关好人。
- 一提“方志敏”,居然那么多人激动万分做出誓死捍卫状。我想问,你了解方志敏吗?你看过他的家谱?读过他的外传?充其量就是看过一篇课文呗?不觉得肤浅吗?
- 有网友说:方志敏愿为他笃信的“宇宙的真理”掉脑袋……。 真可笑。他不掉脑袋行吗?他犯了死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想活?活得了吗?你还真相信国民党许他高官厚禄,被他严词拒绝了?你见过哪所监狱里的死刑犯,管教民警天天哭着求着要给他个局长处长干,还被他啐一脸唾沫,一门心思就是要死?
附:方志敏当年犯的什么罪?
方志敏这个名字,对于几代中国人都并不陌生,他在狱中所写的《清贫》、《可爱的中国》曾被选入课本,让无数懵懂少年为之感动。1934年12月6日,方志敏部绑架了美国传教士师达能和史文明夫妇,要求他们付出巨额赎金二万元,被夫妇二人拒绝。8日早晨,达能夫妇先后被砍头。此恶行引起了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1935年1月,方志敏部在与国民党交战中战败,方志敏被俘。民国政府遂以谋杀达能夫妇的罪名判处其死刑,同年8月6日在南昌沙窝执行。
师达能夫妇
师达能夫妇(师达能、史文明)是在中国传教的美国传教士。中国内战期间,他们于1934年12月6日被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团第十九师扣押。12月8日在安徽省旌德县庙首镇,夫妻二人被公开杀害。
丈夫师达能(John Stam,又译史坦,生于1907年1月18日)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帕特森一个敬虔的基督徒家庭。师达能从美国慕迪圣经学院毕业后,加入内地会来华传教。1932年9月24日,师达能来到中国。
师达能的妻子史文明(Elizabeth Alden Scott “Betty” Stam,又译史施蓓蒂,生于1906年2月22日)出生在中国山东省济南,父母施医生夫妇是来自美国麻省浩玉市的美北长老会宣教士。蓓蒂在中国长大,回美国读大学和神学院。在读神学院时已结识师达能。1925年,她到英国参加凯锡克奋兴会,受到激励,加入中国内地会到中国传道。
在旌德传教被擄
1933年10月25日,师达能和史文明在山东济南结婚。11月底,他们一起从颍州回宣城,1934年初,他们继续往南到一年前刚刚开辟的新传教站旌德,接替准备回国休假的由汪仁宣教士夫妇。9月11日,史文明在芜湖美以美会所办的弋矶山医院生下女儿爱伦(Helen Priscilla Stam)。11月下旬,师达能夫妇及婴儿小爱伦迁到旌德。这时,他们已经听到红军来到皖南的消息,但是旌德县长答应保护他们的安全。
师达能牧师一家定居旌德不久,1934年12月6日早晨,寻淮洲率领的红十九师(隶属红十军团)占领了旌德县城。红军起先要求师达能付出巨额赎金二万元,当此要求被拒绝后,便拿走了他们所有的财物。
当晚,在红军的总部,师达能被命令写信到上海内地会总部,信中描述了他被敲诈和抓捕的过程,然后引用了腓立比书1章20节:“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体上,现今也照常显大”。
师达能一家被关进当地监狱,释放了一些囚犯,为他们腾出空房间。在这期间,爱伦开始啼哭,一个士兵建议他们杀了她,因为她只会“碍手碍脚”。这时一个刚刚被释放的囚犯问他们为什么要杀死一个无辜的婴儿。士兵转向他问他是否情愿为一个外国婴儿而死。这人为了爱伦在师达能夫妇眼前被砍成碎片。不过,爱伦被允许活下来。
遇难
12月7日晨,红军押着大批俘虏和物资,向县城西南24千米的庙首镇进军。师达能怀抱着爱伦,史文明尚有马可骑。到庙首后,他们被单独囚禁在邮政局里。局长与师牧师曾有一面之缘,见状拿些水果给他们吃。师达能则趁机写下数行短柬,请其代寄。三日后,局长见到中国牧师罗传道,遂把信转交给他。在那里,他们又过了一个晚上,史文明被允许照看爱伦,将她妥善包裹。
12月8日早晨,师达能夫妇被带到庙首街上执行死刑。街道两边挤满了人群。一个中国基督徒店主张师圣,一向是位很冷淡的信徒,这时却突然冲进人群,请求红军不要杀害师达能夫妇。他们命令他回到人群中,但他仍不厌其烦的恳请赦他们一命。红军对他感到厌烦,闯进他家,搜出了一本《圣经》和赞美诗。于是他也被带到师达能夫妇身旁,以帝国主义走狗的罪名一同被杀。走了一段路,命令师达能跪下,然后将他斩首。几分钟后,史文明和张师圣也被砍头。
12月8日上午师达能夫妇被押解出外行刑时,女儿爱伦被独自弃置一旁。三十多小时后,12月9日下午,躲藏在山上的中国牧师卢克周(譯音)潜回庙首,在一间屋内找到了孤儿爱伦,随后又在大街尽头的山坡寻得师达能夫妇的尸体,买了两副棺木,将其安葬。
卢牧师带着爱伦和师达能在庙首写的遗书,步行北上经过泾县到宣城,沿途寻找年轻健壮的乳母喂哺她。宣城的内地会监督韩牧师将爱伦送到山东济南,交其外祖父母,长老会牧师施医生夫妇抚养,由一位中国母亲照料她。后来她回到美国,由她的舅舅乔治和舅母海伦抚养。
惨剧发生后,中外人士皆为震惊。安徽省省长亲自下令,重殓殉道者,以军车装载他们的灵柩,由官兵直接护送到芜湖。1935年1月2日,在芜湖为师达能夫妇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和安葬礼。中外人士,包括中国政府、美国领事馆和其它领事馆等官方代表,以及中外基督教机构的代表挤满了芜湖医院的礼堂。追悼会后,他们被安葬在芜湖的外国人墓园。这样,师达能牧师和师史文明师母,成为中国内地会第73和74位献身于中国的殉道士,名字被刻在上海新闸路内地会总部礼堂的纪念碑上。
1935年初,内地会在芜湖医院为他们举行了追思礼拜。
师达能夫妇的殉难,震撼了中国和世界,除吊唁信件和宣教奉献金如潮涌至外,还有不少人捐钱捐物给小爱连,甚至有不少家庭愿意认养她。
一位寄自山东青岛的来信,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哀痛、歉疚和敬意:“对于这种毫无人性的冷血谋杀,我们全中国皆为此惨剧而难过。这两位为了把福音传给我们中国人,却惨遭毒手,是我们中国人欠你们家人最大的债。对师先生夫妇甘心乐意、勇敢地献上了生命,我们深深地向他们致衷心崇高的敬意。”
在中外舆论的压力下,中国政府立刻派遣大军围剿。当时一位住在江西省上高(在南昌市西南约七十五哩)的麦教士(Miss C. McFarlane),寄信给上海内地会,报导当地发生的一件新闻:“对屠杀史坦牧师夫妇事件须负全责的共党领袖方志敏,已遭政府逮捕。与他同时被捕的有两位首领,一姓王,一姓刘。三人在上高街头游行示众,成千上万居民围观,使整个城市奋兴起来。”
绑架杀害师达能夫妇的红十九师的领导人中,师长寻淮洲于当年12月14日在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战役中战死。政委聂洪钧在谭家桥战役仍然活动于皖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湖北省政府第一副主席、粮食部副部长等职,1966年8月12日在北京自然死亡。指挥此两人行动的上级,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总指挥、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则于1935年1月24日被捕,8月6日在江西南昌被执行死刑。▲◆★●■☆
《吴官正离职报告》触目惊心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914&msg_id=1169
【阿波罗新闻网 2013-05-17 讯】阿波罗网编者注:一些读者看到吴的离职报道,以为吴是好人。特附吴官正追随江泽民迫害法轮功罪行累累、罪责难逃。
2007年九月下旬,吴官正总结十六届中纪委工作时,说:如果人民能对我的工作给予六十分,我会很感动。面对严峻腐败、消极情况、积重难返的问题,我给自己仅能打五十九分,不及格,这样,我才能减轻些包袱。
十月二十九日,前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出席中纪委工作交接班暨欢送座谈会上,回顾了接任中纪委书记五年的工作历程。
吴官正在三十分钟的讲话中,多次因心情沉重而停顿,也多次被掌声打断而热泪盈眶。吴官正说:回顾接任中纪委书记的这五年工作历程,心情是沉重的。五年前当选中纪委书记,在尉健行的欢送会上作了表态:决不辜负人民的期待、党的委托,要继承十五届纪委正在进行而尚未完成的工作,立志要在若干人民强烈反响的问题上,要有突破。五年消逝了,我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借此向同志们作次临别交心和自责。吴说:单有决心是战胜不了现实的。我和纪委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是作过努力,做过艰难工作和必要的斗争,还是失败了。
吴官正交班时,沉痛直言三大憾事说:我自我反省,是留下了三件未能完成的工作和遗憾大事而离任的。他所说的三大憾事,也是党内折腾了二十多年的顽疾:
(一)关于干部财产收入申报公开机制,未能实施;
(二)关于改革现行纪委、监察部组织架构和隶属关系,未能成功;
(三)关于官员以公款或接受免费到高级娱乐场所消费,屡禁不止。
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制
吴在会上说:早在八十年代,陈云、彭真、邓頴超、胡耀邦、聂帅等,就多次提出,要建立干部和家属财产、收入申报公开机制。陈云指出:西欧、北欧资本主义国家能做到,G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任何理由不能做到,否则,人民怎样会拥护?
吴说:党内对财产申报制抗拒、反对、抵制的势力相当顽固,所持的理由,指挥失控,使干部和干部家属处处和人民处于对立局面,会造成政局混乱等。事实恰好是相反,哪有人民的政党怕对人民负责的道理。
吴又披露:2003年、2005年,要在上海、天津、广东、江西的省级党政班子搞试点,最后都以难以推行而中止。据知,2003年,中纪委调查组、总共中央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中组部,曾就财产申报制,决定到上海、广东搞试点,结果发生二大问题:
(一)党政干部强烈抗拒,以消极怠工、政局瘫痪来对待;
(二)高、中级干部在内部申报时,上海市的省、厅级干部,百分之九十拥有一千万以上的资金,广东省的省、厅级干部,百分之九十九拥有一千万以上资产,如公开,势必会被社会各界追击。
关于改革现行纪委、监察部组织隶属关系
关于改革现行纪委、监察部组织架构和组织隶属关系的问题,在十二年过程中,先后提出过五次讨论,都有较大争议,担忧会发生多中心,会出现党的领导被架空等情况。直到上海、天津、河北等地发生领导班子腐败案后,才作出部分改变。
关于严禁官员以公款或免费到高级娱乐场所消费
据中纪委在中央会议期间,提供给代表的材料中披露:从二00三年至二00六年,每年党、政机关以公款吃喝玩乐的开支,徘徊在三千亿至三千五百多亿,再加上新增、更换轿车,年达五十万辆至六十五万辆,开支二千亿元以上。
该材料中还披露:天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珠海、长沙、重庆、西安等地高级娱乐场所,公费开销,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高尔夫球场公费开销,占百分之七十五至九十;外资、中外合资会所消遣,公费占百分之四十,由私企、合资、外资代表支付,占百分之四十五。
该材料还披露:黑幕高级娱乐场所、合资、外资会所,百分之九十五设红灯区,受到当地政府、公安部门的保护。来源:网络▲◆★●■☆
英媒报道:苏联透露林彪身中9颗子弹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914&msg_id=1169
【阿波罗新闻网 2013-05-17 讯】作者:张聿温
1972年1月,英国《新观察家》驻莫斯科记者听苏联人议论,苏联专家把已烧焦的林彪尸体整理出来,发现尸体上中了9颗子弹,呈蜂窝形。
中国国内是在国庆节前后开始自上而下地传达林彪事件的。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开放,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纪律观念、保密观念很强,因此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外并不知道中国发生了林彪出逃事件。到9月下旬,国际上关于林彪的猜测和议论才多了起来。
最权威的新闻发布是蒙古的电台和报纸。它们在9月29日、30日首次公布了中国一架大型喷气式飞机在蒙古境内坠毁的消息。
最敏感的新闻媒体当属法新社、合众社、路透社、塔斯社和日本、香港的报纸。奥地利电视台和报纸,9月30日至10月1日援引上述媒体的消息报道:“9月13日凌晨,中国武装部队一架喷气式飞机在蒙古上空坠毁,有9人死亡”;“日本政府部门据法新社消息称,这架飞机是被击落的,机内有被黜的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他企图逃往国外未遂丧命”。
英国《卫报》10月1日刊登记者莱斯卡萨9月30日从香港发出的报道,内称:不管所传在蒙古发生的飞机坠毁事件的意义如何,这里的分析家却认为,从9月中旬以后,中共领导人中发生了重大问题。人们普遍排除了早些时候毛患病或去世的推测,而赞成环绕副主席林彪和政治局其他委员的地位问题的一些说法。林一些年来身体一直不好,从6月以后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不管是因为生病或是国内的政治原因,林的权威的削弱,都有必要使中国最高领导人重新排队。军事领导人最近几周引人注目地没有露面,这使许多分析家作出这样的推测,那就是人民解放军的领导人特别卷入了当前这场危机;另一方面,周恩来继续不断地在公开场合露面,并且看来已经完全控制了局势,他可能比以前更为有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7日在头版位置,刊登了记者史丹利·卡诺写的题为《林彪据信已死》的报道,第一个在美国披露了“九一三”事件的消息。
12月14日,香港《快报》刊登来自北京外交界的消息,说一名苏联外交官向一名经常同他打网球的巴基斯坦外交官讲,蒙古所报道的坠机事件,上面有林彪。这是苏联当局派人把9人尸体挖出后,经过严密的生物化验确定的。
1972年1月,英国《新观察家》驻莫斯科记者听苏联人议论,苏联专家把已烧焦的林彪尸体整理出来,发现尸体上中了9颗子弹,呈蜂窝形。(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274页) 来源: “九一三”事件考证 中国青年出版社▲◆★●■☆
金正恩突派特使崔龙海访问中国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3/05/130522_nkorea_china.shtml
2013年5月22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星期三(5月22日)作为金正恩特使访问中国。
新华社报道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22日在北京会见了崔龙海。
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称,人民军上将李永吉、党中央副部长金成男、外务省副相金衡俊、人民军中将金秀吉等同崔龙海一同访华。
朝中社的报道没有解释崔龙海此次访华的目的也没有就其行程安排作出报道。
崔龙海是金正恩上台以来首次派往中国的特使,也是去年八月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访华以来朝鲜首次向中国派出高级官员。
路透社报道引外交界消息来源称,张成泽访华时曾试图安排金正恩访华,但未获得中方同意。
韩联社称有分析认为,崔龙海访中后因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等而陷入僵局的朝中关系和朝鲜半岛局势有可能出现变化。
朝鲜的长期盟友中国在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对其进行了谴责,并首次主动积极配合了联合国的制裁行动,中国多家银行在本月早些时候纷纷停止与朝鲜银行的业务。
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在中国民间激发很大反感情绪,同时近日发生的中国渔船和渔民遭朝鲜扣留并索要赎金事件也令更多中国民众对朝鲜的印象恶化。
朝鲜军方红人
今年63岁的崔龙海是前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崔贤的的次子,而崔贤是当年与金日成一起进行抗日运动的元老人物。
崔龙海在去年4月7日,也就是金正恩上台执政前夕,获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朝鲜国防委员会任命为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相等于中国解放军内的总政治部主任),并被授予朝鲜人民军次帅军衔。
而在朝鲜第四次劳动党代表会议上,崔龙海被推举为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最近,崔龙海多次陪同金正恩出席公开活动,被视为是金正恩目前最信赖的朝鲜军方将领之一。▲◆★●■☆
蒙古也成借粮对象 金正恩不得不对中国低头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5/22/2410272.html
明报 2013-05-22:金正恩「搞风搞雨」半年仍未能向国际社会讨得重大甜头后,似乎也得向现实低头,派特使崔龙海来华缓和关系。毕竟口硬解决不了肚子饿。
口硬解决不了肚子饿
欲知朝鲜人肚子有多饿?也许可问问蒙古总统。朝鲜驻蒙古新大使上月在向蒙古总统递交国书时,据报便向对方坦言「朝鲜可能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希望蒙古能考虑提供粮援。蒙古自身也需要外国经援,朝鲜新大使一见面就向人讨粮,真的是面子也不顾了。
自从朝鲜发射火箭和核试后,中朝关系可谓跌落谷底,上月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后,美官甚至称,中朝中断了高层接触。但金正恩对美国的「挟核武逼谈判」策略明显行不通,更迫使北京加强向朝鲜施压。中国银行5月7日宣布冻结朝鲜贸易银行帐户,打击朝鲜政府的主要外汇交易渠道,看来正是金正恩被迫放软身段的分水岭。
《纽约时报》指出,继中银后,中国另一些银行也采取类似措施。美国朝鲜问题专家Denny Roy直言,虽然中方对朝鲜的金融施压,料为暂时「小惩大戒」,但已是向朝表达不满的「最强烈信号」。此后朝鲜显然有所收敛,如朝鲜巡逻艇5月5日越界扣押中国渔船,还反指「渔船入侵朝鲜水域」强索120万元人民币,但最终于亦放人;另外,朝鲜虽对美国母舰「尼米兹」号前来参与美韩军演加以抨击,又连续3天试射导弹,但那仅是射程只有百多公里的极短程飞弹,远不如上月般摆出要发射中程舞水端导弹、扬言要跟美国打核战的姿态。
中银冻结帐户 朝终收敛
内地《环球时报》本周一篇评论提出,「中国对朝关系应当一是一,二是二」,向朝施压可不向舆论公开,但「应当让朝方对我们的愤怒很清楚」。崔龙海这次访华,恐怕不得不努力示好。 ▲◆★●■☆
金正恩特使突访北京为哪般?
http://news.stnn.cc/guoji/201305/t20130523_1895161.html
星岛环球网 2013-05-23:原标题:外媒:金正恩特使突访北京为哪般?
星岛环球网消息:《参考消息》综合报道,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的特使,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民军总政治局长崔龙海次帅22日访华。外国分析家认为,崔龙海的中国行可能是朝鲜向中国赢得更多援助、并同中国修复关系的一种尝试。
崔龙海被视金正恩心腹
【朝中社平壤5月22日电 】 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的特使,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民军总政治局长崔龙海次帅为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22日乘专机离开平壤。
【韩联社首尔5月22日电 】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22日报道,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作为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的特使,当天乘飞机从平壤出发前往中国。与崔龙海同行的还有总参谋部作战局局长李永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国际部副部长金成南、朝鲜外务省副相金亨俊、中将金秀吉及相关工作人员。
据悉,由于特使团包括不少军方人士,预计朝中双方会在会谈中就有关东北亚和韩半岛军事紧张局势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中磋商。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22日报道】 朝鲜军方红人、今年63岁的崔龙海是前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崔贤的次子,而崔贤是当年与金日成一起进行抗日运动的元老。
崔龙海在去年4月7日,也就是金正恩上台执政前夕,被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朝鲜国防委员会任命为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并被授予朝鲜人民军次帅军衔。
而在朝鲜第四次劳动党代表会议上,崔龙海被推举为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最近,崔龙海多次陪同金正恩出席公开活动,被视为目前金正恩最信赖的朝鲜军方将领之一。
【韩联社首尔5月22日电 】 此次崔龙海访华,是金正恩执政以来首次向中国派遣特使,也是朝鲜自去年8月派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访华以来,时隔9个月再度向中国派遣高官。
有观点认为,崔龙海访华后,因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等而陷入僵局的朝中关系和韩半岛局势有可能出现变化。
【时事社首尔/北京5月22日电 】 在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制裁日益严厉的背景下,此次崔龙海特使访华的目的被认为是打开局面,摸索如何摆脱制裁。
自金正恩体制启动以来,这是朝鲜首次公开派第一书记的特使访问中国。崔龙海是金正恩心腹中的心腹,是军方极具实力的二号人物。
据说,崔龙海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转达金正恩总书记的口信,同时就金正恩的首次访华事宜交换意见。▲◆★●■☆
促成金正恩访华是崔龙海的使命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3-05-23
原标题:日媒称金正恩不是大战略家 接班未访华不合惯例
星岛环球网消息: “金正恩不是大战略家”,日本《外交学者》杂志21日以此为题说,金正日执政时,中国盼朝鲜半岛稳定,美国怕核扩散,韩国想统一,金正日利用各方心理不断为朝鲜赢得援助,其父金日成也在冷战中利用美苏矛盾成功为朝鲜牟利,而金正恩上台后非但没为朝鲜赢得什么,反而令中美日韩俄变得越加团结,而抓扣中国渔船事件的发生令朝鲜不得不应对中朝交往中的一个新变量——中国社交媒体。文章说,中国互联网上对朝鲜的激烈批评逼迫政府不得不对朝强硬。《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赴辽宁采访时,有当地渔民抱怨他们当下亲身体验到的中朝关系已不如十年前友好,一些朝鲜方面“不太规矩”的做法令两国上层的友谊显得“不太接地气”。
《环球时报》报道,吕超说,中朝关系正处在低潮期,历史上中朝关系有良好传统,重大情况相互通报,保持经常性高层往来,但金正恩上台后,高层互访一直没实现,双方在朝鲜核试验和导弹试射问题上也有分歧,通过崔龙海访华,中朝可以说明彼此立场。
“金正恩自接班以来尚未访华”,这一“不太符合中朝交往惯例”的事实令媒体猜测,崔龙海的北京行是否将促使金正恩更早出现在北京。法新社称,崔龙海在京几乎可以肯定会与中方谈及此事,如果金正恩访华得以实现,将更加巩固其在国内的威信,而这种提升“正是金正恩需要的”。“俄罗斯之声”说,帮助中朝翻过不愉快一页,促成金正恩访华是崔龙海的重大使命,但不知北京真能帮助这个年轻的领导人,还是会将他拒之门外。路透社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张成泽去年访华时就曾试图安排金正恩访华,但未获中方同意。法新社称,除非平壤承诺重返六方会谈,否则北京恐怕不会给中朝峰会“开绿灯”。▲◆★●■☆
中国对待两“盟友”态度冰火两重天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305/t20130523_1895058.html
星岛环球网 2013-05-23: 5月底中国的家门口变得越来越热闹。总理李克强目前正在被称为南亚“铁哥们”的巴基斯坦访问;而另一个曾被认为是鲜血凝成伟大友谊的东亚“铁哥们”朝鲜派特使来华访问。不过中国对待这两位“盟友”的态度却冰火两重天。
有关朝鲜的新闻总是来得如此突然——22日一早,新华社以简讯播发了金正恩特使崔龙海启程访华的消息,信源是朝中社。朝中社用了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人民军最高司令员金正恩特使的称呼来给崔龙海冠名,而中国官方媒体仅简单地以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特使来称呼崔龙海,同时依然大规模报道朝鲜扣押中国渔船的后续报道。这被外媒解读为,冷淡之情溢于言表。
朝鲜当局的意图和其行动一样充满神秘。其恩怨邻居韩国的媒体失望地说,“朝中社并未具体报道崔龙海访中的目的和行程安排”,但韩国官员仍然相信,“崔龙海访问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在目睹了此前朝鲜空前的核试验和战争威胁之后,韩联社终于得以用期许的语气在头条标题上写道,“半岛局势或迎来转机”。6月底,韩国总统朴槿惠将在就任总统后首次出访中国,据韩联社的分析,朝鲜问题也将是双方最重要的议题。
另一条紧接着进入各大门户头条区域的外交消息,则是意料之中——中国总理李克强在结束印度之行后,开始了对巴基斯坦的访问。如果用金融时报的话来说,中国总理的印度之行使“中印关系出现回暖迹象”的话,他对巴基斯坦的访问则充满了“手足情谊”。
此前中国外交部已经重申,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全天候战略伙伴”,而中国网民则更亲切的称其为“巴铁”——在中国人克制的外交词典里,这样的表述是绝无仅有的亲密。中新社发稿的标题就重点突出中方所受礼遇,“巴总统总理到机场迎接”,而网易新浪都不约而同地在焦点图上,推荐“巴基斯坦6架枭龙战机伴飞护航”的图片。新浪甚至推出了一个特别策划,叫“中巴兄弟到底有多铁”,其中列举“中国人的脸在巴基斯坦就是通行证”、“巴基斯坦:我们的就是你们的”等煽情故事,最后,编辑这样总结:“可见,中巴兄弟情深入巴基斯坦国民人心。”
当然,在热络的来往背后也有着利益交换——搜狐就直接点出,“双方将签署经贸协议”,而此前,中巴签署北斗合同的新闻,已经让北斗星通在中国股市走出了一波涨停行情。
中国在亚洲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动作,令人想起中国外交部长关于“不许在中国家门口闹事”的忠告——也许从那一刻前,就已经宣告了中国外交重心的回归,这个崛起的中国,已经将自己的“势力范围”看得更重,并愿意肩负起更多责任。在这个背景下,突然宣布将“提前到来”的中美首脑会也就有迹可寻了——中国重视的“家门口”,就是美国所要“重返”的亚太,两个目前最富权势的大国,将不可避免地寻找在亚洲的共生之道。
外界猜特使负多重使命
【中央社台北5月22日电 】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特使崔龙海今天率团访问大陆,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在北京会见了崔龙海。
朝鲜核试后,大陆与朝鲜关系是否生变,备受外界关切。此外,双边关系也不时传出朝鲜扣留大陆渔船索要赎金而有摩擦。
【法新社首尔5月22日电 】 朝鲜周三派遣一名军队高官作为金正恩的私人特使访华,此举正值朝鲜与中国关系紧张、中美峰会即将举行之际。
对中朝两国关系而言,此访处于一个敏感时刻。近几个月平壤一直拒绝接受北京对其核武器计划提出的警告,这使两国关系受到严重考验。
首尔的朝鲜问题研究所教授杨武仁说,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习近平定于6月7日至8日举行峰会前,崔龙海访华的时机意义重大。
此外,6月底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将与习近平在北京举 行峰会。
杨武仁说:“这将是金正恩向奥巴马传递有关朝鲜半岛和平及核问题信息的一种方式。”
但由于朝鲜已明确表态不会就核威慑进行谈判,观察人士称崔龙海可能是奉命向中国做出某些保证或妥协。
韩国世宗研究所资深分析人士郑相昌说:“他是金正恩的首席军事官员,因此很显然朝鲜核导弹计划将提上议程。”
郑相昌说:“中国正在期待一些妥协的信号,崔龙海可能会做出目前不再进行核试验的保证。”他还说,作为交换条件,朝鲜有可能提出举行一次中朝领导人峰会。
【中央社台北5月22日电 】 针对金正恩特使今天访问大陆,香港评论员木春山指出,崔龙海访问大陆相当突然,相关报道目前语焉不详,从最近一段时间大陆和朝鲜的关系来看,此行主要目的有三:一是为了缓和大陆与朝鲜之间近年来少有的紧张局势;二是可能肩负为金正恩访问大陆“打前站”的任务;三是为金正恩寻求大陆支持。
木春山认为,崔龙海访大陆“实在是有必要”向中方解释金正恩和朝鲜军队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和态度,缓和双方矛盾,防止酿成更大的危机让两国“双输”,国家利益“双损”。
此外,金正恩最近任命了朝鲜新任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外界猜测金正恩对军队的控制或许出现一些问题,崔龙海作为金正恩在军队中的亲信,不排除有希望大陆支持金正恩在军队维稳的意思。
平壤忌惮中朝走向不和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22日报道】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今天向中国派出其首位特使。
有迹象显示,金正恩的政府正试图修补与北京紧张的关系,并谋求打破因研制核武器而受到的经济和外交压力紧箍咒。
就在今天,日本官员表示愿意与朝鲜进行更重要的对话。
韩国世宗研究所资深分析家郑相昌说,如果崔龙海此行成功,可能会促成金正恩对北京进行首次国事访问。
金正恩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他的国家与中国的传统关系。
在华盛顿向中国施加更大压力,促其帮助约束朝鲜的核野心时,有迹象显示北京有所回应,其程度至少让朝鲜感到不安。
本月早些时候,国家控制的中国银行说它已经停止与朝鲜外贸银行的业务往来,这一举措看来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此后,中国其他银行也采取了类似措施。
与此同时,华盛顿及其盟友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旨在迫使朝鲜放弃核计划。
中国是朝鲜最后仅存的意识形态盟友,也是其最大贸易伙伴和唯一援助来源国。尽管不同意朝鲜搞核活动,但它长期支持朝鲜,而且很多中国专家将朝鲜视为抗击美国及其盟友韩国和日本潜在的地区垄断的战略盾牌。
尽管经济和政治上严重依赖中国,然而朝鲜绝不是顺从的小伙伴,比如,尽管中国一再反对,它依然继续扩大其核武库。
【美联社平壤5月22日电 】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今天派遣其心腹高官作为特使访华。
当前,北京正面临压力,需要控制它这个好挑衅的邻国。
崔龙海此次中国行是今年最受瞩目的朝鲜官员访华事件。中国新领导层对朝鲜显示出失望情绪,并更愿意同美国合作应对朝鲜核问题。
中国是平壤的经济与外交生命线,它提供朝鲜所需的几乎所有燃料,朝鲜的大部分贸易也是同中国进行的。外国分析家说,崔的中国行可能是朝鲜向中国赢得更多援助、并同中国修复关系的一种尝试。
【俄塔社东京5月22日电 】 朝方对崔龙海此行的目的讳莫如深。然而,近期来,朝鲜与其唯一军事盟友及主要经济伙伴中国的关系明显转冷。
北京一直希望平壤不进行大型核试验,避免因此破坏有关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的国际对话,但平壤置若罔闻。作为回应,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对朝实施新制裁。不久前,中国银行终止了与朝鲜外贸银行的交易并关闭了相关的账户,更是令朝方大为头疼。
6月底,韩国总统朴槿惠将访问北京,据推测,平壤可能试图阻挠中韩两国的进一步接近。平壤想必已获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定于下月访美并会晤总统奥巴马,朝鲜问题将是双方讨论的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