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熟与不成熟的48个差距(29-32)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9262&msg_id=38
第八章 行动成就梦想
29.智者付诸行动,愚者耽于幻想
30.智者雷厉风行,愚者拖沓懒惰
31.智者标新立异,愚者盲目从众
32.智者未雨绸缪,愚者亡羊补牢
今 日 看 点 : 2012-09-02▲◆★●■☆
栗战书升官 令计划调职 外媒解读各异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key-position-20120902/1500114.html
中俄将借APEC峰会加强战略合作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209/t20120901_1788714.html
日本不断挑衅中国源于三大战略误判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209/t20120901_1788720.html
令计划为何接替杜青林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09/201209020932.shtml
为什么要CA981航班返航 有高级别官员私自离境?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6231&msg_id=34
有关下届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5773&msg_id=1623
传温家宝卸任前再出手 国务院面临大调整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6086&msg_id=229
中日若爆发海战 谁比较可能获胜呢?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5709
栗战书升官 令计划调职 外媒解读各异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key-position-20120902/1500114.html
丁力 09.02.2012 香港 - 在中共领导层换届的十八大举行之前,中共领导中枢的办事机构负责人先行更换,不久前从贵州调来的栗战书由中央办公厅常务副主任升为主任,原来的主任令计划改任统战部长。海外媒体对这个消息作出种种解读。
*栗战书入主办公厅 令计划转掌统战部*
据新华社9月1日报道,日前,中共中央决定:令计划不再兼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而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不再兼任统战部长;栗战书任中央办公厅主任。
这里说令计划“兼任”,是因为他是中央书记处书记。杜青林是政协副主席,已年满65岁,按照任职年龄的规定,不再兼任部长。
2009年黑龙江省省长栗战书(前排中间)和张德江副总理(前排右侧)视察矿区
不久前,中共中央决定栗战书不再担任贵州省委书记,另有任用。当时香港媒体就说他会接任中央办公厅主任。8月30日,他以中央办公厅常务副主任的职务参加反腐倡廉会议,这意味着他已经成为那里的第二把手。而一天后,当人们又在官方媒体上看到栗战书时,他已经是主任了。
*“大内总管” 实权在握*
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央办公厅直接为中央高层领导服务,是中共全党上传下达、协调联络的中枢核心部门。除了负责中央文秘、会务、传达、机要、信息、调研等工作之外,还负责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安全警卫、医疗保健,管理密码、档案和中央机关的后勤服务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掌握实权,有人说这个要职位高权重,也有人说是位不高而权重。不少人沿用过去王朝的旧称而称之为“大内总管”。
一般情况下,中共最高领导人选择自己的亲信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就是胡锦涛总书记的亲信。而在1960年代,毛泽东在文革一开始,就打掉了和邓小平以及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而把这个要职控制在自己的心腹手里。
中央办公厅主任也可能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或者更上几层楼。温家宝就曾经由中央办公厅主任而先后升为副总理和总理。而杨尚昆在毛泽东死后东山再起,当过国家主席,他曾在美国接受过VOA采访。
*历史渊源 人际脉络*
栗战书曾任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所以被看作“团派”。但也有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他在八十年代前期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当过县委书记,而当时习近平是附近另一个县的县委书记,所以两人关系密切;所以栗战书是胡锦涛和习近平都能接受的人物。
栗战书是红三代,据大公报说,他的祖父曾任山东省委书记。
*习近平之得?胡锦涛之失?*
从海外媒体报道中央办公厅主任换人这个消息所用的标题中,可以看出各家媒体的解读。
美联社的标题是《中国下届领导人的盟友获任要职》。华盛顿邮报采用的美联社文章的标题是《中国预期的下届主席的盟友在领导层换届前升任要职》。
有些媒体强调这是令计划甚至胡锦涛遭受的挫折。
香港明报有关文章的双行标题是《令计划转掌统战部 仕途受挫 仍有望入政治局 栗战书接任中办主任》。文章说:“中央统战部在中央直属机构排位中,位列中办、中组部、中宣部之后。按照以往惯例,统战部长一般不由政治局委员担任”。但明报也说,统战部长通常会兼任政协副主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令计划仍然是十八大政治局委员的热门人选。
明报另一篇文章谈到统战部的职权,标题是《传统无实权 「大统战」或增权重》。
纽约时报发自上海的报道采用的标题是《中共现迷情 官员遭贬职》。文章的导语中说,一些中共问题专家表示,这是令计划降职,是惊人的演变,
不过香港苹果日报在题为《中办主任换马 习近平心腹上任》的文章中报道:“分析指,胡此时同意换中办主任,显示他尊重接班人习近平的选择,而非跟随当年江泽民做法,给接任者指派大内总管。” 苹果日报还说,这是为令计划将来升任政协副主席铺路。
英文的南华早报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胡锦涛遭打击 重要盟友的政治局之路被封锁》。但是南华早报另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胡锦涛助习近平一臂之力》,并且把五年后就到退休年龄的栗战书称为中共领导层中一个过渡性人物。▲◆★●■☆
中俄将借APEC峰会加强战略合作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209/t20120901_1788714.html
星岛环球网 2012-09-01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中国愿同俄罗斯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愿同俄罗斯更加紧密地合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8月30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希望能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期间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加深两国战略合作的问题。
俄中两国领导人最近三个月内第二次会晤日期还有待确定。胡锦涛将于9月6日至9日出席符拉迪沃斯托克APEC峰会。
显然,莫斯科和北京一定会利用APEC峰会契机加强协调,包括在中东和亚洲形势等问题上的立场。美国和西方其它国家已经公开表示,鉴于俄罗斯和中国的涉叙立场,他们将绕过联合国安理会解决叙利亚问题。当然莫斯科和北京不会允许降低甚至完全忽略联合国在解决叙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也正因如此,考虑到俄中都在中东有着重要的利益,普京在与胡锦涛会晤时,有可能就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措施达成一致。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安德烈?沃洛金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利比亚冲突和叙利亚的危机表明,西方正在丧失自己的全球和地区地位,但又不希望就此罢休。由此引发叙利亚危机以及俄中两国阻止西方伙伴的外交难题。首先要向他们解释干预叙利亚内部事务会导致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包括对西方本身。还有西方对伊朗不断加大的压力以及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这些不负责任和轻率的行动让俄罗斯和中国深感不安。这也是普京要同胡锦涛讨论的问题之一。”
当然,莫斯科和北京也会针对五角大楼扩大在亚洲部署反导系统范围而协调自身立场。在这一领域同俄罗斯合作对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在日本和菲律宾部署雷达和反导导弹首先将用于消灭中国的核潜力。
俄中两国领导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还将讨论扩大经贸合作的途径。在两国领导人会晤前夕已经获知,中国希望俄罗斯扩大对中国的石油供应。不排除最终签署从俄滨海边疆区科济米诺终端,通过管道和油轮扩大对华石油供应规模的协议的可能。▲◆★●■☆
日本不断挑衅中国源于三大战略误判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209/t20120901_1788720.html
星岛环球网 2012-09-01 香港《大公报》日前发表文章,题为“日本对钓岛三大战略误判”,文章摘编如下:
当前东亚面临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局势,美国“入亚”表明对中国崛起再难“容忍”,“遏华”已从经济、政治、外交演变为军事层面,近日美日“夺岛”军演便是例证。日本经历二十年衰退,核危机雪上加霜,右翼政客空前猖獗,“岛争”肉搏三国五方,处于二战来最严重的执政危机。目前,日本充当美国“遏华”急先锋,以钓鱼岛为焦点百般挑衅中国,双方关系如箭在弦。西方媒体近日说“敢于和中国军队较量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吃错药的人,二是脑袋进水的人。”奉劝日本右翼不要吃错药,理智处理中日关系方为上策。
美国不可能为日本拼命
日本敢于失去理智地不断挑衅中国,源于三大战略误判:一是误判美国意图,以为美会为日火并中国,自己火中取栗;二是误判中国决心,以为中国为维护地区和国内稳定,会牺牲原则忍让日本;三是误判国内局势,以为迁就纵容右翼就能度过政治危机,维持脆弱的执政权。笔者以为,这三大误判都是雾里看花,都靠不住。
第一,美国不可能为日本拼命。美国是个唯己利为大的霸权国家,二战以来对日关系同样是“利用”而非“兄弟”。日本唯一价值,是美国“遏华”过河卒。美国在越南、阿富汗差点拔不出腿来,近年对利比亚、叙利亚已躲入幕后,怎可能与中国赤膊上阵?真打起来,中国能扛十年,美国十个月都扛不住,因为连卫生巾都靠中国供给的美国民众会“窝里反”。
第二,中国不可能突破极限。虽然“维护地区和国内稳定”是中国大政,但当威胁到领土主权核心利益的时候,“维护国家主权”要比“维护地区稳定”更重要。
第三,日本右翼不可能让步。日本右翼与德国不同,从未对二战罪行作过像样反省,其帝国野心一天也没停止跳动。无论怎样迁就纵容,抑或日本政府就成右翼,只要不丢掉帝国野心,绝难度过政治危机。
日需理智考量五种后果
关于中日之战,中国存在乐观论与悲观论。笔者以为,中日交战绝不是理性选择。大概会有五种后果:其一,中日好比大象与饿狼,大象温顺但象牙不软,饿狼凶狠但软肋不少,双方大打出手,难免两败俱伤;其二,历史旧恨未了,新仇火上浇油,中日相搏必然惨烈,是个双输之局;其三,两国复兴之梦将倒退多年,全球经济复苏更成泡影。其四,与越南、阿富汗甚至中东战争完全不同,世界二、三大经济体开战,必然引发全球动荡,新冷战时代开始;其五,中日相争,美国渔利(仅指霸权意义)。但美经济衰落也不会因中日战争得到助力,两个特大市场倒闭是全球灾难。
若日本脑袋进水苦苦相逼,迫使中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则比二战时还要弱智。中国绝非美国捏了无数的贫弱小户,中日国力对比也不同于满清时代。其一,中日海军确有差距,日本拥有5000吨以上大型军舰28艘,中国仅13艘;日本导弹驱逐舰称霸亚洲,50艘全部装备“阿斯洛克”反潜火箭,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还有装备“博福斯”反潜火箭的18艘,装备反潜鱼雷的42艘,装备反潜直升机的23艘;海军4.4万人,素质和反潜水平称世界一流。其二,中国拥有主力舰300艘,战艇550艘;10个航空师,轰炸机150架,歼击机400架,直升机100架;岸防地对舰导弹装置80座,高炮700门;海军23万人,是日本的5倍多,已具水上、水下、空中、岸上攻防和战略袭击能力。尤其是导弹系统,某些尖端武器已不输美国。
美国外交军事专家卡普兰说:“21世纪是美国和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军事较量的时期,中国将是比前苏联更难对付的对手。”西方媒体曾警告说“那些不知深浅,胆敢挑战中国底线的恶邻们可要想好了再作打算。” 来源: 大公报▲◆★●■☆
令计划为何接替杜青林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09/201209020932.shtml
2012年9月02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9月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一则简短消息证实令计划走势看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同志已年满65周岁,按照有关任职年龄规定不再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职务。中央决定中央书记处书记令计划同志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
博讯在6月初披露震惊消息,令计划的独子死于3月离奇车祸,车祸后对上进行隐瞒,还牵涉了一场政治阴谋。事件曝光后,引起中共高层的不满。当时的信息显示,令计划进入常委无望。但外界直到最近仍对令计划的仕途看好。
日前栗战书任常务中办主任,令计划此刻接替统战部部长,意味着令计划不再兼任中办主任的职务,离开了核心策划圈。而统战部部长并未列为政治局。博讯据熟悉北京政情的人士分析,以目前的情势看,令计划不但失去了常委的机会,当选政治局委员也不太可能了,但很可能成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本来北戴河会议应该定下的政治局常委人选,到目前仍未确定下来。可以想象,此刻北京的权力安排争夺非常激烈。▲◆★●■☆
2012年9月01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9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由令计划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一职,原部长杜青林因为到65周岁退休。这个任命疑点重重,使人一头雾水。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堂堂的‘大内总管’要兼任一个统战部的部长呢?这其中会有什么蹊跷呢”?
首先,杜青林即使到了退休年龄也不一定就现在、立即退休,因为一个多月以后中共就要召开“十八大”,杜青林完全有理由站完最后“一班岗”等到换届之后再退休。为何这样匆忙呢?
再者,即使让杜青林现在就退休,兼任这个位置的合适人选也应该是刘延东或李建国。但是为什么偏偏让令计划来兼任?
依据以上的疑问可以推断出中共的政协系统出了“大事”。到底出了何等大事?笔者认为与8月29日国航CA981航班的“神秘”返航有关。
8月29日,由北京飞往纽约的国航CA981航班因受到“恐怖威胁”而返航。这个返航理由被广大网友所质疑,网传,当时飞机上有一名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大员打算要私自出境被国安部门发现,飞机是被国安部门强令返航的。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如果这事是真的,就有理由相信当时飞机上的那位“政治局委员”极有可能就是杜青林。那么杜青林为什么也要“叛逃”呢?原因无外乎有两个:一是杜青林卷入了“薄、王案”,二是他本人有非常严重的“贪腐行为”。
对于此事件,中共是不会公开的,因为中共已经经受不起第二次“高官叛逃事件”的打击。中共会在内部“秘密处理”此事。上世纪80年代,前民航总局局长沈图就曾经“出走”到南韩,最后中共与他达成协议,中共答应不咎既往,沈图回国安度晚年。相信中共这次也会“照方抓药”,令计划此来就是稳定局面,消除影响的。▲◆★●■☆
为什么CA981被迫返航 有高级别官员私自离境?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6231&msg_id=34
【新唐人2012年8月31日讯】新唐人8月30日给我们传来了一条看似寻常而实际有可能是隐藏着中共又一惊天秘密的重大消息。消息称,8月29日,中国官方称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由北京飞往纽约的CA981航班(机型747)因受到威胁,在起飞后飞行7个多小时后迫返回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降落。据大纪元获悉,该飞机上有一位中共相当政治局级别的高官私自离境,中国国家安全部门要求CA981航班往回飞。
CA981航班究竟受到什么样的〝威胁〞要在飞行了7个多小时后被迫返航,大陆官方至今没有解释。据希望之声引用一位曾在南方航空公司驾驶过波音757的、化名为程祥的业内专家分析说,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架飞机不像是只受到炸弹威胁或者是受到非常紧急的威胁这一类的。如果受到炸弹威胁或者紧急威胁之类,它就会选择就近的机场去降落,而不会再返航回来。我们可以排除一点就是更类似于查人,而不是查炸弹。这位业内专业人士的分析,与大纪元获取的消息是一致的。
那么,这位〝私自离境〞的中共相当政治局级别的高官又是谁呢?旅美时事评论家伍凡作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位〝私自离境〞的中共相当政治局级别的高官就是薄熙来。伍凡说,如果真有政治局级别,我做一个猜想,会不会薄熙来给他们放掉了?政治局委员这一级别的,如果没有受到巨大的压力,受到生命的威胁或者是受到羞辱,他不会跑,不需要跑。除非你受到陈良宇、陈希同这种威胁,那有机会他也要逃跑了。那么现在受到最大威胁的那就是薄熙来了,他又是政治局委员 这一级。
伍凡猜测薄熙来的理由有二个:一是他是政治局委员这一级别;二是他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生命的威胁。在中共政治不透明的情况下,我宁可相信伍凡的大胆猜测。
如果〝私自离境〞的这位相当于政治局级别的高官真的是薄熙来,那么中共国安部门迫使CA981返航,则算是成功避免了一起比王立军事件更具爆炸性的政治事件即薄熙来事件。
不过,中共不要高兴的太早了。
虽说是中共成功避免了一起〝薄熙来事件〞,但问题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薄熙来脱逃本身,而是在于谁放了软禁中的薄熙来。
是谁放了软禁在北京家中的薄熙来呢?也许是死而不僵的周永康,也许是原周永康属下的司法系统,也许是表面上效忠而实际上并未臣服于胡锦涛的军内高层……总之,是江系人马。
如果〝私自离境〞的确实是薄熙来,从开始策划,到将严密看管下的薄熙来成功劫到机场,再到薄熙来持有效证件成功登机,这是一个何等缜密的劫持行动,这当中又充满了怎样的戏剧性——所有这些,除了仍然在职的江系高官有此能量,绝非一般百姓所能为。这让我们看到了江系、血债帮依然有巨大的能量与胡温习抗衡,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共〝十八大〞卡位战是何等的尖锐,胡温习企图想将政法委书记的位置逐出政治局常委会是何等的艰难。由此可以推断,胡温习在北戴河会议期间并没有摆平江系人马,政治局委员、常委委员及军委委员、军委副主席和四总部领导的人选问题并没有与江系达成妥协和平衡,并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劫持薄熙来逃往美国,或许正是江系人马为与胡温习做殊死斗争而制造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
伍凡分析,这件事情(有人放掉薄熙来)就凸显出中共在十八大开会之前非常非常的不稳定!非常紧张!非常紧张!调军队来保卫开会这本身就够紧张的,又出了这么一件事情。假如是薄熙来,等于是把这个会(十八大)砸掉了。你这个会开是要处理薄熙来嘛,你现在被处理的人跑掉了,这会不就砸了一半了吗?如果是薄熙来的话,如果真的有人要放薄熙来的话,那中共就是分崩离析了。
不过,也许〝私自离境〞的高官真的不是薄熙来,而是另有其人,那么这名高官又是谁呢?为什么官方至今依然紧紧捂着盖子呢?但是不管这位外逃的中共 高官是谁,对于中共来说,都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正像伍凡所说的那样,这个事件的发生,凸显了中共召开〝十八大〞之前非常非常不稳定,非常非常紧张。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知道中共为什么要〝举全警之力保卫十八大〞了;同时也让我们明白,除了民众是〝十八大〞的敌人,江系也是〝十八大〞的敌人,而且是最有能量的敌人,是最危险的敌人。
江系人马至今尚有巨大能量与胡锦涛抗衡,致使中共〝十八大〞至今仍无法确定高层领导人人选,说到底,该由胡锦涛自作自受。如果胡锦涛当初能像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和李先念一举粉碎〝四人帮〞那样痛快行事,或者依靠民众和国际力量,一举拿下〝新四人帮〞,胡锦涛何至于会走到无法收拾局面的这 一步呢?这再一次证明,中共如果坚持奴役民众、欺骗民众,不放弃独裁专制的反对立场,对于处置江系血债帮,最终只能是黑吃黑,并最终将受到民众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究竟是薄熙来还是其他哪位中共高官〝私自离境〞被拦截回来,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最终一定会显露出事件的真相来。让我们拭目以待好了。(新唐人首发)▲◆★●■☆
太子党十八大前发公开信 要求关注腐败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5773&msg_id=1617
近日中共元帅陈毅之子陈小鲁等人致中共十八大代表的联名信在网络流传引起外界关注。
近日陈小鲁与张北英、王彦君、孙胜利联名写的《致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的公开信》在网络上引起关注,签署日期是29日。
公开信认为十八大代表的政治地位,权利和义务等同于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务委员,希望代表珍视手中的权力,负责地使用这一权力。公开信呼吁十八大代表全身心投入代表工作,即脱产履行代表职责,并认为凡不能做到全身心脱产履职者,应主动请辞换人。公开信建议十八大代表向社会公布个人联系方式,包括电话、邮箱和通讯地址,便于听取意见和建议。
他们还向代表们建议履行4方面的职责:其中包括参与十八大政治工作报告的审查和修改工作等。他们希望十八大代表改变历来党代表大会走形式,走过场的倾向,加强对中央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并将全国希望从制度、体制上遏制腐败的强烈愿望带到会上。
根据互动百科资料显示,陈小鲁,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上海首任市长陈毅最小的儿子,粟裕将军的女婿。陈小鲁,1946年7月30日出生在沂蒙山下。1991年陈小鲁从军队转业,之后下海,在商海里涉足过多个领域。2009年后陈小鲁和已退休的妻子生活在岳父的故宅里。
今年十八大由于薄王事件发生,引爆一连串丑闻,中共的执政合法性受到致命重创。中共上下都觉得岌岌可危,对薄熙来和周永康的处置有可能导致中共政权的崩盘。
薄熙来事件 太子党分裂
早在“两会”期间,北京太子党因“挺薄”和“倒薄”意见分歧、四分五裂。有海外媒体的报导称,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罗瑞卿之女罗点点、陈毅之子陈小鲁等太子党就聚会,支持中央处理薄熙来。据称原因是他们的父辈都深受“文革”之苦,因此“眼里容不得那一套”。
据悉陈小鲁去年底还出席了由经济观察报、胡耀邦史料信息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11中国改革论坛”,探讨有关改革开放的重磅问题。
据法广报导,“北京政治圈消息显示,中共十七届七中全会将在9月中旬进行,届时,进入十八大常委候选名单的人选也将基本敲定,并通报参会的中共中央委员。而会议将公告对薄熙来事件的处理决议,搅动了半年的薄熙来事件的处置,也将在上述会议上尘埃落定”。(责任编辑:孙芸)▲◆★●■☆
有关下届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5773&msg_id=1623
----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缩减至18个大部委
海外网站博讯网传出一分有关中共十八大高层人事和下届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讨论稿,指中共中央考虑把现有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缩减至18个大部委,即削减幅度达三分之一。不过,北京和香港的评论员都认为,可能性不大。
评论员高瑜和林和立均表示,部委的裁设属于国务院事宜,应是明年三月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处理,不属党务,不应在党代表大会上讨论。现时在海外网站抛出来,只是分散注意力的做法。
林和立续称,在十八大会议后可能升任总理的李克强,确是在1998年时提过大部委概念,并期望把铁路、运输等部门统一在一个部委之下,但因前铁道部长刘志军反对而泡汤。故此,在李即将升任总理之际,有人认为他会推大部委制而提出讨论,实不足为奇,但即使讨论,亦不大可能减三分一部委,这减幅实在太进取。
根据该未经证实的讨论文件,发改委将被取消部份审批职权,科技部将并入教育部,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港澳办与侨办将并入民族事务委员会,成为新的港澳台侨和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
中共过去亦曾削减部委,但往往因涉及官僚权力而让被删减的机构成为部委的排靠公司,令裁减人员借尸还魂成为吃公家粮的人员,令政府负担不减反加。(责任编辑:张顿)▲◆★●■☆
传温家宝卸任前再出手 国务院面临大调整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6086&msg_id=229
【大纪元2012年09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锋综合报导)近日,在网络上除了疯传政治局常委的7人名单外,还流传一份“十八大”后国务院部委机构重大调整的“讨论稿”。如果此稿属实,这将是温家宝卸任前的一次大动作。
文章称,国务院将实行“大部制改革”。文章认为现有的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应该大幅合并成大部,而大部制的改革也要配合事业单位的改革进行,事业单位根据职能一部份转变为企业或民间团体,一部份则转变为行政机关,并入政府组成部门。
其中一个相当大的变动是对国安部的调整,国家安全部降格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家安全总局。
以下为文章列出的调整内容:
一、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
1、发改委进一步收权,转变发改委职责。彻底取消发改委对微观管理实务和具体审批事项的职权,逐步将其主要职能转变为宏观规划的制定和研究。将发改委全称改为国家发展与改革规划委员会。
2、撤销科技部。将科技部的科研规划和管理方面的职能并与教育部,将教育部改为教育科学部。
3、把科技部经济领域的科技管理职能并入工信部。将工业和信息化部改成工业与信息技术部。
4、将国土资源部的资源管理职能并入环保部,组建环境资源部。
5、将国土资源部的土地规划与管理职能划入住建部。
6、将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在交通部下组建铁路运输管理局,负责铁路建设规划、铁路运输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将地方铁路局改制为铁路运营企业集团,实现铁路运输市场化。
7、将水利部与农业部合并,组建大农业部。
8、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卫生部合并,组建人口与卫生部。
9、将审计署与监察部合并为检查审计部。
10、人社部和民政部合并为社会工作部。负责就业、社保、社会救助、社团注册方面的事务,将行政区划调整审批的职能划入发改委。
11、基本保持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安部、司法部和人民银行。
12、为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人民银行不再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而是独立的国家机构,与最高检、最高法平级。
13、国家安全部降格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家安全总局。
14、将民委、宗教事务局与侨办、港澳办、台办合并,组建和平统一委员会。
二、国务院直属机构的调整
1、将国家税务总局并入财政部。在地方则取消地方税务局。
2、将工商总局、质监总局、安监总局与发改委下属的药监局合并,组建国家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总局。
3、将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体育总局并入文化部。
4、统计局并入发改委。
5、林业局并入农业部。
6、知识产权局并入科学教育部。
7、旅游局并入文化部。
8、宗教事务局与民委合并,侨办、港澳办、台办并入,组建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9、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家防腐局并入监察部,成为部委下属的国家局。
三、国务院办事机构调整
取消国务院办事机构
1、侨办、港澳办、台办一同并入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法制办并入司法部。
3、国务院研究室的规划职能并入发改委,文件起草职能并入国务院办公厅。
4、国新办、国家档案局并入国务院办公厅。
四、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并入发改委。
2、新华社实行企业制度改革。
3、合并地震局和气象局。组建地震与气象研究中心,定义为官办科研机构。
4、中科院、工程院和社科院不再作为事业机构,转制为官办科研机构。
5、合并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组建国家金融业监督管理总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之一。
6、撤销电监会,成立新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能源监督管理总局。
7、将社保基金会和自然基金会进行企业化转制。
五、国务院管理的国家局调整
1、将国家信访局划归司法部管理。
2、将国家粮食局划归农业部管理。
3、撤销国家能源局,将能源开发规划职能划入环境资源部,将能源价格监管职能划入新成立的能源监督管理总局。
4、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国家民用航空局。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划入新设立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市场监督管理局。
6、将煤监局并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日若爆发海战 谁比较可能获胜呢?中国还是日本?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5709
2012-9-1:“好吧,可能不会发生。不过要是真的发生,谁会赢呢?” 本文的结论是日本会以微弱优势胜出。
惠灵顿公爵(Lord Wellington)曾经这样形容滑铁卢的胜利——“你一生中所能见到的最势均力敌的一次竞赛”。惠灵顿公爵的说明也可以用来形容中日的钓鱼岛/尖阁诸岛之战,或者在东北亚的海域其他地方引起的海战。这样的一场战斗在2010年之前似乎还遥不可及,那一年,日本的海巡船逮捕了在有纠纷岛屿附近冲撞舰只的中国渔民。但是,这种战争现在看来更有可能发生了。在八月中旬,日本决定拘捕并遣返中国的保钓活动家后,中方的鹰派将军罗援不断喊话,要求派遣一百艘船捍卫钓鱼台,东海舰队也发动两栖攻击岛屿演习,中国攻打钓鱼台的可能性并非完全不存在。8月20日,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中国媒体《环球时报》在一篇整版社论(点击阅读《做好对日斗争尖锐升级的准备》)中警告说,“日本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结果可能比他们期望的要糟糕得多”。
这并非只是做做样子。今年七月,中国东海舰队在东海海域进行了一场实弹演习,模拟了岛屿遭受两栖攻击的情况。中国的领导人很清楚是在考虑极端情况。当反日游行的示威者们在街上上演砸烂日本车,攻击寿司店的时候,他们背后可能是有民意支持。那么如果在太平洋爆发冲突,谁比较可能获胜呢?中国还是日本?
尽官日本最近给人留下的影响是军事弱国,但打起海战来,未必就会输给中国。虽然“二战”之后日本的“和平”宪法称“日本将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但自二战后,日本的海上自卫队已经积累了许多卓越的经验和成果,例如水下作战。日本的水手因其职业化而闻名。如果指挥官们能巧妙地利用好人力、装备和地理优势的话,东京有可能在和中国的海战中不分伯仲——甚至还可能获胜。
两大劲敌过去的海战为今天的岛屿纠纷埋下了伏笔。在1894-1895年间的中日之战(译注:即甲午战争)中,由于日本海上舰队的加入,亚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秩序“在一个下午之间就被颠覆”。由于明治维新的影响,日本帝国的海军战舰由进口船身和组件快速组建起来,轻松地击溃了当时被认为是最先进的中国北洋舰队。1894年九月,日本先进的航海和射击技术,以及高昂的士气,令日本赢得了同中国的黄海海战。虽然现在日本不再是一个崛起的强国,但日本海上自卫队仍然保持着力争卓越的传统。
如果黄海海战再次发生,日本海军要如何对抗中国军队呢?首先要承认,这是一个不太可能发生的场景。除非北京打算在外交上孤立东京(聪明的有限战的实施者会力图这么做),抑或东京采取愚蠢的外交政策将自己孤立起来,否则中日间爆发直接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小。如若不然,冲突将可能诱使美国作为“好战者”站在日本这一边。战争是一场政治行为,美国军事理论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就曾说过,“政治家指挥军队”。但是,如果我们扣除政治的因素,单纯严格地从军事角度来观望中日海战的前景,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如果单从原始数值上来看,中日间根本不存在什么竞争。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48艘“主要的水上战舰”,用于攻击敌军的战队。日本海上自卫队声称,水上战舰包括“直升机驱逐舰”、装配有最先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导弹驱逐舰、雷达阵、计算机系统和美国前线战舰配备的高炮火力控制系统,以及各式各样的小型驱逐舰、护卫舰和轻巡洋舰。同时,一个中队的16艘柴电动力潜艇也增强了水平舰队的作战能力。
相对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拥有73艘主要水上战舰、84艘导弹巡逻艇和63艘潜艇。中国海军战舰的造价更是令日本望尘莫及。中国海军战舰在钢材的绝对重量上就比日本的重得多。
但是,原始数值也会给人误导。原因有三:首先,军事家爱德华·鲁特瓦克(Edward Luttwak)就曾指出,除非在作战时得到实际运用,否则武器就像是“黑盒子”一样。没有人肯定地知道这些武器是否可以像所宣称的那样发挥作用。军事技术价值真正的检测者是战争,而不是技术规范。要精准地预测出战舰、飞机和导弹是否会在战时的警长和混乱中的表现是不可能的。鲁特瓦克还补充说,当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对抗一个封闭的社会时,这种意外表现就更有可能出现。开放的社会有一种习惯,公开地讨论军事上的失败,而封闭的社会更愿意让失利秘而不宣。
鲁特瓦克指的是美苏间的海军竞赛,不过这也适用用现在中日间的军事竞争。当年,苏联的海军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威风。但是,在冷战期间,从粗心的船舶操作到生锈的船体外壳,苏联战舰在公海上的表面显示出了明显衰落的征兆。中国军队可能也有所隐藏。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素质以及日本海员的能力,可能将部份或完全抵消中国军队在人数上的优势。
第二,在战争中存在着人的变量。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其著作《1812年战争中的海战》(The Naval War of 1812)中将美国海军同英国皇家海军在单船决斗上的胜利归功于船舶设计和建造的高品质以及卓越的战斗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材料和人的因素。而后者则靠航海和射击技术,以及将自己与其它海军区别开来的无数先进特征来衡量。这些特征不是靠水手坐在港口抛光武器就能得到来,而是要靠实际的出海经验累积而成。一直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亚洲海域持续高密度地进行单独或联合海上军事活动。而中国军队的活动却相对迟缓。所以,日本拥有人员方面的优势。中国从2009年开始的亚丁湾抗击海盗的行动可能可以算是例外,但中国舰队只进行了短暂的护航或演习,船员们只有很少的时间以实战方式组合、学习专业技能或形成良好的习惯。日本拥有人的优势。
第三,仅从战舰数量上来看问题是具有误导性的。在东北亚地区,不可能存在单纯地战舰交战。中日两国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它们的陆地,包括离岛,本身就是永不会沉没的航空母舰和导弹发射平台。通过适当的武装和强化,陆地基地就可以成为强大的海上力量的工具。所以,我们应将两国地面火力的因素纳入考量范围。
日本所在的第一岛链包裹着亚洲的海岸线,形成了黄海和东海的东部边界。在对马海峡(这把日本和韩国分隔开)和台湾之间,超过500英里的中国海岸线内都没有任何岛屿。包括钓鱼岛/尖阁诸岛在内的大多数岛屿都要近得多。在这些狭窄的水域中,任何可能的战场都在岸上火力范围之内。中日两国军队都可以使用战术飞机将自己的作战半径扩大到穿过黄海和东海,进入西太平洋中。双方都拥有海岸发射的反舰巡航导弹,增强自己的综合打击能力。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些不对称性存在。解放军的常规弹道导弹可以在整个亚洲地区打击任何一个地面基地,可以在日本战舰离港或战机起飞之前就令日本的设备处于危险状态之中。中国的二炮也被报道拥有反舰弹道导弹,足以在陆地上打击海上的移动船只。由于射击范围超过900英里,反舰弹道导弹可以打击中国海域内的任何目标,以及整个日本岛的港口,甚至更远。
从日本的立场看,钓鱼岛是最难“保卫的领土”。钓鱼岛位于琉球岛链的西南角,相对冲绳或日本本岛来说更靠近台湾。从远距离基地“保卫”钓鱼岛将会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日本在前沿部署88型反舰艇巡航导弹(这是可移动、易携带的反舰武器),向周边小岛和琉球岛链派遣导弹部队,其地面部队就可以产生重叠火力,将附近海域转换成中国航线的禁区。这些力量一旦部署将很难被驱逐,即使中国决定出动火箭和战斗机。
任何将海陆空部队打造成海战最有力武器的一方将拥有获胜的好机会。如果日本政府和军方领导人可以创造性地进行思考、装配正确的武器、尽最大努力地在空间上排兵遣将,那么日本就将获得这个胜利的机会。毕竟,日本不需要打败中国军队就可以在海上赢得一次展现实力的机会,因为日本已经拥有了争议岛屿的实际控制权,它只需拒绝中国的插手即可。如果东北亚的海洋成为无人区但日本的军事力量可以保持的话,那么政治上的胜利就属于东京。
日本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将兵力集中于国内。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不得不在长长的海岸线上分散成三大舰队。中国的指挥官们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如果他们在与日本对抗时集中大量火力的话,那么其他利益攸关的地区就顾不上了。比如说,对于北京来说,在东北部海域发生冲突时,南海就可能变成无人值守。
最后,中国的领导人必须要考虑海战会在多大的程度上打击他们的海上投射能力。中国的经济和外交未来再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强大的海军。2006年12月,胡锦涛主席命令解放军军官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来防卫中国的海上生命线——尤其是连接印度洋的石油出口国和中国用户之间的航线——“随时随地”地保卫。这需要很多船。如果在中日冲突中失去了不少战舰的话,即使获胜,北京也会认为是在一个下午就从国际大国的巅峰地位滑落了。
希望中国政府和军方的领导人可以考虑到所有这些。如果他们真的考虑了,以上所讨论的所谓“中日2012海战”将不会发生。▲◆★●■☆
(本文作者JAMES R. HOLMES,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副教授、战略专家。来源: 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