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6&postID=26969.html
(72)二十八章(象)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今 日 看 点 : 2012-07-14▲◆★●■☆
薄熙来算什么 杨家将当年真的威胁到中央
http://www.boxun.com/forum/201207/lishi/24766.shtml
自来水的糟糕质量引起警惕
http://yyyyiiii.blogspot.com/2012/07/blog-post_14.html
两岸关系热中趋冷因何而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尴尬的中国护卫舰搁浅
北戴河会议7月25日开始 定调18大人事安排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07/201207140552.shtml
三峡之子潘家铮逝世 曾称反对者对三峡贡献最大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7/14/16016424_0.shtml
薄案使中国体制陷入混乱?为什么中共不会崩溃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12/1866670.html
移民加拿大:相当于买一份保险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3894
中越军舰争议区集结 中国可能对越开战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3890
中国司法部长强调维稳保十八大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07/201207141609.shtml
钓鱼岛冲突是圈套,中国且慢动手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3907
薄熙来算什么 杨家将当年真的威胁到中央
http://www.boxun.com/forum/201207/lishi/24766.shtml
历史常常有似曾相识之处,中共的历史尤为如此。
2012年07月14日:不可一世的薄熙来在中共十八大前轰然倒下,令海内外人们都大吃一惊。然而,如果从十四大前的“杨家将”事件,十五大前的陈希同事件,十七大前的陈良宇事件来看,薄熙来大案就是偶然中的必然了。让人感慨的是,江泽民一生竟然经历了两次极相像的活剧,只不过他自己变换了角色:第一次,他是挽救自己,说动邓小 平搞掉“杨家将”;第二次,则是嗣了保住自己青睐的接班人习近平,而不得不同意胡、温,“挥泪斩马谡”,抛弃了薄熙来。
论职位,论权力,薄熙来与时任“超级常委”“摄政王”的国家主席杨尚昆,及其弟、中央军委秘书长兼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相比,当然都只是“小巫见大巫”。杨家兄弟在军中的势力如此强大,“枪杆子”足以威胁到中央政权。
说起“杨家将”,还得从杨尚昆跟邓小平的关系谈起。
1907年8月3日出生的杨尚昆,是重庆潼南人,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是中共已故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杨尚昆与邓小平算四川同乡,早在三十年代的中央苏区,两人关系就很紧密。中共建国后,杨尚昆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1956年的中共八大,邓小平出任中共总书记,杨尚昆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办主任,两人愈加密切,成为相知相交的亲密战友。
“文 革”中,杨、邓先后被打倒,邓小平被流放江西,而杨尚昆则与彭真、罗瑞卿、陆定一被称为“彭罗陆杨”反党集团,比邓遭遇更惨,1966年7月起即被捕入 狱,直到“四人帮”垮台后的1978年底,邓小平复出重新掌握大权,杨尚昆才得以重见天日,前后离开政治舞台达十二年之久。
杨尚昆复出后,得到邓小平充分信任。1979年2月,被任命为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兼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副省长,与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一起主持广东工作。
1980 年9月,杨尚昆从广东调入北京,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1981年7月,任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协助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在1982年和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杨尚昆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继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1987年,经邓小平批准,杨尚昆同父异母的弟弟杨白冰从北京军区政委直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在邓小平竭力坚持下,1988年4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杨尚昆更以80岁高龄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六四”事件后,杨白冰更上一层楼,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秘书长兼总政治部主任,主管军队日常事务。
可以说,邓小平与杨尚昆的友谊非比寻常,杨尚昆可以随意出入邓家,杨尚昆更成为邓小平退出权力核心圈后,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号施令的钦差特派员,中共中央政治局遇有重大事情向邓小平请教,多是通过杨尚昆转达。
杨尚昆在军队中有着非常强大的势力,他与廖汉生、萧克、贺龙家属有着亲属关系,非一般人能够抗衡。廖汉生,杨尚昆的亲妹夫,十大元帅之一贺龙的亲外甥,1955年被毛泽东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曾任国防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渖阳军区政委。当时廖汉生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虽从军界退 休,仍拥有一定影响力。
而贺龙虽早在1969年“文革”中就被迫害致死,但他是红二方面军创始人,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主任。作为一种象徵,贺龙在军中的光影仍然不可忽视。
更有甚者,萧克,开国上将,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曾与贺龙一起出生入死并结拜为兄弟,一起缔造了红二方面军,并娶了贺龙妻子骞先任的亲妹妹骞先佛作妻子。建国后又历任国防部副部长、农垦部副部长等职务。
在杨尚昆担任国家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后,贺龙、萧克、廖汉生的势力在军中再次强大起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杨尚昆亲自关照下,贺龙之子贺鹏飞在军中得以火箭式上升,1984年初39岁时,任总参谋部装备部副部长。1986年41岁时任装备部部长。这在当时绝无仅有。为让贺鹏飞在中共十四大当选中共中央委员,同时晋升为中将军衔。自1991年下半年开始,杨尚昆、杨白冰多次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盛赞贺鹏飞,为他的晋升进一步造势。
杨尚昆本人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连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1988年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明镜网 - 2012-07-13▲◆★●■☆
自来水的糟糕质量引起警惕
http://yyyyiiii.blogspot.com/2012/07/blog-post_14.html
核心提示:尽管北京、上海与重庆大胆声称其水质已达到新的国家标准,一些官员还将其解释为自来水已适合饮用,但公众和专家们并不以为然。居住在北京的许多人说,他们对互相矛盾的自来水水质报告感到困惑,在有关安全问题的一连串惊人事件被披露后,无法理解政府的乐观。
原文:Alarm at poor quality of tap water
发表:2012年7月13日 作者:Shi Jiangtao、Wei Hanyang 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校对
内地专家为各大中城市自来水质量之差感到震惊,专家说政府缺乏行动,公众关注不足,使得普遍的污染问题雪上加霜。
专家们的警告明确提出了这个鲜有人提及的问题,数日前内地各地修订的饮用水质量标准刚刚生效。
政府官员曾对新标准表示欢迎,新标准将强制监测标准从35项增加到106项,特别强调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这是达成居民最终能够从水龙头直接饮水目标的重要一步。
但是,环境和医疗专家对这种乐观提出警告,理由是缺少政府拨款来改造老旧的污水处理厂。
他们警告说,内地多数饮用水处理设施无法达到这些更严格的标准,尽管在该标准于2006年首次推出后给予了7年的宽限期。
尽管新标准要在未来一段时间才实施,但专家们说,仍然很难保证流入家庭水管自来水的饮用安全,因为连接处理厂和家庭之间的水管所使用的化学物质污染,以及来自有毒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是可溶的并且难以去除。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说:"我们仍然需要大约八、九十年的时间,人们才能够直接饮用自来水,尽管一些大城市能提早达到这一目标。"
共产党喉舌媒体《人民日报》上周也对内地饮用水的质量问题提出质疑。
《人民日报》援引包括来自清华大学另一名环境专家傅涛教授的话,质疑政府最近声称由于污水处理厂升级和水源保护工作,三年来饮用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的说法。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三年前针对4400多家内地污水处理厂的一项调查发现,加工后自来水仅有58%符合国家标准。
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又援引另一项调查数据说,去年的自来水合格率上升到83%。傅涛说,绝不可能有如此迅速的改善,因为城市附近淡水资源污染情况恶化,改造供水网络所需的资金短缺。
国家发改委下属水专家李复兴说,他担心北京的自来水水质,以及政府统计数字误导公众。
李复兴说:"我不太关心有关饮用水质量的官方数据,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它们究竟是如何被编纂出来,甚至它们原本出自哪里。"
尽管北京、上海与重庆大胆声称其水质已达到新的国家标准,一些官员还将其解释为自来水已适合饮用,但公众和专家们并不以为然。
居住在北京的许多人说,他们对互相矛盾的自来水水质报告感到困惑,在有关安全问题的一连串惊人事件被披露后,无法理解政府的乐观。
王占生曾参与起草和修改饮用水标准,他表示由于管线对于化学物质和其他污染物具有可渗透性,经常让政府清洁自来水的努力付之东流。
他说:"尽管在水厂的时候水是符合标准的,但如果在管道中受到污染就很难讲了。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是家里的自来水的安全。"
首都的官员们宣称北京的市民们无需担心自来水的安全,因为其饮用水标准远比其他内地城市严格,专家们也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水标准专家窦以松援引绿色家园志愿者组织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期令人沮丧的调查发现,警告说尽管政府付出了成本高昂的清洁努力,但首都的水污染仍未得到控制。
李复兴和窦以松都指出,来自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污染都在增加,包括化学物质甚至重金属。
"公众被告知,自来水烧开之后饮用是安全的,但事实是,烧开的水不能去除那些有毒物质,"李复兴说。
卫生部部长陈竺上个月月底承认,卫生部已经将确保城市自来水安全的目标期限推迟到2015年末,其原本设定的时间是到这个月,原因是在处理污染和改善管道方面遇到的挑战不断增加。
但专家们表示,地方政府缺乏动力,公共监管缺位,意味着修改后的目标也不太可能实现。
王占生说,内地绝大多数水处理设施仍在使用延续数十年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一些用了100年以上的——来处理污染。
他问道:"过去30年来,我们已经将所有种类的污染物都倾倒进我们的水道中。用过时的技术来处理现代化学污染物,如何能有改善的可能?"
上周,王占生谴责地方政府,整个内地的水质都达不到标准。
他说:"我想请问,市长和城市水务部门的领导是不是直接从水管中喝自来水。如果没有,你怎么能告诉公众去喝而不会影响他们的健康?"
"如果他们因为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没有能够应对污染问题,那他们就是失职。"▲◆★●■☆
两岸关系热中趋冷因何而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4:台湾方面推延本应在六月底举行的第八次“陈江会”。
中评社北京2012年7月14日电(评论员 文睿)当前,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经济合作及各领域交流呈现出热络与繁荣的景象。但是两岸关系在总体不断升温的主流下,也出现了热中趋冷的“逆流”。主要表现在,台湾方面在大陆不断释出善意、诚意的同时,对两岸交流合作表现出了相当的冷淡态度,甚至对两岸交流采取逆流而动的做法。
最明显的例子,近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第四届海峡论坛上,大陆方面发布了数条惠台新举措,其中最亮眼的部分是关照台湾民众的就业问题,充分体现对台湾同胞的关切、关爱之情。而与此同时,台湾方面却主动推延本应在六月底举行的第八次“陈江会”。此外,台湾当局还恶意阻挠两岸统合学会台北会谈,禁止两岸学术界研讨两岸政治议题,颇令人讶异、不解。
那么,为什么两岸关系走过了和平发展的四年,两岸间的消极因素不减反增?为什么马当局在两岸政策上逆流而动,不进反退?大陆热、台湾冷的反常现象究竟根源何在?
应当说,当前两岸关系中出现的消极因素涉及多层次多领域,既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两岸交流中客观存在的制度性因素,更有台湾当局多年来狭隘、僵化思维。从根本上来讲,这些消极因素来源于两岸政治因素,当前两岸关系之所以出现“逆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岸目前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政治上的互信,相反两岸间的政治猜疑却不断增长。
客观来讲,虽然过去四年间两岸经济合作及各领域交流大步向前,但两岸政治互信却远没有达到真正彼此信赖的牢固程度。因此,一遇到国际大环境和两岸间种种不利因素的风吹草动,两岸政治互信基础就体现出脆弱的一面,两岸关系就不可能不受到消极影响。
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是政治问题。自1949年海峡两岸分治,两岸执政当局互不承认主权,而两岸人民也由此展开了几十年的隔离封闭阶段。两岸政治分治、军事敌对、交流中断、关系紧张,两岸人民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隔阂。
特别是台湾受美国、日本的影响颇深。1895至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而自1949年起,台湾开始接受美国等西方文明的深刻影响。而大陆则实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两岸民意有着巨大的反差。由此,两岸不仅在政治制度上截然不同,社会体制相异,更为重要的是两岸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均天壤之别。
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台湾当局陆续开放国民党老兵反陆探亲,两岸交流由完全封闭开始现出交流的曙光。然而自199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实行“民选”,李登辉当政推行“两国论”,以至后来民进党陈水扁主政台湾八年推行“一边一国”、“去中国化”等“台独”政策,令两岸关系仍处于对峙和紧张状态。
至为重要的是,台湾当局一系列“台独”政策令广大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青少年一代深受其害,不仅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民族认同被视为政治禁区,更令广大台湾民众在思想上、理念上与大陆民众产生了更深的隔膜。由政治制度、社会体制、思维观念上带来的民意差距是造成两岸政治分歧的最大根源。
台湾当局意识到台湾基础民意是两岸政治分歧的根源所在,也是其推行政治主张最有力的后盾,因此以台湾民意作为政治“挡箭牌”,既符合台湾“民主政治”的伦理,又充分体现“尊重民意”。而台湾民意从目前来看仍然是以维持两岸现状为大多数,这是客观现实,也是台湾政治人物最可以利用的政治工具。台湾当局在两岸敏感的政治议题上动辄祭出“民意牌”、“公投牌”就在于此。
不论是当年陈水扁推行“法理台独”、“公投制宪”,还是马英九抛出所谓“两岸和平协议说”,都是以台湾民意作为政治工具,抓住了两岸政治分歧在民意上的放大效应。一方面,台湾当局将两岸政治分歧通过思想观念的形式灌输到台湾民众的头脑中;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借助台湾民意对两岸政治分歧的认同为自己的政治铺路。这样一种方式不论在李登辉时代、陈水扁时代还是马英九时代均是如此。
由此可见,两岸政治分歧既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问题。台湾问题一方面是两岸执政当局的主权博弈,另一方面又是两岸民意如何交流、融合与彼此认同的问题。台湾问题有着六十多年历史,政治的对立、民意的隔膜加上时间的久远,让两岸间真正建立政治互信变得更为复杂、棘手和漫长。
相较而言,两岸开启全面经济合作虽然刚满四年,但发展的速度却是惊人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岸经济合作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相对单纯的经济行为往往易于被两岸接受和操作,经济问题解决起来要比政治问题更为容易,而两岸政治分歧的解决和政治互信的建立就显得复杂和缓慢得多。因此,在过去四年里两岸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虽然都处于上升的势头,但政治互信的进展却落后于经济合作的进展。两者的曲线斜率虽然均为正,但经济合作曲线的斜率要远大于政治互信曲线的斜率,两条曲线虽然同是上扬趋势,却很难产生交点。这就是为什么当前两岸关系频频出现经济热、政治冷,同时经济合作进入“深水区”后政治冷反过来又导致经济冷的原因。如果两岸政治互信能够加大步伐,赶上经济合作的脚步,那么两岸关系中的难题就会相对少一些,解决起来就会更容易些。马英九连任后,两岸各界普遍期待未来四年两岸能够开启政治议题的商谈,也正体现出两岸经济热、政治冷,两岸政治互信基础亟待巩固和加强的客观现实。
更令人担忧的是,因台湾方面的掣肘,两岸“先经后政”似乎要变成“只经不政”或“慢经拒政”,两岸政治互信没有进一步巩固,而两岸政治猜疑却不断发芽。举例来讲,为什么马英九在2008年就职演说中大胆提出“两岸和平协议”,而接下来却自消自灭?到了2012年“大选”前马又重提“两岸和平协议”,可是胜选后又加上了三个限制前提,到了就职演说更是丝毫不见“两岸和平协议”的踪影?其原因就在于马将“两岸和平协议”作为其竞选连任的政治工具,更是作为试探两岸政治关系的“温度计”。第一任内马提“两岸和平协议”意在为过去八年两岸关系“拨乱反正”,为两岸关系由冷变热“加温”。而马第二任胜选后,显然要顾忌到美国不乐见两岸关系过于亲密的因素,马就会主动为两岸关系“降温”,对“两岸和平协议”刻意淡化,对大陆方面希冀在未来四年内开启两岸政治对话冷处理,以保持美中台三方等距。难怪岛内有学者认为马英九并非真正的“统派”。
另外,“一国两区”也是马当局又一个两岸政治“拭探气球”。在3月22日北京举行的“胡吴会”上,马英九授权吴伯雄首次提出“一国两区”,意在测试未来四年大陆方面对马当局两岸政策的态度,试探其未来四年两岸政治议题究竟有多少前进的可能和空间。而事实上,大陆方面继续秉持搁置争议,求大同存小异的方针,充分肯定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交集。但在岛内,“一国两区”却一石激起千层浪,民进党更是发动绿营人士进行了强烈反弹。迫于岛内政治形势,马英九在520就职演说中对“一国两区”更多的是对“一国”内涵的解释与澄清,而对“胡吴会”上国共两党取得的重要政治共识“两岸同属一中”却回避不谈,主动为两岸政治关系“刹车”,马英九政治自保的意图显露无疑。因此,从“一国两区”的提出,到岛内关于“一国两区”的激烈交锋,再到马英九在“两岸一中”共识上的主动撤退,充分体现了两岸政治互信基础还远没有达到巩固的地步,而台湾当局不断在政治议题上对大陆试温,也体现了台湾对大陆的政治猜疑。可以肯定地讲,台湾对大陆的政治猜疑还将长期存在,两岸真正建立政治互信可谓任重而道远。
当前两岸关系中的其他消极因素,如台湾当局种种泛政治考量、狭隘僵化的两岸思维,说到底都是源自于两岸政治因素。马当局因惧怕“一国两制”而阻挠台商参与平潭开发区建设、对陆生来台就学采取“三限六不”、阻碍两岸新闻交流正常开展、阻挠两岸学术交流等,无不体现着台湾当局偏安自守、狭隘短视的心态,更体现出两岸政治互信基础的薄弱,这已成为制约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既然如此,未来两岸关系又当如何保持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7月4日,国台办主任王毅在出席第五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时指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但这一进程也不会一帆风顺,波澜不惊。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良性互动,彼此相向而行,不断增加两岸关系中的积极因素来抑制某些消极动向,不断积累双方之间的共识来逐步化解固有分歧,不断扩大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来提供持久的前进动力。”
王毅主任的讲话,充分体现着哲理与辩证思维,更体现出大陆方面进一步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高度智慧。那就是以积极的态度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以两岸共识化解两岸分歧,以实现两岸互利共赢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原动力。对待两岸关系,既要充分肯定过去取得的成就,增强信心,同时更要见微知着,未雨绸缪,积极、妥善地处理两岸分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惟此,才能始终保证两岸关系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才能确保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尴尬的中国护卫舰搁浅
http://yyyyiiii.blogspot.com/
核心提示:中国一艘军舰在南中国海邻近菲律宾的争议水域巡航时搁浅。鉴于这艘军舰搁浅的地点似乎在菲律宾海岸200公里范围内,正好在马尼拉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内,所以救援行动可能遭遇外交挑战。对中国领导层来说,再没有比这个时候发生这件事更令人难堪的了。
原文:Embarrassment as Chinese frigate runs aground
发表:2012年7月13日 作者:John Garnaut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
中国一艘军舰在南中国海邻近菲律宾的争议水域巡航时搁浅。
根据西方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的情况,昨晚,这艘护卫舰在斯普拉特利群岛(中国称南沙群岛——译者注)东南部的半月暗沙(中国称半月礁——译者注)附近被暗礁卡住,直到现在仍然被"卡得死死的"。
鉴于这艘军舰搁浅的地点似乎在菲律宾海岸200公里范围内,正好在马尼拉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内,所以救援行动可能遭遇外交挑战。
搁浅的这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舰据信是560号"江湖"级护卫舰,此前一直积极阻拦菲律宾渔船进入这一区域。
对中国领导层来说,再没有比这个时候发生这件事更令人难堪的了,面对今年晚些时候的领导层更迭,中国领导层一直在坚决主张领土主权,炫耀武力。
在柬埔寨举行的东盟会议在混乱中结束,由于受到中国的强力干预,没有形成针对解决南中国海冲突的行为规范。
同样在本周,中国昨天派出历年来最大规模的捕捞船队,从海南岛开赴南中国海另一个有争议的群岛。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和外交政策高级顾问敦促中国大力主张自己的主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说,北京此前过多地把重心放在求同存异上。
他说:"在可预见的未来,至少5年内,亚太地区仍然会呈现过渡阶段的所有特点,即一定程度的混乱。"未能立即联系到中国外交部就此发表评论。▲◆★●■☆
北戴河会议7月25日开始 定调18大人事安排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07/201207140552.shtml
2012年7月14日 明鏡 記者 卓月清
北京知情者對《明鏡月刊》記者說,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北京玉泉山會見了除胡錦濤之外的數位現任政治局常委。他在談話時指出,要解決六四問題,不要再拖下去了,六四平反問題要拿出方案,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展開。
同時,中共最高層已經決定在7月25日到8月中旬召開北戴河會議。雖然被視為中共十八大前的定盤會議,不過這次會議很大程度上還是非正式性的,其中最為敏感的議題是十八大的最高人事安排和黨章的相關修改工作。
江澤民的這番最新表態無疑讓人對其對北戴河會議乃至十八大的影響產生遐想。
剛剛出爐的《明鏡月刊》第30期,以突出篇幅推出明鏡特約記者劉景仁的長篇報導,對此做了詳細披露。
政情觀察家早就關注,繼“科學發展觀”在十七大寫入黨章後,胡錦濤會不會在十八大上推出自己的指導思想,從而更新江澤民力推的、“十六大”黨章上確立的“三個代表”理論的指導思想。
目前十八大黨章修改工作正在緊密推進,有兩個小組分別負責起草政治報告與修改黨章,“他們在一起辦公,便於互相溝通,最近都非常忙。”
6月13日,《人民日報》刊發《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一文,重點論述胡錦濤於去年建黨90週年時闡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強調其指導意義。另外,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景田通過官媒透露,該校的教學佈局已經調整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中心”。
此前1997年修訂的中共十五大黨章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指導思想;2002年十六大黨章把“三個代表”理論列入指導思想;2007年把“科學發展觀”寫入十七大黨章,但“指導思想”之說未作改動。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十八大上中共“指導思想”或有新論述推出。
“而說到更為敏感的最高人事安排,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未來政治局常委是保持九人還是縮減到七人還定不下來,”知情者對《明鏡月刊》說:“考慮到十八大初步定下來在10月下旬或者11月上旬召開,時間有限,所以北戴河會議上就常委安排有個初步安排顯得很有必要。”
實際上,早在5月7日,全部中共中央委員就在北京集合,出很多人意料的閉門“海選”十八大政治局常委名單。本來這次投票定在6月25日,大約在“定盤子”的北戴河會議前一個月。
知情者稱,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和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密謀把此日期提前以確保令計劃可以入選,避免3月18日北京令公子車禍流傳出帶來的危險。兩人也都做了大量工作,爭取支持,確保令計劃可以在名單中排名靠前。
“因此這次‘海選’常委人選是精心策劃的——雖然明文規定不能搞串聯,不能遊說拉票,但一些人還是以“軟性方式”拉了票,”知情者說:“值得一提的是,得票最多的是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第二名是中組部長李源潮,令計劃也出人意料的獲得高票,名列第三。”
對於令計劃和周永康會走到一起,不少人感到意外。這期雜誌的文章更詳細地披露,薄熙來、周永康和令計劃,是如何從2009年就形成了“三角”政治聯盟,而3月18日淩晨在北京發生的“法拉利車禍”則戲劇性地讓周永康和令計劃有了新打算。▲◆★●■☆
三峡之子潘家铮逝世 曾称反对者对三峡贡献最大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7/14/16016424_0.shtml
2012年07月14日 来源:新京报
天堂里,多了一位喜欢写科幻小说的两院院士。昨日中午12时01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著名水电专家潘家铮,因癌症于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5岁。潘家铮院士生前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科幻作品爱好者们,第一时间以发微博的形式向潘家铮院士哀悼。
他与三峡“反对者对三峡贡献最大”
提及潘家铮院士名字,业内人士首先会提及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1985年,潘家铮担任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技术总负责人,在三峡工程上,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亲自参与研究与论证。
潘家铮曾说过,如果三峡工程需要有人献身,自己将毫不犹豫地首先报名。
有人回忆说,挑起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的重担后,潘家铮工作起来没有白天黑夜,即便是其他专家仔细查过的地方,他还是会执意反复检查。
作为世界级的巨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广受争议。对此,潘家铮院士直面问题,他说过,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对者。
“正是他们的追问、疑问甚至是质问,逼着你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方案做得更理想、更完整,质量一期比一期好。”他曾说。
他与科幻10年发表了百万字作品
在科幻小说界,潘家铮的名字也是被业内所熟知。
据北师大教授、著名科幻学者吴岩介绍,在潘家铮的自传《春梦秋云录》中记录,潘老小时候就喜欢文学,即便是做了工程技术,童年时期的文学梦想一直没有丢。
潘家铮院士出版过《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偷脑的贼》 和四卷本70万字的《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选》(分别为《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记》、《UFO的辩护律师》)。
其中,最后一套书还获得过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多个全国性奖励。
“作为学术职衔最高的科幻作家,短短的10年间发表了近百万字的作品,难能可贵。”吴岩介绍。
■ 简介
潘家铮1927年生人,浙江绍兴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并推选为副院长。
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和工程学会理事长,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
生前担任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国际岩土工程学会特殊杰出贡献奖等。
潘家铮既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热心于科幻创作的作家。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
他的科幻小说构思巧妙、大胆,科学性严密、人情味浓,文笔生动凝练,语言幽默调侃,选材和描写不落俗套。新京报记者仲玉维 ▲◆★●■☆
薄案使中国体制陷入混乱?为什么中共不会崩溃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12/1866670.html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于 2012-07-12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7月11日刊文称,薄熙来被免职是中国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但这种观点存在的假设是:中国人不满该政权。实际上,大多数中国人支持一党执政。不过,仍然危机四伏。文章称,薄事件令一个看上去似乎相对稳定的政治过渡体制陷入混乱。“六四事件”后,类似中国政治体制崩溃的各种预测就一直不绝于耳。但是,这一体制过去没有崩溃,现在也不会。
文章认为,这种(中国崩溃)悲观预测尤其被西方看重,其关键原因在于,它们认为非民主政权似乎缺乏执政的合法性,人民必须选择自己认为道德上显示公正性的政体。而中国政治领导层则是自我选择的精英。正如阿拉伯革命所展现的,这种统治模式是脆弱的。
但是,这种观点是假设人民不满政体。而实际上,多数中国人支持一党执政结构。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中国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中西方学者就展开了许多大规模调查,至今他们基本达成一个共识:中国政体的合法性非常高。这种调查时刻都会被调整,以防被调查者说谎。但无论如何结果总是一样的。在一定程度上,被调查者有不满的地方大多数是针对下级政府。而中央政府则被视为是中国政治机构当中最为合法的部分。
文章称,在对中国领导人不实行自由与公平的差额选举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是如何努力实现高度政治合法性的呢?无论这听起来对西方来说有多么地矛盾,中国政府通过总结“非民主合法性”的各种来源,已经取得成功。这种来源主要有三点:
政绩合法性。即政府应该优先考虑人民物质福利问题。这一观念扎根于中国:孔子曾经说过,政府应当要让人民富裕;中共同样将消除贫困至于其最高政治议程地位。所以,政府为公民提供物质福利的能力或多或少决定了其合法性的高低。中国政府大幅提升了中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并在改革时期取得历史上可能最令人钦佩的扶贫成就,700万人脱离贫困。
精英政治。这种观念要求政治领导人应该“品学兼优”,能够做出符合道义的、明智的政治决策。这同样在中国有很深的历史根源。在中国帝国时代,士大夫在公开、公正的考制中证明自己能力,从而他们赢得不同程度的尊重、权威和正统性。而各种政治调查也显示,中国人仍然支持的一个观点是:与其为了确保人民选择自己领导人的某种程序性安排而烦恼,还不如拥有那些关心人民诉求的高水平政治领导人。在近几十年,中共通过将自己打造为由更多精英组成的政治组织,同时重新将考试与教育作为政治领导人的衡量标准,其合法性得以提升。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是执政合法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在教育系统、政治演讲和公共政策中所表达的某种理念,一个政体都希望,人民能够认可其“道德上的合法性”。中共当然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原则,但问题是不再有很多人信仰这一共产党理想。因此,为了确保“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中共愈趋转向民族主义。而民族主义在中国也是根深蒂固:在中国帝国时代,政治精英倾向于将自己的“国家”视为世界的中心。但是,这种幻想在18世纪中叶被破灭,当时西方开始对中国实行殖民入侵,中国在列强手中遭遇“世纪之辱”。1949年中共建国,象征性地结束了外来列强欺凌蹂躏的历史。中共之后也一直提醒中国人其作为国家保卫者的作用。
简言之,中国人普遍认为中共是合法的,这一点没有什么好惊奇的,除了不可预见的事件外,没有理由相信中共逼近崩溃。但是,这里的关键词是“逼近”(imminent)。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政治改革,从长期来看,中国保持政治合法性的这些“非民主来源”就有可能不会持续下去。
首先,“政绩合法性”因不同经济状况而异。中国灾难预言者们同样认为中国经济遭受重创,中共政权就会陷入困境。但是,这种看法可能不正确。倘若中共领导人在危机时期(反而)仍被视为能够娴熟管理经济,那么他们的合法性实际上是增加的。实际上,一旦中国成功在全国消除贫困,那么真的麻烦就有可能发生。根据儒家思想,政府在消除贫困后就要注重教育,这就意味着要为人民提供道德与智力发展的条件。人类认知的最高模式在于将家庭教育中所得的爱心与职责传递到整个社区。在实践中,这就意味着可以有更多机会通过公益精神方式参政,包括政治言论自由。
其二,精英政治中所指的统治者不仅仅指的是“有能力的人”,而且也可以指“美德超乎平均水品的人”。在过去,凭借对儒家思想价值观的理解,政治领导人有道德上的合法性。但今天,政治领导人被广泛认为存在道义上的贪腐,并且完全不能恪守伦理学中限制私人欲望的承诺。当前,大多数公众怨愤都集中在下层腐败官员。但是,薄熙来案则指向的是“高层腐败”。而且,中国领导人通常被认为要对整个国家的道德状态负责。如果他们不采取任何措施提高对道德沦丧广泛蔓延的认知,就可能就无法抵抗要求全盘更换领导层的声音。所以,需要加大对官员以及全社会的道德教育。
第三,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具有一定优势的全球大国,那些利用憎恶情绪强化国家的民族主义形势是没多大意义的。强化国家权力的整个道德点就是要确保整治稳定,以便人民过上体面的生活,不用担心遭遇物质剥夺以及身体上的不安全感。当中国贫穷积弱、受外来大国欺凌的时候,可以在其他因素的成本上,强化国力。但是,现在很难证明中国有理由、有能力欺凌其他国家。不过,民族主义仍然是有合法地位的,但是必须以更具人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中国“文化民族主义者”一直以来在呼吁重振儒家传统价值观,如社会和谐和怜悯。正如美国人以自由和民主这样的“美国价值观”感到自豪,中国也以“中国价值观”为豪。而一如既往所面临的挑战将是缩小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但是,任何正派社会都需要某种理想的指导。▲◆★●■☆
中国海军1护卫舰在南沙半月礁意外搁浅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nanhailingtuzhengduan/content-3/detail_2012_07/13/16011843_0.shtml
2012年07月1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半月礁位于南海九段线的东南边沿,距离菲律宾巴拉望岛海岸约有一百公里。
资料图:南沙半月礁
资料图:解放军护卫舰
中新网7月13日电 国防部网站消息,据从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7月11日19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艘护卫舰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执行例行巡逻任务时意外搁浅,目前无人员伤亡,海军正在组织力量救援。
半月礁概况:
半月礁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位于北纬8度52分,东经116度16分,环礁,其东南部被海水淹没,形成口门,可进入300吨渔船。环礁较狭窄,西北到东南为5.5公里,宽1.8公里,东南有倾斜岩层出露,高出海面3米。浅湖平均水深27.4米,口门水深12.8米,湖底为珊瑚沙。
半月礁渔业资源丰富,且有好的锚地和天然避风港湾,我国渔民常到此捕捞。
半月礁自古属于中国领土。半月礁有常年出露的礁石,可以享有12海里领海和12海里毗邻区。
南海舰队所属护卫舰:
053H型导弹护卫舰:茂名号(551)、宜宾号(552)、053H1型护卫舰、韶关号(553)、安顺号(554)、肇庆号(555)、吉首号(557)、053H1G型护卫舰、北海号(558)、康定号(559)、东莞号(560)、汕头号(561)、江门号(562)、佛山号(563)、053H3型护卫舰、宜昌号(564)、三亚号(565)、怀化号(566)、襄阳号(567)、054A型护卫舰、衡阳号(568)、玉林号(569)、黄山号(570)、运城号(571) ▲◆★●■☆
中国最新型导弹护卫舰“衡水舰”入列南海舰队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7/13/16011109_0.shtml
2012年07月13日 来源:长城网衡水7月13日电(刘金桥 王永宏)城舰同名,血脉相连。今日获悉,7月9日上午,以“衡水”命名的我军最新型导弹护卫舰——海军“衡水”舰入列命名仪式在海南省三亚市某军港举行,这是人民海军与衡水市双拥共建活动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张兆垠少将宣读了“衡水”舰入列命名命令并为“衡水”舰授军旗、颁发命名证书,衡水市委副书记周金中讲话,副市长邹立基代表市政府向“衡水”舰全体官兵授予“衡水市荣誉市民”称号并赠送慰问金和礼品,三亚市副市长许振凌出席仪式。
周金中在讲话中首先代表衡水市委、市政府和全市436万人民,对“衡水”舰的入列命名表示热烈祝贺,对全舰官兵致以诚挚的问候,并简要介绍了衡水的概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衡水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一座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优美的城市,是一座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正在加快发展的城市,是一座有着拥军优属光荣传统的城市。以“衡水”命名我军最新型的导弹护卫舰,是部队和衡水双拥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也为衡水做好今后的拥军优属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全市人民为此深感骄傲和自豪。相信“衡水”舰必将成为展示我国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形象的重要平台,成为捍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同时,作为衡水的一块流动热土,“衡水”舰也必将成为衡水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为宣传衡水、提升衡水对外开放水平做出积极贡献。衡水市委、市政府将始终关心支持“衡水”舰的建设和发展,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支持国防和部队现代化建设,努力推动全市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衡水”舰这个光荣的集体当好坚强后盾。
仪式结束后,军地领导参观了“衡水”舰,签订了共建协议,并进行了座谈。
当晚,部队还精心准备了“欢迎衡水舰归建”文艺晚会,军地领导观看演出并与演出人员合影留念。▲◆★●■☆
移民加拿大:相当于买一份保险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3894
2012-7-13:7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专栏作家许知远的文章:一个移民者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两年前移民加拿大,如今在北京、加拿大往返的餐馆老板。这位移民者称移民加拿大,“相当于买了一份保险,安全与自由就有了保障。”
他是中国社会知识精英与新富阶层新移民浪潮中的一员。他们离去在中国被认为最空前富强时刻,但这个政权却不能许诺个人基本的安全。这群成功者,都不再有能力来改变政治与社会制度,唯一能做是逃离,保存最后个人的安全与自由。他们用脚对政治制度投了不信任票。
开设连锁茶馆与餐厅而致富
这位移民者是北京某餐馆老板。丝质屏风,悬挂的八角灯笼,白墙上的仕女图,还有热气腾腾的炸酱面,这家餐馆试图营造老北京的气息。
他今年四十岁,毕业于富有盛名的清华大学,天安门事件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游行、人潮,坦克与鲜血,让他体验了强烈的激情与幻灭。
一九九二年重新启动经济改革,他成了一名生意人,创造力和能量得到了另一种释放。他从事过进出口贸易,做过电视购物节目,最终因开设连锁茶馆与餐厅而致富。这样的餐厅,他在北京的不同区域还拥有十几家。
他赢得了足够的金钱,让自己与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他还把多余的精力放在了《易经》与《庄子》上,以寻求精神与智力上的满足。
移民原因:没有安全感恐惧被官僚剥夺
他刚从温哥华归来。他称在加拿大,整个人健康、富有活力。他在中心区购买新公寓,考察了几所中学,他的女儿可能两年后去读书。
他形容移民的决定,“相当于买了一份保险,安全与自由就有了保障”。
在中国过去四、五年来,他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烈。随着他的生意越来越壮大,他与官僚机构的碰撞不断增多,工商、检察、消防、甚至街道办事处,随时有权力干涉你。中国商人们面对官僚时尤其脆弱,恐惧财产被剥夺,过去六十年的历史,充满了政府随意掠夺私人财产的例证。
这种不安全感中,还体现在中国亢奋的经济增长数字后,是环境、教育、食品、道德的普遍危机。他害怕自己的女儿无法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唿吸不干净的空气,喝不到安全的牛奶,在学校中过早的学会谎言与虚伪……
移民:新人生的开始
他称自己是移民受益者。长期以来,他不知疲倦的工作,忙于应付中国过分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沉浸于狭隘的成功感中。
当他独自生活在温哥华时,发现潜藏多年的个人精神开始觉醒了。在这个陌生国家,他重获个体自由,他要去周游世界,学习潜水,或许有一天,还能熟练的用英文交谈与阅读,这是一个新的自我。他觉得自己比过去更自信了。来源: 金融时报▲◆★●■☆
中越军舰争议区集结 中国可能对越开战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3890
文章提供 于 2012-7-13 作者 : 谢尔盖·普拉沃苏多夫 文章译者: 王臻
俄罗斯《导报》7月12日文章称,有消息称,中国和越南的军舰开始向争议区域集结。中国国内的局势可能推动与越南发生军事冲突。为将公众注意力从国内引开,一场短期的胜仗是最适当的方式。中国与越南曾于1979年爆发战争。
俄罗斯《导报》7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越南:开始争夺大陆架从本月初起,欧盟开始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目前,中国和印度是伊朗石油最大需求国。但随着中东地区局势日益紧张,中国正在加紧努力寻找新的能源供应者。
6月底,中海油宣布对中国南海9个油田区块进行对外招标。但问题在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正在这些区块从事油气勘探,且十分成功。两家公司是从控制着这些区块的越南政府手中获得的勘探许可。对此,越南政府和越南国家石油公司表示,中海油的招标应当立即取消,因为这威胁到越南主权,上述招标区块位于越南大陆架的延伸地带。此后,有消息称,中国和越南的军舰开始向争议区域集结。
今年年初,美国宣布对外政策重点转向亚太地区。目前,中国试图控制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正在工作区块的矿产。如此一来,美国舰队必将保护自己的公司,而这可能引发大规模军事冲突。重要的是,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持何种立场?一方面,俄罗斯与中国是上海合作组织内的伙伴国,今年春天两国海军还举行了联合军演。另一方面,在中国宣誓主权的区块,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也正在从事勘探工作。
耐人寻味的是,目前,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正在参加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联合军演,这一演习并没有邀请中国参加。另外,越南近年来急剧扩大来自俄罗斯的武器采购。俄罗斯向越南出售苏-30MK2战机、导弹快艇、潜艇、“猎豹”级护卫舰以及配备先进“宝石”反舰导弹的“棱堡”岸基导弹系统等武器。越南已成为印度之后俄罗斯武器第二大购买国。俄罗斯主要向越南出售用于对抗来自海上侵略的武器,其中包括用于保护大陆架资源的武器。
中国国内的局势可能推动与越南发生军事冲突。为将公众注意力从国内引开,一场短期的胜仗是最适当的方式。中国与越南曾于1979年爆发战争。但目前如果中国真想对越南实施报复的话,将不得不面对美国和俄罗斯的反应,因为两国公司都在这一地区从事勘探工作。来源 : 环球时报-环球网▲◆★●■☆
中国司法部长强调维稳保十八大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07/201207141609.shtml
自由亚洲电台2012-07-14报导
中国司法部长在北京强调,全国司法机关要把维稳作为第一责任,确保中共十八大顺利召开。
中国司法部长吴爱英11号在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维稳作为司法机关的硬任务和第一责任。中新社的报道引述吴爱英的话说,中国各级司法机关都要把为中共十八大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维稳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她要求司法机关要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在先措施,做到“关口前移”,搞好事前防范,把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
中国网络作者刘先生透露,中国当局有关确保中共十八大的维稳要求,已经从中央传达到全国各地。
“现在中央的内部文件已经传达了硬性指标,在十八大期间,所有的公安系统要全力保证不许出任何问题。谁出问题谁承担。这种政策是中共长期惯用的,每逢大事它基本上都会这么搞。”
根据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司法部长吴爱英的座谈会上要求中国公检法机关做到四个坚持:坚持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任务阶段维稳,坚持强化维稳的基层基础,坚持完善维稳机制,坚持提高公检法维稳能力。刘先生表示,这些要求没有新意,与过去二十年来当局的做法一脉相承。
“还是他们以前沿用的老套子。基本是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采用人盯人、告密、汇报、高压,基本上就是这些方式,跟过去政法委搞的形式差不多。”
有报道说,中国今年用于维稳的公共安全预算超过七千亿元人民币,超过国防预算开支。在美国的中国问题评论人士李洪宽分析说,目前中国处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前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随时可能发生大动荡。
“现在基本上各界的共识了,不管知识分子还是商界、政界都认为维稳的策略是一个失败的策略。全部风险转加在紧跟着的后门的这批人。十年前有学者就说已经是最后的机会,说现在改可能还来得及,现在绝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这个机会已经过去了,现在再改都已经来不及了。”
李洪宽认为,从中共极力强调维稳本身,也证明中国社会目前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正如普通的正常人不会强调站稳不摔跤一样。在中国的刘先生也认为,中国社会目前的不稳定性确实极为明显,根本原因是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府治理方式的问题。他举例说,中国的维稳部门本身就是社会不稳定的一大原因。
“维稳机关它才是真正制造混乱的重大因素。经过调查数百万访民,他们的不满直接跟公检法有关系。基本上集中在拆迁、征地等这些事情上面。用紊乱的源头来维稳,所以是一种非常让人笑话的事情。”
本周,中国各地一千四百多名市县公安局长聚集北京进行维稳培训。官方媒体报道说,中央要求这些公安局长学习广东乌坎平息村民抗议的经验,做好本地维稳工作。但李洪宽认为,乌坎经验并非解决中国社会不稳定的有效办法。
“最终政府跟老百姓有某种程度的妥协,也许他们自己选。当然最后有人揭露出来的这个选也是假的成分很多,还是操纵的。那么现在汪洋就面临着入政治局常委,所以他要拿点儿政绩出来嘛。所以乌坎事件的结局是他雇人吹出来的。实际上乌坎的模式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
李先生也认为,虽然广东当局在乌坎事件处理上并非一味强硬打压,但并未消除当地的紧张状况,而当局要求学习乌坎经验,只能说明北京面对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现实,已经有些手足无措。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婚姻即使平淡也值得
http://bbs.wenxuecity.com/romance/728453.html
2012-07-13:看到最近几个关于婚姻经营的帖子,很多男性不理解为什么在自己没有错的情况下老婆要离婚。而很多女性则指责男性疏忽了老婆的需要 ( 生理和心理 ) 而选择离婚。
我记得看过不少关于是否值得为孩子而维护婚姻的讨论.,( 当然是在家庭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如果一方有家庭暴力,要另外一方为孩子忍受暴力是违法的。) 赞成论认为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为了孩子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值得。反对派觉得个人利益优先,不愉快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加不利。
我是赞成派。 其实我完全同意反对派的观念,个人利益是应该优先,孩子应该在一个愉快的家庭成长.。但是我觉得孩子和个人的利益是一体,不可分割的。 很简单,孩子们就是我个人生命的延续。 我会老去,而我的生命在他们身上延续扩大。
他们不是一群和我没有关系的人,我不能不考虑他们的利益去追求自己的享受。他们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我的眼睛耳朵一样,孩子失去健康成长环境,我哪里来的幸福?
如果他们失去母爱,他们要半个月在我这里生活,半个月去另外一个家庭生活,我不能理解这种痛苦需要用什么样的美女,什么样的金钱才能够麻痹它?
如果金钱美女可以任你享用,但代价是挖去你的双眼,你会干吗?
理解了孩子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家庭利益关系的很容易解决了。 可以说,为了自己大生命的长远利益而牺牲自己小生命短暂的利益,是完全值得的.。就像拒绝吸毒,其实也是为了自己长远的健康而牺牲眼前小小的快感一样.。当然,还是有很多人吸毒,很多人不顾大局而离婚.。但他们不是社会提倡要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提倡的是重视生命,重视家庭。
我记得小时候我父母曾经吵架,一段时间很厉害,经常把离婚摆到桌上.。不少亲戚家也闹过离婚,但鉴于中国的社会环境,离婚当时不是很容易,最后大家都没有离成。今天他们很幸福的享受他们的退休生活,儿子们带着孙辈轮流去看他们,他们也轮流到我们家走访.。当孙子孙女们轮流扑向他们怀抱的时候,他们感慨万千:幸好当年居委会没有同意让他们离婚.。他们老人公寓里面其他一些人年轻时候风光过,离婚,重新组合,周游世界,等等.但到了风蚀残年,留下的只有发黄的照片,没有多少孩子来看他们,孙辈有没有都不知道.。我父母也有发黄的照片,不同的是,这些照片会被子孙后代当最珍贵的宝贵世代流传。
当然话说回来,一个幸福的家庭是孩子最好的生长环境.。大家都应该努力经营婚姻家庭.,但生活不会一切都一帆风顺,有了问题,有了磕磕碰碰,大家一起诚心的努力解决.。如果自己的要求和对方的能力有差别,那就降低要求,互相包容.。如果有了问题就选择逃避,就以为换一个人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一个网友比喻得好:雄蜘蛛如果要享受生活,就不应该和雌蜘蛛交配,因为交配的结果就是死亡.。动物界这样的例子很多,为了后代牺牲个体,都说明了基因的繁衍优先于个体利益。 有人觉得他们傻,个体享受应该是首要.。个人观念不同,没有谁对谁错。 只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千年以后,,哪个基因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钓鱼岛冲突是圈套,中国且慢动手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3907
2012-7-13 作者 : 索额图
近日钓鱼岛局势因日本政府表示“收归国有”而骤然恶化,中国方面强硬回应,对抗升级。主张对日动武的言论来自军队代表,表明中国军方对东海形势研判发生变化。本人对当前形势有不同的看法。请看以下分析
一、美国亚洲重心新战略选择从南海入手,是军事冒险,面临失败的危险,美国驱使日本激化钓鱼岛争端是为南海各国减压。
冲突是小规模局部事件,危机则是全局性战略布署出现漏洞,可能颠覆力量对比,恶化安全形势。本人曾说过“南海冲突已升级为南海危机”,危机的范围界定为“南海”, 不是“南沙”,也不是“黄岩岛”。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岛屿的争端与周边各国都直接相关,与其中一国的冲突必然引起连锁反应,在军事和舆论上形成一对多的局面,而且有潜在失控的可能,而这个局面正好是美国想要的;各国同样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中国希望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基本上是一厢情愿,是非常僵化的办法;是否将冲突升级为危机,开关掌握在美国手中,而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目的,就是给中国制造危机,南海危机是这一战略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产品。
本人曾提出一套破解美国亚洲重心战略的办法,就是一种主动进攻的战略,以超出对手可预见的烈度和规模的组合行动进行大规模反击,一战扭转形势,取得在南海的主动权,使美国驻军金兰湾或者苏比克湾失去意义,在中业岛打钉子也失去机会;如果美国强硬回击,他必须成倍增加南海地区军力,而这在美国遭受经济财政危机的今天几乎不可能;南海封闭有限的战略空间对航母编队作战非常不利,正好是中国舰队潜艇的用武之地;中国还有陆地优势,即使向多国开战,仍然有进退依托之利,不存在海军孤军突出作战的风险;以战、而不是和的方式打乱美国围剿战略,并借此彻底改变中国在东南亚无所进取、徘徊多年的落后境地,以强力军事为背景按计划推进以中国为主导的东南亚经济融合和政治联盟,把美日彻底排除在外;如果美国企图阻断中国航路,中国则放弃做“负责任的大国”,输出核武,准备鱼死网破。
中国在东南半岛已经有了相当准备。三月份胡锦涛访柬埔寨发表的声明似乎被美国忽略了。美国五月份国防部长出访越南印度等国,显然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利用老挝、柬埔寨、印尼进行陆上包抄与海上出击并举的打击策略。此次希拉里出访蒙古老挝已经是马后炮。中国轰炸机演练轰炸港口海岛,导弹部队进入广东,蓄势待发,已逞箭在弦上之势。如果中国在现在或今秋出击,美国根本不可能抽出足够强大的舰队进入南海;如果抽调波斯湾海军,已经准备很久的对伊朗的战争将不得不推迟或取消。菲律宾越南被殴,南海诸岛尽归中国,这将是显而易见的结果。美国在南海又一次犯了急躁冒进和轻敌的错误。但是这一次美国改得很快。他们提前启用围魏救赵预案,企图通过激化钓鱼岛争端来分散中国有限的海空军,给南海各国减压,挽回亚洲新战略出师不利的局面。
根据需要驱使日本激化钓鱼岛争端是一定是美国亚洲新战略的一部分。单点出击是撼不动中国的,结果只能像2007年黄海军演一样无聊收场。围堵也是挡不住中国的,美国所谓围堵战略实行二十年了,中国该干啥干啥,证明围堵基本无效。美国发现,中国不惧怕日本韩国,更不在乎南海诸国,但很在乎美军基地。凡有美军基地驻扎的地方,中国基本不动,嘴上也不提。美济礁做美军靶场遭炮轰时,中国不曾有意见,美军走后,中国马上进占,小菲炮艇来了打沉,不怕。冲绳地位未定,但美国占着,中国此前不曾提出任何领土要求;钓鱼岛由日本托管,中国就敢索要。美国显然明白,中国实力不够时,不会与美国正面冲突,但这不是平安无事,而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所以美国亚洲新战略的重点仍然是主动出击“打钉子”----在任何有可能的地方驻军建堡,实现军事占领,通过直接的军事手段狙击中国的突围行动。如果钓鱼岛被占或丢失,中国向东海出击,则将被美日迎面截击!
中国目前的军力能否打赢东海和南海两场战争?美国告诉日本,没有任何可能,放心去干吧!这就是近日日本激化钓鱼岛争端的战略和政治背景。
二、钓鱼岛不是日本想占,而是美国想占;钓鱼岛对美军异常重要。
中日钓鱼岛争端看似源于争夺海底石油及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这只是表面现象。钓鱼岛的石油很多,但琉球海沟太深,不能铺设输油管,开出来运回日本的成本很高,只能卖给中国,这一点日本不是不知道。钓鱼岛在东海大陆架边缘,按国际公约规定,这是中国的经济专属区,日本索要不合法。日本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与拥有核弹的中国争夺领海,日本吃了熊心豹子胆?
军事基地的优势是其海空远程打击能力,军事基地本身的抗打击和防御能力其实相当脆弱。瘫痪一个基地不需要先进武器,美军全球任何军事基地的防御其实经不起一场火箭弹的表面打击。美军驻伊拉克的军事基地防御向外延伸方圆几十里,就是为了防止普通火箭炮的袭击。美军处心积虑准备打击伊朗,名为保卫海峡安全,实则为消除伊朗导弹对卡塔尔和沙特基地群的威胁。一旦中东基地被袭,美国在中东的控制力量顷刻间即化为乌有。所以美国格外重视基地的安全,基地的选址一定远离陆地或布局在可靠的国家,比如印度洋上的迭各加西亚战略基地,新加坡基地,以及冲绳基地等。
对中国来说,冲破第一岛链包围圈的突破口,就是钓鱼岛。中国占据钓岛,军舰潜艇就可以在自己控制的海域内自由进出东海,钓岛海域就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在对台湾的战争中,钓岛作为前哨观察警戒阵地是非常合适的。但是这样一来,美国设立在冲绳群岛的基地就全部暴露在中国军舰和潜艇的威胁之下。琉球海沟深度超过2000多米,战时潜艇可以从深海底接近陆缘,封锁或偷袭非常容易,冲绳基地做为前进基地,不等出击,飞机油库军舰就有可能化为乌烟,再现珍珠港。这是美国最担心的。钓鱼岛就是冲绳基地的盾牌,是美国必争必保之地。
美国当年未占钓鱼岛,并非不想占,而是没理由,也不太好占,交给日本,就是让日本当保管员。钓鱼岛主权问题,实质上是中美西太平洋争夺战的一部分。换句话说,钓鱼岛丢失,美国冲绳基地将被迫放弃,关岛基地成为前线基地,美国将失去至少半个西太平洋的控制权,进而对日本的控制力下降,中国将乘机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日韩可能被迫脱美入亚,中国的势力范围将大大扩张。
钓鱼岛是美军消灭中国海军的预设战场。最近美国计划将V22旋翼直升机调入日本基地,已经清楚说明,美国将参与钓鱼岛夺岛或卫岛之战。这绝不是用来威慑中国的,而是根据战争需要作出的具体布署。日本激化钓鱼岛争端,吃得根本就是老虎心!在现今形势下,引诱中国海军向东方强敌进攻,美日明暗联合,消灭大半东海舰队,冲绳基地的潜在威胁就可消除,美国在南海就敢从幕后走向前台,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现阶段发动东海之战,有利于美,不利于中;如果钓鱼岛发生军事冲突,很可能是美国围魏救赵和一箭双雕两计并用的大设计。
三、解决钓鱼岛争端不可以复制黄岩岛模式
菲中的力量对比不在一个量级上,黄岩岛清场,说白了,就是,我不玩了,想打就打吧!那是战争爆发的前奏,菲律宾别无选择,不得不退缩。钓鱼岛事件挑战中国的是日本和美国。这个对手是联合的,强大的。日本海空军的作战水平不比中国差,特别在战时,日本会得到美国的情报信息系统支持,它的战力会倍境,从中国目前的战争准备看,中国并没有十足的打赢这场海上战争的把握。中国即使宣布“清场”----把钓鱼岛作靶场,日本可以以牙还牙,同样宣布钓鱼岛为靶场,也向那里打炮。中国如果向日舰攻击,挑起战争的罪名就落在了中国的头上。罗援的话很提气,但他提出的办法—也是网路战略家们许多年前建议的办法--作为斗争技巧,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他的说法确实出自中国军队高层,我们则要为中国军事家们的水平捏把汗。所谓黄岩岛模式本身是有很大问题的。
记得小布什上台后曾经散布过动用核弹的言论,在中美对抗中中国已经好久不再提核威慑了。美国释放B1轰炸机战略目标指向亚太,中国祭出核弹,这说明目前中美斗法的形势已经相当严峻了。美国空天机仍然在试飞,尚不具备军事打击能力。这是美国在航天飞机项目失败之后寄希望挽回面子、重新占领太空技术制高点的主要军事工程。中国的亚轨道轰炸机已经研发多年,国际上并不清楚它的进展情况。谁都知道制造此类飞机器的最大困难是表层可重复使用的耐高温材料技术。温总手里拿着的那块黑材料,就是在向世界宣告,材料这关已经不是问题,制造或布署还会远吗?!中国亚轨道轰炸机到底是否布署,新闻并没有透露。但这则新闻传递的信息已经相当清楚,空天机中国也有,美国不要掩耳盗铃!气势洶洶、不可一世的样子给谁看啊!最高层出面,既表明事态的严重,也展示了中国的自信;不单给国人看,也在给全世界各国看。中国这一政治举动的目的,是积极回应美国亚洲重心战略,迎面打击美国的主动战略进攻,把周边各国的乘火打劫消灭在萌芽中。这不是单独针对钓鱼岛或南海的举动,这是中美两国进入全方位高等级直接军事对抗的新形式。
网上纷纷说,东海演习是警告日本。本人不以为然。演习区域全部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自家练兵而已。罗援主张在钓鱼岛附近设立军事演习区、导弹试射区,有气势,但如上分析,解决不了东海方向的问题。敢于把演习区域划在日本主张的中间线上是真正的警告,向北太平洋试射导弹,威胁美军后方基地,是真正的警告。警告是最高级别的威慑,警告无效,接下来只能动手了。中国准备发动东海之战吗?
如果中国不能尽快解决南海危机,在中美新一轮对抗的第一个回合中,中国即告失败,东海危机更无解决的可能。本人说过,“和宜在东亚,战应在南海”。如果中国在南海向南一路打下去,美国如何应付?日本乘机占岛,中国起用罗援少将就能够摆平;别忘记,仗可以在桌子上打,可以在地球两边打,水雷也能做到“不言自威”!只要南海打赢,收回菲越所占岛礁,日本心虚,美国无奈,钓鱼岛就是美国的一根鸡肋,那时美军才会真正理解“走为上”的含义。钓鱼岛,和台湾一样,跑不了,中国且慢动手。来源: 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