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为何不叫中国 | (回到Blog入口) | 部分县委楼比省委楼还高还气派让人忧心 »

俄罗斯宣布放弃铺设向日本输送天然气管道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6&postID=26969.html

 

(59)十五章(器之性)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今 日 看 点 : 2012-07-01▲◆★●■☆

 

俄罗斯宣布放弃铺设向日本输送天然气管道

http://www.boxun.com/news/gb/finance/2012/06/201206302109.shtml

 

越南突然明白中国出手的真正原因

http://feng321.blog.china.com/201206/9816725.html

 

拟为独生子女父母提供养老补贴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628/c1001-18396389.html

 

中国真正的南海战略其实暗藏奇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f4603501015ril.html?tj=1

 

曾荫权发表《香港家书》回顾香港回归15年不凡路

http://www.boxun.com/news/gb/taiwan/2012/06/201206301706.shtml

 

美国《外交政策》:邓小平不可告人的秘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01/1850753.html

 

 

 





俄罗斯宣布放弃铺设向日本输送天然气管道
http://www.boxun.com/news/gb/finance/2012/06/201206302109.shtml


    中新网2012年6月30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援引俄塔社报道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总裁阿列克谢·米勒29日出席记者会,就俄罗斯向日本输送天然气的管道铺设计划称,“在技术和经济上都不合理”,决定放弃该计划。
     
    米勒表示,对日供应方式中,唯一被考虑的只有液化天然气。
    
    关于日俄天然气管道,日本民主党政调会长前原诚司5月访俄时曾与Gazprom高管会谈,表示日本政府将探讨在萨哈林(库页岛)和北海道之间铺设管道的可行性。 ▲◆★●■☆


越南突然明白中国出手的真正原因
http://feng321.blog.china.com/201206/9816725.html


2012-07-0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5日在其网站上登出公告,宣布将对南海海域的部分区域进行对外联合油气资源开发,并公开对外招标。中国外交部26日对此回应称,这一行为为合法的、正常的企业行为,并再次敦促越南方面立刻停止在南海的油气侵权活动。对于中海油就南海油气开发公开进行国际招标,道琼斯新闻社认为,这是中国针对近期越南不断向南海主权和经济资源开发权“提出要求”而作出的回应。越南国会21日通过《越南海洋法》,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列为越南海洋主权管辖范围内,这被视为是越南在南海争端方面“强硬逼近”的重要步骤。中越关于南海的争端日趋白热化。越南政府近期加强对南海“空中监控”力度,更为频繁地派出船只监视甚至驱逐中国渔民。有分析人士认为,针对中国“推进主导”南海油气资源开发,越南方面近期也可能采取较为强硬的回应措施。

    黄岩岛对峙看似已经结束,但事实上越南已经开始效仿,首先越南苏27战机对南沙群岛一些岛礁进行了所谓“巡逻侦察”,而后越南先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列为越南海洋主权管辖范围内,接着越南在南沙南威岛用瓷片制作巨幅越南国旗,借此宣誓其对南海的主权。面对越南在南海打出的组合拳,中国政府先是向越南提出抗议,接着又宣布成立三沙市,加强对南海主权的捍卫,最后中国宣布大规模在南海开采石油,防止越南等国在南海偷油的入侵行为,而26日中国再次做出强烈回应,由中国海监83船、84船、66船、71船组成的海监维权编队已经从三亚起航,赴南海争议地区维权,而从中国政府近期接连做出的行动,足以表明中国政府捍卫南海主权的决心,反击越菲等国在南海近期的挑衅行为。

    事实上越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对中国南海的侵占阴谋,从苏联时期开始,越南就依靠苏联的力量在南海挑衅中国,而苏联解体之后,越南一直拉着俄罗斯、英国以及其他欧美国家共同合作,开设联合公司、共同开采,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将南海利益国际化。并在冲突发生时希望借助外国势力抗衡中国,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事实上目前越南确实得到了很多经济利益。但越南的海军实力远不及中国,也很难从数量和质量上与中国相抗衡,为此越南不惜扩军备战,以求在军事上能够制衡中国。另一方面越南军队也一直将自己的海空军紧密的捏合,让海空军配合作战,进行积极的近海防卫,防止中国攻击越南的本土战略要地。从海军装备来看越南人明确自己的海军弱势地位,加大潜艇部队建设就是为了能在近海与我国海军周旋,杀伤我海军水面舰艇。越南海军的作战布置就是远距离出动潜艇袭扰猎杀,中程距离水面舰艇配合空军战机近岛袭扰,近海地区进行布雷封锁航道。作战方法上就是避开我主力舰队不与我进行决战,不与我进行岛屿争夺,袭扰我补给线路,用潜艇、岸舰导弹,布雷等方式对付我舰队,用舰队海空配合作战对付我驻岛守军。也就是越南所谓对付中国的海上“游击战术”,虽然越南的提法非常可笑,但事实上中国也不能低估越南的实力,这种战术在战争初期很有可能对中国舰队造成严重威胁,所以说中国必须做好应该这种战术的方式,消除越南海军能对中国军舰造成威胁的任何可能。

    事实上越南根本就不怕在南海之争中和中国撕破脸,是因为中国的和平发展的战略,是因为中国怕和越南进行武力对抗,再一个原因是南海石油的诱惑,从这个意义来说,越南赢了中国,但是如果 中国也采取和越南一样的手法,那么越南立刻就傻了眼,没有了应对的方法了,祈求美国帮助是不能得到保证的。所以中国在应对南海之争,也是学得越来越聪明了。而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越南是不会放弃挑衅中国的政策,更不会放弃对南海利益的索求。所以说在南海归属问题上,中国与越南方式战争的可能性在所难免。当前中国之所以在南海一直保持克制,就是为了维护周边局势的稳定,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坏境,也与中国在国际社会上面临的孤立有很大的关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外交局面的好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掀起收回领土的大动作。▲◆★●■☆


拟为独生子女父母提供养老补贴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628/c1001-18396389.html


2012年06月28日北京晨报讯 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将各地互认、累计计算;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将实现基本覆盖;有条件的地区将为独生子女父母、失能老人试点发放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中国政府网昨天发布《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勾勒出未来的社保网络。

  由人力社保部、发改委等六部门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规划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将实现基本覆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研究制定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参保人员遗属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办法,以及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力参保人员领取病残津贴办法。

  各项社保待遇水平将继续提高。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将稳步增长;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统筹地区,稳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规划提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并计划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继续通过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规划还特别提到,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完善和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老年奖励政策,建立奖励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

  在促进城乡一体化方面,有关部门计划研究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一经办管理。全面落实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新农保实现省级管理。全面实现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地(市)级统筹,切实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以农民工为重点,妥善解决人员流动过程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实现制度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在各地互认,累计合并计算。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完善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探索建立参保地委托就医地进行管理的协作机制。(姜葳)▲◆★●■☆


中国真正的南海战略其实暗藏奇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f4603501015ril.html?tj=1


2012-06-29菲律宾不寒而栗:中国真正的南海战略其实暗藏奇招!

尤其是在第一阶段时间,当菲国军舰对中国渔船实施强行检查时,两艘中国海监船及时赶赴现场,有效制止了菲国军舰对中国渔民强行检查和威逼认罪。

第二阶段时间中国海监和渔政船继续在黄岩岛海域执勤,保护中国渔民重返黄岩岛作业,监视菲方舰船行动,起到显示存在,体现管辖,宣示主权的作用。

第三阶段时间中方始终派出公务船在黄岩岛海域巡航,保护中国渔民长期生产安全,并继续监视在同一海域的菲国舰船,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开创了新模式。

但从另一个侧面看,中国在应对此次扞卫岛屿主权突发危机中,依然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商榷的问题。

比如,第二阶段在现场执勤的中国海监船和渔政船只是在黄岩岛海域保持存在,没有通过喊话或抵近目标发信号等方式直接驱赶滞留现场的菲国海岸警卫队搜救船,以及考古船、环境测量船等,不能充分体现扞卫主权的行为。

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步应劝告菲国舰船自觉离开黄岩岛海域,退出我国12海里领海。如果三番五次不听劝告,再采取强制措施。

国内一些学者的解读也存在误区,一些学者把引发此次事件的原因和责任归咎于阿基诺三世的无能以及误判,但在阿基诺三世执政前,菲国在南海对我渔民实施抓扣、判刑,甚至枪杀的事件就屡见不鲜。可见,搞垮阿基诺三世并不能根本解决中菲黄岩岛危机。

有鉴于此,笔者对解决中菲黄岩岛危机事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是认清形势准确判断。宏观上中国依然掌握着扭转被动局面的主动权。中国应对菲国争夺黄岩岛主权手里握着许多张牌,可以采取经济制裁、外交攻势、军事打击以及舆论施压等各种有效手段。

第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不战而屈人之兵无疑是解决黄岩岛危机的最好选项和最佳选择。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充分发挥舆论宣传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中国应加强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

一是配合中国外交部“黄岩岛是我国固有领土”的声明,从历史、法律各个角度反复提出有力证据,二是大力披露菲方舰船严重侵犯我主权的事实行为,三是反复宣传中国做出巨大忍让的实际行动,四是向国际社会公开我们解决此次危机的方针。

第三,充分准备,有效应对,先礼后兵,仁至义尽。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在海上喊话不奏效的情况下,调集多艘大吨位船只,或大马力拖船对滞留我领海的菲国舰船采取强制驱赶。此时,需要外交攻势、军事威慑、经济制裁等其他手段予以配合。

外交、军事、经济三箭齐发进行强制驱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对此国际社会也不会有很大反响而产生负面效应。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能用军事打击的手段将菲国舰船赶出我领海,对负隅顽抗的目标不惜将其击沉。

中国军方再出奇招南海战略让菲律宾不寒而栗

目前南海问题已经复杂到大国竞争的角斗场,由于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南海问题要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几乎没有可能。即使中国打下菲律宾,然而还有越南等国,甚至让中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状态,在此情况下,既要做到稳定发展又要防止不被欺凌?中国该怎么做?中国在不出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该怎么获得南海的安定呢?

笔者认为必须武装南海渔民,让人民拿去武器保家卫国,发扬中国的民兵的传统,借鉴建设兵团的经验,让南海这片国土,安全回到中国的怀抱。中国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大,而陆地上不多的矿藏正面临整体性枯竭的局面。中国对海洋通道的依赖,也到了生死攸关的程度。

在性质和编制上,都可以参照当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范本。根据海域地理资源特点,确定生产建设兵团的行政规模,然后进行功能编组,有油气勘探团队,有渔业生产团队,有基础建设团队。所有团队都要有生产船、武装护卫船和补给船,互相之间形成密切配合,基本设施共享,面对威胁和挑衅时共同对敌。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可以考虑恢复当年着名的南海民兵,对海军序列中一些非主力舰艇和部队集体转业,和一些企业单位一起编入南海生产建设兵团。

除国际政治因素考量,南海生产建设兵团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南海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都在非法占据的中国岛礁上建了机场。我们可以考虑直接收复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也可以在我所控制的区域建设大型综合补给基地,要有机场和码头,有储运设施和生活区。有了这样的基地,南海生产建设兵团才能有长期的立足点,我远洋护航舰队可以在此休整,外国舰船也可以在此补给。

笔者认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长期不存在,是引发一些国家今日哄抢中国岛礁资源的重要原因。中国在南海成立生产建设兵团,一是还自身历史的欠账,二是以负责任的态度,开展海洋经济建设,同时制止并逐步改变各国在南海胡闹的局面,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一个宁静和平的南海,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美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利益。此举开始可能会有一阵喧闹,但很快世界就会习以为常———就像现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样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建立南海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切条件。首先,海南可以作为南海生产建设兵团的行政依托和地理依托。1988年3月,中国在南沙群岛对非法占领中国岛礁的越南进行武力驱逐。一个月后,海南省正式挂牌。海南建省以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本岛陆地的开发与建设。南海隶属于海南省政府管理,海南省的视野也不应是海南岛的陆地和海岸线,海南应该是中国南海主权维护的支撑点。▲◆★●■☆


曾荫权发表《香港家书》回顾香港回归15年不凡路
http://www.boxun.com/news/gb/taiwan/2012/06/201206301706.shtml


    新华网香港2012年6月30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30日发表《香港家书》,回顾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走过的不平凡道路,深信香港市民拼搏、务实精神不会改变。
     (博讯 boxun.com)

    曾荫权说:“明天就是香港回归15周年的大日子。这15年来香港人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庆祝回归15周年,其实是香港人对自己成功的肯定。”
    
    他指出,香港的成功故事,由一段段平民百姓默默耕耘的片段组成。“我们既没有宏伟的蓝图,也没有激动人心的口号。我们有的是务实、拼搏的集体性格。”
    
    他说,1997年回归后,香港人有了当家作主的意识,不再以身处“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看待自己。在“一国两制”、高度自治下,处理好自己内部事务。
    
    “离任在即,百感交集,”曾荫权说,他2005年署任特区行政长官、2007年当选行政长官,当时身处刚复苏环境,他为重建市民对政府信心,提出推动各项大型基建上马,刺激经济,创造就业,香港经济终于重回上升正轨。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幸好特区政府有应对亚洲金融风暴的经验,快速反应,推出“撑企业、保就业、稳金融”各项措施,稳定了局面。但全球化带来的贫富悬殊问题始终无法摆脱,也积累了社会的怨气。
    
    “回归15年,大家走过不平凡的路,有喜、有悲、有上、有落,有和谐一面,也有争吵一面。但总体来说,香港是在发展前进之中,因为背后有国家全力的支持,15年来一次又一次克服挑战,迎难而上。”曾荫权说,他深信香港人的拼搏、务实精神不会改变。   本文来源:新华网▲◆★●■☆


美国《外交政策》:邓小平不可告人的秘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01/1850753.html


外交政策: 2012-07-01  邓小平真正改变了中国,这部有关他的最新传记是迄今最完整的、也是最有雄心的。但是新出版的由傅高义(Ezra Vogel)执笔的这部《邓小平传》是否也留下了盲点?

邓小平是你知之甚少的20世纪最重要的领导人——除非你是中国人。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多数人完全明白,正是拜邓所赐,他们得以摆脱贫穷,中国得以跻身世界领先的工业国家行列。然而在世界其它地方,T恤衫上印着的始终是毛主席的头像。邓在1997年去世,毫无疑问,在他的祖国以外,他很少被当作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当代政治家。

这有很多原因。毛之所以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象征符号,是因为他发动的波澜壮阔的文化大革命与当代全球性的年轻人反叛权威这一点是个完美的切合。即使全世界现在已更清醒地认识到他的罪行世所罕见,但罩在他头上的那种蔑视法律的时髦光环依旧没有消失。(在某些情况下,毛那种赤裸裸地拥抱群众暴力的激情或许还增添了他的吸引力。)与此相反,邓的市场化改革更加微妙,更加循序渐进,他的武器不是令人热血沸腾的游行,而是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其成果尽管令人瞠目结舌,但很难说散发出了让人心潮澎湃的魅力。

不过,邓的一生是漫长的、非凡的,充满了戏剧性,对全世界来说也意义深远。他的一生值得被仔细爬梳。所以,我们必须感谢哈佛大学的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他把自己学术生涯中的很大一部分花费在编撰这部煌煌巨著——《邓小平与中国的转型》(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上,这是到目前为止有关邓的最有雄心的作品。傅高义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似乎仔细研读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到现在发布的所有会议文件。(我不能说自己很羡慕他有这份苦功,但,这事儿总要有人去做。)

在此之前也出过几本邓的传记——从用词简约的杨炳章(Benjamin Yang)、文雅的前外交家理查德・伊文思(Richard Evans),到一丝不苟的分析人士迈克尔・马蒂(Michael Marti),但是傅高义的作品可以算作是最完整、最有信息含量的一本。(莫里斯・迈斯纳 Maurice Meisner 曾经写了一本书,认为邓小平和他的时代活力非凡,但是那本传记中并没有太多内容。)傅高义的作品鉅细靡遗,这当然算是件好事。但是这本928页的书中,有些地方也读得让人疲惫不堪。比如部分章节名称是“经济调整和农村改革,1978-1982”这种。如果你想专门了解邓的职业生涯,你绝对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但是如果你想了解他的生活,那么你恐怕会觉得这本书有点令人失望。傅高义或许并不赞成工作是最重要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事实的确如此。一本传记,从文体上说,就应该讲一个故事,最好还是读者不必费力就能解读的故事。基本事实是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威廉・陶伯曼(William Taubman)在创作赫鲁晓夫的传记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他还是用讽刺的语气完成了对赫鲁晓夫的描摹。而傅高义则相反,似乎相当快地就跳过了他心目的英雄经历过的困苦、黑暗的一面。邓小平一生中大量的谜团、令人惊愕的幕后阴谋,以及四川人的辛辣气息,在书中基本没有反应。(译注1:此处提及的几本书的详情见文后注释。)

傅高义自20世纪60年代就经常去中国,多年来,他与邓的亲属和中共内部高层官员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这种接触无疑丰富了他的作品。每当傅高义揭示出一些真正的爆料,往往都不是来自文件,而是披露了内部人士的观点。我最喜欢的一句是邓的小儿子所说的:“我父亲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个傻瓜。”

你可以认为,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是邓的职业人生的基石,也是中国与苏联采取完全不同路线的根本所在。1956年,已经度过30年坎坷职业生涯的邓率领中国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苏维埃共产党第20届代表大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赫鲁晓夫发表了决定苏联未来命运的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讲话”。(译注:2)像其他外国与会者一样,在赫鲁晓夫清算斯大林罪行和政策失误时,中国人并不在场,但是他们很快就了解到了足够的信息。

戈尔巴乔夫在那时还是个年轻的自以为是的家伙,后来他努力推进赫鲁晓夫在政治开放方面的想法,但从未建立起与之配套的经济政策。邓在那时则已经是一个经历过数十年血腥政治斗争的老练的官员,因此他能够得出和戈氏完全相反的结论。他意识到,如果你的政治体制把领导人们奉若神明,那么把他们还原成人的结果就会从根本上变得不稳定。最好还是把神继续供在神坛上,同时把精力放在改善人民的日常生活上来。当他在70年代末掌权之后,邓就决定首先把经济放在第一位。尽管他和其他数百万人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毛整肃,但他依然确定要维护毛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超级英雄地位。

这被证明是一项令人惊异的成功战略。邓和他的党内同志们在1979年所进行的改革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行动。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拥抱了市场,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如傅高义所写:“当邓在1978年成为最高领导人之时,中国与世界的贸易总额只有不到100亿美元。三十年之后,这个数字已经扩大了一百倍。”

毫无疑问,邓扩大了很多中国人的个人自由空间,尽管他曾经无情地捍卫中共的领导地位,拒绝从根本上进行民主改革。1989年6月,邓选择用残酷的武力镇压北京和其他城市的学生示威抗议,这给他的声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污点。但是经济自由化没有止步,他向那些保守派批评人士证明了自己捍卫共产党地位的能力,这一点不可小觑。傅高义花了大量篇幅描述邓在1992年的“南巡”,他在南巡中高度评价自己在70年代末期实施的经济特区计划。这次出行让经济改革者们更加大胆,让他们在与对手的较量中获得了巨大的优势。中国从此没有走回头路,今天,世界都为之叹为观止。

在邓小平76年的职业生涯中,前半段他一直追随着伟大领袖,同样也会忽视他人的生命。(据傅高义所写,邓在多年担任军队政委期间,因无惧在必要时牺牲士兵的生命而名声在外。)但渐渐地——或许是在50年代末饿死4500万人的灾难性的“大跃进”时——邓放弃了“毛主席永远正确”的幻想。1961年,邓在党内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说他笃信老家四川的一句谚语:“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邓用他自己的方式向党呼吁把经济效率放在革命精神之前,毛当然理解这种呼吁是对他的路线的一种挑战。就是这种意见分歧让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后来又在1976年周恩来去世之后陷入了几乎致命的绝境。邓小平总共被他的对手打倒了三次——但每一次他又积蓄了更大的力量东山再起。

1977年,邓第三次重返党内,这已是党令人瞩目地实现了打倒毛的极端教条主义的遗孀江青和她的盟友(臭名昭著的“四人帮”)之后的事。傅高义明智地紧接着邓的这一次回归而大书特书。据我测算,在这本928页的书中,对1978年-1979年间事件的描述足足有263页,邓在这段时期最终成为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并开始了他的改革计划。他从其它东亚国家借鉴了许多经验,但没有公开这么说。那些国家已经找到了一条威权制度下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化之路。(或许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就包括了“变节”的台湾省。

美国人总是凭直觉把改革和创新与年轻划等号,但是邓在开展这一惊心动魄的变化历程时,已经年过七旬。傅高义高超地把中国巨变的政治细节呈现在读者眼前。

然而,他在描述邓不那么光彩的一面时,并没有展示出大师风范。仅举一例,傅高义在描述1957年反右运动时,说邓在毛的命令下主导的这场运动是“对55万名被戴上了右派帽子的知识分子的疯狂攻击,这场运动摧毁了中国许多最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让另外许多人被边缘化。”他写到:“一些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肆意批评政府官员,其实这些官员也有自己的困难处境。这让邓非常恼火。”仅此而已吗?傅高义丝毫没有提到这场运动受害者遭到虐待、被逼自杀、在劳改营中被判刑,以及被流放,有时长达几十年之久。

当然,传记作家用其书中主角的视角审视一切,这个理由无可厚非。如果我们仅听对邓小平的批评之词,对他的一生就会有很多地方无法了解。但问题是,傅高义有些过于倾向于用党的逻辑来解释某些事件,比如说天安门大屠杀或西藏问题,有时人们就很难明白为什么其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80年代初,邓粗暴地阻止了党内知识分子的一些自由对话,傅高义一本正经地说:“西方人认为全能的上帝能够批判尘世间的统治者,但这并不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或许我在这儿漏看了什么,但邓和他的同志们倾毕生之力,根据一名德国犹太人(译注:此处应指马克思)的深奥理论来改造中国。这跟中国传统有关吗?奇怪的是,傅高义只要一提到中国传统,就说党确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不知为何,对党的批评就不能形成中国价值观。

傅高义并非一贯殷勤有加,他的确提到了一些黑暗面,但总是小心翼翼,避之唯恐不及。他对邓在1978-1979年间成为最高领导人的描述丝毫不含讽刺意味,而是说:“那是邓为了党国的福祉而排挤了华国锋的一刻。”他还提到,北京的民主墙在197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很多批判性大字报,那里成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多元思想的集中地。“在那里贴大字报的年轻人受到了他们新近获得的自由的鼓舞,但由于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他们缺少经验和智慧来提炼他们的判断。”让《人民日报》来写的话也不过如此了。

毫无疑问,到今天为止,傅高义是最详细地讲述了邓小平的一生的传记作者,他应当为此赢得掌声。如果不是他,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可能我们就不再有机会知晓。但是,这个故事仍然不完整。我在想,照此速度,那些被不为人知的故事是否还有可能大白于天下。

译注1:杨炳章(Benjamin Yang)《邓小平政治评传》(Deng: A Political Biography,1998);理查德・伊文思(Richard Evans)邓小平传;迈克尔・马蒂(Michael Marti)《中国与邓小平的遗产:从共产主义革命到资本主义演变》;莫里斯・迈斯纳 Maurice Meisner 《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威廉・陶伯曼 (William Taubman)《赫鲁晓夫全传》是得到了广泛关注的一本政治人物传记,有评价称之为“在宏大的历史叙述中加上入木三分的政治与心理分析,使之充满了喜怒哀乐,印证了一个时代重要人物的成长。”

译注2:该报告原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也被经常称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这个令全球震惊的报告全面清算了斯大林时期个人迷信、血腥统治、残酷迫害的种种罪恶,开启了“去斯大林化”的关键一步。▲◆★●■☆

本文原标题:The Skeletons In Deng's Closet ,作者:Christian Caryl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July 01, 2012 09:09 P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为何不叫中国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部分县委楼比省委楼还高还气派让人忧心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