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内地公务员医改成本50亿 改革后仍享超国民待遇 | (回到Blog入口)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

为什么中国最近没对美国大发脾气

 给女人的十二句心里话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4381&msg_id=1

 

给女人的第十二句心里话:亲爱的女人们,男人这种动物,很容易让我们看走眼。开始时,你以为他是白马王子,最后才发现是白眼蛤蟆。但这世上也有优秀的男人。他温柔、善良、体贴、富有情趣,极有责任感,最好还能够有一些家产,但最最重要的是他爱你!这时候,亲爱的宝贝们,记得一定要抓紧一切机会,想方设法嫁给他 。

 

今 日 看 点 : 2012-02-07▲◆★●■☆

 

五十以後才明白

http://www.chubun.com/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6620&forum=5

 

美研究人员:吃糖可上瘾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39231/c90

 

中国银行业三大暴利源成千夫所指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39265/c104

 

为什么中国最近没对美国大发脾气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39258/c99

 

向安理会说不 俄挺阿萨德的考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因缺少逻辑思维教育无缘诺贝尔奖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506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

http://news.sina.com.cn/c/2012-02-07/074623892669.shtml

 

教育部:新设高校禁用中国字样冠名

http://news.sina.com.cn/c/2012-02-07/073723892306.shtml

 

中共仍健在元老近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毛泽东晚年错误不能回避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detail_2012_02/06/12318212_0.shtml

 

明星官员汤成奇腐败调查:月均受贿16万元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515

 

干部临阵退缩一律就地免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2/05/1627107.html

 

 




五十以後才明白
http://www.chubun.com/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6620&forum=5


◎五十以後才明白:好朋友是應該相互欣賞,而不是相互利用。好朋友只能在同一階層中產生,而窮人和富人、百姓與達官、草根與明星、領袖與學者則永遠也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因為不在同一階層,便永遠也不會有對方對本階層的深刻體會與感悟。

◎五十以後才明白:飯應該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點一點的做。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就不應該疲於奔命。中年,應該活得從容。

◎五十以後才明白: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重性的,有時候甚至沒有對錯。你以為錯的,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對的。而你竭盡全力為之奮鬥的,卻很有可能正是別人想擺脫和拋棄的。

◎五十以後才明白:生活品質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珍饈美味,觥籌交錯間如果掩飾的是爾虞我詐,則遠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話家常」來得可心。如果高官厚褥卻窮於心智,惶於任途,就遠不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活的逍遙。

◎五十以後才明白:我們的伴侶看似平淡無奇,有些時候甚至難以忍受,其實歲月的年輪早已將彼此交融在一起了。即使惡習俗性,也已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撕毀這不堪的婚姻,就會發現每撕一片都會連著自己的皮肉和筋骨。

◎五十以後才明白:我們對孩子溺愛就像高脂高糖一樣危害著他們的健康。我們害怕他們走彎路、我們擔心他們吃苦頭、我們憂慮他們經風雨,我們全家人為他們搭起了大棚,然後呆呆地望著他們柔弱的發育。

◎五十以後才明白:對待父母再不可做薄養厚葬的傻事了。他們那一輩子受的磨礪太多了,善待他們就是 善待我們的良心。說起善待父母都很心疼錢的,但要動動腦筋事情就會圓滿的完成;比如,可以去酒店訂一份極品燕窩湯,端回家告訴父母說是在小攤上買的2元一碗的銀耳湯,然後看著他們幸福的享用,其實大多的時間父母根本就不需要你的榮華,每週問他們一個年輕時候的故事,然後聽著他們講完就很知足了。

◎五十以後才明白:職位只不過是一個杯子,而你的修養和品性才是杯中的尤物。夜光杯中盛的未必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不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是泡的一盞極品龍井。個中的品質全在自己的後天造化。

衰老不是從中年開始,而是從對生活的厭倦開始的。

找一個能隨時隨地聊天的人!

在「藝術人生」節目裡,主持人問一位有名望的來賓「50歲了怎麼還沒結婚」?

來賓笑著說「沒有找到合適的」。「想找一個什麼樣的呢?」

來賓沉思了片刻,回答:「就想找一個隨時隨地能和我聊天的人!」

主持人笑了:「這還不容易?」來賓大搖其頭,很認真地說:「不容易!不容易!有些話,在有些時候,對有些人。找到一個你想跟她說,能跟她說的人,不容易!」。

另一個是電視連續劇《康熙大帝》裡的康熙,後宮粉黛三千,他最愛的人是容妃。他到容妃那裡最愛說的話就是「朕想和你說說話!」然後就國事家事地傾訴一番。

到後來不得已廢棄容妃後,每每習慣使然,鬱悶時總要走到容妃宮前。但人去宮空,貴為千古大帝,連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

這兩個成功人士對愛人的要求都同樣能夠說說話而已!

細細想來也就如此:你的事情再偉大,再轟轟烈烈,你也是一個人,一個有七情六慾的平凡的人。也貼心貼肺,知冷知熱,能深刻理解你的思想與情感的人在身邊,跟你交流,溝通。這樣,你就不至於孤單,寂寞希望有那麼一個。

曾經在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找一個你愛聊天的人做伴,因為當你年齡大了以後,你會發現喜歡聊天是一個人最大的優點。」當時還以為這只是小女人情懷,現在看來,不只女人,男人更有這樣的要求啊。
那就找個你愛聊天而興趣相投的人做伴吧。

拉住一個你時時刻刻、隨時隨地想跟她說、又有說不完的話的人的手,你就擁有了康熙都沒有的幸福!

許多事等您老了才明白...

◎人到老年,會突然醒悟:生命是有盡頭的。這種感悟會使他們行動起來,去做一些他們很想做但以前總也沒有做的事情,有時,他們甚至用他們意料不到的方式。

◎人到老年,才真正認識自己:也才真正屬於自己,並且用一種寬容、舒適和誠實的方式接受自己。

◎人到老年,方才明白:東奔西走竭力想去改變的不是別的,恰恰是他們自己。幾十年的時光換來的不是別的,而是心靜如水。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老年自有老年的風景。青春雖然美麗,但它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而青春的心境才是生命中一道不變的風景。

◎人到老年,能冷靜地去看待婚姻和家庭。他們知道世上沒有完全合乎男人心意的女人,也沒有完全合乎女人心意的男人。

◎人到老年,已懂得安慰自己:並且學會了在似乎無盡的黑暗中為自己點一盞希望的燈。

◎人到老年,看人看事不像過去那麼簡單。因此,不必非得按別人的主意行事。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世事並非黑白分明,在黑白之間往往有一系列的中間色。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人生一世,無論成功與失敗,歡樂與痛苦,盛衰與榮辱,都如自然流水,從那裡來還將到那裡去。於是,寧靜致遠。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衰老不是從中年開始,而是從對生活的厭倦開始的。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孤獨、寂寞、痛苦、失敗,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因此,善待它們,就是善待真實的人生。

◎人到老年,不再有少年的狂妄、青年的浪漫,人到老年,不再擁有童年的笑臉和青春的美麗,卻常在午夜夢迴。多的則是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人到老年,能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平凡。他們明白,並非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能大有作為;一生的事業,只要自己奮鬥過、追求過,失敗了又何妨?

◎人到老年,胸懷要開始變得像大海一樣,裝得下四海風雲,容得下千古恩怨。▲◆★●■☆


美研究人员:吃糖可上瘾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39231/c90


    2012/02/04:美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的物质。研究人员呼吁,各国应像对待烟酒那样对甜的食品和饮料征税,减少人们摄入糖类。

  周四出版的《自然》杂志针对医生和决策者有关食品检查和健康的大范围辩论,发表了上述评论。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儿科和肥胖专家卢斯蒂格、卫生政策研究人员施密特和布兰迪斯指出,糖对人类的影响不仅是产生“空热量”(即含有高热量却缺乏基本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和导致发胖,而且糖会干扰激素,向大脑发送“继续摄入”的信号,让人上瘾,就像烟瘾和酒瘾一样。

  这三名学者说,从富裕国家到发展中经济体,每年全球有3500万人死于非传染病,比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症。

  他们还说,各国政府为了公众健康,早就对烟酒进行了限制,“但是潜藏在全球健康危机背后的这个主要元凶并没有引起重视。”他们因此提议对添加糖份的食品征税,促使成本增加和让人们减少消费。

  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征收汽水税,这可能把每罐碳酸饮料的价格提高10-12美分左右,每年带来约140亿美元的收入。

  这三名学者说,但是“统计模型显示,要显著地减少汽水消费,就应该让价格加倍——每罐一美元的饮料应该卖两元。”

  其他的提议还包括限制在学校附近出售加糖饮料和食品,国家应该限制在贫穷居民区设立快餐连锁店,以及提供奖励,鼓励多开设杂货店和新鲜食品市场。

  全世界的糖消耗量在过去50年增多了两倍,使人们每天的卡路里摄入量大增。而吃糖太多引起的疾病,仅在美国一年就造成650亿美元生产力损失和1500亿美元的医疗开支。▲◆★●■☆


中国银行业三大暴利源成千夫所指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39265/c104


2012/02/06:中新网2月6日电 (金融频道 曹慧敏)综合报道,“中国银行业暴利超烟草石油”言论一出,再次引发对银行暴利的大“讨伐”,而银行2011年的业绩数据确实印证了“暴利”的说法。有分析指出,高息差、频收费、狂发理财品成为银行的三大暴利之源,而最终的受害者却是广大的存款人、借款人和中国的实体经济。

  “暴利+高薪”:银行令其他行业“羡慕嫉妒恨”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指出,“中国银行业暴利超烟草石油”,此言一出,再次引发银行业暴利的集中大讨伐,银行业几乎成“千夫所指”。

  虽然银行业2011年度业绩尚未出炉,但目前披露的业绩快报仍可作参照,如深发展发布2011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9.94亿元-106.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70%;浦发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72.36亿元,同比增长42.02%;兴业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255.1亿元,同比增长37.74%。截至目前已公布的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均超市场预期。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利润接近于2010年全年的税后净利润,平均资本利润率为22.1%,营业成本增加2085亿元,人均利润近40万元。据此预估,2011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会超过1万亿元,那么人均利润会超过50万元。相比之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年前三个季度实现利润3.68万亿元,但这些企业有8700多万人,人均利润不到4万元。

  与此同时,高额利润下,银行业的丰厚薪酬和年终奖同样令其他行业“望尘莫及”,继续让人“羡慕嫉妒恨”。

  据有关数据披露,2011年,在银行三年以上的一般工作人员,年终奖大都在8万元左右,加上半年奖、季度奖等,全年奖励性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而供职中小型股份制银行比大型国有银行更多些。

  而在各行业的薪酬排行中,金融业同样傲视群雄,成为就业选择中的“香饽饽”。统计显示,2011年上半年职工收入排名第一的为民生银行,人均发放薪酬高达19.07万元;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半年收入达到17.89万元;宁波银行、华夏银行分别位列第三、第四,收入均超过16万元。而在16家上市银行中,除了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北京银行没有超过10万元外,其余10家银行上半年人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暴利之源:高息差+频收费+狂发理财品


  首先,存贷差是银行高额利润的大源头。2011年1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5%,而1年-3年的贷款利率却高达6.65%。这样政策,确保了银行业3%的利息差,可谓“坐等收钱”。

  2011年前三季度,五大国有银行净息差收入占总营收的75.7%,其他股份制银行净息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则超过90%。在利息收入方面,五大行的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下;而其他股份制银行利息收入增长则相对突出,除兴业银行增幅27.6%以外,其余银行增幅均在30%以上,其中华夏、南京、民生三家银行的增幅超过40%。

  2012年2月4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在谈到中国利率市场化时指出,中央银行还在调控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控制了存贷款的利差,中国金融业丰厚的存贷款利差是他们获取利润的重要的来源,这也是得到市场众多批评的一点。

  也有分析直接指出,存贷款利差能喂肥银行有其先天优势,主要是因为这个利差是由国家规定的,国家给银行较高的利差,银行就能保证赚更多的钱。

  其次,除去稳赚的“高息差”,银行还有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和佣金收入,这部分普遍高于“息差”增长的速度,占银行营业收入比重逐步提高,日益成为银行利润重要增长极。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业的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226项免费,占比21%;收费项目850项,占比79%。在银行业服务项目中,个人业务服务项目共276项,其中个人有偿服务项目共196项。换而言之,从你因为银行卡开始跟银行打交道起,你的“付费之旅”也就起程了。

  据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孟勤国披露的《银行卡收费不当问题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

  另外,紧缩政策以来,银行疯狂发行理财产品,在变相揽储的同时,其隐形收费也不菲。随着各大银行普遍呈现出“钱紧”的状态。为了应对月末、季末监管层的存贷比考核,达到吸引资金的目的,各家银行不断抛出诱人的收益率“馅饼”,大发理财产品。

  银率网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9371款,7月、8月、9月、10月分别发行1809款,1770款,2149款,1927款。而交行、中行、工行、建行等大行发行量基本占据各月的前三位,交行屡次登上发行量排行榜的第一位。而截至2011年10月28日,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927款,发行量环比回落,发行量排在前三名的依次为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

  虽然交行享有 “发行王”之称,但其理财却巨额亏损,屡遭储户投诉。今年以来交通银行一信托计划投资的4只分级基金中有3只出现暴跌,最多的下跌幅度接近50%,今年交行理财在这3只分级基金上的亏损额超过1亿元,亏损幅度超过20%。

  对于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品不仅收益率不保,同时还含有不少的隐形收费。据介绍,大多存在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中,包括销售服务费、理财资产托管及保管费、管理费等等。由于银监会没有对理财产品的收费进行明文规定,各银行大多根据自身成本自主定价。而各个银行间的收费标准也有很大差异,有些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而有些则超过3%,弹性较大。

  谁为暴利买单?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鲁桂华认为,广大的存款人和借款人,皆是最大的受害者。鲁桂华说,银行业暴利是因其双向垄断,作为垄断存款机构,有动机和能力压低存款利率掠夺存款人;作为垄断贷款人,有动机和能力提高贷款利率掠夺借款人。中国的存贷款利差,是全世界最高的。

  也有分析指出,中国的实体经济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一方面,居民存款负利率长期化,百姓财富在物价上涨中被侵蚀。部分投资者甚至选择民间借贷等理财方式,使得我国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累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利率和贷款中的隐形成本不断攀升,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恶化了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当前银行经营指标层层分解,与基层员工收入密切相关,依靠银行自身无法解决其高盈利问题。郭田勇称之为“骑虎难下”,加之利率市场化改革又难一蹴而就,他提出了一种中间性、缓冲型的解决方案,以适度缩减银行利差以平衡各方利益。他说:“通过单边或双边加减息的方式将银行利差缩小0.5%-1%,银行盈利将减少三四千亿。”(中新网金融频道)▲◆★●■☆


为什么中国最近没对美国大发脾气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39258/c99


     2012/02/06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2月3日文章,原题:为什么中国没大发脾气近日,丹尼尔·德雷兹内(美国塔夫茨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编者注)在《外交政策》撰文,谈到近来莫斯科和北京的言语大不一样。他不解,为什么克里姆林宫享受奥巴马政府美俄关系“重启”政策的好处,却对美国的批评变本加厉。反观中国,虽然是奥巴马亚洲“转向”背后的目标,但采取的姿态跟对抗相去甚远。

但德雷兹内的上述观察只捕捉到一时现象。考察奥巴马上任以来至今俄中对美国政策的反应才更能说明问题。在这段时期,俄罗斯“发脾气”的程度一直维持在那个水平,近几个月才有所上升。

中国在奥巴马政府初期的言语要激烈得多,但并非一成不变。中国对美国“转向”反应之冷静超乎外界预期,态度也更为复杂。北京或许希望表现出冷静和力量;面对美国的决心,中国没有惊慌失措,也不会投降。

其实,近来中国对美国的言语更多地是由外部因素推动的。中国领导人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是西方制度的失败。崛起中的中国日益自信,觉得危机重创美国,给自己在亚洲拓展带来战略机会。奥巴马政府的和解政策被中方解释为美国不行。中国于是得寸进尺。

但北京误判形势。前进政策未能促使中国向目标迈进,反而迫使奥巴马政府重新考虑对华政策。实际上,所谓的亚洲“转向”和呼吁向亚太调整兵力的国防大纲,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对中国手拿大棒放狠话政策的直接回应。

中国意识到,自己的咄咄逼人反而使华盛顿更加深入亚洲,继续保持这种姿态肯定不会把后者赶走。但除此之外,北京还面临其他大问题,比如朝鲜的不确定性、人口危机以及经济减速。北京寻求巩固既有收获和保护自身崛起,在这种背景下,外部环境的稳定对其有利。炮轰华盛顿无助于此类目标实现。

最后,北京可能怀疑奥巴马的“转向”形式大于内容。美国根本不能忽视中东,中国也不会不注意到,伊朗继续在消耗美国的大量精力。而且按照美国的防务削减计划,美国在亚洲的军力较为有限,还达不到与崛起中的中国对抗的程度。北京或许会“大发脾气”,但可能认识到,不值得为“转向”大动肝火。▲◆★●■☆


向安理会说不 俄挺阿萨德的考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7:1月3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在安理会会议上表示,俄罗斯不会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做出任何让步。

  中评社香港2012年2月7日电(记者 黄蔚编译报道)联合国安理会4日对谴责叙利亚决议进行表决,在15个成员国中,中国和俄罗斯投下了否决票,虽然另外的13个国家全部赞成,但中俄两国的反对票使得谴责叙利亚决议案无法通过,国际社会逼迫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交出政权的努力也告失败。多家外媒认为,中俄在此番的否决票并不客观,同时也表现出中俄两国对国际社会“人道主义干涉”的强烈怀疑。

  人民日报刊文向世界称: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和平希望,就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国际社会需要给和平更多的机会。这样做才最真正对叙利亚人民负责。人民日报此番言论与中国在国际外交中一贯反对干预他国内政的表现一致。

  至于俄罗斯,美国《外交事务》刊文称,俄罗斯的反对票包含了更多的考量。

  分析文章首先从俄罗斯当前的国内局势出发,称西方国家此役借“人道干涉”叙利亚向俄罗斯强权政府施压,以此鼓励俄罗斯国内的异见人士。

  当下,俄罗斯民众对杜马选举公平性和合法性的质疑,显示出俄罗斯内部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当然,俄罗斯目前并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联合抗议政府的行为,但已经有报告指出异见者对政府怀有强烈的不满。西方国家在努力确保这些异见人士能够在俄罗斯政府的镇压下,还能够看到希望并继续活动。

  文章称,西方国家希望像伊拉克和利比亚那样,通过干预他国内政来帮助反对派战斗、辅佐其成立新政府,并以此来鼓励俄罗斯国内的反对者。

  跳出俄罗斯的国内问题,文章还称,俄罗斯和叙利亚的复杂盟友关系决定了俄罗斯并不会弃叙利亚不顾。

  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最后盟友,俄罗斯对美国、欧盟和阿盟一贯的拒绝印证了这一点。俄罗斯和叙利亚保持同盟的原因有很多:普京和阿萨德共有专制联盟,普京担心阿拉伯之春蔓延俄罗斯来挑战他的统治,另外,俄罗斯在叙利亚有很多实体经济利益,这包括武器合同、俄罗斯海军基地和计划中的能源合作。

  文章回顾历史指出,大马士革和莫斯科的同盟关系在冷战时期就已形成。当时苏联疲于和美国、以色列等“帝国主义”国家斗争,在阿萨德父亲的领导时期,苏联装备并训练了叙利亚的军队。尽管阿萨德父亲从克里姆林宫获取了更多的好处,但这起码保证了当时的叙利亚不倒向美国,就像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Anwar Sadat)。自从埃及倒向美国之后,叙利亚变成了苏联在中东施展影响力的中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同叙利亚的关系,但俄罗斯几乎不可能再在地缘政治中向苏联那样有所作为。

  从叙利亚方面来看,它需要维持这种特殊的同盟关系来获取必要的武器装备,因为叙利亚对美国仍然毫无信任。时至今日,俄罗斯在叙利亚有着广泛的实体经济利益,从武器装备到飞机再到空防,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010年访问叙利亚时,更是承诺在叙利亚建立一个核反应堆,尽管这个项目现在还没有启动。俄叙双边关系错综复杂,涵盖两国军事人员、武器商、外交官和各类高级官员之间的关联。

文章称,但这些复杂的双边关系还不是俄罗斯拒绝加入西方世界谴责叙利亚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莫斯科从利比亚的经历中吸取了经验教训。

  当时,在联合国针对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提案中俄罗斯投了弃权票,所以禁飞区得以设立。俄罗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想从美国和欧洲获取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帮助。尽管俄罗斯确在利比亚有一些实体利益——军事合同和道路建设合同——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俄罗斯并不想因此而被看做是卡扎菲的保卫者。

  利比亚终归是中东地缘政治的边缘地带,但叙利亚则显然不同。叙利亚已经爆发的内战,这可能动摇包括黎巴嫩、约旦和伊拉克在内的整个地区。一旦大马士革鼓励巴勒斯坦军事力量和真主党袭击以色列,那么连以色列也在劫难逃。

  文章还称,虽然西方世界极力宣扬人权民主,但莫斯科的观察家们更多的时候看到的还是地缘政治。俄罗斯官员对西方行为的解读为:华盛顿将它的长期盟友穆巴拉克赶下台只是为了保持在埃及的影响力,发动利比亚战争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石油利益,在中东部署第五舰队是为了保持自己的主导权。而在这一切之后,美国试图推翻伊朗的唯一盟友叙利亚。俄罗斯在这场斗争中并没有棋子,但是它也不想对美国见风使舵。

  以上种种原因解释了俄罗斯为什么会在外交场合表现冷酷,并对美国斤斤计较、监视美国的每一项行动。它对美国干预利比亚,并且现在试图干涉叙利亚表示震惊。同时,克里姆林宫对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可能爆发的战争保持着警惕。

  当然,除去这些因素,俄罗斯并不是无可指责:它浪费了太多时间。上个月,俄罗斯邀请阿萨德和他的反对者谈判,但这显然已经太晚了。这些反对者早已失去谈判的耐心、恨不能将阿萨德处死。如果去年采取这样的行动,或许当前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中共仍健在元老近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6:元老指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共元老是指,具有70年以上党龄,进入过中央政治局或者中央顾问委员会的老党员。如今仍健在的中共元老已屈指可数,他们中有的人仍关注着时局,有的人则置身事外,远离政治。

  汪东兴不满当下社会风气

  汪东兴1916年生于江西,1932年入党,随后参加了红军,历经长征与抗日战争,从1947年开始一直担任毛泽东的警卫,并长期掌管8341部队。汪东兴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担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

  1980年,他因种种原因辞去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如今,现已90多岁的汪东兴,赋闲在家,不过每年到了毛主席逝世的日子,汪东兴都会去纪念堂献花、瞻仰,没有耽误过一次。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写回忆录,即《汪东兴日记》,此书成为研究党史上诸多重大问题的重要史料。汪东兴对当下社会风气不满,他觉得“时代是退步了”,人都“钻钱眼里了”。汪东兴前段时间也关注利比亚问题,他说:“帝国主义就是帝国主义,打人家国家还特别有理。”

    万里不问政事

  万里1916年出生于山东,1936年参加革命并入党。此后一直在地方工作,建国后任北京市副市长、安徽省委书记等职务,1982年进入中央政治局,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88年万里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在80年代末,一直是改革派官员的代表人物之一。

  1993年,万里主动要求,经中央批准离休。离休后的万里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2006年,万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下来之后,现任领导对我是很尊重的,有些重大活动,还一如既往地请我出席,他们还没有忘记我。但我毕竟已经退出领导岗位了,现在已经不是领导了,而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普通群众,应当有这种自知之明。”离休后万里更多的是打打网球、桥牌,极少涉及政治。

    邓力群仍致力于理论研究

  邓力群1915年出生于湖南,1936年入党。曾长期从事理论工作,是党内资深理论家、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负责人之一。曾为刘少奇秘书。建国后曾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国务院政研室负责人、中央委员、中宣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1987年被选为中顾委委员。1990年任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

  离休后,邓力群仍然致力于理论研究,前些年,他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出“不能说无产阶级专政下还要进行革命的理论错了”,体现了他的思想主张。2006年,邓力群出版了一本自述。他在前言中写道:“晚年了,忽然变成名人。一些说法,一些人的文字,包括境外国外的报刊著作,隔三差五把我拉出来作为僵化保守和‘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些语言是污辱性的。听到看到,一笑了之。”

    李锐给《炎黄春秋》当顾问


  李锐1917年生于湖南,1937年入党,曾给高岗、陈云当过秘书。建国后担任毛泽东兼职秘书,在庐山会议上因支持彭德怀而被定为“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被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党籍。“文革”爆发后被关入秦城监狱8年。

  1982年开始,李锐先后担任中组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等职务。离职后李锐主要从事党史方面的研究,他先后出版了《庐山会议实录》与《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此外李锐还担任了在萧克支持下创办的杂志《炎黄春秋》的顾问,他与另外两位仍在世的中顾委委员于光远(党内经济学家)、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是这份杂志的主要撰稿人。

  除上述几人外,仍健在的几位党内元老还有:开国中将方强、张震、曾思玉、范朝利;前政治局常委宋平,唯一健在的中顾委常委张劲夫等人。(来源:南方周末)▲◆★●■☆



中国官媒狠批赖斯:不顾外交礼仪 才真正"让人恶心"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2/06/1627654.html


 2012-02-06: 旨在结束叙利亚暴力活动的联合国安理会草案因为中国和俄罗斯的否决票付之一炬,决议称安理会“完全支持”阿盟的计划,并将促使叙利亚的民主进程。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女士称中俄两国的投票“让人恶心”,对此,中共官媒发文称,赖斯连外交礼仪都不顾,才是真正“让人恶心”的。

具有官媒背景的《环球时报》2月6日发表社评称,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这位高级外交官“让人恶心”论言语出位,很像某些人在中国微博上的表现。自1971年以来,中国在安理会一共投过八次反对票,是使用否决权最少的常任理事国。法国是行使否决权第二少的国家,但也投过近20次反对票。中国做大国做得如履薄冰,这些年经常表“反对”的态,却投“弃权”的票,为我们反对的事情开实际绿灯。中国全社会都对做这种“弃权大国”感到了厌倦。

这次中国显然是按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按照自己意志投下的这张反对票。这次投票离中俄“结盟”八竿子打不着。大国在世界各冲突点的对立在加剧,西方总体上咄咄逼人在挤掉中国这种中庸大国的沉默空间。西方的外交攻势在同期意识形态攻势合二为一。

在谈及中俄关系时,文章表示,中国社会对中俄绑在一起与西方对立,一直很警惕。但现在这种警惕的确少了,主张中俄“结盟”的声音开始在中国学界可以听到。国际政治的新动向在迅速改变中国人的外交感受。早在苏联刚解体时,西方就曾经有过塑造一个温和俄罗斯的机会。但华盛顿带头蔑视这个机会,逼出一个强硬的俄罗斯。中国这些年来努力与西方做朋友,对西方的挤压总是低调回应。西方似乎在走当年逼俄罗斯的老路。中国发展了,但感觉战略空间却越来越小。

所以,这次中国投的,首先是就事论事的“中东局势票”。如果西方想引申其他意义,应从中国的“强硬”中,悟出中国社会情绪的那些变化。中国这两年的强硬,已不是“中国可以说不”那种简单的“民族主义”,它表现的更多是中国崛起的危机感。

文章同时强调指出,中国人普遍没有与西方对抗的意愿,对受到西方舆论的“孤立”,多数中国人感觉不舒服。但国际形势在迫使中国人习惯于有些“孤立”。中国人开始相信,西方舆论对中国经常怀有敌意,讨好他们根本没用。

最后,文章高度赞扬了中国这次投反对票的作为,并表示如果它有什么负面效果,中国人民甘愿一起帮着扛。▲◆★●■☆


中国因缺少逻辑思维教育无缘诺贝尔奖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506


    2012-2-6:教育心理学家罗新安日前在“青年卓越人才成长之路——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青年学者论坛”上提出,中国大陆至今无缘诺贝尔科学技术类奖项与缺少逻辑思维训练有关。

  罗新安认为,汉语本身缺少逻辑“基因”,所以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群缺少逻辑思维。“汉语历来存在严重谐音现象,‘定金’和‘订金’就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法律纠纷。”在组词造句时,汉语也时常“反逻辑”。例如:“吃食堂”是指去食堂吃饭,而非吃掉食堂;“救火”是指灭火等等。

  罗新安说,科学技术领域的发明和发现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建议,在发展和重视逻辑学的同时,理工科学生应该通过开展双语教育,培养逻辑思维。来源: 新民晚报 ▲◆★●■☆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
http://news.sina.com.cn/c/2012-02-07/074623892669.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7日  人民网

  编者按 从“三个3000亿”的社会议题到“预算公开透明”的政策论题,“三公”经费问题已成今年各地“两会”必谈,甚至是必须有所突破的话题。北京“两会”上,“三公”经费预算首次纳入预算报告,北京市2012年的“三公”预算较2011年减少2000万。深圳“两会”明确提出,将适时向社会公开市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的2012年预算和2011年决算情况。浙江“两会”上,69个省级预算单位部门的部门预算都要提交“受审”。经费要压缩,数目要公开,“三公”经费改革将进一步科学化、透明化。然而,“三公”经费的改革,是不是钱花得越少越好?多少才算“合理”?

  现在只知“花了多少钱”,还不知“办了什么事”

  “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曾有学者推测,全国每年公费接待3000亿,公车消费3000亿,公费出国3000亿。虽然这“三个3000亿”的数字并不准确,但数字是否准确并非首要问题,社会关注“三公”经费,主要是关心政府运行费用的情况到底如何。这反映了社会的一种诉求:要求政府在自身运行费用情况方面提高透明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政府开始公开“三公”经费。

  2011年,“压缩”是一大进步

  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部门在201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中央财政决算后,公开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支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快了公布“三公”的步伐。

  “三公”经费,即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是涉及到行政公开、政府预算公开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年,政府各个部门对于自己的“三公”经费“或粗或细”都有所公布,虽然还存在各种问题,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当前整体经费上升的情况下,2011年“三公”经费做到了压缩。

  公开难,难在哪里

  有一点值得注意,2011年中央公布“三公”经费的时候,每个部门公布的步调并不一致。

  科技部在2011年4月14日率先公开“三公”支出预算,尽管只是公布了总额,并没有列出详细的分类,但开创了先河。财政部7月8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2010年支出和2011年预算情况。其后,陆续有包括审计署、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以及中国工程院等90多个中央部门公开了“三公”预算相关数据。

  大部分中央部门未能按时公布(2011年6月)。原因在于,因为是第一次公布,大家在理解上的差异和准备工作上的不足导致公布步调不一致,这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其中因技术问题所导致的公布难,需要今后加以改进和调整。

  我国现有的财政支出预算体系中,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计中并没有专门的“三公”经费科目。我国财政支出预算体系一般由粗到细分为“类”、“款”、“项”、“目”四个级别。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要求,目前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公开状况为部分重点支出公开细化到“项”,其余非重点支出公开细化到“类”。对是否公开细化到“目”,并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从目前实行的政府支出分类科目设计看,主要分为两层,一是按照支出功能划分,按细化程度分为类、款、项三级,主要反映政府的各项职能,如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二是按照经济分类划分,分类、款两级,反映花钱的具体用途,如人员工资、商品购买、基本建设等。而经济分类还没有全面实行。

  “三公”经费反映花钱的具体用途,应主要通过经济分类的科目反映出来,但是在部门预算相关表格的内容设计上并不是与科目设计一一对应,如目前的预算编制中并没有“公务接待”这个科目,因此只能在一些具体的项目中整理得出,在做一些调整后才能拿出数据。这也说明一些改革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入。

  此外,“三公”经费公开之后也对政府各个部门形成压力,钱用得是否合理,政府各个部门就要加以考虑。没有公开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对自己“三公”经费的情况可能关注不多,现在就可能有更多的关注,对于不合理的就要改革、加强管理,尽可能地压缩。这对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资金使用绩效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技术问题、认识问题以及各种各样的担心,是导致“三公”经费公布难的主要原因,以后需慢慢进行规范,形成成熟的制度。

  说到底,还是科学、透明

  公开“三公”经费,将使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度再上一个新台阶。但因为公开缺少经验,仍存在诸多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三公”经费的含义是什么?现在还不够清晰。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公”经费,仍不够严谨,正式公布时需要有严格的技术标准、会计标准。到底哪些属于“三公”?边界亟须廓清。否则,即使公布出来,也会夸大或缩小“三公”的实际情况,这样公布出来的“三公”,也很不科学。在范围明晰的基础上,划定“三公”的标准。目前,我们的统计口径不统一,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次,“三公”经费要更加透明。政府各部门“三公”经费公布到什么程度也需要一个说法,要有个统一的格式和要求,这样公布出来的信息更有权威性,透明度也更高。

  第三,一些“三公”涉及到老百姓所不熟悉的领域,应当加以解释。比如出国费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出国费用肯定是增加的,公布的时候,有必要对其的必要性、合理性作出解释;再比如公务接待费用,也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接待,接待的标准是什么,只有一个数字摆在那里,老百姓一时也难以判断。

  关于公车,涉及到改革的问题。公车改革有一个前提,要以不降低行政效率为条件,我们不能为了减少公车费用而影响了行政效率。所以公车改革面临的不是取消,而是规范的问题。比如配车的范围如何划定、类别如何区分。关于配车的范围,是不能以级别为标准的,比如县长是处级干部,原则上不能配车,但是也不能让县长骑着自行车到处去开会、检查和应急。所以要考虑公务的情况,根据政府履行职责的情况综合考虑,而不以级别作为标准。

  当前“三公”预算还只是停留在让人民知道政府单位“花了多少钱”的水平,离“办了什么事”的公众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2012年,“三公”经费更深层次仍是改革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三公”经费才会更加合理。但是,“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更加合理化,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合理标准的确定,就是以使政府更有效地履行职责为目标,而不是起妨碍作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红茹采访整理)▲◆★●■☆


教育部:新设高校禁用中国字样冠名
http://news.sina.com.cn/c/2012-02-07/073723892306.shtml


    2012年02月07日 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周逸梅)今后,高校命名将不得使用“中国”、“中华”等字样。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其中对于高校的设置、升级、命名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新高校设置“三不准”


  教育部要求,新设高校将参考近三年数据,提出“三不准”要求:近3年全省(区、市)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未能实现与同年财政收入增幅同步的,原则上当年不考虑设置高等学校。近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数量与高中阶段毕业生总量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五个百分点以上的省(区、市),原则上当年不增设新的高等学校。近3年本科在校生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五个百分点的省(区、市),原则上当年不增设新的本科学校。

  中职高职原则不合并


  院校“升级”也有了具体规定,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也不与高等职业学校进行合并;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进行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医药类高等专科学校原则上不予增设;从严掌握师范、公安类高等专科学校的增设;公办普通专科层次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必须从严掌握;对民办普通专科层次学校,如其布局合理,办学条件达标、办学特色突出、无违规行为、毕业生届数在7届以上,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可在原有基础上申请组建本科学校。

  此外,设立中外合作的本科学校,外方教育机构须为国际公认的知名高等学校。

  严控“学院”升“大学”

  “学院”更名“大学”,将从严掌握标准,控制更名数量。农、林、师范院校名原则上不更改为非农、林、师范的校名。农、林、师范院校在合并、升格时,要确保农、林、师范教育不受削弱,继续保留农、林、师范名称。

  设置高等学校应依据其层次、类型,所设学科类别、规模,教学和科研水平及其所在地,使用体现学科特色的名称。校名不能冠以“中国”、“中华”、“国家”的字样,不得以个人姓名命名,不能使用学校所在省(区、市)以外的地域名。▲◆★●■☆


明星官员汤成奇腐败调查:月均受贿16万元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9515


    2012-2-6:深谙官场定律,头顶数个光环,原南昌市委常委、南昌县委书记汤成奇曾在经济开发中被称为“成就奇迹”的人。因受贿3901万余元,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损失2.8亿多元,汤成奇最终由“经济能人”沦为腐败“祸首”,近日被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缓。

  曾任9个职务受贿350余次


  “经济能人”“经济奇才”等一系列光环始终伴随着汤成奇的升迁之路,也让他由一名小学老师迅速成长为江西省的明星官员。

  2001年下半年,被外界誉为江西第一镇湖坊镇领头人的汤成奇从郊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破格提拔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汤成奇上任前,这个1992年成立的工业开发区,直到2001年的10年间,引进的内外资全部加起来不超过2亿美元,只开发了0.8平方公里。在汤成奇上任后的第二年,开发区宣称,实际引进外资1.04亿美元,同比增长884%,引进内资10.2亿美元,增长537%。

  有了这一政绩光环,汤成奇的升迁也进一步加速。伴随着汤成奇职务升迁的,还有不断“加码”的受贿行为。

  1991年至2009年,汤成奇先后担任南昌市郊区蛟桥镇镇长助理、党委副书记,郊区湖坊乡(后合并为湖坊镇)党委副书记、书记,郊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南昌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南昌县委书记9个职务,其间受贿次数高达350余次,平均每年近20次。受贿金额也由最初的一次1000元,上升到在与他人的共同受贿犯罪中,一次单笔收受钱款1000余万元。

  据承办此案的检察官透露,汤成奇在任镇领导期间,受贿近300万元,占其受贿总额的近8%;在任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期间,受贿3400余万元,占其受贿总额的87%。

  记者调查发现,汤成奇从第一次受贿至案发时,平均每年受贿200余万元、平均每月受贿16万余元、平均每天受贿5700余元。

  与老部下结成受贿同盟

  据记者调查,为了获取更多的非法利益并增强受贿的隐蔽性,汤成奇等人可谓煞费苦心。在一无人员、二无技术、三无资金及经营能力的情况下,他通过成立“皮包公司”找人充当傀儡,自己则幕后操纵,最终实现权力套现。

  1998年至2006年,汤成奇与老部下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党委原书记张晓华和南昌市公安局桑海分局原局长罗辉结成“受贿同盟”。三人商定由仅小学文化水平的许国文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先后成立了3家公司,汤、张、罗三人各占30%的股份,许占10%的股份。

  此后,在没有实际出资、没有参与管理经营的情况下,汤成奇等人采取公司与其他经济实体签订虚假合作合同、进行所谓“合作经营”的手段频频获取“利润”。他们以权力为“干股”,索取的“分红”高达五成。

  2003年上半年,张晓华在汤的授意下,将经开区招商大楼在招投标的消息主动告诉江西重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某,开出的条件是利润要五五分成。在汤成奇的帮助下,周某顺利中标招商大楼有关工程。

  内定中标公司,再与中标公司签订虚假合作合同“分红”,汤成奇等人通过一次次上演掩耳盗铃的受贿“戏法”,在多个工程招投标中,收受建筑商贿赂财物达2350万元(其中650万元未遂)。

  2.8亿多元国资打水漂


  汤成奇在担任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等“一把手”职务期间,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损失高达2.8亿多元。记者调查发现,“罪魁祸首”是汤成奇当年引以为傲的招商政绩工程。

  案卷显示,当年汤成奇声称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的骨干企业晶湛南昌科技有限公司和南昌富昌科技有限公司均赫然在列。2004年3月,汤成奇在对台湾某企业的投资及生产实力没有进行实质性考察的情况下,就代表开发区与该企业法定代表人罗某签订了《投资合同书》。随后,罗某零出资成立了“空壳”公司晶湛南昌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除生产一些半导体储存器和太阳能电池外,并没有生产合同约定的8英寸晶圆片。汤成奇视而不见,在收受120万元贿赂后,擅自决定由经开区以借款的形式,将建设资金1.5亿元拨付给晶湛公司,致使国家遭受1.49亿余元的损失。

  作为稀缺资源的国有土地同样成为汤成奇垂涎的目标。为了达到低价出让国有土地的非法目的,汤成奇在收受贿赂后,明知国家禁止返还商住用地土地出让金,仍先指使他人以借支等名义变相返还富昌公司土地出让金7462万元,继而又擅自决定以借款形式返还晶湛公司商住用地土地出让金6000万元。来源: 京华时报▲◆★●■☆


毛泽东晚年错误不能回避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detail_2012_02/06/12318212_0.shtml


2012年02月06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新玲
 
核心提示:李捷强调,不容否认,毛泽东同志晚年犯过严重错误。对于经济建设急于求成、盲目求纯、造假浮夸的错误,对于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我们不但不能回避,还要继续深入地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深刻地记取沉痛教训,永不能再犯。

研讨会现场 (胡昌勇摄影) 来源:人民网

本文摘自人民网 作者:佚名 原题为:《李捷:要有力回击境内外对毛泽东别有用心的污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广州11月21日电(记者王新玲)2011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年会暨“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于21日上午9:00在广州开幕。此次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等有关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李捷在研讨会上说,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是时代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生平业绩、品德风范,有针对性地回答和澄清一些令人们困惑的理论问题和事实真相,有力回击境内外对毛泽东同志进行的别有用心的污蔑、贬损和攻击,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是我们学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捷指出,一个时期以来,污蔑、贬损和攻击毛泽东同志的言论林林总总。明明毛泽东同志是名垂千古的伟大的民族英雄,一些人却偏要把他说成是“千古罪人”;明明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奠基人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者,一些人却偏要把这说成是把中国引上了一条错误道路;明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的一系列决议文献中,一贯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把孙中山先生、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并称为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领导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的三位伟人,把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探索和业绩作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和思想理论体系的源头和基础,一些人却偏要无中生有地造谣,说党中央曾就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过决定,邓小平也表示过类似的意见。这些都是别有用心,颠倒黑白,造谣污蔑。

李捷强调,不容否认,毛泽东同志晚年犯过严重错误。对于经济建设急于求成、盲目求纯、造假浮夸的错误,对于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我们不但不能回避,还要继续深入地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深刻地记取沉痛教训,永不能再犯。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容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此借题发挥,给中国共产党抹黑,给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抹黑,给社会主义抹黑。对这些言论,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而要通过深入的、有针对性的研究,用事实来说话,用科学论证来说话。

李捷表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深化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努力在研究视野、研究选题、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方面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以更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推动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干部临阵退缩一律就地免职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2/05/1627107.html


 西藏日报 2012-02-05  拉萨2月5日讯(记者 高启龙)近日,中共西藏自治区纪委西藏自治区监察厅向各地(市)纪委、监察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严肃纪律,加强维护稳定各项工作监督检查,全力以赴维护我区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通知指出,近期,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区维稳指挥部相继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春节藏历新年及3月份期间有关规定的紧急通知》、《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部署要求全力做好近期维稳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多次召开会议,对维稳工作作出明确部署,提出严格要求。自治区纪委、区党委组织部对近期维稳工作中出现的两起失职渎职案件在全区进行了通报。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当前维护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对维稳形势的判断和维护稳定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松懈麻痹的思想,警钟长鸣,扎实工作,狠抓各项维稳措施的落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决做到提高警惕、坚守岗位、紧盯目标、关注民生、严密防范、落实责任,全力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维稳工作。

通知要求,要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确保维稳工作措施的落实。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方面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积极开展维稳工作。

要及时发现、严肃处理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包括违反维稳工作纪律的问题。要采取日常督察、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在岗情况和值班带班情况、各项维稳措施落实情况、各单位值班制度执行情况、各级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开展情况、寺管会干部在岗及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干部认真履职,不折不扣地把维护稳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及时通报督察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通知强调,要加大处理力度,严肃处理违反维稳工作纪律的行为。把严肃维稳工作纪律放在突出位置,用严明的纪律保障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失职渎职行为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党员干部置区党委的规定和要求于不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对不坚守岗位、不负责任、失职渎职、在维护稳定方面出现问题的;对关键时刻擅离职守、临阵退缩或者敷衍塞责、推诿扯皮造成严重后果的,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级干部,一律先就地免职,再视情给予纪律处分。特别严重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要加大对违反维稳工作纪律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三令五申、不负责任的要抓典型并公开处理。

通知号召,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决落实中央和区党委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决策部署,服从组织、听从指挥,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积极投身到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去,确保全区社会局势和谐稳定。▲◆★●■☆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February 07, 2012 10:21 A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中国内地公务员医改成本50亿 改革后仍享超国民待遇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