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职场不成熟的十大标志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0&postID=28004.html
★标志八:锋芒毕露
有人则相反,不忍不让,锋芒毕露。这也不好,这样会树敌太多,而且太容易让人看透,很容易中了别人的招儿。适当的时候露露锋芒,展示一下自己的立场就可以了,大多数的情况,还是应该韬光养晦的。
今 日 看 点 : 2012-01-03▲◆★●■☆
中国学者提出“两超多强”概念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201/t20120102_1687262.html
台湾大选前展望两岸关系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20103.shtml
国际敌对势力加紧西化与分化中国
http://www.zaobao.com/zg/zg120103_006.shtml
胡锦涛要求党员警惕外国文化渗透
http://ed-china.stnn.cc/China/201201/t20120103_1687531.html
苏联解体启示:西方不是天使不会容中国强大
http://news.china.com/focus/cccp20/11112018/20111231/16963656.html
北斗系统可提高解放军作战效能100到1000倍
http://news.china.com/zh_cn/focus/kejin/11104958/20111227
中国学者提出“两超多强”概念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201/t20120102_1687262.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2-01-02
美国之音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中国学者提出国际格局“两超多强”概念》。摘编如下:
新年前夕,中国著名外交关系学者阎学通撰文称未来世界格局将由美国引领的“一超多强”向以中美两国为主导的“两超多强”转变。
文章称,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的变化趋势,并对国际规范、国际组织、国际思潮都产生了影响。2012年这种趋势会更加强劲。
中国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在12月30日出版的《环球时报》上撰文说: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的单极格局已明显弱化,大国综合实力结构正向两极化发展。
中、美综合实力的差距在缩小,同时两国与其它大国的实力差距在扩大。
目前和今后15年,只有中、美的国防开支能维持在千亿美元水平之上。因此从物质实力角度分析,目前一超多强的实力格局开始向“两超多强”演变,多极化的潜在可能性越来越小。
文章还说,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管理事务的能力正在下降。在大国实力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下,领导者终身制造成国际组织领导国的责权不平衡。
领导国没有能力提供领导,有能力的国家不承担领导责任,从而使国际组织无力为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国际合作提供领导力量。
国际机构目前正出现“以量充质”的现象,并日益向表达不同见解而非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
此外,文章指出,冷战后,自由主义为主流的思潮正受到追求公平正义思想的挑战。随着民众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越来越不能容忍。
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运动、欧洲抗议紧缩政策活动和俄罗斯抗议选举舞弊活动,都体现出民众对实现社会正义比经济发展更渴求。
国际格局两极化的趋势正在弱化美国的国际主导地位,同时使以自由平等竞争为核心的美国传统意识形态,在国内外受到公平和正义思想的挑战。▲◆★●■☆
台湾大选前展望两岸关系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20103.shtml
[蔡逸儒] (2012-01-03)2012年 1月14日,台湾将进行总统大选及中央民意代表改选。
如果马英九获胜的话,以笔者对中国大陆的了解,北京或许会提出一些说法和要求,主张早日进入政治对话或谈判,讨论高阶性的政治问题,但是大陆应该已然理解,即使马英九获胜,相对于四年前的大胜,这次他必然只能小胜,立法院也不会再是绝对多数的优势,一个相对弱势的总统,而且只有三年的时间,此后他就将进入后马英九的跛脚时期,马政府虽然有创造个人历史纪录的压力和期望,但他究竟能走多远、可走多快,而不受台湾内部政治局势牵制还是个疑问。
万一蔡英文女士获得胜利,两岸关系停滞、倒退、恶化三步曲恐怕一时难以避免,但我们也可预见蔡英文女士及其团队在上任之前及执政初期,一定会展现柔软的身段和灵活的策略,在没有九二共识的前提,北京不接受台湾共识的前提下,试图找出新的说法,来尝试缓解两岸局势,争取外国的同情和理解。当局势初步稳定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民进党还是会利用执政的优势和行政权力,在执行面上给两岸关系增加各种麻烦,凸显两岸一边一国的台独理念。
关于大陆方面,北京的政策一经制定就有某种程度的延续性。即或明年下半年中共要进行高层人事改组与换届的问题,习近平等人主政之后,虽然在细节及执行方面会可能有部分渐进式的调整,但两岸和平发展的主流思想和政策主轴应该不会有变。台湾目前有人说,如果蔡英文当选,大陆内部可能以此为借口,对北京当前惠台政策提出质疑,挑战高层决策,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台湾百姓做的错误选择,与北京对台政策无涉。笔者较倾向于接受后面的说法。
谈到欧盟、美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相关国家对台湾这次选举所采取的立场,表面上,大家都说这是台湾的内政问题,理当由台湾人民做出最后的选择,但是至少根据笔者与相关国家学者、政府官员、外交代表接触所得,大家都期望台海局势能够维持目前这种和缓改善、紧张降低的局面,这既合乎两岸,也与区域内外国家的共同利益有关。换而言之,排除外交用语之后,相关国家支持马连任的倾向性已然相当明显。美国最近宣布台湾列入免签证候选名单即为一例。
有关台湾内政方面,如果马英九获胜,国民党应可维持当前表面和谐的气氛,但连战、吴伯雄、萧万长等大老的影响力恐怕将会进一步慢慢弱化,王金平将继续在立法院内外发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马、王关系未来的发展耐人寻味。和其他中生代表比较起来,由于吴敦义已抢居较佳战略优势地位,他和郝龙斌、胡志强及朱立伦之间的互动将是值得观察的重点。
蔡若败选民进党必内斗
在民进党方面,如果蔡英文胜选,虽说蔡英文已表明,竞选团队并不就是执政团队,但蔡究竟能够抵挡多少的大老及派系压力还是让人怀疑。吕秀莲、游锡堃可以不论,但谢长廷及苏贞昌是否从此再无二志仍然让人好奇。民间多半相信,陈水扁案在走完所有法律程序之后,颇有获得特赦可能。民进党享受过权力,又失去权力,如今再度夺回政权,外界或可预见,民进党这回恐将采取更激烈的手段,以确保能够长期执政。
反过来看,不论马、蔡谁输,两党内部立刻都将会出现检讨批评、追究责任的声浪,从而引发新一回合的党内权力角逐。以马的个性而言,其失业裸退,辞去党主席的可能最大,至少绝不会像李登辉、陈水扁、宋楚瑜一样,还想在幕后影响台湾政局的发展。以民进党勇于内斗的特性而言,败选的蔡英文理所当然的必须辞去党主席,届时多半又是派系大老进行角逐,静待热带气旋,志在大位,想要重新出发的苏贞昌恐怕绝对不会缺席。
除此而外,选后台湾还将面临几个困境。1月14日选出新的总统及立法院,立法院将于2月1日宣誓就职,此前行政院就该依例先行总辞,并组织新的内阁以示对新立法院负责,但是总统当选人则要到5月20日就职,如果马英九连任,问题较为容易处理,选后可以任命新的行政院长组阁,否则新的蔡总统就职时又要组织自己的政府,届时内阁必然又要改组一次,过渡内阁造成台湾政局动荡事小,在国际经济局势变化莫测之际,政府空转则非同小可。
同样的,立法院改选的结果,不管马、蔡谁当选,如果执政党同时也仍能掌握立法院多数席位,事情也比较好办;但如果行政、立法分属不同阵营掌握,比如说蔡赢了总统选举,但输了立法院,或输了总统,但赢了立法院,同样的情况当然也适用于马英九身上,这都会造成少数政府执政的困境。就像2000年陈水扁当时胜选的情况一样,少数执政的下场通常凄惨,往往一事无成,未来如果蓝绿双方阵营都不肯妥协,后果都会非常的严重。
另外,1月14日,马英九如果输了选举,但他的法定任期要到5月20日,有这么长的一段空窗时期,他如果在2月1日前要任命一位担任短命过渡内阁的行政院长,此时显然很难有人愿意跳入火坑,最后可能变成有能力的人不愿,没能力的人抢着要做,所托非人,但大家又不能让他提早交出政权,因为这侵犯到他的统帅权,在这四个月间,他万一要执行重大政策,号令文武百官,反对党必然会横加批判,四处制肘,这个问题同样无解。
简单地说,2012年的两岸关系将受台湾大选结果牵动,如果马英九胜选,大家可以合理期待双边关系将在既有轨道上持续往前发展,中期以后可以有很多的可能和期望;但如果民进党获胜,两岸关系将会进入一段相当长的不稳定、不可预知,甚至倒退的时期。选后,台湾内政更将面临许多的困境,若再加上大陆高层换届,还要有一段休养生息、摸索学习的时期,短期内要两岸关系有重大突破的机率委实不大。▲◆★●■☆ 作者:蔡逸儒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研究所教授
国际敌对势力加紧西化与分化中国
http://www.zaobao.com/zg/zg120103_006.shtml
(2012-01-03)● 韩咏红 北京特派员 报道
中共核心刊物、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求是》杂志,本期刊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去年10月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分讲话。文章显示胡锦涛发出警告说,国际敌对势力正加紧西化与分化中国的图谋,其中思想文化领域是敌对势力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
根据《求是》刊登的文章,胡锦涛接着提出:“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去年六中全会是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为主题,会议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说法。
这个主题的制定凸显了中共高层对本国文化竞争力的担忧,尤其担心西方的政治理念与文化价值观长期潜移默化传入中国后,可能慢慢影响中共的执政地位。
去年二三月,北非地区出现的广场革命浪潮,中国一度也掀起“中国版茉莉花革命”疑云,以互联网为工具,号召群众在中国各大城市集会的召集活动,最终被证明为虚惊一场,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北非革命对中国民众的心理暗示不容小觑。
适巧,去年年中以后,中国各地的恶性群体性事件出现上升趋势。
一般而言,对稳定形势的担忧,会导致政治领导层趋向保守,提高防御心理与加紧意识形态掌控。
但是自由派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目前更需要的是推进改革,尤其是社会与政治领域的改革,以给予社会更多利益博弈空间去自我调节矛盾。
在保守与推进改革之间的判断拿捏,将是这几年里外界观察中国政治走向的焦点;在意识形态领域空间边窄,但社会思维更开放的两者间产生的张力,也可能在未来几年里更为凸显。
去年年中以后,中国各地的恶性群体性事件出现上升趋势。一般而言,对稳定形势的担忧,会导致政治领导层趋向保守,提高防御心理与加紧意识形态掌控。▲◆★●■☆
胡锦涛要求党员警惕外国文化渗透
http://ed-china.stnn.cc/China/201201/t20120103_1687531.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2-01-03
美国之音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胡锦涛要求党员警惕外国文化渗透》。摘编如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新年第一期上发表文章,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他指责国际敌对势力正加紧对中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胡锦涛警告中共党员、干部要“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胡锦涛在《求是》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是他在去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这篇标题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章强调中国要加强文化建设和改革。胡锦涛说,“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胡锦涛说,中国的文化实力和影响力与中国国际地位不符,“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没有扭转。他警告说,思想文化领域是国际敌对势力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
胡锦涛要求各地、级党委和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工作的重要位置,并且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依据。来源:星岛环球网▲◆★●■☆
苏联解体启示:西方不是天使不会容中国强大
http://news.china.com/focus/cccp20/11112018/20111231/16963656.html
2011-12-31 环球时报 新华网 据12月26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25日迎来苏联解体20周年,然而“没有一个外部事件比苏联解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影响更大了。”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亚洲问题专家西格尔曾如此评论。
英国《金融时报》说,苏联解体在中国激起了巨大震荡。美国《全球主义者》则说,在中国,人们喜忧参半,一些人抱着对苏联的怀旧情绪为其解体深深遗憾,另一些人认为,随着苏联解体,中国来自北部的威胁也消失了。
1991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学者夏义善正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他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当时,大部分俄罗斯人很兴奋,他亲眼看到,在公共汽车上,一名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因分发称赞俄共功绩的传单而被围攻。夏义善说,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内部问题的观察和理解确实很毒辣,很透彻,但他的改革方法有问题。夏义善说,戈尔巴乔夫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就是把西方国家当成“天使”。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问题学者张树华说,要保持发展,改革必不可少,但要把握改革方向,不能让改革失控。苏联解体告诉我们,不要对外界心存幻想。西方容不下一个强大的苏联,也不可能容下一个强大的中国。▲◆★●■☆
北斗系统可提高解放军作战效能100到1000倍
http://news.china.com/zh_cn/focus/kejin/11104958/20111227/16953220.html
2011-12-27 法制晚报 今起试运行 范围:我国及周边服务:提供导航、授时等特点:稳定、安全、可靠
2011-12-27 法制晚报 讯(记者郭媛丹实习生王婷婷)从今天开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提供试运行服务。预计明年底提供正式运行服务。
今天上午,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发射了10颗,建成了基本系统。从今天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冉承其郑重承诺。他说,稳定、安全、可靠是北斗的特点。根据介绍,北斗系统目前国内用户应该在十万以上的量级。
“经前期系统测试和试验评估表明,我们已经具备25米左右的定位服务精度。到明年底,系统基本建成后再提供正式运行服务,到那个时候服务精度会达到10米左右。”冉承其说。
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国防
北斗在国防上的应用,能使作战效能提高100-1000倍,作战费效比提高10-50倍,大大提高国防能力和减少国防经济的负担。
智能交通
在陆地交通中用途就更多了,北斗将在智能交通、路况信息管理、道路堵塞治理、车辆监控和车辆自主导航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配上接收机的话,可以准确地知道他的位置,并告诉公安系统包括监护者,从而实现实时监控。
校园学生安全监控网,能够保护中小学生。一旦学生戴的校徽里面加了芯片,任何时候都能知道他在哪里,而且这个信息可以通报给家长、公安局和教育局。
北斗系统在汶川、舟曲的救灾过程中“小试身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北斗有定位和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可以及时把位置报给救灾指挥部。
在发生灾害后,作为生命线的通信设施已经完全破坏了,唯一能用的就是北斗系统,所以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汶川和舟曲。
北斗的实时精密定位将应用于土地和农田的整理和管理,北斗终端装在拖拉机和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上能够以0.1米的定位精度实现对农田的精密耕作。我们现在耕种面积是以亩为单位的,大概是660平方米,将来是以0.1×0.1平方米的精度水平进行工作。
楼体监控
高楼搭建时钢架结构稳定不稳定?两个钢架在一点交会的时候,那个地方变形会很大,可以达到十几个毫米,超过一定的变形就会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密监测。
针对不同种类的鱼群随着洋流定期洄游的特点,利用北斗系统的定位来寻找将要到某个点的鱼群,渔船和鱼群交会就可以捕到大量的鱼。
文(除署名外)/记者李莎莎
明年计划
2012年,按照北斗系统组网发射计划,还要发射6颗组网卫星,进一步扩大系统服务区域和提高服务性能,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监控高铁运行
我国高铁可以运用北斗系统进行道路的建设、路基沉降的监测,利用北斗进行运行管理和运行安全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