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卫星技术突飞猛进” | (回到Blog入口) | 超低生育率:中国人口政策已经骑虎难下 »

陈炳德惊世反击:南海不要美国操心,要打奉陪到底

值得一辈子珍藏的【生活经典】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6916&msg_id=284

 

    ★ 说话要用脑子,敏事慎言,话多无益,嘴只是一件扬声器而已,平时一定要注意监督、控制好调频旋钮和音控开关,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以为人家给你笑脸就是欣赏,没完没了的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讲出来,结果让人家彻底摸清了家底,还偷着笑你。

 

今 日 看 点 : 2011-07-13▲◆★●■☆

 

面对食品安全事件 我们还能吃什么?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3124

 

科學家錢學森怎樣向領袖撒謊表忠心?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6&postID=22701.html

 

深度分析:美国为何要和中国过不去?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765977.html

 

各抛一套“蛋糕论” 薄熙来汪洋公开斗法?

http://www.zaobao.com/zg/zg110713_003.shtml

 

马伦为何身在北京,却不领中国情意?

http://grass.chinaiiss.com/html/20117/13/wa528d.html

 

陈炳德惊世反击:南海不要美国操心,要打奉陪到底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8/32/44/5_1.html

 

 





面对食品安全事件 我们还能吃什么?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3124


   2011-7-12 :面对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还能吃什么?

  本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不同食品的安全考虑中,最不放心的前三位分别为熟食、奶制品和儿童食品

  “想吃一些美味点的东西了。”80多年前乔治·奥威尔写那些饿肚子的英国工人时说。挪到现在,他可能会写:“想吃一些安全点的东西罢了。”

  吃不饱,到不敢吃,社会进步的方式像一部黑色幽默短剧:面包有了,黄油有了,但人们仍在“吃什么”的漩涡里挣扎。

  在每日必去的奶茶店门口,孙斐踌躇了一会儿,还是离开了。海峡对岸的塑化剂风暴据传已经波及大陆,“还是喝白开水吧。”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本刊记者发现,早有乐观主义者在网上给忧心忡忡的孙斐们出了一个主意:奶茶照喝,喝完了再啃个西瓜不就结了。还列出了一个公式---“塑化剂+膨大剂=以毒攻毒”。

  调侃之意,带着无奈。

  毫无疑问,2011年的年度词汇中,“食品安全”必有重要一席。仅刚刚过半的前六个月,曝光的问题食品数量就成井喷式增长。据复旦大学三年级研究生吴恒和其志愿团队新近披露的调查数据显示,不足半年的时间里,新闻报道出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已超过500件。

  面对如此多的食品安全事故,我们究竟能吃什么,能在哪吃?《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日前做了一项食品安全调查。回收到的206份有效问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中国人在“吃”上所面临的严峻现状。

  我们还能吃什么

  从阴魂难散的三聚氰胺开始,“祸从口入”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

  2011年4月15日,就有三起食品安全同时亮起红灯:4月15日,合肥市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有一种“牛肉膏”添加剂,可以将猪肉加工成口感以假乱真的“牛肉”;同日,湖北省宜昌市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公斤;北京批发市场惊现染色黑芝麻,该芝麻在水中浸泡后,水有如墨汁⋯⋯

  而这只是披露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冰山一角:

  2011年2月,著名植物营养学专家潘根兴教授称在2007年的时候,他们曾针对中国六个地区(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华北)县级以上市场的170多个大米样品进行了随机的采购和科学调查,结果发现,在抽调的这170多个大米样品中,有10%的市售大米存在镉超标的问题;

  3月,中央电视台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

  4月11日,还是在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曝光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系为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

  4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发布消息说,该局皇姑分局端掉6个黄豆芽黑加工点,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生产的豆芽25吨多,经检测,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嘌呤激素,其中,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

  4月21日,广东省中山市质检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当场查获约1万斤假粉条成品;

  4月27日,广州一非法作坊在死猪中拌入剧毒农药腌制腊肉,并且公开销卖的事件曝光;

  5月,台湾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塑化剂,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

  5月13日,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延陵镇大吕村,今年51岁刘明锁种植的40多亩西瓜还没有成熟就炸裂开来,此后西瓜膨大剂事件展开;

  6月,陕西省周至县种植的猕猴桃被曝靠膨大剂增产⋯⋯

  食品安全事件如系列剧一般,每集剧情各异,但均是以问题食品为主题,翻新的,不过是花样。

  在《瞭望东方周刊》做的关于“食品安全怎么看”的调查中,设置了“按满分100分计,您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打多少分”的一道题目,回收的数据显示,有70%多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食品安全是不及格的,低于60分以下。“天天看新闻听广播都是在讲食品安全问题⋯⋯ 一下一个添加剂,一下一个全球最低标准⋯⋯”受访者对本刊记者抱怨,“唉,我们还能吃什么呢?”

  什么食品最让人担心?

  食品安全问题中,什么最让人担心?

  在“您觉得现在哪些食品安全问题最多”的问题回答中,调查结果显示,94%以上的人担心食物添加剂有害人身健康问题,接下来是“假冒伪劣产品”(76%)和散装食品卫生问题(54%),相对而言,受访者对“食品已过保质期”的担忧较小。

  这一结果同复旦学生吴恒收集的食品安全新闻数据一致,2134篇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报道中,关于添加剂的报道有1007篇,居于首位;而食品造假和卫生不达标也居于前列。

  《瞭望东方周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不同食品(米面油、肉、蔬菜、水果、禽蛋、糖果糕点、豆制品、奶制品、水产品、酒类、熟食、儿童食品、食品调料)的安全考虑中,最不放心的前三位分别为熟食、奶制品和儿童食品。这三者也是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米面油、蔬菜水果、禽蛋类食品是安全度被认可中食品排名最靠前的。

  “越是深加工以及出过问题的食品种类就越让人感到不安,而越是初级的食品,越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而相继曝光的‘大米镉超标’、‘水果膨大剂’、‘红心鸡蛋’等食品安全问题也一次次为我们敲响警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侵蚀饮食中最原始的食材。”吴恒的调查报告说。

  约70%的受访者认为进口食品更安全

  本次《瞭望东方周刊》问卷调查显示,重塑国产食品的品牌信心任重道远。

  “国产食品和进口食品您觉得哪个更安全”的问题共设置了三个选项:国产食品;进口食品;都不安全。调查结果显示,27%的受访者认为,无论进口还是国产的食品,都不安全,但也有约70%的受访者认为进口食品更安全。

  在认为安全的食品购买场所的选项中,“超市”成为受访者的首选答案,有85%的人认为超市购买食品安全,接下去的顺序依次是农贸市场、社区便民店等,而“马路市场”被认为是最不安全的食品购买场所。

  为什么选择超市?“因为它们就在我们身边,习惯了就容易相信。”受访者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但是进口食品真的安全吗?台湾饮料塑化剂风波今年闹得沸沸扬扬,欧洲黄瓜也被冠以“毒”字,上海的问题馒头也是在超市被查出来⋯⋯

  对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王龙兴也非常遗憾,在监管上海食品安全的过程中,他一直在强调希望超市成为上海老百姓的消费主要场所。但“问题馒头”伤害了消费者对超市的信心。“我觉得上海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王龙兴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城市越大食品越安全吗

  中国城市中,哪些城市的食品你认为是安全的?京广沪等一线城市吗?

  恰恰相反,一线城市的食品安全往往是人们担忧的重点。本刊此次的调查数据也显示,一线城市的食品安全问题曝光最多。 有40%的受访者认为,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食品安全问题最严重。他们认为,二线城市暴露的食品安全隐患相对较少(23%)。

  吴恒在其《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中表示,北京、广州、上海三个中国一线城市的食品安全问题曝光率分居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四位。

  在大食品企业纷纷因食品安全方面的丑闻而焦头烂额之时,回首望去,不能不承认:食品企业,实在是个靠信誉生存的领域。如果只求利润不顾消费者安全,不管多么辉煌,一旦恶行曝光,一夜之间就可能像三鹿一样灰飞烟灭。但只要对消费者负责,建立起了信誉,消费者的追捧也能使企业获得超高速发展。

  中央电视台等一些媒体报道:曾经有一段儿,国内火腿肠市场恶性竞争,一些企业不断降低火腿肠中肉类的含量,导致火腿肠质量迅速下降,老百姓戏称火腿肠为“面棍”。在巨大的行业危机面前,金锣集团率先提出“重新定义火腿肠”的行业发展理念,提高火腿肠中肉的含量,靠品质遏制了行业下滑的趋势。

  2008年开始,金锣未雨绸缪,从饲养到餐桌,构建全生态产业链条,从美国进口干料饲喂系统及美国进口自动电子饲喂站。自建猪场,自繁自养种猪、商品猪。目前自己供应的商品猪已经占到整个集团屠宰量的半壁江山。最近又注资18亿元,修建了12座养猪场,同时预计2到3年内还将多建10座,以期达到每年向公司供应200到250万头商品猪的能力。

  广州亚运会指定肉制品供应商的荣耀,让金锣为更多人所知。金锣连续两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500强收入增长最快的百家企业中排名第64位。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科學家錢學森怎樣向領袖撒謊表忠心?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6&postID=22701.html


1958年,錢學森在《大眾科學》和《中國青年》雜誌上發表了“糧食畝產會有多少?”和“農業中的力學問題”兩篇文章,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釋了畝產百萬斤的可能性。大膽聲稱:糧食產量可以無限地增加,太陽光能射到地表,只要利用其30%,畝產就可能達到“兩千多斤的20多倍!”

目前的生產力水平,高產農田植物的光合轉化效率也不過0.5%,1959年,錢學森的計算又使畝產潛力精確為58500斤(錢學森:農業中的力學問題)。錢學森以他科學家的名譽作擔保,讓中國人相信“大躍進”政策的“科學性”,其效果極為惡劣:1958-1962年,中國大躍進後期,餓死41000000人以上。

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問毛澤東:“你也不是沒當過農民,你應當知道畝產萬斤是不可能的”。毛澤東說:這是我看了大科學家錢學森的文章,才相信的。後來毛澤東檢討說,他是上了科學家們的當(中國青年報:理性照耀中國)。

毛澤東真地上了科學家們的當嗎?非也!中國第一代領導人,絕大部分是正宗的土包子,泥腿子,即使不是正宗的農民出身,也有幾十年在農村摸爬滾打的經歷。中國當時的真實畝產量,理應大體知道。中國當時的信息再閉塞,第一代領導人至少應該知道蘇聯和歐美的畝產量。

毛澤東要農業放衛星,錢學森等“科學家們”來證明。錢學森畝產58500斤不是科學證明,而是向偉大領袖表示忠心,讓英明偉大正確的毛澤東主席對中國的科學家一萬個放心——中國特色科學家寧可出具假證明,絕不背叛偉大領袖。毛主席下令農業放衛星,是現代版的指鹿為馬。

科學要為政治服務,是中國科學的首務。

在極權政體中,一旦成為領袖,就是世界級的通才。毛澤東沒上過戰場,是中國公認的軍事家;沒種過地,大筆一揮成就《農業八字憲法》;業餘時間寫出《矛盾論》成為哲學家;毛澤東《在延安文化座談會上的講話》,使他成為無可質疑的通才藝術家;大鍊鋼鐵后提出四個現代化,毛澤東成了全才科學家;相互矛盾的《毛主席語錄》,使他成了思想家……
極權政體造就極權科技體系。

中國的“兩彈一星”是科學嗎?世界上首次製造“兩彈一星”的是科學,以後的是技術。錢學森等一大批所謂的中國特色“科學家”,充其量也只能稱某一方面的技術專家。

大躍進中,錢學森以所謂的科學成果向毛主席完美無缺地表達了忠心。

1990年,錢學森在人民日報大談教育,“從現在到下個世紀中葉以後,假如我們要在世界有競爭能力的話,我認為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是碩士文化水平……現在我們說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是不夠的。但是我覺得總結我們過去的經驗,完全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4歲就上學,我看經過14年到18歲,就可以達到碩士水平”。——“中國教育大躍進”,錢學森以科學教育家的身份向新主子表忠心。

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國防科工委聯合慶祝錢學森90周年誕辰。不是紀念錢學森在發展兩彈一星和“神五”載人飛天上的貢獻,而是慶祝錢學森在地理科學、在教育學、在沙產業理論、在“知識密集型草產業”、在“人體科學”、和“天地生”科學方面的“劃時代貢獻”!這是錢學森和科技部門在向“科學發展觀”表忠心。

錢學森是代表中國科技工作者向領袖表忠心的楷模。六十年來,中國的科學成就鳳毛麟角,技術成果小有成就,向權力表忠心的文章汗牛充棟。

權衡主義哲學認為,以求真實為目的而有所發明發現的人,才配稱為科學家。依此標準,中國特色科學家,99%的都是冒牌貨。▲◆★●■☆


深度分析:美国为何要和中国过不去?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765977.html


      2011-07-11:网友的深度分析:美国为何要和中国过不去(组图)

  那么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社会的三亿多美国人,由于他们对生活的品质,多样化,舒适度等要求多且细。所以美国人对地球资源的索取,给地球环境和生态造成的压力与影响,就不能与我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相提并论了。

  但是问题还没有完,美国人的高品质生活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工资高,福利好,社会保障有力。也就是说,美国人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劳动,就完全可以过上非常舒适的生活了。那么在美国人过上这样舒适生活同时,必定需要有人给他们提供这种舒适生活的服务和劳动。讲得更直接和露骨一点,就是需要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给他买单,需要更多的人为他做牛做马。

  那么也就是说,美国不但需要像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利比亚等这些国家的石油资源;还需要像印度,巴基斯坦,中国,东南亚等等国家的资源,廉价劳动力,高附加值产品输入地。那么显而易见。美国人之所以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围堵和打压中国,主要目的有三:1中国崛起必定需要一个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也就是说未来肯定会以中国为中心而形成一个全新的经济体。

  因为中国在全力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而获得巨大成功后,其强大的科技,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影响力,必定会向周边地区延伸和辐射,从而逐步成长为一个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都相对比较独立的亚洲共同体,那么当地区出现这样的一体化进程的趋势,就会排斥美国人原有的战略利益,而成为另一个欧元区,那么这个时候,美国人就会毫不犹豫来搅局;2以窃取中国南海利益为鱼饵,拉东南亚国家下水,

  然后大肆制造中国威胁论,把东南亚国家牢牢绑在自己战车上,让他们成为自己永远的奴隶,为美国战略利益长期服务,同时为美国人的优越生活水平提供能量和服务;3美国目前已欠下了14.28万亿美元的国债,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而目前中国手中还持有的1.2万亿美国国债,同时中国手中还有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是另一方面美国极力限制中国购买美国的高端技术,先进设备和大公司。那么也就是说,中国在付出巨大资源和廉价劳力的情况下,所攒取的美元,已陷入了有钱用不出去的尴尬局面。而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债权人缺乏实力而陷入弱势,

  而债务人却处在至高无上的强势地位。那么也就是说,欠债还钱不是我们债权人说了算,而是要看美国人的脸色和态度了。所以美国要千方百计地阻止中国发展,一直让我们陷入弱势地位。4美国人之所以对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国大打出手,还虎视眈眈,威逼利诱伊朗,北朝鲜,古巴等国,除了抢占他们的资源和财富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竟然敢公然与美国霸权主义作对,甚至试图分庭抗争。

  我们知道不管是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还是世界贸易的基本结算货币和世界的基本外汇储备货币——美元,它们主要规则制定者是美国,它们几乎是围绕着美国人的利益而制定,执行和服务的。谁敢于去触犯美国人制定的这些规则,就等同于触犯了美国人的全球霸权主义所获得的全球战略利益。而美国人最害怕的就是能够威胁到美国人的这种霸权主义的潜在威胁国,而中国是具有这种潜在实力的国家之一。

  事实上在中国还有很多人,没有真正清醒意识到中国崛起即将打破原有的世界格局,特别是给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造成重大影响,冲击和阻碍;那么反过来,美国一定不会熟视无睹,让中国不断地做强做大,他们必然会千方百计地影响中国,不断给在崛起之路中的中国创造一系列麻烦和危机。那么在美国一手操纵下的唯利主义的冷漠世界里,能够给中国带来怎样长期利益与好处吗?

  他们是否给中国带来潜在威胁和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呢?我们是否不留余地,全身心投入到他们怀抱中去呢?就像现在,中国几乎把所有国内资源都投入到与世界经济接轨当中,例如银行,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土地,稀土资源等等,我们几乎是赤裸裸地面向人家,毫无保留。可人家没有那么多的痴心,热情和诚意来消受这份善意。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我们的资源,廉价劳力和优质服务,来保障他们国内的高品质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服务。

  为了保持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地位的需要,他们不惜践踏人间一切公理和道义,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方式和手段,来冷酷地对待那些潜在竞争对手和敢于不听话的国家,甚至有必要地从肉体上消灭他们。例如美洲地区原居民的印度安人,伊拉克的萨达姆,基地组织的本拉登等。

  那么既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把中国视为原材料和廉价劳力的输出地,和附加值高的产品接收者。我们需要动用超过几十元的成本,资源,或代价,才最终获利一元,甚至是不到一元的利润;而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经济,金融,美元,科技,军事等等实力,垄断地位和特权,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元钱的成本或资源,轻易地创造超过十元,几十元,甚至是几百元的价值和利润。

  那么这就是他们的游戏规则,也是他们的利益所在,一旦我们试图打破这种利益分配格局,必定会被他们视为威胁。例如中国在深化改革,积极转换产业结构。不断弱化自己的原材料和廉价产品出口基地;极力开发自己的高科技产业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在高端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地位;争抢在世界已日益萎缩的战略资源;以及中国所提倡的和平相处的四项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极其合理,公正,公平和科学的行为与方式,事实上都对美国的弱肉强食的世界霸权主义,构成了非常现实的潜在威胁,打击和损害。所以为什么美国一直会成为着我国的心腹大患和危机制造者,关键就在如此。

  总而言之,在美国人没有彻底放弃全球霸权主义思想和行为时,中国发展必定会成为他们的现实威胁。而且不管中国方面怎么示好,表达善意,美国人也不可能放弃敌对态度。因为这些都是由美国人的核心文化,历史传统和世界观来决定的!因为他们极度崇拜的是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利益在推动!不择手段地换取利益,就是解释他们的行为准则! ▲◆★●■☆


各抛一套“蛋糕论” 薄熙来汪洋公开斗法?
http://www.zaobao.com/zg/zg110713_003.shtml


(2011-07-13)● 韩咏红

两套的“蛋糕论”同时被置于公众视角下,再次凸显了中共团系大将汪洋与高干子弟代表薄熙来的微妙关系——面向中共十八大的上位竞赛,薄汪之争正进一步显性化与公开化。

韩咏红 报道 北京特派员

  继不久前在中共建党90周年前夕提出“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是歌颂辉煌更重要”以后,中共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最近又强调,广东现在把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但是要做大蛋糕仍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广州媒体《新快报》引述汪洋前日在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的分组讨论上说:“分蛋糕不是重点工作,做蛋糕是重点,这点是有针对性的。这不是新话,但是在这个时候强调它就有新意。”

  汪洋的提法与中共另一政坛明星,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反复提出的要“一边分好蛋糕,一边做大蛋糕”的讲法正好成为对比。

  两套的“蛋糕论”同时被置于公众视角下,再次凸显了中共团系大将汪洋与高干子弟代表薄熙来的微妙关系——面向中共十八大的上位竞赛,薄汪之争正进一步显性化与公开化。

  在中国公众视野里,这已经不是短期内汪洋第一次对薄熙来唱反调。

  上月26日,汪洋在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主办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针对当时党史的学习与回顾活动提出,中共作为成熟的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是歌颂辉煌更有利于长期执政。

在中国歌颂革命岁月的红色文化泛起的背景下,汪洋这番表态,马上被敏感的政情观察者认为是暗批最早刮起红色文化潮流的西南直辖市重庆。

  汪洋前天(11日)再抛出“蛋糕论”,还强调其中的针对性,唱反调的味道又更明显。就在前一天(10日)薄熙来邀请全国三农问题专家,在重庆召开“2011中国农村经济论坛” 。薄熙来在会议上指明,重庆不必等到发展的高级阶段再去研究合理分配与共同富裕的问题,而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就统筹兼顾,处理好城乡、工农、发展与分配的关系,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家园。

  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引述薄熙来提出,要看长远,算总账,一边分好蛋糕,一边做大蛋糕。

  薄熙来在主政重庆后已不止一次表达“不能先做蛋糕才分蛋糕”的观点。去年底,他曾反驳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主流观点称:“有人认为,你总要先把经济搞上去,挣了钱才能改善民生吧!‘蛋糕’做大了才能分‘蛋糕’,这看似有理,其实行不通。因为‘蛋糕’分得不公平,做‘蛋糕’的人就没有积极性,这‘蛋糕’就总也做不大。”

  大兴公租房,开展干部大走访,强调均贫富……重庆主政者由此建立了政治手腕强硬、重视民生的形象。与此同时,打黑唱红的手段也使其招致了不尊重司法独立、反改革的恶评。与之相对,汪洋11日的讲话里,提出广东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建设法治广东。上周他力挺网络问政,更抛出“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的言论,凸显重民主的改革者形象。

学者:政治明星 为十八大卡位

  在谈到汪洋近期的动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鸣受访时形容,薄熙来与汪洋两人是在“斗法”,目标也都离不开十八大人事布局。

  张鸣指出,在十八大仅剩一年多之际,政治明星竞争非常激烈。本月初中共90周年党庆气氛平淡,就说明在剧烈角逐战的氛围下,很多人已无心庆祝党庆。

  然而,其他大员的竞争可能在暗中进行,薄汪却是从一开始就明确对手关系。2007年薄熙来从商务部长调任内陆省份重庆,而原来的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转向更大舞台,主政改革开放前沿地广东。作为继任者的薄熙来在重庆高调打黑,被认为是有意暗批汪洋治渝不力。

张鸣说:他们俩是竞争对手,汪洋希望更大一点,薄熙来要把他拉下来一点。

  但是张鸣也指出,汪洋以强调改革开放、凸显民主姿态,来与标榜中共革命传统、“唱红打黑”的薄熙来竞争,是在近期才明朗起来。此前,汪洋的表态原本比较暧昧,恰恰由于薄熙来高调推崇红色文化的动作,引起党内自由派的反弹,党内风气有所改变,反而扩大了改革派话语的市场。

  不过,受访学者均不认为,薄汪之争代表了团系官员与高干子弟的直接对立,更多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竞争。作为年龄在62岁以下的政治局委员,薄熙来与汪洋两人都是下一届政治局常委席位的有力竞争者,其中今年56岁的汪洋相对于62岁的薄熙来而言,稍具年龄优势。

  而两人高调过招,就表明大家都还有机会。如果大局已定,角逐者将是另一种表现。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薄智跃在受访时,则从积极角度看待中共大员公开表现分歧。薄熙来与汪洋的不同表态,虽然完全可以解读为两人有针对性的竞争,但也能解读为大员在竞争的同时为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不同思路。

  薄智跃说:“确实现在地方大员马上面对十八大,想争上位,大家都想拿出自己一套思路来,为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不同的发展思路。”▲◆★●■☆


马伦为何身在北京,却不领中国情意?
http://grass.chinaiiss.com/html/20117/13/wa528d.html


    2011-7-13: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于7月10日至13日展开为期四天的访华。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郭伯雄、梁光烈分别在11日上午和下午会见马伦。此后马伦一行将在北京、山东、浙江等地参访解放军陆海空和二炮的有关军事单位。此次行程包含参观二炮作战部队的武器装备,成为马伦访华的最大看点。

  马伦此访正值南海局势升温之际,他在昨天的记者会上也重申美国立场,一方面强调美国渴望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另一方面也声称美国不会离开该海域。“美国不会离开。我们在该地区长期存在对我们几十年的盟友很重要,我们将继续存在于该区域。”马伦说,“我们将在这儿(南海)继续存在,我们在这儿有持久的责任。

  此次马伦访华,北京不仅给予其极高的优厚待遇,还邀请其参加多处二炮作战部队的武器装备,这种待遇对外国军方高层来说是绝无仅有的(除盖茨之外),对于军事不透明的中国来说,能够邀请他国,并且是潜在敌人的军方高层,参观本国的撒手锏,已经是其他任何待遇无法超越的优厚。但是面对中国向马伦抛出的橄榄枝,马伦似乎并没有太多感谢,依然在公共场合强硬表态美国不会离开南海,并且美国为了维护本国以及盟友在南海的利益,还将继续插手南海事务,虽然陈炳德总长在会见马伦时曾指责美国,在南海局势处于敏感时期美国与其盟友搞大规模军事演习极不妥当,但是马伦却以南海的“航行自由”安全和当下发生的事端会催发误判,以及无人所料的冲突”为由,反驳陈总长。

  马伦为何不领中国的情意?在中国却依然发表强硬声音,并且警告中国,美国将继续插手南海事务,马伦的强硬表态让中国情何以堪?从马伦的表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对华政策,美国一直对华采取软中带硬,软硬并施的战略政策,友好是一方面,利益那就另当别论。

  南海争端看似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的矛盾,实质是中国与美国的利益纠纷和战略竞争对手,在过去一年里包括希拉里和盖茨在内美国众多高官,曾多次在公共场合发表南海事关美国国家利益的强硬声音,并多次警告中国不要在南海肆无忌惮,美国不会容许任何国家在南海独霸一方,也不会允许任何国家“欺负”他的亚洲盟友。而美国部分政客和专家一直不顾中国的原则立场,鼓吹美国当局应该积极插手南海争端,并且还支持美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用武力或强硬姿态示强,以应对中国的挑战。

  美国插手南海事务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把东南亚打造成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把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日本、韩国连成一片,已形成围堵和扼杀中国的海上包围圈,把中国的海军彻底围困在第一岛链之内,让中国海军的远洋之路和民族复兴之路成为梦想。

  在面对美国对华强硬的立场之下,中国没有必要任由美国摆布,中国在适当的时候也有必要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肤,以宣示对南海的主权利益。不要怕摩擦,更不要害怕冲突,冲突和战争不是每个国家都想要的,只是在被逼的无路可走之下的唯一选择。虽然美国把中国当做其“潜在”的竞争对手和敌人,但是根据现在的国际环境以及中美两国的综合实力来看,美国不会轻易和中国摊牌的,也不会为了南海而与中国发生冲突,我们要深信美国不会为了某些利益,而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的,否则,两败俱伤,只能便宜了日本、欧盟和俄罗斯,美国不会那么没有战略眼光的,所以说中国完全可以在南海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以武力收回被占岛礁。在今后漫长的一个世纪内中美绝对不会发生军事冲突,但是外交纠纷和冷战是不可避免的。(作者:冯善智)▲◆★●■☆


陈炳德惊世反击:南海不要美国操心,要打奉陪到底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8/32/44/5_1.html


    2011-07-12:

背景:昨日消息放出,美国参谋长马伦放出美国绝不会离开南海言论.(详情点击美参谋长来华竟警告全中国人:美国绝不会离开南海!)我军参谋长陈炳德立刻做出反击.!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电 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11日上午与来访的美军参联会主席迈克尔•马伦海军上将举行会谈后,共同会见了中外记者。陈炳德指出,中国与周边国家有能力、有智慧妥善处理南海问题,美国不要操心,更不要担心。

在一个多小时的见面会上,记者关注中美两军关系、南海问题、航母问题、中国军力发展等热点问题。这也是陈炳德与马伦在小范围会谈中所重点谈论的问题。

陈炳德说,我们高兴地看到,中美两军关系正处于回升向好的势头,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需要双方倍加珍惜。坦率地讲,我们也十分警惕美方有人有意制造麻烦,最近达赖喇嘛窜访美国,有的议员会见了他,这对两国关系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美参联主席向北京宣战驻军南海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正在步入当年满清的做法;总是寄希望于西方社会内部出现分歧,或者试图通过西方国家自己的良知发现来缓解对中国的压迫。但是事实往往事与愿违,西方社会根本就没有将中国的苦口婆心和仁慈之心放在眼里。

在中国一步一步的放弃底线的时候,西方不是感恩戴德的见好就收,而是依旧步步紧逼。这种做法让中国处在了一种非常迷惘的境地。为什么迷惘呢?大致有三个方面,让中国迷惘的入赘冰窟。

第一个方面,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不断的西化和对西方的顶礼膜拜,让中国彻底的迷失了自己;因为过去的几十年里,在中国的媒体以及文字里大都是对西方的歌功颂德和崇拜性的描述,使得人们内心深处,都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哪怕是罹患了艾滋病的也是好人。正是这种无限放大西方优点的做法,使得西方在中国各个阶层之中,都始终是一个光明的,正义的,美好的代名词;这也就是中国之所以出现迷惘的主要原因,一个这么优秀的西方,怎么会罔顾中国的核心利益,而制造冲突呢?

7月11日上午,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与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海军上将举行了大小范围会谈,并联合举行了媒体见面会。

第二个方面,强盛中国与弱小中国的迷惘。新中国之初中国不论是武器,还是人员装备,都远远逊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支部队,居然有血与肉,打败了武装到牙齿,而且挟持二战战胜国之势的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成就了强盛中国的愿望,而且也应验了毛主席当年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那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但是这个站起来三十多年的中国一下子有倒下去了。一些学历高的文人们,要说风花雪月,诗词歌赋,搞几个女人,那倒是非常的在行,要是金戈铁马,冲锋陷阵,也确实吓坏了这些养在温室里的人。

于是乎中国武器不强论,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论,中国还不是美国对手论,弥漫在社会各界。无形之中制造了动摇军心的作用。那么中国到底是强盛了呢?还是依旧弱小呢?这个确实迷惘着太多的精英和专家们。

第三个方面,到底怎么维护中国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毋庸置疑的是,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确实有那么一批人富有了,而这些富有的人,在权衡中国国家核心利益和自己的既得利益上存在的巨大的分歧:是自己的利益重要呢?

还是国家的核心利益重要呢?毕竟国家的核心利益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自己存在西方户头里的利益可是真真实实存在的。用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来对比那些自己几十年捞来的真金白银比起来,确实迷惘了很多的人。
 
正是这种迷惘,让中国显得举步维艰,进退失踞!

即便像现在这样,美国的参联会主席迈克马伦居然这样强势的声言要在南海存在,不但没有丝毫的照顾中国地主的面子,反而冲上去狠狠的抽了几个耳光。让中国情何以堪呢?那么马伦的这种做法,到底说明了什么?中国未来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做法呢?继续龟缩下去,还是认清形势,反戈一击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与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举行会谈。肖中仁摄

首先 美国的言辞和做法,彻底的断绝了中国求和的想法

在马伦访华前,不少媒体,包括中国央视媒体,都纷纷请出了专家和教授们,大谈特谈中国和美国军方的友好和上升的势头。都纷纷的认为中美之间将开辟一个军事合作的新篇章不说,还有可能会缓和中美之间的关系。但是马伦上来的一通大炮,让中国彻底的进退失踞了。尤其是这种驻军南海的言论,真不知道这些专家和精英们会怎么自圆其说。

从马伦这一席话来看,美国已经彻底的断绝了和中国和谈的想法,同时将中国想要单独和南海周边国家一对一的商谈领土纷争不想第三方介入的想法,彻底的毁灭了。

美国是有备而来,更是咄咄逼人的姿态出现了。这一下子让中国有些始料不及,此前为了中美友好而制造的氛围,一下子降到了冰点。至于是不是惴惴不安,我们到无从而知!但是从马伦在中国领土上如此的高调和张狂来看,中国可能真的是的!

其次 中国和谈派是否会失势?决定中美军事方向

在中国内部,一直都存在着两派的斗争,一排认为应该是以战争来化解战争,用武力彻底的解决南海问题,或者将这些国家拉回中国坚持的立场上来;而另一派,则拿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经济建设的法宝,避免冲突,力主和谈。但是,南海问题已经爆发了三十多年了,谈来谈去,不但谈没了国家主权和岛屿,更严重的是,谈来了美国的介入和谈来了中国尊严的丧失。

7月11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与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海军上将,在北京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中外记者

孰是孰非,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了。向左一步会艰苦的斗争下去,但是会获得尊严和国家完整与主权;向右一步,或许会继续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富贵下去。之所以说是或许,还要看西方是否愿意给予中国那些人那样的待遇。

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到底是继续过往的政策呢?还是奋起反抗,彻底的断绝美国干预中国内政,藐视中国军事存在,无视中国民众存在的想法。而且和谈派的倒掉,也注定会左右中国和美国的军事斗争的方向。
 
最后 中国不能总在对手强势下哑然——这样对不起人民


在马伦一袭强硬的话和动作之后,中国一下子哑然了。中国难道真的为了不对抗而不对抗吗?在这样的问题上,不出声,是对不起人民的!

最近,中国军方也搞出个发言人来处理中美之间的军事冲突,不成想,这个发言人成了第二个外交部。抗议啊,抗议啊,反对啊,反对啊!有必要这样的重复的设置部门吗?中国军方应该是中国最后的底线,如果连军方都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顾忌的话,我们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美国在中国的领土上长驱直入,来去自由了!

总之,战与不战,我们平头百姓说了不算,但是我们会记住,记住什么?记住这个社会,记住任何一个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做过贡献的人,同样的也会记住,每一个在事关国家尊严和民族尊严上,苟且偷生罔顾民意,强奸民意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人民,爱和尊敬可以世代传颂;同样的仇恨和藐视,同样的也会世代让他遗臭下去!

在与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会谈时,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认真记录。

面对羔羊兔子也会变成狼,谁都可以欺负中国

 
近期,中国应对越南的挑衅还没结束,菲律宾又依仗美国的支持,采取步步紧逼的手法,一再用强硬手段向中国挑战,先是派勘探船到我南海礼乐滩勘探,被我阻止后又派军事人员登上礼乐滩拆除我主权标志,接着又放言要求中国“尊重菲律宾的主权,做个负责任的大国”;与此同时,美菲军事演习也拉开序幕,大有“我就抢你的地盘了,你敢打我吗”的架势。这种狐假虎威、仗势欺人的作派,实在是到了无耻之极的地步。面对菲律宾的疯狂叫嚣,中国的表现却是无从下手、投鼠忌器,让人看出了中国软弱可欺的一面。对于越南,中国有足够的手段来迫使他不敢轻举妄动,但对菲律宾,我们却束手无策,温顺的就象一头羔羊,这是十分有害的。这不,麻烦一个接一个来了——

日本大地震之后的四月下旬,日本自卫队的军舰和军机在东海海域一度与中国的海军舰队进行近距离的对峙,日本挑衅性的骚扰让中方无法进行演习,双方的气氛十分严峻,中国政府为此向日本提出了严重的抗议。而日本防卫省的诡辩更带有挑衅的姿态。中国对日本的骚扰发出严重抗议还是第一次,可见日本军队对中国舰队骚扰的严重性。就在不久前中国还对日本地震进行大规模援助,中国的忍让竟然连一次象样的演习都无法开展,援助成了打狗的肉包子。

6月22日,美国和日本在华盛顿召开了有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参加的“2+2”会谈,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敦促某些国家不要在军事上追求和获得可能引起地区安保环境动荡的能力”。公开叫嚣要共同抑制中国发展军事力量。这是一种联合应对中国的挑衅宣言。

6月27日,美国参议院竟然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对中国海军和海上安全舰艇在南海使用武力表示强烈反对和遗憾”,并敦促“通过多边和平程序解决南海争端”。决议还“赞成美国武装力量基于支持在南海的国际水域和空域的航行自由权而继续行动”。这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而中国的反应却是仅仅用“颠倒黑白”来驳斥美国的说法,不敢应对这种挑衅行为。一个国家的参议院通过决议是国家的决策行为,而并非是一种说法,中国却仅仅用语言来驳斥,而无相应的回应,让人感觉软弱无力。

7月3日,日本派出船队到钓鱼岛海域捕鱼,再次对我国挑起事端,其目的是看到越南、菲律宾通过挑衅逼迫中国在南海作出让步,日本借此机会逼迫中国在东海也做出让步,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从人作为个体来说,如果一个人软弱无力,处处忍让,就会让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对方可欺从而做出更加欺人的动作。如果对挑衅的人给予坚决的回击,则哪怕自身十分弱小,挑衅的人也会衡量挑衅的后果而不敢作出进一步的挑衅,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是事情发展的规律。拿1962年中印战争来说,当初如果中国对印度开始时的挑衅就作出坚决的回击,两军交手后,印度就会知难而退,不会进一步进逼。正是因为中国的退缩躲避,从而使印度政府作出错误的判断,以为中国不敢和印度交战,从而更大胆地进犯,导致了大规模的边境战争。印度虽然失败了,但却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至今12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被占而无法收回。

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文明的发展和深化只是增加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高了人类的认知能力,但却并没有改变人的本性。道义与道德只能作为人的意识而存在,而并不能作为物质性的存在来限定人的行为。个体的人作为强盗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和打击,而国家作为强盗却并不一定受到限制和打击,相反,却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得到支持。正义与非正义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其关键就在于两者之间谁的物质性的力量更大。
 
正义并不一定总是战胜邪恶,而邪恶战胜正义也总是经常会发生。作出政治决策的哪一个都是人类的精英,他们所受过的教育要远远超过一般人,但却仍然脱离不了人贪婪自私的本性。丛林法则是作为大自然的规律而存在,这是人类无法改变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从来都不会把道义和道德放在第一位。就象越南前国家主席黎德英所说的“在友谊与主权利益之间,主权利益是第一位的”。掌握了这些规律,并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来思考和决策才是关键。在人类自身的生物链条中,国家领导人是选择狮子作为自己生存的发展方向,还是作为角马和牛羊与其他动物共存,想信从丛林法则中就能找到答案。

7月5日传出消息,菲律宾亚太司发出备忘录,竟然“禁止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政治处主任李永胜、在今后参与和菲律宾外交部举行的会议”。原因是“上个月中菲双方在讨论所谓中国入侵南沙菲方领土时,李永胜对一名菲方官员大声嚷嚷,行为粗鲁,不是一个外交官应有的行为。”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李永胜主任对所谓“中国入侵南沙菲方领土”给予驳斥,让菲方官员难堪,因此发出这一备忘录。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竟然让一个小国发照会禁止中国的外交官参加会议,中国的外交软弱到何种地步,中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这一幕就象强盗闯进了你的家门要抢你的东西,主人呵斥让其出去,强盗反而让主人出去不许再进这个家门一样。其实赵永胜的结局并不是他的个人行为导致的结果,而是国家的政策导致了这一幕的发生。

国家的外交一旦软弱无力,就象一只大象,温顺的象一只羔羊处处忍让,兔子也会变成狼。中国的外交之所以软弱,就是因为害怕与美国开战。而就美国的性格来说,他向来是咄咄逼人,不给你任何空间的,你退一步,他就会进两步。从美国人的原始文化来说,美国这个国家历来崇尚武力与实力,你武力强大,他就会躲得远远的,不和你正面交手;

你软弱无力,他就会意气指使,手指头指到你鼻尖上,甚至把你玩弄于股掌之上。1996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美国竟然在我军事演习之际派航空母舰通过我台湾海峡,带着蔑视的姿态挑衅你。1999年,美国公然藐视国际法,用五枚导弹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这些历史历历在目。如果我们在政策上继续选择退让,相信更大的损失和代价将会降临到我们头上,这是规律而不是我危言耸听。

面对这一幕幕场景,中国不能再忍耐下去了。落后就会挨打,忍让就会受气,现在我们不再落后,但再也不能受气。中国固然要从战略角度去想问题、作决策,但也决不能固步自封,胆小怕事。此时此刻,面对来自八方的挑战,惟有全面权衡,鼓起勇气,敢于应对挑战,才能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遗愿,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杀出一条血路来,为后世子孙开辟光明的未来。▲◆★●■☆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July 13, 2011 04:50 P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中国的卫星技术突飞猛进”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超低生育率:中国人口政策已经骑虎难下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