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第九感悟:以退为进蓄势待发----鼓足干劲
提起以退为进,我们不禁想起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胯下之辱,退一步进两步这些先人们留下来的典故。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故事吧。这种海阔天空表示让自己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今 日 看 点 : 2011-04-19▲◆★●■☆
俄罗斯想围堵中国?
http://observe.chinaiiss.com/html/20114/19/a373ff.html
美国必须在东亚与中国分享权力
http://mil.chinaiiss.com/html/20114/19/a37454.html
马英九要派"陆战队"守南沙
http://bbs.tiexue.net/post2_5020867_1.html
中方已四次口头邀请金正恩访中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1/04/19/20110419000003.html
中国特色的吃喝玩乐成富贵身份的标志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4/news-gb2312-1338460.html
清华教授:中国需要一场社会进步运动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9983
马英九这下露出原形,竟公然宣称武力对抗大陆
http://www.junshijia.com/article/201104/63597.html
俄罗斯想围堵中国?
http://observe.chinaiiss.com/html/20114/19/a373ff.html
2011-4-19 来源:环球时报
舒 迅:俄罗斯想围堵中国?作者:舒 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前不久发表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了建立以中国因素为核心的俄美中三方对话机制的问题。报告主要谈到两点:一个是俄美必须改善关系,二是俄美改善关系的基础或者说前提就是遏制中国因素。
瓦尔代俱乐部,或者说瓦尔代论坛,创办于2004年。可以说这是当年在普京的支持下,创办的一个传达俄罗斯最高当局意图的机构,实际上是个变相的总统咨询机构。它相当于我国的博鳌论坛,甚或更高一级。具体参加者是俄罗斯的学者和他国的学者,普京每次都参加,每次所讨论的议题名义上是纯学术性的,但实际上经常兑现成政策。世界舆论常常从瓦尔代的讨论看俄罗斯的动向和发展。
今年这份报告认为,俄美要进一步改善关系,是因为俄罗斯只有同美国建立类似俄罗斯同中国那样密切的关系,才能保证俄罗斯继续保持国际大国的地位。这是其一。其二是,俄罗斯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远东和中亚地区的利益。其三是,当前全球性的事务只有俄美联手才能解决。
至于说到“中国因素”,该报告指的是“中国的崛起是俄美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且这种挑战被列入了与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并列的地位。这就有点问题了。为了遏制这种“中国因素”,报告列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吸引美国参与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防止中国单方面掌控这一地区,二是吸收美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第三是让美国参与亚太地区安全体系的建立,这是俄美中三方对话机制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如果不戴有色眼镜看的话,“中国挑战”并不是中国向世界挑起战争,而是中国的崛起和强劲发展给世界的发展注入新的因素。这些新因素会在中国与他国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中引起新活力、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出现新的对话和解决办法。相对于全球化的整个发展进程而言,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因素融入其中,问题是或多或少,或强或弱罢了。在当今的世界发展中,哪一天没有“美国因素”,“俄罗斯因素”不也是一天天在增强吗?因此,问题不在于“中国因素”,而在于怎样看“中国因素”。
鉴于俄美中三国的国际地位、影响以及与其他国家错综复杂的关系,世界性的事务已经离不开这三国的态度和决策。因此,建立俄美中三国间的对话机制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是,这种对话必须是正常的、对等的。决不能像该报告中所说的,联合俄美的力量来预防、遏制和对抗中国。该报告强调,俄美不是敌人,更不是潜在的敌人。同样的道理,俄中更不是敌人和潜在的敌人,中美间也不应当成为敌人或潜在的敌人。只有这样,俄美中才能有正常的对话并进而建立正常的对话机制。
如果想建立正常的对话机制,而又要计划把中国堵进“围城”的话,这样的对话机制是不现实的。有理由怀疑报告所说的,为了遏制“中国因素”要办的三件事,是一个从北部(西伯利亚和远东)、西部(中亚)和东部及东南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的计划。中俄美需要一个对话机制,但这只能是一个不被“围城”的对话机制!▲(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美国必须在东亚与中国分享权力
http://mil.chinaiiss.com/html/20114/19/a37454.html
2011-4-19:台湾《旺报》18日刊出题为《美国必须与中国分享权力》的社评,文中认为,“美国将很难防堵中国在东亚渐进式扩大影响力的走势”。文中提到,改变美中战略对峙态势的关键仍在于,“美国必须去除在东亚‘唯我独尊’的心态,认真看待北京多次做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军费支出仅为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的宣示”。
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演讲提出削减赤字新方案,未来12年要减少4兆美元支出。达标的方式无非是开源节流,包括增加富人税收、降低国内支出、减少联邦健保开支及删减国防预算,其中有关2023年前至少需裁减4千亿美元的国防支出,将对美国全球战略与外交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0年的美国预算赤字已创历史新高,达到1.56兆美元,约占gdp的10.6%,负债总额更超过了14兆美元,接近gdp的90%,平均每个美国人负债约4.7万美元,迫使奥巴马必须采取行动删减赤字。
美国年度国防预算规模达5千余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4%。今后若进行大幅度裁减,难免影响全球各地美国驻军的规模,冲击到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布局,引起盟邦对美国重返亚洲的质疑,甚至可能削弱美国面对中国军力崛起的响应能力。
奥巴马曾经公开称许国防部长盖茨,过去两年已减少不必要的国防支出。但奥巴马宣布将裁减4千亿美元国防支出后,五角大厦发言人莫瑞尔立即提出警讯,声称削减任何国防经费皆应视国家战略和政策选择的需要,而非单纯地改变预算数字,更何况美国此刻仍陷于伊拉克、阿富汗与利比亚的战事,继续裁减国防预算势必削弱美国的军事力量、军队结构和海外任务。
盖茨也认为,大幅删减国防预算将对美国造成“灾难性”结果,显然盖茨对大幅删减国防预算有其顾虑。事实上,今年元月盖茨访问大陆后,西方媒体就陆续透露五角大厦研拟的新国防发展计划,目标似乎都是针对中国军力崛起而来。新国防发展计划需要政府预算支持。
近年来,大陆军力发展成果超乎美国的预期,反卫星导弹先进系统的研发、歼20隐形战机的试飞成功、东风-21d反舰弹导飞弹(asbm)的部署等,已经造成美国及其东亚盟邦的疑虑,大陆最近亮相的首艘瓦良格号航母,“更被美国海军视为将冲击东亚区域的权力平衡”。
最让美国保守人士忧心的是,当美国正步向军事预算裁减之途,中国的国防支出却快速攀升,增加美中在东亚军事冲突的潜在风险。尽管西方与大陆的军事战略专家都认为,中国现阶段的军力仍不足以威胁美国在东亚的霸主地位,但中方军事发展的惊人速度,确实让包括盖茨在内的保守派感到恐慌。事实上,大陆的经济若能持续成长,内部秩序亦能维持相对稳定,未来若干年面对美国削减预算的趋势,中美军事力量的对比未必不会日渐缩小。
从白宫今年2月中旬提交国会的2012年预算案来看,五角大厦今后10年若想达到经费削减目标,势必要重新调整国防支出项目及全球战略布局,重新就如何赢得战争、发展新式武器、海外军事行动,思考新的平衡点,例如更加重视情报搜集与海空侦察能力,或确保部队的机动与灵活,以因应日益增多的非对称性战争。国防部长盖茨敦促白宫避免再派兵参与亚洲地面战争,正说明了国防经费裁减会限缩美国对外军事的干预能力。
奥巴马的财政紧缩计划,同样也会限缩美国对外的政治影响力。国务卿希拉里3月初在参院外交委员会听证会提过,国会坚持大幅裁减预算,恐动摇盟邦对美国亚太政策的信心,尤其中东动乱的当下,东亚国家难免怀疑美国能否信守重返亚洲的承诺。希拉里与盖茨对美国预算削减的忧心,出发点都建立在与中国竞争东亚地区领导地位的假设。
12年时间裁减4千亿美元国防预算,未必意味美国将丧失全球的军力优势,也不表示中国将取代美国在东亚的霸主地位,但可以确信的是,美国将很难防堵中国在东亚渐进式扩大影响力的走势。改变美中战略对峙态势的关键仍在于,美国必须去除在东亚“唯我独尊”的心态,认真看待北京多次做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军费支出仅为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的宣示。
今后几年,美国仍不免将大量国防资源用于伊拉克、阿富汗及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这对已趋严重的预算赤字难免雪上加霜。此时此刻,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态度,“必须从调整心态,与中国分享权力着手,否则与中国走上军力竞赛之途,美国财政捉襟见肘现象恐怕会愈来愈严重”。▲◆★●■☆
马英九要派"陆战队"守南沙
http://bbs.tiexue.net/post2_5020867_1.html
2011-4-19 面对南海“主权”争议,台湾当局也有“新动作”了。据台湾媒体透露,台当局为强化东、南沙群岛的驻军实力,领导人马英九已经拍板定案,今年6月起,“受过完整陆战队训练的台湾海巡队员,将进驻东、南沙群岛”。
台湾《联合报》称,这也是台湾海军陆战队自1999年12月28日撤离后,首次“实质”重返东、南沙。
据《联合报》报道,去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改变过去立场,在东盟区域论坛提出所谓“南海航行自由、反对有关国家以武力威胁”等论调,公然宣布介入南海。
对此,台当局负责驻守东、南沙群岛的“海巡署”去年即多次向台湾“国安高层”提出需求,“希望强化战力”。《联合报》透露,领导人马英九已经指示台“国安会”邀集相关单位研商对策,“希望‘外交’宣示外,也能实质强化台湾在东、南沙守军的实力”。
报道称,经台湾“外交部”、“国防部”和“海巡署”讨论后认为,直接派海军陆战队重返东、南沙太过敏感,恐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因此建议由海军陆战队“代训’海巡队员,台湾海军也移拨部分装备如大口径炮给“海巡署”,从人员和装备上,实质增强海巡驻军实力。
报道还称,经台湾相关单位向马英九面报后,获马英九同意,并指示“尽速执行”。今年3月,“海巡署”改变过往选兵方式,将原本员额从附属台湾陆军移至附属台军海军陆战队,3月以后入伍的海陆新兵,结束5周的新兵训练、5周的专长训练后,将以抽签方式,决定分发至陆战队或“海巡署”。
据了解,首批“海陆”海巡兵,目前已在台湾屏东龙泉新训中心接受新兵训练,5月2日将派至高雄左营的海陆新训中心,接受为期5周的专长训练。结训后即分派至东、南沙,固守“海疆”。
据报道,台湾“外交部长”杨进添18日也展现“强硬立场”,国民党“立委”林郁方建议让台军陆战队重返南沙,杨进添说,“支持任何可增强防卫、保护固有疆域的作为”,“海巡署”也正加强兵力和装备训练。下午,台湾“外交部次长”沈斯淳召见菲律宾“驻台代表”白熙礼,“重申‘中华民国’拥有南海诸岛的主权”。 ▲◆★●■☆
中方已四次口头邀请金正恩访中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1/04/19/20110419000003.html
朝鲜日报记者 金凤基 (2011.04.19):据多位国会情报委员18日介绍,在当天举行的国会情报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就近来盛传的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的接班人金正恩访问中国一事,韩国国家情报院报告称:“中方高官访问北韩时,已经有4次以口头形式邀请金正恩访中。”
据悉,当天韩国国情院院长元世勋出席会议,就某议员“中方是否正式邀请金正恩?”的提问回答说:“中方并未向金正恩发送邀请函,而是以口头形式邀请他访中。但这可以看作正式邀请。”随后,一位与会国情院高层官员向情报委员们做了上述补充说明。
据国情院报告,金正恩目前主要致力于三个方面:扩大政治参与范围;积极随行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的公开活动;巩固自己“接班人地位”等。
另外,国情院就北韩粮食情况介绍说:“北韩正在加大对粮食供应的监管力度,甚至缩减对平壤市民和地方基层干部的配给量。同时从今年1月开始,针对北韩所有家庭、机构和企业开展‘军粮捐献活动’”。据国情院分析,这是为了到2012年(北韩把2012年指定为“强盛大国元年”)之前实现三个目标:为大规模政治活动提前做准备;建立稳定的接班体系;储备军粮。
另外,关于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的次子金正哲于今年2月中旬在新加坡观看埃里克-克莱普顿的演出时,北韩高层第二代组织“烽火组”的部分成员与其同行的报道,国情院表示,这并不属实。▲◆★●■☆
中国特色的吃喝玩乐成富贵身份的标志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4/news-gb2312-1338460.html
汪华斌 于 2011-04-18 :吃喝玩乐成中国人富贵身份的标志
-----那就是请人吃喝玩乐的人肯定是富人,而被请吃喝玩乐的人肯定是贵人!
昨天中午我陪同一位台湾老板到某休闲山庄去吃饭,发现来这里的人还真的有点多;到处都是满满的,好不热闹。后来我遇到一位朋友,他竟然是陪同政府官员来的;而且不仅仅是来吃饭的,后面还有休闲的系列活动;所以他说‘今天一整天恐怕都会在这里度过了’。我们吃完饭就快速离开,而刚好有个侄子在这附近的工地工作;于是顺道就去看看。谁知他们正在汗流浃背地干活,连饭在旁边放着还没有时间吃。这时这位台湾老板发出感慨了,今天的大陆人能有时间吃喝玩乐的肯定都是富贵的人。
是啊!今天在休闲山庄吃喝玩乐的人中,百分之百是没有贫穷的老百姓的;全部都是非富即贵之人。因为老百姓汗流浃背地“忙”是干活,而我们社会的富贵人也在汗流浃背地“忙”却是在吃喝玩乐。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人不用车和房子来评价你的身份;只用吃喝玩乐就能很快得出你的社会身份。因为用私人的钱请人吃喝玩乐的,同样也不会是贫穷的老百姓;至于用公款吃喝玩乐的人,则百分之百地是我们社会的贵人;难道还能有人用公款请老百姓吃喝玩乐吗。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通过住房和小车就能看出你的身份;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小车已经普及了,所以从小车根本无法看出某人的社会身份。同样我们现在是商品房社会,所以住房也无法看出你的社会地位(当然我们社会的公务员别墅区除外)。当然我们社会那些出体力劳动而“忙”的人,有很多的确没有住房和小车;但那些出脑力劳动而“忙”的人,他们即使有住房和小车也不是我们社会的富贵人;因为他们要为住房和小车而精疲力竭。然而我们社会的老板却“忙”的不同,因为他们在跑关系或陪吃喝玩乐;所以请人吃喝玩乐成为他们这些人的身份标志。因为他们就是从这吃喝玩乐中得到巨大的利益,从而使自己的财富更加快速地增加。
再看我们社会的政府官员,他们也很“忙”;他们“忙”什么呢?原来他们在“忙”吃喝玩乐。看我们今天的政府官员,无论是掌握项目的还是收费的;他们全部都会是很“忙”,因为请他们的人络绎不绝。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的政府官员吃喝玩乐特别“忙”;“忙”到一年难得能在自己家中吃几餐饭。正是因为“忙”不过来,所以很多政府官员是连家都不回;因为这样吃喝玩乐起来更方便。
当然我们社会的政府官员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陪同上级领导吃喝玩乐;所以政府官员不仅自己有人请客吃饭,而且还有公款吃喝玩乐的任务。所以说今天的政府官员的确是“忙”不过来,他们几乎都想有分身术;因为经常碰到被人请和自己还要陪同的现象。所以大家都说当官累,因为吃喝玩乐不能分身就是最典型的累。然而即使我们的官员吃喝玩乐这么累,但我们的公款吃喝玩乐的预算却总是增加;所以当官的只能是越来越累了。
看今天的中国大地(大陆),到处是吃喝玩乐之风;而且还很有规律,只要是吃喝玩乐的人都肯定是有钱的人(不管是请人吃喝玩乐的还是被人请来吃喝玩乐);而那些正常干活而汗流浃背的人,绝大多数人还是在贫穷线上挣扎的人。这个规律性竟然从城市到农村,竟然还没有不在这个规律的现象出现。就连那些出脑力劳动的干活者,他们同样还是为钱所困;别看他们有车有房,可竟然是贷款的杰作。也就是说只要是与吃喝玩乐无缘的人,肯定也不是我们社会的富贵人;如果不是我们社会的富贵人,则劳累还真的难致富。
我们发现我们今天的社会竟然连村干部都吃喝玩乐了,所以村干部暴富的人比比皆是;这几乎就是中国人致富的秘诀,吃喝玩乐者才能是我们社会的富贵人。没有吃喝玩乐的人,哪怕你就是个博士也只是个干活的;既然是个干活的,则你肯定也就没有暴富的可能。为什么我们今天有很多老师都热衷于吃喝玩乐,因为吃喝玩乐成为暴发户的象征;所以老师想自己暴发,首先是要请人吃喝玩乐;最后自己才能有暴发的时机。
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我没有暴发,因为我根本没有加入到吃喝玩乐的群体。我同样明白了为什么当初单位要我下岗,因为我是全质办主任竟然拒绝公款吃喝玩乐。这是多么大的“罪过”呀,因为这阻止了多少人升官发财的机会。为什么对我的下岗是那么的高度一致,就因为人们早就看出了这里面的奥秘;而只有我直到今天才真正明白这个中国特色的秘密,因为吃喝玩乐是中国人社会身份富贵的标志。如果你有机会吃喝玩乐而拒绝吃喝玩乐,实际就是把自己等同于贫穷的老百姓;这是我们这“官本位”社会的最大忌讳。▲◆★●■☆
清华教授:中国需要一场社会进步运动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9983
2011-4-18: 中国需要一场社会变革,需要一场社会进步运动。运动的目标是制约权力、驾驭资本和制止社会的溃败。这是中国现在要解决的很重要的问题。
带着何谓幸福、怎样建设幸福社会的思考,孙立平近日走进广东省委常委会集中学习讨论会,给省委、政府、人大、政协、法检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做了题为《关于提升幸福感的几个问题》的辅导报告。“课前”,孙立平接受了《南方日报》对他的专访。
孙立平在采访中表示,幸福不能变成被幸福,实现幸福要摆脱现在的发展思路,实现幸福要以实现公平正义为主线……根本上说,幸福是一种满足感,是对社会状况满意的一种感觉,非常微妙。不同人在不同时段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不论是官员还是学者,都很难完全洞察人们的幸福感。
具体来讲,目前所说的幸福包括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个层面是把幸福作为整个社会追求的一种理念;第二个层面是把幸福作为一个宏观的目标,对整个国家的政策有一个基本的导向;第三个层面是将它作为官员和政府考核的指标。进入第三个层面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因为把幸福作为一个政治指标来考核的时候,有一定的风险。最典型的就是和谐社会这个理念。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它让我们的社会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作为一个考核的指标的时候,个别地方的官员就会作假,捂住矛盾,或者用一种不正当的方式把冲突压住。所以建设“和谐社会”就变成大家调侃的“被和谐”,和谐变成了一个动词,这反倒对解决社会矛盾起了有害的影响。同样,我们也要防止幸福的愿望变成“被幸福”的结果。
孙立平指出,现代幸福的条件包括要有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健康的社会和绿色的生态。造成人们不幸福最基本的还是两个问题,一是民生问题,现在收入、住房、就业压力都很大;另一个是这个社会缺乏公平正义造成了人们生活的不幸福。其实,关于幸福的建设可以有两条线,一是民生,当然这很重要,现在我们政府在建设幸福社会过程中,主要在围绕这条主线。而另一条主线是公平正义。依我看,公平正义比民生还重要。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
要知道,最大的痛苦是没地方说理,令好人寒心的社会就是最坏的社会。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道德的基础,道德的底线就会丧失;没有公平正义,不满和冲突就接踵而来;没有公平正义,每个人都觉得是受害者,都是弱者;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合理的财富分享;实际上,没有公平也就没有真正的民生;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所以,我认为公平正义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但是现在我们谈幸福的时候,主要还是强调民生,对公平正义的强调还是非常弱的。我觉得如果没有公平正义,民生状况也是改变不了的。
孙立平强调,当人们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是公平正义的环境时,再好的民生也难以增强人们的满意度。幸福感是相对的,产生于比较,要紧的不是我们有什么,而是我们有什么而我们的邻居却没有。
幸福来自相对成功,不幸福源于相对剥夺。所以,你看现在几乎所有的人,尤其是大家还比较羡慕的一些人群,都在说自己是弱势群体。普通公务员、领导干部、警察甚至有的法官都说自己是弱势群体。他们都是弱势群体的话,工人、农民怎么办呢?其实这个现象意味着几乎所有人都对自己的状况不满。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状态当中。我认为这不正常的原因就是缺少公平正义。
观察当今中国的社会生活,人们可以注意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我把它叫做“牵出现象”。首先是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行为的失范:权力的霸道和蛮横,暴力截访,血腥拆迁;执法部门的腐败使得一些地方的民众有冤无处申;腐败开始成为一种民众无可奈何甚至只有默认的现象;潜规则盛行于社会,甚至成为基本的为官为人之道;强势利益集团在财富的掠夺上肆无忌惮,对公平正义造成的严重侵蚀导致社会生活“西西里化”趋势出现;社会底线失守,道德沦丧,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丧失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
孙立平称,权力失控的直接结果,是社会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在降低。同时,政府公信力丧失,道德优势弱化,只能越来越依赖强力与强制。这是最可怜的。所以孙立平认为,政府的第一要务不是发展经济,而是维护公平正义。如果在建设幸福社会的时候,强调这一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是一件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
从历史上来看,很多国家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比如当年的美国,19世纪末的美国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政治上腐败严重、经济上寡头垄断、权力和资本勾结等现象普遍存在,整个社会生活没有规则、道德堕落。但是它通过三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使社会得到了重要改变。这三个步骤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进步运动;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改革;20世纪60年代建设“伟大社会”的运动。通过这些社会进步运动,美国社会溃败的势头得到了明显的遏制。
孙立平特别指出,中国也需要一场社会变革,需要一场社会进步运动。社会进步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三句话:制约权力、驾驭资本、制止社会的溃败。这是中国现在要解决的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建立一个有公平正义的社会,最主要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2010年,孙立平曾在网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的文章,之后被各大网站陆续转载。官方媒体人民网在2月14日转载该文,但之后被发现从网络中删除,引起网民的猜测:这是人民网工作人员的失误,还是我们意识形态的又一个春天?有评论指,该文旗帜鲜明、立场明确、条理清晰的分析了作者对当下社会情况及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
孙立平,著名社会学专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先后出版《断裂——— 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失衡——— 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博弈——— 断裂社会中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守卫底线——— 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重建社会——— 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孙立平关注中国转型期社会的发展,以观点新锐、犀利著称。2006年被《南风窗》杂志评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奖”。来源: 南方日报 ▲◆★●■☆
马英九这下露出原形,竟公然宣称武力对抗大陆
http://www.junshijia.com/article/201104/63597.html
2011-04-19: 随着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岸人民的感情得到了空前的升华,尤其是两岸贸易协议(ECFA)的签署,大陆巨大的市场为台湾产品提供了无限的商机,台湾同胞从中得到的实惠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
然而,平静友好的台海形势近日却出现了令人忧虑的波澜,而掀起这一波澜的不是别人,正是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
据台湾《联合报》7日报道:“总统”马英九今天在观摩台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举行的地空整体作战演习时发表讲话,马英九说:“大陆仍是台湾目前最大的威胁,台湾要加强外购先进武器予以应对”,同时,马英九还特别要求台军,买的武器要用于训练,不能只当摆设。
鉴于马英九提出的近似于"武力对抗大陆"的非常言论,说实话,P民我在感到突兀的同时,也为两岸未来前景忧虑和困惑。那么,究竟为什么“小马”会在眼下这来之不易的两岸大好形势下,发出如此刺耳且不和谐的声音呢?难道是大陆给予的“照顾”还不够周到?难道是大陆“军事”上刺激了它?
其实不然,一切非也!各位圣贤如果稍加留意“小马”上台以来“含糊不清”的“执政理念”,尤其是近段时间的异动,也许你就会明白其为什么会在此时发出如此令人匪夷所思、背离形势的讲话了。
首先,P民认为,“小马”的此次放肆讲话是其“潜在本性”的刻意显露。大家知道,马英九一直以来都是在美式“自由民主”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其深受美国和台湾本土意识熏陶,是“台独”先锋大佬李登辉的“得意门生”,这是现实和客观的,也是其无法回避和否认的。而今日“小马”不中听地讲话,追根溯源是有出处的,大家可曾留意它的两次公开表答“心怨”,一次是竞选演讲时“给我什么舞台,我都会演好”的讲话,一次是就职演说时“不统、不独、不武”的讲话,其实,正因为这两次“小马”的不经的意真心流露,让人“走出云雾,面识真相”。
其次,P民认为,“小马”的此次放肆讲话是其“经营政治”的必然做法。台湾地方大选日益临近,其为了保住“总统宝座”,迎合少部分“台独”势力,“小马”似乎是在“无奈”之中做出这一“得罪”大陆的“大义凛然”的选择。不过,“无奈”到这种“不惜代价”的地步得需要“小马”付出多大的“勇气”啊!
最后,P民认为,“小马”的此次放肆讲话是其“恃美自大”的壮胆表现。孰不知,没有某国暗中“给力”,量它“小马”浑身是胆,其敢说出此话吗?
因此,P民认为,大陆不能再一味地去姑息迁就、姑息养奸了,如此下去重复的肯定又是“96台湾风云”的重现,到那时,受辱的依然是中华民族、受损的依然是两岸同胞。
北京震怒:马英九穿日服秀日文,与日谋开发大陆
马英九6日称,两岸ecfa签署后,日本智库评估若日商结合台商开发大陆市场,成功机率达78%,希望台日产业未来在节能减碳等领域合作,不但投资台湾也开发大陆市场。
据台湾“中央社”6日的报道,马英九6日晚间出席2011年台北日本人会、台北市日本工商会新年会,除了致词外,也参加日本“开镜”仪式。马英九身穿日本传统红色服装,与日本人士以木槌打击清酒桶,并和现场来宾举杯共祝新年愉快。
马英九说,台湾与日本虽然没有“外交关系”,但日本是台湾第2大贸易伙伴,台湾则是日本第4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贸易投资方面持续蓬勃发展。
他说,“台日关系”近几年大有进展,包括2009年12月台湾在北海道札幌设处、2010年10月31日东京羽田机场与台北松山机场开航对飞。
马英九还称,希望日本国会尽快通过有关防止第3方司法扣押的法律,“确保台北故宫国宝赴日展出的安全”。他也希望邀请日本博物馆到台湾展览,增加双方交流。
马英九说,台北日本工商会在2010年白皮书中建议,台日能在节能减碳、环保产业方面结盟。在台湾与大陆签订ecfa后,日本的智库出版报告认为,日本厂商如果没有和台湾厂商共同开发大陆市场,成功机会只有68%。若日商结合台商开发大陆市场,成功机率增加到78%。他还希望在这些领域和日本厂商密切合作,不但投资台湾,“也开发大陆市场”。
大陆强硬逼迫马英九表态
马英九在陆台终极统一的问题上,不但没有丝毫的进步,还出现了大幅度的退步。从过去接近中立,到现在开始逐渐的步民进党后尘。纯粹的操弄选举,借此不断的打压中国大陆的底线,而且丝毫不顾忌大陆的忍让和为了和平统一做出的努力。
为了挽救台湾经济,大陆做出了巨大的政策性调整,比如吸收台湾的过剩的工业产能,购入台湾过剩的农业产品,给台湾多个政治人物以操作国际事务的国际事务的空间,等等。但是等来等去,最后却要面对马英九,虚虚实实的委蛇。所以在面对这个游移不定的马英九的时候,宋楚瑜替大陆出头了!
马英九不是想在选择上加分吗?他不是想在操纵民众上提升自己的地位吗?宋楚瑜一出,江湖变色!如此一来,就是要逼迫马英九抛弃选举操弄,要对陆台的终极统一表态!
马英九不是大陆的唯一选择,但是大陆将成为马英九的唯一选择
那么老马手中还有什么牌,可以打呢?军购,已经胎死腹中;经济发展,已经被大陆的光芒所掩盖;文化,也已经和大陆进行了充分的融合;至于军事方面,台湾的不论是退役的还是现役的,都在大陆军事部门的掌控之下。对于那些手握兵权的台湾关键人物,大陆早已经晓之以理了。同族,不能香煎,手足不能相残。以此软化了台湾军方对大陆的敌视态度。至于马英九提议的撤出导弹的问题,也已经不是问题了。
那么马英九还要等什么呢?等着台湾出现大的变故吗?作为大陆来讲,马英九已经不是大陆的唯一选择了。大陆正在积极争取台湾所以可以争取的力量,就连民进党,也已经开始改弦易辙了。但是死撑着,不松口的马英九,出了大陆已经没有选择了。也就是说,大陆是马英九唯一的选择。
国民党的大佬,基本上都来过大陆,而且受到了贵宾的待遇,面子都给足了。那么马英九是对自己将来位置的考虑,还是为了整个民族统一大业考虑呢?或许马英九可能得罪一部分的台湾的急独的人,但是马英九可以获得整个中华民族14亿人口的尊重,两相比较,何轻何重,应当明了了。
当年,尼克松访华,成就了中美关系的大逆转,那么马英九,难道不想青史留名吗?难道,一个鸡嘴,真的比牛后,要好吗?
所以马英九应该明白,其只是大陆选项中的一个,要不要功成名就,就看他自己的了
警惕马英九以租代售,继续武力抗统
最近美国虽然加大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但是在台湾问题上,出现了少有的茫然的一种风向。对于台湾的走向,美国已经摸不准了。因为台湾所有的政治大佬们,都在谈论统一,而分离的语言,却越来越少。加上在钓鱼岛问题上,陆台的某种默契,使得美国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但是美台的一些人物,还是有些智慧的。对于军售,不再提了,但是开始提出一种以租代售的方式,让台湾获得武器。台湾现在的武器,已经老化了。以租代售的问题,或许可以解决和大陆尖端军事对抗的某些优势,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台湾已经没有了对抗大陆的实力。
如果继续走武力抗统的老路,那么最后会死的很惨!
钓鱼岛将是试金石——台湾已经无路可退
当然,陆台还是有很多的契机的。比如钓鱼岛就是大陆和台湾进行合作的第一个试金石。在钓鱼岛问题上,大陆和台湾可以共同派出军舰,可以共同维护钓鱼岛,可以对日本协同作战。
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内部对台湾归属的问题,也出现了积极的动向。比如对待日本的问题上,对待抗争的历史问题上,对待台湾曾经是大陆一部分的问题上,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才让台湾从上至下都出现了一种紧靠大陆,可以生存的共识。
面对大陆的统一攻势,台湾已经无路可退了。倒向日本,台湾将成为又一个卖国贼,只有倒向大陆,台湾才有光明的未来!
总之,宋楚瑜,只不过是一个大陆从积极配合到稍微警示的一个人,马英九如果不想早上回笼觉睡过了头,就要真真切切的面对两岸人民的百年期望!是做民族的罪人,还是做民族的功臣!自己看着办!
到了那个时候,大陆人民,会给马英九一个热烈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