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第十四感悟:柔顺谦逊精中求细----稳妥操办大事
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所以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今 日 看 点 : 2011-02-17 ▲◆★●■☆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远虑与近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韩消灭朝鲜计划:出动5航母群2500战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台湾少将“共谍案”谜局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7801
中国反对他国 借互联网问题干涉内政
http://www.zaobao.com/zg/zg110218_004.shtml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远虑与近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7: 面对这种GDP排名世界第二,更需要一种清醒的认知。
中评社北京2月17日电/中国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证券时报发表记者包兴安评论文章指出,面对这种GDP排名世界第二,更需要一种清醒的认知。因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除GDP这一重要指标以外,还有人均GDP,还有科技创新、社会管理水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国家形象,价值观输出等指标。这些综合指标才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是否是强国。按照这些综合指标来衡量,在2010年“十一五”收官之年,中国GDP超越日本,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以此基础开局“十二五”,喜中有忧。
文章称, 2010年,中国GDP增长的10.3个百分点中,投资的贡献率仍高达54.8%。2011年刚刚开始,中国银行信贷再度“蠢蠢欲动”,投资过热苗头渐显。此外,在制定各自“十二五”规划时,仍有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五年经济总量翻番的高增长目标。
因此,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方面,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变得愈发迫切。“十二五”时期,中国如果不能在调结构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恐怕就会在磕磕碰碰中,遭遇“中等收入陷阱”等诸多麻烦。但如果能够解决这一难题,今后的顺利发展就有了保证。
文章分析,那么怎么调整经济结构呢?需要落实以下三方面的政策。
◆ 首要就是抓紧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通过对低收入群体加薪,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二次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以进一步扩大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拓宽民众增收渠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而提高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收入的中产阶层消费能力。
◆ 其次,要调整投资结构。投资是拉动经济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结构调整既要重视资产增量调整又要重视存量调整。近年来固定资产的投资重点都是在增量上,争上项目,但是对资产存量的调整重视不够,因此要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调整存量资产,加大对现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尤其要推动资源密集型产业生产要素配置的集中化,改变过于分散的状况。
◆ 第三,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资本市场更应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发挥战略性作用,证券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调结构”的过程中,对于引导社会资源的分配和流动有重要作用,其地位和功能将得到加强。应当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中国资本市场只有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出独特的战略性作用,这一市场才能在未来中国金融版图中占据更突出的地位▲◆★●■☆。
美韩消灭朝鲜计划:出动5航母群2500战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7 :驻日美军F-22A机群进行空中加油训练。
中评社北京2月17日电/新华网消息:韩联社报道,一名政府消息人士15日说,韩国和美国军队将于本月底举行每年一度的联合军演,演练如何保卫韩国,一艘美国大型航母将参与其中。
这名没有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说,这是两年来美国航母首次参加“关键决断”和“秃鹫”军事演习。这两个盟友尚未正式宣布军演行动。
2009年,美国海军“约翰.斯滕尼斯”号航空母舰参加了“关键决断”军事演习。
军方人士说,在即将举行的演习中,韩美还计划加强旨在搜寻和破坏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联合训练。如果得到证实,这将是两个盟友首次在“关键决断”演习中进行此类训练。
据悉,从本月底开始一直将进行到下月中旬的“关键决断”韩美年度联合军演,会针对朝鲜剧变进行模拟演练。
分析认为,由于今年再度派遣航母,参加演习的美国官兵将会超过2万名。
军方表示,“关键决断”是每年例行的演习,主要目的是提高对装备、士兵和物资的运输能力。军方近期将向朝鲜通知演习时间表。
朝鲜每年都指责“关键决断”和“秃鹫”演习是“核战争演习”,在去年演习期间还曾派遣潜艇袭击“天安舰”。
军方表示,不排除朝鲜在今年演习期间进行武力示威的可能性,军方会加强警备。
☆ 假想六种突发情况
韩国《朝鲜日报》网站15日报道,此前,“关键决断”和“秃鹫”都是为了应对同朝鲜发生全面战争的情况,而此次彻底改变了演习内容,以应对朝鲜剧变和局部地区挑衅为主。
过去实施“关键决断”和“秃鹫”军演时采用的是应对全面战争的《作战计划5027》,内容是在韩半岛紧急部署69万兵力、5个航母战斗群共160多艘舰艇,以及2500多架飞机等大规模美军增援兵力和装备,目的是打到平壤以北地区后推翻朝鲜政权。
而此次实施的应对朝鲜剧变的演习将以《概念计划5029》中设定的6种朝鲜剧变状况为主。这6种状况分别是:
金正日、金正恩发生变故引发内战;民众暴动引发动荡;朝鲜拥有的核和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叛军夺取或流向海外;朝鲜居民大规模脱北;大规模自然灾害;滞留朝鲜的韩国人被绑架。
据国会国防委员会及政府消息人士14日透露,韩美两国军队决定从根本上改变“关键决断”和“秃鹫”这两个大型年度联合军演的性质,意味着对朝鲜军事威胁的评价有所改变。
就是说,朝鲜发动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减少,但出现内政不稳、形势剧变和发动类似于“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的局部挑衅的可能性加大。
☆ 美韩试图搞乱朝鲜
据悉,在美国的强烈建议下,韩美年度例行的“关键决断”及“秃鹫”联合军演完全改变了其内容与性质。
美国高层从两三年前起向韩国政府和军方强烈提出,针对朝鲜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有必要进行联合军演。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2009年10月在首尔召开的韩美军事委员会会议上向韩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李相熹转达了上述立场。而且驻韩美军司令沃尔特.夏普也一直向韩国军方提出需要改变韩美联合军演框架。
其实美国很早以前就开始担忧朝鲜局势。从本世纪初起,美国不顾卢武铉政府反对,不断强化应对朝鲜剧变的《概念计划5029》,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韩国政府人士解释说,2008年8月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因脑中风昏厥后,美国认为金正日的健康恶化随时会导致朝鲜剧变。也就是说,在朝鲜仓促建立接班体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朝鲜威胁东北亚稳定的事态。
此外,奥巴马政府判断金正日挺不了3至5年,届时需要进行针对性军演,以使韩半岛混乱局面减至最低程度。而朝鲜因经济困难和装备老化等问题,发动全面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美国对朝鲜剧变可能性如此敏感的最大原因是朝鲜拥有核武、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朝鲜陷入内乱,这些武器失去有效管制,不仅会给韩半岛,也会给整个东北亚带来灾祸。
如果核武、导弹等落入“基地”组织之类的与美国敌对的恐怖分子手中,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实际上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美国也最担忧这类问题。
据推测,朝鲜拥有可制造约10件核武的50公斤钚和相当规模的生化武器▲◆★●■☆。
台湾少将“共谍案”谜局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7801
2011-2-17 作者: 林其旺 台军爆发“少将共谍案”,成台史上层级最高的军情泄密案。罗究竟为何会被吸收,如何被吸收,泄露多少机密,案发过程以及有何持续影响等都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岛内高级军官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知为谁而战,特别是民进党执政时期,台独倾向明显,军人们更是无所适从。
台军爆发“少将共谍案”,成台史上层级最高的军情泄密案。罗究竟为何会被吸收,如何被吸收,泄露多少机密,案发过程以及有何持续影响等都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2月9日,台湾陆军“司令部”通信电子资讯少将处长罗贤哲涉嫌泄密给大陆遭逮捕的消息披露后,岛内各界持续震荡。台媒争相报道这起间谍案,深挖各种“真相”;而台当局则低调应对,采取补救措施,希望将伤害降至最低,尤其是尽量消除此案对各方的影响。社会各界希望台当局缜密调查并及时公布相关事证,不要让 “司法公正”成为一句空话。与此同时,两岸学界普遍认为“少将共谍案”不会给两岸关系带来冲击。
☆ “完美间谍”如何失手被捕
此桩所谓间谍案的有关案发经过比较悬乎,对于他如何“失手被捕”众说不一,破案过程更是成谜。据台湾媒体报道称,这起震惊各界的台军“少将间谍案”,源起于2010年11月台检调部门侦办军事情报局罗奇正上校被“双面谍”罗彬策反而意外查获的案外案,没想到涉案层级竟然更高,泄密程度也更深。据悉,台检调部门及军方组成专案小组,持续针对侦办“双罗共谍案”的线索追查两个多月,意外发现与陆军通信电子资讯有关的多项机密资料流向大陆,这才锁定罗贤哲。今年1月25日,台“国防部”高等军事法院检察署联合“法务部调查局”,搜查罗贤哲住所及办公室等地,并将他当场逮捕,1月27日,将其羁押;1月27日至 31日,又经多次搜查,查获许多有关台军通信资讯内容的核心机密资料,并讯问通资处副处长、组长及承办参谋等人,均供称相关核心机密资料是罗贤哲交代影印的。
同时,也有台湾媒体称,此案是美方先查获再通报台方追查的。《自由时报》报道称,罗贤哲在2008年晋升为少将,自此他每次赴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都会派人监控他的行踪,他也深知身份敏感,行事极为低调,是一名“完美间谍”。但美方却发现每次他以度假为由、只身赴美后,都与一名华裔女子一同住宿、用餐,甚至更传在一次公开场合,罗与大陆情报人员互相敬酒,美方认为事件极度可疑,于是将事件通报台湾“国安局”,“国安局” 遂展开调查。
由于台“国防部”之前透露的信息有限,外界尚不清楚案情的细节,大多媒体称罗贤哲是在泰国常驻时被大陆方面“策反”。《中国时报》10日报道称,大陆利诱吸收罗贤哲,罗于2005年前担任驻泰武官时,与一名持澳大利亚籍护照的大陆女间谍结识,罗贤哲交付极机密资料给她,每次获得10万到20万美元的重金。罗贤哲2005年回台后,转任“国防部”联二情报次长室国际情报处副处长后,继续通过网络与女间谍联络,该名大陆女间谍也利用她持澳护照的方便,配合罗赴美的机会,与罗在美国见面,收取罗交付的情报。同时,台“国防部”2月9日举行新春记者会,总政战局代局长王明我澄清,罗贤哲是驻泰期间(2002年至2005年)被大陆收买,时间点是2004年。军方内部消息显示,深谙情报作业规范的罗贤哲都以“个人直送”方式,直接将情资传递到境外。这种情报传递方式的优点是不易被查获,缺点是无法即时将情报传出;但罗贤哲先前担任国际情报处副处长,出国开会的机会很多,得以掩饰他乘机泄露情报的行动。
有关泄密内容,虽然台军方及调查部门以“正在深入调查及鉴定比对,尚无法确定”以及“事涉机密与侦查不公开原则”为由,不愿说明与证实,但由于罗贤哲掌管陆军通信资讯装备,先前又担任“国防部”联二国际处副处长,无论台军与盟国间情报交流,或近年与美方合作建立情资即时网络传递系统的“博胜案”,罗贤哲都是核心人物。而罗参与掌管的项目中,以“博胜案”涉台、美军售及军情分享,究竟泄密程度如何,最受外界瞩目。据台湾媒体报道,检调部门在罗贤哲的办公室查获了台军指挥管理通情系统的“博胜案”、陆军战术区域通信系统的“陆区案”、采购阿帕奇直升机的“天鹰专案” 和代号“安捷专案”等极机密文件,甚至还有陆军埋在全台湾地下的光纤通信网路分布图等档案。
台“国防部”表示,罗贤哲的行为,根据《陆海空军刑法》第17条第一项第二款规定,“为敌人从事间谍活动,或帮助敌人间谍从事活动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但法官会就罗的配合度量刑。罗若遭判刑确定,终身俸及相关抚恤均将取消,甚至担任“共谍”期间的不当所得,也可透过司法程度向其家人追缴。
☆ 谍案或促两岸增善意
罗贤哲“间谍案”爆发后,台“国防部”立即成立专案小组,评估危害影响,并对军中保密防谍工作进行了深入检讨。据《自由时报》报道,目前,台湾陆军已经对必要的通讯系统参数与密码进行更换。同时,因为台“国家情报工作法”一直并未将“国防部”驻外武官纳入忠诚仪测试的范围,因为罗贤哲泄密案,驻外武官显然成为忠诚查核的漏洞,“国防部”总政战局与“国家安全局”表示,未来将推动“立法院”修订“情报工作法”,把“国防部”情报次长室管辖的“驻外武官”系统纳入情报人员范围,在他们派驻海外及调回岛内工作时比照“国安局”与“军情局”驻外人员,定期实施“忠诚仪测试”,利用测谎仪器核查其忠诚度。
“少将共谍案”发展到目前,就此案发展来看,舆论在经历初期的惊愕和震动后,已开始以理性的姿态看待和反思。台湾《联合报》为此发表了一篇社论,点中了问题的要害:台湾的这些高级军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为谁而战。由于民进党执政期间,台独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导致两岸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也导致台湾,不仅是军界,而且是台湾的政界,很多人都感到无所适从,所以这个不知为谁而战,是台湾军方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才会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台湾中级或者是高级军官,为大陆军方来提供军事情报,这样的事件不断地在发生,绿营不要把问题都推给蓝营,为什么在自己执政期间会造成这种不知为何而战的一种思想倾向。而这样一种思想倾向,正是造成台湾军心动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台媒在继续深挖罗贤哲变身“共谍”的同时,也表示希望有关方面缜密调查并及时公布相关事证,不要让“司法公正”成为一句空话。与此同时,罗贤哲亲属也开始展开大动作,为罗喊冤。据罗贤哲哥哥罗贤圣披露,罗贤哲在去年八九月间赴美时曾遭FBI问话,可见当时罗贤哲已经被台美怀疑。罗贤哲自己也知道被怀疑的事。基于这一点,罗贤圣认为,如果弟弟是“共谍”,返台后他有近3个月的时间可以销毁物证或逃跑等,但罗贤哲却什么事都没做,并且军方迄今也未查获金钱流向,所以罗家属认为,罗贤哲绝非“共谍”。
与此同时,两岸学界普遍认为“少将共谍案”不会给两岸关系带来冲击。
台湾媒体评论人孙蓝称,过去60多年,两岸始终互相刺探情报。在如今两岸关系缓和的大背景下,双方应该认真对待罗案,如果处理得当,甚至有可能成为制造两岸关系突破口的机会。两岸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所谓的“共谍案”是真实的,也不会影响两岸关系的发展,相反如果巧妙地处理此案反而可能促进两岸善意。自2008年以来,两岸已达成各类协议15项,如能借此案就换谍达成协议,将是军政交往上的重大突破,其意义甚至可能高于撤导弹。来源: 法治周末▲◆★●■☆
★ 罗贤哲小传
罗贤哲,男,51岁,是台陆军官校第51期通信兵科班、台湾“国防大学”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国防大学”战争学院毕业;
2002年前历任台陆军72通信兵群营长、6军团通资组长、陆军通资署副组长、73通信群指挥官;
2002年至2005年任驻泰武官(泰国军事协调组上校组长);
2006年任“国防部”联二情报次长室国际情报处副处长;
2007年改任陆军司令部通信电子资讯处处长;
2008年顺利晋升少将处长▲◆★●■☆。
中国反对他国 借互联网问题干涉内政
http://www.zaobao.com/zg/zg110218_004.shtml
(2011-02-18 北京讯)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反对任何国家借口互联网自由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在昨天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关于美国国务卿希拉莉就互联网自由发表演讲时称,一些国家限制网民自由接触信息,会阻碍这些国家长期发展,美中在这个问题上有分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回应说,中国愿同各国就互联网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推进互联网的良性发展,但反对任何国家借口互联网自由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他也表示,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发展,依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包括网上言论自由,同时中国对互联网依法进行管理,这符合国际惯例。
中国有约4亿5700万网民,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美联社报道,中国政府利用互联网来促进商务和教育,不过也设置防火墙,遏制人民在互联网上取得颠覆性或色情的信息。
据报道,希拉莉发表互联网自由的演说后,在一些中国微博上出现有关演说的留言被删除,其中一个网站甚至无法搜寻与“希拉莉”相关的信息。
这是希拉莉当上国务卿后,第二次在演说中批评中国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审查。她表示,美国今年将花费2500万美元,来帮助网民突破网络限制。她说,限制互联网自由并不能遏制民众要求民主改革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