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抛“海空战略构想”应对中国 | (回到Blog入口) | 胡锦涛缘何访问奥巴马家乡芝加哥? »

中美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合作伙伴关系

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第五十三感悟:循序渐进德厚载物----提升自我实现目标

 

在人生的道路上,起点低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地做下去,终究会从低洼的平地攀登上理想彼岸的。

 

今 日 看 点 : 2011-01-20▲◆★●■☆

 

两院院士评出去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美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合作伙伴关系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6803

 

震网——开启网络战争的新时代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6783

 

胡奥国宴谁“失礼”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6805

 

中国模式的优势是“百国之和”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6801

 



两院院士评出去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台北2011年1月19日电/由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9日在京揭晓。

  新华社报道,评选出的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嫦娥二号成功发射,探月工程二期揭幕;

2、“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3、中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4、京沪高铁全线铺通;

5、中国科学家在水稻基因育种技术上获突破性进展;

6、中国科学家揭示致癌蛋白作用新机制;

7、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实现首次临界;

8、中国成功实现世界上最远距离的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

9、全球第一个完全使用新一代合成法测序技术完成的基因组序列图——“大熊猫基因组”发表;

10、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迈向产业化。

  评选出的201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科学家创造出第一个人造细胞,向人造生命迈出关键一步;

2、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暗物质粒子;

3、发现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有极高耐药性的“超级细菌”;

4、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首次成功制造并捕获反物质原子;

5、IBM发布硅纳米光子芯片技术;

6、“普朗克”卫星绘出首幅宇宙全景;

7、大型强子对撞机质子束流对撞首获成功;

8、“千人基因组计划”获得迄今最详尽的人类基因多态性图谱;

9、历时10年的全球“海洋生物普查”项目发布首份全球海洋生物普查报告;

10、量子纠缠首次在电晶体线路中完美实现。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组织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7届。


中美联合声明(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11年1月20日电/新华社报道,中美两国19日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全文如下:

  中美联合声明

  二0一一年一月十九日,华盛顿

  1.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于二0一一年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胡主席会见了美国副总统约瑟夫.拜登,将会见美国国会领导人,并访问芝加哥。

  2.两国元首回顾了自奥巴马总统二00九年十一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以来中美关系取得的进展,并重申致力于建设二十一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符合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利益。双方重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为两国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并将继续指导两国关系的发展。双方重申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两国元首还重申了对二00九年十一月《中美联合声明》的承诺。

  3.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中美正在安全、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等广泛领域开展积极合作,需进一步深化双边接触与协调。两国领导人还一致认为,需要与国际伙伴和机构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以形成和落实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并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和各国人民的福祉。

加强中美关系

  4.鉴于两国面临重要的共同挑战,中美决定继续建设伙伴关系,以推进共同利益、处理共同关切、强调国际责任。两国领导人认识到,中美关系既重要又复杂。中美已成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准的国家发展积极合作关系的典范。双方同意进一步努力培育和深化战略互信,以加强双边关系。双方重申要深化对话,拓展务实合作,确认需共同努力,处理分歧、扩大共识、加强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协调。

  5.美方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中方表示,欢迎美国作为一个亚太国家为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努力。两国领导人支持通过合作努力建设二十一世纪更加稳定、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

  6.双方强调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中方强调,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信守有关承诺,理解并支持中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美方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美方赞扬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欢迎两岸间新的沟通渠道。美方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

  7.双方重申,尽管两国在人权问题上仍然存在重要分歧,但双方都致力于促进和保护人权。美方强调,促进人权和民主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强调,不应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中美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模式。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处理人权问题上的分歧,按照国际文书促进和保护人权,并同意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举行下一轮中美人权对话。

  8.中美同意在下一轮人权对话前恢复举行法律专家对话。双方还同意将加强两国的法律合作和法治交流。两国正积极探讨关于加强妇女在社会中作用的交流和讨论。

  9.中美两国确认,一个健康、稳定、可靠的两军关系是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关于积极合作全面中美关系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加强各层次的实质性对话和沟通,以减少误解、误读、误判,增进了解,扩大共同利益,推动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可靠发展。双方注意到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本月早些时候对中国进行了成功访问,美方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于二0一一年上半年访问美国。双方重申,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国防部工作会晤、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未来将继续作为两军对话的重要渠道。双方表示,将继续推动二00九年十月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就发展两军关系达成的七项共识得到落实。

  10.中美同意采取具体行动,深化在航天领域的对话和交流。美方邀请中方代表团于二0一一年访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和其他合适的设施,以作为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长二0一0年对中国富有成果的访问的回访。双方同意继续在透明、对等、互利的基础上讨论在航天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机会。

  11.《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两国最早签署的双边协定之一,双方认可在该协定框架下取得的成果并欢迎签署该协定延期议定书。中美将继续在农业、卫生、能源、环境、渔业、学生交流、技术创新等广泛领域进行合作,以增进双方福祉。

  12.中美双方欢迎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在反恐等诸多领域加强执法合作取得的进展。双方同意通过双边和其他途径加强反腐败合作。

促进高层交往

  13.双方认为,强有力的中美关系离不开高层交往,密切、频繁、深入的对话对推进双边关系以及国际和平与发展十分重要。本着这一精神,两国元首期待在二0一一年再次会面,包括在美国夏威夷州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晤。中方欢迎拜登副总统于二0一一年访华。美方欢迎习近平副主席此后访美。

  14.双方积极评价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一两国政府间十分重要的协调机制,同意二0一一年五月在华盛顿举行第三轮对话。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帮助两国建立互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还同意二0一一年春在美国举行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二0一一年下半年在中国举行第二十二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双方同意两国外长通过互访、会晤等方式保持密切沟通。

  15.双方强调两国议会继续保持交往的重要性,包括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的机制化交流。

  应对地区和全球挑战

  16.双方认为,中美两国在促进亚太及其他地区和平安全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同意加强沟通与协调,应对紧迫的地区和全球挑战。双方致力于采取行动保护全球环境,在全球性问题上协调合作,维护和促进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中美同意在下述领域增进合作:应对暴力极端主义,防止核武器扩散、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加强核安全,消除传染性疾病和饥饿,消灭极端贫困,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打击海盗,预防和减少灾害,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打击跨国犯罪,打击贩卖人口。中美将与其他各方一道,努力加强合作,应对共同关切、促进共同利益。

  17.中美强调致力于最终实现无核武器世界,强调需要加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以应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等威胁。在此方面,双方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尽早生效,重申支持日内瓦裁谈会尽早启动“禁止生产核武器用裂变材料条约”谈判,并愿为此进行合作。双方注意到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后中美在核安全领域合作深化,签署了关于在华建立核安保示范中心的谅解备忘录。

  18.中美一致认为,正如六方会谈“九.一九”共同声明和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所强调,保持朝鲜半岛和平稳定至关重要。双方对近期事态发展导致半岛局势紧张表示关切。双方注意到两国在半岛问题上保持了密切合作。中美强调改善半岛南北关系的重要性,都认为朝韩开展真诚和建设性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鉴于半岛无核化对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中美双方重申,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步骤实现无核化目标,并全面落实六方会谈“九.一九”共同声明中的其他承诺。在此背景下,中美对朝鲜宣称的铀浓缩计划表示关切。双方反对所有违反六方会谈 “九.一九”共同声明和相关国际义务和承诺的活动。双方呼吁采取必要步骤,以尽早重启六方会谈进程,解决这一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

  19.中美重申,将致力于寻求全面长期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办法,以重建国际社会对于伊朗核计划仅限于和平目的的信心。双方同意伊朗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同时伊朗也应履行该条约规定的相应国际义务。双方呼吁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所有有关决议。双方欢迎并将积极参与六国与伊朗进程,强调包括伊朗在内的各方应致力于建设性的对话进程。

  20.双方同意全力支持苏丹北南和平进程,包括全面有效落实《全面和平协议》。双方强调各方应尊重自由、公平和透明的公投结果。中美双方对达尔富尔问题表示关注,认为应推动达尔富尔地区政治进程取得进一步实质性进展,以促进该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妥善解决。整个地区继续保持和平稳定符合中美双方利益。

  21.双方同意,本着相互尊重和合作的精神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沟通和协调,并通过多边机构等渠道和其他亚太国家一道促进和平、稳定与繁荣。

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

  22.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认识到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对两国和世界经济极其重要。两国领导人同意推进全面经济合作,并将依托现有对话机制,基于以下要素,到将于今年五月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进一步确立全面经济合作框架。

  23.为推进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双方同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与合作:

  (1)美国将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美联储近年来已采取重要步骤增强其传递未来展望和长期目标的清晰度。

  (2)中国将继续加大力度扩大内需,促进服务部门的私人投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将继续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双方同意继续实施前瞻性货币政策并关注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两国支持欧洲领导人为增强市场稳定性和促进可持续长期增长所做出的努力。

  24.双方认识到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创新和繁荣的重要意义,重申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推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双方也同意愿本着建设性、合作性和互利性的态度,积极解决双边贸易和投资争端。

  25.两国领导人强调将指示其谈判代表进行跨领域的谈判,在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发展回合授权、锁定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促使多哈回合谈判尽快取得成功、富有雄心、全面和平衡的结果。双方同意加强和扩大两国谈判代表的参与度以完成谈判。

  26.两国领导人同意实现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并高度赞扬包括近期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此方面取得的进展。

  27.中方将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包括进行审计以确保各级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并依法公布审计结果。中国的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不挂钩。美方欢迎中方同意在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委员会二0一一年最后一次会议前提交一份强有力的新的修改出价,其中包括次中央实体。

  28.两国领导人认识到培育开放、公平和透明的投资环境对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性,重申双方继续致力于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双方认识到成功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将通过促进和保护投资,为双方投资者增强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支持开放的全球经济。中方欢迎美方承诺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方欢迎中美双方讨论美国正在推进的出口管制体系改革,以及在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这一改革对美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潜在影响。

 29.双方进一步认识到双边商贸关系广阔和强有力的特点,包括此访所达成的合同,双方欢迎双边商贸关系经济上的互利性。

  30.双方同意继续通过将要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等进程致力于推进双边经济关系取得具体进展。

  31.双方认识到企业在两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潜力,并愿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

  32.双方承诺深化在金融部门投资和监管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在符合审慎监管并与国家安全要求一致的情况下,支持为金融服务和跨境证券投资领域营造开放的投资环境。美方承诺确保“政府支持企业”具有足够资本和能力以履行其财务责任。

  33.中美双方认同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应仅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鉴此,美方支持中方逐步推动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努力。

  34.双方承诺致力于加强全球金融体系和改革国际金融框架。双方将继续强有力的合作以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边开发银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双方将共同促进国际社会援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努力。双方还将与多边开发银行协作,寻求合作支持包括非洲在内的全球减贫、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为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35.双方重申支持二十国集团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重申在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公报中的承诺,包括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全球经济复苏、减少过度外部失衡并将经常账户失衡保持在可持续水准。双方支持二十国集团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并承诺加强沟通协调,落实二十国集团峰会承诺,推动戛纳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

  36.双方认为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是当今时代两大重要挑战。中美同意继续就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行密切磋商,为实现两国和世界人民的能源安全而开展协调,加强现有清洁能源合作,确保市场开放,在气候友好型能源领域推动互利投资,鼓励清洁能源,推动先进清洁能源技术开发。

  37.双方积极评价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和中美能源合作项目启动以来两国在清洁能源和能源安全领域合作取得的进展。双方重申继续就能源政策进行交流,在石油、天然气(包括页岩气)、民用核能、风能和太阳能、智能电网、先进生物燃料、清洁煤、能效、电动汽车及清洁能源技术标准等领域进行合作。

  38.双方积极评价《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自二00八年启动以来取得的进展。双方同意在该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落实水、大气、交通、电力、保护区和湿地、能效等优先领域的行动计划,开展政策对话,实施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双方高兴地宣布两个新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双方欢迎两国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参与十年合作框架,共同探索中美能源环境合作的创新模式。双方对根据十年合作框架将于二0一一年开展的合作项目和活动表示欢迎。

  39.双方对坎昆协议表示欢迎,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也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双方同意与其他国家一道,积极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全面、有效、持续落实,包括落实坎昆协议,并支持今年的南非会议达成积极成果。

  扩展人文交流

  40.中美两国一贯支持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人文交流,这也是双方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努力的一部分。双方同意采取切实步骤加强人文交流。双方满意地注意到,二0一0年上海世博会取得成功,中方对美国馆的成功展示向美方表示祝贺。双方宣布建立中美省州长论坛,决定进一步支持两国地方各级在一系列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包括增强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中美还同意采取切实措施,特别是通过“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美方热忱欢迎更多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并将继续为他们提供签证便利。双方同意讨论扩大文化交流的途径,包括探讨举办中美文化年及其他活动。双方强调将进一步推动相互旅游并为此提供便利。双方认为,所有上述活动都有助于深化了解、互信与合作。

  结语

  41.胡锦涛主席感谢奥巴马总统和美国人民在他访问期间给予的热情款待。中美两国元首认为,此访进一步推进了两国关系,双方决心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元首均深信,一个更加强有力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


震网——开启网络战争的新时代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6783


    2011-1-19: 仅仅几个月前,美国和以色列官员还在警告,伊朗只需要一年就能拥有快速制造核武器的能力。然而在新的一年来临时,西方官员悄悄地对伊朗核计划的预测进行了重大修改。

  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摩西·亚阿隆在去年12月29日说,伊朗至少需要3年才能制造出核弹。之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轻描淡写地说,估计伊朗的计划因为“技术问题”已被拖延。

  研究电脑战的人无疑都知道这些重新评估背后的原因———“震网”(Stuxnet),一种能改变战局的蠕虫病毒,它可能开启一个虚幻电子战的新时代。

  去年6月“震网”病毒首次被发现,它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网络武器,因为它悄然袭击伊朗核设施的手法极其阴险。电脑专家数月来已对这种蠕虫病毒进行研究,许多人认为“震网”是由以色列或美国制造,用来暗中破坏伊朗制造核武器的努力。但已经破坏到什么程度尚不清楚。

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说,美国军方正准备成立网络司令部,以防范网络攻击

  约翰·布姆加纳是美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所的技术主管,该研究所是研究网络冲突的一个非营利组织。布姆加纳说:“‘震网’无疑将永远改变国际安全和外交政策。它将颠覆并开创军事网络防务革命。”

  该蠕虫病毒缓慢运动的轨迹、秘密控制机器的能力以及制造者仍未现身的事实,都给将来的高科技作战提供经验。布姆加纳说,“震网”的出现是网络战中最重要的发展,因为无法查到幕后元凶。虽然伊朗会对以色列或美国的空袭给予猛烈反击,但对于“震网”它没有任何回应,也许是因为德黑兰也不确定谁是罪魁祸首。

  德国专家拉尔夫·朗纳说,“震网”可能将给伊朗方面带来持久的麻烦。他披露,“震网”病毒感染了伊朗核设施中所使用的西门子设备。

网络战是没有硝烟的攻防

  伊朗官员承认,这个复杂的恶意软件已辗转侵入用于操作纳坦兹核设施离心机的工业软件,并在一年内没被发现。根据电脑安全公司赛门铁克公司的一份详细报告,到去年9月29日为止,“震网”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感染了10万台主机,其中有6万台位于伊朗,之后伊朗采取了行动,从而无法评估后来的数据。

  根据科学和国际安全研究所的统计,位于纳坦兹的大约8000台离心机里有1000台已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被换掉。国际原子能机构说,伊朗在去年11月中旬暂停了纳坦兹的铀浓缩活动,因为离心机发生技术故障。

  专家不确定为何这种恶意软件好像只对纳坦兹的部分离心机(而不是全部)造成破坏,使伊朗仍可继续进行铀浓缩,尽管放慢了速度。一些专家猜测,这个蠕虫病毒的制造者可能故意限制了它的效果,以避免被发觉。

  以色列和美国媒体自2009年以来援引的一些情报官员的话已暗示,两国会对伊朗核计划暗中搞破坏。但这两个国家都没承认制造了“震网”病毒,而且也并非所有专家都认为是美以制造的。专家说,这种蠕虫病毒的高级程度远超一般电脑黑客的能力。

  “震网”病毒利用了微软视窗操作系统之前未被发现的4个漏洞。通常意义上的犯罪性黑客会利用这些漏洞盗取银行和信用卡信息来获取非法收入。而“震网”病毒不像一些恶意软件那样可以赚钱,它需要花钱研制。这是专家们相信“震网”病毒出自情报部门的一个原因。

  现在“震网”病毒已被公开,专家十分担心黑客、罪犯或恐怖组织利用病毒暴露出来的一些漏洞来攻击控制电网、化工厂和空中交通的系统。来源: 新华网


奥胡会三对三密谈十分不寻常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30938/c5


     2011/01/20: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在十八日展开对美国国是访问,这将是胡锦涛任内最高规格的访问,此也正值中美关系的发展关键,欧巴马此刻内外交逼,而大陆领导人换届在即,都让胡锦涛此行备受瞩目。

 访问前,许多人评论时,往往倾向以「面子」、「里子」来区分,在中国的坚持下,定位为国是访问,从副总统拜登夫妇亲往接机开始,安排一连串的高规格待遇,美方似乎希望给足胡锦涛面子,来换取中方实际让步,赚得里子。

 但这某种程度上所反应的是美方的一厢情愿;大陆毕竟已经崛起,足以与美国分庭抗礼,美国必须要以成熟的态度,来面对中国提出的意见与看法,不是以拿糖哄小孩的心态来处理。

 胡锦涛行前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质疑联准会的宽松货币政策,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不仅代表中国,而且是代表世界各国发言,批评美国以邻为壑的恶性手段,欧巴马如果没有积极响应,只会凸显美元主导国际经贸体系的不合理。

 在未来几天当中,有几方面是值得注意的:首先,胡锦涛在华府的三天,安排了几场会谈与宴会,大部分都是象征性仪式,但是最重要的是十八日刚抵达的晚间,欧巴马总统将在白宫的总统私人住宅,与胡主席举行工作晚餐,参加的人员只有六位,美国是总统本人、希拉里国务卿、以及国安顾问唐尼伦,中方除了胡锦涛之外,还有国务委员戴秉国与外交部长杨洁篪。

 据美方表示,这个安排「十分不寻常」,提供一个在「不那么正式」的中美会谈环境下,进行坦承的对话。在此之前,为了要让国是访问顺利成功,两国高层已经来回会晤好几次。但是有鉴于两国间问题之复杂,在某些症结双方肯定相持不下,需要最后一刻,由双方最高领导人拍板,才能达成共识。

 其次,特别要指出在这场会议中,双方将破除客套,直接就彼此最关切的议题进行对话。像美国一再施压的人民币与贸易逆差,因为欧巴马期中选举挫败后,承受莫大的国内压力,而中国所关心的,是明年领导人换届后,未来十年中美关系能否维持稳定,这些议题没有妥善解决,会动摇两国领导人各自的政治基础。

 换句话说,全世界这类的双边高峰会,都是「你搔我的背、我搔你的背」,了解对方的困境,替对方解决最困扰的政治问题,才能达到相互的信任,扩散到解决别的问题。在十八日晚间的工作晚餐,只有六个人与会,最能够保密,彼此也最能提出具体协助要求。

 当然另一个可能是关起门吵架,双方把丑话讲在前面,避免分歧表面化;可是在双边会晤中,讲硬话狠话,往往必须公开,好让老百姓看到自己的领袖是不妥协的,所以私下见面的气氛,往往要比公开会面气氛要好。

 最后,对于台湾的我们,往昔每每会担心在中美高峰会上,台湾的利益与安全会被牺牲;但我们认为这回台湾问题不会再是中美之间的焦点,但是中美之间的紧张,台湾问题仍然是其中的一部分。

 虽然部分美方人士有杂音,但是美国官方基本上是肯定目前两岸关系的发展,最明确的迹证就是,国务卿希拉里十四日发表美中关系演说时,公开肯定两岸达成历史性的「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大陆方面也认为两岸平静,不会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焦点问题。

 但现在台湾问题却出现与其它东亚问题结合起来的趋势。这一年来,大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出现紧张与摩擦,无论是南韩、日本乃至东南亚国家,都担心大陆军力崛起,希望美国能够重新介入东亚局势,在这种背景之下,台湾很难完全置身事外。换句话说,台湾问题的重要性虽然降低,但是在中美关系里,却与朝鲜半岛问题、钓鱼台问题、南中国海问题,一起浮现在战略雷达之上。

 欧胡高峰会所达成的共识,中方希望形诸文字,好牵制美方行为,目前将会以《中美联合声明》的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美方虽然勉为同意,但希望保留各说各话的空间,最后的文字,仍在逐字逐句推敲,但是真正双方的约定,不会在表面文字,而在那个晚上的促膝密谈。


胡奥国宴谁“失礼”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6805


   2011-1-20  作者: 陈嘉盈: 美国总统奥巴马及第一夫人1月19日晚为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国宴,这也是奥巴马执政以来为外国元首举行的第三次国宴,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内阁要员、美国社会(华裔)名流、各界CEO们、演艺明星人士等225位嘉宾出席。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纳(Mitch McConnell)、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Harry Reid)、众议院新任议长博纳(John Boehner)、不在国宴出席名单之列。

  就连一向有“反华”色彩的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19日都出席国宴。白宫向博纳及麦康纳提出,基于美中关系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够悉数出席。据悉,以原本就“很少出席国宴”而拒绝邀请的博纳,“表面上”呼吁两党合作,但是已经不止一次拒绝白宫邀请。几天前他就拒绝同奥巴马登上空军一号前往图森出席枪击事件的纪念仪式。担任众议院议长之前,博纳也曾拒绝出席2009年11月和2010年5月奥巴马分别为印度总理辛格和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举行的国宴。他唯一一次出席美国国宴是在2007年小布什政府为到访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 )举行的国宴。但是博纳刚上任议长,对外不表现国内联合阵线的做法令多人议论缺乏领导风范,因此分析他可能是没有争选总统的计划才这么做。

  参院两党领袖同晚缺席让奥巴马总统颇失面子,但是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Harry Reid)可能是迫于白宫压力而未出席。里德日前称中国国家主席是个独裁者。为避免出席国宴遇到胡锦涛而尴尬,里德19日晚才告假。

  博纳、麦康纳、里德都将在20日在国会山庄同胡锦涛会晤。

  国宴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两国应该密切高层和各级别的交往,加强对话和沟通,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妥善处理摩擦和分歧,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建交三十年的不平凡历程表明,两国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互利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主流,坚定了中国推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信心.他表示,未来两国都面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艰钜的任务。

  奥巴马就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两国政府可以求同存异,希望两国人民在友谊中共同成长,在和平中共同繁荣。奥巴马也在会上以中国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期许中美关系的发展。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及其夫人希拉里曾在1997年10月迎接过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及其夫人。当时曾在白宫东屋举行国宴,参加国宴的客人包括来自施乐、百事可乐、华特迪士尼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负责人。

  对于胡锦涛此访,中方表示,此访是在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周年之际和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进行的一次重要访问,意义重大。美方则将胡锦涛此访定位为最高规格的国事访问,美国官员形容此访重要性相当于邓小平上世纪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

  19日在白宫举行的国宴,政界与商界领袖、演艺明星和社会名流等225人获邀出席在白宫的蓝厅(Blue Room)及红厅(Red Room)。

  国宴对服装的要求也很严格,男宾需着正装、戴黑色或者白色领结,女宾需穿晚礼服。第一夫人的衣着打扮往往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奥巴马夫人由英国已故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设计的红色晚礼服。但是当晚最受关注的应该是胡锦涛主席,他没有穿燕尾服。

  宾客名单包括美国前总统卡特,前总统柯林顿,前国务卿季辛吉和奥尔布赖特,旧金山市长李孟贤,奥克兰市长关丽珍等;商界大腕则有高盛首席执行官贝兰克梵(Lloyd Blankenfein),微软执行长巴尔默(Steve Ballmer),摩根大通的狄蒙(Jamie Dimon);艺文界人士受邀的包括中国的篮球巨星姚明,知名演员成龙,音乐家马友友,郎朗,花式滑冰选手关颖珊,艺术家林璎等。

  当晚的娱乐节目表演包括国际著名华裔钢琴家朗朗、格莱美奖得主喇叭手波迪 (Chris Botti)、格莱美得主爵士乐歌手汉考克(Herbe Hancock)、格莱美得主爵士乐歌手瑞弗斯(Diane Reeves)、格莱美奖歌手布利之瓦特 (Deedee Bridgewater)爵士钢琴家马丁(Peter martin)。

  胡锦涛主席2009年以四菜一汤招待奥巴马总统:翠汁鸡豆花汤、一道冷盘、中式牛排、清炒茭白芦笋、烤红星石斑鱼。本次奥巴马为胡锦涛主席设计的菜单包括,法国梨配茴香山羊乳干酪、缅因州龙虾、干式熟成肉眼牛排配焗酿土豆及、糖汁胡萝卜、奶油菠菜、柠檬冰糕、苹果派配香草冰激淋。本次由白宫主厨负责晚宴,第一夫人没有外聘明星厨师。

  第一夫人的衣着打扮往往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奥巴马夫人红色晚礼服设计师是Alexander McQueen 。曾四次赢得英国年度最佳设计师的英国时装设计师“坏男孩”。他2010年2月11日在伦敦寓所上吊自杀身亡,终年40岁 ;接近离他自杀一周年的日期,因此第一夫人选择此礼服。来源: 多维


中国模式的优势是“百国之和”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6801


    2011-1-20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文章说,中国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文明型国家”本质上是历史上形成的“百国之和”,这种国家如果采用西方多党竞争制度,定会陷入党争而四分五裂。这篇文章《中国模式的优势是“百国之和”》1月18日刊登,由曾任中共已故领袖邓小平英文翻译的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撰写。文章说,如果历史上的古埃及文明、古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都能够延续至今,并实现现代国家的转型,那么它们今天也可能是“文明型国家”。环顾今日之世界,数千年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中国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如果历史上的古埃及文明、古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都能够延续至今,并实现现代国家的转型,那么它们今天也可能是“文明型国家”。环顾今日之世界,数千年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中国“文明型国家”具有八大特征,即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这些特征本质上反映了中国漫长历史整合而形成的“百国之和”大格局。这一切规范了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所有特点。

  以独特的政治为例。中国的人口、疆土、历史、文化这四大“超级因素”决定了中国政治形态也是独特的,因为治理这样的“文明型国家”只能以自己的方法为主。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观,普通百姓把国运昌盛、国家长治久安看得很重。很难想象多数中国人会接受每四、五年换一个中央政权这种源于西方的所谓多党民主政治。

  中国执政党亦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政党。中国执政党本质上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儒家执政集团传统的延续,而不是代表不同利益群体进行互相竞争的西方政党。如果执政集团只代表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是人民的整体利益,那么国家将陷入混乱和分裂。“文明型国家”本质上是历史上形成的“百国之和”,这种国家如果采用西方多党竞争制度,定会陷入党争而四分五裂。

  西方不少人只认同多党竞争产生的政权合法性,这是十分浅薄的政治观念。纵观人类历史,最常见的合法性就是历史合法性。一个“文明型国家”数千年形成的政治理念和历史传承是最大的合法性来源。中国合法性的论述关键是两个理念:一是“民心向背”,二是“选贤任能”。这是中国在数千年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内都远远领先西方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体现。在今天对外开放、国际互动的全新基础上,这种源远流长的合法性来源仍然是中国超越西方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我们放弃中国模式,转而照搬西方模式,那么中国“文明型国家”的最大优势就可能很快变成我们的最大劣势:“百国之和”变成“百国之异”,强调和谐的政治变成强调对抗的政治。“百国之和”的人口将成为中国混乱动荡的温床,“百国之和”的疆土将成为四分五裂的沃土;“百国之和”的传统将成为无数传统纷争和对抗的借口;“百国之和”的文化将成为不同文化族群大规模冲突的根源。世界上很多人,包括“藏独”势力、“疆独”势力、“台独”势力、西方的所有反华势力,天天都在盼着这一天。不过他们会失望的,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实在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幕。来源: 环球时报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January 20, 2011 03:55 P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美国抛“海空战略构想”应对中国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胡锦涛缘何访问奥巴马家乡芝加哥?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