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员出国挂职:播种龙种,收获跳蚤? | (回到Blog入口) | 别低估对朝动武可能性 »

美国声言黄海为公海 航母军演拟成常态

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第四感悟:目标明确果断前行----战胜疏懒

 

要找聪慧者,要找我们的“启蒙”老师作为指导,而不是“启蒙”老师来找我们,如果“启蒙”老师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改正。

 

今 日 看 点 : 2010-12-02 ▲◆★●■☆

 

朝韩危机 中国对朝立场是关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国声言黄海为公海 航母军演拟成常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俄联合反导:一场同床异梦的政治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韩情报当局:今年8月监听到北韩下达攻击指示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0/12/02/20101202000004.html

 

金正恩下令炮击延坪岛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0/12/02/20101202000009.html

 

国情咨文暗示 普京回归俄总统成定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朝韩危机 中国对朝立场是关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11月25日,韩国对外公布被朝鲜炮兵击中的K-9炮兵阵地照片。

  中评社香港 2010年12月2日电(记者 苏楠编译报道)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白热化,一向扮演“和平使者”角色的中国将如何居中斡旋,备受全球瞩目。美国《时代周刊》发表评论文章说,中国目前对朝鲜问题也许举棋不定,但不能低估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北京依然是平壤的经济生命线,如果中国真的想引起金正日的注意,她肯定能做到。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到底会否调整对朝鲜的立场。

  报道说,在朝鲜半岛局势发展至几十年来最紧张的背景下,世界新认定的超级大国中国,决定是时候站出来发挥作用。中国派出了最重要的外交官、国务委员戴秉国赶赴首尔,与韩国总统李明博进行会谈。回到北京后,外交部周日下午召集记者,宣布中国正呼吁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朝鲜──六方会谈所有的成员──在十二月份举行“紧急磋商”,讨论如何缓和朝鲜韩日益恶化的局势。朝鲜炮轰延坪岛的画面还在韩国的电视台一遍遍地播放,韩国的警戒状况也提升到了最高级别,在此情况下,中国呼吁进行谈判,重启六方会谈。

  韩国的回应有礼貌,但却坚定。李明博政府一名高级官员周二告诉《时代周刊》:“我们认为,作为(国际社会的)任何一员,首先应该做的是指出朝鲜应就最近的攻击负上责任。”“否则,”这位官员冷淡地称,“举行对话的建议是没有任何诚意的。”周一在华盛顿,白宫新闻秘书吉布斯(Robert Gibbs)甚至毫不客气地调侃说,“我想,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对采用一系列公关活动来稳定该地区局势,并不感兴趣。”

报道称,然而,随着朝鲜和韩国濒临重启20世纪血腥战争的边缘,中国的外交回应“说得好一点是耳朵不好,说得坏一点就是举棋不定”。中国没有公开批评朝鲜,只是呼吁重启两年前中断的外交进程(六方会谈)。报道称,六方会谈在目前的情况下“是没有作用的”,又引述一名驻首尔的西方外交家周一受访时说,只要是涉及到朝鲜的问题,“中国似乎就会有所保留。”

  报道指出,中国透过其持续的经济增长及规模,已然将韩国“纳入其发展轨道内”。北京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已是好几年的事。2009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比重超过21.5%(第二大出口国为美国,仅占10.9%)。透过贸易,中韩两国都获得了利润。

 报道称,周日戴秉国与李明博进行了长达2小时10分钟的会谈,一位出席了这场会议的韩国高级官员称,他认为“中国是有某种程度上的顾虑或者困境。他们知道中国与朝鲜的关系,将对未来中国国家利益产生负面影响。”至于中国是否会调整与朝鲜的关系,这名韩国官员说,戴秉国在会谈上没有提到,“中国还没有改变其官方立场”。

  报道认为,不管如何,至少现在还没有。如果中国真的想改变立场,她会马上向朝鲜流露不满。中国官员也许对朝鲜问题依然左右为难;但不要将此与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混为一谈。北京依然是平壤的经济生命线:朝鲜在能源补给上几乎完全依赖于中国。从2002年到2007年,北京对平壤的出口额翻了超过三倍,从1亿1800万美元升至4亿零200万美元。如果中国真的想引起金正日的注意,她肯定能做到。但问题在于:中国真的想这样吗?▲◆★●■☆


美国声言黄海为公海 航母军演拟成常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 2010年12月2日电/为期四天的美韩军演1号刚刚落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1号在华盛顿就美中军事交流发表讲话。他在回应记者提问时透露,在军演前美国事先已经与中国做过沟通,并说美国将持续派遣航空母舰前往黄海。

  凤凰卫视报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表示:“确切地说,我们宣布的军演是在一个月前就安排好的。我们也事先跟中国说过我们将会怎么做、为期多久、目的为何。但我再重申,黄海海域是公海,我们去年曾派遣华盛顿号航母在黄海军演,我们刚结束一场军演,而我们将来会继续这样做。”

  马伦再度强调,中国是对朝鲜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也有责任纠正朝鲜的作为。对于中国提出的六方紧急磋商,马伦表示,六方会谈不能够掩盖朝鲜的错误,美国不会为朝鲜的行为买单。

  ◆ 杨洁篪证实胡总明年初访美

  外长杨洁篪周二在北京出席论坛时指出,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他说,中美在亚太地区有广泛的重要共同利益。两国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不一样,但双方可以通过坦诚对话来增进互信,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

  杨洁篪还证实,美国总统奥巴马已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明年初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杨洁篪表示,今年中国、美国以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和合作,就热点问题进行经常性磋商,就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促进地区经济复苏发展共同努力。中美在APEC组织、东盟地区论坛里也开展了合作。

  ◆ 美中回暖 盖茨访华是信号

  关于美中军事交流,马伦表示近来中国邀请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是两国军事交流回温的迹象,所以他也已经邀请中国军方访美,他希望美中军事交流深化、扩大、并且维持下去。他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希望两国的交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二是希望两国交流范围不仅限于亚太地区、而在于全球领域,最后则是希望两国能往前看。

  马伦也强调,中国的崛起不代表美国的衰弱,美国也得利于中国的崛起,两国共存共荣。
 
    ◆ 韩美本月或再次联合演习

  1日结束的美韩联合军演的最大特点,是首次在黄海模拟拦截和搜索怀疑装载大杀伤力武器的朝鲜船只,意味演习已升至“防扩散安全倡议”(PSI)层次。

  外媒分析指出,在被朝鲜称作实为针对朝韩炮击事件的此次演习中,美韩表明了绝不容许进一步武力挑衅的立场。演习中两国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能够迅速探捉并击毁企图从海空入侵韩国的舰艇与飞机。

  而就在此次演习结束的当天,韩国军方表示,美韩两国计划最早于本月内再次进行海上联合军演。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称,韩国和美国正在商议于本月或2011年初再次举行联合海上军事演习。其发言人表示:“演习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规模仍在讨论中。”

  有报道称,韩国的一名高级官员透露,按计划,今年年内韩美还将有几次联合军演,目前正在与美方讨论举行的具体时间。

  ◆ 韩国下周进行火炮演习

  11月30日,韩国军方宣布,将于12月6日起实施为期一周的“环朝鲜半岛”火炮演习。

  据悉,此次演习由韩国单独进行,时间为6—12日,在韩国29处海域举行。其中16个在黄海,7个在韩国东部海域,6个在南部海域。

  韩国媒体援引匿名官员的话说,位于黄海的大青岛将包含在此次火炮演习的范围之内,此岛临近韩朝争议的海上分界线。这名官员说,“海军战舰将在大青岛西南部海域实施火炮演习”。延坪岛海域不在预计的演习范围内,但韩国防长金泰荣1日在国会称,军方正在寻找“适当的时机,在延坪岛海域展开实弹射击训练”。

  韩国军方决定,“鉴于朝鲜方面有可能再度发起挑衅”,韩国国内的警戒态势将继续维持在最高水准。韩国媒体指出,在韩美黄海大规模军事演习之后不久,又进行大规模火炮演习,将进一步加剧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 美日明天举行联合演习

  此前据日本媒体报道称,12月3日—10日,日本自卫队将与美军在日本各地及周边海域空域进行联合演习。包括美军“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在内,日美双方共约4.4万人、60艘舰艇和400架飞机将参加联合演习。

  据日本媒体报道,美日每年在这段时期都会举行大规模的联合军演,“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离开黄海后,预计将前往琉球附近等海域,参加此次联合军演。

  此外,美国装有“宙斯盾”系统的驱逐舰预计也将参加演习,届时可能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在日本海针对假想敌展开演习。

  1日,在北京举行的蓝厅论坛“亚太地区形势和中国政策”研讨会上,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在主旨演讲中就近期朝鲜半岛局势表示,大家都要为朝鲜半岛实现长期的和平稳定发展做出努力,示强和对抗是没有出路的,中方将继续劝和促谈。 ▲◆★●■☆


美俄联合反导:一场同床异梦的政治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国宣布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以后,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俄曾宣布将在其飞地——抵近波兰的加里宁格勒布署先进的伊斯坎德尔短程弹道导弹。

   2010-12-02: 11月20日,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召开。在这次峰会上,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出现戏剧性变化,北约不仅首次明确提出北约不是俄罗斯的敌人,还建议俄加入欧洲反导系统。那么这个欧洲联合反导系统是什么背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又真是会化敌为友么?网易军事为您作出独家分析。

  ◆ 北约俄罗斯共建联合反导系统?

  11月20日,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此前里斯本19日闭幕的北约例行峰会,签署了北约新的战略构想。首次明确提出北约不是俄罗斯的敌人,希望和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建议俄罗斯加入欧洲反导系统。尽管接近深冬,但双方关系的缓和的春风却越吹越猛。

  今年的俄罗斯-北约理事会上决定进行联合弹道导弹威胁评估,恢复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的合作。俄罗斯可以为北约提供来袭导弹信息,并准备在国家弹道导弹防御上进行的合作。这些新闻给人的印象,北约与俄罗斯合作共事的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历史上多年的对手化敌为友,实在令人震惊。不过震惊之余,也让人感到困惑,所谓包含俄罗斯的欧洲联合反导,到底评估的是什么样的弹道导弹威胁呢,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真要开启新时代了么?

  ◆ 布什的欧洲反倒计划

  ◆ 在欧洲部署陆基中段拦截系统应对伊朗导弹威胁

  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强烈反对美国的欧洲反导计划。2000年共和党的小布什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大力推进反导系统的发展。2004年美国正式开始部署3级固体火箭的GBI洲际导弹拦截弹后,2005年美国策划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主要包括部署在捷克的一部EMR雷达和部署在波兰的10枚2级版 GBI拦截弹,此外还有部署在土耳其的FBX雷达。

  布什的东欧反导系统基本使用成熟技术,欧洲中段雷达(EMR)由陆基雷达原型(GBR-P)改进而来。GBR-P自1998年以来就部署在夸贾林环礁靶场,在海基X波段雷达(SBX)投入使用前,作为NMD/GMD系统测试的核心火控雷达用于拦截测试。EMR将使用夸贾林的这部GBR-P雷达,拆除后运抵捷克部署,EMR对典型探测目标有效探测距离高达2000千米,可用于来袭弹道导弹的探测跟踪,拦截弹的火控和拦截效果评估。

  2级GBI拦截弹改动也不大,就是正式部署的3级GBI去掉了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加速能力上比3级GBI略快,最大速度有所降低,但仍有洲际导弹拦截能力。FBX雷达则基于THAAD成熟的AN/TPY-2雷达,典型探测距离1000千米,虽然探测能力远不如EMR,但可以通过C-17 运输机机动部署,本身作为前出的探测雷达用于弹道导弹的上升段探测。小布什的东欧反导系统预计2015至2017年全面形成战斗力,美国宣布此举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和欧洲盟国免遭伊朗远程弹道导弹的袭击。
 
THAAD系统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是目前世界唯一一种同时具备大气层内外拦截能力的反导系统。它与标准3一起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 实质上是对付俄罗斯洲际导弹

  毫无疑问,面对导弹技术落后的伊朗,性能强大的GBI可以实现有效的拦截,伊朗当时尚无中远程导弹,更不要说射程覆盖美国的洲际导弹。尽管美国辩称东欧反导是针对伊朗,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MDA)甚至特意发布报告,指出东欧部署的2级版GBI无力拦截俄罗斯的洲际导弹,但这一说法受到广泛质疑。即使美国MIT大学的Postol教授,分析后也指出MDA的拦截模型中故意调低了2级GBI的速度并提高了俄罗斯洲际导弹的速度,实际上2级GBI 速度可到7.7千米/秒以上,仍可有效拦截俄罗斯射向美国的洲际导弹。

  中国国内学者吴日强建模分析后也得出这一结论,不过他的研究指出波兰部署的2级GBI拦截俄罗斯的洲际导弹,拦截点和美国阿拉斯加部署的 GBI相距很近,东欧部署并没有增加反导层次。GBI部署在东欧还是阿拉斯加,效果基本一致,但如果美国部署具备高加速性能的KEI,则会实现对俄罗斯洲际导弹的分层拦截。

  东欧反导计划的GBI拦截弹对俄罗斯的洲际导弹构成了威胁,但却是以防御伊朗为名义部署的,颇有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意图。其实这一幕并不陌生,美国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哨兵系统,号称针对红色中国未来的洲际导弹威胁,自称有限的洲际导弹防御。可是中国直到30年后才开始装备射程覆盖美国的洲际导弹,而美国数年后新当选的尼克松就将哨兵系统改名为卫兵系统,试图全面防御苏联核导弹威胁,利用技术优势展开反导竞赛,最终迫使苏联签订了反导条约。

  ◆ 俄罗斯的愤怒与无奈

  俄罗斯最初的激烈反应

  欧洲部署2级GBI削弱了俄罗斯的核打击力量。以史为鉴,美国温水煮青蛙,建成后加大规模或是提高质量的可能性很高,俄罗斯的强烈反应就在意料之中。俄罗斯认为东欧反导系统进一步削弱了自身洲际导弹对美国的打击能力,可能导致半个世纪以来维持战略平衡的”确保相会毁灭”(MAD)战略失效,这并不是杞人忧天。

  2006年美国学者Lieber在《The End of MAD》一文中指出美国发展中的反导系统可以抵消俄罗斯和中国的二次反击力量,使MAD战略失效。文中指出虽然美国反导系统远不足于防御俄罗斯先发制人的核攻击,但冷战结束后美国核力量和常规力量打击能力大幅进步,美国第一击后残余的俄罗斯核导弹已经难以突破美国反导系统,这意味着确保相会毁灭的根基不复存在。文中还指出如果美国获得压倒性的核优势,将诱使美国发动单边军事行动以至先发制人的核攻击,增加战争甚至全面核战的危险。

  俄罗斯对东欧反导计划做出了强烈反应,本来此前在和北约商谈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的合作事项,在美国提出部署东欧反导系统后合作暂停。它还声称可能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核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对抗美国部署在东欧的反导系统。为了增强反对部署欧洲反导系统的舆论,俄罗斯还宣布可能退出中导条约,重新部署核中程导弹,将支持美国部署反导系统的国家纳入打击范围。此外俄国也加快新一代白杨M和布拉瓦洲际导弹的开发。

陆基版的标准3导弹模拟图。海基版的标准3导弹在多次反导测试中表现优异,因而在奥巴马的新计划中被选作欧洲反导系统的拦截弹。
 
  ◆ 俄罗斯政界的争论

  不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急剧衰落,维持现有核武库已不堪重负,急剧扩充洲际导弹力量或是大规模生产中程导弹,会令俄罗斯雪上加霜。所以俄罗斯面对东欧反导系统,唇枪舌战口头反应激烈,但实际上并无实际举措,和苏联时代针锋相对展开反导竞赛形成鲜明对比。

  2007年6月总统普京也不得不建议合用阿塞拜疆的雷达站,并希望美国的反导系统部署到土耳其伊拉克等南部国家。俄罗斯国内还有无力阻止美国部署反导系统,何不以此为契机合作的考虑。

  这一派认为俄罗斯对美国部署欧洲反导的反对更多是感情因素。既然美国宣布只部署10枚GBI,专门研制了2级版的GBI,还特意说明2级 GBI无法拦截俄罗斯洲际导弹,充分考虑俄罗斯的心里感受。何况10枚GBI最多拦截10枚洲际导弹,对于俄罗斯拥有的数百枚洲际导弹来说微不足道。既然如此,俄罗斯只要克服对美国在东欧国家部署战略武器的愤怒,就可以共建有限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 奥巴马新政欧洲反导计划的出台

  海基SM-3导弹上陆


  俄罗斯和伊朗的反对并没有阻碍美国部署东欧反导系统,俄罗斯对此忧心忡忡但束手无策。转机出现在2008年,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他以”改变“的口号上台,力求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事务,民主党历史上又恰恰有通过军控条约而不是军备竞赛解决军事对抗的传统。2009年9月17日奥巴马公布了新的四阶段欧洲反导计划,取消了EMR雷达和2级GBI的部署,改为FBX雷达和SM-3导弹上岸。

  奥巴马新计划中,截止2011年的第一阶段将在欧洲部署海基SM-3 Block IA导弹和陆基AN/TPY-2雷达,提供基本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截止2015年的第二阶段将部署海基和陆基的SM-3 BlockIB导弹和更先进的传感器,防御中短程弹道导弹;截止2018年的第三阶段将部署海基和陆基的SM-3 Block IIA导弹,这种导弹可以摧毁从近程到远程的弹道导弹;截止2020年的第四阶段将部署陆基和海基的SM-3 Block IIB导弹,它速度更快,对中远距弹道导弹具有更强的拦截能力,同时具备洲际导弹拦截能力。

  奥巴马计划在波兰反导基地部署24枚SM-3拦截弹,在土耳其部署FBX雷达,开发新的传感器。2010年2月罗马尼亚宣布将为欧洲反导提供发射基地,拦截弹发射基地增加为2个,并且准备第二阶段先在罗马尼亚部署陆基SM-3,第三阶段才在波兰部署SM-3。

    ◆ 普京对奥巴马计划赞誉有加

  奥巴马政府改弦更张,公开的说法是美国评估伊朗很长时间内也无法发展出可打到美国的洲际导弹,但近年伊朗中程弹道导弹发展很快,部署数量迅速增加,欧洲自身反导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他的欧洲反导分阶段部署计划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并认为俄罗斯不会错估美国的目标。普京对这项新计划赞誉有加,称之为“正确和勇敢的决定”,似乎证明了他的判断。

  受益于奥巴马的新方案,尽管有罗马尼亚宣布提供反导基地的波澜,俄罗斯和美国主导的北约在欧洲反导上的尖锐冲突近期还是相对缓和下来,双方开始洽谈战区反导的合作事项。这实际上是旧事重提,2008年俄罗斯格鲁吉亚冲突导致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恶化前,双方就在洽谈反导系统合作事项。经历一年多的反覆讨论,于是有了近期宣布俄罗斯与北约建立联合反导系统的新闻。

  不过双方仍各怀鬼胎,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有联合西欧国家建立欧洲反导系统的主张,美国也多次邀请俄罗斯加入反导系统,但俄罗斯的战区反导合作意在排斥美国,美国则力求减轻俄罗斯对美国主导的欧洲反导系统的排斥。

  ◆ 奥巴马计划只是推迟美俄冲突时间

  美国、俄罗斯在欧洲反导问题上存在原则分歧


  具体分析这次联合反导的措词,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联合反导也并不和谐。俄罗斯和北约高谈反导合作的同时,仍然不忘指出分歧:反对将反导系统部署到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地区,俄罗斯也不同意北约的伊朗弹道导弹威胁论,反对将任何国家将伊朗邪恶化。参加俄罗斯-北约理事会议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没有谈到细节问题,但他强调俄罗斯只会基于平等原则,在真正透明的前提下加入欧洲反导系统,他还同时指出单方面发展反导系统就意味着新一轮军备竞赛。结合这些言论,所谓北约与俄罗斯的联合反导实质上是空话居多。

  美国主导的欧洲反导系统,已经选定的两个陆基部署地点分别在波兰和罗马尼亚都离俄罗斯不远,公开宣传针对的弹道导弹威胁就是伊朗。虽然名为欧洲反导系统,但欧洲毫无自主权。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局长奥雷利将军10月12日大西洋理事会演讲时宣布,即使俄罗斯抗议,美国也不会放弃欧洲弹道防御系统建设,无论北约成员国是否就欧洲统一反导达成一致,美国都将部署拦截导弹。这意味着欧洲国家既无法决定部署规模也无法决定部署地点,更无法决定部署进度。俄罗斯和美国反导问题的冲突根本无法避免。本次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前,双方对于导弹威胁评估时意见完全不同,最后不得不求同存异,将分歧列入文件了事。


  SM-3、THAAD导弹可以提供全方位防护

  外国军事观察家们对此也不乐观,美国不少鹰派认为奥巴马是屈从于俄国压力退缩,弃用GBI降低了美国本土的防御能力,而鸽派担心这仅仅是缓解了危机。奥巴马的欧洲反导新方案提出之初,很多评论家就指出这不是放弃欧洲反导,而是欧洲反导的升级。尽管在近期迎来了相对的缓和,但随着具有远程和洲际导弹拦截能力的SM-3 Block II系列拦截弹的部署,美俄在反导上的冲突将急剧尖锐化。小布什的方案只有10枚2级GBI,虽然剑指俄罗斯之心路人皆知,但威胁尚且有限,而奥巴马的方案在近期形成对中短程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后,中长期具备对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防御能力。

  根据2011年预算,到2015年美国将采购436枚SM-3 Block I导弹和431枚THAAD导弹,届时不仅消除了伊朗可能的威胁,更让俄罗斯的中短程弹道导弹捆绑讹诈消于无形。SM-3 Block IIA导弹的预测价格只是从Block IB的1200万美元增加到1500万美元,为大规模采购SM-3 Block II导弹提供了可能。即使未来只是保持波兰和罗马尼亚两个基地的部署规模,48枚洲际导弹拦截弹也构成了大得多的威胁。外国军事评论家指出俄罗斯既然反对部署10枚具备洲际导弹拦截能力的GBI,又怎会忍受数倍于此同样具备洲际导弹拦截能力的SM-3 Block IIB的部署?奥巴马的方案不过是拖后了冲突的时间,并没有解决问题。

  结语

  本次北约和俄罗斯联合反导的新闻中提及,双方对基本的导弹威胁都无法达成一致。俄罗斯为伊朗开脱,试图阻止美国暗度陈仓的行为,而北约明确伊朗为首要的弹道导弹威胁,联合反导合作不涉及细节,内容也极为空虚,可见北约和俄罗斯计划进行的战区反导合作,其基础极为薄弱,实属同床异梦。双方未必等得到第三阶段SM-3 Block IIA部署引来的冲突升级,未来系变冷就可能再次暂停战区反导合作。

  他们战区反导合作的谈判不是第一次,暂停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次北约-俄罗斯战区导弹防御的合作,美国“解决“了和俄罗斯的反导冲突,北约的欧洲各国缓和了局势,俄罗斯赢得了喘息时间,大家皆大欢喜。因此战区反导合作的新闻视为政治上缓和的标志更为确切,在军事上价值不大。(来源:163军情观察室)▲◆★●■☆


韩情报当局:今年8月监听到北韩下达攻击指示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0/12/02/20101202000004.html


朝鲜日报记者 辛殷珍/曹柏乾 (2010.12.02)

记者1日获悉,在北韩发动延坪岛炮击事件3个月前的今年8月,韩国国家情报院等情报当局已经通过监听发现了迹象。

据多位国会情报委委员表示,国家情报院院长元世勋1日向国会情报委员会汇报说:“今年8月通过监听获知北韩下达攻击西海5岛的指示。当时向李明博总统汇报这一情况。”

据悉,国会情报委委员们表示:“由于北韩经常做出具有威胁性的言行,军方可能没想到北韩这次会攻击平民。”

据悉,国防部和情报当局今年8月已经掌握了朝鲜有攻击西海5岛的计划的事实,但是没能制定增强以延坪岛为首的西海5岛的武器系统等应对对策。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干事崔宰诚议员和大国家党干事李范观议员透露,国家情报院院长元世勋在12月1日参加国会情报委员会时说“今年8月通过对朝鲜方面(无线)的对韩监听,已经确认了有关西海5岛的攻击计划”。

据悉,国防部和情报当局今年8月已经掌握了朝鲜有攻击西海5岛的计划的事实,但是没能制定增强以延坪岛为首的西海5岛的武器系统等应对对策。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干事崔宰诚议员和大国家党干事李范观议员透露,国家情报院院长元世勋在12月1日参加国会情报委员会时说“今年8月通过对朝鲜方面(无线)的对韩监听,已经确认了有关西海5岛的攻击计划”。

关于爆发延坪岛炮击事件的11月23日的情况,元院长解释道“炮击当日和在那之前(朝鲜)用很难监听的有线执行作战计划时,所以很难提前掌握(会炮击这一点)”。

据李范观议员表示,元院长说“三代世袭导致内部不满情绪增加,经济情况恶化使得寻找突破口变得急切,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大胆做出了盲目的行为”,“朝鲜很有可能进行进一步攻击威胁,(朝鲜)正在策划我们的国论分裂”。

对于维基解密(WikiLeaks)披露的文件上提到的朝鲜高层人士的投诚传闻,元院长说“无法提供确认”。▲◆★●■☆


金正恩下令炮击延坪岛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0/12/02/20101202000009.html


朝鲜日报驻东京特派记者 辛贞录/驻华盛顿特派记者 李河远 (2010.12.02)

日本《朝日新闻》1日在中国沈阳援引一位熟知北中关系的相关人士的话报道说,北韩政权以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的接班人金正恩的名义,已于今年11月初下达了准备炮击的命令。

据报道,该消息人士说,上月初就以金正恩的名义向北韩军队干部下达了“时刻准备对敌人的挑衅行为予以反击”的命令。该消息人士还说,北韩军方相关人士就炮击延坪岛表示:“这是有计划的行动,很久以前就开始一直做准备。”

该报分析说,北韩军队很可能接到金正恩的指令就开始伺机袭击韩国军队,最终以抗议韩军训练为借口,进行了炮击。

该报还说:“据多位熟知北韩内部情况的消息人士介绍,由于北韩军队内部对金正恩有不满情绪,所以就需要树立他‘铁腕领导’的形象。还有传闻说,北韩军队将从1日开始进行为期半年的全军军事训练,以对军队进行整顿。”

另外,对北韩货币改革主要目的进行报告的美国外交密电也于1日曝光。据该电文,北韩去年年末实施的货币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金正恩继承北韩权力过程中,清理反对势力。据文件泄露及分析网站维基解密公开的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电文透露,去年12月15日,美国国务部主管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施大伟 (David Shear)在中国沈阳地区通过接触负责中北贸易的核心人士,掌握了北韩内部情况。该人士的名字用12个“X”字母表示,以防身份暴露。他表示,北韩进行币改虽然有很多理由,但最重要的是为了肃清接班人金正恩的内部反对势力。金正恩打着控制通货膨胀和缩小贫富差距的旗号推行币改,如果对此提出反对,就可以视为反对他接班。该人士说,在此过程中,金正日的长子反对币改。

另外,如果说金正恩倾向于越南式改革,那么金正男则支持中国式改革。在此过程中,金正日支持币改,显示对金正恩宠爱有加。据悉,最近在以互换学生的身份留学中国的学生流亡后,金正日让在中国滞留的所有北韩学生、学者和科学家回国,行为越来越偏执。▲◆★●■☆


国情咨文暗示 普京回归俄总统成定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普京将于2012年回归克里姆林宫。

  中评社香港2010年12月2日电/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11月30日在联邦议会两院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提出在内政方面遏制腐败、提高生育率,在外交领域加强与美国和欧洲联盟合作。

  潇湘晨报报道,梅德韦杰夫当天发言回避了2012年总统选举话题。研究者称,梅德韦杰夫缺乏一个寻求连任者的热情和雄心,因此,他极有可能不会是下一任总统,而普京将于2012年回归克里姆林宫。

  在国情咨文中,梅德韦杰夫抨击一些执法官员渎职,甚至与有组织犯罪团伙有染,提出以更严厉措施惩治腐败,包括百倍于贿金的罚款制度。

  “不幸的是,我们看到多起致使民众丧生的悲剧。执法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渎职,甚至与犯罪团伙勾结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部分原因。”梅德韦杰夫说。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组织说,俄罗斯可能是二十国集团(G20)中腐败现象最严重的成员之一。

  在俄罗斯,考驾照、上大学,到处充斥着腐败。犯罪嫌疑人买通执法部门逃避惩罚的现象屡见不鲜。“贿赂行情”也逐年看涨。

  面对这颗不断侵蚀社会的“毒瘤”,梅德韦杰夫提出,“要对行贿者和受贿者施以百倍于贿赂金额的罚款”。

  梅德韦杰夫说,人口下降是俄罗斯社会面临的又一大问题。他敦促每个家庭养育三四个孩子,以化解人口危机。

  按照梅德韦杰夫的说法,投资年轻一代是“最高尚、明智和可靠的投资”。他认为人口下降对国家发展构成威胁,倡议“每个家庭养育3个乃至更多孩子”。

  梅德韦杰夫调侃说,首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和19世纪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安东.契呵夫均是家中第三个孩子。

  尽管自2005年起,俄罗斯婴儿出生率出现回升。但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生育率低,为眼下的人口危机埋下隐患。

  在外交领域,梅德韦杰夫提出加强与美国和欧盟的合作。“我在拓宽与欧盟和美国的合作中看到巨大的潜力。”不过,他希望看到西方国家提供更多实质性帮助,比如在俄罗斯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给予更多支持。

  梅德韦杰夫还说,希望今后十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能与俄罗斯合作构建导弹防御系统,否则可能触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今后10年,我们面临以下抉择:要么就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创建一个成熟的合作机制达成一致……(要么)新一轮军备竞赛将开始,”梅德韦杰夫说。

  他说,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形,俄方“将不得不作出决定,(在国外)部署新的打击力量”,但这种方案后果严重。

  梅德韦杰夫本月20日与北约28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会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会后宣布,俄罗斯接受北约邀请,同意就建立欧洲反导系统展开合作。但梅德韦杰夫要求俄罗斯在欧洲反导系统如何运作方面享有对等发言权。

  梅德韦杰夫当天发言回避了2012年总统选举话题,但暗示明年俄罗斯议会选举前,政治领域几乎不会出现变革。

  “我没有感受到一个寻求连任者的热情和雄心。”俄罗斯精英阶层研究者奥莉加.克雷什塔诺夫斯卡娅说。

  克雷什塔诺夫斯卡娅分析,今年的国情咨文提及俄罗斯总体与长期目标,但全部目标完成期限是2011年底。因此,她不认为梅德韦杰夫会是下一任总统。

  “在我看来,弗拉基米尔.普京2012年将要回归(克里姆林宫),梅德韦杰夫的演讲(国情咨文)没有改变我的看法,”莫斯科卡内基中心分析师玛丽亚.利普曼说,“这次演讲让我坚持这一看法,即普京领导行动,梅德韦杰夫领导计划。”▲◆★●■☆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December 02, 2010 03:25 P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官员出国挂职:播种龙种,收获跳蚤?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别低估对朝动武可能性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