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巴马政府拉帮结派抗衡中国 | (回到Blog入口) | 美国智库叫嚣:美军航母不进黄海就是失败! »

印日越三国联手牵制中国?

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第三十五感悟:爱岗敬业以德服人----缓步晋升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是做人的根本,在现阶段,它又赋予了新的意义,是我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标志。

 

今 日 看 点 : 2010-10-28 ▲◆★●■☆

 

中国将再增加36艘海监船提升海上维权力量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28148/c5

 

国家大剧院 文化的种子发芽了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印日越三国联手牵制中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美之间的互信为何如此脆弱?相互磨合为何如此艰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国军事威慑中国力度加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朝两国为何大规模纪念朝鲜战争?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275030

 

北京仍保留293家驻京办 将重新办理工作居住证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28/013621365100.shtml

 

反腐报告:中国位居78 美国跌出前20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0/10/101026_transparency_report_2010.shtml

 

金日成抗日真相

http://guancha.gmw.cn/2010-10/22/content_1330250.htm

 

 



中国将再增加36艘海监船提升海上维权力量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28148/c5


    2010/10/27  中国将再增加36艘海监船提升海上维权力量。目前中国海监系统里设计速度最快的执法公务船“中国海监75”专用执法船26日入列中国海监南海总队。这是继 2005年“中国海监7112”直升机和“中国海监71”、“中国海监83”船先后入列南海总队之后,又一艘大型海监船入列,标志着我国南海海洋监察装备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当天举行的入列仪式上,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李立新说,此次海监船入列,是国家高度重视海洋执法队伍装备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的有力体现。他说: “加强中国海监装备能力建设,建造更多的中国海监维权执法公务船,对有效承担我国南海管辖区域的巡航执法任务和华南沿海的行政执法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据船长钟杜森介绍,“中国海监75”船长77.39米,宽10.4米,排水量1290吨,双主机,每台2380马力,双机并车航速不低于20.6节。全船定员43人,续航力5000海里,自持力30天,适航无限航区。

钟杜森介绍说,作为专用的海洋执法船,“中国海监75”船科技含量非常高:除拥有当前最先进的卫星通信、导航等船舶设备外,还配置了一流的安保系统和船舶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全船网络监控、在驾控台可以直接启动主机。此外,该船设有艏侧向推进器和非收放式减摇鳍,具有船速快、机动性高,快速反应能力强等特点,是目前入列的中国海监系列船舶中设计速度最快,综合性能非常优越的千吨级公务船。

据介绍,目前,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维权巡航执法工作,增强国家海洋维权巡航执法能力,全面履行好国家海洋局授权给省级海监机构海洋维权执法的职责,各沿海省级海监机构已相继启动了建造大吨位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的立项工作,预计在今后的几年中,中国海监船将再增加36艘。其中1500吨级7艘、1000吨级15艘、600吨级海监船14艘。该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将极大地提升我国海上维权力量。▲◆★●■☆


国家大剧院 文化的种子发芽了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香港2010年10月27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国国家大剧院是2007年才下半年才建成投入使用的,对于这个在北京城出现的“庞然大物”,市民专家都褒贬不一,有人说是高雅的娱乐场所,有人说是十分宏伟的建筑,有人说是太过奢侈充面子的产物,毕竟,30元人民币亿可不是什么小数目。2010年10月,国家大剧院满三岁了,经过三年的试练,国家大剧院成长的速度令全世界乍舌,三年的时闲几乎走完了西方大剧院一百年的路,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名团为了能来国家大剧院表演,也不得不排起了长队。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占地11.89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52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戏剧场、音乐厅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国家大剧院共设有5473个座位,其中歌剧院席位2416个,戏剧院席位1040个,音乐厅席位2017 个。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建筑物高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拥有如此庞大的体积和内部精致华丽的装修,国家大剧院无疑是一个高风险的机构,因为它有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88个化妆间、99部电梯、32个琴房、5个排练场、无数扇门,擦一次玻璃就得6万元。有幸的是,政府的全面支持,使得国家大剧院每时每刻都能运转自如。

  现在的文化市场越来越繁荣,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国因为有了国家大剧院,而开始了对市民的艺术普及,国家大剧院每日的演出琳琅满目,观众也总是场场满座,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国家大剧院的设施高档而齐全,能保证演出质量也能保证观众欣赏时的愉悦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其二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分享彼此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并持有良好的态度去观看演出。

11年前,芭蕾编导大师诺伊梅尔在北京做过一次短暂演出。剧场的局促、观众的不安令他十分失望,曾发誓再也不来中国了。然而在2009年,诺伊梅尔惊奇地发现美国、俄罗斯、法国的几个著名芭蕾舞团都已去过国家大剧院表演并带回来异口同声的赞扬,现在,越来越多的表演者渴望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以证明他们自己的实力。国家大剧院通过自己的专业和努力,赢得了尊重,有了与国外演出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直到现在,还有些人不看好它的造型和高额的维护费,但笔者认为,再提国家大剧院的造型以及修建花费的问题,未免有些老调重弹,现在,市民能给予的,就是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中国国家大剧院才建成三年,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与国外知名大剧院相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的。国家大剧院势必要继续发展,发展自己的原创作品,缩小文化贸易的逆差,同时,中国的文化艺术家应该借助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将本土表演艺术推向世界,让代表中国文化的原创产品行销世界,让全世界都尝到中国文化的味道。

  在四四方方的北京城里,国家大剧院温和圆润的造型令人耳目一新,其实,打开想象力,从上空俯瞰的话,国家大剧院形似一颗种子,一颗文化的种子,一颗正在破土而出,就要发芽成长的中国文化种子,而它,将在未来的时闲中,生长出文化交流的藤蔓,延伸到全世界各个角落,与之进行对等的交流。中国国家大剧院作为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结合的旗帜,正在缓缓升起。▲◆★●■☆


印日越三国联手牵制中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年10月25日:东京,印度总理辛格(左)与日本首相菅直人在签订协议后握手。

  中评社香港 2010年10月27日电/据参考消息网援引英国《金融时报》文章题为:随着对中国的担忧增大,日本和印度举行会晤。印度总理辛格周一将在东京与日本首相菅直人会晤,讨论地区安全问题,此次会晤发生在人们对中国在疆域问题上态度更加强硬而感到焦虑不安的背景下。

  在日中因东中国海有争议的岛屿爆发多年来最严重的外交争端之后,东京正努力修复与北京的关系。中日关系上个月急剧恶化,因为日本扣押了在尖阁群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金融时报》注)附近与日本巡逻船相撞的一艘中国拖网渔船的船长。

  亚洲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争端对日本来说是一个警示,提醒它与中国经济融合的危险。北京暂时中断了与日本的高层接触,而且事实上停止了向日本出口对许多电子产品的生产至关重要的稀土。

  印度的领导层认为,在未来的一些年,它和日本一样,将不得不处理跟中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中印双边贸易一直在增长,今年据估计约为600亿美元,而与此同时印度也越来越担心中国在相邻的巴基斯坦、缅甸和斯里兰卡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印度政界领导人和武装部队也对东北部的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和克什米尔的边界争端以及中国日益增强的海军力量感到不安。

  分析人士说,日本处理它与中国的海上领土纠纷的方式对印度具有指导意义。印度对中国舰艇出现在历来被印度视为自家地盘的印度洋水域感到担忧。印度领导人担心会出现类似拖网渔船事件那样的“事故”,引发喜马拉雅山两侧的外交和经济对峙。

  辛格此行还将访问马来西亚和越南。他在出访之前说:“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的巩固得到了我们两国政坛上下的全力支持,是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繁荣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共同社称,日本之所以要加强与印度的关系,除了经济原因外还有其外交战略方面的原因。作为亚洲经济发展最快的民主国家,印度有可能成为制衡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最近,中国在领土争端问题上对日本采取了日益对抗的姿态。

● 印媒鼓吹设“河内合作组织”

  印度雷迪夫网站文章题为:印度需要新的盟友来对付中国印度专家拉曼说,作为受到中国扩张战略威胁最大的国家,印度、日本和越南应该齐心协力商讨如何对付中国,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印度总理辛格将从10月24日开始对日本、越南和马来西亚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此外他还将出席于河内举办的东亚峰会,与以上三国进行双边访问。

  日本、越南和马来西亚这三国的领导人有充分的理由对中国军队不断重申对东海、南海以及与印度有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拥有主权所表现出来的愈发的独断专行而表示担忧。

  在领土纷争上,现状有利于印度、日本和越南。中国一直想通过加强海军和其在西藏的军事能力改变这一现状。

  中国已经开始在所谓的西藏自治区修建铁路,将铁路线扩展到尼泊尔和阿鲁纳恰尔邦边境。此外,中国还计划修建到加德满都和吉大港的铁路。

  中国方面已制定出一系列新计划:升级并扩大西藏的公路网,并使其空军的战略范围扩展到其领空之外。这可从最近的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军演以及今年9月份中国空军与土耳其空军在土耳其空域举行的联合军演中窥见一斑。

  与此同时,中国还不断增加其在巴控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地区的战略存在,以加强其对新疆的掌控,并在对抗印度方面筑起新的战略前沿。

  中国人似乎决意按照自身计划行事,协助巴基斯坦建立至少两座核电站,不顾核供应国集团的反对。

  过分积极的中国海军还在南海海域骚扰越南的合法渔船和石油及天然气开采船。而中国与日本在东海就尖阁群岛所属问题争执不下,也凸显了中国利用不断增长的海军势力挑战东海现状的决心。

这些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国深思熟虑制定策略,以加强其领土主张并扩张战略存在和战略影响的确凿证据。

  中国人援建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缅甸港口项目并决意援建孟加拉国吉大港的做法,均是其扩张战略疆域这一长期战略的具体步骤。

  受到中国扩张战略威胁最大的印度、日本和越南三国应同心协力商讨如何对付中国,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辛格在即将进行的对日、越访问中应该会就该问题进行商讨。

  三国可以考虑参照中国、俄罗斯以及一些中亚国家在数年前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而设立一个类似的组织——河内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宗旨是保护其成员国免受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以及分裂主义的破坏。河内合作组织的主要宗旨可以定为促进合作,共同监督和评估来自国家或非国家因素对地区安全构成的威胁,并相互帮助提高各自能力。

  美国对中国的海上霸权以及其在印度洋地区活动增加抱有担忧,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海上力量,美国应该和同样具有相同忧患的韩国一起加入该组织。该组织的创办国应为:印度、越南、日本、韩国和美国。如进展顺利,可以考虑新成员加入,以扩大组织。

  印度应该利用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访问新德里这一机会,与之就成立该组织进行讨论。▲◆★●■☆


中美之间的互信为何如此脆弱?相互磨合为何如此艰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10年10月27日电(评论员 张智新)近期,由于钓鱼岛扣船风波引发的中日博弈,由于两国各自爆发民众示威游行,以及政府高层喋喋不休的口水仗,日趋微妙复杂,也让人甚为忧虑。在思考中日关系的时候,不少中国民众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美国因素。

  与此同时,人们更不由自主地联系起当前中美间的汇率战呈现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尤其是美国两党在中期选举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包括选票等在内的利益考量而而纷纷再打“中国牌”,以及此前美韩黄海军演引发的暗战则近乎火药味十足并一触即发的诸多情形。就在人们对中美关系忧虑重重之际,美国《华盛顿时报》又刊发专栏文章,提出所谓美国“前两年主导对华关系的所谓‘磕头派’逐渐失势,由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领衔的对华‘失望派’,将左右未来两年中美关系”。于是,人们不禁纷纷疑问:中美之间的互信为何如此脆弱?相互磨合为何如此艰难?

  众所周知,中美关系的走势取决于两国对外政策,而两国的双边关系政策则取决于两国及全球力量对比和彼此对对方政策的认知与评判。因此,两国的双边关系及整个外交政策和彼此对于对方政策的认知评判,构成了一个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从这一角度来看当前中美关系的微妙格局,则能站上更高的战略层面和更远的历史视角,也才能避免“一叶障目”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觉。

  从对方的举措来解读对方政策的变化,进而调整自身政策,固然是外交关系常态。不少观察人士从中美之间从汇率缠斗到军演烽火,再到选举口水、中日角力,直至奥巴马东亚访问的所谓“环绕中国”之行,将凡此种种清醒连贯起来看,不难映证《华盛顿时报》的上述结论,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也似乎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紧锣密鼓的现实措施,中美陷入双输对峙局面似乎业已难以避免。

然而,我们在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之前,不妨运用同样的思路来个换位思考:美国如何看待中国近期的对美言行呢?如果套用这一逻辑,在不少美国人眼中看到的图景不难归纳:中美贸易逆差未见大幅缩小的同时,人民币升值步伐却明显缓慢,中国的出口迅速摆脱了危机阴影并快速回升,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美国经济仍未摆脱“二次探底”危险,失业率居高不下、GDP增长乏力、贸易赤字不见削减;中国为了避免朝鲜陷入崩溃,中朝关系日趋热络,对朝鲜的核试验、天安舰事件等诸多行为未能管束;更可怕的是,中国为了领土争端,开始依仗自身日趋攀升的强大经济实力,强有力地对日本进行了施压、反制;再联系到中美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的博弈,在伊朗、苏丹、缅甸等诸多问题上的态度……凡此种种都联系起来,不少美国智库人士和媒体舆论就不难得出一个观感甚至结论:中国不仅已经超乎想象地强大起来,而且也已超乎想象地强硬起来,已对美国构成了全面的挑战和威胁。这无疑是一种催生“中国威胁论”的思维路径。

  对于上述诸多现象,中国无疑难以理解,因而要么将其归结为“习惯性误读”,要么归结为“别有用心地歪曲”。但是,照此道理,美国人其实同样也存在对前述其对华诸多言行的联系、联想嗤之以鼻的可能:纯属外行误读,或者刻意歪曲。于是,中美在相互认知上就陷入了一种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对于独霸全球日趋力不从心的美国视中国为“闯入瓷器店的大象”,在不得不与之合作沟通的同时仍然心存疑虑和不安,于是对华政策的具体实施很容易在“合作”和“对抗” 之间、“鼓励”与“遏制”之间左右摇摆;正是由于美国的这种左右摇摆,更由于经济实力加速崛起的中国视美国为“害怕、阻遏”其崛起,处心积虑维系其全球霸权的老牌“阴谋家”,同样在不得不融入其主导的国际体系同时仍心存惶恐与担忧,对美政策的具体执行中同样容易陷入“交流中防范”、“对话中攻击”、“合作中对抗”,甚至有某种“交流对话合作是一时,防范攻击对抗则是长期”的复杂状态之中,但每每这种既相互矛盾又相反相成的心态恰恰成为中国对美政策的深层支点。

  这种相互认知上的“囚徒困境”,正是中美互信脆弱、磨合艰难的深层原因;而这种“囚徒困境”,源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也源于历史上的恩怨情仇,更源于相互交融、沟通在领域、范围、程度等多方面的欠缺。这种“囚徒困境”格局无疑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打破它更需要假以时日。从这个角度看中美当前的微妙格局,相信就不会陷入悲观恐惧之中。▲◆★●■☆


美国军事威慑中国力度加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资料图: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和舰载机群。

  中评社北京2010年10月27日电/新华网综合报道,数家媒体近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美韩计划本月末在黄海举行军事演习,但该计划在11月11日首尔举办G20会议前被取消。据韩国联合通讯社24日报道,原定于本月底在韩国西部海域(黄海)进行的韩美航母战斗群联合军演近日被取消,而且年内不会再进行有美国航母参加的联合军演。据韩联社报道,一名匿名消息人士称,“为了不引起邻国不必要的敌视情绪”,今年不会举行上述演习。

  ● 执意派遣航母前往黄海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10月25日报道,五角大楼多名官员对记者说,五角大楼推迟了计划于本周在中国附近的黄海举行的韩美海上演习,但这并不是对中国让步。

  一名防务官员说:“我们绝不会为了安抚北京而缩减演习规模。这一推迟决定仅仅是由于计划编制的过程十分复杂,与中国无关。”

  五角大楼发言人杰夫.莫雷尔态度十分坚决。他说:“我们不会向任何人屈服。‘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将再次参加在黄海举行的演习,就像一直所说的那样。”

  美国《星条旗报》网站10月25日报道,题:美国军方称美韩海军演习将按计划举行

  美国官员今天称,由美国和韩国参加的航母演习将按计划举行。此前有韩国媒体报道说,为安抚中国,演习已被搁置。

 数家媒体曾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美韩计划本月末在黄海举行军事演习,但该计划在11月11日首尔举办G20会议前被取消。据韩联社报道,一名匿名消息人士称,“为了不引起邻国不必要的敌视情绪”,今年不会举行上述演习。

  对于黄海军演是否计划在G20会议前举行或者推迟举行以缓解同中国的紧张关系的问题,美国军方官员拒绝直接发表评论。然而,官员们表示,两国今年7月为威慑朝鲜而商定的一系列军演将继续举行。

  第七舰队发言人杰夫.戴维斯中校说:“我们已经说过,系列演习中的其中一次预计将有‘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参演并将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举行。该计划保持不变。”

  海军官员之前曾对记者说,中国船只近年来的行动愈加激进,包括频繁地跟踪或阻挡美国船只的通行。但两国军事关系最近出现缓和迹象。国防部长盖茨本月早些时候在越南会见了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这是自今年1月中国因美国对台军售而中断两国双边军事关系以来双方举行的首次会谈。

  韩联社华盛顿10月25日电,五角大楼发言人戴夫.拉潘今天对记者说:“我们未能就时间安排达成—致意见。我们决定推迟演习与中国无关。就像我们过去所说的,此举的目的是向朝鲜发出信号,中国不必为国际水域的此类演习感到担忧。”

  ● 关岛扩基地剑指解放军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0月25日报道,美国正在太平洋岛屿关岛建造耗资80亿英镑的超级军事基地,以遏制中国增强军力的行为。

 扩建项目包括一个给核动力航母使用的码头、一套导弹防御系统、实弹训练场以及对该岛空军基地的扩建。这将是美国自二战以来对西太平洋军事基地最大的一笔投资,也是数十年来对海军基础设施的最大投入。

  美国环境保护署曾指出,这可能引发严重的水危机,修建港口让航母停泊将毁坏71英亩原始珊瑚礁。然而,美中战略竞争使当地居民的担心得不到重视。中国10年来大规模扩大海军舰队,谋求制止美国在未来的台湾冲突中进行军事干涉,并谋求将军力投放到天然气和石油储量丰富的南中国海这个有争议的区域。

  北京加强海军实力也是为了保证中东航线的安全。预计到2035年中国70%至80%的石油都将从中东进口。中国担心美国会在冲突发生时封锁这条航线,因此投资建设了环印度洋的“珍珠链”基地,例如斯里兰卡的汉班托特和巴基斯坦的瓜德尔,并正在打造一支远洋海军。

  然而,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目前不具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挑战美国霸权的实力。

  但中国显然打算扩充海军的军火库。中国已经拥有数艘俄罗斯制造的现代化潜艇和驱逐舰。中国造船厂正在建造新的核动力潜艇和航母。还有报道说,中国计划测试新型弹道导弹“东风-21D”,它将使美国航母丧失自卫能力。美国还正投入另外的1.26亿英镑用于改善印度洋英属迪戈加西亚岛上的基础设施(美国在印度洋的海空军基地)。该岛位于斯里兰卡以南700英里处,其改造工程将在2013年完工。岛上最主要的升级设施将具备修复一种核动力导弹潜艇的能力,这种潜艇最多能携带154枚巡航号弹,其打击能力与一个美国航母战斗群相当。

  迪戈加西亚岛在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空袭中起到过发射台的作用。这里已经存放了美国海军的海上预置部队三分之一的备用装备,这些装备可用来支持美国在世界任何地方进行的军事部署。

● 联手日本对付“中国威胁”

  日本《读卖新闻》网站10月25日报道,题:日美加强有关中国威胁的讨论

  据日本和美国的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和美国将加强战略磋商,以应对中国迅速增强的军事实力,尤其是日益壮大的海上力量。

  消息人士称,两国外长9月23日在纽约举行会晤时美国曾提议加强磋商。该对话将在两国部长和工作级官员之间进行,探讨如何应对中国大规模提升军事实力后在国际社会迅速增长的影响力。

  消息人士称,日本副外相佐佐江贤一郎和美国副国务卿吉姆.斯坦伯格已于10月12日在华盛顿会面,就中国在亚太海域日渐强大的海上威胁交换意见。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将于本周三在夏威夷举行会谈,中国的军力增长将成为会谈焦点。

  消息人士称,虽然有可能最终达成东京一华盛顿定期磋商探讨中国问题的正式框架,但至少现在美国希望能“尽可能频繁地在各个级别进行对话”。而为了避免引起中国的敌意,对话将秘密进行。

  直到去年年底前后,美国政府还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等议题上寻求与中国合作。然而,中国为扩大海上影响力,挑衅举动日益频繁,特别是在日本及南中国海附近海域,此举已引起华盛顿的警觉。

  消息人士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重新认识到保持与日本这个重要盟友的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再度回归到在亚洲外交关系中对与日本关系的传统重视。

美联社东京10月26日电,日本官员称,日本可能扩大其潜艇舰队的规模以满足太平洋上更大的安全需求。日本担心,中国海军的日益壮大可能打破地区均势。

  日本防卫省称,其正在考虑扩大潜艇舰队的规模,最早将于12月提出一项方案。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的潜艇数量可能在未来4年内由16艘增加到22艘,该计划可能引起其邻国中国的关注。

  尽管中国的潜艇数量(约60艘)远远超过日本,但部署在该地区的美国潜艇大大扩充了日本的潜艇舰队。普遍认为,日本潜艇比很多中国潜艇的装备更加精良且很难被侦测到。

  最近的中日海上争端凸显了日本对中国军力日益增强的担忧。两国因对东中国海一些岛屿提出主权要求而发生严重争吵。

  五角大楼最近一份报告称,中国可能在未来几年大幅增加潜艇数量。并称,中国正在研制可以打击930英里(约1500公里)以外的航空母舰的弹道导弹,并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开始建造自己的航母。▲◆★●■☆


中朝两国为何大规模纪念朝鲜战争?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275030

新闻背景:

◆1、 10月26日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圆满结束访问朝鲜返回北京

◆2、韩联社10月2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访朝,参加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活动,并并向志愿军烈士陵园敬献花圈。

◆3、据韩联社7月15日消息:朝鲜向中国渔业开放北部地区的罗津和清津两个港口。中国将向朝鲜每年支付25万人民币。

从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打了第一个胜仗,把这一天作为入朝纪念日。由于中国志愿军的帮助,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损失惨重,据中国资料统计,被中朝军队共毙、伤及俘虏“联合国军”共1093839人,由于中国装备落后,在中朝军队付出约63万人巨大代价的基础上,取得了胜利。

这一胜利,使得从没有吃过败仗的美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让美国对新中国有了新的认识,也让苏联及全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中国的威望空前提高,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长一段宝贵时间,直到今天朝战依然意义深远。

此次庆祝哄哄烈烈,美国韩国心理畏惧如昨。为什么?我们看一下真实原因。

◆ 一、纪念意义非凡,让美韩看到了60年前。

从新闻1、2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军方对朝鲜的重视程度,军委除了胡主席没有出动,其他重要人物都去参加纪念活动(胡主席的身份是不适宜出席的),如果没有前一段的钓鱼岛事件,中国政府的强硬,美韩还不会对这次纪念事件如此这般重大解读。至于美国对这次纪念活动,有了中朝又回到了60年前的感觉。这是美国的噩梦。

◆ 二、中朝此次纪念活动拉开了经济合作的步伐,使两国更加紧密。

根据新闻3,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准备在朝鲜北部修建出海口,虽然是以渔业为借口,但是大家都知道,不止是渔业那么简单,中国肯定会大力投资,把这两个港口作为中国的出海口。为什么金正日会同意批准两个港口,而前几十年都没有批准?第一、中国改革开放使得发展经济很成功,中国政府早就向朝鲜建议过。第二、金正日年龄很大了,时日不多了,经过这么多年,他切实认识到自己这一套的确不适合长期发展下去。同时也为了金正恩的继位稳妥,寻得中国支持,就租给中国出海口,同时把中朝捆绑在一起,使得中朝两个更加紧密。美国明白这点,所以吗,美国不可能不忌惮两国要加紧合作的行动。

◆ 三、中国获得了罗津和清津两个港,战略意义重大。

有了这两个港口,对于中国东北发展经济,意义重大,东北没有出海口,所以货物要转运,非常麻烦。这两个港口会使得东北在未来几年迅速崛起。另外军事意义重大,对东北亚的威慑可想而知。另外对美国的本土也非常近。美国心理自然明白中国在朝鲜开了两个港口的军事意义,使得美国不敢再随意挑衅。

总之,这次纪念意义,看似很普通,但是表达的意义重大,从此拉开了中朝在经济领域的并肩作战,可以说中朝此次纪念活动在新时期具有标志意义。▲◆★●■☆


北京仍保留293家驻京办 将重新办理工作居住证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28/013621365100.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 新京报讯 (记者温薷)昨日,北京市人保局官网发布通知,今年4月14日前发放的驻京机构人员工作居住证全部作废,即日起重新启动办理。这是今年以来地方驻京办大范围撤销后,北京首次重启办理驻京办工作居住证。据悉,北京目前仍保留的驻京办共有293家。

  ■ 10月25日重启办理

  今年1月,“国办”发布了加强和规范各地驻京办的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等驻京办均获准保留,地级市驻京办经所在省政府核准后可予保留,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县、县级市、旗等驻京办一律撤销。

  为此,驻京机构工作居住证的办理工作曾一度暂停。昨天,市人保局官网宣布,为贯彻落实“国办”意见,加强对各地政府驻京办人员工作居住证的管理,定于10月25日重启驻京机构人员工作居住证的办理工作。

  通知表示,对申请新证的,省级驻京机构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管司审核后,报市人保局办理;地市级政府驻京机构由所在机构指派专人携核实材料,到市人保局办理,办理居住证最多不超过8人。

  ■ 工作居住证可享市民待遇

  “工作居住证没有强制办理,主要是为驻京机构人员提供方便,让他们在一些方面享受北京市民待遇。”市人保局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北京保留的驻京办共有293家。此次限定地市级驻京机构办理居住证不超过8人,和之前的政策规定是一致的。

  ■ 专家解读

  限办证防驻京办无限扩张

  昨天,针对“北京重启办理驻京办工作居住证”一事,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此次驻京办居住证的办理通知按照国务院精神,明确取消了县级驻京办;对于地级市驻京办是否取消,“这次居住证的办理,同地市级驻京办存在的灵活性是相吻合的。”

  汪玉凯认为,省级驻京办肯定要存在,地市级驻京办的存在虽然具有一定灵活性,但规模会缩小。为此,北京市发放居住证时,将地市级驻京机构人员限定为8人,用“较为严厉”的核准制度严格防止地市级驻京机构的扩张。“一方面,从功能上可以维持地市级驻京机构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又可防止其规模上无限度扩张,保障‘整肃驻京办’的成果。”▲◆★●■☆


反腐报告:中国位居78 美国跌出前20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0/10/101026_transparency_report_2010.shtml


新加坡、新西兰和丹麦蝉联并列第一,中国腐败程度基本持平。

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组织发表全球腐败程度年度报告,在178个国家当中,中国位居第78,美国排名下跌至第22。

去年,中国在“透明国际”年度报告中排名79,腐败程度基本没变化。美国则从19位跌至第22。

“透明国际”说,那些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国家过去一年的腐败程度加剧。比如希腊、意大利等国,也包括美国。

“透明国际”在美国的负责人南希·博斯韦尔说,美国次级债务危机、麦道夫诈骗案的曝光以及政府资助方案引发的争端都动摇了公众对美国政府的信任。

亚洲国家

新加坡以9.3的指数(满分为10)与新西兰同居亚太地区榜首,同时也是本年度全球最廉洁的国家,两国与丹麦一起并列本年度第一。

香港从去年的第12位小幅下滑至第14,廉洁程度仍可圈可点;台湾排名从去年的第37上升至33;韩国持平仍居第39,泰国与中国同居第78,马来西亚名列56,越南、菲律宾、巴基斯坦均在110名开外。

在被称为“金砖四国”当中,印度继续排在中国之后居第87,巴西排名69,俄罗斯腐败程度最严重,居第154。

全球最腐败的国家是索马里,其次是缅甸、阿富汗和伊拉克。不过报告也有亮点—— 不丹、智利、厄瓜多尔、海地、卡塔尔等国进步最大。▲◆★●■☆


金日成抗日真相
http://guancha.gmw.cn/2010-10/22/content_1330250.htm


王锦思 刊发时间:2010-10-22   光明网  

 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有舆论认为,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武装取得了胜利。朝鲜则认为:“传奇式的英雄、百战百胜的钢铁统帅、伟大太阳、领袖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百万大军,取得了抗战胜利。”

但是韩国教科书没有提到金日成有如此光辉的抗日业绩,仅仅认为,“1937年6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6师80多名队员渡过鸭绿江,占领了咸南普天堡,而且在回师途中奇袭事后闻讯追来的日本军,给了沉重的打击”。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1912年4月15日在朝鲜平壤附近的万景台出生,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小学上学,其后进入吉林市毓文中学。

少年时代的金日成就立下了不光复祖国誓不回还的志向,积极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斗争 。他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抗日游击队,1934年3月建立朝鲜人民革命军,加入“东北抗日联军”。朝鲜人民革命军被编为第二军,据悉人数最多只有500多人。这支军队执行两项任务:一是为朝鲜独立而战斗;二是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支援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1937年6月4日,金日成指挥抗联第6师80余名战士攻打朝鲜境内普天堡的日军守备队,先切断了电话线后攻击了驻在所。从远处开始用机枪扫射进攻,被枪声吓倒的警察们都躲了起来。

金日成从武器库中夺取了1艇轻机枪、6支步枪、2把手枪和几百发子弹。接着袭击了耕农试验场、森林保护局、事务所和邮局,并放了火。

1938年,金日成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指挥杨靖宇,政委魏拯民)第二军(兵力相当于一个营)指挥,在此期间他取名为金一星,后改为金日成。

1938年11月25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与二军六师师长金日成在吉林省濛江县实现了历史性的会晤。金日成对杨靖宇的回忆,洋溢着他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深情厚谊:

杨靖宇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眼就吸引了我。

人值千金,眼值八百。我一看杨靖宇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一个忠厚而热情的好汉。

我们烤着篝火交谈。他烤暖了身子,突然谈起第一军里的朝鲜同志。他说,第一军里有许多朝鲜人,都是有名的战将。可是他们没能都来。他一再痛心地说,失去了许多好同志。

他为失去那些朝鲜同志那样难过,使我不得不反过来安慰他了。

1941年,在日本关东军重兵围剿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损失惨重,部队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支队,金日成任支队长,率部撤往苏联境内。

1942年,苏联远东方面军将中朝退入苏境的零散革命武装编为国际旅,共2000余人,番号是第88步兵教导旅,旅长周保中,政治委员李兆麟,参谋长崔石泉。金日成是一营营长。就在这一年,金日成的长男金正日出生。

金日成与王明贵同为该旅营长。金日成第一次访华时要见时任黑龙江军区副司令员的王明贵,王是第一批授衔的少将,戏称“他是元帅我是少将,不敢高攀。”竟然避而不见。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不到半个月,朝鲜北部就被苏军占领。斯大林指定金日成为朝鲜劳动党第一把手。朝鲜建国初期的群众游行,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画像并列高举。朝鲜建立了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年仅36岁的金日成出任首相。

至于朝鲜宣传金日成“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百万大军”,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俄罗斯,乃至韩国、日本都没有承认。不过,韩国著名历史学家姜万吉提出,金日成曾反抗日本殖民主义统治,“这是历史事实。金日成的反日斗争应该被视为民族独立运动的一部分。”▲◆★●■☆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October 28, 2010 10:48 A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奥巴马政府拉帮结派抗衡中国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美国智库叫嚣:美军航母不进黄海就是失败!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