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男人的20个品质之一性格特征TOP(1-5)
http://health.huanqiu.com/huanqiu/headline/2010-01/682783.html
1、忠诚 84%
有4/5的女人把忠诚排在首位,她们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对自己忠诚,向她保证你不会离开她。
2、可靠 75%
有3/4的女人认为她们会找兑现承诺的男士。要有责任心,即使仅仅是记得把色拉酱调料放在她的面前,因为这是你的某种承诺。
3、善良 67%
年轻女孩可能仍然喜欢坏男孩,但是成熟的女士却善良的男士,换句话说,如果你对一个服务员都很好,那么你对你的伴侣也许会更好。
4、品行 66%
从长远来看,有勇气告诉女士真相表明你有勇气成为优秀的、体贴的、正派的伴侣。善意的谎言偶尔还是可以接受的。
5、做爸爸的潜力 51%
做一个耐心的会关心人的好爸爸也是女士们考察的特征之一。如果你还没有当上爸爸,给她讲讲你最喜欢的侄子或侄女。
今 日 看 点 : 2010-02-18 ▲◆★●■☆
称霸世界?美国已经“阳痿”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9980&msg_id=650
中国加快户籍改革探索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1438&msg_id=1184
中国罕见的连续狂抛美国国债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4466
中国敢动用金融核武吗?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9980&msg_id=626
中美间暂停军事交流和航母香港靠岸之间的难言之隐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4472
瞧不起自主技术成果 中国多少机密被日本“鉴定”走?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4437
称霸世界?美国已经“阳痿”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9980&msg_id=650
----美国已经无力独自称霸整个世界了
2010-2-17: 外界称中国军方的“珠链”战略就是用于印度洋。中国正在帮助巴基斯坦建设位于阿拉伯海的瓜达尔港,他们可能已经正在那里监听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过往船只。在斯里兰卡南部海岸的Hambantota,中国正在为本国船只建设一个煤炭装卸站。在印度的对面,孟加拉湾的吉大港,中国正在建设一个集装箱港口设施并寻求海军船只和商业船只的进入。在缅甸,中国给予缅甸政府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支援,与此同时北京正在那里建设并更新港口设施,并且正在兴修从孟加拉湾到中国云南省的公路、水路和油气管网。此外,中国在孟加拉湾深处岛屿上正在运行着监视设施。这些港口距离中国的中西部城市更近。这些印度洋上的港口,有了南北向公路和铁路的连接,将会大大有助中国内陆封闭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更具重要意义的是,中国武器出口总量的90%都是那些印度洋沿岸国家,实际上这些国家在三个方向环绕印度。
☆ 600年后中国展现雄心
当然,任何人都必须小心谨慎地判断中国在这个地区的行动。负责运营瓜达尔港的并不是中国,而是新加坡港口集团。中国的观念并不是建设设施完备的官方基地——这种做法太过明显,中国希望采取更微妙的方式。实际上,宋朝和明朝初年 ——从10世纪到15世纪初,就可以看到中国当时已经接受来自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贡品并签订进入该国的条约,只是中国并没有像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那样,在当地建立永久基地。如今,中国需要的似乎是沿南部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友好国家的现代化深水港,可以被中国的战舰和商船所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沿印度洋海上交通线就可以建立更大的力量存在。中国的底线是对台湾地区和第一岛链的关注,在印度洋上的利益对北京来说显得次要一些。
中国长期寻求在印度洋上的存在,目的是投射力量并保护自己的商业船只和能源运输船只,中国官方大力宣传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中国再次大力宣传这位印度洋探险航海家和其传奇人生,暗示着这些海域一直是中国影响范围的一部分,而且中国只是回归到自己的传统贸易线路。实际上,令人惊讶的是中国欣然接受了派遣两艘驱逐舰前往亚丁湾海域支援“反海盗”行动的邀请,中国将此次行动当成中国海军正式参与国际行动的一个机会。赴亚丁湾护航行动除了让中国的士兵不断参与国际安全行动、走出国门并积累远洋航行的经验,还让中国海军可以光明正大地穿越整个印度洋,实地搜集大量相关情报以备不时之需。
短期内,中国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台湾问题和第一岛链上,而印度洋问题处在他们关注点的外围。因此,在几年和几十年中,印度洋将会有助于凸显中国是否会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或者依然保持现在的地位,做一个太平洋上的地区大国。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是,中国商业船队和海军舰队以某种方式,从非洲海岸出发,一路经过印度洋和太平洋,最后达到朝鲜半岛——隐蔽而又有效,所有亚洲海域都在温带和热带圈内,因而保护了中国的经济利益和全球海洋体系。在这一想定中,印度、韩国和日本可能都会增加自己潜艇和其他战舰数量,在这片“非洲-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活动。这些背景因素可能会令拥有世界最庞大的海军和海岸警卫力量的美国仍旧保持其霸主地位,不过其他世界级海军力量与美国海军之间的差距将会比现在越来越小。
☆ 美国应该怎么做?
美国肯定会从金融海啸中逐渐恢复,但美国与亚洲大国之间的落差将会逐步缩小。当然,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衰退并不是一种“宿命论”的假定。“衰退”作为一种说法也有可能被过度夸大了。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开始了相对衰退,而就在这个时期英国在跨越50年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西方。不过,一种必然的模式已经浮现。冷战的数十年时间里,美国主宰着世界经济。这已经是往事尘烟,剩下的问题是美国如何负责任地对多极化作出反应。
海军力量将会成为越来越复杂的全球力量排序中一个精确的“指示器”。实际上,中国海军力量的崛起可以为美国带来机会。此外,幸运的是中国海军正在以一种正统的方式崛起,以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正当的安全利益,就像美国曾经走过的道路一样。这为中国和美国提供了几个可以合作的方向——海盗、恐怖主义和人道主义救援,在这三个方面中国的利益并不与美国发生矛盾。此外,中国或许会小心谨慎地在能源问题上打开中美两国海军合作的大门:联合巡逻海上交通线。毕竟,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将继续依赖于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因此,中美两国成为对手不是不可避免的。
因而,从某种认识上看,只有推动像印度、日本这样的美国盟国去遏制中国才是可靠的:这种做法可以为美国提供一种机制,有计划放弃单极世界的一部分,逐步并优雅地卸去大国的责任。不过,为了执行这一战略可能会存在过度且不必要地疏远中国的危险。因此,鼓动盟国必须是一个更广泛军事战略中的一部分,而这个战略应该是寻求限制中国作为亚洲中心联盟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这个体系之下可就许多问题展开军事合作。
当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将军在2006年发表讲话称,“关注于海上控制的老的‘海洋战略’在哪里,新的海洋战略必须认识到所有国家经济趋势好转,不是当海洋被一个国家控制之时,而是当所有这些国家在海洋上感到安全和自由的时候。”
马伦将军还说道:“众所周知,我正在追求的是‘千舰海军’——如果你愿意它就是一支已经存在的舰队,由所有爱好自由的国家组成,可以监视所有海域的一举一动。”
就像马伦将军的话语听起来可能给人以宏伟但又平凡的感觉一样,这实际上是对美国自身能力衰弱的一种现实应对。美国单独行动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弱,美国将会越来越依赖联盟的力量。在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发生一场微妙的海洋冷战是非常有可能的,与之相反,海军比陆军更好开展合作的趋向可能也意味着,两国海军可以率先开启两个大国之间的合作,致力于建设一个稳定而又繁荣的多极体系。假设美国与激进的伊斯兰宗教之间的文明冲突,以及美国与趋向于和平主义的欧洲和充满仇恨的俄罗斯之间的政策冲突,美国就必须竭尽所能,发掘与中国的共同利益以及共同点。
☆ 美国已经无力独自称霸整个世界
此外,奥巴马政府必须立即终止布什政府时期忽视东南亚海域国家的政策。多年以来,布什政府因为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忙得焦头烂额,错失了许多关键性的地区会议和其他代表美国利益的机会。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中国政府与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在外交关系上获得重大突破。美国政府必须立即作出应对之策,显示自己在该地区的存在,并调整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同时,这种策略也适用于印度洋地区。
西方对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染指,开始于15世纪末葡萄牙人血淋淋的入侵。随后荷兰人取代了葡萄牙人,英国人又取代了荷兰人,这些过程同样充满了血泪史。最后,美国人在亚洲海域取代了英国人,美国人的进入是经过了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从美国单极独霸海洋和平转变到美国-印度-中国共同主导,将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与其说是放下责任,还不如说是在500年里第一次让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处于该地区国家自己掌管之中。控制中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优势,同时保留美国在该地区的力量和威望,将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加快户籍改革探索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1438&msg_id=1184
“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相结合的新模式
2010-02-17 来源: 法制晚报(北京)
核心提示:《求是》杂志日前刊载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的文章,提出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相结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法制晚报2月17日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日前提出,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刊载了周永康日前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文章题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周永康在文章中提出,要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要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而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专家解读
现有户籍制度不符合发展需求 正在酝酿改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韦智敏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章提到的这番内容,说明我国户籍制度正在酝酿改革。
韦智敏表示,《求是》刊登的文章透视出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韦智敏介绍,目前我国户籍管理主要还是“以证管人”,通俗地说就是“公安局管户口”,身份证属地在哪儿,户口就在哪儿。
“以房管人”是把户籍和房产挂钩,房子买在哪个区域,业主就划归这个区域管理。“以业管人”则是以工作属地管理为主,以工作单位来管人。
至于改革的方向,指导思想就是从目前单一的“以证管人”向“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相结合转变。
韦智敏认为,这三点“管人”需要考虑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比如像北京,这种人才饱和的城市,就暂时不适合放开,实行“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方式。▲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曾佑忠)
中国罕见的连续狂抛美国国债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4466
2010-2-17: 中国2009年底罕见地连续两个月减持美债,引发各方高度关注,目前美国主流媒体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一种观点认为,没有迹象显示外国投资者将持续大幅抛售美元资产,故无需过分解读短期的数据;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减持美债是“给华盛顿敲响了警钟”,外国投资者未来会寻找比美债更好的投资渠道,加快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的步伐。
美国财政部16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去年12月份减持了34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现持有7554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则增持了115亿美元,以7688亿美元的持有额,成为“美国最大债主”。
美联社引述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艾伦.梅尔泽指出,中国减持美债,是给华盛顿敲响了警钟。“让中国感到担忧的是,美国的债务水平不可持续,而且政府拿不出应对政策。”他表示,中国担心美国政府偿还债务的信心降低,这将造成美债和美元价值下跌,继而导致中国所持的美债亏损。
另据彭博通讯社报道,中国虽然减持了短期美债,却买入了小量长期票据和债券。
报道引述经济学家分析指出,在美国预算赤字达到新高之际,中国选择将储备转投到其他投资上。2009年5月,中国持有高达801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去年11月和12月则出现2007年以来唯一一次连续两个月减持美债的情况。
“如果这种减持规模持续下去,那就表明中国正在为投资多样化迈出更大的步伐,”纽约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的资深外汇分析师温.辛说。
不过,对于中国减持美债,也有人持比较乐观的看法。标准普尔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戴维.怀斯说:“中国目前可能不太高兴,但我们必须要问,(中国的钱)不投资美债还能投资什么呢?”
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去年12月份总共减持了530亿美元美国国债,创下新纪录。这意味着什么?
美联社的报道说,美国业内的看法分为两派:一些分析认为,外国投资者减持美债总额创新高,显然是一个预警讯号。美国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引发外国投资者(尤其是中国)不安,他们开始寻找美债以外更好的投资渠道,使投资多样化。
另一些分析家则认为,这些数据虽然显示外国投资者对投资短期美债越来越感到不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外国投资者在出售短期国债的同时,又购买了长期美债--12月份美国长期国债的净买入总额接近700亿美元。一些美国的民间经济学家也说,无须过分解读美债遭减持的短期数据。他们指出,这些数字每个月都在变动,而欧洲的债务危机增加欧元贬值的压力,反而将增强对美债和美元的需求。
全球最大货币对冲基金FX Concepts董事长约翰.泰勒预测:虽然短期国债持有出现下降,但这一趋势可能会在未来数月内出现逆转,原因是作为美元主要替代品的欧元1月中旬以来出现大幅贬值。
对美元资产需求的持续下降,可能会导致美国利率上升和股市下跌,这都可能对美国经济复苏造成威胁。但经济学家表示,他们尚未看到这一迹象。温.辛指出,虽然有关减持美债的数据应该引起“适度关注”,但我们并不认为各主要国家的储备管理者会持续大笔抛售美元资产。来源: 中评网 ▲
中国敢动用金融核武吗?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9980&msg_id=626
美国政府无视中国方面多次严正交涉,29日执意向国会通报了新的向台湾出售武器计划。
根据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网站公布的这项计划,美国将向台湾出售“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 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鱼叉”导弹、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等武器,总价值近64亿美元。对此,中国通过多个管道进行强势回击。
☆ 多管道强势回击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30日就美国政府宣布售台武器计划向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提出严正交涉,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也在华盛顿向白宫提出严正交涉。正在塞浦路斯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30日也就此表明严正立场。中国国防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国务院台办有关负责人30日也纷纷发表讲话,就美国政府决定新一轮对台售武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重申反对任何国家对台售武。
☆ 推迟两军交流互访
中方对于美国执意向台湾出售武器出台了一系列反制措施,据中国外交部宣布,由于美方售台武器已严重损害中美关系,中方决定推迟中美两军部分交往项目,推迟双方拟于近期举行的中美副部长级战略安全、军控与防扩散等磋商。今年年内,双方已经安排了一系列新的军事交流活动,包括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实现互访、中美军舰互访等。这次对台军售获批,无疑会严重影响这些预期进行的交流活动。对于中国推迟两军交流,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莫雷尔表示遗憾。
☆ 对相关公司进行制裁
中方也将对参与售台武器的美国公司实施相关制裁,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中国首次动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外国企业。与这批军售相关的公司包括有联合技术公司、波音公司以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这些公司当中有几家在华有着很大的业务。波音公司自不必说,联合技术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包括开利空调和奥蒂斯电梯。这些公司在军售公布之后都没有回应媒体的采访要求。
☆ 两国合作受影响
中国外交部官员还表示,中美在有关重要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合作也将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对此,分析人士的解读是两国在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上的合作将会受到波及。当前美国正在推动对伊朗进行更严厉的制裁,而新的制裁措施要获得联合国安理会的同意必须获得中国的支持,至少是中国不能反对。而在朝鲜核问题上,中国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 动用“金融核武器”?
除了上述的反击措施之外,外媒猜测中国会否动用经济手段。当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拥有约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中国接近两万四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而当前,美国政府仍需大举借债来刺激经济并推动一系列的改革。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或者暗示会这么做,那将对美国的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之前,一些西方媒体曾将这一手段视为中国对付美国的金融核武器。中国这次回否动用?路透社的报道称,中国还没有显示出要这么做的迹象,该通讯社称中国此举也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中美间暂停军事交流和航母香港靠岸之间的难言之隐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4472
2010-2-17: 中国春节期间,美国"尼米茨"号航空母舰,连同四艘护卫舰艇,获准停靠香港。鉴于前不久北京为了抗议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宣布暂停两国军事高级交流,因此,中国批准代表美国海上军事实力的航母战斗群停靠香港引起国际战略学界和中国国内军方的强烈关注。
来自香港本地的分析指出:尼米茨号航母战斗群现在获准停靠香港,表明北京方面提出的暂停军事交流,用以惩罚美国的威胁,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中国军方著名战略学者,空军上校戴旭近来不断在官方全国性网站上露面,警告美国正在完成对中国的所谓C形包围。而中国外交界对于两国在南中国海区域的军事对峙,引人注目地保持了缄默。
德国特里尔大学东亚战略分析学者瓦格内尔教授(Dr.Martin Wagener)提出自己的分析指出:
事实上,中国官方宣布暂停中美军事交流之后不久,官方新华社旗下的«国际先驱导报»在线版已经载文,强调中美2010年虽然会经历种种风波,但还不至于导致直接的对抗。现在北京准许美国航母战斗群在中国人最重视的祥和节日春节期间,停靠香港,间接印证了中国不想引发中美更为尖锐的对抗。但在瓦格内尔教授看来,北京在香港的动作,绝不意味着中国正在接受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反制措施:"美国在远东及东南亚地区,传统有五个紧密的盟友: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加上东南亚的菲律宾和泰国。华盛顿的这个结盟从冷战时期开始,现在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同时,美国加强了自己和新加坡的军事结盟。按照中国人自己被包围的设想进一步追下去,还必须加上美国和印度自2000年以来在军事方面的合作与结盟。为了国际反恐的需要,美国还扩大了和中国天然盟友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你再加上北方的蒙古,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个包围圈。"
军事角逐与国际结盟,这在美国海军近来在中国周边一系列动作中,毫无疑问构成重要内容。与之相适应地,这个地区的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军事预算,特别是各大国在海军战略性装备上的预算,都在急剧上升。来自西方智囊圈子的分析认为:北京方面在即将召开的中国全国人大上,会进一步提高军备开支,其中给海军配备航空母舰乃至相应地配套舰只,显然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官方媒体相应地增加报道日本和印度在海军预算上是如何扩张的。中美两国在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紧要关头,彼此依赖,但为什么在彼此依赖的同时,又如此明显地增加了彼此的对峙呢?
瓦格内尔教授提出了如下的解释:"不错,很多人都认为中美简直就像是经济上的一对夫妻:中国人持有很多美国国债;美国是中国海外最大的市场;近几年来,美国贸易赤字大多来自对华贸易,如此看来,彼此冲突毫无意义。但我想如果考虑到现在中美国家层面上也许还能够彼此交流,但今后五到十年之内,两国各自的变数很多。现在的合作如果破裂,中美有没有预防措施,来保障各自20年之后的利益。如果我们到这些因素,现在发生的事情,很像是双方都在未雨绸缪。"▲ 来源: 德国之声
瞧不起自主技术成果 中国多少机密被日本“鉴定”走?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4437
2010-2-16 安东尼奥·陈,是前任美国国家智囊高级亚洲分析家,地地道道的“大陆出口货”。其著作:“2000年应该如何对抗北京的分析报告”。“2004关于大陆攻台计划部分可行性预测分析”。现在旅居欧洲。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在很多高新科技领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60-70年代之际,虽然是他们“红色风暴”时期。但是,就是在这个时期,很多如今的项目都是那是秘密研发雏形的。譬如他的“外空2次核裂变技术(初级氢弹)”“大型电子管,晶体管计算机转化技术”等等。但是,当时这些科研机构都是凭其本身那种所谓“革命主义”精神在自我奋斗。白天会遭受批斗,攻击。晚上他们回到“牛棚”以后依旧会为那个国家,那个政府去“奋斗”。这不得不说是他们的那一代科技知识层的“悲哀”。虽然很多数据资料,都是依靠他们手功计算完成的。这种工作含量的力度,在美国人看来,是十分难以想象的。据个例子来说,在当时东北地区一个所谓“干校”劳动的数名高级科学专家,在那样环境里,秘密高出来最早的“工业机器化全自动系统”就是后来通称的“军用机器人”。这个计划最终被当时主导工作的周先生(周总理)所关注,并且称报了在生病中的毛!随即这些人被秘密转移。“所谓保护起来”。
说以上这些,并不是我的本意,但是,目前中国社会对60-70年的评价就是:一无是处。不提及这些很难令人联想到,进入80年代改革时代,中国可以一下子涌现那么多高新科技成果。 1980年-1984年。此时先看看日本。日本国此时刚刚进入快速科技化时期。就是现在所说的“高科技时代”。日本征服由于其战略思想在面对高额外汇储备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惜将大批资金注入到摆明是圈套的“90发展对抗计划”。至使其国内常规科技以及高技术科技受到严重打击。而此时美苏在冷战。美国处在高度对外技术垄断时期。漫说是日本,就是欧洲也很难拿到美国最新科技。此时美国IBM为了商业利益,停止了通用大型机研制开发。转入“家庭计算机计划”就是现在pc机。而中国,日本依旧在走计算机大型化道路。但是这里要说明的事,中国当时硅半导体科技研发,硅晶元的制造,都是与美国几乎同步的。他不选择走计算机家庭化,是完全根据他自身国情考虑。当时即便在美国一台最新的8008或者8086系统售价也在2000美金。是极其昂贵的。对于当时中国社会所谓 “万元户”时期,这是很难接受。因此,中国果断选择了大型机计划即863工程的1代长城(曙光最早前身)。而日本,此时无论技术,市场。都可以基本与美国同步。但是,一贯自大的日本人,感觉自己在大型机方面完全可以,崛起于亚洲。因此,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始大型机算计研制。但是,在设计研发中,诸多技术难题至使日本感到难以前行。而美国为了达到早期的技术垄断,因此以科技交流形式,误导日本大型机发展。阻碍其象XL大型集成电路发展。使日本陷入歧途。而 80-83年。中国自己已经完成长城1代大型机,以及曙光1号巨型机的制造与研发。当时的,中国人因此刚刚改革开放,非常想得到自己与国际高科技技术的行业内标准相差的距离。生怕自己在进入“闭门造车”时代。
1982年长城2号大型计算机及其重要的技术资料,被那时天真的中国带到了 “纽约国际科技博览会”“东京新技术交流会”。中国人那时第一次“出家们” 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技术壁垒,并且采取中国人一贯的“自卑弱点”。低着头走进所谓国际科技殿堂。在东京,日本专家发现中国计算机技术遥遥领先他们时候,十分丑陋的以所获的美国诸多学术资料,来对中国人进行科技欺诈。所谓“你们的长城早已是十分落后的产品了。”但是在美国,美国军方对中国大型机算机技术高超,给予了十分高度的关注。在二者几乎同时代将进入亿次计算时代,美国军方感到很大压力。但是,美国人思维不同于亚洲人,直线化,单一化。尤其在科技领域。有点刻意古板。所谓一是一二就是二。因此美国希望与中国秘密制定“高级计算机技术协议”来控制这种技术流入“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这些华约国家。但是,中国没有答应。
日本,则是借此次交流会机会,于第二年所谓“自行开发大型机算计系统“昭和1”当时,日本精密加工的确比中国好。因此人家外观漂亮,不像中国的“土气”中国专家们一度放弃了长城,曙光。1984年初 863计划全面开始之后,由于当时北京政府强制下,该计划才没有被呃令下马。但是,中国科学院递交的报告称:长城,曙光,由于技术相对于西方国家,处于落后阶段。因此建议作为民用。多么愚蠢的举动!无偿出卖了自己最先进的科技,而且还把自己骂得一无是处。这就是中国人最大的悲哀。
1985年“王码”电脑公司,这是美国唯一一家全华人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体系电脑公司。美国政府为了技术封堵,迫使其王码公司于美国IBM合作。 王码公司不得已,象中国求援。而此时,中国采取的一切对外软化外交,为了“睦邻友好”,断然拒绝XX公司回国,日本此时则果断接受。并提出邀请。但是,王码公司坚决拒绝与日本合作,于1986年宣布破产。自此INTEL从此打掉唯一个华人竞争对手,与APPLE一起完胜美国计算机个人系统霸主。
1985年日本在“睦邻友好合作”大旗指引下,参观了沈阳某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家再一次在日本“进口”同行面前显示出自己卓越的“自卑”把几乎整个自动化项目都拿出来,叫日本人进行所谓“审定”。但是作为日本此时完整工业自动化还只是一个“雏形”,中国是成形的科技项目,只是尚未大规模推广而已。 1986年。日本对外宣布首次制造研发成功,整体化工业自动项目。而此时中国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1988年就是美国和平典范计划刚刚结束。中国国内所谓“美国民主,西化中国”思潮不断上升。那个时代,一切国产科技技术都是垃圾的理论到处都是。上海某船舶制造与日本进行“睦邻友好”把经过自己多年心血研制的“XXX型集约化数字焊接系统”无偿的又一次卖给日本。这套系统,是60年代初中国科学家在秘密条件下利用早期俄国电子机床,自己设计的。可以说80年代亚洲那是最先进的设备。但是,在日本“高度审视下”,被呃令下马。1989年中日签署进口日本大型焊接系统,大约是3亿左右美金。但是由于1989事件被停止。1992年通过与法国公司交流合作,中国人才如梦方醒。引进的法国12亿美元电子数控设备。其中80%是中国在80年代中期被日本“友好的专家给审视掉了”。
这些是较高科技。至于类似诸如用雅马哈摩托车技术换取中国宇航精确导航技术之类的愚蠢的所谓合作,中国人那时何止这些。要说日本为何至今民用技术,依旧强大于中国,其结果80%的贡献是来自日本的“友好邻邦”。
此次的神7起飞,我看到了。虽然鄙人目前“不再是中国人了”。但是看到中国人可以搞出与美国同等水平的“外层空间行走技术”我感到高兴。但是,看到那么多内陆的人又在挖苦这个技术。我感到失望。美国太空科技拥有中国不可比拟的雄厚资金。美国国家宇航可以把每一次技术区分试验,那怕每次仅仅试验一个项目。对他们来说也是没什么问题。但是,目前还在中国高准军事化高科技研发的人自己清楚。一次投入资金多少。怎么可能与美国进行太空分项技术验证来比拼。
我期望看到新时期中国领导人设想的“泛中国化圈”实现。但是也诚恳忠告那些依旧在盲目崇拜日本科技的人们,日本在进入空间化时代的道路上,还只能算是幼儿,充其量刚刚学步。而中国已经是目前能够实际进行太空那作业的少数科技强国了。不要在拿自己的成果,去给你盲目崇拜的“睦邻友好”日本去鉴定了。亏吃的不少了,该是睡醒的时候了。
中国人绝对要比日本人和韩国人聪明的多!来源: 世界军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