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度10大语文差错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06news/society/s/20081231/u1a4079869.html
2008年12月31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金鑫 选稿:王逾婷
东方网12月31日消息: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日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è,往往被误读成yuè。
二、“三聚氰胺”中“氰胺”应读qíng'àn,不少人误读为qīng'ān。
今 日 看 点 : 2010-01-21 ▲◆★●■☆
中国正在缓慢的巩固其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http://news.ifeng.com/mil/4/201001/0119_342_1516116.shtml
美国防长访印度重点谈中国 欲与中国进行裁军谈判
http://news.ifeng.com/world/201001/0121_16_1520489.shtml
世界十大最严重地震中国占4个
http://www.ddhw.com/readpost.aspx?topic_id=18&msg_id=65647&page=1&n=93260
对于未来的南海形势的走向及对中国的影响
http://tu.blog.china.com/201001/5754150.html
中国取消多项中美军事交流抗议美对台军售
http://tu.blog.china.com/201001/5754234.html
中国去年曾在新疆成功击落短程弹道导弹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important/64/20100121/15785687.html
中国公款消费多年居世界第一 财政部心里没底
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00121/1736161.shtml
中国正在缓慢的巩固其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http://news.ifeng.com/mil/4/201001/0119_342_1516116.shtml
2010年01月19日 东方网 去年12月,北海舰队“芜湖”号结束对南沙的战备值班返航。目前,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均派出过护卫舰参与过南沙战备值班。(来源:中国军网)
东方网1月19日消息:美国LancasterEagleGazette网站17日报道称,目前中国正强力打造亚太战略优势,其现役兵力相当于多个亚太国家的兵力之和。
2009年,美国海军“无瑕”号监测船在靠近中国位于南海的核潜艇基地时,遭到五艘中国船舶的“骚扰”。在中国看来,它的这一反应无疑是理由充分的:“无瑕”号备有众多潜用监听设施,其出现在那里,很可能是为了记录中国新式核潜艇的声音信号。对美国而言,识别中国潜艇舰队的能力可以为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当时,两艘拖船试图扰乱声波装置的电缆,但未获成功。
报道称,中国快速发展的核潜艇仅是其全面军事建设的一部分。目前,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役部队,现役军人多达225万人,与此相比,美国仅有145.2万人,印度有132.5万人,俄罗斯有124.5万人。
中国正在大力打造战略优势——对其他军队的军事优势——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目前,台湾地区、日本、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及越南等亚太国家和地区共拥仅有226万兵力。换言之,中国兵力与亚太其他国家总兵力不相上下。而且,受宪法限制,日本自卫队仅仅是防御性部队。这样一来,中国便拥有了胁迫任何——或者说所有——亚太国家的力量。
报道称,南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上百座小型岛礁构成的群岛。西北与越南遥遥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这一位置使之与数个国家的距离非常近。因此,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国家与地区都宣称对该群岛拥有主权。这些国家都在群岛内数个小岛上驻有军队。
报道指出,对这些国家而言,南沙群岛的战术价值并不高,但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这片海域是巨大的渔场、世界上第四大天然气床、世界半数商船队的必经之地。
根据1982年《联合国公约》规定,岛屿主权的拥有者,可拥有岛屿200英里之内,甚至更遥远海域的主权。为了将潜在冲突降到最低,所有宣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国家在2002年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准则》,承诺不会采取会加剧该地区“紧张局势”的行动。
2009年3月16日,中国向南海有争议的海域派出一艘渔政巡逻船,在整个南海地区巡逻。当其他国家抗议中国此举时,中国仅回应称这不是一艘战舰。然而,随着中国海军的迅速发展壮大,加之其威压其他国家武装部队的明显意图,中国正在缓慢的巩固其对南沙群岛的主权。(编译:春风) ▲
美国防长访印度重点谈中国 欲与中国进行裁军谈判
http://news.ifeng.com/world/201001/0121_16_1520489.shtml
2010年01月21日 新闻晚报 正在印度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20日表示,他在和印度领导人会谈时着重谈了中国议题。印度媒体也称中国成了美印军事会谈的焦点议题。另外,盖茨还表示,美国对于与中国进行裁军谈判持开放态度,英国媒体评论称之前美国主要和俄罗斯进行类似的谈判,此举意味着在美国看来中国在国际军事上的影响力已经与俄罗斯看齐。
要与中国积极接触
在对印度为期两天的访问中,盖茨与印度总理辛格、外交部长克里希纳和国防部长安东尼进行了会谈,希望印度能与美国签署《后勤支援协议》和《通信兼容与安全备忘录》,使两国能相互为对方提供后勤支援,交换敏感通信设备。
不过,中国议题却成了这之外的主要议题。近来,印度的一些政客和媒体频繁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称中国对印度构成现实威胁,并为此增强军备,在两国的一些争议地区部署先进武器。在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同时,印度正在积极向美国靠拢。盖茨在与印度领导人会谈中,中国议题自然少不了。盖茨在会谈之后向记者表示双方重点讨论了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及其对印度以及整个印度洋安全局势的影响。双方还表示将与中国进行积极接触,了解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意图,这种接触除了常规接触之外,双方还将与中国就一些战略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美中也要谈“START”
另外,盖茨本人还提及美国的对华军事政策。盖茨特别提到在冷战期间他本人曾经参与过美国和前苏联进行的《战略武器削减条约》(START)的谈判,这一条约对于避免双方发生武力冲突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同样的办法可以应用到今天的美中军事关系上。 “我参加了与前苏联进行的削减战略武器的谈判,我不能确定他们到底是否真的削减了战略武器,不过整个对话的坦率让我们了解到对方是如何看待其核武力的,这有助于减少误判和误解。因此与中国进行类似的对话对于全球安全来说将是最富有成果的,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利益。 ”盖茨说。
分析人士认为,《战略武器削减条约》由美国和前苏联在1991年签订,其目的是保持两大军事超级大国的战略均势,目前该条约已到期,美俄两国正就这一条约的替代方案进行谈判。而如今美国要与中国进行类似的对话和谈判,显然间接是承认了中国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地位。 ▲
世界十大最严重地震中国占4个
http://www.ddhw.com/readpost.aspx?topic_id=18&msg_id=65647&page=1&n=93260
据美国《时代》杂志1月14日报道,海地首都太子港12日遭遇7.0级大地震,目前预计遇难人数可能多达5万人。美国《时代》杂志日前盘点了世界历史上造成伤害最严重的十次大地震,中国有四次大地震上榜。
1、16世纪中国陕西大地震
1556年,中国陕西渭南和山西蒲州等地发生8.0级强烈地震,死亡83万多人。之所以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不仅因为那次地震是海地地震强度的30倍,还因为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在晚上,而且震区内人口密集。
2、中国唐山大地震
1976年,中国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共造成24.2万多人死亡。唐山大地震无明显前震,余震持续时间长达16小时。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3、印度洋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海洋中心震级达里氏9.2级,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3万颗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印度洋沿岸11个国家,遇难人数近23万人。
4、中国海原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海原县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波及中国7个省市。地震导致河流改道、泥石流以及山崩,有的村庄被完全埋没。据不完全统计,共死亡23万余人。
5、日本关东大地震
1923年12月1日,日本东京-横滨一线遭遇里氏7.9级地震袭击,引发的海啸高达12米。横滨市90%的建筑物倒塌,东京五分之二被毁,大约14.3万人遇难。关东大地震是日本迄今危害最大的一次地震。
6、土库曼斯坦大地震
1948年10月,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遭遇里氏7.3级地震,几分钟之内城市成为一片废墟。尽管前苏联派遣了1000多名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但依然有11万人遇难。
7、中国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中国西南部四川省遭受里氏7.9级大地震袭击,近7万人遇难,10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超过860亿美元。
8、巴控克什米尔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遭到里氏7.6级大地震袭击,7.9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由于震区位于山岭地区,导致救援和重建异常困难。
9、意大利墨西拿大地震
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北墨西拿海峡发生里氏7.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高达12米,意大利沿海受到重创。8万人遇难,数十个小镇被毁。难民逃往意大利全国各地,甚至有人到达北美洲。
10、秘鲁钦博特大地震
1970年5月31日,里氏7.9级大地震袭击了秘鲁沿海城市钦博特,尽管震源距离市中心20多公里远,但造成7万人死亡,80多万人无家可归。山顶碎石以每小时320公里的速度滚下,数个村镇被完全砸毁。(李金良) ▲
对于未来的南海形势的走向及对中国的影响
http://tu.blog.china.com/201001/5754150.html
2010-01-20:中国和越南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中表示,愿共同努力保持南海局势稳定,均不采取使争端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
这份联合新闻公报是两国在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访华结束之际发表的。公报称,双方同意恪守已达成的有关共识,继续保持海上问题谈判机制,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基本和长久解决办法。
两国在公报中表示,愿积极研究和商谈共同开发问题,以便找到适合的模式和区域。
Ⅰ、以上是有关中越南海问题的最新消息,还是越南的主席知道中越在南中国海问题恶化的可怕后果,来中国访问就发出和解的意思啊,这和二十天以前越南人的狂妄叫嚣有天壤之别。自从越南侵占我南沙群岛部分岛屿后,将南沙海域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在国际上公开招标。近几年来,越南同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不断签订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合同。
今年3月份,越南宣布在越南北部海防市东七十多公里的海域发现石油储量丰富的安子油田,并公开邀请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同时邀请俄罗斯作为南沙石油的开发伙伴。4月份,越南正式启动与英国石油公司(BP)推进在南沙建设天然气田和管道的计划。2月12日,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就南沙群岛的所有权公开发表声明,称“有充分的历史根据证明越南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
2009年4月,越南政府进一步划定了南沙部分油气招标区块,并将在南沙举行所谓“国会代表”选举;越南还将和英国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气输送管道。不但如此,越南还放出硬话,狂妄地宣称“拥有南沙全部岛屿的主权”,其官方《西贡解放报》甚至声称“决不放弃一寸土地”,并“不惜与中国一战”。
可是在一个多月前2007年04月09日的越南国会主席阮富仲来中国访问时,和中国只谈两国经济合作、友好睦邻,从头到尾笔者就没有看到在双方会谈中有关中越南海问题的议题。啊可能是越南的这位议会的议长没有被授权,所以对中越之间的敏感问题是避而不谈。
Ⅱ、越南海空军的现代化和越南对南沙群岛的侵占情况:
为什么越南人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从疯狂叫嚣不惜与中国在南中国海打上一仗;到现在主动来中国表态要恪守中越两国关于南海问题所达成的协议,联合开发、协商解决。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过去三十年越南人对南沙群岛的蚕食的情况、和导致越南人现在野心膨胀的所谓现代化海空军事力量的实力。
1、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先后侵占南沙群岛的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沙岛)、景宏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并派军驻守;1975年2月14日发表的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从1975年4月至1991年11月,越南先后共侵占南沙岛礁27个。它声称拥有南沙全部海域。迄今,越南巳完成对南沙岛礁的军事控制部署;加强所占岛礁的基础建设,增强岛礁防御作战能力同时加紧对油气资源的掠夺。
越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劳动报》2006年4月27日在头版发布了一则消息:越南维纳风(VinaPhone)移动通讯公司日前宣布,它们与越南海军正在南沙群岛建一座移动通讯卫星收发地面站,准备在这些岛屿开设手机通讯服务。专家指出,在南沙群岛上建立移动电话通讯网,是越南继近年组织南沙旅游、在岛上兴建永久性设施、设立行政机构、向岛上移民等一系列行动之后,又一个旨在加强对南沙实际占有的具体措施。越南人甚至在其占领的南威岛建有可以起降运输机的简易机场。
2、越南空军目前装备了从俄罗斯引进的可以进行对海精确打击的苏—30MK2战机,和可以进行远程空战的苏—27Sk战机。但是越南国土南北端相距 1600公里,纵深最窄处仅50公里。这种缺乏战略保护纵深的地理特征决定如果开战越南空军可能连他自己的本身防护都成问题,所以就是越南空军完成他所谓的现代化改装,而且进口的那二十几架俄制三代战机全部到位,他依然只是一支以国土防空为主业防御性的战术空军。
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南人民军的发展就受到武器装备陈旧老化的制约。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军方开始把相对宽裕的资金加强海军实力。越南海军现有各型作战舰艇120余艘,包括护卫舰、炮艇和袖珍潜艇等。它们大多是当年苏联援助的陈年旧货,由于缺乏保养和零件供应,使得越南海军与周边海军比起来,实力实在是难以启齿。基于传统合作关系,越南把发展海军的重心放在与俄罗斯合作上。
2009年12月20日之前,俄罗斯金刚石设计局将向越南交付第一艘“闪电”型导弹快艇。该艇排水量超过500吨,最大航速超过40节,装备有3M- 95 “天王星”反舰导弹发射系统及8枚反舰导弹,四联装“针”式防空导弹发射系统及24枚防空导弹。俄罗斯还将为越南再生产两艘同型快艇,然后越南将获得该快艇的生产许可证,在胡志明市光明造船厂批量建造。
除“闪电”快艇外,俄罗斯还为越南建造两艘“猎豹”型护卫舰,总额达3。5亿美元,目前这两艘军舰已经开始建造。还有两艘相同的军舰将在越南胡志明市装配,俄罗斯将为其提供零部件。“猎豹”护卫舰主要用于反潜、打击水面舰船和空中目标。
此外,俄罗斯还向越南提供“宝石”(SS-N-26)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生产技术细节。“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是俄罗斯最先进的反舰导弹,最大飞行速度达到3马赫,很难拦截。
但是无论是越南海军已经装备的毒蜘蛛一型导弹艇;还是越南海军未来买进俄罗斯的二型改导弹艇。都没有装备俄罗斯哪号称是航母杀手的白蛉导弹,越南人即将得到的只是哪个亚音速飞行的和中国海军舰艇现行装备的鹰击—83反舰导弹大同小异的天王星导弹。它在最远射程和战斗部重量等方面还不如中国海军现役的鹰击—83反舰导弹。而越南海军现役的导弹艇上使用的是老式的S—N—2反舰导弹,这是一种不具备远程超视距攻击的导弹。
至于越南海军有购回的俄罗斯猎豹护卫舰,更是一艘适应近海作战具备一定反潜能力的军舰。如果拿它和作为中国海军护卫舰中的最新型号054型护卫舰相比,越南海军的猎豹型护卫舰是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在反舰作战和防空作战方面它和中国海军已经投入使用的054型护卫舰都有不小的差距。看来如果离开越南空军的支持,越南海军的这型护卫舰只能成为中国海军航空兵飞豹战机的活靶子。
总之就是越南海军购买的俄罗斯战机、军舰全部到位,越南海军一样脱离不了近岸作战防御型海军的范畴。这也是一支把护卫舰作为海上作战编队主力舰的越南海军的无奈和悲哀。
Ⅲ、中国在南海的近期军事部署:
1、可以说在2000年之前,在中国海军三大舰队中,南海舰队只有在舰艇数量上当老大,可是在作战舰艇的主力配备,舰队的火力打击能力、海空联合作战能力都逊色海军的北海、东海舰队。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实力出现了质量上的飞跃,在继具备舰队通讯指挥能力的167舰入役后,近年来带有明显舰队防空舰色彩的170、171舰,和作为舰队通用性驱逐舰的168、169舰以及最少八艘以上的具备先进技术的潜艇先后加入,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已经成为一支可以在南中国海军进行立体联合作战的舰队。中国海军同时还对165、166等舰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在水面舰艇方面,作为强化水面舰队远程整体作战能力的重要一环,南海舰队的水面舰开始普遍换装HN900的战术数据链,这是一种可以双向传输的HN900战术数据链。随着南海舰队数据链指挥系统的完善,中国海军舰队的作战综合指挥能力得到飞跃式提高。
2、随着中国大陆海军在海南岛上的军事基础设施建设,海军攻击核潜艇将以三亚军港为母港。在常规潜艇方面,有媒体认为在南海舰队榆林基地的潜艇支队部署了至少2艘“基洛”级潜艇,同时还部署了2艘039A“宋”级和6艘以上的035G“明”级柴电潜艇。
2、中国空军在南海方向,最少已经布置由苏-30MKk战机带领下、歼十、歼十一战机和可以进行空中加油的歼八D战机参加。形成高低搭配、攻击火力强大、空中格斗和远程空中拦截作战的打击能力超强的新世纪中国空军远程空中打击编队。
而承担远程对舰精确打击任务的战机,主要是由苏-30MKK2战机作为机群中坚、在它的作战指挥下中华飞豹轰炸机和轰六中型战术轰炸机共同组成中国海航空中对舰精确打击集群。而且素苏 30—MKK2可以使用它携带的KH-31P反辐射导弹。以它超过200千米的射程和超过两马赫以上的攻击速度可以对任何对手的海军舰队上的海空雷达作战电子系统给以沉重的打击。
可以说目前在南中国海,中国空军的争夺战场空中制空作战和空中反舰精确打击能力方面占有绝对上风;中国海军的在水下潜艇作战方面拥有霸主地位;而在海军作战舰队的区域防空和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上更是越南海军无法与之相比的优势。考虑到越南军队一是没有战术导弹、二来没有中远程轰炸机、三是没有攻击潜艇。所以如果中国动用这些武器系统,则在中国和越南在中国南海东进行的一场常规海上武装冲突中中国军队在总体拥有压倒性的战略优势。如果战争发展到中国军队动用这些战术武器,则越南人看来真的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Ⅲ、对于未来的南海形势的走向和对走向崛起的中国的影响:
如果把越南作为一个能够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海洋权益受到挑战者,那么对其今后的一举一动中国都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通过以上对中越两国在南中国海军事力量的对比,越南人确实是一个不够级别的对手,但是绝对是一个能给中国随时带来麻烦的制造者和难缠的对手。
1、中国在地理上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可是由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构成的岛链将中国大陆近海封闭在以黄海、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组成的狭长海区内。中国海军舰艇要进入西太平洋、日本海、印度洋等,都必须经过岛链之间的海峡通道。所谓中国的海洋权益一是指三百多万平方千米海洋领土,二是中国作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在海上能源运输和进出口贸易的海上运输线。三就是号称中国永不沉没航空母舰的宝岛台湾。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现在面临的国际形式已经发生了还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和一系列与中国有陆上边界的国家边界条约的签定,中国陆上边界形势的安全性得到根本的保障;而中国的海上国土资源和中国的海上权益却一再受到侵犯,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未来的主要战略冲突将来之海上。
2、南海作为占中国海上领土四分之一面积的内海,其战略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愈的。中国在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同时,不仅需要海外市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中国要保持本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难道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能源大动脉进行保护。而中国南海就是中国从海外获得能源和矿产品的最重要的海上通道。
3、中国的海洋权益只有中国自己来捍卫,而一个没有能够远洋外海作战的蓝水海军舰队的海军是不可能有能力承担这项任务的。不管是为了解决南沙群岛归属问题还是台湾回归问题以及中国和日本未来可能在中国东海发生的海上军事对峙,中国海军现在最急需的就是中型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一个拥有中型航母组成的海上航母编队将是中国成为一个海上军事大国最好的象征,而且一个没有航空母舰的海军是不可能成为蓝水海军的。中国在防卫军事领域从被动防御向主动转变、歼敌于外海的军事战略思想是中国保卫自己的海洋权益不受侵犯的最好的战略指导思想,而中国空军的远程战术打击集团和蓝水海军舰队是中国海上战略防御思想转变的基石。
4、通过笔者以上对越南海空军事力量的分析中国在南中国军事力量的现实军事部署,笔者实在看不出越南人有什么本钱向中国发出军事挑衅。在今天中越两国陆地边境划定、以及北部湾海上边界已经完成后,南海问题将成为两国未来悬尔未决的最大问题。
越南人的这次突然转变是典型的吃软怕硬的表现,但是越南对中国从历史上看就是一个口是心非的国家。越南的这次表态也只是在中国提出强烈抗议以后,有慑于在南中国强大的海空军事打击力量,才不得不做出暂时的妥协。可是作为一个经济上快速发展的国家,本身有没有陆地能源资源的国家,其对能源的需求使得它既有可能在今后的石油开采中采用不经协商就自主开采的办法,对属于中国的海底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同时在未来的南沙岛礁归属上越南人对中国在南沙的岛礁进行军事骚扰和发生海上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无时不在。越南人现在暂时的后退并不意味着越南人会放弃它想长期的霸占被他占领的南沙岛屿。越南人这次退却是一次战术性退却,中国对越南的军事高压应该是最主要的手段,其实在两国联合公报中,中国已经把越南归类和在中国东海与中国发生海上军事对峙的日本一样看待。这两个国家都是中国的战略对手,在海洋和海权问题上中国必须奉行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方针。看来未来中国在处理南沙问题将以军事斗争为主;协商谈判为辅。
总之笔者认为在中越南海问题上,是否真正能够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能够完成的事情。未来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是对双方都利关本国权益的战略问题。中国对越南的此次表态在给予认可的同时,在南中国海的军事部署没有放松的理由。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演练还要加强。千里南海不正是我海军舰队和中国空军演练海空立体作战的最佳演习场吗?只有通过近似实战环境的平时演练。中国海军现在已经建立利用数据链系统将所有参加作战的战机、军舰、以舰队指挥旗舰作为海上战场指挥中心、并使用空中海上侦察监视飞行平台、以及布置在太空的战场监视军事卫星互相连接和信息实时传输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海战作战系统。在系统中进行信息实时传输的主角就是布置在太空的中国的海洋监视卫星;而在海战中对所有海面目标、空中目标进行远程超视距搜索和对各种反舰导弹的中继制导任务就需要由预警机来承担。中国海军的南沙特谴编队、中国空军的轰六H、歼轰七的最大演习场就是南沙群岛海域,中国海空军只有在那里才能得到最接近实战环境的锤炼。中国海空军只有在平时练就过硬的海空立体作战本领,才能在如果越南人真的自不量力对中国在南沙的海洋权益进行军事挑衅时,中国海空军完全可以像 1974年西沙海战、1988年南沙保卫战中一样,将所有敢于来犯的越南海空军事力量坚决、彻底消灭之。 ▲
中国取消多项中美军事交流抗议美对台军售
http://tu.blog.china.com/201001/5754234.html
2010-01-20 英国BBC网站报道称,中国突然取消了一系列同美国的军事和外交交流,抗议美国计划给台湾数十亿美元的军售。
美国官员对记者说,北京已经通知美国,不会继续几个对美国高层访问和其他中美军方的合作计划。
一名中国高级将军即将对美国的访问以及其他类似的军方访问被取消,海军军舰访问也被取消,无限期推迟就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谈判。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罗伯特•伍德说,中国采取了上述措施,十分不幸。
中国对美国决定向台湾出售65亿美元先进武器和军事装备的决定感到愤怒。这些武器包括导弹和攻击直升机及爱国者防空导弹。
北京表示美国对台军售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并且危害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延伸阅读:
据台湾“中央社”消息,路透社报道,美国国防部 宣布同意出售先进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给台湾。台湾“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淡志隆对此表示,这应该是旧案的新发展,不是新的军售。
淡志隆说,这项军售应该是美国前总统布什2008年10月宣布售台6项总价约6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有关爱国者导弹系统的一部份。
布什当年宣布的对台6项军售中,包括330枚爱国者导弹及发射系统。上月23日,美国雷神 公司(RaytheonSystems Co.)宣布,已向美国政府取得出售给台湾的爱国者导弹11亿美元合约,包括9亿6560万美元的硬体设备,以及1亿3440万美元的备用零件。
淡志隆说,路透今天的报导,可能是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也标到了生产部份装备的合约。
根据美国国防部网站,洛克希德·马丁取得9.68亿美元的“爱国者三型”(PAC-3)升级标案,包括台湾所订购的“爱三”指管发射等系统。
淡志隆解释说,美国对外军售,依照正规作业程序,从宣布军售起,要经过双方讨论规格、厂商招标等程序,这项报导所称军售案,应是指布什宣布的那批军售的部份招标结 果,不是新的军售案。
他并说,如果是新同意的军售案,不可能在宣布时即指定负责制造的厂商。 ▲
中国去年曾在新疆成功击落短程弹道导弹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important/64/20100121/15785687.html
2010-01-21 春风 东方网 东方网1月21日消息:澳大利亚空中力量杂志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国日前进行的中段导弹拦截试验是“已知的惊讶”,因为中国多年前已经掌握了这一技术。选择此时进行试验,意味着要么中国的反导试验准备工作碰巧与美国对台军售时间重合,要么显示中国能够随时根据需要通过反导试验表达对美国和印度的不满。
文章透露,中国曾在俄罗斯武器技术的支持下,使用最新部署的地对空导弹系统成功拦截了一枚短程弹道导弹。 2009年年底,在俄方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解放军在新疆测试其由俄国阿尔玛兹·安泰联合公司提供的S-300PMU-2 / SA-20B“Gargoyle”地对空系统时,也曾成功拦截一枚短程弹道导弹。
在中国的地对空导弹系统中,S-300PMU-2 导弹最适合用于拦截短程弹道导弹,因为其配备了适合用于摧毁弹道导弹的弹头,而且其雷达设计也经过了必要的优化。所有中国陆基S-300P系列地对空导弹都利用64N6E型“大鸟”(Big Bird)为双面式搜索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系统能够发现并跟踪弹道导弹系统。当处于弹道导弹防御模式时,雷达天线停止旋转,天线机械式向上倾斜,雷达利用电子在固定角度内控制天线波束。
中国地对空导弹基地也利用“锡盾”(Tin Shield)系列三座标预警雷达,最近又配备了96L6E防空预警雷达,对功能更加强大的64N6雷达起到了补充作用,确保64N6雷达处于弹道导弹防御模式时,空中目标覆盖面积不会减小。
中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将与二炮部队大量反卫星武器传感器监测站点相连,以便提供有关交战卫星和来袭弹头的追踪及定位数据。目前,中国已经设立了8个卫星地面监测站,沿太原、五寨和酒泉建造了太空及卫星发射基地,部署了4艘海上追踪及控制舰,并且还分别在基里巴斯(位于西太洋)和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各设立了一个海外地面站。此外,中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还必须包括解放军的预警及追踪雷达——它们是HQ-9和S-300P系列地对空导弹的一部分。
文章称,如果具备了能够进入高空大气的导弹以及良好的追踪雷达,那么在测试过程中拦截来袭弹头便并非难事。早在1962年,美国携带核弹头的“奈基-宙斯” (Nike-Zeus)反弹道导弹系统便能拦截14枚来袭弹头中的10枚。1984年6月10日,美军使用红外线制导的动能杀伤拦截器(KKV),成功击落了一枚飞行中的“民兵”模拟洲际弹道导弹。这是美国第一次获得成功非核弹拦截测试。
文章称,美国国防情报局局长曾称中国的反卫星系统是由经过改良的公路机动型DF-21导弹发射的SE-19动能杀伤拦截器。采用公路机动型意味着发射装置、以及通信和维修车辆能够以最佳的轴向进行部署拦截卫星,这也使反卫星武器系统在发射前几乎不会被对手锁定。而且,驻外解放军也能将反卫星武器系统列为自身的资产,用以破坏监视本国军队的外军侦察卫星。(编译:春风) ▲
中国公款消费多年居世界第一 财政部心里没底
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00121/1736161.shtml
2010年01月21日 新民网 熊剑锋
政府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是行政成本的规模却一直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财政部有关部门日前开始深化预算科目改革,设立反映行政成本的支出科目,从而统计出全国的行政成本的规模。
国务院要求回应公众质疑
从2008年开始,“三公”问题和行政成本过高开始引发公众热议和广泛关注。
当时有学者提出了三个3000亿的说法,即公款出国3000亿、公款招待3000亿和公务用车3000亿元,并认为中国的行政成本多年来高居世界第一,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超过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
有专家认为,机构编制的急剧膨胀、政府行为和公务消费缺乏有效约束和政府支出,尤其是预算不公开不透明,是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几个原因。
此前,广州财政局在公开114个市级部门的部门预算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三公”消费的问题,广州财政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三公”没有数据主要是制度安排不到位。
据知情人士透露,对于这些状况,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财政部采取积极措施,财政部相关司局共同研究的结论是,三个3000亿元的数据肯定不对,实际比这个小。
一名地方财政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财政部官员认为由于是报表统计上来的,“心里也没有底”,结论是,要统计准确必须改革支出科目或者回到老科目。
增设行政成本目级科目
为了便于统计行政成本,此次深化预算科目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增设了支出功能分类目级科目22个,其中10个反映行政单位支出和参照公务员管理、财政补助及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支出。
中国现行的对政府收入和支出分类的方法是在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之后确定的,科目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
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包括税收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6类48款。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的各项职能活动,如教育、国防、农业和社会保障等支出,这也是现行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公众所能看到的预算的编制方法。
而支出经济类分类则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即政府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是支付了人工费、会议费还是买了办公设备。
此次增加的目级科目属于功能分类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功能分类的类款项之后新增的一个层级。也就是在对项级支出进一步细化。
国内对行政成本的口径进行量化分析的时候,通常是“小中大”三种口径。小口径就是人大、政协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的行政管理费,中口径为2006年旧科目的行政管理费、公检法司支出和外交外事支出之和,大口径在中口径的基础上加上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对外援助支出和其他部门事业费。
此次财政部将行政成本定义为行政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开支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不包括行政单位离退休支出、住房改革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
上述口径与旧科目下的行政成本口径即行政管理费、公检法司支出和外交外事支出较为接近。
行政单位的范围包括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审判、监察各级机关、人大和政协各级机关以及各级行政机关,还包括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
财政部要求,各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自行确认属于行政成本的支出及项目,然后上报2001年到2010年的行政成本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