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兴起“低碳生活”(碳排放计算公式) | (回到Blog入口) | 东海油气田内幕:日本没想到中国动作这么快 »

据称奥巴马年初可能批准对台军售并准备见达赖

《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http://news.sina.com.cn/c/2009-12-25/043016829412s.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1225日  舜网-济南日报

 

  新华社上海1224日专电(记者孙丽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4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7、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故里。现在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号称是某名人的“故里”,理由是该名人曾在当地生活居住,为争夺名人“故里”称号甚至相互对簿公堂。其实,“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都与“故里”无关。

 

  8、菜单上经常出现的错误的菜名是:宫爆鸡丁。其实,正确的写法应是“宫保鸡丁”,它的得名和清代丁宝桢有关。此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被尊称为“丁宫保”。

 

 

今 日 看 点 : 2010-01-04 ▲◆★●■☆

 

印媒:2020年中印将因水资源爆发战争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2684

中国官方媒体突然热捧汪洋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2614

据称奥巴马年初可能批准对台军售并准备见达赖

http://www.sina.com.cn

外媒称中国在缅甸可可岛建立海上情报监测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 求快求准分秒必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印媒:2020年中印将因水资源爆发战争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2684

  文章提供 于 2010-1-3:  2010年第一天,《印度时报》对2020年的印度和世界进行了预测,该报认为届时印度将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而中国会对印度的崛起将感到担忧。中国可能将在两国边境筑坝截水,由此可能引发中印之间的冲突。

  2010年第一天,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印度时报》发文对2020年时的印度和世界进行了大胆预测。该文称,届时,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将会超过中国。印度将收购媒体大亨默多克的“媒体帝国”,让美国著名大报《纽约时报》成为印度媒体巨头的“子公司”。同时,印度还会最终加入核俱乐部,出口核设施,并转而“对其他国家进行核制裁”。另外,到2020年,印度还会进一步分裂,由当前的28个邦分裂为50个邦。该报还预测,到时中国会对印度的崛起感到担忧,并在边界线上制造紧张。全文大意如下:

  过去的几十年,印度是世界上饿死人数最多、外国援助最多和贿赂最为盛行的国家。在2000年代,印度从一个表现拙劣的国家改造成为了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到2020年,印度还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到2020年,中国将开始变老,遭遇劳动力的减少,并被迫重估自己的货币。因此,中国的增长将会减速,就像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减速那样。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曾经看起来永远也不会停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将会大大削弱——世界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吸收它的产品了。同时,印度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印度较穷的邦将开始追赶富裕邦。这会使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达到10%,而中国的增长将降至7%到8%。

  到2020年,印度还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国家。因此,全球出版行业将明显地转向印度。默多克的继承人会把他濒于崩溃的媒体帝国出售给印度。美国的《纽约时报》也会成为印度出版巨头的子公司。

  到2020年,印度会最终加入核俱乐部,它受到的制裁已经被取消。到2020年,印度公司将成为核设施的主要出口者。因此,印度将能够对其他国家实行核制裁。

  印度将会同美国和加拿大一起,开发新技术,从气体水化物中开采天然气。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气体水化物储量,因此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印度将因此可以用天然气取代煤炭进行发电,从而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印度越来越多的地区会要求独立。到2020年,印度将有50个邦,而不是现在的28个。新邦不会很小。到时候,印度的50个邦会有15亿人口,每个邦平均会有3000万人口,比美国各州当前的平均600万人口高很多。

  出于对印度崛起的担忧,中国将会挑起喜马拉雅边境线的紧张。中国将威胁把从西藏流向印度的水引向本国缺水的北方,而印度将会威胁炸掉中国任何这样的工程。这一问题将吵到联合国安理会去。

  到2020年,恐怖主义会在印度崛起,但印度经济仍会保持发展。来源: 环球时报 ▲


中国官方媒体突然热捧汪洋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92614

     2010-1-1  分属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旗下的杂志,近日不约而同地长文报道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政绩,称他既有地方和中央的工作经验,又是“团派”出身,“前途无可限量,未来当有想像空间”。报道还称他是个性情中人,偶然爆粗口、曾用青椒掷下属,却又是孝顺母亲的儿子。

  新华社属下的《财经国家周刊》在上月28日的创刊号中登了一篇《汪洋粤政》的长文,称他十分强调执行力,有时甚至爆粗口。并指现年55岁的汪洋两鬓已斑白,是少数不染髮的高官。他不时“微服私访”,又叫传媒减少报道他的活动,并在顺德、深圳、东莞等地试验行政改革。

  而人民日报社属下的《大地》周刊2009年第23期则刊载《“少帅”汪洋的仕途轨:从铜陵改革到南粤新政》,作者“朱中原”详细分析汪洋上位轨,称他“在地方打滚过,也在中央历练过,既有鲜明的『团系』色彩,又是难得的财经好手,前途无可限量,未来当有想像空间。”

  文章指,汪洋在工作表现中的超前思维和果敢作风,是他迅速升迁的主因。1988年,33岁的汪洋任安徽铜陵市长,当地戏称他“娃娃市长”,他雷厉风行,打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逐渐得到民众认可,亦受到中央的注意。

  1992年邓小平南巡,在安徽特别召见汪洋,认为他“是个人才”,汪洋不久后调任省长助理兼省计委主任。翌年,38岁的汪洋出任安徽副省长,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力推财税改革,时任总理的朱鎔基讚他“年纪不大、胆子不小”。

  报道称,2006年,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汪洋到农贸市场视察,有随行人员见菜农坐在地上,态度傲慢地叫菜农站起回话,汪洋突然从箩筐拿起一个大青椒,砸向该工作人员,“今天我对有些工作人员不客气,干什麽要群众站起来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朴,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

  报道并称,汪洋2007年底调往广东主政,获中央授意强势治贪。2009年,广东省政协前主席陈绍基、深圳市长许宗衡等纷纷落马,是汪洋扫清本土保守势力、刷新吏治的强势举措,或会引其仕途再上一层楼。

  文章还披露汪洋是个孝子,少年时父亲去世,身为长子的他进入工厂做工人。在安徽省及中央任职后,汪洋想把母亲接到合肥、北京居住,但都被婉拒。曾有一次,汪洋自己乘火车从北京返乡,没有带秘书,也没有惊动地方政府,在家中过了一晚,第二天又悄悄离开。来源: 明报 ▲


据称奥巴马年初可能批准对台军售并准备见达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4日  环球时报:据1月4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新年伊始,美国《华盛顿邮报》就刊登了一篇忧心忡忡的文章,担心美中关系会在2010年陷入低谷。理由是奥巴马很可能在年初批准对台军售,而且准备会见达赖。中国学者孙哲对《环球时报》说,上述两件事加上中美贸易争端这三大危机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期爆发的可能性为90%。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奥巴马真触线,中国必将作出激烈的反制措施。

  《华盛顿邮报》1月3日发表题为“专家们称中美关系将面临低谷”的文章。文章说,奥巴马政府很可能在今年初批准向台湾出售数十亿美元的“黑鹰” 直升机和反导导弹,甚至可能包括为台湾设计和建造柴油潜艇的计划。与此同时,奥巴马正在准备会见达赖。“这个即将到来的低谷看来是肯定的了”。文章尤其担心中国“做出强硬反应”,指出现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往往采取“高姿态”。

  中美2010年潜在的冲突显然还有贸易领域。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日报道称,在贸易、投资和汇率等事宜上,可以预见的前景“是更多的冲突,而非更多的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迟早要进行对台军售,奥巴马也几乎肯定会见达赖,选择“最恰当的”时间、空间窗口,把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是奥巴马想要达到的目标。清华大学研究员孙哲则认为,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以及贸易争端,这三大危机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期间爆发的可能性为90%。 ▲


外媒称中国在缅甸可可岛建立海上情报监测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10-1月4日电/环球网编译阿联酋thenational网站3日发表文章,称中国在缅甸建立了海上监测情报中心,并将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印度洋周边国家建设海军基地,以保护海上能源供应通道。

  文章开篇便指出,人们通常认为无人机、不对称战争以及高科技战争就代表了现代战理论,但中国对大规模陆军及海军舰队的强调,总是能把人们拉回二十世纪。然而,上周一位中国将军建议解放军海军在亚丁湾建立海军基地,这似乎暗示着北京对这些常规力量投射手段的偏爱已有所转移。

  文章称,虽然解放军海军装备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尹卓并没有具体指明中国可能会在哪里建立海军基地,但无论其选择哪里,都会增强中国在阿拉伯海及西印度洋的存在,这已经是中国海军600年来所触及的最远的地方。如今,北京的目标是在远离其沿海地区的地方建立永久军事存在,以确保其贸易通道的安全。最近,这又将原油及其他原材料的持续流通包括在内。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及经济利益正在逐渐增长的事实是不容否认的。

  然而,据新华社报道称,自2009年初开始,中国已派遣了4支海上舰队,为途经东非国家索马里沿海地区、深受海盗威胁的中国及国外商船提供护航服务,但缺乏海外基地的中国护航编队不得不依靠在吉布提的一个法国海军基地。

毫无疑问,近年来,中国前往非洲国家运输原油及货物和原材料的船舶所受威胁正大幅度上升。就在12月28日,被于10月19日劫持的“德新海”轮及其25 名船员才刚刚获救。为此,中国方面支付了高达400万美元的赎金。鉴于中国在该地区的活动,所以解放军海军提供在当地建立海军基地的建议的出现也不足为奇。尹卓就指出,“如果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相对固定的补给修整的基地,我觉得是合适的。”他还补充说,这样一个基地将为护航编队提供新鲜食物、通信设施、船舶维修以及娱乐服务。

  文章称,对于尹卓的评论是否可反映其他中国海军高级将领的观点尚不得而知。不过,他很明显地把自己与相关决定的做出拉开了距离,称“这种是完全属于国家外交领域里决定的事情”。文章指出,目前尚不知晓他提出这一建议是否是为了探视中国政府及国外的反应,所以相关事情会如何继续进行下去也不得而知。

  文章称,在过去一周内,中国政府一直对此缄口不语,而是将注意力立即转到印度身上。对于中国利用海军力量宣示对存有争议领土的主权的作法,其在南海的邻国--台湾地区、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已经习以为常。但新德里却因中国沿印度洋构建海上“珍珠链”的战略惊慌不已。

  文章称,目前,中国已在从缅甸租借而来的可可岛上设立了一个海上侦察及情报中心。而且,中国还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建立一个位于阿拉伯海的深水港,该港可能会变成中国扩展其潜艇舰队的一个重要海军基地。此外,尽管中国曾公开宣布不维持海外基地,但是却有消息称中国打算在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和泰国设立海军基地,从而保护其从中东到非洲的海上供给路线。

  报道称,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政府能否使印度以及其他持怀疑态度的国家相信其意图是善意的。然而,尹卓的评论却似乎使其他国家敏感地意识到,中国在亚丁湾设立海军基地只是其构建庞大国内海军基地网计划的冰山一角。尹卓说:“我们不是说海军到那儿完全是完成我们的一个国际主义义务”,他补充说,希望当地国家“能够理解”解放军海军对在那里建立“相对长期的岸基补给基地”的需要。

  而且,为了强调自己对在印度洋及阿拉伯海活动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引起他国猜忌的了解,尹卓指出,首批部署到亚丁湾的中国护航编队在执行护航任务的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在任何地方停靠。对此,他解释说:“我们不想引起西方国家不必要的怀疑。”

  文章称,途径亚丁湾及阿拉伯海的船舶面临的威胁无疑正在日益提高。据国际海事局海盗活动报告中心报告称,中国去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而海盗袭击并劫持油轮的机率非常高。仅在去年一年,活跃在全球各地的海盗便袭击了42艘油轮,较2008年提高了40%,多数袭击事件都发生在索马里沿海及阿拉伯半岛沿海地区。 ▲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 求快求准分秒必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马晓天在1995年年晋升空军少将,2000年晋升中将,2009年升上将。

  中评社台北2010-1月4日电/两岸媒体近日报导,前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热爱搜集中外政要及文坛名人签名书。这是他长期从事情报工作所养成的爱好。令人好奇的是空军出身、现任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工作特性是什么?如果说人如其姓,“熊”爱收藏,“马”就是分秒必争,既讲时效也求精确了。

  旺报报道,熊和马两位上将都和台湾有密切关系。总参负责全军作战,内设主管情报及外交二部。10多年来副总参谋长是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必然成员。

  军旅生涯造就人格特质

  日前中共党政军领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学习及贯彻胡六点讲话一周年,马晓天和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几位成员坐在主席台上。由于马晓天当天列席不发言,在一个多小时的大会中,他一就座就将手表摘下,放在眼前,一边聆听其他领导讲话,一边做自己的工作。只见他拿笔不停翻阅工作笔记本并做摘要。只有喝水时才稍稍抬头。分秒必争追求的是快速和精确,这一人格特质在其军旅生涯不断展现。

  马16岁时入伍,中国大型记录片《国庆颂》曾对其特别介绍,称之为“塔台上的儿童团长”,因为25岁时,马晓天成为解放军空军最年轻的飞行副团长。45岁后历任空10军参谋长、军长、空军副参谋长、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1998年11月的珠海航空展上,49岁的马晓天曾亲自驾驶苏恺──30战斗机飞行。50岁后,马晓天出任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57岁时任国防大学校长;次年接替调任空军司令员的许其亮,出任副总参谋长至今。

  儿童团长自己打拚出头

  马晓天在1995年年晋升空军少将,2000年晋升中将,2009年升上将。马晓天今年61岁,按上将退役年限,至少还有4年任期,今后将是对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军方代表及解放军对美外交领军人物。

  马晓天父为开国大校马载尧排不上将帅榜,官至解放军政治学院前教育长。和他同一天升上将的军事科学院政委刘源、成都军区政委张海阳,其父分别为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

  马晓天能出头主要靠自己长期打拚。空军出身的马晓天分管涉台及对美交涉,意味台海防务及对台军售将成为其工作重点。今后,专业空军出身的马晓天和军校外语毕业情报出身的熊光楷,两位副总参谋长在工作思维上有哪些不同?值得关注。

  熊光楷是由总参二部升副总谋长。1995台海危机时,他曾向美国前任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表示,北京相信美国不会介入台海军事冲突,因为美国重视洛杉矶的程度甚于台北。美方解读为中共为遏阻美方干预,将不惜以飞弹攻击洛杉矶。

  熊光楷自1996年1月担任副总参谋长至2005年12月将近10年。

  近日,北京晚报刊登这位退休上将动态,他现在多了一个头衔──教授。熊光楷收藏的签名盖章书近3000本。熊光楷在冷战时期长驻德国,外语能力强的夫人帮了很多忙。1987年,熊写《和平时期世界主要强权的国防发展战略及政策》,受到中央军委重视,第二年,熊光楷就总管总参二部。 ▲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January 04, 2010 03:43 P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中国兴起“低碳生活”(碳排放计算公式)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东海油气田内幕:日本没想到中国动作这么快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