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重视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 | (回到Blog入口) | 奥巴马访华:凭什么向中国叫板? »

九大原因让奥巴马上任第一年访华

使用筷子的十二种忌讳(1-2

http://www.stnn.cc/fsxh/200906/t20090626_1053654.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5-04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这要绝对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今 日 看 点 : 2009-11-16 ▲◆★●■☆

 

九大原因让奥巴马上任第一年访华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1/16/content_12464074.htm

 

中国战略空军尚未成型、缺全球巡航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法国总统特使雅克·兰访问朝鲜、美国不高兴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9-11/13/content_2936207.htm

 

奥巴马访华议题多中美关系将比以往“更棘手”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9-11/13/content_2936189.htm

 

官场新段子,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

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71466802/1.html

 

 

 



九大原因让奥巴马上任第一年访华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1/16/content_12464074.htm

      2009年11月16日:新华网消息 据《长江日报》报道,2008年12月6日,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奥巴马为什么要去中国》的文章,大力建议这位当时连内阁班子都没有完全组成的当选总统立刻访华。时隔一年不到,奥巴马果然抵华访问,打破了美国历任总统上任后第二年访华的“传统”。

    从老布什,到随后继任的克林顿和小布什,中美关系稳步向前发展,而由老布什开始的美国总统“第二年访华”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传统。如今奥巴马却想要变得与众不同,原因也许很简单:中美共同利益正在发生变迁,中国要素在美国国内和国际利益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美国需要中国继续购买国债

    中美经贸投资发展,美国需要中国继续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来为美国经济背书。分析入士预计,奥巴马很可能大力游说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 中美需要联合应对金融危机

    一个需要华盛顿直面的现实是,美国如今在几乎任何一个领域,都无法忽视中国的存在和作用,中美关系也正进入一种真正的大国关系常态。

    ● 美需要中国参与伊朝核问题

    在伊朗和朝鲜核问题、巴基斯坦局势和联合国改革等全球和地区性安全议题上,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和积极参与。

    ● 美国需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对于全球资源控制权的博弈,对于奥巴马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顺利实施,会产生重大影响。

    ● 美需要中国参与地区安全

    据英国《金融时报》13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可能在访华之际,请中国在阿富汗事务上“扮演更大角色”。

    ● 中国模式将影响世界

    金融危机的情形下,中国模式成为热点。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给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奥巴马磨合期对华政策剖析:中国仍为竞争者

    无论是对中国的直接定位,还是谈及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奥巴马都是把竞争放在首要位置,即使是合作,其Q的也是提高美国的竞争力”。

    ● 奥巴马对华政策成型:加强合作同时不忘牵制

    如同其他政策,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也是相当务实的。这里的“务实”有两个含义,一是寻求中国的合作本身就是务实的表现,而不是务虚,因为奥巴马政府确实面对深重的挑战,没有中国的合作,无法应对这些挑战;二是,奥巴马政府在处理对华问题上格外小心谨慎。

    ● 将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及友好竞争者

    此次奥巴马访华过程中继续做出反对贸易保护的表态也成为自然。值得期待的一点是美国对中国这个“友好竞争者”将提出更明确的定位。


中国战略空军尚未成型 缺全球巡航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09-11月15日电/东方网报道,中国空军于11日迎来成立60周年纪念日。中国战略学会研究员江风透露,经过60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急速发展,中国空军形成了以第三代主战装备为骨干的空中作战体系,战斗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他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空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和世界先进国家空军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尤其以新型空中预警机、新型空中加油机、新型电子战飞机、新型战略轰炸机和大型空降用运输机等为最急迫的发展目标。否则,以现在的空军力量和其它大国对抗,不是“手软”就是“腿短”,根本就无法适应中国未来的军事发展战略。
  
  所谓“手软”,就是打击能力不强,没有能够有效打击敌人的强有力武器和装备;而“腿短”则是指“飞不高”“飞不远”。
  
  如今,发展与中国大国地位相衬的战略空军是必须的。中国空军虽然成就巨大,但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差距仍是不可同日而语。如美国的B-2、俄罗斯的图-160可以进行全球巡航,而中国战机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显见中国空军仍然落后。
  
  随着中国依靠自己力量发展起来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北斗二号”的投入使用,以及未来逐步覆盖全球,为中国发展战略空军提供了重要条件。而纵观美国或俄罗斯,其战略空军之所以强悍、具有较大威慑力,与他们拥有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关,这是提供精确打击的基础,没有它,导弹就像无头的苍蝇。当然,中国战略空军还应该有像B-2和图-160这样的硬件平台,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战斗效能。战略空军也才能真正成形。
 
江风认为,目前中国信息技术仍相对落后,和先进国家的差距较为明显。西方国家的新一代战机,已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且能够与预警机或者地面基地之间甚至与部署在太空的卫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而中国只是在小范围之内能够实现,差距较大。
  
  此外,中国空军还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空军战略战术。空军早期作战模式来自前苏联,许多武器装备也都传承自俄罗斯或前苏联,包括武器实际作战能力和具体使用战术也几乎一样,因此,需要尽快对此作出调整。应根据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探索实践出一种类似北约在伊拉克战争中所使用的空军作战战略战术,这是中国空军的当务之急。
  
  江风表示,中国空军下一步发展方向除了继续研制发展各类新型高技术飞机外,还将重点发展与之配套的各种先进武器,如各种用途的无人飞机、各种预警机、加油机、电战机、空中信息平台、各类大型远程运输机,同时也将大力发展各类导弹预警卫星、导航定位卫星、侦察卫星、通信中继卫星、“杀手”卫星、激光拦截卫星等。据悉,中国空军目前还正在努力发展新型轨道轰炸机。
  
  根据中央军委以及现实任务的要求,中国空军正在为“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攻防兼备的空军”而努力。根据这一思想,空军在实现装备现代化的同时,正在加强空中进攻力量以及空天一体建设。 ▲


法国总统特使雅克·兰访问朝鲜、美国不高兴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9-11/13/content_2936207.htm


----称萨科齐“侵入美国传统外交地盘”

2009-11-13 :本报特约撰稿 施展(外交学院法国问题学者)

  11月9日至13日,法国总统特使雅克·兰访问朝鲜。11月10日,朝鲜外相朴义春与雅克·兰在平壤举行了会谈。那么,远在西欧的法国开始关注东亚的朝核问题,这里面究竟有何玄机?

  赴朝之前先来中国

  今年10月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任命雅克·兰为总统特使,负责对朝鲜问题进行研究,并向总统和外长提出政策建议。

  雅克·兰这次朝鲜之行有两个重点,一是探讨法国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性——法国是惟一尚未与朝鲜建交的欧盟大国;二是希望能使法国有机会参与朝核问题的谈判进程。

  在后一点上,法国不仅需要了解中国的态度,还需要与朝核问题的其他相关各方沟通。所以,从巴黎出发前,雅克·兰曾与相关各国的驻法大使私下沟通,以便对形势有更好的把握,并取得必要的谅解。

  奔赴朝鲜之前,雅克·兰于11月5日先到北京,与中国的一些高层官员会晤,一方面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消息,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进一步了解中方的态度。

  美联社称之为“蹚浑水”

  然而,美国人似乎对法国特使此行不太高兴。11月3日,美联社报道法国特使准备去朝鲜,用的标题便是“法国要蹚朝鲜外交的浑水”。

  事实上,雅克·兰在10月已先赴华盛顿,拜访了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及美国方面的朝核会谈特使。美国官方对会面的内容未作任何透露,雅克·兰则评述道:“我们两国是在朝同一个方向前进,即使我们的路径并不总是相同。”这都说明,法美两国在此问题上存在分歧。

  今年10月,法国曾搞了一次“足球外交”,邀请朝鲜足球队赴法进行了访问比赛,为双方后续的交往预热。

  针对法国在朝鲜问题上的主动出击,美联社酸溜溜地写道,“法国希望在世界上再确立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地点,以提升自己的外交形象。由于法国身上没有血腥的朝鲜战争的污点,所以它希望自己可以被视作一个中立的、可信赖的参与者。然而,萨科齐过去一段时间对美国传统外交地盘的侵入带来了复杂的后果。”

  那么,所谓“萨科齐过去一段时间对美国传统外交地盘的侵入”指的是什么呢?

  今年2月,雅克·兰同样是作为特使,被萨科齐派往古巴。雅克·兰宣称,法古两国关系开始升温。当时适逢美国总统奥巴马正考虑与古巴进行接触,却被法国抢了个先。虽然法国没有继续跟进,但这势必已让美国很不爽。

  然而,法国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今年9月6日至7日,萨科齐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萨科齐大手笔地同意转让包括核潜艇、战斗机、直升机等价值86亿欧元的军事技术。法国与巴西在美国后院的高调合作,是两国试图促使世界多极化,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新尝试。

  这样看来,法国特使赴朝一事就很好理解了。朝核问题会谈的六方分别是中国、美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整个西欧没有一席之地。

  在与欧洲没有直接关系的东北亚地区,美国决不愿有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削弱自己的掌控能力。对于一直有着大国情结的法国而言,则难以接受被美国排斥的地位。于是,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法国便多方位主动出击,力图再振大国雄风。

  分化反对党的高招

  从法国国内政治看,萨科齐任命雅克·兰为特使也是一个高招。

  雅克·兰是左翼的社会党人,曾任法国文化部长。在野的社会党常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萨科齐的改革政策。2008年7月21日,在针对宪法改革案的表决中,社会党议员投赞成票的只有雅克·兰一人,他的这关键一票使法案得以通过。雅克·兰被社会党所谴责,却因此得到萨科齐的更多信任。

  10月底,法国公共舆论研究所刚刚公布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萨科齐的支持率由45%下滑到39%,为历次民调的最低点。这与萨科齐最近卷入数桩争议事件有关。一名社会党议员认为:“总统与人民之间的联系断了,萨科齐在2012年大选中不可战胜的神话已经破灭。”

  在内政方面,萨科齐要在议会中面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党人,比较难以施展拳脚;但在外交方面,萨科齐任命自己信任的社会党人来拓展国际空间,则既能分化瓦解社会党,又能凝聚朝野在外交问题上的共识,为自己得分。 ▲


奥巴马访华议题多中美关系将比以往“更棘手”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9-11/13/content_2936189.htm


2009-11-13  作者:IanJohnson 译者:黄义务

  当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上海开始他为期4天的访华之旅时,展现在他面前的应全部是标准的迎宾仪式和访问场景。他将会见高层领导及平民百姓;本地媒体将满是有关他的报道;发表的讲话也将尽是些诸如“远景”和“合作伙伴”这样的词汇。

  不过,他在中国受到的欢迎可能不会像在其他国家那样热烈,他在其他国家通常被视为变革人物。这是因为即将从11月15日开始对亚洲进行8天访问的奥巴马,将大体延续此前政府的对华政策。他还将面临一些长期问题在两国间造成的新摩擦,同时他及中国领导人必须应对已堂而皇之登上中美峰会议程的一系列国际问题。

  中美关系上的成功,普遍被归功到了前一届政府头上。在克林顿时期取得进步的基础上,布什政府深化了中美贸易关系,扩大了两国交流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了争端。这个被中国人称为“小布什”的总统,在这里广受普通人喜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大卫·肖姆博格说,“中国几乎是布什总统在国际事务领域取得的惟一成功,因此奥巴马一上任就继承了十分坚实有效的中美关系。”

  不过,奥巴马在入主白宫后,限制了部分中国产品对美出口,引发中方似乎是针锋相对的回应。中国对贸易争端尤为敏感,因为它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这影响了奥巴马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奥巴马在修复美国金融系统方面做得不够——中国之所以担心这一问题,是由于中国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

  10年前,在中美峰会上讨论最多的问题仅限于以下3个:人权、防止核扩散和贸易。现在双方议题已扩展到几乎涵盖世上所有主要问题,从清洁能源到阿富汗战争和非洲发展,再到如何修复全球经济,预计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在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对话中占有一席之地。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曾任前总统克林顿亚洲事务特别助手的李侃如说,在中美关系史中,全球事务首次成为最主要的议题。

  双方分析人士都认为这种变化可能带来新问题。中国官员和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仍在对华实施武器和高科技禁运,他们认为,这可不是对真正伙伴做的事。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阎学通说:“奥巴马希望我们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或朋友,但我们既不是战略合作伙伴,也不是朋友,我们是分享物质利益而非共同价值的商业伙伴。”肖姆博格则认为,美国最近力促中国成为全球伙伴,这可能是30年来“不切实际的期望伴以大失所望”这一模式的一部分。他说:“我们对中国的期望过高,但我们的政治制度和价值体系都迥然不同。”

  这一点反映在如下事实中:尽管两国关系称得上是处于有史以来的最佳状态,双方讨论的大部分问题却比以往更棘手。举例来说,美国很可能会暗示中国应进一步升值人民币,中国则很可能礼貌地加以拒绝;双方将一致认为不应扩散核武器,不过不太可能在应对朝鲜、伊朗或巴基斯坦问题的切实措施上取得一致;至于气候变化协议,双方都希望等下个月的哥本哈根峰会之后再做出承诺。

  所有这一切都将使奥巴马之行难以企及划时代的高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美关系资深观察家时殷弘认为,另外一个因素——国家的大小,也在发挥着作用。与美国一样,中国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相对不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美国雅虎新闻网11月10日) ▲


官场新段子,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
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71466802/1.html


     最近,经常听到百姓中流传的一些官场新段子,表面看来是一些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但仔细一想,他们也不是纯粹的胡诌乱侃,有些就是现实官场的生动写照。这些官场新段子,虽是笑料,但极具讽刺意味。我不妨摘录两段,供大家一起思考:

            领导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追求;领导的脾气就是我们的福气;
            领导的鼓励就是我们的动力;领导的想法就是我们的做法;
            领导的酒量就是我们的胆量;领导的表情就是我们的心情;
            领导的嗜好就是我们的爱好;领导的意向就是我们的方向;
            领导的小蜜就是我们的秘密;领导的情人就是我们的亲人。

       领导没来我先来,看看谁坐主席台;领导没讲我先讲,试试话筒响不响;
       领导说话我鼓掌,带动台下一片响;领导吃饭我先尝,看看饭菜凉不凉;
       领导喝酒我来挡,誓把生命献给党;领导睡觉我站岗,跟谁睡觉我不讲。

    诚然,这些百姓流传的官场新段子,说的不一定都准确。但也深刻地揭露了现实官场中个别领导的官僚作风和腐败行为。同时,极大地讽刺了官场中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一方面高高在上,威风凛凛,服侍左右;一方面见风使舵,逢迎巴结,寻求靠山。这些现象,虽然是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不正之风,但却严重损害着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给老百姓造成了极坏的印象。

    我们党始终把党的作风建设抓得很紧,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党的建设问题。四中全会以后,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反复强调党的作风建设。他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清正廉洁,不涉足低俗场所,不找“三陪”,要把好“欲望关”,要重用老实人,不让老实人吃亏。李源潮可谓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就像“揪着耳朵” 一样,给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大讲作风建设。昨天,《人民日报》又发表署名仲祖文的文章,要求领导干部不妨看低一点自己。一个干部只有清醒地认识自我,才能正确地把握自我,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党性修养,养成优良作风。

       如今在我们身边,一些领导干部不是看低一点自己,而是把自己举得很高很高。在权利上,大权独握,说一不二,我行我素;在生活上,追求高档化,奢侈浪费,白银流水;在作风上,寻求刺激,涉足低俗,喜欢“三陪”。更可怕的是,有的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洋洋自得。由此,产生了骄纵专横的“霸王车”、奢侈浪费的“黄金宴”、荒淫腐败的“包二奶”、安逸享乐的“牛奶浴”。前不久,陈绍基、许宗衡、王华元等一个个高官,又滑落违法犯罪的深渊。党的作风建设绝不是小事,是事关兴党兴国的一件大事。

    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关键是取消领导干部的官本位思想,打消那些官僚作风。一些官员一旦掌握了一定实权,官气、傲气、霸气都来了,老百姓最厌烦这种官僚作风。一些领导干部整天摇头晃膀,耀武扬威,主席台上会会有座,电视里天天有影,广播里时时有声,生怕老百姓不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正考父在被任命为士时,低着头走路;被任命为大夫时,弯下腰走路;被任命为卿时,身体伏在地上,沿着墙边走路。史料虽有些夸张,但正考父的这种谦虚、低调值得那些领导干部们学习。

    这些官场新段子,从一些侧面反映了现实官场中的不正之风,在大力加强党的建设的今天,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些官场新段子,既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对官场清风正气的期盼。老百姓希望我们的官场更清廉、更务实、更和谐,如果每一个官员,都能做到居安思危,看低一点自己,看高一点群众,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更加兴旺、更加美好。 ▲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November 16, 2009 10:49 A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要重视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奥巴马访华:凭什么向中国叫板?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