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 食盐的N个妙用(6-12)
http://www.chubun.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064
6.新鲜鱼放在盐水里洗一洗,可除去泥腥气味,使味道更鲜美。
7.不吃刚打捞的鲜鱼,用盐把鱼里外擦一遍,待一小时后再往锅里煎,鲜味如常。
8.煎鱼前或炸炒其它食物时,先在锅里入点盐,可使油不溅到锅外。
9.做馒头时放点盐,蒸出来的馒头松软,蜂窝多。
10.要使食醋久藏不起膜,可在醋中放点盐。
11.新买来的玻璃器皿,用盐水煮过再用,遇冷就不容易炸裂了。
12.用加有少量盐的水洗澡,可以治疗过敏性皮炎。
今 日 看 点 : 2009-11-23 ▲◆★●■☆
三峡成“钓鱼工程”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1438&msg_id=704
梅氏猛轰执政党、党首普京不开腔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11/639717.html
《瞭望》刊文:中国经济回升面临六大挑战
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091122/1492915.shtml
德新海号货轮及25名船员下周获释、赎金三百五十万美元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hongguochuanjiechi/news/200911/1122_8400_1446396.shtml
专家称长江水能开发利用已达警戒线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1-23/063319106035.shtml
三峡成“钓鱼工程”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1438&msg_id=704
为应付“后三峡”时代到来,中国政府需要在投资17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总体规划》草案,以应付所谓“后三峡”时代的到来。
据中国的媒体报道,为解决“后三峡”时代的移民安置以及地质灾害,还需要大约17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但中国的一位专家表示,后三峡时代的总开支肯定会超过3000亿元。
“钓鱼工程”
三峡工程从一开始论证之初就一直具有争议。而三峡的开支也象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而且似乎还在不断的增加。
多年来一直关注三峡工程的北京政论人士戴晴说,中国官方目前承认的数字是1800亿,但中国内部承认已经花了6000亿,然而因为后来的灾害不断的发生,其实花费的可能已经不止10000亿了。
戴晴说,一些对三峡工程持不同意见的专家和科学家们早就明确指出三峡是一个“钓鱼工程”。
它从最初向上报的一个很小的数字,到后来不断的追加钱,没完没了!
钱从哪来?
当初中国政府和一些支持三峡上马的人士认为,他们可以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地筹到贷款,但当这一愿望落空后,只好依靠国家拨款。
但即使这样仍然不够,因此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通过了一个三峡用电基金,即用电费的方式,也就是说家家户户所交的电费中已经涵盖了支持三峡的钱。
戴晴认为,这种通过用交电费的方式来为三峡集资可以说是强征三峡建设基金。
利弊权衡
当初修建三峡是为了防洪和发电,那么现在电虽然发出来了,然而它却给航运、地质、移民、气候、环境等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512大地震,有人质疑这可能与三峡大坝对地质的破坏有关。
同时,在德国的水利工程专家王维洛在就三峡问题接受本台的采访时也曾表示,三峡大坝两次蓄水,但却两度“踩煞车”。
原因是蓄水可能会造成重庆部分市区被淹没的危险,以及导致长江下泻流量变小,使下游的水位过低,船只搁浅等。
因此,国务院不得不两次紧急暂停。
“翻坝”
戴晴说,大坝建成后由于货船不能通过大坝的船闸,只好“翻坝”,即把货船上的货翻到陆地上,用车来运,然后再翻到船上去。
她还指出,三峡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反而又成为三峡官员向中央政府要钱的理由。
戴晴认为要想彻底解决三峡的问题首先要追究直接负责的官员的责任。
然而,由于中国是强权政治,没有科学决策,决策过程不透明,不民主。
这才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应该吸取的教训。 ▲
梅氏猛轰执政党、党首普京不开腔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11/639717.html
两人矛盾加剧,与会代表用掌声挺普京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1日在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严词斥责统一俄罗斯党一些地方领导人有操纵选举之嫌,告诫他们应改掉“政治恶习”、学会公平竞争。这是梅德韦杰夫上台以来对统一俄罗斯党所作“最严厉”批评,没有顾及“党魁普京颜面”。
梅氏讲完掌声少
梅德韦杰夫21日与总理、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普京一道出席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当天与会代表超过600人。
梅德韦杰夫首先发表讲话,指责统一俄罗斯党一些地方领导人利用在政治领域的优势地位和人脉关系左右今年10月举行的地方选举,不顾选民意愿。梅德韦杰夫敦促执政党清除那些试图操纵选举为自身谋取利益的成员并改掉这样的“政治恶习”。
梅德韦杰夫当天讲话由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现场直播。路透社记者注意到,梅德韦杰夫讲话结束后,现场仅响起礼节性掌声。
普京演讲获热烈鼓掌
梅德韦杰夫发表讲话时,普京坐在代表席翻看材料、做笔记,还不时与国家杜马主席、主管统一俄罗斯党执行委员会的鲍里斯·格雷兹洛夫交谈。
梅德韦杰夫讲话结束后,普京发表一个多小时演讲,重点阐述俄罗斯经济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后逐步恢复,重现活力。按路透社说法,普京讲话博得现场热烈掌声,一些与会者甚至长时间起立鼓掌。
梅普矛盾加剧
梅氏不顾普京颜面大肆批评执政党,外界又开始渲染梅普矛盾。
梅普组合是广受俄精英和大众支持的政治架构,也是普京本人的政治设计。大多数分析家仍然相信,没有迹象显示二人之间存在真正的分歧。梅德韦杰夫由普京一手提拔起来,他目前不愿,也没有能力挑战普京。而普京正值盛年,他不会冒与梅氏公开翻脸、自毁形象的危险,而要重返克里姆林宫,他也要借梅氏之力。据新华社 ▲
《瞭望》刊文:中国经济回升面临六大挑战
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091122/1492915.shtml
2009年11月22日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刊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的文章说,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文章总结了六大方面主要问题和不确定因素:
外部环境改善,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世界经济已出现积极变化,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现复苏,欧盟经济从二季度开始呈现企稳迹象,日本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但好转基础还不牢固,实体经济还面临着贸易低迷,失业增加等困扰,全面复苏尚待时日。
从国际金融危机源头国家美国的情况看,奥巴马政府刺激经济政策取得一定成效,美国经济在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后,于今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3.5%的增长。美国家庭储蓄率从危机前的接近零回升至接近7%,并可能进一步回升。美国外贸赤字从占GDP超过6%降至不足3%。美国经济下滑势头放缓,经济好转迹象增多:高盛、摩根大通等大型金融机构重新盈利,房地产市场触底,零售额、制造业指数等实体经济数据下行放缓或出现回升。发展绿色经济政策对汽车、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起到一定扶持作用。
但美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贸易双赤字问题未根本改变,过去发展过分倚重金融业,造成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目前金融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2/3,大量制造业已转移到境外,经济“空心化”严重。目前金融业仍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不良资产,在危机后引领经济长期增长的新的战略产业不明确。美国失业率高达10.2%,欧元区约9.8%,美元面临中长期贬值风险,黄金价格飙升,将引发初级产品价格攀升,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因素。
虽然针对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已加强了国内金融监管,但在全球范围内,对金融资本的流动、炒作的监管仍然薄弱。近期黄金价格和原油价格的大幅度飙升,虽然与经济复苏有所关联,但主要推动力是投机资本的炒作。对于关乎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一些重要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无疑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隐患。
外需下滑压力仍然较大
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进行结构调整,如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和外贸赤字下降,意味着美国外需减少。欧盟经济对外贸易不平衡有所改善,欧盟二季度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比重为1.9%,比去年四季度减少0.3%。然而,发达国家的经济调整,它们的贸易不平衡改善意味着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外需减少,势必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一定影响。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影响消费需求,使全球需求在较长时期内尚难快速回升,加上金融危机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致使中国外需下滑压力仍然较大。
据海关总署最近发布的数据,1-10月中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1755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9%,其中,出口9573.6亿美元,下降20.5%;进口7981.3亿美元,下降19%。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592.3亿美元,减少27.2%。虽然10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已收窄到10.7%,月度出口值连续第四个月超千亿美元,但同比下降的总格局尚未扭转,外需萎缩的局面及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应继续抓紧时机调整需求结构,继续推进扩大内需。要把扩大内需落实到企业基层,引导企业成为扩大内需的主力军。
内需增长后劲不足
一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投资4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目前民间投资意愿不旺、部分中小企业获取资金困难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是农产品[12.76 -1.77%]卖难问题不容忽视,卖难的农产品涉及广泛,粮食、棉花、油料、果菜等均有卖难现象存在,在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后,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若不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会直接影响农民增收。
三是消费增长后劲不足。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主要因素。广大职工与经营管理者收入差距大。因对企业监管不力,部分企业拖欠员工工资,不为员工上失业、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国家行列。因此,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效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提升工农大众的消费水平十分重要。
四是资本市场动荡间或大起大落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股票市场中大多数股民被套牢,影响扩大消费。
五是房价继续升高,超出工薪阶层可承受的水平,严重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空间,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和难度加大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据测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电解铝、造船、煤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多晶硅、风能设备等新兴产业因投资过度,开始出现新的产能过剩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当地企业的产业链条、配套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大批职工的就业问题,调整的压力和难度都很大。
推进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等基础管理,推进技术进步,增加森林碳汇(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加强草原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等,“十一五”前三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0.1%,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因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要落实“十一五”五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在“十一五”后两年,每年要下降近4.5%,实现这一比例任务相当艰巨。
对汽车社会来临配套建设滞后
随着中国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正在步入汽车社会,除了要大力发展环保汽车和替代能源外,汽车社会的来临,迫切需要在城市结构、交通管理及住宅质量提高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规划配套。但目前大部分的配套发展严重滞后。如果不及早对这些配套进行规划和建设,随着汽车走入更多百姓家庭,汽车在大中城市爆发性增长,首先将会使城市道路拥堵成为交通死结,进而带来一系列问题。
汽车的发展不仅是解决居民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加快经济活动速度和频率,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目前对汽车社会来临带来的新需求的配套滞后,发展下去最终将影响汽车的产销,拖累经济增长,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文章强调,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抓紧“后危机时期”经济布局,增强经济增长后劲。 ▲
德新海号货轮及25名船员下周获释、赎金三百五十万美元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hongguochuanjiechi/news/200911/1122_8400_1446396.shtml
2009年11月22日: 凤凰卫视 海盗发言人说,同货船公司的谈判取得了进展,他们同意接受三百五十万美元,作为释放货轮的赎金。德新海号上月中,在索马里以东七百海里的海域被海盗骑劫,据报目前已经停靠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以北的霍比奥港,货船公司正与海盗交涉。索马里海盗今年以来,不断攻击商船、捕鱼船甚至是私人游艇,至少发动一百七十多次袭击,劫持了三十五艘船只和五百八十多名船员,并向货船公司及有关国家要求赎金。 ▲
专家称长江水能开发利用已达警戒线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1-23/063319106035.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 中国青年报
北京11月22日电长江上游惟一的国家级鱼类保护区要不要为一个水电项目让步?在过去大半年的时间中,国内数家民间环保组织一直在和酝酿中的重庆市小南海水电开发项目“较劲儿”。
上个月,一条消息几乎让环保组织们绝望:据说,有关部门已经同意修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要在长江上给小南海水电开发项目让出一块地盘,而且调整的方案很快就将提交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
通常,这个评审委员会在每年的11月召开一次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会,评审委员会的30名委员将对需要调整的国家级保护区进行投票表决。环保组织们担心的是,30名评审委员能否替那些长江里的鱼守住它们最后的避难所。
事件出现了转折。11月9日,当6家环保组织向这个委员会递交旁听申请时,委员会的答复是,长江上游鱼类保护区不在今年评审会讨论的范围内。
“这意味着,长江上游的那些鱼算是暂时躲过了一劫,因为调整保护区的会一年就开一次”。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说。但他认为,目前还只能是谨慎乐观,毕竟当地对开发小南海水电项目的热情很高,今年不调整,还有明年。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告诉记者,正在进行修编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已经明确要上马小南海水电项目,这部规划正在报有关部门审批,一旦通过,小南海水电项目就合法了。
翁立达为长江工作了30多年,他说自己不是反坝派,但反对无序建坝。对长江来说,目前急需说清楚的是6000公里长的河流究竟能承载多少坝,而不是任由地方政府和发电企业各自跑马圈水。他建议,应该对《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中拟定的水电项目重新考量。
低调的小南海水电项目
与以往几次反坝的经历不同,此次在小南海水电项目问题上,环保组织与建坝方似乎还没有过一次正面交锋。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得到的消息,算得上是这大半年来,环保组织们第一次从政府渠道获得的正式消息,因为重庆当地对小南海项目的推进既积极,又低调。多数情况下,环保组织们只能从被邀请参与论证会的专家那里打探一点儿“小道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小南海水利枢纽工程有可能是“十一五”期间重庆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工程计划动态总投资370亿元,如果开工,建成后的装机容量相当于2/3个葛洲坝,电力将主要用于市内。当地对这个工程的期望是,彻底改变重庆拉闸限电的历史。
按照我国相关的环保法规,自然保护区内不能进行任何的开发活动,而拟建的小南海水电项目正好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所以,对这个项目来说,要上马,必须要清除保护区这个“障碍”,而可行的办法就是调整保护区的范围。
在重庆市一份关于小南海项目工作进展的安排中也提到,如果项目上马,受影响的自然保护区江段将达45公里,而这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小南海水电站能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获得国家核准建设的关键和前置条件,还是开展小南海水电站项目前期的首要任务。
据介绍,调整保护区的范围必须经过几个步骤:首先,要由重庆方面聘请有关专家出台调整的研究方案;其次,由主管渔业的农业部对方案进行论证。如果农业部通过了调整方案,就交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表决。30名委员中,如果超过24人表示同意,这份方案就可以提交国务院最后定夺。
按照这样的步骤,早在2006年,重庆当地就已经委托中科院水工程生态所、中科院水生所等单位开始论证小南海水电项目的可行性,并在2008年 8月完成了《小南海水电站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及其减免对策专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影响对策专题研究》)。
进入2009年后,围绕小南海的论证会更是一场接一场。2008年12月及今年5月,重庆方面两次致函农业部提请审查这份研究报告。农业部也分别于今年2月和5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据参加论证会的专家介绍,在那两次评审会上,都有权威的鱼类专家坚决反对调整保护区的面积,方案的制定者们也很谦虚,每次评审会都承诺要积极修改方案,拿出更有利于鱼的措施。而事实上,在不断修改的方案中也提出了修建仿生鱼道,人工繁殖放流特有鱼类的补救措施。
环保组织们得到的消息是,到了最近一次评审会上,反对的声音已经很弱了,而且有关部门可能倾向于放行这个方案。
保护区范围一再缩小
按照重庆方面披露的资料,小南海水电项目并不大,环保组织为什么会揪住这个不大的发电项目不放?
据几家关注小南海事件的环保组织介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在于,在这几百公里长的江段里生存了119种长江特有的鱼类,而且当初建这个保护区就是为了弥补葛洲坝水电项目对长江生态的影响。但在过去几年里,为给长江上游高潮迭起的水电开发让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已经一再缩小。
今年6月,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等8名环保专家曾借助媒体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说,2000年,国家批复成立了长江鱼类国家级保护区,但就在当年,这个保护区就遭到了水电站的挑战,保护区里被规划了两座水电站—向家坝和溪洛渡。
161米高的向家坝大坝恰恰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278米高的溪洛渡大坝则距保护区核心区上游边界不过两公里,两座水电站建成后几乎首尾相接,直接导致保护区的核心区成为库区,完全丧失流水生境。为了给这两座水电站让路,2005年,这个国家级保护区让出了相当一部分的面积。而这一次,又要给水电项目让路。
最早倡议建立该保护区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曹文宣院士担忧地说,这个保护区几年前被“掐去了头”,如果“再去了尾”,那么剩下的、支离破碎的河段就不可能继续成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生命通道。
也有环保专家认为,拟建小南海大坝将成为一道巨大的物理屏障,直接截断大坝上下游江段的连续性,阻碍了洄游性鱼类向上游或下游迁移,大量珍稀特有鱼类将丧失它们的产卵场和栖息地。
另外,在一些环保人士看来,自然保护区是受国家相关法律保护的,这样屡次为了水电项目而修改保护区的范围,是对法律严肃性的挑战。
是不是每个地区都要有水电项目
在一些环保专家看来,重庆市选择上马小南海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首先,在重庆上下游的诸多水电站中,小南海水电站的发电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上游有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4个大型水电站,下游还有葛洲坝和三峡水电站,即使不算葛洲坝水电站,小南海水电站的计划装机容量也仅为另外5个水电站发电量总和的3%。
再有,由于小南海的装机量不大,致使这个项目的发电成本将会高于其他项目。据大自然保护协会长江保护项目的负责人介绍,他们曾对长江几个发电项目的成本进行过比较,三峡工程每千瓦发电的成本是4950元,上游溪洛渡的成本是每千瓦3538元,向家坝的成本是5749元,而小南海的成本将高达每千瓦13553元。
专家解释说,其实水电项目建设中,不论发电量大小,前期开发的成本,如导流洞的建设、大江的截流费用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就造成了发电量小的水电项目每千瓦的发电成本要比大项目高的状况。
为什么要用牺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代价换取一个发电量有限的小南海项目呢?
一些专家给出了这样的猜测——或许当地有这样的考虑,上游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4个大型水电站属于四川省,下游的三峡、葛洲坝水电站属于湖北省,重庆市守着长江,也希望有一座水电站。而且,在三峡建设中,重庆算是作出了巨大牺牲。近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用电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如果能有一个属于重庆市自己的水利枢纽,就可以缓解用电旺季被拉闸限电的可能。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说,长江流域的每个省区市都想有自己的水电项目本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是对长江流域要开发利用到何种程度,在国家层面应该有个协调和平衡。
翁立达介绍说,承担这个协调任务的应该是正在修编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但遗憾的是,在修编之前,国家发改委就已经批准了类似《金沙江水电开发规划》等一批水电发展规划。这就意味着,长江未来的总体开发规划要服从之前已经获得批复的各个水电开发规划,难以起到协调和平衡的作用。
他建议,应该重新考量整条长江水电的开发利用。因为目前长江流域,在建和已有的水电项目已经达到长江水能开发量的40%,而40%被国际上认为是河流开发利用的警戒线。
除了建自己的水电枢纽外,重庆市还有没有其他可能从长江中获益?大自然保护协会的美国专家大卫·哈里森给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说,重庆上游有 4个在建的大型水电项目,而且承担这几个项目建设的都是三峡总公司,重庆市能否放弃建设小南海,而用计划投资小南海的300多亿去入股上游的4个在建项目,成为那4个项目的股东?
这样,重庆既可以享受到发电的效益,又不用担心在用电高峰时期,因为没有自己的电站而被拉闸限电。同时,跟着获益的还有国家级鱼类保护区。
据大卫·哈里森介绍,在美国,一个开发项目在申请环境影响评价时,必须在环评报告中提交一个替代方案供专家们参考。如果以小南海为例,他建议说,地方政府应该思路更开阔一些,除了自己建水电站,还应该考虑有没有其他的方案也能实现当地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