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生回味的50句凡人语(31-35)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1296.html
31、人要有三平心态:平和、平稳、平衡。对自己要从容,对朋友要宽容,对很多事情要包容,这样才能活的比较开心。
32、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33、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34、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35、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今 日 看 点 : 2009年6月20日 ▲◆★●■☆
朝核问题关键不在中国
http://www.zaobao.com/yl/tx090620_001.shtml
中国官民对立中的权利诉求
http://www.zaobao.com/yl/tx090619_002.shtml
美国考虑改革六方会谈
http://www.stnn.cc/america/200906/t20090618_1049144.html
传朝鲜拟自中国进口医疗器材抢救金正日
http://www.stnn.cc/pacific_asia/200906/t20090619_1049646.html
朝鲜和中国,到底谁抛弃了谁?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822084.html
奥巴马政府将对美海军下令追踪朝鲜可疑船
http://news.ifeng.com/mil/1/200906/0618_339_1208697.shtml
张黎上将说南沙500多岛礁中国大陆只控制4个
http://topyl.com/bbs/thread-586238-1-1.html
朝核问题关键不在中国
http://www.zaobao.com/yl/tx090620_001.shtml
(2009-06-20)东亚透视 黄彬华: 不论是金正云,还是金永春,甚至是金正日亲自前来求援,只要中国能坚持不被拖下水,东北亚局势怎么严峻都不至于成为一场不可收拾的大战。
传说中的“金氏王朝”第三代继承人金正云,据说已到中国秘密访问。还有金正云亲信派人到中国追杀落难王子金正男的故事。再有是人民武力部长金永春也曾密访北京。倒像是一部高潮迭起的武侠片,有平壤、长白山、北京中南海的镜头,确有时光倒流的感觉,但刀光剑影之处却又像朝核问题笼罩的现在东北亚。简而言之,北京与平壤有说不完的故事、理不清的关系。
日本《朝日新闻》6月16日刊登了头条独家新闻。金正云在本月10日左右以金总书记特使身份秘密走访中国,除了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等举行了会谈,还南下深圳和广州进行考察,俨然是全套仿效金正日当年被内定为继承人后于1983年6月首次访华的规格。
这则新闻如果全部属实,人们会发现:一、走金正日当年走过的道路,证明金正云确实已被钦定为继承人;二、南下深圳和广州,表明认同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也间接对中国承诺他到时将有一番作为;三、金正云的正式官衔已经是劳动党组织指导部部长,又在第二次地下核试之后访华,借口是要求援助,其实是要中国“追认”平壤的冒进政策。
☆ 中国真的老羞成怒?
众所周知,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又进行一连串军事挑衅,包括进行二次地下核爆、多次试射短中程导弹,不仅造成东北亚的局势不安,也引发国际社会众怒,联合国安理会才能再次通过措辞严厉的制裁决议,其中替朝鲜打圆场,留后路的当事国,事实上只剩下中国了。但朝鲜似乎并不领情,更不会对中国言听计从。如果不是有“ 皇储”金正云密访中国之说,甚至有政治分析家会说,朝鲜不给中国面子,连中国设计的六方会谈也遭破坏,中朝关系不仅不再是中国的外交优势,反而成了中国的国际负担。
中国让安理会“一致通过”制裁朝鲜的1874号决议,驻联合国大使张业遂又在会上说了重话。他说,“我们强烈要求朝鲜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相关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
人们相信,中国这次显然已经动真格了。中国从此全面参加联合国的制裁,中断对朝援助的话,就能迫使朝鲜就范,甚至迫使它弃核。反之,国际间已有不少人认为,过去迫使朝鲜弃核失败有三大原因:一是中国没有对朝鲜施加足够压力;二是美国的朝核政策前后不一;三是韩国中途出现左翼政府,金大中与卢武铉过去10 年实施的“阳光政策”,给朝鲜提供了近70亿美元的援助。现在美韩政治形势改变,唯一仍举棋不定的周边国家,就只剩下中国了。
☆ 制裁只有各走极端
朝核问题看似简单,事实却并非如此。首先,迷信制裁是祸根之一;其次,把朝鲜问题转嫁到中国身上,既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还中了对中国进行捧杀的圈套,只会增加矛盾和相互不信。
西方国家动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所谓“制裁”,撇开原因,结果总是迫使这些国家走上更为极端的道路。过去的中国、现在的古巴,都曾经是制裁的试验品。朝鲜面对同样的命运,但肯定朝鲜也不致因此改变其政策道路。
论者多强调,这次认真执行联合国1874号制裁决议,可以立即给朝鲜带来40亿美元以上的损失。从朝鲜的经济规模来看,这是足以遏制其咽喉的打击。但是,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一切还是会不了了之。
中国固然掌握着朝鲜的经济生命线,就是原油的90%,消费物资的80%都来自中国。但这种异常的依存关系,既是中朝地理和政经关系所造成,更是西方制裁与孤立它的结果。即使中国不顾道义、不管人道、扬弃商业原则,而对它停止一切物资供应,它又能改变朝鲜的“先军政治”,甚至“先核政策”多少呢?
首先,人民会更加受苦;其次,会增加统治阶层一些不便。但根据过去半个多世纪来的经验,朝鲜就是在西方制裁下还是生存了下来,既是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国家,再加多一两个制裁名目,不会更糟,也不会有更大结果。
其次,制裁不仅不能使朝鲜屈服,还给平壤统治者提供继续推行强硬路线的借口。由于国家安全受到全面威胁,让他们更加深信,必须通过进一步增强核威慑力量才能保家卫国,结果会使朝鲜的“先军政治”、“先核政策”更变本加厉。
☆ 美朝直接谈判解决
朝鲜拥核,即使它利用发展核武来进行讹诈,对中国都是有弊无利的事情,但却不能就此趁人之危,将平壤现政权置于死地,这样迟早会成为拿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人。一般的分析是,平壤政权如果突然崩溃,首先会有千百万难民拥入中国,不仅对中国经济是沉重负担,对社会稳定也是严重威胁;其次,中国因此失去一个天然屏障,自大的韩民族主义者会更嚣张,扩张主义势力更将直接伸展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即使韩民族取代了朝鲜族,渴望拥有核武的心情却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到时更不会自动放弃拥有核武。
平壤千方百计要拥核,一是受封闭落伍思想左右;二是长期因应制裁与孤立而不敢对外开放;三就是缺乏生存的技能与自信,惟有仰赖“先军政治”以自保。朝鲜的靠山原本是中国,但又不相信中国会全心全意保护自己,特别在拥核美军常驻南半岛和日本的现实情况下,到底要拥核才能自保,还是直接与美国正面谈判才能获得安全保障,这一直是金正日挖空心思要解决的问题。
既然中国不能改变金正日,而中国又没有信心能在平壤树立一个亲华政权,在现阶段它能扮演的最佳角色,依然只当鲁仲连,一让平壤有机会软着陆,二让华盛顿有机会使用其“巧实力”。换言之,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华盛顿才是拥有开解问题钥匙的主人,就让它去解决问题吧。即使这段期间美朝有可能擦枪走火,充其量只是局部的冲突,因为只有中国不被卷入漩涡,事情依然有顺利解决的机会。
不论是金正云,还是金永春,甚至是金正日亲自前来求援,只要中国能坚持不被拖下水,东北亚局势怎么严峻都不至于成为一场不可收拾的大战。作者: 黄彬华是新加坡退休资深报人
中国官民对立中的权利诉求
http://www.zaobao.com/yl/tx090619_002.shtml
(2009-06-19)● 邓聿文(北京)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社会发生的几起事件,例如“罗彩霞案”、“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等,引发了严重的官民对立。
尤其在后一起案件中,邓玉娇这名弱女子因不堪被三个索要“特殊服务”的基层官员的凌辱,愤而用刀对付官员的举动,被不少网民喻为替天行道的“抗暴英雄 ”,是另一个“杨佳”。这背后凸显中国社会正在加速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阶层:以官员为代表的权势阶层和以底层民众为主的弱势阶层。
☆ 剑拔弩张的对立
邓玉娇身处风月场中,却能做到洁身自好,并不畏侮辱和强暴,愤起反抗,被网民们视为是对目前流行的笑贫不笑娼、自我堕落的社会道德的一记棒喝。另外,这起案件也再次唤起人们对一些官员贪污腐化、欺压底层民众的集体记忆。
此前,媒体刚爆出贵州习水县官员集体嫖幼女案、四川宜宾国税局长买处案等,官员把手伸向未成年少女的丑行,已令官员这个群体在民众中的形象,成为丑陋的化身。因此,“邓玉娇案”被网民赋予了极强的象征意味,一边是拥有政治权力、性权力、金钱权力的官僚,一边是被侮辱、被压迫、被剥削的底层民众。这种二元对立的图景或印象已植根于公众的潜意识中,且不断得到事实的支持。
上述鲜明的二元对立图景说明,权势阶层与底层民众的矛盾和对立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而这种紧张的关系只有在一个社会处于断裂中才会产生。事实上,最近几年,社会学家频频用“断裂”一词来概括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在各种断裂关系中,官民对立,特别是基层官员与基层百姓的对立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
现在,相当多基层政府的确存在无政府或非正义状态。政府不能善待治下的民众,不能有效保护民众的基本权利,反而侵犯他们的生存空间,两者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当双方缺乏信任、无法相互包容的时候,任何一件小事都会被放大,并被无限上纲。在邓玉娇一案中,死者的官员身份,使得人们丧失了对他的基本同情。
官民对立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积累的必然结果。30年来,由于中国在推进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约束政府及其官员的权力,没有真正地赋权于民,致使民众的各种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背负了制度与结构变迁的代价,被排斥在应该享有改革与发展成果的群体之外,成为一个沉默的无希望的群体。
☆ 必须约束官员的特权
因此,要弥合断裂的社会,修复恶化的官民对立关系,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将公民的政治权利还给人民。市场经济不是一个可以孤立存在的制度,从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国家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需要种种政治社会的制度安排来和它配套,其中最主要的是公民要有政治权利,即一定程度的言论自由、结社权和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因为,如果政治权利缺失,就无法对其社会和经济权利提供相应的保障。
随着互联网日益深入地进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权利生长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被动等待执政者赋予自己权利,而是主动去争取。对于这种变化,执政者尤其是基层执政者,普遍处于一种不自觉状态,还习惯粗暴对待底层民众的权利要求。现在看来,指望基层政府进行自我转型很难,因此,高层、特别是中央必须以强大的行政力推动他们去转型,以化解官民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总之,中国民众已愈来愈无法容忍官员的各种特权了,如果不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不将官员赶到权力的笼子里去,那么,等待这个社会的很可能是更多的冲突。好在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民众权利缺席的严重性,前不久颁发了2009年至2012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之得到真正落实。作者 ● 邓聿文(北京)任职于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美国考虑改革六方会谈
http://www.stnn.cc/america/200906/t20090618_1049144.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6-18 星岛环球网消息:韩国总统李明博和美国总统奥巴马16日举行韩美首脑会谈,就朝鲜核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被韩国媒体称作是对“克林顿式美朝双边对话”和“布什式六方会谈”进行折衷的新美朝对话形式。也就是说,美国将代表六方会谈与会国中的5个国家,与朝鲜进行谈判。分析认为,这可能会使得中国作用降低。 >>朝鲜警备艇侵犯东海北方界线挑衅韩国 朝鲜或7月初向夏威夷方向发射导弹
☆ 不是简单的美朝对话
据《中国日报》报道,正在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李明博当地时间16日在白宫与奥巴马进行了会谈。双方就推动朝鲜彻底放弃核武器和弹道导弹,以及美国向韩国提供包括核保护伞在内的延伸威慑等对朝方案进行了磋商。
此前有媒体称,李明博会在韩美首脑会谈中向奥巴马建议,由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其他5国举行会谈,讨论朝鲜弃核条件和相应措施,以便最终通过六方会谈机制解决朝核问题。据悉,双方在这次会谈中就一种新的美朝对话形式达成了共识,即美国将代表六方会谈与会国中的5个国家,与朝鲜进行谈判。
对此,有人提出质疑称,这是否就是重新采取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朝对话方式,但是有关人士解释说,从下面几个方面看,这是另一种新的谈判方式。
第一,美国将首先与韩国、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4个国家进行协商,然后与朝鲜进行对话。就朝鲜如不弃核将会付出什么代价、弃核时将会获得什么补偿的问题,五国将制定共同方案后,向美国赋予谈判权。据悉,在此次首脑会谈中,韩美两国一致同意,将说服中国、俄罗斯和日本参加五方会晤,为此共同分担相关责任。
第二,过去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朝对话只有一个路线,即“通过对话促使朝鲜冻结核计划”。但是,奥巴马政府的“五方会晤后美朝对话”有两个路线,即一方面通过五方会晤准备制裁朝鲜,另一方面通过美朝对话渠道说服朝鲜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奥巴马在记者会上表示:“以前朝鲜做出挑衅行为后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获得补偿。但是现在我们要发出讯息,这种模式将被打破。”
☆ 朝鲜威胁“千倍报复”
韩国政府高度评价刚结束的韩美首脑会谈,称会谈使韩美关系进加紧密,但专家们认为,会谈结果将对朝鲜半岛具有“双刃剑”效应,可能对朝鲜有一定的刺激,也不排除韩朝关系进一步恶化。
朝鲜官方的《民主朝鲜日报》17日在一篇评论中称:“如果美国和其追随者侵犯朝鲜的主权,我们的军队和人民将用无情的军事打击来发动百倍、千倍的报复。”韩国《东亚日报》16日则称,朝鲜已开始从海外银行账户上取钱,它可能担心这些资金被联合国制裁措施冻结。
与此同时,日本《产经新闻》16日报道称,有迹象显示,朝鲜正在东北海岸和西北海岸的两个地点进行准备工作,可能会从那里发射远程导弹。人们原先以为,朝鲜只可能从西北海岸发射导弹。韩国《朝鲜日报》也刊登了类似的报道,称一列用于运输远程导弹的专列最近已前往东北部地点。但韩国统一部、财政部和国家情报院称,他们无法证实朝鲜取钱或者准备发射远程导弹的报道。▲
传朝鲜拟自中国进口医疗器材抢救金正日
http://www.stnn.cc/pacific_asia/200906/t20090619_1049646.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6-19: 星岛环球网消息:韩国媒体19日据中国国内分析指称,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健康在最近急剧恶化,正透过派驻北京的医务人员,寻求输入昂贵医疗设备,并打算从海外引进急救用的直升机。专家认为,金正日很难生存2、3年以上。因此,朝鲜正忙于推动将金正日的小儿子金正云推举为权力接班人的工作。
《朝鲜日报》报道,金正日的专用医院奉化诊疗所驻北京的医务人员,正寻求进口一些高价医疗设备。因为朝鲜自2006年进行首次核试后,联合国便禁止朝鲜输入一些高价的医疗设备,指有关设备可能会被用作发展武器计划。
《朝鲜日报》还引述中国《环球时报》18日据一位驻平壤大使透露,随着金正日的健康急剧恶化,朝鲜局势变得错综复杂。因此,朝鲜确定让金正云提前接班。
这位驻平壤大使透露,来北京是为了向本国报告,因为在平壤会遭到窃听。他还说,在平壤,有关金正日健康状态的情报,就是最高机密,对此进行彻底的监视。
这名消息人士还表示,去年金正日因脑疾而病倒,出现左手不便等症状,至今仍未康复。专家认为,脑疾重新发作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很难生存2、3年以上的看法极为普遍。▲
朝鲜和中国,到底谁抛弃了谁?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822084.html
发表于 2009-06-18: 2009年5月25日朝鲜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2009年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一致通过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的行为表示“最强烈的谴责 ”,并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决议对限制朝鲜进出口武器、检查进出朝鲜的船只、在公海检查与朝鲜有关的船只及防止外部资金流入朝鲜并被用于研发导弹和核武器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在相关问题上予以合作。
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决议之后,朝鲜13日作出强硬回应,称决不放弃核计划,将把其拥有的所有钚“武器化”,全面启动铀浓缩进程。朝鲜声称,朝鲜所拥有的所有钚将“武器化”,三分之一使用过的核燃料棒已经进行了再处理。朝鲜外务省的声明同时证实铀浓缩进程将全面启动。声明同时还警告,美国、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展开的封锁行动将被视为“战争行为”,朝鲜将会以军事行动回应。
有朝鲜官员说:“只有核武才能保护我们”“我们根本不在乎中国援助”“六方会谈我们只关心美国态度!”朝鲜的官员还说,制裁吓不倒我们,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美国人制裁了我们 50多年,我们不还是好好的吗?朝鲜人能够自力更生。虽然我们得到了中国不少的援助,但那并不是全部。”得了便宜还卖乖,朝鲜虽然嘴硬但是内里是心虚的。
朝鲜核危机发展到现在这种状态,美日韩等国的媒体齐声喝彩“中国终于抛弃了朝鲜”,“中国和朝鲜之间已经开始分化”。
真的是中国抛弃了朝鲜吗?全世界都知道,朝鲜长期处于被世界孤立的状态,朝鲜自身的生产力极度地下,再加上受长期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国大量的粮食和能源援助,朝鲜的世袭政权还能存在这么久吗?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战争,如果没有中国无私援助和巨大牺牲,金家王朝还有存在的可能吗?
那么是朝鲜主动放弃了中国吗?显然是的,冷战时期虽然朝鲜同时和中国、苏联保持着友好关系,但是当中国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而与美国建交以后,中朝关系实际上是冷淡了许多,朝鲜基本上全面倒向了苏联。
冷战结束之后,朝鲜失去了苏联这个大靠山,俄罗斯自顾不暇,朝鲜只能再度恢复和中国的友好关系,但是此时的中朝关系又因为中韩建交而产生矛盾,朝鲜一直认为中国和韩国的建交是对朝鲜的背叛,可是出于国内的需要,朝鲜在接受中国援助的同时,中朝同盟已经被朝鲜自动放弃了,朝鲜开始下定决心发展核武器。
这当然和中国的利益是背道而驰的,朝鲜对国际社会的一次次的挑衅,中国的一次次苦口婆心全被朝鲜当作了耳旁风,朝鲜一意孤行地走上了核武化之路。但是如今生命大限将至的金正日是否明白,如果朝鲜半岛战事烽烟再起,朝鲜和美日韩全面对决,朝鲜根本就没有丝毫胜算,而且中国参战的可能不大,就连战时援助恐怕都要见机而行了。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正在经历艰难的转型,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外界的联系,不管这种转型多么痛苦多么缓慢,可转型已不可逆转了。
中国已经不可能像五十年代那样不惜一切的为朝鲜而战,虽然中国在朝鲜有自己难以割舍的地缘战略利益,但中国更有长程的国家远景。
不要以为中国的领导人战略眼光短浅,只会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必须施舍朝鲜还得忍受其羞辱。事实上中国领导人的大国思维早已走出非此即彼的单一向度,正在国际舞台上与群雄共舞。自大封闭忘恩负义的朝鲜已不能像几十年前那样靠着大树好乘凉了,大树也早已发生改变了。
中国要想真的走向世界,大有作为,那中国就必须为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作出这种贡献有时是相当痛苦的,是必须权衡利弊有所割舍的,是不能做老好人的。要做负责人的大国首先要有大国的战略思维,战略境界,战略话语,战略原则。中国对朝鲜还是有影响力的,中国应该通过化解此次朝鲜核危机,在亚太地区建立强大的话语权。
最后说一句,美日韩若真的想对朝鲜动武还必须问一下中国是否同意,毕竟这是在中国的家门口。▲
奥巴马政府将对美海军下令追踪朝鲜可疑船
http://news.ifeng.com/mil/1/200906/0618_339_1208697.shtml
中新网2009年6月18日电 美国媒体近日声称,美国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874号决议,制定了在公海上可以搜查朝鲜船只的具体行动措施。
韩国《朝鲜日报》引述《纽约时报》报道,奥巴马政府将对美国海军下令,让他们截住涉嫌搭载武器或核技术相关设施的朝鲜船只并进行搜查。
据报道,如果朝鲜船只拒绝搜查,美国不会强行登船,但会追踪到下一个港口,强行进行搜查,如果这一措施得以实行,将成为多年来美国对朝鲜采取的“最具对决性的措施”。
据悉,由于朝鲜船只规模较小,即使拒绝美国海军的搜查要求,也要到附近的港口补充燃料等,因此,美国海军将在外交上竭尽全力,使得朝鲜船只受停靠国家的搜查。报道说,此举是为了坚决执行联合国安理会1874号决议,新制裁措施中包括拒绝为可疑船只提供燃料。
《华尔街日报》17日报道,奥巴马希望国际社会对朝鲜试图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为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据报道,奥巴马表示:“(通过联合国决议)可以对朝鲜采取强有力措施。但要想使制裁发挥效果,必须持续采取强硬态度。”
☆ 美国海军正在追踪一艘朝鲜货轮
中新网2009年6月19日电 据美联社等媒体报道,美国海军正在追踪一艘朝鲜货轮。两名匿名官员18日透露了此事的细节,并称该船可能载有武器。这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制裁决议后美国首次实施此类行动。
专家分析说,朝鲜已经宣称如果拦截在海上的朝鲜船只,将被视为一种战争行为,因此美国方面这次对该可疑船只的追踪,也是对朝鲜态度的一个试金石。
匿名官员说,美国海军正在监控这一艘船名为“江南”的朝鲜货船,这艘船只于17日离开朝鲜港口。
至于该船只所载货物是什么,美方还不清楚,但是美国一名官员说,该船一直在参与武器扩散的运输活动。
张黎上将说南沙500多岛礁中国大陆只控制4个
http://topyl.com/bbs/thread-586238-1-1.html
全国政协常委、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张黎上将今天在全国政协小组会议发言时表示,南海是极重要的战略通道,对保持国内稳定和长治久安具重要意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略南海,为此,张黎认为,为满足舰船补给、飞机巡逻、宣示主权管理等需要,应考虑在美济礁建设机场和港口。
报道说,南海问题由来已久,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一些周边国家加快了对我国领海的蚕食。这一系列染指中国领土领海的行为引发国内民众强烈关注。为宣示主权,中国海军舰队近期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南海举行了大规模现代化舰队编队实弹演习,还先后派出多艘渔政船只赴南海宣示主权,渔业部门并按惯例在南海部分区域实施休渔。
张黎表示,南海形势目前非常严峻。南沙有五百多个岛礁,我国只控制其中四个,越南占了二十九个,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各占了三个以上。中国在南海没有一口油井,而其它国家却有一千多口,每年开采石油五千到一亿吨。现在这种开发还有加速之势。越南和相关国家正同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大型石油公司,联合加紧勘探打井。美国飞机三到五天就到南海侦察一、两次。南海水域日益呈现国际化、同盟化的趋势。
☆ 解放军南沙守护站
南海水域呈现国际化趋势 专家建议美济礁建机场
他认为,中国政府应加大对水面船舰、侦观、信息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加大在南海进行石油勘探开采力度。“现在海军可用于南海方向的舰艇只有八艘,这些舰艇平时要执行各个海域和各方面的任务,用于南海的力量有限。而其它边防、海警船只都比较落后,除渔政船只外,基本都到不了南沙。中国渔民在海上被抓、被扣或遭海盗袭击,都是通过手机发回信息,由边防、海警逐级上报,基本上没有解决办法。”
张黎建议为海军、边防、海警、海事、海监、渔政等部门增添设备。特别要为海军、海警增加三千吨以上的舰艇和船舶;增加吨位大,续航能力强,适于处置海疆冲突器材的船舶。平时能够到相关岛礁巡逻、训练、纠察,宣示主权管理,遇到问题能够赶得到、管得住。
其次,南海离中国岸基遥远,现在侦观、信息设备比较落后,这种看不见、出不去、联不通、管不住的局面,是他国染指南海的重要原因。他建议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在南海海域建立起卫星、地面、水面侦观于一体的侦观系统和信息系统,平时能把握情况,遇到问题能及时联通处置。
第三,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由于南海距离遥远,没有港口,舰船补给比较困难。我军在部署歼─10、歼─11前,现有作战飞机飞行半径达不到这一海域。现在越南、菲律宾等国都在这里抢建各种军事设施。
张黎表示,美济礁距离长兴岛800多公里,中国渔政船也在此驻泊。该岛礁很适宜建设机场和港口,建成后可以控制整个南沙区域,也为中国舰船穿越马六甲海峡提供了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