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的准则之十二 论美德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6354&msg_id=90
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愿真主赐他福安!﹞说:
75.我的使命是完成一切美德。
76.计划是最聪慧的理智;谨慎是最坚固的防御;美德是最高尚的门弟。
77.人的贤德就是正教;人格就是理智;美德就是祖耀。
78.劣性是凶兆,品德败坏者是最恶劣的人。
79.默忍祸患是正义的宝藏之一。
80.莫与坏人为伍,因他是你的说明。
81.你们不能以钱广济人,可用美德广济人。
82.害羞属于正信。
83.恶性破坏善功,犹如醋坏蜜。
84.最好的人是品德最优秀者。
今 日 看 点 : 2009-05-31 ▲◆★●■☆
公务员申报财产为反腐败核心内容
http://www.stnn.cc/china/200905/t20090530_1036420.html
中国针对朝鲜核试验提出五项倡议
http://www.stnn.cc/china/200905/t20090530_1036535.html
美国国防部计划创建新网络战司令部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9-05-30/0735553391.html
欧盟近期对华军售解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7501310100dvnv.html?tj=1
解放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完胜欧洲伽利略系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9aa5f0100d5ed.html?tj=1
公务员申报财产为反腐败核心内容
http://www.stnn.cc/china/200905/t20090530_1036420.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5-30 《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长王明高29日在接受专访时说,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和金融实名制在全世界和中国千百年来通过实践证明是反腐败最好的两个制度,因为任何贪官污吏,他要贪赃枉法,不管是什么形式,最后都变成家庭财产。
央视《新闻会客厅》报道,《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长王明高率领69位反腐精英,正在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制度反腐之路。
在谈到反腐败课题研究小组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科学制度反腐论》这本书时,王明高说,开始的时候,我也跟很多成千上万的人民大众一样,认为是要把那些贪官要斩尽杀绝,要对他们施以最重的刑罚,但是逐渐逐渐研究,发现靠这种重典来进行反腐,从国内到国外,从世界各国来说,它在一定的时期内,靠重典,它确实有一种阻吓的作用对贪官,但是对于一个民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它是远远不够的,还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现在关于反腐败,我们国内有些学者,包括特别是国外的一些,我接受美国的《今日美国》,包括《朝日新闻》等等,那些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就说你们中国如果说反腐败就是要实行三权分立,你看我们美国还有瑞典、挪威等等那些发达国家,都是实行的三权分立,他说你看三权分立反腐败就是最有效的措施,但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我每次在接受他们采访的时候说,当然,实行三权分立多一层监督,是具有积极价值,但是我就请他们注意,从全世界来说,当然那些比较廉政的国家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但是我要请他们注意是什么,我都提请他们注意,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海地、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等等,可以说几十个国家也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如果说你说三权分立是灵丹妙药,那就是所有世界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都是廉政国家,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家那么腐败呢?甚至是最腐败的国家,就证明三权分立不是惩处腐败的灵丹妙药。
王明高感到最有信心的是制度反腐败,他说:在惩治腐败,就像渔民捕鱼一样,首先你这个纲绳,就是捕鱼的打网的纲绳要有力。第二就是渔网要没有漏洞,如果你的渔网有漏洞,如果你的渔网有漏洞,要不就捕不到鱼,你捕到鱼,鱼也从漏洞跑了。第三就是渔网的鱼,现在有一个渔网的锡角,打那个渔网有锡角,那个角要落到实地,就是惩治腐败要具有刚性,一个好的反腐败体系一个是纲绳有力,渔网坚固,鱼角具有刚性,落到实地,这就是反腐败应该做到的。
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和金融实名制是反腐非常重要的两个制度,这两个制度应该说,就是渔网一样,渔网有很多部分,因为这两个制度应该说是反腐败,在全世界和中国千百年来通过实践证明是最好的两个制度,因为任何贪官污吏,他要贪赃枉法,不管是什么形式,最后都变成家庭财产。
在王明高他们构建的科学制度反腐体系中,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是其核心内容,它要求所有公务员必须如实申报、登记主要家庭财产,便于公众监督,被世界很多国家称为阳光法案。金融实名制是要求每一个公民在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开设任何账户时都必须使用实名,所有的金融交易也必须使用实名并记录在案。金融实名制的推行,使个人收入的来源更加透明,使腐败行为在透明的金融交易中难以遁形。为保证这两大反腐制度切实可行,还必须出台三项配套制度:遗产税和赠与税制度、公民信用保障号码制度,以及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的反腐败国际合作制度。
最终目标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把这些科学反腐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国家意志。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于这个研究成果能否应对不断在花样翻新的,在变化的这种腐败的趋势,王明高说,因为是纵观中国、国外这些反腐败的历史或者中国反腐的历史,从目前来说,这应该说是最有效的制度,不管你道高也好,道高也好,魔高也好,不管怎么说,它都逃不出这些制度的制约或惩处,这些制度,就是家庭财产制度怎么对你家庭进行一个监督,金融实名制对你,因为你不可能没钱了,你要保险,你要银行、股票、债券等等一切都要实行金融实名。再一个,即使这些没有把你查到,死了以后你馈赠给人家,遗产税、赠与税也要变成国家的,所以你要想去腐败,这些制度,现在还有说,贪官外逃,只说了惩处,现在国际实行了反腐败公约,《联合国反腐败法》,最近两个广东开平支行三个外逃的贪官,一个在国内已经引渡回来,还有两个,一个许超凡,一个许国俊,被判了 25年和22年的徒刑,那就是说国外对惩治腐败也相当相当重视,包括美国,美国在这方面对贪官的打击方面也加强了力度,所以我们对反腐败充满信心,从国际上来说也应该是这样的。
王明高还说,在2006年在参加第12届世界反腐败大会,在危地马拉的时候,有很多外国的这些反腐败的这些人士就问,他说对中国这个腐败问题看得非常严重,所以他们就对这个,问我,王教授,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是这么回答他们的,因为他说没有,不严重,他说严重,我说不严重,这没有办法,我只跟他说了三点,我说一,我说你看中国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他们都肯定说中国变好了,这个他们都承认。第二,我说你说中国现在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他们都说中国进步了,因为中国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铁的事实。第三我说中国的国际形象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他们都众口一词地说是提高了。我就问他们,我说假如说中国如果是腐败的官员特别多,中国怎么会老百姓的生活会变好,中国了国际地位为什么会这么高呢?比如说国外索马里、海地它是实现三权分立的国家,腐败的官员很多,你看国家就比较动乱,所以我就从这三个方面,以铁的事实回答了他们,说明了中国我们的干部整个队伍是好的,就是腐败确实只是发生在少量的人的身上,但是有的甚至还非常恶劣,他玷污了国家的形象,辜负了老百姓的期望。
王明高,51岁,任职于湖南省委组织部。1996年开始致力于反腐败研究,2000年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惩治腐败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2005年担任国家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重大委托项目《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重点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对策。其研究成果不但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等高层部门的高度肯定,也受到国际反腐败组织的重视,曾应邀三次出席世界反腐败大会。▲
中国针对朝鲜核试验提出五项倡议
http://www.stnn.cc/china/200905/t20090530_1036535.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5-30 星岛环球网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30日在新加坡表示,亚太地区安全中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马晓天针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提出五项倡议。
新华社报道,马晓天说,追求和平稳定的国际安全环境是各国人民的普遍意愿。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区域安全合作。
为此,中国倡议:
第一,巩固和加强区域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
第二,进一步推动合作安全理念。
第三,建立合理公正的相互关系准则。
第四,加强务实性国际安全合作。
第五,积极开展军事外交,加强相互了解与信任。
马晓天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亚太地区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地区安全形势的主流。大国关系趋向改善,互动更加频繁,对安全合作的需求和意愿进一步增强。东盟地区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安全机制日趋完善,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地区安全合作进程中的积极因素有所上升。但是,亚太地区安全中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朝鲜于本月25日进行了核试验,给朝鲜半岛局势增添了复杂因素。
由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的为期3天的亚洲安全大会29日晚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拉开帷幕,共有来自亚太27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防部长、军方高级将领、高级外交官及安全问题专家等应邀出席大会,他们将就地区安全及防务合作等问题进行磋商。▲
抗议朝鲜核试验 传中国取消陈至立平壤行
http://www.stnn.cc/china/200905/t20090530_1036498.html
星岛环球网消息:韩国媒体称,中国政府为了表明对朝鲜强行实施第二次核子试验的强烈反对,取消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陈至立访问平壤的计划。
韩联社报道,据北京外交消息人士透露,被称为“朝鲜通”的陈至立,原本应朝鲜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邀请,计划于6月1日至4日访问平壤,但计划行程已取消。
报道指出,稍早,中国外交部曾于25日发表声明,强烈反对朝鲜核试,并召见朝鲜大使崔镇洙,表达中国政府的抗议立场。这次又取消陈至立访问平壤的计划,充分凸显中国政府的反对程度。
有分析认为,中国反对朝鲜核试的态度与俄罗斯一样,可以说中国和俄罗斯在反对和制裁朝鲜核试层面上,已形成一定的共识。▲
美国国防部计划创建新网络战司令部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9-05-30/0735553391.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30日 新华网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地面部队的“网络化”程度逐年提高,伊拉克战争也被称为第一场“连线战争”。
新华网华盛顿5月29日电(记者 杨晴川王薇)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29日援引美国政府官员的话报道说,美国国防部正在采取措施加强美军网络战能力,包括计划创建一个新的网络战司令部。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地面部队的“网络化”程度逐年提高,伊拉克战争也被称为第一场“连线战争”。
报道说,此举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发表的有关加强国家网络安全的讲话相呼应。目前国防部尚未正式向奥巴马提交有关组建网络战司令部的报告,但预计奥巴马将在未来数周内签署有关成立该司令部的秘密命令。
美国官员说,成立这个司令部实际上是承认美国已拥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战武器,并急需制订关于如何运用这些武器的策略。该司令部将对目前分散在美国各军种中的网络战指挥机构进行整合,最初将作为美军战略司令部下属的一个次级司令部,但最终可能完全独立运作。
据报道,由于美国目前的网络军事行动主要由国防部下属的国家安全局负责,因此美国政府内部在未来网络战司令部与国家安全局的分工问题上目前还有争议。▲
欧盟近期对华军售解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7501310100dvnv.html?tj=1
美国《侨报》5月25日载文《未套住中国发展 欧盟军售解禁指日可待》,摘要如下:
专程赴捷克首都布拉格出席第11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中国总理温家宝20日表示,希望欧盟尽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幷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自1989年追随美国对华实施武器禁运以来,欧盟对华军售禁令已存在了19年之久,虽曾起到过“遏制中国”的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那一点点作用早已风息云散。中国幷没有被这个“纸尿裤”(媒体形容军售令)套住。
“对华军售禁令是冷战产物,如果继续实施这一禁令已经不合实际”(温家宝语)。的确,如果再不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中国和欧盟的交流与合作将会因为这个“纸尿裤”的存在而变得崎岖不堪。
近年来,虽然中欧加强了贸易合作,其层次和深度都有很大突破,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没有实质性改善,特别是军事交流方面,中欧交流合作明显有密经贸、疏政治、军事的特点,这也是中欧交流于中美交流的最大不同之处。
当然,一步到位的解禁方式不太现实。对华军售的“纸尿裤”变成“开裆裤”不但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多轮你来我往的交锋。2004年底,媒体吵得火热,声称2005年有望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但结果让人大失所望。目前而言,随着中欧伙伴关系日益密切,解禁是大势所趋。
如今,欧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08年双方贸易额达4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另外,近年来中欧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双方关系由经贸伙伴不断向政治和战略伙伴发展,从近几次中欧领导人的会晤明显可以看到。
美、日等国虽不希望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常鼓吹“中国威胁论”,同时对欧盟国家却是游说加警告幷行,动不动就给其经济制裁。然而,把政治一体化作为终极目标的欧盟,一直在追求独立而统一的外交政策,对“外来势力”的干涉非常反感。而且,美国在欧盟的影响力也日渐削弱,因此,美国压力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已慢慢开始没有了往日的“火候”。
另一方面,中国的“软实力”不断加强,包括中国不断扩大的政治、外交和文化影响力,于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也是一种“催化剂”。
欧盟对华军售禁令的“纸尿裤”没有套住中国发展的脚步,相反,看到中国滚滚而来的财源,欧盟眼馋也心痛。中国也希望这块“纸尿裤”早日变成“开裆裤 ”,这不但具有中国争取欧盟认可的政治意义,对中国的军事发展也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当事两方都希望解除禁令,作为“第三者”的美、日等国,自然也会由阻止变默认。
解放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完胜欧洲伽利略系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9aa5f0100d5ed.html?tj=1
2009-05-27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陷入困境,不仅经费难以为继,连频率也被"北斗二代"优先占用。
3月中旬,来自中国和欧洲航天部门的官员们行色匆匆,赶赴德国慕尼黑,就争执了半年的导航卫星放射频率"重叠"问题展开第二轮谈判。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欧方官员以频率是从美国人手里花"血本"获得,而且欧洲人的"伽利略"系统早已按此频率进行技术设计现已无法修改为由,力压中国"北斗"二号系统"搬迁"到其他频道上;中方则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卫星发射频率原则--"谁先用谁先得"的"所有权取得",对自己的权益寸步不让,对欧方的要求据理力争。会谈最终毫无进展,等待下一轮谈判。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事上,中国和欧洲从最初的合作,逐步走向竞争,反映了中欧之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战略利益冲突,而冲突背后,则揭示了欧洲一直以来对华所抱持的傲慢和排斥心态。关于这场并不为国内人所熟知的争执,其实由来已久,要厘清来龙去脉,还得从最开始的中欧合作签约谈起。
蜜月期(2003年-2004年)中欧优势互补 反对单极世界
2003年的欧洲,处处弥漫着反美反战情绪。美国执意执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欧洲人感受到了"单极世界"引起的潜在危险。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主张建立"多极化世界",他的呼声得到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坚决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决定把中国纳入欧盟2002 年就已启动的"伽利略"计划中,中国成为第一个非欧盟的参与国。消息传开,震惊美国。
一直以来,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民用导航领域独步天下,即便同时代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与之竞争,但"格洛纳斯"年久失修,导航卫星残缺不全,早已淡出国际市场,根本不具备与GPS一比高下的能力。欧盟发起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被认为是结束美国"独霸"局面的最有力挑战。按设计,"伽利略"将一共由30颗"中轨道"和"静轨道"导航卫星覆盖全球,其定位精度超过了GPS,在兼容性和精确度等设计方面也优于GPS.为了打破 GPS的垄断地位,"伽利略"的"公共管理服务"系统拟使用的频率故意选择了与美国GPS相近的频率,这样的安排有可能冲淡GPS的频道效果,令美国人坐立不安。
中国的"北斗"卫星依照"谁先用谁先得"的原则,已使用了原本"伽利略"系统计划使用的频率。
早在几年前,中国在区域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上已有长足发展,2000年相继发射了两颗静地轨道的导航实验卫星,2003年4月又发射了第三颗"静轨道"卫星,基本形成了覆盖全中国的区域导航和定位系统,这一系统被称为"北斗"一号。
当时的"北斗"系统尚属实验开发阶段,其技术参数落后于GPS,也落后于2002年欧盟决定启动的"伽利略"系统,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北斗"一号只属于区域性,其商用价值并不高。在这样背景下,欧洲人主动"邀请"中方加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方欣然受之,双方一拍即合。
欧洲把中国纳入,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诱人的市场打下了基础。2003年底,在中方实际完成了区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之后,中欧草签合作协议。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 亿欧元的巨额资金,第一笔7000万欧元的款项很快就打到欧方账户上。
中国与欧盟合作,既有战略利益也有实际的好处。有人评论,中欧在高端技术上的合作,实质上打破了美国主导的欧洲对华武器禁运,也相当于废弃了针对中国这样特定国家的欧美武器贸易条例(ITAR),为最终从法律层面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撕开了一个口子。由于卫星导航在现代战争中扮演越来越重大的角色,美国甚至扬言,美国如感觉受到威胁,则有权击毁"伽利略"卫星。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美国的GPS出尽风头。利用GPS系统提供定位的导弹或战斗机可以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这给欧洲国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欧洲国家为了减少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同时也为了在未来的卫星导航定位市场上分一杯羹,决定发展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经过长达3年的论证,2002年3月,欧盟15国交通部长会议一致决定,启动“伽利略”导航卫星计划。
“伽利略”计划的总投资预计为36亿欧元,由分布在3个轨道上的30颗卫星组成。该系统与GPS类似,可以向全球任何地点提供精确定位信号。由于“伽利略”系统主要针对民用市场,因此在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就把为民用领域的客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放在了首要位置。与美国的GPS相比,“伽利略”系统可以为民用客户提供更为精确的定位,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米,而GPS只能达到10米。
按照计划,第一颗用于测试的卫星将于今年年底在白俄罗斯的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升空,2006年“伽利略”系统即可进行正式部署,2008年整个系统完工,正式为客户提供商业服务。
“伽利略”系统主要用于民用领域,而且面对的是GPS这个运行超过20年的市场垄断者,其市场开发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伽利略”计划采用开放合作的模式,通过吸收合作伙伴来扩大市场份额。中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中国庞大的潜在用户群对于确保“伽利略”系统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欧洲的视线。
2000年,“伽利略”计划提出不久,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德帕拉西奥在与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会晤时就表示希望中国参与“伽利略”计划,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回应。随后,中国同欧盟签署协议,在北京成立了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加强国内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双边交流。而为了落实中方的责任与义务,中国成立了由多家公司参股的“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国内的总承包商负责协调国内的相关单位和公司,完成中国在“伽利略”计划中所承担的任务。
中国加入“伽利略”计划,对双方都是好事。从欧洲方面看,欧洲希望成为未来世界独立的一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与中国在空间技术上的合作,可以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形成一定的牵制,所以在“伽利略”计划的合作中欧洲表现得更主动。
而中国通过合作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中国将向“伽利略”计划投资2亿欧元,根据比例获取相应收益。同时中国在整个系统的开发运作过程中可以提升本国的技术,学习市场开发的经验,为本国开发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康宁今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G2的发射成功,将进一步加固提升正在运行的北斗一代功能,对用户在网使用和北斗导航推广,无疑都是福音。
十五日凌晨,中国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自两年前首颗北斗卫星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送入太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
赵康宁表示,“北斗”是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有关机构认定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按照“先区域,后全球 ”的总体建设规划,中国在二00三年正式开通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即北斗一代,成为继GPS、GLONASS之后,能够独立提供服务的三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赵康宁透露,北斗一代开通应用五年多来,系统运行稳定,状态良好,及时提供了导航定位、数字短信及精确授时服务。在去年四川抗震救灾中建立奇功至今仍记忆犹新。目前入网注册用户四万多,近一、二年内规划新增用户数超过十万,应用覆盖了水利电力、海洋渔业、交通运输、国土测绘、气象预报、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牵引促进了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地理信息等相关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他介绍,北斗二代将是北斗一代的延续和拓展。目前正在组网建设的北斗二代不仅完全继承兼容北斗一代,在用户容量、服务区域、动态性能、定位精度和使用方式上将有重大改进和提高。COMPASS-G2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开始工作,既是对北斗一代系统性能的加固,也是对国人北斗信念的再提升。
谈到正在组网的北斗二代系统和将要建设的北斗全球系统,赵康宁认为,尽管目前的“北斗”还处在成长期,但中国北斗的设计理念和服务模式为全球卫星导航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中国独创的汇集有源无源方式,兼备定位、报告、授时功能,开辟了卫星导航集成应用新途径。与此同时,中国北斗操作者也一直在与 GPS、GLONASS及伽利略系统进行卫星频率共用磋商,探讨实现兼容与互操作的有效途径并取得进展。
赵康宁最后表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已经部署了在完善分理服务和市场运营基础上,继续推行“无偿使用”优惠措施,并加大行业推广和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使北斗在全社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广。同时,作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主要管理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将会一如既往做好北斗系统运行和应用服务工作,积极统筹调配系统资源、确保卫星导航使用安全及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