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已成中国社会重要诉求 | (回到Blog入口) | 中国怎样成为一流国家? »

首都第二机场拟落户大兴 南苑军用机场可能搬迁

邓小平影响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为经典的十句话

http://bbs.voc.com.cn/topic-1849800-1-1.html

 

  (四)最前瞻的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点评】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对“文革”极“左”思潮泛滥时期盛行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等谬论的有力批驳。它为当时教育、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全党的共识。

 

今 日 看 点 : 2009-05-03▲◆★●■☆

 

真实揭密:珍宝岛保卫战美国帮助中国的秘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ec6b250100d78w.html?tj=1

 

中国引进俄顶尖科学家  六代火龙歼击机横空出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6529d0100cq42.html?tj=1

 

重温西沙海战反思南海困局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0&fid=144719&tbid=8035

 

中美海军对比:美军有71艘核潜艇中国仅9艘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5-03/0917550710.html

 

首都第二机场拟落户大兴 南苑军用机场可能搬迁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04/002017736247.shtml

 

 

 

真实揭密:珍宝岛保卫战美国帮助中国的秘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ec6b250100d78w.html?tj=1

(2009-05-01) 有人认为珍宝岛战争美国根本不会帮助中国,看看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叁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是中苏两国矛盾长期摩擦并由苏方挑起的一个冲撞点。由于中方预先有准备,苏方被毁坦克、装甲车17辆,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苏军死58人,伤94人。显然,苏方“吃了亏”。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征求美方的意见。苏联的意图非常明显:在中美关系当时也很尖锐的情况下,如果苏联动手,让美国至少保持中立。第二天一早,基辛格到白宫时,发现尼克松早已急不可耐:“说吧,亨利,碰上了什么麻烦事?”基辛格拿出十几张写满字的纸放到桌上说:“看看吧,苏联想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昨晚,多勃雷宁先生同我深谈了一夜。克里姆林宫的几个家伙决定用核导弹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现在他们来征求我们的意见。”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级官员紧急磋商后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到时,核污染会直接威胁驻亚洲25万美军的安危。最可怕的是,一旦让他们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到那时,美国也会举起白旗的。“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经过磋商,美国认为:一是只要美国反对,苏联就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二是应设法将苏联意图尽早通知中国,但做到这一点很难,美中30年来积怨甚深,直接告诉中国,他们非但不会相信,反而会以为我们在玩弄什么花招。最后决定“让一家不太显眼的报纸把这个消息捅出去,美国无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无法怪罪我们。”

  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中国当然更不会像基辛格所说的“但愿中共领导看到了这则消息,千万不要随后扔掉”。毛泽东听取了周恩来的汇报后说:“不就是要打核大战嘛!原子弹很厉害,但鄙人不怕。”同时果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全国很快进入了“要准备打仗”的临战态势,许多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国民经济开始转向临战状态,大批工厂转向交通闭塞的山区、叁线,实行“山、散、洞” 配置,北京等大城市开挖地下工事。

  当中苏两国已进入战争边缘的时刻,苏联领导人出于全球主要战略对手是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难免在袭击中国后遭报复等多方面考虑,突然采取了缓和措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吊唁胡志明之机,向同时去吊唁的中国党政代表团提出要在回国途中途经北京同中国总理会谈。经反复考虑,毛主席同意了这一要求。9月11日,双方在机场进行了叁个半小时的会谈。这次会谈表明中苏关系略有缓和,但危机依旧。柯西金回国后,苏联又改变了态度,趋于强硬,反映苏领导层内对华政策不一致,勃列日涅夫等人反对柯西金缓和对华政策的意见,继续对中国保持高压政策。

  9月16日,伦敦《星期六邮报》登载了苏联自由撰稿记者、实为克格勃新闻代言人的维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称“苏联可能会对中国新疆罗布泊基地进行空中袭击”。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阴云又一次笼罩中华大地。美国明白,维克多的文章是对美国的一个试探!更是对中国的示警。 

 出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和发生大规模核战争的严重后果,在尼克松召集紧急国防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副总统阿格纽、国防部长莱尔德、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惠勒、国务卿罗杰斯和基辛格)后认为:“对于眼前这场中苏一触即发的战争,我们当然应当阻止。如果他们执意要打,那是他们的事情。”为此,美国实施了叁步曲:一是由于中美政府之间没有交流渠道,安排高级官员会晤,要费很多周折,时间也来不及,我们可以把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拣起来,华沙会谈延续了15年,现在已经中断了两年,此时恢复意义自然非比寻常。可以安排驻波兰大使沃尔特·斯托塞尔马上去办。这就出现了斯托塞尔尾追中国驻波大使的戏剧性事件。二是要利用齐奥塞斯库和叶海亚与中国的亲密关系,频频传递我们期望和解的诚意。叁是为了远水解近渴立竿见影,美国亮出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尚保留未及动用的一张牌 ──“用苏联已被破译的密码,发出向苏联本土134个城市、军事要点、交通枢纽、重工业基地进行准备核打击的总统指令。”

  1969年10月15日晚7时许,心慌意乱的柯西金向勃列日涅夫报告:“刚才国家安全委员会报来两个消息,一个是中国的导弹基地已经进入临战状态,所有的地面导引站都已开通,这一点我们卫星收到的信号和拍摄的照片都已经证实。另一个是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中国的利益与他们有关,而且已经拟定了同我们进行核战的具体计划。因为情况十万火急,他们只是通报了消息,正式报告还要稍晚些送来。”勃列日涅夫不信:“美国会站到中国一边?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请马上拨通驻美使馆电话。”几分钟后,大洋彼岸的多勃雷宁大使向勃列日涅夫报告:“情况属实,两小时前我同基辛格会晤过,他明确表达了尼克松总统认为中国利益同美国利益密切相关,美国不会坐视不管。如果中国遭到核打击,他们将认为是第叁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他们将首先参战。基辛格还透露,总统已签署了一份准备对我国130多个城市和军事基地进行核报复的密令。一旦我们有一枚中程导弹离开发射架,他们的报复计划便告开始。”听完后,勃列日涅夫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至于中国,正如10月15日晚柯西金待盛怒的勃列日涅夫稍为平静后说的:“ 也许美国的所谓核报复计划是恐吓,但中国的反击决心是坚决的。虽然他们的核弹头不多,但我们不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剥夺他们反击的能力。更何况他们在四年前就进行过导弹负载核弹头的爆炸试验,其命中目标的精度是相当惊人的。而且他们有了防备,现在几乎动员了全国所有的人都在挖洞。我们应该和中国谈判。”柯西金谈话中的爆炸试验是指1966年10月27日,中国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为2万~2.5万吨的原子弹,从数百千米外的双城子发射到罗布泊的一次实弹实战性原子弹爆炸。

  1969年9月23日和29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前夕,中国先后进行了当量为2万~2.5万吨当量的地下原子弹裂变爆炸和轰炸机空投的当量约300万吨的氢弹热核爆炸。美国地震监测站、苏联地震监测中心,以及两国的卫星几乎同时收到了能量巨大的爆炸信号,尤其是苏联,十分清楚中国核爆炸的含意。美联社播发的一篇评论颇具代表性,“中国最近进行的两次核试验,不是为了获取某项成果,而是临战前的一种检测手段”。10月20日,中苏边界谈判在北京举行,由珍宝岛事件引发的紧张对峙局势开始缓和。20世纪中国的最后一次核危机随之灰飞烟灭。▲



中国引进俄顶尖科学家  六代火龙歼击机横空出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6529d0100cq42.html?tj=1


    (2009-04-30): 中国正在研制的多功能歼击机(代号为“火龙”)获得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其先进性属于第六代飞机;该机的主要特点是更加先进的气动结构,新型控制系统,机载雷达的能力大为提高,可打击地面目标。该机还具有超级机动能力,如可进行“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可使其大为扩大使用机载武器的能力,破坏敌歼击机的进攻,退出其武器杀伤区。

  中国在该机研制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绩,据悉有数十名俄罗斯顶尖级科学家从俄罗斯流失到中国,俄罗斯为此曾多次向中国要求引渡。

  “火龙”型机的驾驶导航系统用于完成飞机在简单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在任何季节和昼夜情况下、在陆地和海面上、在任何地形条件下的所有飞行阶段的导航和驾驶任务。在导航设备中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多普勒速度和侧流测量仪、自动无线电罗盘、远距(卫星)导航无线电技术系统、近距导航无线电技术系统、相互座标确定设备、信标无线电接收机等设备。在飞机设备中还有飞机应答机和国别系统应答机。通信系统用于飞行员与指挥所及空中飞机之间进行稳定的双向无线电通话,以及加密无线电电话和遥码通信。在飞机上安装有2部超短波电台、短波电台、无线电电话和遥码通信编码设备、内部通信设备(飞机通话装置)和通话记录设备。 “火龙”型机的武器控制系统也十分先进,其保证在远距导弹战和近距空战中使用制导导弹,用雷达和光学激光站在远距导弹战中捕捉并跟踪目标,在近距空战中捕捉并跟踪可目视的目标,确定所发现目标的国籍,以及使用制导和非制导空面杀伤武器。武器控制系统包括雷达瞄准系统和光电瞄准导航系统。

  雷达瞄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脉冲多普勒雷达,它可保证在前半球和后半球发现和跟踪在净空域和地面背景上的空中目标,以及地形制图和发现地面目标。雷达可同时跟踪大量的空中目标并保证锁定其中最危险的几个目标。雷达使用缝式天线(未来将使用带有相阵控天线的改进型雷达)。为保证全方位空域搜索和在后半球使用制导导弹,在飞机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中补充加入了后视雷达,安装在机身中部尾撑上。借助于雷达瞄准系统中的国别询问机来确定所发现目标的国籍。

    在光电瞄准导航系统中有驾驶导航系统、光学雷达站、头盔目标指示系统、武器控制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和机载数字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的瞄准部分完成雷达瞄准系统的功能,但只是在昼间简单气象条件下进行,特点是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光学雷达站是将红外方位仪和激光测距仪联合在一起。红外定位仪可根据热辐射来保证发现目标并进行角度跟踪,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到目标的距离。光学激光站传感器配置在驾驶舱前面的球形整流罩内。

  头盔目标指示系统是在飞行员头部转向可能存在目标的方向后,对导弹的自主导引头和光学激光站扫描装置进行目标指示。武器控制系统是在飞行员按下作战按纽后,以给定的间隔和给定的顺序,自动完成航空杀伤兵器的发射程序。为使用数种空面制导武器,飞机补充配备了可替换式武器控制系统舱。信息显示系统保证在前玻璃显示器和多功能电子射线管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必要的驾驶导航和瞄准信息。光电瞄准导航系统的工作由机载数字计算机系统控制。地面或空中指挥所通过仪表引导机载设备无线电线路,引导飞机飞向目标。机载自卫系统用于对飞机受到敌雷达照射做出反应并及时通知飞行员,发现导弹的发射,在雷达和红外波段施放消极和积极干扰。在飞机上安装有无线电技术侦察站、红外定位仪、消极干扰(假热目标和偶极子反向体)投放器、积极雷达干扰站等。控制机载自卫系统的是机载数字计算机。

    先进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制导武器,大大提高了歼击机在打击空中目标和地面(海上)目标时的作战效能。在飞机上安装有“长城”型机载无线电雷达控制系统,包括机载雷达、作战使用中央处理器和国别识别系统询问机。机载雷达为新一代脉冲多普勒多功能多体制X波段相阵抗干扰机载雷达,使用带波导分配系统的消极相阵控天线。天线具有较高的放大效能和较低的旁波瓣水平,发现歼击机类空中目标距离在前半球不少于150-180公里,在后半球超过90公里。可在 60-90公里距离上发现“坦克群”目标,在150-180公里上发现护卫舰类的海上目标。机载雷达可同时跟踪20个空中目标,可使用空空武器同时攻击其中的8个目标,在使用空地和空海武器时,可同时攻击2个目标。

 先进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配合其它性能,可使该机对任何之敌进行强大打击,包括隐形目标,不进入敌防空区便可对敌地面目标进行攻击,完成低空飞行,绕过和飞越障碍,参加对空中和地面目标的集群行动,自动计算出飞行的所有阶段,自动监控各系统的状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为进入作战区域,“火龙”可在低空完成长时间的地形规避自动飞行,之后使用自动化系统参加集群空战和强击行动。“火龙”所有阶段的飞行和作战使用都可在自动状态下完成。同时,该型机驾驶轻松舒适,配备有生命保障系统,并且最大限度地简化和减轻了这一复杂航空系统的维护。▲


重温西沙海战反思南海困局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0&fid=144719&tbid=8035



   [2009-05-02: 1973年10月至12月三个月,南越海军频频闯入我国领海,炮击中国渔船,甚至还侵占位于西沙的珊瑚岛。张元培将情况电告党中央、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随即指示广州军区和海军,对于南越当局非法窃据的西沙珊瑚岛和对我渔船的挑衅活动,必须进行坚决斗争。

    1974年1月,南越当局派出一艘驱逐舰和三艘护卫舰侵入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南越军舰是1974年1月15日13点左右骚扰中国在甘泉岛附近作业的渔船,并炮击竖有中国国旗的甘泉岛。南越海军的侵犯行动,很快就被民兵上报到南海舰队司令部。当时张元培和另外两名参谋正在指挥部值班。接到民兵通报后,张元培司令立即向北京汇报了西沙情况。"中央军委下达指示后,对于我父亲来说,就如同得到了‘尚方宝剑',他立即就开始通过打电话调派部署海军兵力了。"张小金严肃地说,由于西沙情况紧急,调兄弟舰队支援已经来不及,张元培随即命令榆林基地副司令员魏鸣森率271编队,开赴永乐群岛,随时做好战斗准备。271编队,实际只有两艘猎潜艇,分别是271号、274号,而且均是刚刚抢修出厂的轻型猎潜艇。和侵犯西沙的南越舰艇相比,吨位、火炮战斗力都差很多。1月17日,南越军队已经占领了金银岛和甘泉岛,此时,只有两艘猎潜艇的271编队面临着4艘南越军舰,吨位超过我军20余倍,炮火更是强于我军。感到西沙局势严重,张元培随即又命令两艘本来负责给西沙运送生活用品的扫雷艇组成396编队,到达西沙海域与271编队会合。此时,双方军舰数量都是4艘,但南海舰队的4艘小艇的吨位加在一起还不如对方一艘驱逐舰,火炮口径也没有对方大,仍然处于小艇对付大舰的不利态势。由于有“绝不开第一枪”的命令,我军始终保持克制,并曾试图将南越的军舰挤出西沙海域。但南越方面依仗军舰吨位大,始终和我军处于对峙状态,并且不断挑衅。1月19日8点25分,南越16号军舰插进中国389号扫雷艇的航线,将389艇的舰舷栏杆挂断。当时中国海军苦于兵力弱,又被岛屿分散,不得不另选战机。根据战斗部署,我军的396编队对付敌10号、16号舰,271编队对付敌4号、5号舰。上午10点21分,南越四艘军舰成战斗队形开来,并在10时23分首先向我军舰艇编队开炮,随即试图登陆广金岛和琛航岛。编队指挥员魏鸣森立即命令舰艇全速冲刺,中国两组编队4艘舰艇相靠,一直冲到距离南越军舰几十米处,实施近距离作战。当时在部署4艘舰艇到西沙海域时,就已经命令全部舰艇都装满弹药,而且已经要求随舰指战员做好战斗准备,其实就是等敌人先开火,应该说这是一场有准备之战。南越方面,没想到我们的海军舰艇会迎击,所以很仓促,导致最终被我们4艘小舰艇给打败了。西沙的海上战斗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南越四艘军舰中三艘受到重创,先后离开作战区域。中国的271艇和396艇负伤,上午11点32分,中国海军281编队赶到增援,一排炮弹将位于羚羊礁以南1.5海里处的南越10号舰击中起火,该舰的弹药库爆炸,右倾下沉。我军的389扫雷艇在交战时也受重伤,后位舱已经开始进水,艇身开始倾斜。艇长肖德万随即命令掉转艇首,冲向附近海岛浅滩,并于当天上午11时50分在渔民帮助下成功登滩。此后,我军舰艇将敌10号舰击沉,西沙海战海上舰艇交战至此结束。1月20日,我军舰艇又运送掩护陆军部队连续攻占甘泉、珊瑚和金银3岛,全歼守敌。至此,我军全部收复西沙永乐群岛,西沙海战也以我军胜利宣告结束。

    西沙海战的胜利是中国海军南海舰队集“智慧、勇气和运气”三者结合的最终产物,也是中国海军“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是谱写我南海舰队弱小海军在强敌面前敢于亮剑的勇气和决心。当然这不仅仅是全体指战员决心和勇气的体现,更是国家高层不畏世界和地区霸权的“调戏”和挑衅,敢于打击一切来犯之强敌,彰显“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政治宣言的一种强力回应。

    如今的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实力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装备质量和数量大大加强,加之还有陆基航空兵、第二炮兵的保驾,其实力大增,但是唯一缺乏的是豪迈的必胜勇气和政治家的无畏胆识。真不知道我们的政治家是否具备率领军人的天赋和果敢,充当率领一群狮子的头狮!真不知道我们的指战员是否还具备战场的勇气,而不是演戏可以,一旦战争爆发,双手颤抖难以再自如地操控电脑键盘,毕竟战争不是儿戏,恐惧充满了内心!真不知道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总是蹑手蹑脚才是复杂化的根源和现状所在,我们何时能再现辉煌!真的很希望看见中国的舰对舰导弹直射苍穹,准确地直接命中敌舰,而不是无奈地最终被敌舰击中。让我们继续集成“实力、智慧、勇气和运气”并集中运用在今天的南海困局,不惧强敌才能有所作为。

    回顾西沙海战,如今为维护南海的尊严,我相信全体中国人民,包括海外炎黄子孙,都会做到用慷慨赴死的勇气来支持国家的统一大业,维护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领土领海完整,确保中华复兴大业的再铸辉煌。▲(胡参谋长)


中美海军对比:美军有71艘核潜艇中国仅9艘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5-03/0917550710.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3日  环球时报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张历鸣 特约记者 童文光 记者 于景浩

  最近结束的中国海上大阅兵不仅让世人看到了中国海军的进步,也让一些西方媒体借机渲染了中国海军“不断增加的威胁”。不过,美国《防务技术》网站最近却通过对比中美海军主战舰艇数量和性能,指出这种所谓的威胁被夸大了,中国海军要想拥有远距离投送兵力的能力,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 中美海军舰艇数量差距悬殊

  《防务技术》网站4月27日刊文称,23日中国进行的海上阅兵活动无疑非常成功,但一些美国媒体认为,这显示了中国海军对西方的威胁越来越大。文章称,一些媒体的文章引用中国官员的话暗示中国将在未来建造航母,并试图告诉人们中国海军将赶上美国海军。但《防务技术》认为,这与事实完全不符。

  报道称,尽管过分简单的数量对比容易误导人,但是数量确实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舰队的能力,而中美海军在主战舰艇的数量方面对比悬殊:美国拥有 11艘核动力航母,11艘可携带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的两栖攻击舰,22艘导弹巡洋舰,而上述舰种中国海军却一艘都没有;在驱逐舰方面,美国有60艘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而中国只有27艘吨位不同、性能参差不齐的驱逐舰;美国拥有30艘护卫舰,中国拥有48艘护卫舰和护卫艇;在潜艇方面,美国拥有 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而中国只拥有3艘,美国拥有57艘攻击型核潜艇,而中国只有6艘,中国拥有55艘柴电潜艇,而美国已经完全淘汰了柴电潜艇。

  ☆ 美军装备性能大幅领先

  虽然此前有不少美国媒体认为,中国发展海军力量对美国构成威胁,但《防务技术》网站认为,美国海军的装备性能大幅领先于中国海军。例如美国每艘核航母可以携带60架或者更多的高性能战斗机,其总数几乎超过了整个中国海军航空兵的第三代战机数量。此外,所有的美国巡洋舰和驱逐舰都拥有先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而只有2到4艘中国舰艇拥有类似的系统。所有的美国巡洋舰和驱逐舰都拥有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发射用于对地攻击的远程“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系列舰对空导弹。而中国海军舰艇没有装备可以攻击陆地目标的巡航导弹,其舰对空导弹的性能也较差。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全部在7000吨以上,而中国海军类似的驱逐舰只有6艘。

  美国《武装力量》杂志曾称,中国潜艇部队已经对美国构成了地区性和战略性的挑战,但《防务技术》的文章称,目前还没有公开的证据表明中国战略核潜艇装备了达到实战水平的弹道导弹,而且从来没有进行过一次战略巡逻,而美国海军的1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中,每天都有1/3在海上发射阵位巡航,接到命令后随时可将24枚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射向敌国。

  ☆ 中美将在非洲发生冲突?

  《防务技术》认为,中国海军唯一能够对美国海军构成威胁的是常规动力潜艇。文章称,中国海军拥有现代化的俄制“基洛”级潜艇和自行建造的先进柴电潜艇,而且还在研制一种装备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潜艇。而美国海军跟踪这些潜艇的能力不足。文章称,在两年前美国海军同“租借”瑞典海军的“哥特兰”级 AIP潜艇的对抗演习中就得到证实,美国海军总是不能对其进行定位。

  尽管中美海军差距巨大,但文章认为,在大量的岸基航空兵和反舰导弹的支援下,中国海军将很可能阻止美国对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和台湾海峡的水面和空中军事行动。但是文章认为,美中冲突很可能发生在资源丰富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例如非洲和南美。但目前以及在可以预料的未来,中国海军仍然不能向这个距离投送强大的军事力量。发展这种能力将需要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一位熟悉中国海军的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西方媒体一向喜欢夸大中国海军实力,这次的报道虽然调子发生反转,但仍有失偏颇。中国海军仍然处于从黄水海军向蓝水海军过渡的时期,并不具备美军那样在远离本土几千公里外作战的强大远洋进攻能力。中国海军目前的实力与能力能够满足现在的“近海防御 ”的战略,能够御强敌于近海,也在逐步具备保护海外利益的能力。▲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社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首都第二机场拟落户大兴 南苑军用机场可能搬迁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04/002017736247.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汪孝宗/北京报道

  经过7年的京津冀三地选址之争,日前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工作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北京大兴区成为最后的赢家。而毗邻大兴区的南苑机场搬迁问题,又成为各方博弈和关注的焦点。

  搬迁背景:北京南城大开发

  据丰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首都第二机场“落地”大兴已成“定局”,北京市有关方面低调处理相关事宜,但业已抽调人手到大兴开展前期工作。大兴区已经为新机场预留了备用地,该预留地目前已具备建设机场的基本框架,并已在拆除违章建筑。

  这位负责人透露,丰台区有关部门已经就南苑机场搬迁及周边地区的开发、改造进行调研。南苑机场周边的丰台区南苑镇棚户区改造即将启动。考虑未来第二机场选址对南苑机场搬迁及南苑地区未来发展影响的未定因素,为尽快推动该项目的建设,丰台将按照分期建设、滚动实施的原则分步推进该项目的建设。

  据介绍,长期以来,北京北部城区建设发展相对较快,南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少重大功能性项目带动、缺少高端产业功能区的支撑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北京南城又缺少“功能性项目”和“高端产业功能区”所需的可以连片开发的大面积土地。而南苑机场及其周边的大片区域,有足够的开发空间和适于开发的环境条件,是目前丰台区经济开发“硕果仅存”的“处女地”。

  同时,由于北京城区的不断扩展,南苑机场也日益“身处”市区,周围人口稠密,它的存在也给周边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而“首都第二机场已落户大兴榆垡镇南各庄”的传闻早在春节前后就“风生水起”。当时曾有媒体报道,大兴榆垡镇南各庄、礼贤等村镇的农户,很多都在忙着加盖房屋,以便在拆迁时能得到更多补偿。为此,大兴区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清查违章建筑联合小组”,摸清现有农户房屋的规模,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同时,相关部门还在3月份向当地农民公示了一旦征地拆迁将采取的相关补偿标准。

  与此同时,廊坊市今年也一改往日对首都第二机场项目“积极争取”的主动姿态,已转而开始建设“临空经济区”。

  搬迁原因:首都第二机场落户大兴

  南苑机场座落的丰台区与大兴区是近邻。相比北京南城开发问题,首都第二机场“落定”大兴区后的机场空域容量问题,是南苑机场搬迁的更重要动因。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京津冀地区的机场分布比较密集,仅北京附近就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南苑机场(军民两用)、西苑机场以及天津杨村机场等。一旦首都第二机场确址在大兴,将与南苑机场的飞机起飞半径存在“交叉”,直接带来飞行安全。

  而且,北京空中禁区范围大而数量多,这样不可避免会造成军航和民航在空域使用上的冲突,也对机场的容量造成限制。如果首都第二机场的规划建设上升为“国家规划层面”,那么这些技术问题都可以通过空域划分、飞行程序调整以及“机场搬迁”等方式予以缓解或彻底解决。由此来看,南苑机场的搬迁已属必然。

  据丰台区有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透漏,北京市有关方面对南苑机场搬迁似乎“态度坚决”,拟提的方案一是市政府向军方提供一大笔补偿资金,军方自己选址;二是军方可以在北京市周边任意选择认为合适的机场新址。

  据了解,按照北京市的整体规划,首都第二机场和新北京东站将成为未来几年北京交通领域投资最大的两个项目。其中,第二机场的前期拆迁和招标工作将在两年内全部完成,2010年内正式启动工程建设,保证2015年开通运营。建设规模将会满足每年6000万人次的客流需求,但不会一次建成运营,而是根据需求分期建成。

  搬迁规划:

  尚需相关各方协调一致

  早在2007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大兴区委书记沈宝昌就曾透露,在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中,大兴最南部的礼贤镇作为备选地将可能建设首都第二机场。

  据相关人士透漏,有关首都第二机场落户大兴的计划,在报送国务院审批过程中,因南苑机场搬迁地问题,未能获得一次性通过,曾被要求重新审议。而原南苑机场搬迁方案,虽经北京市政府多次协调,前期已初步达成协议,但因对拆迁方案各方未达一致而暂时“停滞”。

  然而,北京市政府积极争取,对首都第二机场“花落自家”已是“志在必得”,在市发改委设立了对外专门办公机构。但相关程序必须履行,也就是说,北京市政府必须协调有关各方认可。

  这位人士称,大兴区建第二机场占较大优势,只不过程序方面显得异常复杂,需协调多个部门,并非短期内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国家发改委原定于2009年底完成首都第二机场建设立项、2010年建设开工的方案不变。

  去年4月间,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牵头,成立了北京新机场选址协调小组。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张茅任协调小组组长。在张茅今年2月调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之前,新机场选址协调小组的工作已告一段落,选址大兴的结论也已经上报国务院,审批似乎并无“悬念”。

  有关人士指出,正因为首都第二机场“落地”大兴,才使得南苑机场搬迁成为必然。▲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May 03, 2009 09:06 A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安全已成中国社会重要诉求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中国怎样成为一流国家?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