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影响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为经典的十句话
http://bbs.voc.com.cn/topic-1849800-1-1.html
(三)、最著名的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
【点评】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87岁的邓小平挺身而出,掷地有声的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句话朴素、深刻,官员一学就会,百姓一听就懂,用“硬”来修饰“道理”二字,极为新颖、有力,可以说是过去、现在与将来引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指导方针之一。
今 日 看 点 : 2009-05-02▲◆★●■☆
中国共产党中共历届领导人名单(第一至十七届)
http://www.topyl.com/2009/0501/41185.html
安全已成中国社会重要诉求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09-04/447331.html
越南任命西沙“主席”意欲何为?折射其复杂心态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650790###
列宁为何多次提出:废除沙俄不平等条约
http://www.chubun.com/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2237&forum=2
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
http://bbs.news.sina.com.cn/treeforum/App/view.php?bbsid=69&subid=0&tbid=4691&fid=41242&id=23374
中国共产党中共历届领导人名单(第一至十七届)
http://www.topyl.com/2009/0501/41185.html
★ 第一届: 领导人名单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第二届: 领导人名单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当选为中央委员。邓中夏、向警予当选为候补委员。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 第三届: 领导人名单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由9名正式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毛泽东、王荷波、朱少连、谭平山、项英、罗章龙;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邓中夏、徐梅坤、邓培、李汉俊、张连光。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委员长,毛泽东任秘书,罗章龙为会计。其余4名中委分派:李大钊驻北京、谭平山驻广东、项英驻湖北、朱少连驻湖南。中央局下设组织、宣传、妇女等部门,毛泽东负责组织,蔡和森、罗章龙、瞿秋白负责宣传,向警予负责妇女工作。
★ 第四届: 领导人名单
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新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共9 人: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 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候补执行委员5 人:邓 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堂。在随后举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以上五人组成中央局并驻中央局。
★ 第五届: 领导人名单
1 9 2 7 年5 月9 日,中共五大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在随后召开的中央五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李维汉、瞿秋白、谭平山、张国焘 7 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张太雷、陈延年、周恩来4 人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4 人(后又增补李维汉)为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陈独秀继续被选为总书记。周恩来为秘书长(未到任前,由蔡和森代理)。
★ 第六届: 领导人名单
1928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包括苏兆征、项 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7名正式委员和关向应、李立三、罗登贤、彭 湃、杨 殷、卢福坦、徐锡根7 名候补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5名正式委员和李立三、徐锡根、杨殷3名候补委员共8人组成。向忠发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常委主席。20日,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常委的分工。周恩来任常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蔡和森任宣传部长,杨殷任军事部长,苏兆征任工委书记,李立三任农委书记,张金保任妇委书记。这次中共中央组织机构和领导成员变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高级领导成员的工人成分增加。
★ 第七届: 领导人名单
1945年6 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书记处书记:毛泽东、朱 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 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 生、高 岗、彭 真、董必武、林祖涵、张闻天、彭德怀。秘书长任弼时,副秘书长李富春。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政治局、书记处主席。
★ 第八届: 领导人名单
根据毛泽东提议,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任主席,林彪任副主席,选举毛泽东、林 彪、周恩来、陶 铸、陈伯达、邓小平、康 生、刘少奇、朱 德、李富春、陈云为政治局常委;补选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员,李雪峰、谢富治、宋任穷为政治局候补委员;补选谢富治、刘宁一为书记处书记;候补中央委员递补中央委员的有杨得志、韦国清、罗贵波、张经武、谢觉哉、叶 飞;撤销彭真、罗瑞卿、陆定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杨尚昆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职务。
★ 第九届: 领导人名单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 彪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 林彪 (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陈伯达 周恩来 康生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 林彪 (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叶 群 叶剑英 刘伯承 江 青 朱 德 许世友 陈伯达 陈锡联 李先念 李作鹏 吴法宪 张春桥 邱会作 周恩来 姚文元 康生 黄永胜 董必武 谢富治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纪登奎 李雪峰 李德生 汪东兴
★ 第十届: 领导人名单
会议选举了中央机构。选举结果如下: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
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毛泽东、王洪文、韦国清、叶剑英、刘伯承、江 青(女)、朱 德、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姚文元、康 生、董必武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吴桂贤(女)、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
★ 第十一届: 领导人名单
主 席:华国锋
副主席:叶剑英 邓小平 陈云 李先念 汪东兴
中央政治局委员:韦国清、乌兰夫、方毅、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刘伯承、许世友、纪登奎、苏振华、李先念、李德生、吴 德、余秋里、汪东兴、张廷发、陈永贵、陈锡联、耿飚、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 冲
★ 第十二届: 领导人名单
总书记:胡耀邦
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 赵紫阳 叶剑英 邓小平 陈云 李先念
中央政治局委员:万 里、习仲勋、王 震、韦国清、乌兰夫、方 毅、邓小平、邓颖超(女)、叶剑英、李先念、李德生、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宋任穷、张廷发、陈 云、赵紫阳、胡乔木、胡耀邦、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 真、廖承志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姚依林、秦基伟、陈慕华(女)
★ 第十三届: 领导人名单
一、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万 里、田纪云、乔 石、江泽民、李 鹏、李铁映、李瑞环、李锡铭、杨汝岱、杨尚昆、吴学谦、宋 平、赵紫阳、胡启立、胡耀邦、姚依林、秦基伟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丁关根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赵紫阳、李 鹏、乔 石、胡启立、姚依林
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赵紫阳
四、中央书记处书记、候补书记:
书 记: 胡启立、乔 石、芮杏文、阎明复
候补书记: 温家宝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一副主席、常务副主席
主 席: 邓小平
第一副主席:赵紫阳
常务副主席:杨尚昆
全会批准了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主任、副主任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名单如下:
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 云 副主任:薄一波、宋任穷
★ 第十四届: 领导人名单
一、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丁关根 田纪云 朱镕基 乔石 刘华清 江泽民 李鹏 李岚清 李铁映 李瑞环 杨白冰 吴邦国 邹家华 陈希同 胡锦涛 姜春云 钱其琛 尉健行 谢非 谭绍文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 温家宝 王汉斌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江泽民 李 鹏 乔 石 李瑞环 朱镕基 刘华清 胡锦涛
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江泽民
四、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锦涛 丁关根 尉键行 温家宝 任建新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
主 席 江泽民
副主席 刘华清 张 震
委 员 迟浩田 张万年 于永波 傅全有
★ 第十五届: 领导人名单
一、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关根 田纪云 朱镕基 江泽民 李鹏 李长春 李岚清 李铁映 李瑞环 吴邦国 吴官正 迟浩田 张万年 罗 干 胡锦涛 姜春云 贾庆林 钱其琛 黄 菊 尉健行 温家宝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 曾庆红 吴仪(女)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江泽民 李鹏 朱镕基 李瑞环 胡锦涛 尉健行 李岚清
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江泽民
四、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锦涛 尉健行 丁关根 张万年 罗 干 温家宝 曾庆红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
主 席: 江泽民
副主席: 胡锦涛 张万年 迟浩田
委 员: 傅全有 于永波(满族) 王 克 王瑞林 曹刚川 郭伯雄 徐才厚
★ 第十六届: 领导人名单
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乐泉 王兆国 回良玉(回族) 刘淇 刘云山 李长春 吴仪(女) 吴邦国 吴官正 张立昌 张德江 陈良宇 罗 干 周永康 胡锦涛 俞正声 贺国强 贾庆林 郭伯雄 黄 菊 曹刚川 曾庆红 曾培炎 温家宝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王刚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曾庆红 黄 菊 吴官正 李长春 罗 干
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锦涛
四、中央书记处书记 曾庆红 刘云山 周永康 贺国强 王刚 徐才厚 何 勇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
主 席 胡锦涛
副主席 郭伯雄 曹刚川 徐才厚
委 员 梁光烈 廖锡龙 李继耐
★ 第十七届: 领导人名单
一、中央政治局委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 习近平、王 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回族)、刘 淇、刘云山、刘延东(女)、李长春、李克强、李源潮、吴邦国、汪 洋、张高丽、张德江、周永康、胡锦涛、俞正声、贺国强、贾庆林、徐才厚、郭伯雄、温家宝、薄熙来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锦涛
四、中央书记处书记 习近平、刘云山、李源潮、何 勇、令计划、王沪宁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 员
主 席: 胡锦涛
副主席: 郭伯雄、徐才厚
委 员: 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
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
书 记: 贺国强
副书记: 何 勇、张惠新、马馼(女)、孙忠同、干以胜、张毅、黄树贤、李玉赋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干以胜、马 馼(女)、王 伟、令狐安、孙忠同、杜学芳(女)、李玉赋、吴玉良、吴毓萍(女)、邱学强、何 勇、张 军、张 毅、张纪南、张惠新、屈万祥、贺国强、黄树贤、蔡继华
第十八届: 领导人名单
第十九届: 领导人名单
第二十届: 领导人名单
第二十一届: 领导人名单
第二十二届: 领导人名单
安全已成中国社会重要诉求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09-04/447331.html
环球时报 2009-04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安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生命安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人类对有可能出现的、对安全构成伤害的事故、疾病等的承受力却在逐步下降。这是社会 进步的重要标志。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民众的安全诉求,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的标杆之一。
对中国来说,如何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新的,却同时也是日益紧迫的问题。建国之初,生存第一位。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第一位。今天,当生存和温饱都已不是主要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国民自然而然会要求能有一个更安全、更稳定的生活环境。
继续上升的猪流感病例数字正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担忧和恐慌。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并且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中国来说,如何将猪流感阻击于国门之外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这场突如其来的猪流感再次提醒我们,国民对生命安全的需求今非昔比,这要求政府不断提高对国民安全的保护能力。
这样的安全诉求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市民需要能放心地吃下每一口菜,而不必担心上面是否有残留农药;母亲能放心地喂孩子任何一种从市场上买回来的牛奶,而不必担心其中是否含三聚氰胺;矿工能放心地下井工作,而不必担心是否会塌方;病人能放心地进任何一家医院就诊,而不必担心遭遇黑心医生,甚至被交叉感染……就拿这次猪流感来说,中国政府需要有行之有效的防控和应对措施,尽量让每一个国民免于被传染上的危险,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来防止疾病的扩散。
中国国民对安全要求的提高是一件好事情,它表明国家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实现这种安全所需要的成本可能会令人生畏,这将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举例来说,组织农民种出1000公斤西红柿十分容易,但要保证这1000公斤西红柿都没有残留农药,所耗费的成本就大得多。而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国人一直致力于种出更多的西红柿以换取市场效益,却不管种出来的西红柿,别人吃下去会不会闹肚子。这种状况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我们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如果我们不改变,就一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老百姓安全需求的提高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新的考验,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都应当对安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自上而下地努力推动、构建起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护,为全体国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让每一个国民有家的安全感。如果没有全体中国老百姓的安全感,中国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
越南任命西沙“主席”意欲何为?折射其复杂心态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650790###
2009-4-28 法新社25日报道说,越南当天任命了一位西沙群岛地区“主席”,以管理这些岛屿。一位越南官员对法新社表示,Dang Cong Ngu在越南岘港的一个仪式上被任命为“西沙地区人民委员会主席”。 Dang Cong Ngu说:“这项任命事关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我们将继续为捍卫领土完整、保卫这些岛屿的海洋主权而奋斗。”(4月25日《环球时报》)
越南此番任命西沙群岛地区的“主席”,是再一次对中国主权的公然侵犯,进一步折射出其复杂的心态,染指西沙群岛的企图一目了然。
根据中新网4月20日消息,越南总理阮晋勇日前接受香港《大公报》专访时透露,2009年中越将签署《勘界立碑议定书》及《新边界管理规定》两份文件,此后双方重点将放在“海上问题”的谈判,致力找出双方均能接受的、长久的海上边界解决方法。
一方面作出“同志加兄弟”的姿态,释放通过谈判解决“海上问题”的空气,另一方面又采取实际的步骤,任命“西沙地区人民委员会主席”,不外乎是以此刻意营造主权归属的“争端”。事实上,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本无争议,越南方面的立场有史为证:
1956年6月15日,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雍文谦见我国驻越领事馆临时代办李志民时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当时在座的越外交部亚洲司代司长黎禄说:从历史上看,西、南沙群岛早在宋朝时就已属中国了。
1958年9月4日,我国政府发表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声明,适用于中国一切领土,包括南海诸岛。越人民日报于9月6日详细报道了这一声明。越南总理范文同于9月14日向周总理表示承认和赞同这一声明。
1972年越南总理府测量和绘图局印制的《世界地图集》,将南海诸岛标注为中国领土。
1974年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学校地理教科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课中写道:从南沙、西沙各岛到海南岛、台湾岛……,构成了保卫中国大陆的一座长城。
而越南造出“争端”是在此之后的事情,1975年与1977年越南西贡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先后提出了对南沙和西沙群岛的主权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越南态度的转变完全是冲着侵占中国领土的目的来的。
在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且在中国控制之下的西沙群岛,越南明知道封出“主席”的头衔难以实施管理,更多的只是开出一张空头支票。但是对其设立行政机构、任命行政官员,动机十分明显,一是进行所谓的“主权”宣示,二是制造管理西沙群岛地区的假象,三是扩大拥有西沙群岛“事实”的虚假影响,是为“虚”功“实” 做。作为侵占中国南沙群岛岛屿最多的国家,企图通过一虚一实的互相呼应,坚持夺取和霸占西沙、南沙的政策,退一步讲也是想加大今后在解决海上边界问题过程中讨价还价的砝码。
对于这次“主席”的任命,是在中国刚刚举行了海上阅兵之后作出的,让蓄意对抗的味道更浓。中国永远不会去称霸,并不等于可以任凭失去一寸一厘为我所有的土地。在维护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上,中国和中国人民一贯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任何的恣意妄为都将无法得逞,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主席”,以管理这些岛屿。
此事再次清楚表明的是,南海上空看不见的硝烟还在弥漫,因此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警惕,采取措施,加强防范,是中国当前仍然不能忽视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列宁为何多次提出:废除沙俄不平等条约
http://www.chubun.com/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2237&forum=2
李奉先 文.
“我高我曾和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银无万数……”,一首令人伤感的黄遵宪诗句,引起我的沉痛。
由这首黄遵宪《台湾行》,我想起了海兰泡,想起了江东六十四屯,想起瑷珲纪念馆一幅铜雕——《痛失》:一位母亲抱着自己可怜的女儿,尽管她的女儿是那么美丽与可爱,但她刚刚离开人世,身体余温犹在,却静静的死在母亲的怀抱……
一份历史的厚重使命,一片多情的冷炼思绪,使我放下手头的工作,重新来到电脑旁,来写写我对这段历史的感想来。
坦率地说,写这方面的文章,心情特沉重。这不仅因黄遵宪那滚烫的诗句。
记得,在《最爱唐努乌梁海》一文,我曾用“恨不从戎,多情空谈,我为故土,一片心寒”,来表达或宣泄自己这种痛苦的心境。
因之,一方面为彼时的沙皇贪婪成性而怒其无耻,一方面为晚清政府及北洋军阀等懦弱内耗而怒其不争。
这里,我们必须区别开,割占中国领土的始作俑者是沙俄时期的沙皇政府,而接连炮制侵华事件的也是沙皇及其“效仿者”的历代坚持沙文主义的若干“沙皇”人氏,绝不是列宁等辈和普通的俄罗斯人民。
事实上,被为誉“开眼世界第一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早在新疆就预言“俄罗斯将是中国未来之大敌,百余年来从未变更也”,后来接连不断发生的事情,终不幸言中,而历史老人是最可靠的事件见证人……
虽然这一段历史,已经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成之既定的事实,但却成了中国人心中无法挥之而去的阴影。
毛泽东对中国领土无端被苏俄沙文主义者更是怒不可遏。在珍宝岛矛盾升级之前,1964年7月10日,毛泽东在接见日本社会党人士佐佐木更三等人时,毫不客气地提出:
大约一百年以前,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才成为俄国领土,于是,海参崴、伯力、堪察加等地却也就是苏联领土了。这是什么道理?沙皇政府这笔账我们还没有算!
中国领导人苦痛如此,列宁对沙皇行径亦是忍无可忍。但内地有学者指出,苏维埃早期领导层之所以抛出归还中国领土,无非是国际共产主义思想使然。”笔者不反对列宁采取这一亲华动作,可能是出于国际主义立场,但笔者更倾向于超脱意识形态的列宁,是出于公平正义的角度来采取归还中国领土的动作。
为此,笔者翻阅了不少列宁原著及其相关历史文献,来解读列宁个人的真实想法。
需要指出:本文落墨点是,列宁多次提出“废除沙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归还中国领土”,这是历史事实!决不能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化或抹杀列宁对中国主权的同情与关注。本文就历史事实逐条概述:
1.列宁始终认为:“沙皇政府与中国签定的条约是非法而无效的”。这种主张,我们可从1919年7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通称《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找出原话。《宣言》中还明确写道:
“苏维埃政府决定把沙皇政府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中国领土交还给中国人民。”
2.1920年9月27日,苏俄《加拉罕第二次规划宣言》第一条再次强调: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正式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定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俄政府和俄国资本家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
至于沙皇侵占中国领土一事,列宁在自己的著作中做了一针见血地指责:“沙皇政府在对待邻邦中国时,总是力图不付出战争费用,不冒战争风险而获得成功,他们总是趁中国局势混乱时疯狂讹诈中国领土,这是帝国主义最丑陋的行径”(列宁:《致捷尔任斯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全集》第38卷,第171页。)
为此,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列宁的做法非常感激,热情洋溢地称称“列宁是中国最好的朋友”。
列宁不仅如此。早在 20 世纪初期,当欧洲的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地侵略和瓜分中国的时候,列宁也第一个站起来揭露了沙皇参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3.列宁在《火星报》的创刊号上针锋相对地大胆指责:“帝国主义们与其宣扬在中国的行动是胜利,不如说是战胜了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淹死和屠杀他们,不惜残杀妇孺,更不用说抢却皇宫、住宅和商店了。”列宁还不忘怒骂沙皇尼古拉二世:
“沙皇当局加入瓜分中国行列,并强加给中国人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多么无耻的残暴行径!……还割去了大片本不属于我们的中国领土!……”
4.1911 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统治,列宁发表了《新生的中国》一文继续怒斥沙皇:
“ 四亿落后的中国人争得了自由,觉醒了起来,参加了政治生活。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中国工人阶级日益壮大,预料到必然会产生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这样他们将与我们并肩战斗,取得更多的合作空间,我们的政党主张,必须废除与中国不平等条约,待革命取得成功,把沙皇侵占的领土,尽快归还给中国!”
列宁对《瑷珲条约》的斥责尤烈。列宁对俄罗斯人民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两国签定的《瑷珲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如果你们是中国同胞,会怎么想?沙皇粗暴地进行穆拉维约夫黑龙江地区的行动,历史上有人也这么做过吗?这跟强盗有区别吗?我们想法摧毁这个万恶的罗曼诺夫王朝!”
列宁的讲话很快得到尼古拉二世的报复,他本人被迫流放西伯利亚。但列宁的行动,给予中国人民的道义同情与支持,自然深受中国人民的拥戴。当然苏联早期领导层也是支持列宁正义立场的。
不幸的是,列宁因为家族遗传病痛的困扰,过早地与世长辞……
1924 年 1 月 21 日,当列宁逝世的消息传到了中国,孙中山向广大革命者建议休会三天,广州各机关下半旗三天,以资哀悼。
当时,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都举行了追悼大会。仅广州追悼大会就有七万多人参加,孙中山亲自参加了追悼大会,亲笔写了“国友人师”的挽词。
至于列宁要求归还中国领土,一则中国忙于内战,一则斯大林背信弃义,从此,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再没下文了。
但笔者个人认为,列宁公开怒骂沙皇侵占中国领土是“无耻与流氓行为” (列宁在《火星报》的创刊号有原句),与苏俄罗其他领导人相比,是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良好个人修养的。
从政治勇气讲,无论是列宁执政前后,均点名列举历代沙皇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暴行。从“海兰泡惨案”到“江东六十四屯血案”,从带血的苏俄侵略者地名到瑷珲暴政,列宁丝毫不对沙皇“历史性贡献”抱以推崇,反而怒骂不止,这种勇气,实在是难能可贵。就个人良知而言,列宁无疑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看待主权问题,是个纯洁且纯粹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相较而言,自列宁逝世后,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乃至如今的现任领导人,对中国领土被占问题,或讳莫如深,或觉之“合法”成果,反而心安理得焉。
吾观叶里钦当政期间亦为沙皇之行“崇许有加”。他在参加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改葬会之时,正是苏联帝国大厦轰然倒塌后的五年。他对尼古拉二世的评价很高,认为“尼古拉二世造就了俄罗斯联邦今日的繁荣与强大”。这与中国人对末代沙皇的恨之入骨形成了鲜明对比。
再者,叶里钦对末代沙皇评价与列宁印象中的尼古拉二世是有出入的。更何况苏联早期领导层对末代沙皇的惩处是丝毫没有余地的。列宁泉下有知,不知该有何感想?
事实上,俄罗斯人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最近对苏俄历届领导人的民意评价中,列宁依然位居榜首,为48%的支持率,其次是托洛茨基有37%的民意支持。
不过,也有两个人的支持率,耐人寻味:末代沙皇拥有36%的支持率,位居第三;常被人冠之“现代苏联新沙皇”的斯大林也“名至实归”,位列最后一位,仅有9%的支持率!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斯大林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究竟端的,时间关系,下文再叙。
资料库:中国因苏俄逼迫失去大片领土清单
1. 道光二十年(1840年),原为我故土布鲁特,鸦片战争在即,沙皇乘机武力侵占,该领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2.咸丰八年(1858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领土为沙俄侵占,并逼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加以确认;
3. 咸丰十年(1860年),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43万平方公里我领土为沙俄侵占,并逼令清政府以《北京条约》加以追认;
4.同治三年(1864年),葱岭约43万平方公里国土,被沙皇抢占并逼迫订立《塔城界约》;
5.同治七年(1866年),我布哈尔约99万平方公里面积故土,被沙皇武力强占;
6.光绪二年(1876年),我属浩罕地,约35万平方公里领土,为沙俄强并;
7.光绪七年(1881年),自天山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2万平方公里国土,因伊犁条约而就此丧失;
8.光绪九年(1883年),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2万平方公里国土,于沙皇逼订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而失去;
9.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新疆帕米尔,约1万余平方公里领土,被英、俄瓜分;
10.民国十年(1921年),沙皇唆使我唐努乌梁海地区独立,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前苏联正式吞并,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此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斯大林策划英美订立雅尔塔协定,是年10月外蒙古举行所谓“公投”(苏军亦参加投票)。外蒙独立,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
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
http://bbs.news.sina.com.cn/treeforum/App/view.php?bbsid=69&subid=0&tbid=4691&fid=41242&id=23374
(2008-07-18) 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GDP值增长11.4%,已达30100亿美元,紧随德国之后,排名世界第四。于是有人津津乐道“中国奇迹”,这样的长期高速增长举世罕见,难道不值得令人骄傲?
中国GDP 外国GNP
GDP是今天中国值得“骄傲”的东西,但令人遗憾的,也正是GDP!
如果是GNP(国民生产总值),或者更值得中国人骄傲。
可惜的是,GDP不是GNP,仅仅代表“国内生产总值”,仅仅代表中国地面上发生的产值,谁的?都属于中国人吗?不!
因为在今天中国地面上生产和创造财富的,已经远不止是中国人,还有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等,阵容庞大,品种齐全,早已不是当年八国联军那样的寒酸队伍。
官方数字显示,今天中国外资企业已达28万多家,资产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在中国28个产业中,有21个前5名都是外资、合资企业。连老祖宗留下的大豆、豆油这样的传统农业产业中国都不能自主了。
中国的外贸比例之大,三分天下有其二,3万亿的GDP,外贸占了两万亿;在两万亿的外贸中,外资企业的份额约占60%。
在经济大省江苏,外资企业在进出口总额中更是超过了中资企业的三倍以上。
这一空前强大的外资阵容在GDP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我们没有看到具体统计(我们的统计局总是“忘记”统计这样重要的数据),但可以大致估算出来。
如外贸的60%,就是12000亿,内贸也大致照此推算的话就是6000亿,二者相加就是18000亿。
总共3万亿美元的GDP,其中外资要占到大约18000亿!
这18000亿虽然是中国的GDP,却是外国的GNP;中国的GDP是虚,外国的GNP是实。虽然主要是用中国人的劳动和资源生产,但其劳动成果却不属于中国人(虽然GDP数字算中国的,可是创造的财富却是属于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德国人等等)。
只有用30000亿减去18000亿,余下的12000亿才是真正属于中国人的。
中国的GDP,其中真正属于中国的却只是小头(大部分是外国的GNP,高速增长的正是这部分),这虽然看起来比较难堪,所谓的高速度也无影无踪,但却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写照。
可疑的外贸、外汇
中国为什么会有份额这么大的外贸?为什么中国的外贸以压倒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唱起了主角(其它发达国家只占五分之一左右,日本的外贸只占15%,中国超过60%)?
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以低价货去换取外国高价货?
为什么在外汇储备高达1.8万亿、天天承受巨额汇率损失的情况下,仍然对出口换汇乐此不彼?
为什么在国内资源紧缺,已经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仍然在大量低价出口资源性产品?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只有当我们认真审视中国外资的时候,才能解开其中的“秘密”!
“秘密”在哪里?“秘密”在于,进入中国的外资,并不是来赚人民币的,他们需要的是实物!人民币不换成实物,只是废纸一张。
外资在中国有千种万种方法赚人民币,但是只有一种方法能拿走赚到手的实物财富,那就是海关出口(如此大规模的外资是不可能靠走私出货的)!这是把中国实物财富搬出国境的唯一途径。
于是低价出高价进的外贸,成了外资输送利益的合法渠道(同时逃避中国税收)!
所谓1.8万亿的中国外汇储备,其实大部分不属于中国,而是属于那些在中国投资发财的外国投资者(出口换汇的“主流”是外资)!
外资把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国外,换到的外汇或者进口一点外国高价货,或者就直接卖給中国银行(利用中国外汇监管的漏洞),换取人民币再生产再出口。
于是本来是属于外资的中国外贸顺差,本该由外资自行平衡,现在全推给了中国,成了中国的外汇顺差、储备。由中国背着“白条”,承担汇率损失,外资则可以实现国际贸易罕见的单边出口,近乎完美的无偿拿走中国财富!
中国银行以人民币敞开收购美元(外币),帮了外资的大忙。要知道美国是不可能让人民币换美元的。
中国只有用实物才能换到美元、美国货,但是美国却用废纸(美元)就能换到中国人民币、实物!
这种不平等关系下的对外贸易,终使国门洞开,海关形同虚设,相当程度上成了中国单边输出,外国无偿笑纳。可谓千古奇观!
中日的差异
同样是GDP,在日本却有着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内容。2007年日本GDP值5290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
同时日本还有3.5万亿海外资产,这是不包括在GDP内的(GDP是本土之内的产值,不问本国外国,GNP则是本土内外所有本国国民产值)。
这样一来,就显出中日的差距了。中国的GDP大头是人家的,自己只占小头;日本的GDP,不但都是自己的(日本的外资只占1%),海外还有相当大的一块没算进去。由此可见中日的差距远不止是GDP账面上的2万多亿美元。
看到这里,那些喜欢嘲笑日本经济增长慢,自以为中国增长如何快的人,可能要比较清醒一些了吧。
中日GDP内容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外资上。日本为什么外资那么少?因为日本发展经济走了一条与中国完全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