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影响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为经典的十句话
http://bbs.voc.com.cn/topic-1849800-1-1.html
(四)、最前瞻的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点评】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对“文革”极“左”思潮泛滥时期盛行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等谬论的有力批驳。它为当时教育、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全党的共识。
今 日 看 点 : 2009-04-13 ▲◆★●■☆
台湾如何面对兴起中的美中共治
http://www.stnn.cc/taiwan_forum/200904/t20090410_1011245.html
美军特种兵击毙索马里海盗 救出被俘美国船长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79143
朝鲜火箭发射失败证明其多级分离技术尚存缺陷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4-12/0933548495.html
习近平为何专程瞻仰一个县委书记陵墓?
http://bbs.voc.com.cn/topic-1861785-1-1.html
俄罗斯希望再次向中国军方提供大批先进武器!
http://bbs.voc.com.cn/topic-1866985-1-1.html
台湾如何面对兴起中的美中共治
http://www.stnn.cc/taiwan_forum/200904/t20090410_1011245.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4-10:无论是全球金融海啸,或是如朝鲜发射火箭等重大危机,当前国际秩序的形成与维护,似乎都高度依赖全球两大强权─—美国与中国大陆—─的合作与折冲。二十国集团高峰会(G20),更确立了美国与中国大陆分别代表已开发国家与开发中国家两大阵营的共同领导地位,也反应了当今国际社会权力重分配后的真实状况。在后G20时代,中国大陆在国际社会扮演全球性的强权角色,几乎成为被普遍接受的事实。>>从对蒋介石的评价说起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崛起成为全球的强权,并不必然代表美国国势的衰弱。的确,美国在过去八年所采取的国际单边主义,疏远了自己的盟邦,却壮大了想要对抗的敌人,但在新任总统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正快速扭转美国的颓势,以谦卑合作但又自信的态度,再度赢得其盟邦与世人的尊敬,这是美国实力的提升,而非弱化。此次奥巴马总统所进行其上任后最重要的欧洲之行,所到之处皆受到高度的瞩目与赞扬,即可说明美国的全球领导,仍符合多数国家的期望与利益。
至于对大陆的定位,美国历任政府一直在竞争对手或伙伴间犹疑不定。但无论如何,美国必须务实地正视中国兴起的事实。正如同美国新政府的外交战略所言,美中关系将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更是未来全球安定的关键因素。美国与中国大陆被世人赋予极高的关切与期待,希望能够藉由两者的合作而非对抗,带领全球走出经济的困境,并对国际间的重大冲突与问题,例如朝鲜与伊朗核武计划议题,发挥负责任的领导角色。
在这次伦敦G20高峰会前夕,在奥巴马与胡锦涛的对话中,双方刻意避开具争议性的议题,例如近来中国大陆提出以新的全球储备货币取代美元之提议,以及美国之前指控中国大陆操弄汇率的问题。相反地,两国领袖同意国际社会应大幅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的重要性,以协助目前遭遇极大经济困境的开发中国家,平安度过此波经济的风暴。各国同意提供国际货币基金总额共一兆美元的资金,其中,中国大陆将可能出资四百亿美元。此项决定也将改变在国际货币基金内,欧美国家决策比例过重的现象,未来将赋予中国大陆更大的发言权,以符合其经济规模与全球实力。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4-10
另一个足以凸显中国大陆重要性的发展是,国际社会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时,对于中国大陆可能优先复苏的普遍期待。中国大陆领导人在G20高峰会上,大力宣扬其总数四兆人民币的经济振兴方案,所可能带给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尽管有一些西方媒体对于如此说法并不乐观,因为大陆非自由化的政治与经济机制,将会扭曲经济复苏的方向、速度与效率;然而,现在已有许多经济学家预测,由于大陆的经济体质异于美欧,中国大陆很可能将成为金融风暴后,第一波复苏的主要经济体,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将因此受惠。
面对美中全球领导格局的演变,台湾又该如何自处?有人担心美国过于向中国大陆靠拢,将危及到台湾的利益。如果现今仍是两岸对峙、美中对抗的年代,亦即“零和游戏”的状态,则一方的兴起的确有可能被认知为另一方的损失;然而,由于台湾正积极建构两岸双赢的局面,美国新政府也采取全球和解的大战略,各方应把握此一历史契机,在互信互利的共识下,加强自身实力的提升。
从台湾的角度而言,当中国大陆在全球经济与政治实力不断提升之际,由于台海两岸经济上的互利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的战略优越性,台湾更应务实地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与大陆就“经济合作架构协议”进行协商。在此同时,我们也应扩大台湾在全球战略经贸的网络,毕竟,一个“后G20时代“的全球格局,将着重在各方均赢局面的建构,而台湾的自信与参与,将具有关键性的示范作用。 ▲
美军特种兵击毙索马里海盗 救出被俘美国船长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79143
2009-4-12: 被索马里海盗扣为人质的美国船长菲利普斯4月12日获释。当天晚些时候,美军“海豹突击队”同看押菲利普斯的海盗进行了短暂的交火,并在打死三名海盗后救出这名人质。菲利普斯在本次事件中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在获救前,这名船长与四名海盗一起在大洋上漂流了五天之久。据悉,本次武力营救活动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批准。
4月8日,一艘满载联合国救援物资的货轮(悬挂美国国旗)遭4名海盗偷袭,并一度被海盗控制,为了避免船员受到伤害,该船船长菲利普斯在海盗已经登船,并且不断鸣枪的情况下,首先要求自己的船员集体反锁在一间安全的屋子内,然后主动上前,成为了海盗的俘虏。
几小时后,菲利普斯手下的船员重新夺回货轮控制权,最终迫使海盗挟持着船长作为人质跳入救生艇逃跑。此后,数艘美军军舰赶到现场,并且同海盗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谈判。由于美方坚持要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同时,将四名涉及此事的海盗“逮捕法办”,谈判最终破裂。
由于海盗们乘坐的救生艇失去了动力,因此只能在索马里东部印度洋上“漂流”,距离索马里海岸线最近时只有50公里左右。美军因此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一方面阻止海盗增援部队赶赴现场,一方面始终让这条小船处于自己的有效监控范围内,使其没有带着人质登陆的可能。
据称,海盗们曾要求美方通过支付200万美元的赎金外加提供安全通道的方式来换取菲利普斯的安全。现在,同美方谈判的海盗已经被捕。有关方面正在考虑,是否在美国本土起诉这名海盗。如果根据美国法律审判海盗,此人将被判处无期徒刑。与此同时,最新一艘被海盗劫持的意大利拖船已经抵达索马里港口抛锚。
美国人对索马里有着极为“黑色的记忆”。1993年,美军特种兵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同当地民兵武装展开巷战,结果造成18名官兵伤亡和多架直升机坠毁的惨剧。后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从索马里撤走全部美军。美国从此不愿涉足这个战乱不止的“东非之角”。
统计数字显示,现在世界各国悬挂美国国旗的远洋货轮数量不到200条。上述排水量1.7万吨的集装箱货轮上共装有400多个满载食品的集装箱,其中有232个集装箱属于联合国有关机构向索马里和乌干达难民提供的食品援助。这条船12日已经抵达了预定港口卸货。
美国曾多次宣称,不会通过向“邪恶势力”支付赎金的方式来换取人质的安全。因此,虽然菲利普斯是200多年来第一名被海盗俘虏的美国水手,有关方面也宣称将拒绝接收对方提出的各种条件。万幸的是,菲利普斯最终平安无恙,被送到美军军舰上接受各类治疗和调养。
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该国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地理位置相当重要。由于长期内战影响,索马里内部军阀派别林立,连年混战,许多原本贫穷落后的地区靠海盗赎金而成为“新兴城镇”。海盗头子躲在陆地上,遥控爪牙出海,只要得手就能带来巨额“赎身钱”
受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限制,一些巨型油轮和集装箱货船必须从印度洋绕行好望角前往欧美各 地,如果海盗避开亚丁湾各国海军,转而偷袭身材巨大的货轮。他们一旦得手,将取得更为惊人的赎金收入。最近,索马里海盗活动范围最远已抵达了非洲东南部的莫桑比克海峡附近。
美国海军预计,即使不去索马里东部的印度洋巡逻,仍然至少需要61艘军舰才能确保海盗最为猖獗的亚丁湾水域(索马里北部)畅通无阻,目前,当地只有12-16艘来自不同国家的军舰开展护航行动,给海盗留下了巨大“活动空间”。如何处理那些被俘海盗也是难题。
◆ 附:劫美国船长的索马里海盗要求160万英镑赎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劫持美国船长理查德-菲利普斯的索马里海盗要求获得160万英镑赎金。他们4月9日晚还威胁称,如果遭到美国驱逐舰的攻击,他们可能会杀死菲利普斯。
索马里海盗8日劫持了运送救援物资的“马士基亚拉巴马”号,赤手空拳的美国船员随后从武装海盗手中夺回了货轮,4名海盗在劫持菲利普斯后逃到货轮救生艇上,并在离货轮不远的地方与随后赶到的美军“班布里奇”号导弹驱逐舰对峙。“马士基亚拉巴马”号属于丹麦,但由美国公司负责运营,20名船员也都是美国人。菲利普斯9日晚曾试图跳海逃跑,但四名武装海盗抓住了他,将他拖回小艇。
紧张局面已大幅升级,其它被海盗劫持的船只正驶向出事海区。海盗头目显然想利用在过去数天内抓获的其他人质来作人体盾牌。海盗将面临数艘美国军舰,美国军舰正驶向那一海域,但一名海盗通过卫星电话称:“我们不害怕美国人。如果我们遭到攻击,我们将采取自卫措施。”
菲利普斯所在的救生艇目前在距索马里海岸300海里的地方飘荡,救生艇的燃料已耗尽。“班布里奇”号导弹驱逐舰在这之后对它进行了跟踪,联邦调查局的谈判人员正试图与海盗们进行对话。索马里海盗近年来一直在亚丁湾和印度洋活动,他们目前关押着270多名人质。法国海军10日对被索马里海盗扣押的 5名法国人质展开营救行动,结果成功救出4人,1人在交火中丧生。菲利普斯被海盗劫持据信是19世纪初至今美国公民首次遭遇海盗劫持的事件。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9日承诺,美国将增加在非洲之角的海军兵力,他没有介绍具体情况,但是他表示:“我们将确保,我们拥有未来几天可能需要的所有能力。”
不过,海盗们也叫来了增援力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外交官称:“海盗们已叫来了帮手,小艇和母船正从海岸驶往出事海区。我们知道,他们进行了集结。”海盗据点埃尔镇的一位居民称,四艘被海盗劫持的外国船只正驶向救生艇,其中的两艘船上有54名人质。这位居民称,两艘船只8日离开埃尔镇,另一艘船只从哈拉德雷港口出发,第四艘船只是被海盗扣扣的台湾渔船,它距救生艇只有48公里。这些船只还包括本月早些时候遭到劫持的德国货船 “汉莎-斯塔凡格”号,货船上有24名船员,其中5名德国人、3名俄罗斯人、2名乌克兰人、2名菲律宾人、12名图瓦卢人。一位名叫巴多威的海盗称:“他们要求我们增援,我们已派去了数名装备精良的同事,这些同事扣押着德国货船。我们无意伤害美国船长,我们希望我们的同事不要遭到伤害。我们需要的首先是一条带着船长出逃的安全路线,随后再进行赎金的谈判。”
货轮所属公司称,菲利普斯已与美国海军和船员取得了联系,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遭到伤害。菲利普斯有一部电台,他获得了电池和补给。美国副总统拜登称,政府正在不间断地处理这一危机,但高级官员暗示,他们将等待谈判取得成果。紧张的对峙仍在继续,救生艇上的一名海盗对路透社称,局面正变得很绝望。他通过卫星电话称:“我们被战舰包围,我们没有时间说话,请为我们祈祷。”报道称,海盗要求军舰撤离、为船长支付赎金、对海盗在劫持活动中损失的一艘船只作出赔偿。 ▲ 来源: 人民网
朝鲜火箭发射失败证明其多级分离技术尚存缺陷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4-12/0933548495.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2日 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特约记者/章卓
朝鲜近日进行的火箭发射活动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尽管朝鲜声称其发射取得成功,“光明星二号”卫星顺利进入轨道,但美、日、韩三国都公开表示并没有发现朝鲜的在轨卫星,也没有接收到卫星所发射的信号,朝鲜发射的二、三级助推火箭一起坠入了太平洋,证明发射失败。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朝鲜的发射活动在技术上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但火箭的飞行轨迹证明朝鲜的火箭技术的确取得了进步,而且从政治角度讲,朝鲜的此次发射活动达到了目的。
☆ 射得更远令人侧目
在朝鲜进行发射活动后不久,朝中社即对外宣布,朝鲜利用运载火箭“银河二号”成功将人造卫星“光明星二号”送入轨道,卫星在专属轨道上正常旋转,并发出了革命赞歌《金日成将军之歌》。但严密监控朝鲜发射的美、日、韩等国认为朝鲜并没有将卫星送入轨道。
负责跟踪朝鲜发射活动的美军北美空天防御司令部公布简报指出,朝鲜火箭的第一级助推器坠入日本海,其他助推器和搭载物坠入北太平洋,搭载物重约 30公斤。该司令部还表示,任何发射物都未能进入轨道,而且任何碎片都没有坠落在日本领土上。 简报还说,火箭对北美地区和夏威夷都没有造成威胁,因此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意味着,第二和第三级火箭同时坠下,这两级火箭的分离都未能成功。
但外界认为,尽管此次朝鲜发射活动被证明没有取得成功,但依然展示出朝鲜在火箭发射技术上取得了进步。
朝鲜曾经在1998年8月和2006年7月进行过具有指标意义的发射活动。
1998年当时朝鲜宣称发射的是“光明星一号”,但外界普遍认为其发射的是“大浦洞-1”型导弹。当时的发射是第一级和第二级助推火箭正常运行,但第三级火箭坠毁。第一级和第二级火箭分别在距发射地点250公里和1646公里的地方坠落。2006年发射的是“大浦洞-2”型导弹,但导弹在发射 40多秒后即爆炸。
而在4月5日的发射中,美韩情报部门认为,朝鲜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助推火箭分别在距发射地点500多公里和3200多公里处的日本海和北太平洋海域坠落。如果将这次发射的火箭转换成弹道导弹,与1998年时相比,射程延长了1倍以上。
日本《产经新闻》分析称,朝鲜这次的发射显示技术有进步,花费7分钟到达日本列岛上空的飞行时间显示导弹维持正常的速度,且导弹第一级助推器具有最大的推动力,是最重要的研发部分,能够成功分离具有很大的意义。
美国麦克斯韦尔空军基地航空航天研究院的教授约翰·谢尔登认为,如果从提升军事能力的角度来看,朝鲜上周末的发射活动是成功的。谢尔登说:“如果说朝鲜真正的目的是研发远程弹道导弹而不是将卫星送入太空轨道,那么这次发射是成功的。这是朝鲜弹道导弹飞行距离最长的一次发射,显示朝鲜有在近期和远期提高弹道导弹射程的能力。”
前美国国防部项目分析和评估部主任巴里·沃茨认为,尽管朝鲜没有能将载体送上太空,但是这次火箭发射明显引起了美国军方的高度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鲜的尝试是成功的。
☆ 火箭分离可能出了毛病
朝鲜在发射之前曾向国际海事组织发出通报,称第一级助推火箭将坠落在距离咸镜北道花台郡舞水端里试验场650公里远的日本海上,第二级助推火箭将坠落在3600公里远的北太平洋上。朝鲜破例在事前公开发射相关信息后,国际社会认为朝鲜对火箭技术具有非常强的信心。
但美日等国的情报部门的判断认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助推火箭的坠落地点都未能达到预想距离。韩国航空大学教授张泳根指出,这可以认为是各级火箭没有正常燃烧。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发射体研究本部长赵光来称,如果朝鲜确实是按照事前公布的情况设计发射体,那么可以认为是火箭燃烧方面出了问题。简而言之,发动机燃烧情况未达到预想程度,因此无法将第三级助推火箭送到理想高度。
一般认为,第三级助推火箭的作用是,最终将人造卫星送入轨道或使弹道导弹的方向指向地面。无论是因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助推火箭的推进力不足,还是因为第三级助推火箭本身存在问题,都可以说朝鲜此次发射没能成功表现出可以转换成弹道导弹的可能性。尤其令人怀疑的是二、三级推进器可能并未分离而一起坠落,这说明朝鲜的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发射的核心技术——多级火箭分离技术,还存在缺陷。
还有专家认为,朝鲜当天发射的火箭搭载物重量约为30公斤,飞行3200多公里,但如果使用重量达到500至1000公斤的弹头,射程必然进一步减少。洲际弹道导弹至少要飞行5500公里,因而朝鲜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尚未成熟。而且即使朝鲜此次成功地将人造卫星送入轨道,如果是洲际弹道导弹,弹头还需要进入大气层,届时必须具备耐超高温技术。但朝鲜是否掌握这一技术,目前仍不明朗。
☆ 新闻分析 ☆
★ 朝鲜发射火箭逼美国回谈判桌
西方媒体认为,无论此次发射成功与否,至少朝鲜在政治层面上是成功的,起到了加分效果。通过此举,朝鲜已经至少达到了三个目标:
◆ 第一、朝鲜的这次发射活动有助于凝聚国内团结。朝鲜方面已确定党、政、军主要职务的最高人民会议首次全体会议将于4月初举行,金日成的生日(15日)和人民军建军日(25日)也都在4月份。此次发射可被看作是拥戴金正日的“礼炮”。
◆ 第二、令国际社会在处理朝核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加剧,为朝鲜增加了在相关各国之间“纵横捭阖”的空间。朝鲜进行发射活动后,联合国安理会迅速召开了会议,但就如何共同做出反应方面并未达成共识,就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 第三、向奥巴马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回到谈判桌前。朝鲜在奥巴马政府执政初期发射火箭,向其传递了强硬的信号,并在测试奥巴马政府的危机反应和管理能力。1998年的发射,朝鲜的“大浦洞-1”型导弹的技术水平超出了美国的想象,因此,备受冲击的美国急忙同朝鲜展开直接谈判。此次发射活动是否也会将美国拉到谈判桌前很值得期待。(章卓) ▲
习近平为何专程瞻仰一个县委书记陵墓?
http://bbs.voc.com.cn/topic-1861785-1-1.html
丝晨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调研期间,专程前往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瞻仰了焦裕禄事迹展室,向焦裕禄陵墓敬献了花篮,看望了焦裕禄同志的亲属,与兰考县的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在焦裕禄当年种下的泡桐树旁栽种了一棵泡桐树。(2009.4.13新华网)
一个国家副主席专程瞻仰已故县委书记陵墓,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举国哀思的日子里向我们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陵墓敬献花篮,是很有深意的。
★ 第一,体现了我们时代需要像焦裕禄一样的党的基层领导干部。
正如习近平副主席自己所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焦裕禄精神都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都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知难而进之风、敬业奉献之风,与时俱进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履行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
★ 第二,更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一个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的基层公仆一种敬意。
焦裕禄同志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为了改变兰考的贫穷落后面貌,他带着染病之躯,冒严寒、顶风雪、查风口、探流沙,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想的还是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焦裕禄这种高尚品格和行为模范实践了党的根本宗旨,生动地反映了共产党人爱人民、为人民的本质特征。他到兰考做的第一件事是访贫问苦,最后一件事是要求死后把他埋在沙堆上:“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焦裕禄精神最可贵之处就是让人民群众亲身体会到了党的干部是他们利益的忠实代表,从而赢得了鱼水般的干群关系。焦裕禄的事迹告诉我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于群众,是我党千古不变的“主题歌”。
★ 第三,这一简单的仪式更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没有忘记那些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基层党员干部。
当前,我国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地经济有所影响,但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夺势,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这一切逐渐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但是,如何用好这些钱如何把这些钱真正用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有焦裕禄精神。
然而,我们还是需要指出得是,近几年来,在各地,经常听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议论,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也涌现了许多一心为人民、为社会主义苦干实干的好干部,这使他们满心高兴;可眼下种种不正之风,又实在令他们忧虑、揪心。比如,有些党员、干部,为官一任不是殚精竭虑为人民办实事,而是处心积虑保“乌纱帽”,于己有利的事抢着干,于己无利的事推给别人干;有些人心里装着一个膨胀了的自我,只想自己的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唯独没有人民群众;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有的人喜好讲大话空话,却不愿扑下身子实干。尤其令群众愤慨的是,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之风在少数党员、干部中滋生、蔓延。他们追求坐名牌车、穿名牌衣,喝洋酒、吃大宴,挥霍公款跳舞、点歌、钓鱼、旅游,动辄千金。有的贫困县,广大群众温饱尚不可得,而那里的领导干部却醉心于购置豪华轿车,营造自家的楼舍。这些腐败的现象,比一比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比一比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强调要“亲手掂一掂兰考灾害的份量”的作风;比一比他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品德,面对灾区凛然提出“灾区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的铿锵话语,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又作如何想呢?
看来,要真正实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经济又好又快,尽快走出金融危机阴影,还需要有焦裕禄精神,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人民才会把你放在心里。
其实,这也是我们几代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念念不忘一个来自基层的公仆的重要原因。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经济越是在困难时期,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更应该要像焦裕禄那样,以发展为责,以奉献为荣,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为尽快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
俄罗斯希望再次向中国军方提供大批先进武器!
http://bbs.voc.com.cn/topic-1866985-1-1.html
江面飞 发表在 军事杂谈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
准确消息:俄罗斯希望再次向中国军方提供大批先进武器!
据英国《金融时报》最近报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报告显示,至少在过去10年,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而其中90%以上的进口来自俄罗斯。不过,中国去年的武器进口总额下降了60%以上,表明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已开始逐渐接近俄罗斯。该研究所的研究员保罗霍尔顿表示,俄罗斯已经完成了与中国签署的所有大型武器合同的交付工作,其中一些重要合同被提前终止。专家认为,这可能标志着中俄两国间大批量的武器交易已开始走向终结。
☆ 军工企业生存的需要
俄罗斯军工综合体负责俄罗斯的武器研发、生产和出口,不仅对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俄罗斯经济来说,俄军工企业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俄罗斯军工企业普遍处境艰难,主要原因是国家财政拨款严重不足,国家订货急剧减少,许多军工企业完全依靠出售武器来维持生存,而扩大与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正常发展的需要,因为俄罗斯对华武器出口约占俄武器出口总额的20%,个别年份这一比例曾达到 40%至50%。由此可见,中国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已成为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发展中国的武器市场是在当前形势下扶持俄军工综合体的有效手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能否保住俄罗斯是中国的主要武器出口国的地位,对俄罗斯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说有着决定性意义。
但是,两个挑战摆到了俄罗斯的面前,一是中国高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武器研制能力不断增强,对俄罗斯的依赖今后会逐步下降。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大国,肯定会致力于研制性能先进的武器,十多年后中国有可能完全摆脱高新武器依靠进口的局面。不仅如此,中国的武器研发除了改善本国军队的装备外,在世界军火市场也将占据更大的份额。中国已建立起相当有效的管理科技的机制,包括军事部门的管理,这大大提高了科技的生产能力,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这种机制既具有西方模式的灵活性和干练性,又有自己独特性,有助于把军事开发成果迅速地利用到民用领域,能集中力量发展关键性的领域。中国的军事科学和生产正在大大加强高技术领域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积累,中国模仿外国的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只是暂时现象,是"增长中的问题",是在积累技能,建立科技和工艺基础,中国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飞跃,才能独立地发明并生产第五代及后几代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
另一个挑战来自俄罗斯的竞争者。俄罗斯现在已经感到美国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瑞典和以色列等国竞争的压力。一旦对中国的武器禁运令取消,中国就有可能从多种渠道获得武器,在一定条件下改为从其他国家进口武器。如果法国开始的修改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运条件做法获得成功,法国的"幻影"一2000等武器都会同俄罗斯形成激烈的竞争。如此一来,俄罗斯在这个最有利可图市场上的份额将大大缩小,这将导致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拨款的减少和衰退,因为对这个部门来说,国防产品出口是生存的主要手段。
☆ 莫斯科的两难选择
尽管俄罗斯政府和它的军工企业愿意维持目前与北京的商业协议,但是不断成熟的中国国防工业已经能在莫斯科授权的情况下,独立制造越来越多的先进武器系统,而不用直接从俄罗斯购买已完成的武器平台。而且,中国已经开始减少购买完整的俄制武器平台,例如已组装完毕的战斗机和军舰。
北京开始更多的进口军事技术、子系统和其他关键的零部件,这样中国的军工企业能够将这些技术、子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直接运用到自己独立设计的武器系统当中。
不断提升的中国国防生产能力使得俄罗斯的官员们面临一个困难的选择。直到现在,俄国政府还拒绝出售它最尖端的武器系统给中国,例如远程战略轰炸机或弹道导弹,它担心中国有了这些武器后会打破东亚的力量平衡。这一政策意味着莫斯科出售给中国的武器并不能使中国大陆在与台湾地区或日本所拥有的更为先进的军事技术竞争中保持优势。然而,中国企业已经很快就能利用自己的技术替代许多昂贵的进口武器项目。
为了保持俄制武器在中国防务市场的占有率,莫斯科也许会决定向北京出售更为先进的武器系统,在中俄举行的双边军事演习中,俄罗斯有意展示了图一95MS型战略轰炸机和图-22M3型"逆火"轰炸机,以吸引中国买家的关注。尽管这两款战略轰炸机都属于老式的作战平台,它们却能针对空中和地面目标发射远程巡航导弹,包括打击美国的航空母舰。另-个可能的出口项目是俄罗斯第四代柴电混合动力"拉达"级潜水艇,这一可能的采购也能增强中国对抗美国海军及其太平洋盟友的军事实力。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情报,俄罗斯政府已经准备向中国提供SU-33和SU一35两款先进战斗机,后者尚处于研制当中。此外,由于担心美国将寻求对中俄的核优势,中俄有可能在核技术和弹道导弹技术方面加强合作。
俄国的分析家援引过去的例子,当中国工程师仿制了俄国的武器系统后,在个别参数上作了一些细微的修改(比如将某型反导系统的口径由100毫米改成105毫米),之后就将其用于出口。俄国的军工企业已经要面对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武器市场上的有力竞争,例如埃及和缅甸。在一些以前主要购买苏联武器的发展中国家,俄国的企业已经被迫向售价较低的中国公司出让了很多市场。如果中国最终有能力自己制造尖端武器系统用于出口(例如经过漫长等待的J一10型多用途战斗机),中国就会成为一个难对付的竞争对手。
在早些时候进行的一次协商中,由于担心会增强中国军工企业的竞争力,莫斯科拒绝向北京授权,在并不算太先进的FC-1型"枭龙"战斗机上安装俄制的引擎,因为中国计划向巴基斯坦出口该型飞机。
俄罗斯决定向中国出售最尖端武器的决定会引发美国的强烈反应。美国国防部认为"在国际上,美国欢迎俄罗斯作为一个建设性的伙伴,但是对于其不断向海外销售毁伤性武器技术表示关注"。美国的一些官员宣称,俄罗斯对武器交易的限制远不如西方国家严格,尤其是对一些受到侵犯人权指责的国家。
美国官员担心俄罗斯对华军售会加快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并改变台海军事平衡,使之向有利于北京一面发展。这一转变有可能使北京针对台湾独立的立场变得更为强硬,更倾向于对台北 使用军事手段,并增加中美两国因为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对抗的危险。基于同样的考虑,布什政府还尽一切努力阻挠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 中俄武器交易面临零和?
前不久,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中、俄两国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潜力已经丧失。中国在俄罗斯武器出口中占据的比重迅速下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俄罗斯武器出口中占70%的比重,到2006年时已经下降到了40%。在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中、俄武器贸易逐年降温的原因时,美国的多家研究机构和媒体表达了各自的观点。美国媒体声称俄制武器质量的低劣以及合同执行上的不守信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
美国著名智囊机构的观点则更具代表性。哈特森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理查德韦茨博士在2007年年初撰文分析了中、俄军事技术合作降温的深层原因。他的核心观点是:日益成熟的中国国防工业最终将使中国对俄国目前能提供出口的先进武器系统的需求减少。同时中国强大的仿制和自研能力有可能对俄罗斯的武器出口产生威胁。韦茨在他所撰写的《中俄武器交易走到十字路口》一文中写道:目前,中国的国防工业已经能独立制造越来越多的先进武器系统。中国开始减少从俄罗斯购买完整武器平台,转而更多的进口技术、子系统或者关键零部件,军工企业能够将其直接整合到独立设计的武器系统中。因此,俄罗斯面临着一个选择:接受中国有可能的订单减少或者向解放军出售其目前政策所禁止的更先进的武器。而出售更先进的武器系统意味着中国的国防企业有机会接触到更先进的技术,从而有可能将其运用到他们自行研制的产品中去,再凭借价格优势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与俄罗斯争夺订单。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中俄之间的武器交易出现了零和博弈的倾向。这种观点似乎得到了俄罗斯防务专家们的支持。俄事评论家利多夫金认为,在对华军售决策时,俄军方和负责对华武器销售的决策者对中国吸收俄军事技术的速度感到担忧,他们害怕继续向中国出售更先进的武器系统将会危害到俄罗斯的国际军火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