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启动南海110系统保障渔民南沙正常作业 | (回到Blog入口) | 中国对美国即将发表的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严重关注 »

经济危机是政治发展重大契机

值得一生回味的50句凡人语(26-30)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1296.html

 

26、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27、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28、最快乐的人并不是一切东西都是最好的,但他们会充分享受自己已有的东西。

 

29、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0、假如一千个人从我身边踏过的,我也能听出你的脚步声,因为999个人的脚是踏在地上,只有你的脚步声是踏在我的心上。

 

今 日 看 点 : 2009-03-01 ▲◆★●■☆

 

俄称10-15年内俄武器仍是中国唯一选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海洋权益何以频繁告急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forum_jp090226.shtml

 

圆明园兽首追索四大败因分析:中方准备不足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2-26/102617293454.shtml

 

中共中央选派工作组赴西藏维稳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09/02/hongkong090228h.shtml

 

希拉里用中国成语泄露其“天机”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551243

 

美国正在接近“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计划!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75192.html

 

经济危机是政治发展重大契机

http://news.sina.com.cn/c/2009-03-01/022815236297s.shtml

 

中国贪官去年平均受贿800多万

http://www.stnn.cc/china/200902/t20090228_987272.html

 

 




俄称10-15年内俄武器仍是中国唯一选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8  最近,俄罗斯MAIL.RU网站全文刊载俄罗斯记者马卡利耶夫撰写的“21世纪的中俄军贸发展趋势”文章下面是一位热心网友凌雪翻译的全部内容,我们刊登此文并不代表我们同意或证实其内容和观点。

  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军队,其数量为225万人。2006年,军费开支达到了360亿美元,是继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之后军费开支最多的国家。

  1979年初,中国实施了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加速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计划就是实施大规模的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1978年12月,解放军提出了军队四个现代化建设计划,并将其作为军队建设的长期目标。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建设一支现代化军队。

  在实施军队建设现代化计划的过程中,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具备对自己军队武器装备实施更新换代的能力,急需购买国外现代化武器装备。但是,1989年中国遭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武器装备禁运。为此,中国政府开始从俄罗斯大量购买武器装备。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与俄罗斯政府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以及从俄采购武器装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指出的是,中国政府在军事技术领域里确定与俄罗斯合作,是因为俄罗斯武器装备系统不仅在技术工艺方面,而且在价格方面都能满足中国的要求。这实际上勾画出了19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的俄中军事技术合作的蓝图。这幅蓝图在于,向中国出售武器装备和武器装备生产许可证。此外,其它军事技术合作也具有平稳发展的性质。中俄双方军事技术合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空军和海军武器装备领域这是因为无论是质量方面还是在数量方面,解放军武器装备在这些领域里最为落后。

  1992~2005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共计采购了281架苏一27和苏一30第四代战斗机,其中,105架战斗机是使用生产许可证组装的。应当指出的是,中国政府在采购武器装备方面的显着特点是:由采购组装部件向采购生产武器装备许可证转变,这不仅可以减少武器装备的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实现武器装备生产的自主性。鉴于中俄双方稳固的军事技术合作,截止2005年12月,解放军空军已经装备了14架伊尔一76军用运输机,并向俄罗斯定购了34架伊尔一76。同时,中国空军还装备了4架伊尔一78空中加油机,还向俄罗斯定购了4架伊尔一78。

  除了采购战斗机、军用运输机和空中加油机外,中国空军还从俄罗斯采购所必须的零部件,以便实现战斗机的国产化,首先是轻型战斗机的国产化。目前,已经形成批量生产的有歼一10战斗机,该机应该说是1990年代中国航空工业最出色的代表。歼一10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包括复合材料和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等。与其它战斗机相比,歼一10具有自己的明显特征,即采用矩形进气口,三角机翼和鸭翼。这种先进的气动布局可以保证战斗机的高度机动性能。为此,该机还安装了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以更有效地操纵飞机。这种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采用了4余度技术,大大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能。

代号为“1001”的歼-10验证机原打算于1996年试飞,后因飞行控制系统技术问题被迫推迟到1998年的3月22日。当时,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了“1001”验证机的试飞。在“1002”验证机试飞时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后,中国又研制出了两架歼-10验证机,并将其正式命名为歼一10战斗机。

  1999年之前,中国成都飞机制造厂共计研制出7架歼一10验证机,其中,前5架安装了WS-10型国产发动机,而后2架安装了AL一31F型发动机。

  1999年12月,2架歼一10验证机在中国山西延良空军基地进行试飞,共计飞行了140小时。2002年秋天,2架歼一10验证机又在甘肃的某空军基地进行试飞。
 
  2002年6月28日,中国成都飞机制造厂制造出第一架歼一10战斗机。

  2003年3月10日,歼-10正式装备中国空军。据悉,截止2008年1月,中国成都飞机制造厂生产了100架歼-10,这100架歼 -10装备了3个航空兵团。中国空军还打算采购300架歼-10。在国际市场上,歼一10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它可以与瑞典、美国和俄罗斯的战斗机相竞争。泰国空军司令曾给予歼一10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伙伴巴基斯坦已经签署了采购歼一10的合同。

  据悉,2010年巴基斯坦将从中国采购36架歼一10。此外,伊朗也打算从中国采购价值10亿美元的歼-10战斗机。

  此外,中国还从俄罗斯采购大批的军用直升机,其中包括米一8和米-17军用直升机。据国外专家透露,中国共计采购了300架米-8和米-17军用直升机。据悉,有40架米-17军用直升机安装了新型涡轮轴发动机,以确保其在4500米高空飞行。

  在规定的时间内,俄罗斯向中国海军提供了3艘956E956EM型导弹驱逐舰、数艘877EKM型常规动力潜艇,7艘636型潜艇。636型潜艇装备了CNB一5导弹系统,(“俱乐部一9”反舰导弹系统)。

  从1993年开始,中国空军开始采购首批C-300PMU防空导弹系统。首批C-300PMU防空导弹系统由8个营套组成,总价值为2.2亿美元。这年,中国还采购了32套5兀85T型拖挂式导弹发射装置(采用KPA3—265B型牵引车),每部发射装置装有4个发射筒,每个发射筒配有1枚 5B 55 y型防空导弹,每部发射装置配有4~8枚5B55Y型备用防空导弹。中国共采购了256~384枚5 B55y型防空导弹。

  1994年,中国从俄罗斯采购了120枚5B55Y型防空导弹,以便用于靶场打靶训练。1个营套的C一300PMU防空导弹系统,可以同时摧毁距离75千米的6个空中目标,同时,还可以引导两枚防空导弹对1个空中目标实施攻击。

  1994年,中国与俄罗斯签定了采购8个营套的C一300PMU1改进型防空导弹系统(采用MA 3—543M型牵引车)。C一300PMU1安装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其射程达到150千米。应当指出的是,该项合同中的一半C一300PMU1采用了易货贸易的方式进行成交。

  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又签署了价值4亿美元购买8个营套的C一300PMU1合同,其中,8个营套的C一300PMU1为32部发射装置和198枚48H6E防空导弹。

  2003年,中国从俄罗斯定购了16套C-300 PMU2新型防空导弹系统。该项协定价值9.6亿美元,包括64套5II85CE2/IIE2型拖挂式导弹发射车和256枚48H6E防空导弹。首次提交的8个营套的C一300PMU2于2007年完成了成交,剩余的8个营套的C-300PMU2于2008年完成成交。C-300P系统射程达到大约200 千米,射程高达到27千米。由于装备C一300PMU2,中国空军防空部队首次得到了有限拦截弹道导弹的作战能力。

  截止2008年为止,中国空军防空部队已经装备40个营套和160部导弹发射装置的C一300系统,其中,32部发射车装置为C- 300PMU,64部发射装置为C-300PMU1,64部发射装置为C一30PMU2。此外,中国空军防空部队已经装备1000多枚防空导弹。

据悉,中国空军防空导弹部队装备的俄罗斯研制的C一300PMU防空导弹数量,已经超过了与其作战性能相似的日本装备的美国研制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的数量。目前,日本装备了24个“爱国者”防空导弹连(120部发射装置),其中包括两个“爱国者”防空导弹连。但是,考虑到中国地源广阔的特点,中国空军防空导弹部队装备的40套C一300防空导弹系统,只能对中国的主要行政中心和重要工业区(北京、大连、上海和台湾海峡)实施防空作战。实际上,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由陈旧的“红旗一2”防空导弹系统(1950年代苏联向中国提供的C-75防空导弹系统)进行防空掩护。

  此外,2002年,中国从俄罗斯定购了两套C一300F“礁石”舰载防空导弹系统。C一300F装备了5855PM防空导弹,总价值为2亿美元。目前,两套C一300F安装在中国海军051c型导弹驱逐舰。051C型导弹驱逐舰两套C-300中由12部垂直发射装置和16枚5855PM防空导弹组成。在此应该指出的是,国外媒体报道对中国采购俄罗斯C-300防空导弹系统数量有误。据俄罗斯方面透露,中国从俄罗斯采购了4个营套的C- 300PMU、8个营的C一300PMU1和12个营套的c一300PMU2防空导弹系统。每个营套由6部发射装置组成,而不是4套发射装置组成。总之,中国共计从俄罗为

  采购了24套C-300PMU、C-300PMU1和C-300PMU2系统,其中包招144部发射装置。此外,中国还与俄罗斯就共同在中国境内生产C-300(“红旗一9”)防空导弹系统问题进行谈判;由此可见,中国空军防空部队装备了自行研制的C一300PMU防空导弹系统。俄罗斯研制的 C一300就作战性能来说,并不逊色于美国的“爱国者”。据悉,美国“爱国者一3”已经装备了直接命中拦截导弹,而俄罗斯C一30(防空导弹系统并没有装备这种直接命中拦截导弹。1997年,美国开始试验“爱国者-3”系统,1999年开始批量生产,2001年开始装备部队。2006~2008年,日本在东京地区部署了1个基地(4个营套)的新型“爱国者-3”,预计2011年之前,日本将在本土部署11个基地的“爱国者一3”防空导弹系统。此外,韩国和台湾分别装备了48和24个营套的“爱国者-2”防空导弹系统。

  2004年12月,中国与俄罗斯曾经签署(2005~2010年中俄双方军事技术合作协定》。但是,这项协定的内容没有公开。根据猜测,中国将增加采购武器装备的数量。中俄双方军事合作的新的趋势可以在上海合作组织中体现出来。在这个由多国参加的合作组织框架内,中俄双方曾于2005年和 2007年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在西方国家即将对中国取消军事禁运后,中俄双方军事合作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不排除中国从西方国家采购武器装备的可能性,但是应当指出,在今后10~15年的期间内,中国从俄罗斯采购武器装备仍将是其唯一的选择。由于从俄罗斯采购武器装备,中国军事力量出现质的飞跃,即武器装备由第二代猛升到第四代半。中国从俄罗斯即将采购14架苏一33舰载战斗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据悉,中国希望从俄罗斯采购这批舰载战斗机,以培养未来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中国海军认为,使用苏33舰载战斗机培养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可以大大缩短培训的时间。(来源:《舰船知识》杂志) ▲


中国海洋权益何以频繁告急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forum_jp090226.shtml


    (2009-02-24)日前,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中国政府重申: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历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国家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岛屿提出领土主权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

  2月14日,在俄罗斯海参崴附近海域发生的枪击中国货船事件更为极端。俄罗斯边防军悍然开枪射击,并冷眼旁观船上人员遇险不救,导致 7人失踪,生还希望渺茫。而不久前,日本海上保安厅要在中国钓鱼岛海域常驻可搭载直升机的PLH型巡视船,自称目的是“防范中国海洋调查船的入侵”。

  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无论是南沙群岛还是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历史上、法理上,我国都有充分的证据。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海上保安厅一直派遣船只到钓鱼岛周边海域进行所谓的警戒和安全巡视。2008年12月8日,中国两艘海洋调查船进入我钓鱼岛海域,对领海展开正常科学考查,不料此举却刺激了日本的神经,反诬我方“入侵其领海”,随即将常驻这一地区的常规巡视船数量由2艘增加至3 艘。日本在钓鱼岛上建灯塔,海上保卫厅加强防卫措施,政府向民间“租借”等许多个单独事件串联起来,就是有预谋的完整事件。日本加大力度强占中国钓鱼岛,强化“实际控制”,企图成为既定事实。

  以菲律宾、越南为首的几个东南亚国家先后宣称对我国南沙群岛的某些岛屿拥有部分或全部主权,有的派军舰和飞机巡逻;有的甚至在岛上构筑工事,派兵驻守,摆出“先占为王”的架势。武装船只甚至开枪开炮射击,导致中国渔民死伤,并武装劫持中国渔船及船员,以“非法入境”、“非法捕捞”等莫须有的罪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周边国家得寸进尺,悍然与中国对抗。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海洋权益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密集侵犯。究其原因,十分错综复杂,有着深刻的背景。

  世界能源消耗日趋严峻,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需要进口大量石油资源。南海石油资源估计有2250亿桶之多。菲律宾、越南同美国、法国等国合作勘探开采南沙石油天然气,越南每年开采三千万吨石油,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将世界主要大国利益与南沙问题捆绑为国际化利益共同体。 美国等国为实现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极力制造“中国威胁论”,在领土争端中日益明显地站在某些国家的立场上,暗中唆使,甚至是要挟。并与有关国家建立稳固的军事政治联盟关系,签署了相互防卫条约。而东南亚有关当事国把东盟作为区域共同体,基于共同立场,协力对抗中国,以达到其进一步侵食和霸占南海之目的。

  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不断深化,中国和周边国家均不同程度受到极大影响和波动。周边国家之所以挑起事端,也认为中国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难以抽身。而这些国家尽管也遭受金融危机重创,但是把侵犯中国权益当成转移国内矛盾的靶标,甚至把中国当做他们谋求重振国民经济和国民精神的牺牲品。

  长期以来,中国海洋权益保护存在大量空白。在没有实施定期维权巡航之前,进入我国管辖海域、侵犯我海洋权益的目标几乎90%以上未被发现。自2006年7月实施东海定期维权巡航以来,我国高频率和积极的巡航行动发现了大批侵权目标,有效遏制了侵犯我国海洋权益的各类行为的发生。但是许多突发事件难以应对,有一件事情就会形成严重的后果。

  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商讨解决有关问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周边一些国家得寸进尺,视我方的克制为软弱。主观上认为,中国在海洋问题上鞭长莫及,加之内部及国际因素多方面的掣肘,根本无暇顾及。

  可以预见,上述国家侵占我国海域、蚕食资源、巩固占领的行为不会中止,其国际化企图也不会消失。中国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日益严峻地侵害中国海洋权益和领土主权的事态发生,从而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王锦思) ▲


中共中央选派工作组赴西藏维稳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09/02/hongkong090228h.shtml


    联合早报网 2009-02-28讯 香港大公报报道,今年是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五十周年,也是去年两会期间拉萨“三一四”骚乱一周年,西藏稳定牵动世界神经。藏、青、甘、川、滇五省区高官近期均高调强调维护社会稳定,中央赴藏工作组、公安部、成都军区高官也往访西藏,共同部署维稳大计。

  西藏自治区方面,十八日召开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会议,传达中央有关精神,就维护西藏稳定进行动员和全面部署。这透露出中央对维护西藏稳定已经进行了全面部署,形成了“有关精神”。会议也透露“中央赴藏工作组”有关人员也出席了会议。

  据本报了解,中央从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公安部、中央外宣办等机构选拔了一批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拉萨协调当地党政做好敏感时期的稳定工作。

  ☆ 高官密集视察强调稳定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政府主席向巴平措连日来视察拉萨、昌都等市县,强调,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要最大限度地把各族群众发动、组织起来,形成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的天罗地网,坚决粉碎达赖集团的猖狂进攻,坚决打赢当前这场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人民战争。

  在藏族人口仅次于西藏的青海,省委书记强卫二月中旬视察黄南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州武警支队,要求保持高度警惕,加大情报信息搜集力度,及时掌握各种动态,做好维稳基础工作,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做好应急处突准备,依法果断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日前也到去年发生骚乱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考察,慰问执勤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也在近日视察了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云南也派出一位省委常委视察迪庆藏族自治州。

  ☆ 广泛接触藏族高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官在视察时,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广泛接触当地寺庙的高僧。如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赴黄南州与当地大寺庙隆务寺的夏日仓活佛、卡苏乎、香则仓活佛等进行座谈。甘肃省委书记陆浩专程到拉卜楞寺看望嘉木样活佛和七世贡唐仓活佛。

  春节期间,甘肃省还向各寺庙派驻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加强政策宣传,消除部分僧侣的抵触情绪,确保藏区的长治久安。西藏则于近日表彰了扎什伦布寺等十所守法先进寺庙。

  其他方面,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李作成中将近日均访问西藏。张新枫代表公安部出席了西藏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会议。而李作成则表示,西藏军区部队一定会与各族群众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形成拳头、形成合力,为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多做贡献。成都军区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西藏军区归其管辖。 ▲


希拉里用中国成语泄露其“天机”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551243


    中新网2月25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当地时间25日刊出署名评论文章说,为劝说中国与奥巴马政府在气候问题上合作,希拉里用了“临渴掘井”的中国成语。她的北京之行其实也是“临渴掘井”。奥巴马的中国问题专家毕竟在理解中国成语上有其限度。这一用词还可能泄露了希拉里的“天机”:加强对华外交的计划是形势所迫。

    ☆ 文章摘录如下:

  为让中国人知道对付气候变化的迫切性,西方人用尽心机。为了劝说中国与奥巴马政府的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合作,希拉里(希拉里)用了“临渴掘井”的中国成语。

  在对华外交中使用中国的成语,说明希拉里团队中包括了不起的中国问题专家(“知华派”),这与布什政府时不一样。

  使用“临渴掘井”,是比较高明的隐喻,算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这是是善意的提醒,还是尖刻的批评,抑或警告,中国人可以玩味。中国目前的一个形势是半壁河山大旱,气候异常,加剧经济困难。大旱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快速的人口增长、工业化和都市化,是担当“世界工厂”付出的必然代价。青山不再,绿水成污。然而,目前解决大旱的几乎最直接的、唯一的办法不是新办法,仅是千百年来的老办法,那就是掘井。

  也就是说,本来临渴掘井就不是根本办法,就是掘了井,即使是深井,缓解一时一地的干渴,也断然改变不了天变(变天)的趋势。

  但是,“临渴掘井”用在气候变化议题上比较好,但这词是把“双刃剑”。她可能不该如此用词,因为,她的北京之行也是“临渴掘井”。

  希拉里的美国如今特别需要中国的合作对付金融危机。她匆匆忙忙地到达北京,而她本人过去和中国的关系的记录不是太好,她的国家在过去60年一直与中国存在着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地缘战略对立。眼下世界大危机当前,因为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才转换方向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她和她的政府是否有点“临渴掘井 ”的味道?

  由此可见,进入奥巴马政府的中国问题专家毕竟在理解中国成语上有其限度。这一用词还可能泄露了她的“天机”:加强对华外交的计划是形势所迫。(庞中英)  ▲


美国正在接近“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计划!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75192.html

发表于 2009-02-27 刘力锋 原创文章

刘力锋“斗争”系列--题目《美国正在接近“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计划!》

    在2006年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就提出了“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计划,旨在未来战争中,运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在一小时之内摧毁全球任何一个目标以及在地球范围内夺取制地权、制海权、制空权、制太空权,而现今美国如愿以偿,2009年初,美国空军部长迈克尔·唐利正式宣布成立“全球打击指挥中心”(GSC),并表示“全球打击指挥中心”将确保美国的核心战略利益,确保美国有能力“一次性摧毁俄罗斯或中国所有远程核力量”。

    “全球打击指挥中心”的正式启动,标志着美国“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作战构想逐渐转变成了现实,美国庞大的战争系统已经进入了实战部署的状态,美国毫不忌讳地表示将矛头针对中国和俄罗斯,而且出现了势在必行的迹象,不难看出,美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甚至倚借这一独特的优势,丝毫不掩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美国作为一个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数十年来,以推行军事凯恩斯主义为利益的来源,美国军事力量的对外扩张已经上升到寻求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战略高度,美国强大军事力量就是维持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主要支柱,如果军事领域里受到任何形式的干扰和阻碍,导致美国军事力量丧失优势和活力,那么美国就会陷入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由此得知,“全球打击指挥中心”符合美国国家的利益,也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

    “全球打击指挥中心”和“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作战构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者扮演的是为后者服务的角色。“全球打击指挥中心”建立的起始目的就是为打赢未来大规模的战争提供条件和创造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否则斥资2亿美元成立的“全球打击指挥中心”形同虚设。一直以来,美国都想以低量的战争成本打赢一场全面化、数字化、高科技化的战争,“一个小时打遍全球”构想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节省战争成本,降低战争给美国带来的威胁程度。美国非常支持由高科技参与的新型战争,所以时至今日,美国仍然在不遗余力地打造庞大的战争机器,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辐射整个世界,威慑整个世界,目的就是要得到世界的臣服,在世界范围之内筑建顺从霸权主义的政治体系,维系霸权主义绝对的独裁统治。

    美国要想达到“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作战构想,必须启动空中打击力量、太空打击力量还有导弹打击力量的作战方式才能够达到类似于己有利战争形式,目前美国的“全球打击指挥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完善机制,构建运作的体系,也包括取得各个战斗部队的管辖权和控制权,主要负责对能够携带核武器的远程轰炸机部队和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部队进行指挥和操控,美国现役的战略轰炸机B-1“枪骑兵”(Lancer)的最大航程12000公里、B-2“幽灵”(Spirit) 的作战半径约为9600公里,如果在空中加油,航程可高达16000公里,B-52的活动半径就多达7000--8000公里,最大航程16093公里,以上三种战略轰炸机以及改进的各个类型机种都能够担负“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空中袭击任务,再加上太平洋舰队的辅助,快速地奔袭作战已经让世界其余的国家望尘莫及了;另外在美国本土部署的“民兵Ⅲ”洲际导弹的打击范围在12500公里以上,全球的任何一个地区都属于该导弹的攻击范围,而且该导弹能在最短的时间进入作战状态,也可以辅助美国实现“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构想;美国的军事力量开始在太空领域里蔓延和伸张,虽然美国在太空领域里尚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战斗体系,但是其在太空领域里的“冷威胁”已经给整个世界投下了阴影。

    美国完全可以使用常规武器实现“一个小时打遍全球”,在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美国都以“点状分散式”投放了军队和尖端的武器装备,一旦战争爆发,美国各个基地的驻军可以快速灵活的运行,在相互协同和相互配合之下,对局部地区形成“网状结构式”的包围,利用军事打击的方式将战场进行切割,致使敌人各个军种难以形成一体化的作战模式,也大幅度地削减了敌军总体的战斗力,从而让美国轻松地取得战场的控制权和垄断整场战争的制胜权。由于信息技术的功能日益突出,美国率先在军事领域里引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且建立了全球地理的信息数据库,利用卫星进行侦察活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区和任何一个角落的军事动静或非军事动静,美国都可以了如指掌,甚至锁定地球上的多个目标同时对其进行迅猛地攻击。如果美国直接针对中国进行打击,主要袭击的目标是:

    ☆ 一、固定目标(政治中心、经济建筑与经济设施、军事基地、战略资源储备重地或供应重地、交通运输线、通信系统等);

    ☆ 二、作战的军队,包括袭击我军海、陆、空、二炮以及各兵种的后勤保障部队。美国袭击的目的:一、直接瓦解我国的应战能力;

    ☆ 三、瘫痪我国整体机构的运行;

    ☆ 四、阻止我国战争系统的启动或削减我国战争系统的整体功能。


    “一个小时打遍全球”是美国的国家战略,也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已经不再满足运用高新技术的武器打赢现代战争,它更需要提高战争的速度,缩短战争时间,最后赢得战争,夺取战争的利益,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世界较为普遍地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也必然对我国在领土统一的问题上带来隐患。美国能够动用高科技武器在现代化战争中实现的兵贵神速的神话,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与单极霸权的梦想将会在美国“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战术中得到巩固和延续。

    我的奋斗:一切为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与至高利益而战斗!

   如若转载,请在题目中标注“刘力锋”,尊重原创,杜绝剽窃等无素质行为,谢谢! ▲


圆明园兽首追索四大败因分析:中方准备不足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2-26/102617293454.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6日 国际先驱导报: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金微记者梁辉、褚雯、张之简发自北京、巴黎 在巴黎大皇宫展厅内,摆放在中心位置的两尊铜兽首格外显眼,幽暗而柔和的灯光照在它们精致的玻璃罩上,更是增加了一丝神秘感。旁边制作考究的说明文字,透露了它们显赫的身份背景。它们就是来自中国圆明园的鼠首和兔首。然而,等待它们的,是一场难以阻止的拍卖。

  为扭转铜兽首被拍卖的命运,2名中国人和8名法国人在法庭上展开激烈的辩论。2月23日上午的巴黎大法院,只能容纳30人的紧急审理庭里,因此座无虚席。在原告辩护律师席上,坐着的是中国旅法律师任晓红,以及她的一名法国助理;而相视而坐的则是来自法国文化部、佳士得的8位辩护律师。两个小时的唇枪舌箭,随着法官的裁决而一锤定音,法官驳回了任晓红提出的禁拍请求。

  这一锤传至中国,已是24日的凌晨三点。

   ☆ 法国律师“威胁”法官

  任晓红的呈词只有十几分钟。她试图说服法官,“如果不能归还,至少希望能够把兽首放在法国博物馆里,而不是放到拍卖会上。”然而,令她措手不及的是,接下来对方8名辩护律师的轮番发言,几乎占去多数庭审时间。“在2个小时的庭审中,我们几乎没有发言的时间。”任晓红在庭审结束后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表示。

  对方8名辩护律师的强大阵营,无疑给了任晓红巨大的心理压力。何况,对方还是是有备而来。对方辩护律师直接摊牌:鼠首兔首铜像既然是中国的东西,应该由中国政府或有中国文物管理部门充当原告。任晓红所代理的原告——“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不是直接的利害关系者,没有资格作为原告提起上诉 ”。

  庭审当中,颇令人尴尬的是,被告律师拿出中国民间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及律师团在中国媒体发表的一些言论,指责中国媒体拿圆明园兽首造势,鼓动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以此证明原告是恶意诉讼。这让法庭上的任晓红一度颇为被动。被告律师甚至用威胁的口吻向法官直言,如果败诉,法国的博物馆将会被搬空。

  辩方律师的说法最终得到了法官的认同,法官因此做出了驳回禁拍请求的裁决。任晓红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直言,“我们料想到了这一结果。”

  此时,紧急飞赴法国巴黎的刘洋正在法庭门外徘徊,他正焦急地等待法官裁决的结果。因为整个庭审都用法语进行,只略懂英文的刘洋,很快就走出了庭审大厅。庭审结束后,刘洋遭遇到一群法国媒体的记者,一些法国记者语气略带刁难地向刘洋提问:“你回到国内后是不是会成为民族英雄?”“你是不是可以因此赚很多钱?”……

  中方律师赴法追讨流失文物的消息,早已引起法国媒体的关注。尤其是铜兽首持有人皮埃尔?贝尔热开出“以改善人权换回文物”的条件后,法国媒体做出了呼应的姿态,一起普通的文物纠纷竟然还被打上了“人权”的政治标签。

  ☆ 中方准备不足仓促应战

  裁决结果传至原告“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会长高美斯耳中时,他正在西班牙出差。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电话采访时,他坦言对裁决结果不感到惊讶,但是他强调,上诉是想唤醒法国公众对文物的正确认识。

  高美斯与代理律师任晓红都预料到了裁决的结果。尽管如此,诉讼过程中也有让任晓红感到遗憾的地方。早在庭审开始之前,与中国民间律师团的关系问题就让高美斯和任晓红备感压力。法国有人利用高美斯与中国民间律师团的关系做文章,说他是拿了中国政府的钱给中国办事。为了回应这种声音,高美斯2月20 日向媒体发了一份声明,表明自己与中国民间律师团以及刘洋个人没有任何接触,他的司法行动没有接受中国方面的任何资金支持。

  刘洋无疑是媒体关注的另一焦点人物。在得到败诉的消息时,刘洋表示虽败犹荣,“因为在法国巴黎的法庭里面,我们发出了中国人不屈的声音。”对于律师团下一步的打算,刘洋发誓要把官司继续打下去,“想要回自己的孩子就得交赎金?他们就像是绑匪,真是可耻。”刘洋表示,还要采取措施,力争让这次拍卖流拍。若不能流拍,将找到买首人,重新提起诉讼,以形成共同侵权为由,将其与拍卖方列为共同被告。

  在任晓红看来,继续打官司的打算有些不切实际,她表示,她自己不会再提起上诉,因为“这个案子的特殊性在于两个铜首是150年前抢来的”。

  不管这场官司是否要继续下去,中国方面律师团的准备显然是不太充分的。此前,有媒体报道“追讨”律师团致皮埃尔?贝尔热的律师信就存在不少问题。一名不愿具名的法律界人士在阅读信的复印件后表示,该信起草得不谨慎和规范,事实不够确凿,操作手法显得粗糙:譬如“佳士得”误为“佳士德”,语气也显得情绪化。这位法律界人士说,追讨律师团“要改进的实在是太多了”,包括准备工作不足、资金不足、中外沟通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 诉讼主体缺位成要害命门

  法庭上,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审理程序,法官一纸“原告没有上诉主体资格”直击控方要害。按照辩方律师的说法,具有上诉主体资格应该是中国政府或圆明园管理处等官方机构。

  巴黎大法院的驳回声明,在中国国内引起反响。究竟谁才具有上诉主体资格?《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把批评的矛头直指圆明园管理处,该评论文章认为,此次文物追索诉讼的最佳原告是圆明园管理处。“一些相关的政府部门,如圆明园管理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的表现,实在令人沮丧之极。”

  对于来自舆论的批评与质疑,圆明园管理处颇为无奈。圆明园新闻发言人宗天亮回应说:“圆明园管理处作为一个文物的行政管理部门,其所有职能的履行都是在目前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框架范围内来进行。圆明园管理处声明的言外之意,是国家没有赋予它追讨海外流失国宝的职责。

  显然,圆明园管理处受制于体制,而具有民间性质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是否更适合担任追讨的主角呢?该基金副总干事牛宪峰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文物追讨可以通过国际组织协商,通过文化交流等等方式,“但是一旦上了法庭,其他的路就都被封死了。通过诉讼就要有效果,不能闹笑话。”

  牛宪峰的话透露出他的担忧。在他看来,一旦付诸法律,就要有把握,因为败诉可能给以后的追讨带来法律上的障碍,“别人会把这当一个案例,拍卖流失文物因此也会成为一个默认的商业惯例。”

  ☆ “一个人的战斗”行不通

  对于此次中国民间律师团的追讨行动,法国主流舆论普遍认为,因为时效问题难以成功。高美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无奈地表示,深知要收回这些兽首绝不容易,绝不是以一人之力就能办到的。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文物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圆明园铜兽首的价格在上世纪80年代还只有500美元,而现在涨到了离谱的一亿元人民币。在佳士得公司的网站上,“鼠首”和“兔兽”分别估价800万到1000万欧元。文物界人士认为,这样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文物本身的价值上限。

  这无异于“敲诈勒索”,牛宪峰对此深有感触。近年来,圆明园铜兽首的价格一路攀升,这给“中华抢救海外流失文物专项基金”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日前亦表示,反对用中国的钱“回购”中国自己的东西,更不赞成拍卖。

  那么面对如此困局,中国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实现文物的回归呢。宋新潮表示,可以通过相应补偿以回赠方式追回,并鼓励通过基金会和个人捐赠的方式,以促成回归。

  据了解,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曾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先后从英国、美国等地成功索回中国文物3000余件。刘洋也强调:“ 全世界文物流出国和地区已先后操起法律武器,讨还非道德方式流出的文物。而我国却尚未形成一支研究实施追索抢救和保护文物的法律队伍,我们决心担当此责。 ”应该说,追索国宝,只靠“一个人的战斗”是行不通的,需要来自政府、民间团体乃至个人等各方的共同合力,依靠包括法律、外交在内的各种手段,持续地不断努力才有可能。▲


经济危机是政治发展重大契机
http://news.sina.com.cn/c/2009-03-01/022815236297s.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1日 中国新闻网 继《民主是个好东西》之后,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又一部重要访谈录《让民主造福中国》面世。二十八日,俞可平在该书的新书发布会上,畅谈中国的民主话题,并就经济危机以及即将到来的“两会”等热点话题提出精辟见解。

  ☆ 让民主真正造福中国

  《让民主造福中国》一书汇集了俞可平教授近两年来的重要访谈、演讲,以及相关媒体报道,包含了他最新的政治思想和观点。

  俞可平介绍说:“这本集子虽然论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像争议大的话题,如普世价值的问题,还有我非常关注的反腐败问题,但总体而言,重点仍然在中国的民主政治。”

  他说:“其实,我想回答的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要不要民主’。如果不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人们都会以为这是个伪问题。但有一篇文章在网上很热,叫《你看,没有民主的中国多好啊》,这种论调还有不少人支持,而事实是我们有民主,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除了这种极端的论调,更多的是对民主“抽象上肯定而具体上否定”。我希望澄清的是,民主不是你想不想要的问题,而是必然的。”

  他强调说:“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根本目标。我们之所以要把人民民主当作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因为民主不是空洞的说教,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简而言之,正像本书书名所揭示的那样:发展民主是为了造福于我们伟大的人民,造福于我们伟大的国家。”

  ☆ 经济危机也是政治发展重大契机

  在谈到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时,俞可平说:“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前所未有地增强,尤其在经济上,这是从没有过的现象,连西方发达国家都在指望着中国有更好的表现。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会这样?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我国三十年来选择改革开放的基本道路、基本模式是正确的、成功的。‘改革开放’四个字是非常了不起的。”

  俞可平指出,我们遇到这场严重的危机,也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如果我们能够积极有效地处置、顺利地克服这个危机,那么我们的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

  但是他也提出了一些担心。“现在我们压倒一切的是克服经济危机,要把经济搞上去,这个过程当中,有人可能提出一些偏颇的理解,以为其他的发展就不重要。如果以为经济、民生重要,社会和谐、民主政治不重要了,那我们就很有可能犯大错误。”俞可平说。

  “我讲的这个危机也是契机,不光是经济发展的契机,也是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因为,危机会考验我们的执政,同样它也会逼迫我们做一些突破性的变革。我认为这次危机是改革的很好契机。比如利益分配机制需要突破。我很高兴地看到,这次经济危机中,我们政府抓住契机对社会保障加大了力度,未来还会有所突破。还有,反腐败需要突破,党内民主需要突破,基层民主需要突破。因为这些改革会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地更加和谐、更加公正,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和睦。”俞可平举例说,“有些地方官民关系很紧张。一些官员看到社会群体性事件就感到紧张,以为是社会的稳定机制出了问题,其实不是的。从根本的原因来看,这是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的问题,政府公信力是与扩大公民参与有关系,还与公民的参与渠道有关系,这些方面的改革都需要突破。”

  对于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俞可平透露自己一直都在旁听,他希望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俞可平对人大制度近年来的创新给与了肯定。他说:“我去深圳人大代表工作站考察,看到那里运行得非常好,人民把关心的问题通过这里传达到人大会议上,这种制度创新的效果非常好。这么好的制度希望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认真总结向更多的地方推广。”(完)  ▲


中国贪官去年平均受贿800多万
http://www.stnn.cc/china/200902/t20090228_987272.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星岛网 2009-02-28讯】落马贪官的“胃口”有多大?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贪官受贿平均值是人民币884.1073万元。这与2007年相比,大幅度地上升,2007年的受贿金额平均值为253.29万元,贪官“胃口”大了近3倍。有媒体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收入”等概念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出现“平均受贿”的说法,颇具“戏剧效果”。

  据《法制晚报》报道,统计显示,中年贪官“胃口”最大。46岁至50岁这个年龄段是涉案金额最高的,平均为1500多万元。其次是50-60岁年龄段,人数是17人,占总样本数的21.8%,平均涉案金额是1400多万元。涉案金额最少的是36-40岁年龄段,平均为236万元。

  从涉案金额与职务对比来看,虽然处级干部占的比例最大,但是涉案金额最多的却是局级干部,涉案金额的平均值为1595.31万元,而处级干部的涉案金额为746.29万元。与2007年的统计数据比较,局级干部的绝对人数减少,2008年案发时最高职务为局级的干部为35人,而这一数据在 2007年则为46人。

  对此,《中国青年报》分析,在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工资”、“平均收入”、“人均储蓄”等概念的基础上,增加“平均受贿”这一新概念颇具戏剧效果。

  分析认为,“平均受贿”概念的引入折射出中国政府官员贪腐现象的“普及性”,同时数目之大也反映出贪腐的严重程度,也可解释普通百姓对贪腐现象的深恶痛绝。但反腐就是反腐,要将腐败“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得一个平均值,问题不再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而是变成了“代数问题 ”。由于数字化,腐败的真相被扭曲了,被遮蔽了。

  因为,一方面可以为千万元以上的巨贪减轻舆论压力和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没有达到平均线小贪产生不平衡心态,因而在未来向“更高的目标看齐”。

  分析还说,中国政府对贪腐行为打击的声浪可谓一波高于一波,但是贪腐水平几十年来却是水涨船高。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裴敏欣认为,中国政府官员因为贪腐而“东窗事发”沦为阶下囚徒的不到3%,因而贪腐便成为官员们“高回报、低风险”的敛财手段,政府官员易于在回扣和贿赂的诱惑下成为欲望的俘虏。▲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March 01, 2009 09:19 A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中国启动南海110系统保障渔民南沙正常作业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中国对美国即将发表的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严重关注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