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喝水的17个误区 13、淡盐水的坏处
淡盐水是指相当于生理浓度的盐水,每百毫升中含 1克左右的盐分,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几种用途:一、大汗之后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和钠;二、腹泻之后补充由肠道丢失的水分和盐,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三、淡盐水漱口能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减轻口咽部炎症造成的红肿。但是,淡盐水不适合心脏功能不好,有高血压的人饮用,特别是在早晨,当血液粘稠度最高时,饮用淡盐水会加重口干,促进血压升高。
今 日 看 点 : 2009-01-07 ▲◆★◇●■☆□
印称将把巴基斯坦参与孟买袭击证据交给美中
http://news.sina.com.cn/w/2009-01-06/142616988319.shtml
中国引诱顶级学者回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b0f32b0100brxr.html?tj=1
新疆测绘局披露3名英国人在中国非法测绘细节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1-06/1320537631.html
新京报:三鹿公关成功是媒体责任感的缺失
http://news.sina.com.cn/pl/2009-01-06/075316985680.shtml
印称将把巴基斯坦参与孟买袭击证据交给美中
http://news.sina.com.cn/w/2009-01-06/142616988319.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6日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徐思邈报道 ,印度方面近日接连表示已经掌握了巴基斯坦参与孟买恐怖袭击的“证据“。印度媒体还称,印度将把这些证据交给中、美等国。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6日将会把“巴基斯坦参与孟买袭击的重要证据”交与中国。此前,印内政部长齐丹巴南称,“孟买袭击案的复杂性意味着该案件必有巴基斯坦‘国家行为体’的插手,几天后他将带着证据卷宗前往美国。”
此外,印度总理辛格6日也表示,有证据证明巴基斯坦某些政府机构参与了去年11月份的孟买恐怖袭击案。法新社的报道说,辛格在讲话中称,“印度政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恐怖分子能够进行复杂和精确的袭击,肯定得到了巴基斯坦某些政府机构的支持。” ▲
中国引诱顶级学者回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b0f32b0100brxr.html?tj=1
美国《华盛顿时报》文章,原题:中国引诱顶级学者回国 越来越多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学者自愿回到祖国,这个新现象受到美国重要研究学府的密切关注。中国政府、大学、企业以及富裕的个人努力让这个共产主义国家成为各个领域受人尊敬的国际玩家,他们的努力是促使这些学者归国的部分原因。
为了实现梦想,成为更加强大的世界玩家,中国不得不改变最杰出的人才向西方转移这一趋势。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知识自由以及经济条件方面的限制促使大多数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公民避免回国。
多年来,政府要求到美国留学的学生签署学成就立即归国的协议。这种做法令学者没有足够的时间获取国际经验,或者建立事业所需的专业联系。因此,多数人都会留在美国,或者搬到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等其他西方国家。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意识到了这种方法的错误,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始实施把学者带回国的计划。
《高 等教育纪事报》驻上海记者马语琴(Mara Hvistendahl)说:"思念祖国的学者们发现了他们的机会。1998年,中央政府公布一项计划,给少数精英学府投入大量资金,以促进它们的国际地位。该计划让九所顶级学府各获得相当于1.2亿美元的赠予,并规定当中20%用于海外聘请。"
从种种迹象来看,这项计划的效果超出预期。据新华社报道,为了在2006到2010年间诱使20万名海外中国人归国,人事部成立科学中心,允许科学家继续他们在海外已经开始的研究。政府还更进一步,在五年内成立50个特殊的技术创新中心,帮助归国的科学家创业。
对于在美国受教育的中国学者而言,种种优惠待遇是吸引他们回国的另一个诱因。除了其他好处,他们还可以进入一流大学,受聘成为高端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新疆测绘局披露3名英国人在中国非法测绘细节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1-06/1320537631.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6日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报道,2008年9月,3名英国人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非法测绘,被没收相关设备和测绘成果数据,并被处以2万元人民币罚款。昨天,新疆测绘局办公室副主任康伯平接受了中国之声的独家专访,详细披露了这一事件的过程:
中国之声:当时他们是在哪些地方非法测绘啊?
康伯平:就是在我们的5个县市,柯坪县、乌什县、温宿县、阿瓦提县、阿福苏市。
中国之声:他们都进行了哪些非法的活动呢?有哪些数据呢?
康伯平:他们就是用GPS采集了6000个点,对地形地面的特征的分析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在问他们的时候,用来干什么?他们都是遮掩的,或者就是不回答。
中国之声:其实就是说:某种程度上,他们来中国确实有一些秘密的任务在身上。
康伯平:对,我觉得他们所谓的科学考察是不是个幌子,这个也不好说,而且他们自愿放弃了听证的权利。
中国之声:也就是说,他们对中国政府对他们进行的处罚是接受的。
康伯平:对。
中国之声:针对目前这种非法测绘比较多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呢?
康伯平:我觉得这个监管非常难,这几年我们发现了几个案件,然后就做了宣传,就是希望各个部门的人,包括普通的老百姓如果有这方面的常识,提高警惕性。
专家:非法测绘威胁国家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
在人们的意识中,测绘活动只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考察,很难想到非法测绘会有什么危害。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姜春良少将昨天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指出,非法测绘威胁国家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
姜春良:测绘在现代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过程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军事上,现代战争经常是运用大量精确的武器打击对方目标,比如说,军用机场,它的经度、纬度、坐标数据,被获得之后,输入精确指导武器当中,从远距离就可以对这个目标进行精确的打击,所以它重要在这个地方,这就是为什么这次被处理的三个英国人,他们手持GPS测量新疆的有关目标数据之后遭到我们处理的重要原因,如果这个人手持有一个GPS的话就可以准确地把当地的数据测量出来,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情报提供给有关国家使用。
中国之声:测绘活动对军事的影响非常大,像这种非法测绘对民用方面有什么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姜春良:现在实际上对我国进行非法测绘的外国人他大部分都打着旅游探险、考古、双方科研教学合作的名义,非法测绘我国的民用的,比如交通,铁路、民航、机场、水利设施、城市设施这些目标信息以后,大都可以了解我国的经济实力发展变化以及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某种程度上他们非法测绘的数据都提供给外国的有关情报部门了。这次在新疆发现的这三名外国人不是第一次,在这之前已经有几次发现日本人,还有其他外国人非法测绘我新疆广泛地区的一些涉及到机场建设设施,景区敏感目标的信息,江西、上海、长白山以及我国西南、华中、华北等地区都有大量的外国人非法进行测绘,这对我们国家的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中国之声:在2007年4月份处理了在新疆非法测绘的日本公民,为什么新疆地区会比较多的出现这种情况?
姜春良:新疆地区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新疆是我国的核试验基地,这是外国情报人员对新疆感兴趣,非法测绘的这个重要原因。另外新疆是我们国家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有大量的民用和军用设施,这些设施的发展变化又比较迅速,所以投入测绘新疆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了解我国新疆地区的变化,对外国一些抵制我国的势力提供有用的情报。同时新疆周边的国家比较复杂,与8个国家接壤,这样处于比较敏感的地区,所以新疆地区成为我们国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区域,所以是非法测绘比较经常发现的一些地方,所以这个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 新闻链接:
近年来,一些外国组织或者个人来华非法测绘事件呈现多发态势:
2005年9月,两名日本人秘密对新疆和田机场进行测绘,被递解出境并处以8万元人民币罚款。
2007年3月,4名日本人非法对新疆艾丁湖地区进行测绘,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同是2007年3月,一名日本人未经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上海各主要道路进行导航软件测试活动。被罚款2万元人民币。
还是这一年3月,两名日本公民以考古研究名义,在江西南丰、鹰潭、上饶、铅山等地擅自实施测绘活动,被罚款2万元人民币。
2007年4、5月间,两名台湾人因从事非法测绘活动被大陆相关部门逮捕。
2007年8月,3名韩国人在长白山地区进行非法测绘活动,被依法处罚。
2007年12月,外国人卡尔o海文未经许可擅自在河南洛阳进行测绘活动,被处以10万元人民币罚款。
做出这些处罚的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外国组织或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外国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海域从事测绘活动,必须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新京报:三鹿公关成功是媒体责任感的缺失
http://news.sina.com.cn/pl/2009-01-06/075316985680.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6日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详细梳理三鹿庭审司法材料,不难发现其“用广告影响媒体”的做法。 1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以“不可思议的崩溃”为题报道,法庭出示原三鹿副总张振岭证词显示,2008年6月出现肾结石病例报告后,三鹿负责人田文华7月要求其做好媒体工作。当时湖南、湖北反映问题较多,三鹿通过投放广告,不让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见诸报端。事后来看,这种策略显然取得了一定效果。
就在去年9月11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公开曝光后,一份以“安抚消费者”、“与百度合作”为主的“三鹿关于危机事件的内部文件”也为媒体所公开。但这份庭审司法材料显示出,三鹿的媒体公关对象远不止百度一家。那么,三鹿的广告,何以能攻下某些媒体的“关”?
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因此媒体也免不了情况复杂,但整体来说,它们仍在背负各种重担下拱力前行。山西“封口费”事件之后站着一名叫做戴骁军的记者,三鹿事件背后同样站着正义的媒体人。正如新闻出版总署负责人所指出的,山西“封口费”事件中,真正市场化程度高的报刊没有出现在“黑”名单中,这证明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多重视自身品牌建设的媒体能保持新闻职业操守。但这些并不是可以自矜的理由,事实上,当名目种种的封口费俨然横亘于所有人的眼前,所有的开脱只能加剧自身的羞愧,因为我们最终需要向媒体索要它们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及道义感,向立法索要维护媒体伦理的方法。
并不是所有媒体都表现出“不可思议的崩溃”,但即使是个别媒体的无良表现,却都将构成对全行业公信力的侵蚀。那么,媒体永远不允许丧失其作为媒体的特征是什么?是公信力,是良知,是对于最大化公共利益的诉求与职责。这是媒体永远不能够出卖的存身之道与立身之本。
不论是三鹿事件中个别媒体的表现,还是“封口费”事件,都表明媒体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免疫力。媒体同样有关于生存与发展的经济诉求,而如果相关法律规范缺失或在执行过程中变形,便极有可能衍生出一些众所周知的“潜规则”。
因此,完善法律规范的关键仍在于怎样真正保证媒体的公信力,比如在内部实行严格的采编分离,在外部则确保媒体权利,使其经营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运行。事实上,一些媒体丑闻最终通过媒体曝光也表明,那些出卖舆论监督以及媒体良知的丑闻,仍需要通过进一步扩大舆论监督、激励新闻良知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