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生回味的50句凡人语(1-5)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1296.html
1、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2、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控制,那就控制好自己。
3、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眼泪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4、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哭,唯一值得你为他哭的那个人,永远都不会让你为他哭。
5、两人相爱时,渴求无限甜蜜的吻,但为何在争吵时,却要用接吻的嘴互相伤害呢?
今 日 看 点 : 2008-11-22 ▲◆★●■☆
美军情报部严守中国核武库机密意欲何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4553070100bgmm.html?tj=1
美议员:中国正在挑战美国“航天统治”优势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11/1121_342_889181.shtml
英媒:越亲美反华高涨 不欢迎中国军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4be6a0100ba5s.html?tj=1
中国造航母保护300万平方公里领海毫不为过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11-22/1228531350.html
美国国会称中国网络战可打乱美军全球部署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1119
看不懂、弄不清、做不到、吃不消——医改
美军情报部严守中国核武库机密意欲何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4553070100bgmm.html?tj=1
2008-11-21:香港《南华早报》11月20日文章,原题:美国在保守中国的核“秘密” 五角大楼和美国政界的高官经常毫无证据地声称中国武器开发过于保密。媒体随后会适时地把他们的不满作为事实来报道。不过,眼下尚不清楚中国军方是不是要比美国国防部更加保密。可以保险地认为,一个国家的核武库和武器研制项目属于保守最严密的军事机密。但在这方面,中国对美国政府是出奇地开放。
笔者注意到,9月份一期的《今日物理》杂志刊登了一篇讲中国核武器计划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前空军部长里德。他之所以了解这些,是因为他的同事斯蒂尔曼博士1990年获准两次将中国关键的热核武器研发和试验基地看了个遍。斯蒂尔曼还于1991年到1999年期间先后参观7次。斯蒂尔曼博士当时是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技术情报部主任。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就是该实验室研制的。中国人清楚地知道斯蒂尔曼博士是谁以及他想要什么。他提出参观,很快就获准了。他参观了作为中国核武器综合体的主要部分以及几个偏远的试验场。他还看到了武器设计、试验设备以及当时为止中国核试验的记录。
为什么中国人要这样做?里德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或许中国人是想威慑。倘若美国了解中国的核能力,它在台湾周边和太平洋应该会保持更谨慎的军事姿态。 ”北京把国家利益定位为建设,其国内事务要求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军队在政策和设计上都是防御性的。相比之下,美国将国家利益定位为全球,这经常要求出动军队保卫。从军事上来说,美国是所有国家中最具进攻性的。
但为什么里德先生现在发表这篇文章呢?笔者怀疑,这是因为他的朋友斯蒂尔曼博士在出版《中国核武器计划揭秘》一书时遇到了麻烦。该书是斯蒂尔曼博士根据本人在华经历写成的。美国政府在2000年禁止该书出版,认为它包含了机密材料。几年来他徒劳地为此打了几场官司。
可以说,中情局和五角大楼成功地阻止了公众从美国最前沿科学家那里获取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信息。美国正在为中国人保守后者十分乐意泄露的军事机密。▲
美议员:中国正在挑战美国“航天统治”优势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11/1121_342_889181.shtml
2008年11月21日人民网军事在线北京11月21日电路透社消息,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兼情报委员会委员DutchRuppersberger在“航天基金会”会议上说:“我们不再有那么多资金了,必须需要团队合作。”他表示,美国已不堪承受军事航天计划再发生失误的代价,美国迫切需要一个在卫星的筹资、发展、使用方面的明确计划。
卫星已成为军事及情报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另有很多民用用途。
Ruppersberger坦言:“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危险地逼近和挑战美国航天统治优势,我们花费了数以十亿计美元,没有失败的馀地了。如果能通力合作,我们还能保住自己的优势……世界安全最大的威胁就是控制航天的能力”。
Ruppersberger称,他认为奥巴马上任后会迅速审查航天计划,因这些计划开销巨大,并被赋予极高的重要性。Ruppersberger没有透露具体情况,但他表示部分机密计划进行良好。但改革仍会使所有计划受益,包括制定一些全面的线路图、明确指定负责人、以及在目标定位等领域进行改造等。▲
英媒:越亲美反华高涨 不欢迎中国军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4be6a0100ba5s.html?tj=1
2008-11-20 英国广播公司(BBC)11月18日报道说,越南政府似乎并不愿意凸显“郑和号”在两国存在领土争议时到访的重要性。郑和号抵达岘港访问,不但没有受到越南媒体的重视,它们在报道的时候也没有提及“郑和号”的船名。
BBC说,越南不想见到因“郑和号”访问而引发反华情绪,或者公开的示威。
BBC还说,在华人看来,15世纪的中国历史航海名人郑和是位值得纪念的人物,但对越南而言就不同了。越南认为郑和下西洋使中国拥有了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主权。
报道说,在此次“郑和号”访问岘港之前,美国海军的马斯廷号宙斯盾驱逐舰在上个月也访问了越南。“郑和号”的访问被看成是越南试图在中越和美越关系之间取得平衡。
◆ 小资料 ◆
岘港位于越南中部,北连顺化,南接芽庄,背靠五行山,东北有山茶半岛作屏障。海湾呈马蹄形,其水域面积约106平方千米,水深lO米以上,形势险要,为天然良港。岘港同时是越南重要海军基地,是越南海军三区司令部驻地,可停靠万吨级军舰,且由于地形隐蔽,便于组织对海对空防御。港区东部有越南海军 X50修船厂,可修理350吨以下的小型船艇。岘港也是商用港,有4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岘港还是越南最著名的海滩度假胜地,其名气可媲美印尼巴厘岛,漫长的海滩丝毫不逊色于马尔代夫。除有蓝天碧海之外,它还有充满农乐中国风情的古城。岘港早在17、18世纪期间已非常繁华,现更发展为越南三大城市之一,人口约70万人,目前以渔业和旅游业为主。▲
中国造航母保护300万平方公里领海毫不为过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11-22/1228531350.html
2008年11月22日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本报军事观察员 邱永峥
最近一段时间,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掀起新一轮的“中国海军威胁论”,且越来越集中在中国“蓝水海军”建设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呢?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冷战思维,导致这种怪论一再浮现。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如此广阔的领海需要一两艘航母来维护一点都不为过,可中国直到现在仍没有自己的航母。相比之下,全世界现役航母有30余艘,除中国之外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有航母,而美国一家就有11艘!就连印度和泰国都有自己的航母。尽管如此,当中国仅仅提出自己有发展航母的权利时,西方媒体就一片大哗,这显然是不愿意看到中国军力的真正强大,因为国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强国想一直拥有强势的主导权。
事实上,中国是否发展航母是非常谨慎的问题,因为这涉及中国“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有多长,海军需要维护的战略防卫空间有多大。
维护海上运输生命线,直达南海实属必然。那么去不去马六甲海峡?美军若在波斯湾或印度洋设卡拦截,中国海军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讨论的。解放军前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即便有很深的航母情结,他在回忆录中仍不忘提醒,发展航母要“准确定位,慎重决策”。
其实,眼下中国海军更多的精力在于配合国家外交,展现海军新形象。如中国海军“郑和”号训练舰,18日抵达越南中部的岘港市仙沙港,开始对越南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中国海军军舰首次访问越南,目的是进一步加深两国军队特别是海军之间的友谊,与西方所说的“威胁”风马牛不相及。▲
美国国会称中国网络战可打乱美军全球部署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71119
2008-11-21: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声称,中国网络战和太空战能力不断提高,可以利用网络战能力打乱美军的全球部署计划。
据英国《卫报》2008年11月20日报道,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声称,中国网络战和太空战能力不断提高,可以利用网络战能力打乱美军的全球部署计划。“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还声称,中国的网络战和太空战能力可以使中国在任何一场局部战争中取得优势。
◆ 网络战可使美国瘫痪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发布报告诬称,美国政府、国防企业和商业部门频频遭到来自中国电脑的远程攻击。该报告煞有介事地说,这种远程网络战能力可以使中国“随时对世界上任何地点发动网络攻击”。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报告中透露,2007年美国共有500万台电脑遭到攻击,美国网络共遭受到43880起大规模网络攻击,攻击总数量比 2006年增加了三分之一。
该报告警告说,中国发动网络战的能力“非常娴熟,以至于美国可能无力阻止甚至无从察觉(网络间谍活动)”。
不仅美国政府和军方高度依赖网络,就连社会保障、电力供应和自来水净化这些民生部门也都是依靠网络进行管理,报告指出,“一次成功的网络袭击就可以将美国完全瘫痪。”
《卫报》文章称,6名民主党代表和6名共和党代表曾组成联合考察团,先后前往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进行实地调查,考察团收集到大量证据,并向美国情报机构提交393页的秘密报告。
报告煞有介事地指责说,2002年以来,中国的网络间谍活动就不断增加,美国的国防和政府部门的电脑网络受到了持续性的攻击。在被美国调查人员称为“泰坦雨”的中国网络攻击行动中,“中国黑客”成功地下载了大量数据,这些被窃取数据的信息总量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2倍。
《卫报》还诬称中国政府默许甚至鼓励大约250个黑客团体从事网络间谍活动,一些个别的黑客还在中国的军事基地接受过专业培训。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中国问题专家劳瑞-伍尔泽煞有介事地指出,“中国从美国的计算机网络中盗取了大量敏感信息。”《卫报》记者在报道中声称,中国政府并没有对这些指责作出回应,但是曾经批评是美国对中国发动了网络攻击。
◆ 激光武器屏蔽美国卫星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还声称,中国在其快速发展的空间项目上采取了富有侵略性的姿态。报告称,中国将美国的电脑网络和卫星网络看成是“软肋和战略缺陷”,正向电脑网络和卫星网络的发展投入巨大精力,这些行动使中国在可能的军事冲突中有潜力打败美国。
英国《卫报》在报道中称,中国已经广泛发展了其卫星系统,现在可以在相当远的距离外迅速探测到美军航母战斗群的精确位置。这些信息将帮助中国对目标进行准确打击。此外中国已经断定太空会成为将来大国角力的主要领域,已经在去年成功进行了反卫星武器试验,加上中国已经拥有利用激光“屏蔽”卫星的能力,这样,中国完全可以破坏美国的卫星。报道称,2008年以来,中国已经发射了15枚运载火箭和17颗卫星。
英国《卫报》在报道中声称,在2002年之前,中国强烈反对太空军事化,2003年,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第三个进行载人航天计划的国家,随即“悄然”放弃了反对太空军事化的这一立场。不过,撰写这一报道的英国记者可能有些健忘,因为就在今年2月,中俄两国共同在联合国大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防止外空军备竞赛条约草案”,而反对这一草案的恰恰是美国。《卫报》文章最后称,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其经济规模同步增长,这给美国下任总统奥巴马带来了新的挑战。奥巴马曾经说过,“中国正在崛起,但不会领先”,在他看来,中国是美国的“竞争者”,而不是敌人。来源: 环球时报 ▲
看不懂、弄不清、做不到、吃不消——医改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96090-1-1.html
都说现在老百姓身上有新三座大山,其中最不能回避的恐怕就是就医难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既然人人要面临就医,那么对这座大山的关注程度也就最高了。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据官方媒体宣称,“该方案明确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与主要措施等……从这些改革政策和措施中,人们可以从中期待看病就医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有望得到更多的实惠。”不过,却有更多评论家和普通民众表示根本看不懂这份所谓的《意见》。诸如“不知所云”等的批评不绝于耳。因为看不懂,所以老百姓想提出修改意见就成了无的放矢了。
更让人不解的是,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面对批评却提出了一番高论。他说:“(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是一个很严密的政策性文件,不是通俗小说……不能因为说普通老百姓看不懂,就否认它的意义。 ”一份宣称将惠及民众并且还“很严密”的医改方案,民众却看不懂,还说有它的“意义”,实在让我弄不清这个新医改方案的制订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何在?
现在新医改方案还没有正式出台,我现在还有一个担心就是实施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完全做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答案是否定的。我举个小例子,最近我们家一位亲戚得了重病后,在医院里住院治疗时,却经常要忙着“定期出院”。为什么呢?因为,社保局、医院和医院科室之间有一个“潜规则”,就是不允许住院病人的费用超过一定的限额,否则,医院和医院科室将被“罚钱”。这样一来,出于利益缘故,医生经常会动员一些实际不符合出院条件而快要超过一定费用限额的重病人“出院”。有的重病人经不起折腾就只好配合医院玩弄“假出院”的“周瑜打黄盖”的把戏了。这种所谓的“医保”会不会因为新方案的实施而改变?这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因为看不懂、弄不清、做不到,所以老百姓必然吃不消。各种媒体报道的,一场病导致一个小康之家乃至殷实之家元气大伤甚至一贫如洗者可谓不胜枚举。正因为这样,老百姓手里稍稍有点钞票,更加不敢消费,只能死死地攥在手里,应付着各种不测。这种老百姓的苦痛,官老爷们何时能体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