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生回味的50句凡人语(26-30)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1296.html
26、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27、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28、最快乐的人并不是一切东西都是最好的,但他们会充分享受自己已有的东西。
29、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0、假如一千个人从我身边踏过的,我也能听出你的脚步声,因为999个人的脚是踏在地上,只有你的脚步声是踏在我的心上。
今 日 看 点 : 2009-10-08 ▲◆★●■☆
“中国新增国土一千平方公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67744-1-1.html
障碍重重 俄国将推迟建设中俄天然气西线工程
http://www.stnn.cc/euro_asia/200810/t20081007_874439.html
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坐标的透视
http://www.zaobao.com/yl/tx081007_501.shtml
美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宣布对台军售?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54489.html
美国最怕中国什么样的报复?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59362.html
中美太空合作背后的暗箭:中能否避过美国利诱下的杀招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377525&extra=page%3D1
日本上校军官泄露“中国潜艇失火”情报被开除
http://news.ifeng.com/mil/1/200810/1007_339_820189.shtml
美国防部称中国神七发射过程中曾获美方帮助
“中国新增国土一千平方公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67744-1-1.html
讲讲中国最近的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新增”国土是怎么回事?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边界勘界工作结束,中国从塔吉克斯坦划过来上千平方公里领土,有报道称之为“中国新增国土一千平方公里”。对这个问题,有必要我们细致分析一下,才能了解事物的本来啊。
从历史是看,中国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边界问题,其最根本的源由就是清末与沙俄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割地赔款遗留下的对中国不公正的地方。塔吉克19世纪被沙俄吞并后,于清朝期间侵入我国新疆,120年前左宗棠抬棺率兵收复整个新疆,清朝和沙俄签定边界协议,按协议是山口往南的垂直直线划线,后来沙俄在原有割地基础上又侵占中国新疆2.8万平方公里,一直不还。十月革命后,列宁有心归还所有不平等条约中侵占的一切中国领土,但由于各种原因此愿未能达成,而后斯大林并不执行列宁此项遗愿,归还领土一事不了了之。而不包含在条约中的被占领土也就一直悬而未决。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在1997年就有争议的乌赤别里山口和喀喇杂克山口两地区达成协议。2002年5月塔总统访问中国,同意把靠近帕米尔地区存在争议的 28,000平方公里 土地中的3.5%共大约1,000平方公里的领土交给中国,从而结束了边界争议。 2000年7月,中塔吉三国签署了《中塔吉关于三国国界交界点的协定》,为彻底解决中塔两国边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塔2002年划界谈判的结果是基本按照实际控制线划分,但是中国取得了实际控制线以外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目前在西北边界谈判中争取回来的土地包括:中国在与哈萨克斯坦的谈判中取得大约1300平方公里,中国在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谈判中取大约1200平方公里,中国在与塔吉克斯坦的谈判中取得大约1200平方公里。
之前,在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界勘定中也存在着交错划界的情况,中国也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回了不少被占领土,就如此前媒体大力报道的黑瞎子岛的回归一般。▲
障碍重重 俄国将推迟建设中俄天然气西线工程
http://www.stnn.cc/euro_asia/200810/t20081007_874439.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8-10-07【星岛网2008-10-07讯】俄罗斯将推迟建设经由阿尔泰共和国对华输气的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工程。早在去年,即有专家指出,影响“阿尔泰”项目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如果供气的价格谈不拢,该项目也很难落实。
据俄塔社报道,俄罗斯《2030年前天然气行业发展国家纲要》内容显示,“阿尔泰”项目面临一系列复杂问题,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在中国目标市场缺乏竞争力,气候和地质条件复杂,以及生态问题等。因此,该项目未被列入《纲要》。
“阿尔泰”项目计划建设从西西伯利亚气田至中俄西部边境的天然气管道,并进一步连接至中国的“西气东输”管道。管道总长度为6700公里,在俄罗斯境内的长度为2700公里。
《纲要》草案强调,按这一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中包括,缺乏保障俄罗斯天然气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力的经济条件,恶劣的自然气候和工程地质条件,管道建设距离过长,以及巨大的生态风险等。文件指出,气源至中国目标市场的距离长达6000公里,同液化天然气相比,这一距离实质性降低了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竞争力。
《纲要》称,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可能面临来自液化天然气和土库曼斯坦管道天然气的竞争。目前,中国已和土库曼斯坦达成协定,修建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抵达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该管道天然气因输送距离较短、开采成本低廉,所以价格低得多。
《纲要》指出,“阿尔泰”管道的气源是西西伯利亚气田,因此必须保证向中国和欧洲出口天然气获得相同的收益。但目前中国“缺乏以市场条件销售天然气的经济基础”,无法保障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效率和竞争力。
《纲要》称,鉴于上述因素,“阿尔泰”项目被排除出《纲要》是合理的,但文件同时指出,在同中国达成商业协议,出现保证天然气销售的经济条件,以及排除生态风险的情况下,实施“阿尔泰”项目仍然是可能的。
中俄2006年3月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计划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并从2011年开始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其中,西线管道将运送西伯利亚开采的天然气,由阿尔泰共和国出境,进入中国新疆,最终和中国西气东输管道连接。▲
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坐标的透视
http://www.zaobao.com/yl/tx081007_501.shtml
2008-10-07 ● 邱震海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于10月9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三中全会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而且 30年前的改革开放浪潮就是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因此,虽然十一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相差30年,而且本身是个巧合,但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这一次的全会还是被各方舆论寄予了密切的关注。
各方关注的焦点有两个:
一、这次三中全会将具体讨论哪些与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的问题;
二、这次三中全会将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将针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之路出台哪些具有指向意义的政策。
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两大集中议题
首先,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据中国官方媒体透露,三中全会首先将讨论中国的农村改革发展议题。众所周知,中国30年前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城市改革。30年来,中国农民在享受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的结构性瓶颈。
所谓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农村问题则提要体现为农村户籍制度问题,而农民问题则体现为农民素质和农民减负问题。有评论认为,“三农”问题实际上折射的是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其背后折射更多的则还是一个农业体制的问题。中国农民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如何真正拥有权力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涉及到未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能否持续发展和农村能否持续稳定的问题。
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最为棘手
有评论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有两个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
一是、土地所有制度问题,
二是、城乡两元户籍制度问题;
但相比之下,城乡户籍两元问题较为容易解决,要解决户籍制度问题,真正的障碍不是户籍制度本身,而是户籍制度所依附的福利制度。
但在30年改革开放后物质已相对丰富的今天解决户籍制度所依附的福利制度问题应该也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真正困难的是土地所有制问题,这涉及到中国的农村制度问题,而且牵一发动全身,因此官方之前出台了不少替代措施,但始终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目前,有经济学家呼吁,中国当前土地承包办法应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完善,鼓励土地承包权有效流转。专家建议,应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完善当前的土地承包办法,鼓励地方探索土地承包权的各种有效流转形式,包括在不改变土地的农用地性质的前提下发展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的股份合作制,同时建议中央将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写入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文件,推动试点。
除农村问题外,中国近期的经济形式(包括在外围经济环境影响下的发展前景)也可能是此次会议关注的问题之一。前不久,中共六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考察了山东、天津、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6个沿海省市,与此同时,商务部、银监会、国税总局等负责人也纷纷出动。调研地域之密集、时间之密集、高层人物之密集,引起诸多媒体关注。
相关人士指出,此次密集调研是自6月13日中央及省市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之后,中央、国务院和各部门的一次集体大行动。而中央决策层如此高规格、高密度的视察调研经济领域,也是建国以来极不寻常的举动。中国官方媒体引述专家的意见认为,北京高层的密集调研,一方面意味着决策层已经将外向型企业的困难计入政策考量之中,对经济下行的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担忧。另一方面,是为奥运后的经济工作进行梳理做准备,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制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作铺垫。
二次现代化:晚清的教训不容忽视
另外,一如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航标作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究竟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出台哪些指向性的政策和思维,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在这方面,30年的改革开放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在发展模式和制度建设方面遇到了不少新旧相交的问题,2008年中国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集中折射了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从历史和国际的坐标上来看,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不但是对中国文革十年的拨乱反正,而且是中国近代史上自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现代化尝试。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不但要考虑中国现实政治的情况,而且要将其放到中国近代争取民族现代化的努力上一同考察,人们才能对今天的问题和未来的使命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1840和1850年代,中国和日本同时在西方船坚炮厉之下被迫打开国门,日本开启明治维新的同时,中国也开始了洋务运动;然而,明治维新为日本带来了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而洋务运动却在中国以全面失败告终,其间的教训十分深刻,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百多年来苦苦思索的问题。尔后,中国经过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始终无法进入现代化国家之列。
究其原因,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哲学之下,中国未能达成现代宪政立国的目标,以及未能建立一套符合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管理和制度,并继而完成民族精神世界的成熟,此实为罪魁祸首。由于未能开启民智和官智,晚清的中国政商勾结,腐败丛生,科举制度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北洋海军徒有上乘的硬件而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无不折射了“体用说”的严重局限。
今天的中国在国力和国际地位上已非百年前所能相比,但谈到发展硬件和软件上遇到的困惑,就其本质而言,百年前的教训仍未过时。因此,为了中国未来无数个30年,今天的中国应当有勇气直面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瓶颈,并思考解决之道。▲ 作者为凤凰卫视评论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美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宣布对台军售?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54489.html
2008-10-04:10月3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E-2T”预警机升级系统、“阿帕奇”直升机等武器装备,总价值达64.63亿美元。美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宣布对台军售,而且出售的武器系统相对以前用过的破烂儿相比要先进。美国这个世界邪恶之源打的是什么算盘呢?此时此刻,它们是想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试图转移华尔街金融风暴的视线; 2、给平稳发展的两岸关系设置障碍;3、企图引发战争转移金融破产风险。
首先,华尔街金融风暴爆发以来,世界的目光一齐聚集到了昔日这个所谓世界金融中心的华尔街,然而在如何救市的问题上,美国国内一直闹闹嚷嚷,几经周折通过的救市方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美国实在太需要让人们的目光从令人尴尬的华尔街移开了。一个军售案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因为现在中国太吸引眼球了,刚刚圆满结束的奥运会、神七飞船成功发射与航天员太空漫步,有这些事情做基础,弄点什么与中国有关的事情就会让人们的眼球从华尔街挪开,哪怕是暂时的或是轻微的,也给美国一个暂时喘息的机会。
其次,自国民党重新在中国台湾取得领导地位以来,两岸间的良性互动越来越多,眼见着美国自己出了大事,而中国两岸政治、经济稳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直在两岸之间充当最大的麻烦制造者的美国哪里耐得住寂寞?卖点武器,给垂死的台独死硬派打打气,让行将就木的台独僵尸借点阳气闹腾一下,以达到延缓两岸的经济发展,以避免在美国经济出问题的时候被两岸超过去,更何况64亿美元不但可以解燃眉之急,还可以安慰一下美国企业界,平衡美国此次金融风暴各利益攸关方。
第三,美国一直主张对中国武器禁运,但却不断向中国的台湾出售武器,不但独霸这里的军火市场,还可以利用敏感的问题挑起战争,这样的话,美国这个靠发战争财起家的家伙就可以找借口介入台海问题,一方面转嫁了视线、转嫁了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中国在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问题上的介入。也真没准儿会有一些死硬台独分子会脑袋发热做出点什么傻事。▲
美国最怕中国什么样的报复?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59362.html
发表于 2008-10-07 美国就是麻烦制造者!
用“出乎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这句话,来形容美国突然宣布向台湾出售价值64.63亿美元武器决定,可能是最恰当的用语。不管布什家族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如何友好做秀给中国看,都不能影响美国对台湾的既定政策!——正在为经济危机“救市”问题焦头烂额的布什,在总统选举如火如荼、自己任期即将结束的当口,用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决定,再一次“宣示”美国人遏制中国的一贯态度。
与此相对,外交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负责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负责人和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中国的四大部门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分别就美国实施售台武器计划问题发表了谈话,表明坚决反对美国对台军售的态度。在重申“一个中国”原则立场、表示“严重愤慨”、“强烈抗议”的同时,其中都用了“中方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的警告。
那么我们“进一步反应”有哪些牌可打?就目前的中美关系和国际政治、当前的经济形势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中止中美军事交流
自2007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后,中美军方设立了“热线电话”,进行包括联合演习等在内的合作交流。这些象征两国间军事互信的联系,在美国成功出售武器给台湾以后,都可以立即中止。
可喜的是,中国军方已经采取行动!军售消息发布后,中国已决定取消高层军方将领访美,美国舰队访问中国港口,以及其他中美军事交流活动。
● 中止在朝鲜核问题的合作
美国人对于解决朝鲜核问题有着特殊的“情结”,对美国而言,朝鲜核问题不仅是国际问题,也是国内问题,直接影响着总统选举的选情,中美关系如果因为售台武器问题冷落下来,中国自然没有必要更没有义务再去优先解决美国人最关心的问题。
● 中止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合作
伊朗问题是美国非常重视的大问题,因为牵扯到以色列和犹太人,伊朗问题对美国国际国内的重要性不亚于朝鲜。可喜的是,中国因素可以影响伊朗对美态度的强硬程度!由于中美关系的需要,中国在伊朗问题上一直保持“明里合作”的态度,不像俄罗斯那样公开支持伊朗。既然美国用军售再次伤害中国人的感情,那么中国也可以适当表达一下跟以往不同的观点,提醒美国。
● 中止在其他国际问题上的合作
苏丹、缅甸,巴基斯坦,都是和中国保持长期友好的国家,中国在这些地区问题上的态度,具有决定性的地位。而美国在这些地区都有利益牵扯,一直依靠中国“或真或假”、“半真半假”的合作,在反恐问题上,没有中国的合作,美国人很难有所作为。美国一旦对台军售成功,中国下一步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由于技术原因暂时停止合作了。
● 利用当前的美国经济危机
现在,美国正处于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边缘,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需要有人买单,中国本来就没有任何义务出手相助,除非形势所迫。现在,美国再次对台军售主动交恶,中国就没有必要马上伸手相助再掏腰包救美国。先走着瞧,等美国祈求中国的帮助时、让美国真正感受到中美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才出手相助。这一招必须小心,如果救市失败,美国经济陷入萧条,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中美太空合作背后的暗箭:中能否避过美国利诱下的杀招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377525&extra=page%3D1
最近中国航天不断的传来好消息:
◆ 一是、“神七”发射的时间是9月25日晚上9时10分,选择晚上发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证飞船一入轨正好对着太阳,这对飞船的太阳能帆板打开并正常运作及航天员出舱活动都是很有利的。
◆ 二是、“神七”发射后,接着是发射一个目标飞行器,接着几个月内再相继发射“神八”、“神九 ”、“神十”。“神八”是一个不载人的飞船,升空后去追目标飞行器,追上后和它对接;“神九”同样也是一艘无人飞船,升空后和目标飞行器进行对接;“神十 ”又是一艘载人飞船,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进行对接。对接工程完成之后的任务就是打造空间实验室了。
◆ 三是、刘竹生院士透露,中国25吨的大推力运载火箭能够在6年半之内完成制造和发射,科研经费越十几亿人民币。
◆ 四是、9月10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院特种飞行器总体技术设计部正是挂牌成立。五是“神龙”航天飞机的研制已初现端倪。
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本来应该是意图遏制中国的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可是最近却传来了前后自相矛盾的利好消息。
◆ 一是、中国神七进最后准备阶段中美开始恢复太空合作。美国称互不了解的国家之间的竞争将加深彼此的裂痕和痛苦,这不符合那些国家的长期利益,也不符合人类太空探险或地缘政治稳定的长期利益。所幸的是,今年7月,美国宇航局同中国恢复了太空合作谈判。现在,这两个国家的目标将是创建一个长期、稳定的太空合作机制。与此同时,中国国家航天局和美国宇航局官员还协商同意组建空间和地球科技工作组。
◆ 二是、9月5日出版的美国宇航局周刊报道说,以美国宇航局副局长为团长的高级官员们曾在今年7月秘密地出访北京,就两国之间在宇宙以及地球科学领域的共同合作方案进行了商讨。根据这一报道,美国方面计划在2015年发射下一代的宇宙飞船。从2010年开始的5年间,准备暂停发射宇宙飞船。美国方面希望在期间借用中国的宇宙飞船进行宇宙勘探。
上述行为不是和美国一贯奉行的禁止高技术装备和技术出口中国和炒作中国航天威胁论等遏制中国的政策相违背吗?这样美国自己研制的“奥利安”飞船不是就要下马了吗?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这是美国一贯使用的“示假隐真以利诱人”手段,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以及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枪支,就吃了美国这个亏。美国一是利用其世界大买家的身份,先开出一大堆诱人的经济条件,然后要求各国的生产商提供核心的技术以供检验和评价,从而窥探和窃取别国的先进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二是投资合作甚至买断他国有竞争力的行业公司,从而削弱和扼杀他国在改行业中的竞争力。
实际上载人航天已经成为世界航天强国与普通航天强国的分界线,它和非载人航天相比不是量的变化,而是质的飞跃,是另一个新的阶段,其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价值不可估量。
第一, 可以有效提高导弹的技术。
载人运载火箭因为关系到人生安全和国家荣誉,所以在设计、工艺、加工、装配、测试等环节要求都非常苛刻,必须绝对可靠。载人运载火箭经过航天员和地面测控站的双重操作,根据航天员的操作经验火箭的技术能获得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苏联就把“东方” 号和“联盟”号的技术优势和成熟的生产线、高级技工和工程师以及先进的管理、检验程序都移植到了苏联令世人胆寒的弹道导弹上。俄罗斯的“花岗岩”巡航导弹,可以攻击500千米以外的航母编队,这种超视距制导技术来自于电子侦察卫星的数据链,这也是移植到载人航天的测控数据链。
载人飞船的机动性能超过轨道卫星,在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时,可以迅速移动到弹头溅落区 ,通过搭载的光学望远镜找到染***域,再利用搭载的无线电设备接收到浮标信号,这样不仅能大大的简化回收程序、节约经费,而且能有效的避免他国海军的恶意干预。
第二, 航天测控网可以转变成全球侦察监视系统。
美国就是利用载人航天所需要的大范围实时测控网建立了全球性的测控网。这些测控网既有大型相控阵雷达,也有大型光学和光电测控站。美俄两国的飞船用搭载的光学和雷达侦察设备,拍摄或扫描他国境内和本国的地面图像后与侦察卫星拍摄的图片互相比对,找出差别,从而进一步的改进计算机图形识别程序和光学仪器。所以光学望远镜的调焦、拍摄等程序很大部分都是根据航天员的拍摄经验改进编制的。
大型侦察卫星上的小推力火箭的姿态调整和变轨技术完全是从载人航天上移植过来的。飞船的分离和对接技术很复杂,除了自动程序还有人工操作。所以,拥有世界一流光学技术的日本和德国,他们的侦察卫星分辨率没有超过美国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还是载人航天的“门外汉”。
再有,美国经常释放出“航天飞机无用论”的谎言来蒙蔽他国,混淆视听。可是自己却大力研发象“X-33”这样采用线性气塞式发动机、全复合材料和防热金属瓦等新技术的航天飞机,这不是自相矛盾,美国国会会让这些研究经费白白浪费吗?错,航天飞机的作用可是太大了。
◆ 一是、可以搭载巨型的空间设备往返空地之间,并且可以在太空中进行组装,比如国际太空站。可以利用机械臂收放宇宙空间内所有的卫星如同探囊取物,可以用低成本的轨道机动接近他国的航天设备,并用武器击毁它。所以航天飞机的天敌是另一架航天飞机。
◆ 二是、可以通过机上搭载的专家组在太空中监视地球上的一举一动,并借助数据资料和科技手段以及每个专家知识领域的经验,分析出任何可以看见的地面信息,来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国防军事发展情况。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绝对的优势,才是美国和苏联成为超级大国。特别是美国,暗地里保持自己凌驾于别国之上优势,表面上却大肆宣传载人航天巨额的成本和有极大的风险等等,一味的夸大它的弊端,诱使他国放弃载人航天计划,妄图使自己独占垄断优势,手段极其卑鄙。
其实非载人航天才是投资高见效低的阶段,只要进入载人航天阶段,无论是轨道舱、空间站还是航天飞机,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军事、科技和经济价值,怎么高估都不为过。所以我们要加快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要在畏首畏尾,等你真正强大了,那些“威胁论”也就没有了。最后希望我国的航天飞机能早日展翅高飞!▲
日本上校军官泄露“中国潜艇失火”情报被开除
http://news.ifeng.com/mil/1/200810/1007_339_820189.shtml
2008年10月07日 青年参考 据日本《每日新闻》10月3日报道,日本防卫省情报部原课长、一等空佐(相当于上校)北住英树,因为3年前向日本媒体透露了“中国潜艇失火”的消息被解职,开除出日本自卫队。对此举,日本媒体大为不满,认为侵犯了媒体的知情权。
● 上校泄密被解职
防卫省解释说,北住英树明知这些情报中包含有国防机密,但仍然将其泄露给媒体,根据相关法律,应该被解雇。自卫队官员因将情报泄露给媒体而遭解职,这在日本历史上是第一次。
2005年5月31日,日本《读卖新闻》早间版发布了一条独家新闻,报道称,“从日美两国国防部门消息人士获悉,2005年5月,一艘中国潜艇在南海海域航行时突然失火,之后浮出水面,被拖回海南榆林港”。报道还透露了“潜艇的编号、事发海域的详细位置、火灾前后的状况”等细节。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的说法是,“(这)是中国海军在组织舰艇应急训练”。但孔泉并未证实发生火灾。
报道发出后,日本各大媒体争相转载。防卫厅(现防卫省)则陷入恐慌——媒体是怎么得到这个信息的?日本防卫省公布的调查结果是,2005年5月30 日下午,防卫厅情报部课长、一等空佐北住英树通知《读卖新闻》的一名记者,说自己有很好的信息,约定在防卫厅的一家餐厅见面。随后,北住英树向记者透露了这一信息。
日本防卫省认为,从报道中的信息可以推测出美国侦察卫星的情报搜集能力,日本现任防卫大臣林芳正也将这一情报定性为“有必要特别注意的国防机密”。因此,北住英树的行为已触犯了自卫队保密规定。
● 侵犯媒体知情权?
2008年3月,日本陆上自卫队检举科向东京地方检察院递交了检举文件,指控北住英树违反了《自卫队法》的机密信息保密规定,结束了案件的调查。
此前,日本自卫队队员因泄密而遭解职的事件已有4起,但泄密对象都不是媒体。有日本媒体认为,防卫省这样处理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人们将越来越难获得类似“事件”的信息。《读卖新闻》执行主编老川祥一代表《读卖新闻》发表声明:“防卫省的反常处罚行为将使愿接受媒体采访的国家公务员数量急剧减少,新闻媒体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也将受到严重制约。”
日本防卫省事务次官(相当于副大臣)增田好平说:“我对民众拥有知情权的重要性没有丝毫怀疑,但是涉及国家安全领域,我们不得不保护某些信息。如果防卫省内部有人违反这个规则,必将受到严厉处罚。”日本防卫省发言人还说:“最近,这名官员承认,在将情报泄露之前,他已经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秘密的国防情报。”
● 防卫省想让美放心
《读卖新闻》辩解说:“如果是涉及安全保障的国防机密,毋庸置疑应该谨慎处理,但是,北住英树提供的信息根本算不上国防机密。2005年5月31日的新闻只是报道:中国一艘潜水艇在南海海域航行时失火,不能继续航行,浮上海面被拖回。只要是在该海域的渔民,都可以掌握这些信息。”日本防务专家也认为,这些情报并不属于国防机密。
日本媒体分析,奥妙在于,“中国潜水艇失火”的信息是美国军方给日本防卫省的。近年来,日本防卫省接连泄密,这让美国十分不满。美国对日方的情报保管能力大为怀疑。此次北住英树被从严处理,很可能是防卫省想“将功补过”,以讨得美国“欢心”。
日本媒体还说,防卫省已经成为“丑闻专业户”。最新丑闻是10月3日冒出来的:两名陆上自卫队士兵为逃避训练,不惜自残。▲
● 附录:当时中国媒体对此事件的辟谣与解释
中新网2005年6月1日电 近日,中国海军在敏感海区组织实施了援潜演练。这次演练历时一周,内容丰富,风险较大,演练十分成功。参演舰艇31日晚全部顺利返港。
专业人士分析,这次演练的成功对提高海军舰艇海上救援生存能力有很大帮助。
据悉,大规模援潜演练在中国海军尚属首次。(首信) ▲
美国防部称中国神七发射过程中曾获美方帮助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10-07/1008524194.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7日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多家中国媒体10月6日报道了神舟七号飞船伴飞小卫星顺利完成前期空间观测任务,下传1000多幅飞船多角度图像的消息。然而,据美国合众社报道,一些美国专家似乎对这颗由中国飞船释放的伴飞卫星“背后隐藏的某种军事意图”一直疑虑重重。中国航天专家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伴飞卫星没有用于军事用途,美俄都曾发射伴飞卫星,也从没说过有什么军事用途。
● 美专家担心中国太空战实力
美国《空间日报》网站3日转载了合众社一篇题为“分析人士:中国空间发射引发担忧”的文章。文章称,中国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释放伴飞小卫星,令美国的政策专家们争论不休。该文称,“释放这颗约88磅重的小卫星标志着中国迈出了一大步,彰显出中国持续增长的空间军事能力”。文章援引华盛顿智库“全球安全”负责人、亚太安全专家派克的话说:“它(‘神七’成功释放小卫星)是美中军事平衡中一个重要的新因素,过去,美国人想当然地把太空当成自己的庇护所。”“忧思科学家联盟”资深分析家库莱基说,中国从一颗卫星上发射另一颗卫星并成功实施机动,有着潜在军事含义,但他也承认这颗卫星本身并不构成安全威胁。
2007年1月,中国成功进行反卫星试验,引发美国各界对所谓“中国太空军事化”的一轮轮炒作。合众社此文也将此事与“神七”释放伴飞卫星联系在一起,称后者是中国在过去两年中太空计划取得的第二项重大进展。文章称,虽然中国的反卫星试验激怒了美国,但华盛顿智库CNA的亚洲问题专家迪恩却认为,考虑到当前美中关系的稳定性及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中美太空战“相当不可能发生”。但也有专家认为,南中国海纠纷及“台湾独立”依然是美中潜在冲突点,一旦冲突爆发,中国将使美国卫星瘫痪,延缓美国海军的救援行动。美国军方和民间都相当依赖卫星,中国利用这一点“也许是相当聪明的”。
● 美官方慎言太空军事化
该报道称,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上月29日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讲话时,提到中国在太空战、反卫星战等方面的投入,但他强调中国只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而非敌人”。报道说,美国宇航局、国防部或其他政府部门也没有针对“中国太空军事计划”的特别方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日前拒绝就美中发生太空战的可能发表评论。相反,该发言人透露,“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与和平开发太空的目的”,美国在“神七”发射过程中向中方提供了帮助。
文章称,从太空实力来看,中国也不应成为美国担忧的对象。中国对外太空的投资比美国少得多,技术上仍落后美国近40年。虽然中国已是全方位的太空大国,但一些专家仍不愿轻易断言中国会将这些技术用于军事用途。华盛顿军事研究组织“国防情报中心”主任海琴斯说:“我毫不怀疑中国正在研究击落卫星的办法,但我们也在做相同的事情。”她警告不要急于得出“中国致力于反卫星太空战”的结论。“现在大家不过是在一边打口水仗,一边做大量研究,并没有直接的太空军备竞赛。这种局面有点儿像冷战时期的边缘政策———大家都在朝悬崖边挪动,但没有谁敢跳下去。”
● 美俄都曾放伴飞卫星
针对“神七”释放伴飞小卫星是否有潜在军事意图的提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院士日前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 和平”号空间站曾与德国合作,释放伴飞卫星,对空间站进行检查,并进行绕飞实验。美国的航天飞机航天员也曾用手释放过微小卫星。去年,日本的月球探测卫星释放了两个伴飞卫星。顾逸东说,“我看不出他们有没有什么军事目的,我相信他们完全是和平科学研究的目的,我们也是同样的。”
6日,中国航天专家庞之浩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们的伴飞卫星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为以后的空间对接做准备;二是为空间站进行服务,比如小卫星可以在空间站周围飞行,对空间站进行检测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吴惟 环球时报记者 王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