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关注蒙古战略位置 中国东北受威胁 | (回到Blog入口) | 中国的暴富者群体是怎样产生的? »

中国军官留学英国意味对华军售即将解禁

七十二句話令你大智若愚,細味人生

http://www.ddhw.com/listo.aspx?topic_id=20&msg_id=4437&level_string=0&page=1 

六十六、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譭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歎的人。

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被批評的。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六十七、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六十八、雖然你討厭一個人,但卻又能發覺他的優點好處,像這樣子有修養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 2008-09-11 ▲◆●■☆

俄罗斯北约“撕破脸”西方面临烫手山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一、一意推动阿南独立 俄国北约硬碰硬

二、对北约失去耐心 俄罗斯不惧“新冷战”

三、俄罗斯握有“能源牌”欧盟自找下台阶

四、上合峰会受考验 中国可望成为赢家

朝鲜60周年大庆 金正日未露面惹外界关注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6980

韩国断定金正日健康异常 已开始制定对策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6993

美称中国军官留学英国意味对华军售即将解禁

http://mil.qianlong.com/37076/2008/09/10/3943@4652149.htm



俄罗斯北约“撕破脸”西方面临烫手山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7: 进入8月份以来,俄罗斯与美国关系骤然紧张,双方在南奥塞梯等问题上的争端迅速升级,俄美关系呈现出冷战后最紧张的状态。就目前情况来看,俄罗斯与西方围绕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问题的一场较量将在所难免。8月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不惧怕冷战。问题是,一场“新冷战”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如何看待俄美关系的恶化?本社汇选有关论点,供读者参考。(评论员:季 实)

    ★ 一、一意推动阿南独立 俄国北约硬碰硬

    ◆ 1、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俄罗斯承认阿南独立


  8月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法令,承认原属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此举等于分裂格鲁吉亚国土,刺痛了西方国家的神经,立即遭到美、英、法等国强烈反对。分析人士认为,在8月8日的格俄冲突渐渐有所缓和之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俄罗斯与西方看来将围绕南阿独立问题展开新一轮博弈,令人担心新一轮冷战是否来临。(香港中评网)

  2日,格鲁吉亚外交部照会俄罗斯驻格大使馆,正式宣布同俄罗斯断交。格外交部当天还正式宣布,格鲁吉亚退出同俄签署的有关解决南奥塞梯冲突的协议。分析人士指出,格鲁吉亚这一举措使本已陷入僵局的俄格关系雪上加霜,而俄格关系的持续紧张也使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面临严峻考验。(北京中国日报网)

  分析人士认为,在俄罗斯宣布正式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断交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格鲁吉亚只有把事情做得越来越极端,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也才能得到西方更多的帮助。不过,格鲁吉亚决定与俄罗斯断交的现实则使俄格在解决南奥塞梯冲突中实现对话的前景更为渺茫。两国关系恐怕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紧张。(广东大洋网)

  早在今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为“独立主权国家”时,许多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就预言科索沃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影响也可能会波及全球,甚至动摇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时隔半年,随着俄罗斯承认阿南的独立,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如法炮制”科索沃模式走上“成为主权独立国家” 的道路。只不过这次俄与西方互换了一下“角色”而已。(北京国际在线网)

    ◆ 2、美俄争相排兵布阵 黑海火药桶一触即发

  8月26日,美国迅速派遣海军“麦克福尔”号导弹驱逐舰、海岸警卫队“达拉斯”号大型执法舰和海军第6舰队旗舰“惠特尼山”号等5艘舰船前往黑海。同时,8艘北约军舰已在黑海北部集结待命,另外还有9艘北约舰艇也正风风火火赶赴现场。北约大军来势汹汹,摆出了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北京环球网)

  俄罗斯毫不示弱,黑海舰队旗舰、刚刚击沉一艘小型格军战舰的“莫斯科”号立即重新出港,当着北约军舰的面,大搞包括导弹试射在内的一系列“武器测试”。双方剑拔弩张,横眉怒目,“拥挤”的黑海巨浪滔天,战云密布,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黑海水域是中亚地区能源往欧洲输送的关键区域,也是西方和北约国家渗透俄罗斯中亚腹地的重要通道。这也再次印证了抢夺地盘才是这次各方因南奥塞梯大打出手的真实目的。(上海东方网)

  俄黑海舰队前司令日前放言:“20分钟内可全歼北约军舰集群!”这种过于夸大的自信恰恰显示出某种底气不足。对俄武装部队来说,击败比自己规模小得多、装备差得多的格鲁吉亚军队,相当于一次“例行演习”。但这场“演习战”却暴露出了俄军的缺陷——开战第二天,第58军司令官阿纳托利•赫鲁利耶夫便在格军的一次伏击中负伤,险些丧命;俄4架战机,包括一架图—22超音速轰炸机,被格防空武器击落。这都显示出俄军战术的落后,制空、精确制导能力的不足。相对经过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实战考验的美国“天军”,一旦“擦枪走火”,俄军胜算确实不大。(浙江在线网)

    ◆ 3、意在推倒“新柏林墙” 俄国震撼前苏联阵营

  8月8日晚上,俄罗斯总理普京人在“鸟巢”,心却不在奥运会开幕式。他所考虑的,是刚刚爆发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俄罗斯要通过这场战事,给坐在“鸟巢”另一边的美国总统布什发出强烈的信息。显然,萨卡什维利犯了严重的误判:他可能以为这天是奥运会开幕,其他国家就不愿干涉。出其意料,俄罗斯迅速增兵南奥塞梯,给格鲁吉亚军队以重创,在世界面前大大地羞辱了格鲁吉亚。而没有行动的,恰恰是格鲁吉亚十分希望接近的新朋友美国。(上海《文汇报》)

  格俄冲突喻示着前苏联地区局势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对全球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暗暗积聚的苏联遗产地缘政治之争添加了军事成分。莫斯科愿意而且有能力在国外地区动武,这是一种新局面。而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承认南阿独立,这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首次通过军事手段来改变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土和边界,必将动摇整个前苏联阵营的秩序。(俄新社)

  德国外交政策委员会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拉尔说,如果西方决心现在让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那么新的柏林墙恰恰会出现在格鲁吉亚。俄罗斯早已意识到,格鲁吉亚迟早要加入北约,与其让格鲁吉亚带着南奥塞梯、阿布哈兹加入北约,还不如拉住它们,一方面在西方面前显示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在黑海的军事影响,增加自己南向出海口,为将来东山再起做准备。(香港中评网)

   ★ 二、对北约失去耐心 俄罗斯不惧“新冷战”

   ◆ 1、北约东扩激化矛盾 俄国西方积怨总爆发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宣布承认格鲁吉亚两个州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逼无奈”。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受到美国的“步步挤压 ”,从北约东扩到美在捷克、波兰建立反导基地突然达成协议,从格俄在南奥塞梯的军事冲突到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俄罗斯在被步步进逼、忍无可忍下与西方终于撕破了脸,这是俄罗斯与美欧主导的北约之间矛盾的总爆发。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已“今非昔比”,俄就是要想通过承认格两个州的独立,对这种不断“被围”的进程断喝一声。此次俄罗斯的强硬表态为自己占据了非常主动的位置,明确表明自己不可能在国家利益上让步,为今后谈判赢得了主动地位。(北京《光明日报》)

  俄罗斯最担心的还是原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特别是担心乌克兰和格鲁吉亚这两个地缘位置重要的国家投入北约怀抱。一旦成功,等于北约向俄西部缓冲地带打入了楔子,使这处二战时期抵御德国进攻的战略西线袒露在北约眼前,给俄本土安全带来直接威胁。(广东《广州日报》)

    ◆ 2、俄罗斯再做大国梦 新对抗西方时代来临

  26日,梅德韦杰夫直言不讳,如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惜冒险,俄方将准备与北约“完全中断关系”,“冷战或其他任何事情都吓不倒俄罗斯。俄罗斯不惧怕新的‘冷战’”。这是本月8日格俄冲突以来,俄罗斯展现的最强硬姿态,表明其对美国及北约频繁的小动作正在失去耐心。(香港中评网)

  随着俄罗斯经济状况不断好转,国内政治局势的持续稳定,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也表现得更加充满自信。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德蒙布里亚尔曾撰文指出,俄罗斯正在重返国际舞台,受辱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将会伺机反击。(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

    ◆ 3、冷战未必死灰复燃 俄罗斯受困经济实力

  有人担心,目前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已降至“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似乎有可能再次濒临新一轮“冷战”的边缘。但也有评论指出,俄美关系转向对峙具有战略历史意义,标志着俄委曲求全、适应西方安全体系时代的终结,但如果把俄美对峙比喻成“冷战再起”,幷没有根据,两个实力一样强大的集团进行军事对抗,才是冷战的前提。尽管俄罗斯实力有所恢复,但还不足以对抗整个西方世界。对俄领导人来说,以往“冷战”失败的惨痛教训,依然记忆犹新。“能源武器 ”固然威力巨大,却是一柄“双刃剑”。俄强硬外交姿态,只是显示它不怕对抗,真实目的恰恰是要避免对抗。(香港中评网)

  也有专家从经济层面分析认为,美俄关系不会再回到冷战前的局面。据统计,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只相当于美国的14%,超过一半的出口是到欧盟,如果欧洲市场切断,俄罗斯经济将马上陷入危机。另一方面,尽管俄罗斯拥有数量可观的核武器,但已与80年代的超级强权前苏联无法相比。(广东《广州日报》)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双方在围绕南阿问题上的较量将持续下去,但在美国无力解决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情况下,他们未必有余力开辟新战场。而俄罗斯今后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国力恢复与稳定方面。故此似可预料,双方将把冲突抑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新一轮“冷战”爆发的可能性幷不大。(香港中评网) 

    ★ 三、俄罗斯握有“能源牌” 欧盟自找下台阶

    ◆ 1、欧俄走向十字路口 对抗不符合长远利益

  在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了唯一的霸主,大部分西欧国家无力、也无意去试图矫正美国的霸道,在南斯拉夫解体、北约东扩和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等涉及欧洲的重大问题上,往往追随美国,毫不考虑俄国的观点,顶多也只是维持一个与俄对话的假像,实质上始终将俄国视作潜在的威胁,对其采取防范甚至蔑视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达到在互信的基础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呢?问题是,超级霸主美国可以只信强权、将互信合作踩在脚下,在无暇顾及欧洲纠纷时可做甩手掌柜,而欧盟则被迫面对欧洲的现实,去收拾因强权政治造成的残局和乱局,去抚慰格鲁吉亚(给予援助),去跟重做大国梦、更被美国激怒的“俄国熊”打交道。这种角色不易扮演,其中的滋味更不好受。

  回顾欧俄关系近年来的发展轨迹,政治领域的忽冷忽热和经济领域的持续升温,几乎已成为常态。特别是东扩后,欧盟的新东欧成员国对“俄罗斯帝国 ”的恐惧根深蒂固,频频为欧盟构建“大欧洲”的梦想踩刹车,波兰和立陶宛两国的强硬立场,更使欧盟仅为启动与俄罗斯新伙伴关系谈判就花去了两年的时间。但欧俄之间的经贸关系却未受政治因素的干扰,2007年,欧盟以占俄罗斯贸易额的51.5%高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累计获得的外国投资76%来自欧盟成员国。与此同时,俄罗斯成为了欧盟最大的独立能源供给者,欧盟42%的天然气、32%的石油和24%的煤依靠俄罗斯进口。欧盟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和市场,俄罗斯需要欧盟的技术和资金,欧俄在经济上的高度相互依赖使双方的政治关系始终“斗而不破”。(法国《欧洲时报》)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南奥塞梯危机对欧俄关系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欧俄间的实力对比的变化,欧盟必须重新评估俄“更具进攻性”的外交政策给双边关系带来的挑战。非敌即友的冷战思维已不合时宜,对抗不符合欧俄双方长远利益。未来,欧俄关系能否沿着良好的轨道发展,将取决于双方能否在“十字路口”作出正确的选择,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北京《光明日报》)

    ◆ 2、制裁雷声大雨点小 欧美仍需俄罗斯相助

  俄罗斯现在出手教训格鲁吉亚,正是最好时机:格鲁吉亚动武不那么具有国际法支持;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相比力量相差悬殊;美国身陷两场战争,眼下不可能卷入第三场战争,况且是对占着那么些理儿的有核国家;美国总统大选将临,现政府怕给共和党竞选搅局,不敢轻举妄动;欧盟或北约中的一些国家,尤其是需要购买俄罗斯油气的国家,对俄罗斯也得有所顾忌;伊朗核问题还远非解决,俄罗斯对美欧仍有利用价值。

  鉴于那么多的胜算,俄罗斯这次是吃定了西方。不仅支持南奥塞梯独立,而且支持格鲁吉亚境内的阿布哈兹独立,而后者幷未受到格鲁吉亚政府军的打击。俄罗斯议会上下两院一致通过支持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俄总统也已签署命令,承认它们独立。面对最近美国波兰达成反导协议、北约拉拢格鲁吉亚等俄罗斯周边国家一系列不利于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事件,莫斯科终于以动武的方式做出了报复。(上海《文汇报》)

  尽管西方反响强烈,但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是法国总统前往斡旋,说服了俄罗斯从南奥撤军。而美国虽然已对俄罗斯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取消同俄罗斯的联合军演,还可能拒绝俄罗斯加入WTO,或将其逐出G8,但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斯蒂文•皮弗指出,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伊朗核问题等领域都需要俄罗斯的合作,因此不可能与俄罗斯彻底摊牌。俄罗斯国家杜马前政策顾问阿列克谢•瓦先科也认为,“孤立俄罗斯谁会受到损失?欧洲会发现没有天然气可用,而且如果俄罗斯从美国银行取走大量存款,美国将破产。”因此,有舆论认为,现在的问题是西方该如何容忍一个东山再起的俄罗斯,而不是谈论如何与俄罗斯交战。(香港中评网)

    ◆ 3、解决危机难有作为 欧盟恐难制裁俄罗斯

  在南高加索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冲突的乱局中,欧盟究竟能扮演什么角色?

  对于这一问题,欧盟在9月1日的特别峰会上实际已经作出答复:无可奈何。会前,以亲美的英国和部分东欧新入盟国家为代表的“强硬派”主张制裁俄国,以法德为代表的“稳健派”反对制裁,其结果是近乎“无为而治”的最低服务:谴责俄国但不制裁;同时又给自己找了个台阶:推迟与俄国展开新一轮战略伙伴关系谈判。

  表面看来,这是欧盟无力采取统一外交政策的又一实例,但实际上是欧盟在这一问题上难有作为。在9月1日发表的声明中,欧盟为自己的立场下了一个注脚:将致力于能源自给。确实,在目前的俄欧关系中,能源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大部分欧盟国家都从俄国进口天然气,在没有找到替代能源之前,难道让百姓渡过一个无法取暖的寒冬吗?对于口口声声以民生为重的西方政府而言,这是难以想像的事。(泰国《世界日报》)

  俄国自然明白其中的关键,在欧盟峰会前即采取软硬兼施的要挟,称愿意继续对话幷保证能源供应,但欧盟若要轻举妄动,只能“损害其自身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欧盟除了“就范”还能做什么呢?(法国《欧洲时报》)


    ★ 四、上合峰会受考验 中国可望成为赢家

    ◆ 1、上合组织峰会召开 俄罗斯寻求中国支持

  8月28日,上海合作组织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召开峰会,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会议的召开正值俄罗斯宣布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西方对俄群起攻之的时候,参会各国如何表态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中国的一举一动尤其备受外界关注。

  27日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杜尚别会见了梅德韦杰夫。梅德韦杰夫介绍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情况和俄方立场。胡锦涛表示,中方注意到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局势发生的最新变化,希望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问题。胡锦涛还表示,中国坚定支持俄罗斯举办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此前,由于俄罗斯承认格鲁吉亚两个分离地区独立,一些西方国家政界人士建议以剥夺俄罗斯举办此次冬奥会的权利作为惩罚。(北京《环球时报》)

  会后,西方媒体纷纷发表了“俄罗斯寻求中国支持”的报道。法新社报道称,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高调地宣布俄总统将向中国领导人通报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局势。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会后只是表示对俄方行动的“关注”,不过,他们也避免对俄罗斯进行批评,称中方希望看到“对话”和“协商”。对俄罗斯来说,能赢得中国的支持将是最理想的。不过,国际政治问题专家穆克因的话说,中国因为自身的原因,所以“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对北京来说是不可能的 ”。(英国《金融时报》)

    ◆ 2、日后发展何去何从 上合组织定位受挑战

  这次峰会没有支持俄罗斯承认格鲁吉亚的两个分离地区独立。据媒体报道,峰会只是强调对格俄局势表示关注,幷谴责使用武力。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上合组织成立七年来,努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使本地区的政治生态、安全环境、发展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解决本地区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本地区国家联合自强。胡锦涛还提出了几项加强合作的建议。

  显然,无论是上合组织峰会签订的文件和公报,还是作为该组织另一个核心成员国,中国国家元首的发言都着眼于上合组织的基本和长期发展目标,幷未回应俄罗斯希望该组织峰会在格鲁吉亚问题上予以支持的要求。据透露,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此有所失望。

  实际上,这一结局应在俄罗斯预料之中,上合组织最近几年来一直在长期战略定位上存在分歧,主要表现在中俄对战略定位的分歧,只是此次的格俄冲突再次凸现了这一潜在的挑战而已。据西方媒体引述俄罗斯媒体透露,在起草峰会联合公报内容时,中俄曾有不同意见。俄罗斯试图写入有关格鲁吉亚侵略以及格鲁吉亚从事民族灭绝行为的字句,但在中国的要求下没有采纳。(上海东方网)

  上合组织成立12年来,从开始时的联合反恐阵线,扩展成战略联盟和政治联盟的雏形,甚至有可能向经济联盟的模式发展。两年前,上合组织成立 10周年时,就曾提出将建立经济联盟的设想。因此,上合组织的转型将向何处发展?它到底只是局限于中亚地区的反恐,还是将逐渐扩展成为一个类似北约的地区安全组织?若是后者,那么该组织是否会与北约产生对抗,从而导致新冷战的开始?这显然涉及到上合组织的战略定位问题。而该组织近年来也有扩大的设想,但一旦涉及扩大进程,其战略定位问题立刻就会凸现。两年前,与美国交恶的伊朗曾申请加入上合组织,一度引起舆论的密切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

    ◆ 3、中国可望成为赢家 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星期五表示,中亚国家在南奥塞梯问题上对莫斯科给予的支持,是俄罗斯在外交上的一大胜利;不过,分析家认为,俄罗斯的“ 好斗”,令他国感到担心,无形中让已在区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中国获益。莫斯科的强硬态度,使它日显孤立,这种形势对中国有利,它很有可能在俄罗斯后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新加坡《联合早报》)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查塔姆社”的国际问题专家卢宜宜说,中国不一定要选择站在哪一边,而是扮演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卢宜宜认为,中国作出公正的姿态就足够了,“摆在北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与莫斯科合作,在今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共同批评北约东扩,幷将上海合作组织搞成一个与北约类似的军事体系,与美国强硬对抗;二是利用美俄矛盾激化,坐山观虎斗,置身事外,形成冷战时代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从中渔利”。“中国可以以一个协调人身份这样一个角度呼吁各方不要使紧张局势升级,想办法建设性地解决问题。中国完全可能作出类似这样的陈述。”(广东中山网)▲


朝鲜60周年大庆 金正日未露面惹外界关注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6980


    2008-9-9: 9月9日是朝鲜建国60周年大庆,韩联社8日援引“政府某消息人士”的话说,在国庆仪式上,朝鲜将举行军队阅兵式和军事装备游行,“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据韩联社8日报道,“某消息人士”还透露:“从活动现场———金日成广场附近美林机场为活动做准备的人员规模和装备来看,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目前已发现射程60公里的240毫米火箭炮和射程7公里的105毫米高射炮等。”

  8日上午,朝鲜举行中央报告大会庆祝建国60周年,在会上,朝鲜内阁总理金英表示,朝鲜将在自主、和平、友谊的理念下,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8日下午,朝鲜组织驻朝各使馆、组织、机构人员前往5.1竞技场,观看特别团体操《祝愿祖国繁荣》,金正日也未有出席这项活动。

  在平壤市内,迎接60周年大庆的气氛在8日已经非常浓厚。朝鲜不仅将平壤和地方城市装扮一新,而且除2002年开始的大型团体操及艺术表演———“阿里郎 ”以外,还创作和上演特别团体操《祝愿祖国繁荣》,将节日气氛逐渐推向高潮。记者在当日驱车来到平壤市中心,看到用于阅兵的金日成广场布置得焕然一新。广场四周的建筑物上都贴满了国庆宣传口号,广场正前方和两旁已经布置好临时观礼台,为9日下午举行的阅兵式做准备。平壤市金日成体育场停放着七八十辆军车,估计也是为9日的国庆而准备的。

  为了确保在国庆当天的演出成功,朝鲜市民和学生十分忙碌。有时候在晚上11时,记者还能看见许多学生在金日成广场排练。此外,平壤市近日不定期地进行了交通管制,一些主要场所的路口禁止车辆通行,以方便群众进行各种活动彩排。

  外界对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是否会在阅兵仪式上露面十分关注。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驻华大使馆一位负责人8日表示:“有情报称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上月 22日(因健康状况恶化而)病倒。已向本部(外交部)报告,目前正不断搜集相关情报。”该负责人补充说,从中方消息人士那里得到了这一情报,目前正在确认详细的事实并密切留意北韩的内部情况。金正日在最近一个月里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又有情报称5名中国医生最近前往朝鲜,因此,健康出现问题的说法不断扩大。

  北京的朝鲜消息人士纷纷表示:“如果在迎来朝鲜建国60周年纪念日的9日金正日还不在公开场合露面,基本上就是健康状况出现了严重问题。”此前举行建国 50周年和55周年纪念活动时,金正日全都亲自参加,观看阅兵仪式。朝鲜每隔五年都会举行大规模的建国纪念活动,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金正日今年理应参加纪念活动。
 
  但北京的朝鲜消息人士表示,从目前中国国内朝鲜外交公馆和党内派遣的贸易人员的动向看没有出现异常,他们观测说,目前很难认为朝鲜政权内部出现异常。

  ★ 韩媒:谁能继承66岁金正日的权力?

  韩国中央日报分析文章指出,恰逢朝鲜政权建立60周年。韩国政府当局和专家认为,以后朝鲜体制的变化取决于之后的继承体制。

  朝鲜高层出身的脱北者一致表示,自2005年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下令中止讨论继承人问题之后一直到最近,该问题都未被再次提及。但是,专家认为朝鲜宣布在国防委员长金正日(66 岁)70岁大寿即2012年之际跻身强大国行列,所以在2012年前后朝鲜所谓的“革命伟业继承”将有可能被具体化。

   ◆ 次子金正哲最佳人选论

  次子金正哲(27岁)1993-1998年期间在瑞士伯尔尼学校留学之后返回朝鲜。金正哲是朝鲜实际上的最佳继承人选,这是基于他是金正日正统继承人的主张。世宗研究所韩朝关系研究室主任郑成长指出:“长子金正男(37岁)的生母是为朝鲜人民所熟知的电影演员出身的成蕙琳,但她是曾结过婚的有夫之妇。 ”在封建传统占优势地位的朝鲜社会,这无疑对金正男的继承人资格造成影响。同时,与生前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海外的成蕙琳不同,金正哲的生母高英姬在朝鲜境内集中所有精力为儿子铺垫仕途。这一点也为专家所提及。据郑主任说,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2002年,朝鲜军队内部尝试将高英姬塑造成“尊敬的母亲” 的形象。郑主任还估计:“金正哲在伯尔尼学校时期,曾经穿着芝加哥公牛队篮球制服出现在1996年德国埃里克•克莱普顿演唱会场上,相对来说接受了比较多的西欧文化,因而在对美关系上有可能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

  ◆ 金敬姬、张成泽力顶金正男

  但是也有人指出,长子金正男的政治势力依然雄厚。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的妹妹金敬姬(62岁)和曾经一次被解职但又在1996年再次回到权力核心的劳动党行政部长—— 金敬姬的丈夫张成泽(62岁)都是金正男的后盾。还有人指出:“2004年高英姬已经去世,但是金敬姬仍然处在权力核心地位支持金正男。”白研究委员和郑主任都这样看待权力对决形势:“金正男+金敬姬•张成泽”对“金正哲+高英姬•李制钢”。

  ◆ 不能忽视集体指导体制

  统一研究院高级研究委员李教德(音)指出:“金国防委员长生前无法培养继承人的话,在他去世之后很有可能采取集体领导体制。”在一人一手遮天的朝鲜权力机构内部,没任何根据可以确保在金正日死后,某位竞争者能以绝对优势战胜另一位竞争者。据分析,讨论继承人,这本身就有可能造成权力漏洞。从这点上看,很有可能是到最后一刻金正日国防委员长都不培养继承人,在继承候选人之间诱导忠诚度的较量。▲ 来源: 联合早报


金正日坐拥美女“欢乐队” 全球最腐朽独裁者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50230-1-1.html


英国日刊《泰晤士报》网络版5日评选出“十大最腐朽独裁者”,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居首位。该媒体透露,金正日拥有17座宫殿、数百辆汽车和两万本录像带,还有一支由年轻貌美的女性组成的“欢乐队”。

  《朝鲜日报》报道,《泰晤士报》介绍金正日时表示:“1994年开始掌权至今的朝鲜‘亲爱的领导人(Dear Leader)’,享受着昂贵的嗜好。”据《泰晤士报》网络版透露,金正日拥有17座宫殿、数百辆汽车和两万本录像带。他有一支由年轻貌美的女性组成的“ 欢乐队(Pleasure Brigade)”,每年花费65万美元(约7.03亿韩元)购买高级洋酒轩尼诗VSOP干邑。

  《泰晤士报》网络版报道,金正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还每天向自己的武装特别列车空运活着的龙虾。

  金正日向来就给外界神秘的感受,朝鲜民间相传金正日出生时,天上出现两道彩虹,而根据接近金正日的人士表示,金正日的个性相当温和。金正日前翻译哈洛德说,“我得到一种印象,他(金正日)是非常害羞的人。”

  一部有关金正日的纪录片曾经指出,金正日非常喜欢戏剧表演,曾经想要当电影导演,而他也非常喜欢韩剧《大长今》的女主角李英爱,李英爱曾经失踪两年也曾经变胖,相传就是秘密访问朝鲜,甚至为金正日生下小孩,不过这些传闻都遭到李英爱的公司所否认。

  除了传闻之外,而国际间对金正日的印象,就是一名留着怪异发型的极权统治者,经常做出令人料想不到的行动,除了金正日之外,他的长子金正男则是曾因为持有假护照,而遭到日本海关的驱逐,显然这个领导朝鲜的家族经常成为国际的话题。▲


人民领袖坎坷婚姻!金正日四任妻子揭秘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50203-1-1.html


金正日的元配夫人是洪一茜。在洪一茜生下一个女儿之后,金正日爱上了比他大6岁的成蕙琳。当时,成蕙琳已经结婚,而且育有一子一女。成蕙琳是朝鲜当时最性感的电影明星。成蕙琳嫁给金正日之后,生下长子金正男。

金日成反对这桩婚事。金日成反对的理由有三:

一是电影明星不适合于“第一家庭”;

二是成蕙琳已经有过一次婚姻,而且又有子女;

三是成蕙琳来自韩国,社会关系复杂。

由于金日成的干预,成蕙琳不能作为金正日夫人在公众场合露面。

后来,成蕙琳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在20世纪80年代前往莫斯科接受治疗,此后她一直在莫斯科过着舒适的生活,直到2002年在莫斯科去世。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金正日在父亲金日成举办的晚会上,见到了高英姬,陷入热恋。

高英姬是一位舞蹈演员,195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后来迁往大阪,在1960随父母从日本前往朝鲜。高英姬的父亲是出生于日本济州岛的旅日朝裔,后来成为日本著名的柔道选手,曾经为金日成表演过柔道。

跟成蕙琳相比,高英姬的情况其实差不多。高英姬也是演员,而且社会关系也很复杂。但是,金日成对金正日的这一婚姻未加反对,因为高英姬一家从日本回朝鲜定居,属于“爱国侨胞”,而且高英姬比金正日年轻11岁,不像成蕙琳比金正日大6岁,何况高英姬未婚,不像成蕙琳那样已经嫁人并育有一子一女。

高英姬与金正日婚后,生下两子。

金正日的三个儿子出生年份如下:

金正日的长子金正男(成蕙琳所生),生于1969年,现年38岁。

金正日的次子金正哲(高英姬所生),生于1981年,现年26岁。

金正日的三子金正云(高英姬所生),生于1983年,现年24岁。

金正男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曾经被送往俄国、北欧和日本留学,他酷爱计算机技术和哲学。金正男曾担任朝鲜国家安全部要职。2001年,金正男担任朝鲜计算机委员会的领导人。

后来,金正男以照顾母亲的名义,前往莫斯科,直至2002年8月金正男的母亲成蕙琳在莫斯科病逝。此后,金正男移居北京,又去澳门,于2007年重返朝鲜。


在2003年上半年,朝鲜开始宣传高英姬,称她为朝鲜的“伟大的母亲”。2004年秋,高英姬死于乳腺癌。朝鲜的宣传把高英姬称为“金正日最忠诚的战友”。

朝鲜开始出现“从白头山到汉拿山”这一口号,对高英姬加以神圣化,因为白头山是金正日出生之地,而汉拿山是高英姬祖籍所在地。

在高英姬之后,金正日又迎娶了比他小22岁的第四位夫人金英淑。

金英淑生于1964年,毕业于平壤音乐舞蹈大学,她的专业为钢琴。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她担任金正日的“技术书记”。所谓“技术书记”,就是负责照顾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候补委员以上高干们的健康,每一个高干配有一名技术书记,通常由护士来担任。金正日则配有多名技术书记,金英淑是其中之一。如今,金正日出访,金英淑总是以“朝鲜国防委员会课长”的名义随行。

2004年,金正哲被任命为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第一副部长。

金正哲1981年9月25日出生于平壤,自幼便被送入专为朝鲜劳动党领导人的子女开办的小学接受教育。后来被送往瑞士伯尔尼的国际学校留学。在瑞士学习期间,金正哲的身份为大使馆司机的儿子。由于金正哲的“父亲”总是对他毕恭毕敬,让瑞士方面产生了怀疑,这才得知他的真面目。

韩国一家杂志曾报道说,金正哲兴趣比较广泛,尤其是对美国的NBA几乎达到痴迷程度,他曾让金正日在乡间别墅旁修建了一个篮球场。▲


韩国断定金正日健康异常 已开始制定对策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66993


    2008-9-9 香港9月10日电/昨天是朝鲜庆祝建国60周年的大日子,但不仅国家领袖金正日首次缺席这么重要的庆典,连正规军大阅兵亦临时一改规模。韩日传媒指,连串不寻常迹象,可能意味该国领导层出现特殊变化。韩国中央政府已经断定金正日的健康出现问题,并开始制定对策。

  韩联社报道,韩国中央政府高官当天接受电话采访说:“我们已基本证实金正日的身体出现问题。对目前掌握的各种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得出,金正日可能已经病倒。”该高官说:“目前,金正日的具体身体状况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金正日尚未病故。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行综合评估,很快将表明政府立场。”就此,青瓦台当天紧急举行了由李明博总统主持召开的首席会议,讨论了相应对策。

  青瓦台高官表示:“今天早上8点30分,李明博总统召开了首席会议。会议就金正日昨天未出席朝鲜国庆60周年纪念仪式等异常迹象进行了讨论。”中央政府其他部门负责人表示:“情报部门接到情报,目前正在进行确认。由于情报对象是重要人物,因此要准确掌握情况,需要一段时间。”

  而在昨日国庆这样重要的日子,原本准备大肆庆祝的朝鲜官方和传媒,昨天也突然变得异常低调。朝鲜原定周二早上,在平壤举行建国以来规模最盛大的阅兵,由国家委员长金正日率党政军高层全体出席,检阅海陆空三军,展示射程60公里的240毫米口径大炮、105毫米口径高射炮等军备。

  本来每逢国家庆典大事,平壤当局一般是正日早上阅兵,下午举行群众集会。可是昨天早上却临时变阵,忽然取消了早上阅兵,一反惯例把阅兵巡游改到下午,还大减原有规模,正规军和正规军备都不见踪影,只由劳动卫队与平壤市民“充撑场面”。

  ★ 国庆规模大减

  朝鲜官方传媒更一反常态,到当地晚上9时的新闻广播时段,才播放全国第二号人物、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长金泳南等官员,站在台上阅兵的录影画面,以及外国贺辞,却没有交代最高元首金正日没有现身的原委;事实上,在此之前的一整天,官方媒体对国庆竟一概没有提及。

  美联社引述一名美国情报官员说﹕“有理由相信,金正日的健康出了问题,可能中了风。”他承认虽然没有金正日患病的实据,当局仍在评估事态,但金正日缺席庆典,却加深了他病重甚至不能再指挥国家的报道的可信性。“我们知道,他没有出席阅兵,那是极不寻常的。”该报推定金正日可能在最近2周内健康出现了异常。美国情报消息人士表示,最近有情报说有两、三名世界权威脑中风专家前往朝鲜,因此情报部门正在进行确认。

  朝鲜在1998年国庆50周年和2003年55周年等以5年、10年为单位举行全军阅兵式等大规模纪念活动,而且金正日每次都在观礼台上观看。

  67岁的金正日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等长期疾患,据称去年5月做过心脏手术后,身体较从前更见虚弱。《朝鲜日报》昨引述韩国外交消息称,从中方消息人士得悉,金正日上月22日健康转坏“昏倒”。报道引述韩国驻华大使馆高层官员说:“情报称,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上月22日病倒。我们已向我国外交部报告,现正不断搜集相关情报。”

  ★ 韩报﹕中国5医生赴朝

  韩国传媒称,自8月14日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过金正日出席公开活动后,他便未再有亮相。《朝鲜日报》还称,有5位中国西医据报已赴朝鲜逾1周,掀起金正日病重疑云。金正日的继承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若他病入膏肓,朝鲜政局将大起波澜,还可能影响美朝废核谈判。

  ★ 继承人未定恐掀权斗

  金正日虽年事渐高,身体欠佳,但他似乎仍未在其3名儿子中,确立哪人是继承人,令兄弟阋墙争宠的传闻一直不息。倘若他病重无法处理政务,随时可令平壤陷入一场政争,使东北亚局势更添不稳。

  ★ 长子次子权斗剧烈

  其父已故领袖金日成62岁时,就已确定金正日的继承人地位。可是到了金正日,却似乎一直犹豫不决。外界所知,金正日至少有3名儿子,分别是与影星成蕙琳所生的37岁长子正男,及由韩裔日侨舞蹈家高英姬所生的两子27岁正哲和24岁正云。目前权斗最剧烈的,是拥男派及拥哲派。

  长子正男与次子正哲相差10岁。传闻金正日曾甚为重视长子正男,尤其因为他代表覑他的“苦恋”﹕金正日虽然深爱已婚妇人成蕙琳,与她同居,可是不获父亲金日成赞成,强把成蕙琳送往苏联郁郁而终,一对恋人无奈远隔天涯约30年。可惜长子不成器,特别是经假护照赴日一事被揭发,成为国际笑话之后,从此失宠,游落四方。相反高英姬却能以国母之姿,召集政治势力,力捧其子正哲。到她04年5月病亡后,正哲仍获劳动党组织指导部要员的支持。

  韩国世宗研究所的分析家郑成长(译音)说﹕“金正哲已在劳动党组织指导部掌握了一定势力,另他在金日成综合军事大学毕业,也确保了军方支持,亦即坐拥相当大的有利位置。”然而,金正男却有金正日之妹、62岁的金敬姬,以及妹夫兼劳动党行政部长张成泽支持,始终不能漠视他的地位。

  ★ 恐碍美朝修好弃核谈判

  金正日病重,也可能影响到美朝修好与废核谈判。本年初美朝就落实废核协议,本取得不俗进展,朝鲜还象征式炸眦了位于宁边的核设施高塔,以示放弃核武的政治意愿,然而双方其后又再在未来监察及核实废核的安排上,出现矛盾。美国将原本承诺把朝鲜剔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的决定喊停,平壤政府即时表示不满,还威胁要恢复核子活动。若朝鲜政局现在陷入混乱,经营多年的废核谈判又可能要延误一段长时间。

  然而金正日病情到底是否严重,至今仍难断言。北京的朝鲜消息人士便称,从目前中国境内朝鲜外交公馆和劳动党内派遣贸易人员的动向来看,并没有出现异常。▲来源: 中评社


美称中国军官留学英国意味对华军售即将解禁
http://mil.qianlong.com/37076/2008/09/10/3943@4652149.htm


    http://www.qianlong.com/2008-09-10 青年参考:9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已经开始在英国最有名的军事学府——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留学。此举让美国五角大楼和英国的保守派忧心不已,因为这意味着欧盟对华武器禁运将很快被打破,西方的军事精髓也会被中国军官“参透”。也有西方军事家表示,这其实是“杞人忧天”,因为这种担心与西方一直鼓励中国军方加强对外交流以增加透明度的立场,根本就是矛盾的。
 
    ★ 担心解放军参透西方“军事软件”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上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刘留(音)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完成了为期一年的学业。这一年里,他与英国陆军的学员们一起学习,共同训练。第二名中国军官将在近日抵达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开始为期一年的学习。

  按《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说法,英军此举将让美国主导的欧盟对华武器禁运努力“化为泡影”,会让中国军方“参透”西方的军事条例,美国必定对此深感担心,因为中国拥有当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武装力量,正越来越被美国视为“重要威胁”。

  禁止军事合作是美国与欧洲多国推行的对华武器禁运的内容之一。中国一直呼吁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特别要求欧盟重新展开与中国进行军事训练与教育领域的合作。近年来,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部分欧洲国家也一直在寻求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只是由于美国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担心,让中国军官进英国最好的军事学府会导致“严重后果”,因为解放军可以获得至关重要的“军事软件”,比如学透现代化的军事作战规则、西方的作战条例条令,以及先进的作战训练理念等。

  在布莱尔当首相期间,英国政府坚定地支持美国的立场,那就是坚持对华武器禁运,具体包括严禁向中国出口武器装备,不接受中国军官到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受训。但在布朗出任英国首相后,中国军官顺利进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

    ★ 既要增加交流又怕“命门”被抓

  中国军官留学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消息传开后,英国保守派势力想知道,是谁改变了原来的政策。这些人宣称,允许中国军官接触英军条例的细节会置英国安全“于危险中”。英国在野党“影子内阁”(西方议会制国家中,在野党为上台执政进行了组织准备,与执政党类似,也设有“首相”、“财政大臣”等)的“国防大臣”利姆•福克斯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英国首相或者国防大臣是否知道这事?英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是否发生改变?这样做是不是符合我们的国家安全?”

  对于保守派的无端指责,英国国防部表示,让中国军官留学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做法符合欧盟的政策,而且英国“坚定遵守”严禁向中国出售致命武器的政策。

  国防部的回应让保守派非常不满意,福克斯说,他已经与欧盟官员就此事交流过,欧盟官员称,军事合作包括培训军事学员,因此欧盟官员们也对英国打破禁令“非常意外”。

  然而,法国和德国的军事观察家却认为,英国加强与中国的军事人员交流其实符合双方的利益,因为让双方的军事人员加强相互了解,一直是西方要求中国军事透明的重要内容。他们希望中国军官留学西方军事院校,了解西方军事机构的运行方式与军人的思维方式,进而避免“误读”。然而,当中国真的开始加强与西方交流后,又有人抱着怀疑的态度来看这事,担心中国军官会“参透”西方军事思想,进而发现西方军事的“命门”。▲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September 11, 2008 08:38 A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美军关注蒙古战略位置 中国东北受威胁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中国的暴富者群体是怎样产生的?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