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兰美国何以骤然达成反导协议? | (回到Blog入口) | 中国大西北强大军事部署剑指何方? »

在俄格冲突中美帮格鲁吉亚、美军为何不直接出手?

七十二句話令你大智若愚,細味人生

http://www.ddhw.com/listo.aspx?topic_id=20&msg_id=4437&level_string=0&page=1

三十一、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三十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三十三、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癡。

三十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三十五、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 2008-08-19 ▲◆●■☆

菲尔普斯会有多少收入?

http://blog.2008.sina.com.cn/s/blog_4eddf60c0100a5gb.html?tj=1

刘翔因伤退赛 留下四大悬念!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35209-1-1.html

毛泽东通过林彪从周恩来手里夺军权?

http://topyl.com/contenthistory.php?fid=PGLT&id=2409372

中国举国体制发展精英体育有害?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w2008-08-18-voa52.cfm

在俄格冲突中美帮格鲁吉亚、美军为何不直接出手?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8-08/15/content_2314034.htm

 



金牌数第一的菲尔普斯会有多少收入?
http://blog.2008.sina.com.cn/s/blog_4eddf60c0100a5gb.html?tj=1


    (2008-08-17)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效应,各国奥运冠军都被商家紧紧盯住。其中受益最多的无疑将是奥运史上金牌数第一的菲尔普斯。游泳这个项目过去的广告价值无法与高尔夫、NBA和足球相比,但出了菲尔普斯,游泳的价位大幅度提升,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菲尔普斯平均每年广告收入为1600万美元。而菲尔普斯在奥运会上所向披靡、呼风唤雨的感召力更使商家摩拳擦掌,保守地估计,本届奥运会后,菲尔普斯的个人年收入将很快增长到3000万美元,把游泳运动员的身价一下提到“第一集团”。但有人估算,菲尔普斯以前主要广告在美国,这次将更具有世界性,欧美日纷纷向他招手,尤其中国这个大市场“饶”不了他,估计年总收入可能达到8000万美元,也就和老虎伍兹以及退役前的F1之王舒马赫并驾齐驱了。

    商家与奥运联姻20多年来愈演愈烈。人们还记得,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柯达因为在400万美元的顶极赞助上迟疑,被富士抢先,使富士在美国的销售从占据同行业2%飙升到16%,这使柯达多年来懊悔不迭,就是他们没有料想到体育明星与奥运会在民众中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与奥运联手的代价也越来越高,柯达当年为400万美元犹豫,如今低于6000万美元都无法进入顶级赞助的行列。如此高昂代价也使一些企业或望而却步或豪赌一把。

    2004年的联想还只是一家营业额不到30亿美元的公司,为了支持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他们毅然决定签约成为第一家来自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他们今天慨叹“赌对了 ”,如今他们已经是世界500强企业了。

但是赌体育明星的广告与奥运会的赞助并非百战百胜,未能达到预期效益的也不少。当人们都感到这碗饭好吃都想来吃的时候,这碗饭就很难吃到了。商场风云诡谲,体育比赛变幻莫测,曾有女菲尔普斯之称的游泳运动员霍夫奥运前在美国以5个第一名拿到5张奥运门票,她与一家大公司签下数百万美元的广告合同,但随着在她奥运会上大跌眼镜,这家公司也只能吞下苦果。

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已经一览无余。尽管商业化强劲深入与现代奥运会鼻祖顾拜旦的纯真理想相悖,然而在商品经济社会要想独善其身也难,唯有与时俱进。▲


刘翔因伤退赛 留下四大悬念!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35209-1-1.html


    无疑,在北京奥运会上,刘翔能否卫冕与中国能否荣登金牌榜首,是国人最关注的焦点。媒体报道称黄牛党将票面价值200元的“刘翔决赛”门票炒到了8500元仍十分抢手。然而,就在北京刚刚放晴的这个上午,就在110米栏第一轮的小组赛上,鸟巢及电视机前数以亿计的渴望已久的眼睛却见证了这位民族英雄的黯然谢幕。刘翔因伤退出比赛。这是他在本次奥运会上的首次亮相,却留给世人一面悲凉的背影。

    刘翔用一种让世界震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在京奥上的首演,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这个出乎意料的结局给大家留下四大悬念。

    ★ 退赛的真相?

    8月18日上午,刘翔冷静地亮相鸟巢,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热情。刘翔一上来就热身两次,每次攻栏都会激起观众欢呼。随后,他出现了伤情,表情痛苦而无奈,让人分外揪心,接着他一拐一瘸走出赛场,令全场哗然。紧接着的新闻发布会上,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掩面而泣,称“确实因伤退出比赛”。而广大网友却质疑刘翔出场的表现为“动作秀”,称刘翔团队早已“知天命”,这只是精心安排的悲情谢幕剧,网友甚至将姚明“带伤突围、为国卖命”抬出来加以指责。显然,国人对一句 “因伤退赛”的简单结论难以接受。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翔飞人折翼起跑线?各方解读不一,留下悬念。笔者认为,是伤情、压力和挑战这“三座大山”压跨了刘翔。

    在京奥以前,刘翔的大腿和跟腱先后出现问题,这是导致翔飞人折翼的直接原因。在同一轮小组赛上,美国名将、刘翔的劲敌特拉梅尔也因伤先于刘翔退赛。受伤是职业运动员无法避免的,伤情影响运动员发挥同样是无可奈何的。除了伤情,巨大的压力无疑是翔飞人折翼的重要原因。2004年,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在雅典奥运会上折桂后,一下被“田径弱国”的国民捧为民族英雄。国人赋予刘翔的含义和精神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雅典奥运会后,刘翔继续扬威,横扫全球。 2008年,与其说刘翔为自己不如说国人为刘翔定下一个目标:在家门口卫冕。《今日美国》曾给出一个标题:《刘翔有13亿个夺冠理由》;《泰晤士报》关于刘翔的标题是《刘翔的双肩担负起整个民族的希望》。

    可见,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度和期望值空前走高。这些过犹不及的关注和期望全部转化为了刘翔的负担。刘翔也因此成为在京奥上背负压力最承重的中国运动员,不败乃是奇迹。除了伤情和压力这些“内忧”外,状态极佳的古巴小将罗伯斯这个“外患”也是翔飞人折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中国第一飞人就在“内忧外患”下彻底崩溃,在预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至于刘翔团队是否精心安排了悲情谢幕剧,笔者认为,即便是也在情理之中,但要体谅刘翔本人。不排除这种可能:出于对京奥、对国人、对赞助商的责任等诸多因素,即便深知自己无缘京奥的刘翔,也必须且只能倒在出发前的最后一秒,这个结局是刘翔本人无法左右的。

    ★ 竞选受影响?

    国际奥委会决定,北京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将选出4名新委员,并自动将其晋升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刘翔是30个候选人之一,一旦当选,他将与何振梁、于再清在IOC并驾齐驱,成为以运动员身份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中国大陆第一人。

    与其他候选人尤其是另外几名田径运动出身的候选人相比,刘翔有明显弱势:

    ◆ 一没有在任何国家或国际级组织里任职的相关经历。

    ◆ 二没有语言优势。

    即便如此,国人仍对此充满希望,将其竞选成功的愿望绑架在他卫冕成功上,合乎情理。然而,就在投票的关键时刻,刘翔因伤黯然退出京奥赛场,这无疑为他的竞选减了分。

    刘翔能否顺利竞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成为又一悬念,让人担忧。

    ★ 成败论英雄?

    刘翔因伤退赛会不会使其在国人心中的认同度和商业价值大幅下降,值得关注。就后者而言,几乎不会成为悬念,赞助商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刘翔品牌损失将会十分惨重,但场上退赛(而不是在奥运会前宣布因伤退赛)无疑已经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至于国人的认同度,难下定论。竞技体育从来都是这般残酷,胜则笑傲江湖,被媒体宠爱;败则黯然神伤,被镁光灯遗忘。古人讲“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国人似乎对金牌更感兴趣,对成功更加渴望,甚至于集体忘记了同样站在领奖台上的银牌和铜牌获得者,更别说那些没有获得奖牌但同样刻苦训练奋力拼搏的运动员。刘翔从颠峰上跌下来,就立即遭受广大网友的质疑和恶搞,说明不少人固守着“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

    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在于金牌。在本届奥运会上,有很多运动员无缘奖牌甚至首轮被淘汰,一样赢得世人尊重。伊拉克运动员穿着旧T恤、破损的“二手”跑鞋前来比赛,尽管被淘汰,但他们已经十分满意,他们的最大愿望是能活着再参加伦敦奥运会。这样的精神让世人折服。美国游泳运动员埃里克在今年6月被查出患有睾丸癌,但他选择了先参加奥运会再做手术的决定,尽管他仅获得了小组第六名,但仍登上时代周刊,成为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

    那么,刘翔依旧是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么?这位在短跨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国第一人、亚洲第一人、黄种人中的第一人,是否面临着被抛弃的危险?这将检验国人的价值观。

    ★ 伦敦再发飙?

    刘翔因伤退赛后,央视各挡节目的主持人纷纷引导大家理解刘翔,称刘翔还年轻(25岁),还有机会,希望他能养好伤重回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场。

    但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教练孙海平也坦然表示,治疗好了之后,刘翔能否重新回到赛场,“不能确定”。

    即便刘翔脚伤治疗效果极佳,在从颠峰跌到低谷的重创之下,他要重新站起来战胜自己已是万般艰难。中国田径将立即进入“后刘翔时代”么?这位中国飞人将从此告别跑道么?抑或在世人惊异的目光中再次登上奥运会的领奖台?这将是刘翔留给世人的最大悬念,也将是媒体在赛后关注的焦点。
刘翔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作者:火山飘雪)▲


刘翔广告或全部流产、广告计划可能面临终止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35187-1-1.html


耐克可口可乐等巨头:刘翔原本上千万元的广告计划可能面临终止
耐克可口可乐等巨头震惊 刘翔广告或全部流产

8月18日消息,在今天上午刚刚结束的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刘翔因伤退赛,该消息一出,可口可乐、耐克等赞助商顿时陷入震惊,由于始料不及,与刘翔有关的各种广告投放计划可能将全部泡汤。  

据悉,刘翔代言的多个品牌巨头在之前已经制作了大量的广告,计划从8月18日刘翔首次参加比赛时开始投放,涉及电视、报纸、户外、互联网等媒体平台。然而,刘翔的退出将导致广告主、媒体遭受难以估计的损失。  

刘翔已经代言众多品牌,包括凯迪拉克、安利纽崔莱、可口可乐、白沙文化、杉杉男装、千里马汽车、伊利、交通银行、联想、元太、奥康、中国邮政EMS、NIKE、中国移动等、耐克、可口可乐、伊利和VISA。  

就代言费看,2004年耐克仅花费30万元就签下刘翔,当刘翔在雅典获得奥运金牌后,代言费水涨船高。据悉,目前代言费最低1000万元以上。  

据业内某媒体广告销售负责人透露,原本谈妥的上千万元的广告投放计划可能面临终止,总的损失目前还难以估计。不过,他指出,损失最大的是广告主。他们前期投入的广告制作费用巨大,这笔费用现在基本上泡汤了。  

事实上,耐克等企业有专门的团队进行刘翔广告的策划工作。此前,考虑到刘翔能否夺冠存在不确定性,耐克早就做了两手准备:刘翔夺冠后的广告和未夺冠的广告。  

然而,刘翔因伤突然退出比赛是所有的人都未曾料到的,因此,广告主即便是准备了两套计划,也陷入了尴尬境地。  

目前,与刘翔签约的众多品牌厂商已经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于刘翔退出比赛,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出面作出表态。▲


如果不能赢,这是刘翔唯一能做的选择!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35065-1-1.html


    8月18日这一天,中国人傻了。想过各种可能,唯独没想到刘翔会退出比赛,冷静了10分钟后考虑,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对于刘翔,对于中国人,这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刘翔退出比赛,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伤者的背影。如果真的大比分地输了比赛,一个失败者的身影不仅刘翔无法接受,中国人也无法接受,广告商们更无法接受。

    刘翔和他的团队,其实早已知道会有今天。在奥运会开幕式前,我曾赌刘翔是奥运火炬手,就是因为他在奥运会前的表现太低调、太反常。从心底愿望来说,我盼望他的一切反常举动,是因为一个更大的目标在等着他。

    当我从开幕式上真的没有看见他的身影时,我就知道,这次比赛对他来讲,一定是凶多吉少。一个真正有实力的运动员,是不会在乎放弃开幕式那几个小时训练时间的。对于一个有如此影响力的运动员,缺席自己家门口的开幕式,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结论只有一个,就是刘翔真的状态不好,他需要更低调地面对可能出现的败局。

    在奥运开幕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刘翔跨得越快,前面栅栏越多》,文中说过,真正阻拦刘翔跨越的,是那些广告商们立起的栅栏。现在广告商们的栅栏,果然让刘翔止步了。他们是丝毫不会震惊的,因为这正是他们盼望的结局。刘翔可以不跑,但刘翔绝不能成为一个失败者。想一想也能明白,谁会去喝一个失败者喜欢的饮料,穿一个失败者代言的衣服呵?
   
    还是那句老话,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刘翔因伤退赛了,这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所有人的颜面都还没有失去,尤其是那些广告产品的颜面。
     
    如果不能赢,就退出比赛,这是刘翔能唯一做的选择。谁让他成了13亿人的英雄了呢? ▲


毛泽东通过林彪从周恩来手里夺军权?
http://topyl.com/contenthistory.php?fid=PGLT&id=2409372

    若干军内老人有一个观点,即文化大革命实质上是毛泽东用林彪从周恩来手里夺军权。对此我没有认真研究过,但周恩来在军内的影响、实际控制力和指挥权提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

    1965年"八六"海战和随后的崇武以东海战中,周恩来的电话直接打到东海舰队参战的海上编队指挥员魏垣武的"旗艇"上,命令集中火力先打一条蒋舰,之后看当时情况再打第二条(见参战人员的回忆录和有军报有关报导)。这是怎样一种作战指挥系统?在东海舰队作战部、海军作战部和总参作战部之外,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参与作战指挥,或直接指挥海上作战?

    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从头到尾是由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和副司令员、前指司令萧全夫向周恩来报告而非向已被全党全军全国公认的、"直接指挥"全军的副统帅林彪报告;而且周恩来直接指挥某些行动,其指示具体到我方炮兵最远只能炮击苏方江岸而绝对不准向苏方纵深打,以及3月15日作战后要及时通知苏方来人上岛将阵亡苏军尸体运回去这样的事。

    要知道,周恩来在军队没有任何公开职务,而且从1954年9月之后就再也不是中央军委成员(见附录)。如果说上述两次作战一个涉及对台工作,一个与国家外交方略有关,由周恩来参与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周不是参与而是指挥,甚至是直接和唯一的指挥。

    不仅对外,对内也一样,比如杨成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关押的后期是总理派部队直接从河南接走的,执行任务的是什么部队不得而知;杨勇在被关押期间也是总理命令空军派飞机把他接回北京的。杨勇在回忆录中提到他问来接他的空军人员这是怎么回事,回答是:"接到总理办公室命令,我们紧急起飞……"空军接受并服从总理办公室的命令?国务院与空军有何关系?勉强说,国务院管国防部,国防部管空军,但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党军而不是国军,国防部调动不了任何军种任何部队,按公开的组织体系,全军只听而且只能听中共中央军委和总参的。

    可那时全军听从总理命令似乎是规矩兼惯例,发命令的理直气壮,接受执行命令的理所当然,无人质疑。为什么?在公开的军委-总参-军兵种或大军区-部队的命令体系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从不公开但上下均承认并实际有效运作的国务院对军队的命令系统?其实也不是国务院对军队,而是周恩来个人对军队,别人当总理来说话,军队就不听。

    在"9.13"以前,林彪的老部队除在广州军区的41军、42军、47军和55军外,还有沈阳军区中的39军、40军、46军,北京军区中的38军,武汉军区的43军和54军以及成都军区的50军是原四野的部队,但大军区司令员中只有广州军区的黄永胜和丁盛是四野出身(文化大革命中多了个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林彪要与毛泽东决裂,除了广州军区,无处可去,要不就得出国。可是周恩来似乎对哪个军区都有影响力和控制力,也许这得部分归功于他的情报系统,而林彪在党、国家和军队的情报系统中从历史到现实都没有影响和实际作用。

    如果这些军内老人的看法确实,那毛泽东的任务也够艰巨的,要知道周恩来是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军事力量的创始人,又是中国共产党情报事业的开山祖师,战胜这样一个超重量级对手可不容易。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并未达到目的,周恩来至死都对军队保持着影响力。林彪没有能从周恩来手中夺来军权,反而与毛泽东反目,对毛泽东的打击是双倍的,当然致命。毛泽东死后是周恩来系统的叶剑英帮助华国锋逮捕了江青这位毛夫人,也是周恩来系统的邓小平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改革。▲


附录:建国后至毛泽东逝世期间中央军委组成的基本情况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0月19日任命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1年11月5日增补林彪、高岗为副主席,1952年6月19日增补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副主席。

1954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重新成立,由12人组成: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毛泽东任主席,黄克诚任秘书长。彭德怀主持日常工作。

1959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21人组成中央军委,13人为军委常务委员:毛泽东、林彪、贺龙、聂荣臻、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罗瑞卿、谭政。毛泽东任主席,林彪、贺龙、聂荣臻任副主席,罗瑞卿任秘书长。林彪主持日常工作。1966年1月8日增补陈毅、刘伯承、徐向前、叶剑英为副主席,5月23日决定由叶剑英兼任秘书长。

1969年4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政治局会议通过毛泽东为中央军委主席,林彪、刘伯承、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副主席。 1971年10月3日决定叶剑英主持日常工作。1973年12月22日决定邓小平参加中央军委领导工作。1975年1月5日任命邓小平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1975年2月5日中共中央通知成立新的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会,11人为军委常委:叶剑英、王洪文、邓小平、张春桥、刘伯承、陈锡联、汪东兴、苏振华、徐向前、聂荣臻、粟裕。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中国举国体制发展精英体育有害?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w2008-08-18-voa52.cfm


记者: 大卫  华盛顿  2008年8月18日    

北京奥运会开幕到现在,中国队所获得的金牌数一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而包括金银铜在内的奖牌总数,也紧追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然而,最近有不少评论指出,中国运动员之所以获得这样好的成绩,靠得是所谓的“举国体制”,但这种体制不但违背奥林匹克精神,对改善国人体质和运动风气,也没有好处。

中国自1984年首次在洛杉矶参加国际奥运比赛以来,夺金抢银的势头就一直很凌厉,而且进展神速。2004年雅典奥运更挤掉国际体坛第二位的俄罗斯的位子,获得32面金牌,比获得36面金牌的美国只少了4枚。

本星期中文网站上发表的不少评论表示,中国能在20多年时间里一跃而成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体育竞技大国,是得力于中国特有的一种体育制度,也就是所谓的“举国体制”。中国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在雅典奥运会后不讳言地坦承:“如果没有举国体制我们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所谓“举国体制 ”,中国官方的解释是“在国家综合实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为了短时间内形成突破,从而采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攻坚的一种组织制度”。换句话说,“举国体制”就是调动全社会资源来协助操练少数精英运动员,尽最大努力在国际大型竞赛中夺取最多的奖牌奖杯。

香港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把中国队这次在北京奥运会上奖牌丰收,与纳粹德国1936年在柏林奥运上的奖牌丰收,相提并论。他说:“虽然他们在口号上也说得很好听,要提高人民的体质,但实际上他们对一般体育活动是忽视的。所以这一次他们能够得了这么多奖牌,跟1936年德国的那次是一样的。这我想是不奇怪的,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运动员培训的体制不一样,严格说,这中间就有不公平的发展;第二呢,因为它是主办国,主办国在整个竞赛的环境和气氛下,当然都是比较有利的。”

各家网站的评论说,举国体制是前苏联在1950年代创建的,后来为绝大多数共产集权国家所仿效,其中佼佼者有前苏联、前东德、前共党国家罗马尼亚等。但在苏联和东欧体系解体后,目前仅存的只有中国一国。至于古巴、北韩则因地小人少而不足为道。

评论说,中共官方公开承认,这个制度的最高层次就是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新语丝读书论坛”说,如果作一个对比,可以说,中国体育是国家行为,西方体育是社会行为;中国是官办体育,西方是民办体育;中国是精英竞技体育,西方是大众健身体育。在外国,奥委会是民间独立组织;在中国,奥委会与中国总管体育事业的最高机构“体育总局”是合二而一的。

新语丝读书论坛的评论说,多年前中国国内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对这种实际戕害体育精神的制度进行批判,要求改变。并且举出举国体制的弊端:

    ◆ 第一,国家资源的使用严重颠倒轻重,每年花数十亿元人民币培养精英运动员,同时又严重忽视乃至不顾国民大众的体育与趣爱好和强身健体的需求。

    ◆ 第二,由于动用全国人力,选拔有运动天分的青少年进行封闭式集训,但目的只是让少数体育尖子去争夺奖牌,结果牺牲了数十万计运动员的青春,甚至给许多运动员造成终身伤害,毁了他们的一生。中国体育报说,百分之八十的运动员退休后因为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谋生艰难,其中很多人还因运动过量而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成为残废。

     ◆ 第三个弊端是,形成了一个明星运动员、教练和体育官僚三位一体的庞大利益集团。金牌给运动员和教练带来巨大名利,给体育官僚带来官运亨通的政绩,由此不择手段追逐金牌的举国体制,亦成为中国体坛腐败的触媒剂。

新语丝读书论坛的评论说,2005年中国十届全运会闹出大量金牌内定、假赛的丑闻,多数认为是举国体制所倡导的锦标主义起了关键作用,至使公民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荡然无存。

香港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表示,中国近来虽然口口声声不要把体育政治化,但其实最把体育政治化的,就是中国。因此,要改变目前中国这种训练精英运动员的举国体制,恐怕十分困难。

他说:“实际上最政治化的,就是中国的体育。你看从最早的50年代,他们参加国际竞赛,口号就是友谊第一,竞赛第二嘛;后来你看中美建交又是乒乓外交嘛。所以他们已经把体育运动当作他们凸出政治,政治挂帅,为政治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质上中国体育的精神跟奥林匹克的精神是有距离的,有些方面其实是脱离的,它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而是参杂了政治的,民族主义的,你看动不动就是为国争光啊,完全就是作为其外交的一种手段。所以我想要他们在这方面做改变是很难的。” ▲


在俄格冲突中美帮格鲁吉亚、美军为何不直接出手?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8-08/15/content_2314034.htm


2008-08-15 本报特约记者 孙力舟

  8月12日,俄罗斯总统、武装力量总司令梅德维杰夫宣布:“在格鲁吉亚—奥塞梯冲突区域的强制和平行动结束”,这场只有5天的格俄冲突暂告一段落。那么,美国在冲突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接下来会怎么帮格鲁吉亚呢?

  ★ 美“壮胆”不当反惹祸

  美国在这场冲突中扮演了微妙的角色。

  一方面,一般认为,驻格鲁吉亚的美军并未直接参战,美国也没有向格鲁吉亚增派军队。

  另一方面,在冲突爆发之前,美国明显支持格鲁吉亚,激化了格俄矛盾,对于冲突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冲突过程中,美国在外交上始终明显倾向格鲁吉亚、向俄施压,在军事上也向格提供了一些帮助,如把格在伊拉克的军队运回格鲁吉亚(详见06版相关报道)。

  格鲁吉亚2003年“玫瑰革命”后(当年11月,格反对派领导人萨卡什维利以议会选举“舞弊”为由,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反对派示威者冲进国会,要求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辞职,一名反对派手上挥舞着象征和平的红玫瑰。后萨卡什维利成功当选总统),美格关系日益提升。布什政府将格鲁吉亚誉为“改革的灯塔”,对其提供巨额援助。

  就在格俄冲突爆发前不到一个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在访问波兰、捷克(重点是讨论导弹防御合作)之后,又访问了格鲁吉亚。赖斯在抵达第比利斯之前就表示:“美国把格鲁吉亚看做好朋友,俄罗斯近期的一系列举动,实际上无助于稳定与格鲁吉亚和阿布哈兹的冲突局势。”据塔斯社7月10日报道,赖斯在访问中说,“美国支持格鲁吉亚的领土完整”。赖斯在接受格鲁吉亚电视台专访时不加掩饰地说:“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美国坚决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方针。”

  对此,俄罗斯极为不满。格俄关系也因赖斯此行而进一步恶化,格不久后就宣布召回该国驻俄大使。

  此后,美不顾俄反对,加强了与格的合作。格鲁吉亚决策层可能据此认为,如果出兵南奥塞梯,俄罗斯将因害怕得罪美国而不敢作出激烈反应,即使俄罗斯出兵增援南奥塞梯,美国也会出兵支持格鲁吉亚。因此,格决心武力解决南奥塞梯问题。而美国对格加入北约的积极态度,又可能使俄罗斯认为,如果有必要对格鲁吉亚动武,时机必须选在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之前,因为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如果一个北约成员国受到攻击,则视为所有北约成员国受到攻击,这样美国武力干预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因此,美给格“壮胆”,在客观上加剧了格俄矛盾,也是冲突爆发的导火线。

  ★ 默许格开战向俄外交施压

  8月7日深夜,在几天的对峙和摩擦之后,格鲁吉亚向南奥塞梯发动全面进攻。联合国安理会应俄罗斯的要求,于格林尼治时间8月8日凌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之前,美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弗雷德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称:“看来是南奥塞梯人挑起了冲突……我们已经敦促俄罗斯人,让他们南奥塞梯的朋友们撤退,并表现出更大的克制。我们相信俄罗斯人…… 已经在这样做了。”

  俄媒体批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格鲁吉亚使用武力持麻木态度,这在事实上鼓励了冲突的扩大。

  在俄军介入冲突,给格鲁吉亚以“冲动的惩罚”后,美国仍采取偏向格鲁吉亚的立场,但表现得比较克制。

  据路透社报道,9日,美国总统布什要求俄罗斯立即停止空袭,称使用空军是“一种危险的升级”。10日,美国副总统切尼给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打电话,称“美国不会对俄罗斯的侵略无动于衷,俄罗斯侵略的继续将严重破坏它与美国及国际社会的关系”。

  ★ 国际组织声援格

  冲突初期,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称北约正在密切关注局势,各方应采取直接谈判。8月12日,夏侯雅伯谴责了俄“过度使用武力”的做法,并称冲突并不影响格鲁吉亚作为北约候选国的地位,格总有一天会成为北约成员国。

  在联合国,美国支持格鲁吉亚的立场,但由于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安理会没能通过任何有关决议。由于目前不是联合国大会的开会时段,格俄冲突并未提交联合国大会(联大每年举行一次常会。常会在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二开幕,通常持续到12月中下旬,会期一般约为13个星期)。考虑到俄罗斯是常任理事国,美国很难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介入冲突。

  ★ 美不愿与俄交火

  俄宣布停火之后,美国国务卿赖斯发表讲话,称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必须确实停止,并重申美国支持格鲁吉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格鲁吉亚的民主政府,并表示将继续与各方协商,采取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并对格鲁吉亚的重建提供援助。

  综上所述,俄格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向俄施压,但与格鲁吉亚的希望相反,美并未直接出动军队介入冲突。可见,美国在格俄冲突中的主要利益在于,避免与俄罗斯在战场上直接对抗,同时尽力保护格鲁吉亚亲美政权的生存,保持其北约候选国的地位,而将南奥塞梯问题留待日后解决。美国接下来的举动,都将围绕确保这一利益来展开。▲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August 19, 2008 10:33 A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波兰美国何以骤然达成反导协议?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中国大西北强大军事部署剑指何方?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