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生回味的50句凡人语(11-15)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1296.html
11、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12、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人生在世应该在芬芳别人的同时也美丽自己。 13、抱最大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14、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5、令人不能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
今 日 看 点 : 2008-07-14 ▲□◆★●■☆
美国将调查中国科研能力 包括军民合作项目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7-13/1140510241.html
美智库:中国军力日益重要 联合国总部或迁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641e90100a59a.html
还记得七年前的今天吗:千金一诺 北京践约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16007-1-1.html
布什来中国一石多鸟:中国人还能笑得起来么?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15696-1-1.html
胡锦涛精彩的四句话彰显一个绝对刚性的国家主席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15587-1-1.html
在文革废墟上开始的改革开放
http://www.zaobao.com/yl/tx080712_502.shtml
美国将调查中国科研能力 包括军民合作项目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7-13/1140510241.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3日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王启超报道 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说,在将于7月16日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一个专家小组将调查中国的研发能力。
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透露,这个专家小组将调查与中国科技研发政策和趋势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具体包括:中国重视更重视基础研究而不是应用研究吗;中国能够好好利用外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工作吗;中国试图控制研发项目的性质和范围吗;中国军方与高校和国有企业在研发项目上有合作吗。▲
美智库:中国军力日益重要 联合国总部或迁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641e90100a59a.html
(2008-07-11) 中新网7月11日报道: 美国智囊团“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在9日公开的一份报告中预测: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总部将来可能迁至中国。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该报告预测称,中国将在军事和外交等国际关系中的所有领域成为重要力量。报告称:“国际机构中心将倾向于中国,世界银行、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总部有可能迁至中国北京或上海。”
该报告还预测,2035年左右,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赶上美国,2050年中国的GDP(82万亿美元)将达到美国GDP(44万亿美元)的近两倍。
作为其依据,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消费的拉动,而不再是依赖出口,即使世界经济总体出现不景气,中国也不会受到巨大影响。
与日本、韩国等曾经历迅速增长的国家不同,中国景气周期与美国景气没有太大关联,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独立性”。▲
中国3处“军事秘密”被美国借互联网曝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dd2750100a4lq.html
(2008-07-11)美国和一些中国的邻国正在探索一条窃取中国军事情报的“新路”——借助Google Earth或者MSN Virtual Earth等互联网图片搜索引擎,捕捉它们感兴趣的中国军事设施卫星图片。近日,美国媒体“爆料”称,他们借助互联网发现了3处“中国军事秘密”...但事实果真如此么?
据美国麦克拉齐报业集团的《圣何塞信使报》报道,美国和一些中国的邻国正在探索一条窃取中国军事情报的“新路”——借助Google Earth或者MSN Virtual Earth等互联网图片搜索引擎,捕捉它们感兴趣的中国军事设施卫星图片,然后派出“记者”或者“科研人员”接近或者潜入“兴趣点”,核实卫星图片的情况。
★ 接连发现“中国军事秘密”
该报记者蒂姆•约翰逊这篇自称发自“中国银川”的长篇报道称,最近几个月来,世界各地的“网民”至少三次发现“中国军事秘密”。
其中,最新的“军事机密”是说有人在海南省发现了“秘密的潜艇水下通道”,称这是中国的第二处秘密潜艇水下通道,是“为保护中国潜艇免遭敌方攻击而修建的”。
稍早前,网民还说发现了两大“中国军事秘密”:今年6月末的一个夜晚,一个自称住在德国的美国加州公民、电脑工程师,在中国西北的宁夏,发现了一处浩大的工程。该工程的范围很宽,相当于“9个足球场那么长,7个足球场那么宽”。
这个自称“KenGrok”的人立即号召全球网友“挖掘真相”。结果,有人就断言“这是模拟中印边境地形”。
第二个所谓的“重大发现”是有人声称,中国军方在西北地区模拟“台湾军事基地”。
其实稍有军事常识的人就会判断,这些所谓的情报多属捕风捉影,与事实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
★ 记者赶赴现场“核实”
据约翰逊的这篇报道声称,该集团的一名记者随后赶赴宁夏那个偏僻的地方,结果发现一处被“装甲车包围着,不允许任何人入内”的地方。该记者向卖水泥的小贩打听“基地”的事,小贩回答说:“我来这里,就是因为觉得他们可能会用水泥,但奇怪的是,我一笔生意也没做成。”
有消息说,除麦克拉齐报业集团的记者外,还有不少“记者”和“研究人员”在这里出没,但好像也没得到任何东西。
★ 邻国兴趣很大
尽管这些网上的东西真假莫辨,但中国的一些邻国却兴趣很浓。
美国国防情报中心主任特雷莎•希根斯说:“我不觉得他们这样做毫无意义,因为对情报掌握得越多,你对目标的了解也就越深。”目前全球有13个国家拥有拍摄卫星图片的能力,不过,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跟美国的卫星图片能力相比。希根斯说:“美国的卫星图片能看清小轿车上的车牌。”
不过,加州专营卫星图片的公司“高山视角”(Mountain View)表示:“Google上的卫星图片一般都是两年前的,分辨率不算高,若想用那些图片搞恐怖袭击,其实并不好使。”
当然,中国的一些邻国对这些图片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卫星能力不强的国家。它们于是将其视为重要的情报渠道,进行搜集、分析与整理,再派出专业情报人员进行打探。
★ 可用来进行战略欺骗
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美国“全球安全组织”卫星图片专家蒂姆•布朗表示:“通过互联网找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然后在网上公布,那些疯狂的网迷们就会跟着挖掘。”
不过,布朗认为,如果美国军方的卫星图片专家都没发现这些所谓的“中国军事秘密”,那么平头百姓更不可能发现。因为培训一个卫星图片专家要10年以上的时间。
更要命的是,如果某国有战略欺骗的意图,那么大可反过来利用这个渠道让潜在敌手上当受骗,让他们拿着乐滋滋取回的“军事情报”,然后一步步走进陷阱。▲
还记得七年前的今天吗:千金一诺 北京践约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16007-1-1.html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投票选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中国北京。这一天的晚上,北京城一片欢腾。这是中华世纪坛前欢呼的人群。 新华社
【版主按:7年前,在莫斯科,北京获得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中国也同时对世界作出了一个庄严的承诺——“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将2008 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令人难忘的盛会。”7年过去了,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越来越近了。百年梦想触手可及,在全球网友共迎北京奥运召开之际,发展论坛的特别策划一系列栏目。谁将点燃奥运主火炬?谁将高歌奥运主题曲?北京奥运会还有多少悬念?海外网友是怎样迎奥运的?版主跑奥运视角有何不同?让我们一起参与进来,张开热情的臂膀共迎奥运吧!】
2001年7月13日 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第二轮投票中,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投票前各申奥代表团作陈述报告时,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他说,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北京在首轮投票中获得了44票,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巴黎和大阪各得20、17、15和6票。大阪第一轮被淘汰。
当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首轮有14名申办城市委员和萨马兰奇不参加投票,这样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
何振梁在来莫斯科前接受本社记者的专访时说,现在的北京比八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北京应该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这不仅是何振梁的自信,也是本社记者在投票结束后采访国际体育界人士得到的普遍回答。来自韩国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金云龙说:“ 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觉得意外。”瑞士奥委会主席卡基•瓦特说:“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了。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北京市市长刘淇与国际奥委会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步入新闻大厅,立刻被中外记者围得水泄不通。刘淇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他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
兴奋难抑的中国女排前主教练郎平对记者说:“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冠军还高兴。我已经等了10年了。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进步的肯定。”
当地时间晚8时,北京作为申办获胜城市在斯拉夫饭店新闻中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 千金一诺 北京践约——北京奥运会筹办七年间
2008年07月12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2日奥运专电(记者苏会志 汪涌高鹏)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在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前的申办城市最后陈述中,何振梁面对即将投票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动情地说:“无论你们今天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七年之后,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七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只是短短一瞬,在百余年奥运史上也仅仅是一个章节,可在当代中国人的手里,面向全球的郑重承诺变成了骄人的现实。在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眼里,2001年到2008年筹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历程,定格了中华民族在走向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一步,折射出社会主义中国国力强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时代特征,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在践行国际承诺、承担国际义务中显示的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七年酸甜苦辣,七年艰难历程;北京的诚意有目共睹,中国的承诺字字千金。
★ 践约、中国人有诺必践!
2001年1月,当时的北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北京《申办报告》。《报告》希望国际奥委会委员相信,北京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运会。申办成功当天,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签订了《举办城市合同》,其中列举了国际奥委会对举办城市的各种要求。
《申办报告》长达600页,突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主题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其中心含义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参与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诚愿望;北京为申办奥运会所倾注的热情和决心;北京未来建设的规划和满足举办奥运会的条件和能力。并保证在获得举办权后严格按照《奥林匹克宪章》和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规定和要求,不折不扣地予以实施。
《报告》和《合同》被外界简称为“承诺”。它是北京的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和13亿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这些承诺,最终被凝练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奋斗目标。
七年来,北京逐项、逐条兑现承诺。一时做不到的,组织攻关,采取措施,想方设法做到。
一诺千金。兑现承诺,是国际社会的希望,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也是一个城市和国家自信、诚信和实力的体现。它既是举办一届奥运会的需要,也是中国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时至今日,除个别条款外,所有的“承诺”已兑现或基本兑现。个别承诺的指标较难达到的,北京奥组委也承诺在奥运会开幕前达到,如空气质量指标。
国际社会最为关注、中国百姓甚为关心、与赛事和运动员密不可分的几项指标都已达标:
◆ 交通:从机场进入城区不超过半小时。奥运会期间因采取机动车单双号上路、封存部分公务车、推行奥运专用道等措施,交通会更顺畅,将能够达到“运动员住地到比赛地点均可在30分钟内抵达”的承诺。
◆ 环保:7项绿化美化指标全部达到,而且由于采取诸多长期和临时措施,北京空气质量指标在奥运会期间预计能够达到规定标准。
◆ 场馆:37座奥运场馆全部竣工并已接受测试赛检验,45个京内练习馆也都已竣工,“鸟巢”“水立方”等科技含量高,功能先进,其水平和质量超出当初的承诺。
◆ 市场开发:超出预期收入,国际奥委会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
◆ 奥运村:已经经过测评,可随时入住。
◆ 火炬登珠峰:已圆满完成,实现了奥运火炬登上地球之巅的人类梦想。
此外,星级宾馆饭店数量、床位数远超出计划,比赛门票价格比原计划降低,医疗卫生服务达到标准,“无烟奥运”开始在北京实施,媒体采访所需的软硬件都得到满足,残疾人奥运会所需的专用设施都已到位……▲
布什来中国一石多鸟:中国人还能笑得起来么?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15696-1-1.html
最近法国也好、加拿大也罢,包括其他欧盟的一些国家,在关于在北京奥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从政治上来说算是彻底的失算了,这一政治上幼稚的决定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影响到中欧之间的关系,也必将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领域埋下让这些轻率的国家即将尝到的苦果。
网友们近期的评论多半是指责这些轻率国家的领导人,当然这里面肯定存在有这些政治人物不成熟或者愚蠢的一面,但大多数人却忽视了这一幕幕大戏背后的导演者--美国。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汇储备的节节攀高,以及中国在非洲、亚洲及美洲影响的日益扩大,包括台湾问题的软化,再加上中国随着奥运的可预期的成功申办,都预示着中国作为对美国实际领袖地位的强有力冲击。在这种挑战下,美国当然不会熟视无睹,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针对中国展开了封杀。
◆ 首先,以开放金融市场满足货币市场化为由要求人民币升值,如果中国拒绝升值,就依据贸易逆差过大为由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报复,中国如果升值,就可以通过中国的美元储备缩水来削弱中国实力,同时也降低中国可能对美国实施金融报复的程度,另外还一手导演了次贷危机来使美元贬值,此长彼消,这一金融战争针对持有美元作为外汇结算的中国的打击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 其次,通过对石油的控制,操纵石油价格来引起这一工业血液的价格飙升,除了严重的打击了世界石油进口国的工业发展以外,还为这些国家为争夺能源发生龃龉埋下了伏笔。当然美国这样做的后果必然也影响到本国的石油价格,但随着石油期货的价格攀升,早就让美国赚了钵满盆满了。对于中国而言,美国所要做的就是提高石油价格后,看中国如何拆招,你实行补贴,我看你身体能扛多久,不实行补贴,国内油价相应跟涨,那么对本来就是微利的加工业的中国工业来说更是临渊履冰。你要是出去找能源,正中下怀,反正都缺油,让你们为了石油打破头,正好化解了中国近年来苦心经营的国际间各种友好关系。非洲战场,让中国和日益对华升温的欧洲国家反目,此举可比说教让欧盟拒绝取消对华武器禁令要有用得多。在亚洲战场,东海可以让你和日本韩国不得开交,同样在南海,可以使得整个东盟都有和中国反目的可能,钓鱼岛也好南沙也罢,不是说没有爆发局部战争的可能,真到这一步,偷笑得当然是美国人。这些还不算完,为了进一步封杀中国从中东的石油获得渠道,近期伊朗、巴基斯坦的局势紧张不是没有道理的,同时对叙利亚、利比亚的招安目的也只有一个,即封堵中国的能源管道,也是为了完全操纵石油。控制了能源,老大的位子才会坐稳。对中国而言,可以这么说,现在巴基斯坦要是完了,伊朗也就完了,岌岌可危的到时候不仅仅是中国的能源,还会包括美国军事力量的延伸对中国包围的巨大威胁。就好像阿富汗伊拉克已经是美军的基地一样。
◆ 最后回到奥运的这个话题上,美国对北京奥运会的一些列小动作真可谓画龙点睛。一方面暗中操纵一些反华势力在国际上利用各种能找到的借口来疯狂诋毁和抵制中国,西藏闹事、达赖冒出来去各国访问偶然么?我看未必。一些老掉牙的攻击中国的论调,人权啊、民主啊或者环保之类的这些老调调从这些组织里叫嚣出来,怎么看都像美国对中国的国策。这些个组织只是些小角色,能起到狂犬吠日的效果也就行了,最阴的大概是怂恿达赖去周游列国。我看,对欧洲一些国家来说,像达赖这样的“民权领袖”来了,不见于国内舆论不好交差,见了吧,和中国不好看,特别是这几年在鼓吹了中国发展抢了欧洲人的饭碗后,一些新生代的领导人,代表人物诸如默克尔、萨克奇之流的初生牛犊,脑子一热,我就见达赖怎么样,我们对待民主自由上面难道还要看你中国脸色不成,再加上本国右翼势力的影响,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是必然的,势成骑虎,几十年的国家友谊付之东水,而这一切的背后,必然是中欧关系体现在经济政治上的倒退,精明的美国人大概在这些幼稚的领导人接见达赖的那一天起,就在白宫庆祝了吧。
最高明的是布什再火上浇油的加上句,“缺席奥运开幕式是对中国民众的侮辱”,同时宣布自己肯定参加北京奥运的开幕式,甚至还满脸堆笑的进步要求篮球比赛的球票。此举一是划清了自己和抵制中国的那些侮辱中国民众之流的界限,或者出于提醒中国进步认识到某些国家的可恨。而试图表现出的美国才是中国朋友,不仅为中欧未来的发展设置了一个有效的拦路石,同时也为美国贸易填补欧洲留下的空缺增加了可能。
破纵联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策略居然在现今世界被美国人用的如此娴熟,面对这一石多鸟的手段,我们还笑得起来么?▲
胡锦涛精彩的四句话彰显一个绝对刚性的国家主席
http://www.topyl.com/bbs/thread-415587-1-1.html
今天人民日报报道了国家主席胡锦涛9日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时的情况,看了以后觉得很有意思。这是两国领导人在两国关系经历波折后的第一次会晤,两人的会谈,看起来很像是长者对年轻人的教导与告诫:“你现在这样做就对了”。
不少人一定还记得,去年萨科齐在访华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过希望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一起共事的话,以示对胡锦涛主席的敬仰。到中国访问时,也是对胡锦涛尊敬有加。
不过事实证明,这是个不懂规矩的学生,拿到几百亿订单后,一回巴黎就出尔反尔,闹出了许多乱子来。就是这个萨科齐,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公开支持达赖,率先声称抵制北京奥运会,对于奥运会火炬巴黎站传递时藏独分子的闹事听之任之,对中国内政事务说三道四。但经过上半年连连碰壁之后,终于有些醒悟。这次果然不出事前人们所料,当面向胡锦涛主席表示将以法国总统和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的身份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了。虽然我们不稀罕他来与不来,不过,这也是他委婉认错的一种形式罢,我们还是欢迎的。
所以,在这次日本的会晤中,胡锦涛与萨科齐的言语之间,确实有些像一位长者对一个年轻人的开导。胡锦涛主席作为长者,对年轻人萨科齐有鼓励有鞭策,有肯定和提醒,看了以后,确实让人感受到一个大国领导人的大气与豪气。
胡锦涛在和萨科齐的会谈中讲到了七层意思,其中三层意思是赞赏和肯定,四层是开导或者说提醒。
赞赏和肯定的三层意思分别是:一是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萨科齐总统来函慰问并亲自前往中国驻法使馆吊唁,法国政府提供了救灾援助并向灾区派遣了医疗队,我们对此深表感谢;二是我们赞赏萨科齐总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重申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是近来法方作出努力,采取了一些改善中法关系的措施,我们对此予以积极评价。
属于开导或者提醒的则有四句话,每一句话都有意有所指:
◆ 第一句是中法两国有着传统友好关系,自1964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总的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一直走在前列,值得我们双方共同珍惜(言外之意,你萨科齐有些不够珍惜,前段时间在玩火)。
◆ 第二句是前一个时期,中法关系出现了不应有的困难局面,这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坦率地讲,这其中的原因不在中方(言外之意,责任在你萨科齐领导的法方)。
◆ 第三句是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把这一页翻过去,排除干扰,相向而行,推动中法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言外之意,你萨科齐前段时间走错方向了)。
◆ 第四句萨科齐总统决定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是总统先生作出的一个正确决定(言外之意,你前段时间在出席也不出席问题上大做文章,完全没有必要)。
这四句话,句句实在,字字有理,尤其是双边关系紧张的责任问题,毫无顾忌直接言明,说得萨科齐只有点头的份。之后萨科齐讲的话,就更有意思了,像不像谈认识?
很多人都说胡锦涛主席的风格是刚柔相济柔中有刚,这次与萨科齐的会晤,果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原则问题上绝对刚性的国家主席。▲
在文革废墟上开始的改革开放
http://www.zaobao.com/yl/tx080712_502.shtml
(2008-07-12)● 吴开石(美国加州)
今年,是新中国的改革开放30周年。在一片讴歌声中,我思考更多的是改革开放的起源。而每当思考这个问题,我就想起110年前的那次“改革开放”。
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戊戍维新来源于甲午战败。甲午国耻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知识分子伤心愤怒,更使他们反思:日本能由弱变强,靠的是明治维新;中国要强大,也必须改革开放。居深宫而能放眼世界的年轻皇帝光绪,接受了康梁的反思。
新中国也有一次深重的灾难,那就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几十年来的批判,早已使文革体无完肤。我完全赞同文革是一大灾难,但还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认识,那就是文革也有“功劳”,“功劳”就在于催生了改革开放。
文革如同戊戍维新,也催化出很多反思。“反思”这个词,文革结束前对中国人是陌生的。人们厌倦了长期荒唐的阶级斗争,崇拜毛泽东的思想有了松动,对文革的怀疑悄悄流传着。
当年我被下放到一个贫苦的山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突然听到“林彪是藏在毛主席身边的定时炸弹,叛逃到苏联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我的一个同学说,文革这是怎么啦,连副统帅都变成了坏蛋?邓小平最后一次被打倒时,又有人暗地里说,毛主席是不是老糊涂了?抓了“四人帮”以后,不知是谁用了“反思 ”,一下子点活了中国人的思想。
此后,中国人的思想活跃起来,“地下”的反思一下子蹿到地面上。“政策要变,国家要变”,这是整个中国的呼声。可以说,“反思”,是改革开放的基础。
从废墟上开始起飞
但光有基础还不行,还必须有一个能左右国家命运的人。当这个人也反思时,全民反思才有作用。戊戍维新只持续了103天,就是因为缺了个反思的领导者。在文革之后,邓小平是反思运动的领路人,结果使改革开放成了可能。
因为遭遇文革,邓小平才有更深刻的反思。他曾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说,他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在文革中。邓小平在屈辱地忍受切肤之痛时,思考的是整个中国的前途,改革开放的大计已在腹中酝酿。
在美国加州的硅谷,我接触的台海两岸华人圈子里,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都认为时代总会进步,没有文革也会有改革开放;但我坚持认为没有文革,就没有迅速开启的改革开放进程,就像朝鲜、古巴,真不知道中国何时才能走上改革之路。
没有文革,中国被禁锢在毛泽东思想之中的时间会更长;没有文革,邓小平怎会有出头天当上最高领袖?而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怎会改正毛泽东的过错?华国锋不是提出两个“凡是”吗?
有人说没有文革,刘少奇能接班,会有改革开放。对此我也不苟同。
接了班的刘少奇,不会是中国的赫鲁晓夫,因为杜绝身后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人物,正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原因之一。再说刘少奇在共产党“七大”上,首先系统地阐释发扬光大毛泽东思想,提倡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纲,开始将毛泽东推向神坛。这样的人怎么会造反?
无论如何,没有文革历史背景下的改革开放,就不会有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把毛泽东恢复成常人,废除阶级斗争,取消以贫富划分阶级成份,允许人民发财致富,每个变法步骤都是“大逆不道”,惊世骇俗。
文革已远去,小平已作古。文革激活的改革开放已是治国大纲。它推动了江泽民时代,推动着胡锦涛时代。
中国曾何其不幸,戊戍维新最后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富民强国的梦想夭折百年;中国何其有幸,因为一位领袖和亿万人民心心相印,最终使国家振兴的进程能够在废墟上起步。▲ ● 作者:吴开石(美国加州)是美国华裔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