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之---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立足于我国已经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提出这一奋斗目标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这一目标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点击查看大理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想准备物质和精神条件。
今 日 看 点 : 2008-04-26 ▲◆★●■
中国大陆“军事热线”是韬光养晦还是必有隐情?
http://topyl.com/view.php?fid=JSHT&id=2730525
两院院士调查报告出炉 院士毕业院校排行榜
http://topyl.com/view.php?fid=XSJY&id=2730448
邓小平与美国特使的较量:台湾问题不容商量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04/0424_2664_507533.shtml
中国宣布在菲沿海演习12艘先进潜艇震慑太平洋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3&fid=78220&tbid=2714
白宫:朝鲜秘助叙利亚发展核项目
http://newsvote.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360000/newsid_7366100/7366199.stm
朝鲜秘助叙利亚发展核项目 叙朝否认
http://www.stnn.cc/pacific_asia/200804/t20080425_769406.html
朝鲜外相拉拢中国 摆脱被美日韩孤立局面
http://www.stnn.cc/pacific_asia/200804/t20080423_768137.html
中国大陆“军事热线”是韬光养晦还是必有隐情?
http://topyl.com/view.php?fid=JSHT&id=2730525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2008-04-24: 中国与俄罗斯3月14日开通军事热线的消息,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下子搅起了人们对中俄军事合作的进一步关注:它也像一块玻璃.通过它人们才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渐入佳境的中国"军事热线外交"的意义。
★ 军事透明热线先行
法新社2月29日报道称.中美两国建立军事热线的协议在上海签署,1个月之内就会正式架设。但至今过去半个多月,还没有具体消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中日和中韩间隐约传出的类似消息。
日本《读卖新闻》去年4月曾透露.日本政府已经内定.拟由自卫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互设热线.以避免双方船舰飞机发生偶发事故或军事冲突。同样在2007年.韩国媒体也报道了"中韩商定建立军事热线"的消息.韩联社今年初还表示韩方希望。尽早开通"。
2008 年前.中国并无与任何国家架设军事热线,而2008年开年即如此.似乎预示着今年将成为"军事热线外交年"。其实广义的"热线外交"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方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可以互开热线,既可以就如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进行联系.也可以在平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流看法。所以从根本上说."热线外交"不仅是一种危机处理的预警机制,也是外交关系深化的外在反映。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美元首就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探讨问题:2004 年中美外交部级别的直通电话也已经开通.而军事热线的开通则标志着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化。又如美国和俄罗斯2006年1 1月就开设知识产权和专利权保护的热线,在发生相关方面的争端时就可以避免运作周期过长导致的无谓损失。
美国和欧洲的热线更是"名目繁多".不仅军事交流通畅,政治、经济等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热线数不胜数。与此相对应的是.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早已成为双方发展关系的基石.热线促进了关系的进展.而关系的不断前进又促使新热线不断开通,使交流更加顺畅和频繁。
在中美即将开通军事热线.中日、中韩军事热线或许将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敏感的西方媒体就此评论.这是中国军事外交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军事透明化迈出的一步。
★ 中俄军事热线"锦上添花"
中美、中日、中韩"军事热线热"尚未降温,中俄军事热线开通的消息又浮出水面。中美热线将开通的消息让法新社以为"这将是中国与外国开通的第一条直接军事热线",而中俄热线的"抢先出台"令人为之一振。新华社的消息称.中国国防部和俄罗斯国防部3月14日正式建立直通电话,两国军事高层当天连线通话。
中国前国防部长曹刚川对此解释道.中俄国防部建立直通电话,是两国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水平的又一生动体现.有利于今后双方就两军交往与合作等重大问题保持及时沟通.有利于双方就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及时交换看法、协调立场.从而不断推动中俄两军的交流与合作。
中俄军事热线开通的消息通过中国和俄罗斯官方媒体透露之后.引起中国广大网友热议。在各大军事政治论坛讨论和转载最多的一个帖子就是把中俄开通军事热线和中美开通军事热线作了对比.并发起"中俄热线先于中美热线开通"的讨论.进而认为"两条热线本质有区别"。
西方媒体在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上与中国的网友形成鲜明对比。外电对中俄开通军事热线一事显得出奇的冷静,似乎中俄之间原本就应该如此,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他们对中美间军事热线更感兴趣,对此的报道量远大于关注中俄关系。
不过与中美热线的热闹报道相比.中俄热线开通的消息却显得更加扎实和低调,恰如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一般不二。中美热线被媒体的聚光灯闪了无数下.结果还是"千呼万唤未出来".外交部发言人在4日谈及中美军事热线时仍然以一句"还在磋商"回应媒体:而与此同时媒体关注度稍弱的中俄热线则不声不响地完成了开通.从中凸现和折射出的中俄关系与中美关系确实耐人寻味。
★ 中国着眼深度
其实,热线的开通是中俄合作深化的必然结果,先于美国开通可能会以"技术问题"为理由作解释.但是在军事合作方面中俄确实"先走一步"也是不争的事实。
即使不谈已经发展得日臻成熟的政治关系,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中俄两国的军事合作也堪称中国与外国合作的"典范"。《汉和防务评论》曾报道.俄罗斯战略学者中已经出现转移更多高技术给中国的呼声。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走到今天,相互信任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先于美国而与俄罗斯开通军事热线表明在军事信任方面中俄之间还是要"稍高一筹".数次联合军事演习和军事合作足以证明两军关系"非同寻常"。但是在外界看来早就应该开通的军事热线.却在这个时候顺利搭桥.显得颇为迟缓,因此被各界解读为其中必有隐情。
公布时机确实敏感.但很有"敲山震虎"的意味。美国和台湾已经建立军事热线.美国协防台湾早也不是秘密。中俄热线的建立一开始就被外界称为中俄已经在应对可能的台海;中突问题上达成默契。无疑.震的"虎"既是台独分子,也是在东亚构筑"包围圈"从没放弃围堵中国的美国。
此外,随着奥运会8月在北京举行.最近西藏、新疆又出现了分裂分子制造骚乱的机会.3月7日南航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航班出现劫机未遂事件,以及3月10日开始的西藏喇嘛骚乱也给中国国内的反恐局势提出挑战。考虑到中俄之前的几次军演几乎都是围绕反恐展开.相信军事热线的设立将进一步密切双方在此领域的合作。
★ 韬光养晦还是有所作为
方兴未艾的"热线外交"成为中国国际多边外交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热线的开通也会成为"一张牌 ".被开通国家运用到解决国际争端上。韩国和俄罗斯两国在7年前就开通了热线.韩国曾就此表示,热线为韩俄应对半岛局势铺平道路。而即将开通的中韩军事热线,更令韩方"着急"。韩国媒体解释称.热线无疑会为韩国在解决韩日领土争端时取得有利条件。
中俄互设军事热线.仅是中国军事外交的一步棋,也是中国安定周边外交战略的具体实施。很多专家甚至认为开通军事热线是在中国外交方针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平衡"的一个标志。实际上,中国开通军事热线的一个重要考虑还是基于稳定"国内20年的战略机遇期".抓紧发展经济不被外界因素左右的思羲因此在周边布局是军事热线外交的重要考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军事热线是"韬光养晦"具体战略的实施。
而主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防止和避免突发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则含有"有所作为" 的意味。细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可以看出.中国的周边形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逐渐趋于好转。中俄开通军事热线后,中日、中韩间也即将架设军事热线,将使得军事冲突防患于未然。而中国与朝鲜和巴基斯坦的"准盟友"关系也不会令中国安全问题陡然生变。
西藏局势出现动荡后.中印两军问架设军事热线的问题必然将浮出水面。而南中国海的争端将不可避免地随着油气开发而趋于复杂,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军事热线也势在必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军事热线外交"必将渐入佳境。▲
两院院士调查报告出炉 院士毕业院校排行榜
http://topyl.com/view.php?fid=XSJY&id=2730448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2008-04-24: 昨天,首个针对两院院士状况进行的调查报告——《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出炉。这份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完成的报告,首次对1955-2007年以来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进行了综合调研。
结果显示,经济势力相对较强的广东,在50余年里仅申报了30名院士。
“从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看,两院院士人数在50人以上的省市自治区有12个,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华北和西南等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表示,其中的江苏、上海、浙江出生的院士合计约占全国院士总数的41.19%,堪称“院士摇篮”。在广东出生的院士共84人,居第八。
在毕业院校方面,北京大学毕业的两院院士最多,有131人,在全国高校占绝对优势。而中山大学以毕业9名院士排名第29位,在广东排名第一。此外,还有四成院士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就读最多的国外院校包括前苏联科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等。
报告显示,1955-2007年,申报单位在北京地区的两院院士有911人,高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但经济势力较强的广东,仅申报了30名院士。
★ 毕业院校排名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城市 院士人数
1 北京大学 北京 131/ 2 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 118/ 3 复旦大学 上海 79/ 4 南京大学 南京 56/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 44/ 6 中国科技大学 合肥 41/ 7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37/ 8 浙江大学 杭州 32/ 9 吉林大学 长春 25/ 同济大学 上海 25
★ 出生地排名 名次 省市名称 院士人数
1 江苏 315/ 2 上海 229/ 3 浙江 220/ 4 北京 100/ 5 福建 96/ 6 湖南 92/ 7 山东 90/ 8 广东 84/ 9 河北 69/ 10 四川 61
★ 申报地排名 名次 所在省市 院士人数
1 北京 911/ 2 上海 196/ 3 江苏 125/ 4 湖北 67/ 5 辽宁 60/ 6 四川 56/ 7 陕西 53/ 8 天津 38/ 9 吉林 35/10 山东 34 ▲
邓小平与美国特使的较量:台湾问题不容商量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04/0424_2664_507533.shtml
2008年04月24日 党史博览: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中美两国自即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1977年1月20日,民主党人卡特出任美国第39届总统。由苏联的扩张趋势构成了对美国的严峻挑战,卡特急于和中国改善关系,借以抗衡苏联。他上任后不久就表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将以上海公报为指导,我们政策的目标是美中关系正常化。”8月份,卡特派出自己的得力助手美国国务卿万斯访华。
1977年8月22日,万斯胸有成竹兴致勃勃地飞抵北京。首先接见万斯的是中国外长黄华。谈判一开始,万斯就向黄华表示,美国将坚持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立场,但是,美国将在适当时候发表一项公开声明,以表示美国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强烈关注。万斯甚至强硬地要求中国既不能发表否定美国声明的声明,也不能发表“任何有关以武力解放台湾的新的声明”。万斯霸气十足,黄华当然也不示弱,当即严正表明:要想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必须与台湾实现“断交、撤军、废约”;美国对中国的立场是“口惠而实不至”;如果台湾问题不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将被无限期推迟。万斯没有想到一开始自己就碰了一个硬钉子,心里很是懊恼。但他不甘心就此回国,提出要与中国更高级别的领导人会谈。
当时,中央考虑到也确实需要由一名高级领导人出面会见万斯表明中国的坚定立场,以打消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考虑到邓小平在“文革”后期处理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丰富经验和高超技巧,就决定由邓小平来会见万斯。
8月24日,邓小平接见并宴请万斯。万斯向邓小平表示:
◆ 第一,中国必须以公开或默许的形式,作出在台湾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解决的承诺;
◆ 第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还要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
◆ 第三,“倒联络处”方案,即中美之间的联络处升格为大使馆,而美国驻台“大使馆”降格为联络处。
尽管万斯说话时尽力保持使自己的语气做到轻缓些,以免刺激邓小平,但仍然不难看出他论调中十足的“美国式”霸气和强硬。
待万斯发言完毕,邓小平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支香烟徐徐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不急不躁地说:“我们历来都说,我们两国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国务卿先生提出的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方案,比我们签订上海公报后的探讨不是前进了,而是后退了。”邓小平接着说:“美国政府人员继续留在台湾的建议,只不过是设立一个门前没有标志或国旗的大使馆。”说完这句话,邓小平用眼睛紧紧盯视了一会儿万斯的脸,顿了一顿,又突然提高声音却又异常缓慢坚定地说:“对此,我们完全不能同意!”听到这里,万斯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是绝对不会让步的,邓小平的表态就是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未等万斯答话,邓小平又放缓了语气说:“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要控制台湾,使中国人民不能实现自己祖国的统一。我们多次说过,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在台湾问题上有3个条件,即废约、撤军、断交,按日本方式。老实说,按日本方式本身就是一个让步。现在是美国要下决心。”万斯迫不及待地插话说:“我们是准备与台湾废约、断交、撤军的。”邓小平并不理会万斯的表态,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你们这个方案,集中起来就是两个问题。
◆ 第一,你们实际上要我们承担不用武力解放台湾的义务,实际上还是干涉中国的内政。
◆ 第二,你们提出不挂牌子的‘大使馆’,实际上是倒联络处的翻版。
我们对这个方案是不能同意的。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别人不能干涉。我们准备按3个条件实现中美建交以后,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条件下,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排除用武力解决。”
8月26日,万斯落魄沮丧地灰溜溜返回美国。万斯访华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但却有助于卡特政府了解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迫使美国重新考虑对华对台政策。
布热津斯基访华在台湾问题上作出让步;邓小平审时度势同意中美开始建交谈判————布热津斯基邀请邓小平访美时到自己家做客。
1978年1月7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参众两院议员代表团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中国“两手”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他说:“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右手争取和平解放,用右手大概力量要大一些,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我们在这方面不可能有什么灵活性。要说灵活性,就是我们可以等。”邓小平的这一表态,彻底打消了美国坚持中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幻想。与此同时,中国决定加快经济发展,一些美国商贸界人士强烈要求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以便打入中国的广大市场,而苏联对美国的挑战更加咄咄逼人。上述因素终于促使卡特下定决心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8年3月,卡特拍板,决定让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并授权他“看准了就可以见机行事”,但还是应提出美国关注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和美国将在一个时期内保持向台出售武器。5月20日,布热津斯基踌躇满志地抵达北京。
中国对布热津斯基访华高度重视,邓小平再次担负起与美方谈判的重任。5月2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南门接待厅会见了布热津斯基,气氛十分友好融洽。
谈到台湾问题时,布热津斯基向会场四周扫视了一下,然后神秘兮兮地说:“关起门来,只限在座的诸位听。我可以告诉你们,卡特总统本人准备尽可能迅速而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无意人为地拖延下去。因此卡特总统准备在国内负政治责任来解决我们双方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承认这是我们的责任,不是你们的问题。在双方关系中,我们所依据的仍然是上海公报,仍然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问题如何解决,那是你们的事情。”邓小平对布热津斯基的发言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这是中美从1955年开始谈判接触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最大的让步与松口。
布热津斯基停顿了一下就接着面露难色地一摊双手说:“同时,我们还有些国内问题、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有待我们去克服。这些问题很复杂、很棘手,有些还牵动感情。因此我们必须设法找到某种方式,使我们可以表示我们希望台湾问题能够获得和平解决。”说到这里,他又忐忑不安地看了一眼邓小平,补充说:“当然我们承认这是你们的内政,我们是遵守上海公报精神的。”最后,布热津斯基又强调说:“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让人看到美国是讲信用的,虽然我们现在正继续并加速从台湾撤军,但是美国还是要在远东呆下去,以免造成人心浮动,而被我们共同的敌人所利用。在解决关系正常化问题时,以及在我们同台湾人民的关系的历史性的过渡时期规定一系列关系时,都要考虑这一点。”
邓小平尽管赞赏美国方面作出的相关让步,还是进一步声明了中国的立场。他温和地说:“过去我们也说过,对自己国家统一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够不关心,不急于解决呢?我们希望能早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要想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我们的观点已经很明确,那就是美国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日本方式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最低方式。所谓日本方式,就是在正常化的条件下,我们同意日本与台湾之间民间商业来往的继续。”针对布热津斯基要求中国承诺只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邓小平坚定地指出:“我们说不行。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那是中国自己的事。”邓小平说至此,布热津斯基脸上已露出尴尬神色,他有些坐立不安了。
邓小平见状,微微笑了笑说:“当然,你们要表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这可以,你们可以说你们的话。但我们也要表示我们的立场,即中国人民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解放台湾,是中国人自己的事。”邓小平的这一表态,使布热津斯基大喜过望,绷紧的面孔展开笑意。但还没有等他笑意完全展开,邓小平又坚定地说了一句:“但你们的希望作为条件不行!”布热津斯基赶忙插话道:“我奉命向你们确认,美国接受中国的3 条,并再次肯定美国上届政府向你们所讲的5点。我愿意把我来北京后讲过几次的那句话再重复一遍:在这些问题上,美国已经下定决心了。”
邓小平的表态,在美国政府已经作出了巨大让步的情况下,既没有放弃中国的既定立场,也给了卡特政府一个台阶下,而且,美国仅仅一个希望中国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声明对中国又没有实质的影响。实际上,美国这样的声明也是绝对不可避免的。邓小平的这一表态集中体现了他的外交才智和灵活把握局势的能力。
布热津斯基对邓小平的表态非常感激,也非常满意。他当场邀请邓小平适当时候访问美国,并说希望自己能够在美国的家里亲自设宴招待邓小平。邓小平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邀请。双方还商定,立即在具体层面上开启中美建交的相关谈判。
5月23日,布热津斯基高高兴兴地离开北京飞回美国。卡特总统对布热津斯基的访华成果表示赞赏和满意。邓小平给布热津斯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回忆道:“别看邓小平身材矮小,胆识可大呢!他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他生气勃勃,机智老练,思想敏捷,谈笑风生,气派很大,开门见山。一席话,使我懂得了他在政治生涯中屡经沉浮而不倒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的胸怀和魄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真正够得上是一位老谋深算但可以放心与之打交道的政治家。”
伍德科克3天4次紧急拜访邓小平;邓小平指挥若定地领导和主持中美建交谈判,中美建交消除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进入11月份后,中美建交谈判进入了关键时刻,双方还是在美国希望中国发表声明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和美国坚持中美建交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等问题上存在分歧。针对谈判裹足不前的状况,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主张说:看来美方想加快正常化,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同美国关系正常化要加快,从经济意义上也要加快。原则当然不能放弃。谈的时候不要把大门关死。要争取早日正常化,这样对我们比较有利。11月27日,邓小平再次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并作出了重要指示:最重要的是不要错过时机。在这次会议上,外交部还建议中美双方马上进行第六次会谈,并由邓小平亲自约见伍德科克,表明中方立场,提出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以敦促加快谈判进程。
12月4日,中美第六次会谈结束,双方基本上达成了协议。但是由于中方要求中美于明年1月1日建交,所剩时间无几,而美国对达成的这个协议还有些不放心,于是美方提出要拜见邓小平。这也正符合中方的原定设想,于是12月13日,美方代表、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正式拜见了邓小平。伍德科克详细地重申了美国方面的立场:
◆ 第一,美方确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的合法政府;
◆ 第二,公报发表后,美国立即终止同台湾的外交关系,4个月内撤出美国军队和军事设施,并立即通知台湾终止防御条约;
◆ 第三,美国和台湾之间维持非官方关系;
◆ 第四,美国和台湾人民维持商务和文化联系;
◆ 第五,美国将发表声明,期望台湾问题和平解决,希望中方不要反对,但中方可以同时声明统一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最后伍德科克向邓小平提交了联合公报和有关声明的草案,希望能够得到邓小平的当面肯定,并建议1979 年3月1日双方互派大使和建立大使馆。伍德科克的发言并没有什么新意,因此,邓小平表示:基本上同意美方的建议,但要求在公报中应该重申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以加强公报的和平分量。但伍德科克表示,自己不能就邓小平的要求表态,还要向白宫汇报此事。
伍德科克回到官邸向白宫汇报完邓小平要求的同时,白宫也传来紧急命令,要求他立即见邓小平说明美国要求中美正式宣布建交之前对相关谈判信息严格保密————主要是美国害怕国内亲台势力的干扰。因此,伍德科克立即与中国外交部门联系,要求再次紧急约见邓小平。12月14日上午,邓小平再次会见了伍德科克。伍德科克郑重地提出:
◆ 第一,为了减少泄密的机会,美方建议北京时间1978年12月16日上午10时,华盛顿时间12月15日晚9时同时宣布建交公报;
◆ 第二,建议邓小平1979年1月29日或30日或31日开始访问美国。
邓小平表示赞同伍德科克的建议,并当场拍板同意1月29日开始访问美国。伍德科克返回官邸,屁股还没有坐稳,白宫又发来电传,要求他再次紧急约见邓小平,表明美方同意在建交公报中写入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于是伍德科克又马不停蹄地联系拜见邓小平的事宜。直到这天晚上9点,伍德科克才拜见了邓小平,向他通报了美方的决定。邓小平对美方的决定表示满意,并赞赏美国人办事的严密和效率。
12月15日,也就是离中美宣布建交公报还有不到一天的时候,白宫又一次给伍德科克发来了一个十万火急的电报,命令他以最快的速度第四次拜见邓小平,要求澄清美方能否在记者问到时说1979年后可向台湾出售有选择的武器。伍德科克一听就慌了神,时间紧迫,而邓小平因为要准备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但这个问题又事关全局,所以伍德科克要求第四次拜见邓小平,几经周折才在傍晚时分得以实现。当邓小平听完伍德科克的简单陈述后,未等他做解释,就简明扼要而又原则坚定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他说:“如果卡特政府对外说向台湾出售武器,我方不同意。如果卡特谈话涉及此问题,中方也会立即表明自己反对的态度。现在要避开不谈,以后我们双方再来讨论。最重要的是,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问题设置障碍,最终只能导致武力解决。”因此邓小平希望在实现中国和平统一方面,“美国可以尽相当的力量,至少不要起相反的作用。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慎重处理同台湾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不要影响中国争取以最合理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伍德科克表示要立即赶回联络处把邓小平的立场报告给美国政府,以便再向中方通报有关决定。但事后,美方未再就此事提出异议,因此,双方最终达成了建交协议及有关安排。
就在邓小平第四次会见伍德科克的10个多小时后,也就是北京时间12月16日上午10时,中美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宣布了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同时中国政府声明,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的方式完全是中国的内政;而美国政府也同时声明,美国将继续关心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实现,算是消除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的国际障碍。
12月29日,台湾当局“中华民国”的旗子在美国降下,台湾“驻美大使”沈剑虹灰溜溜逃回台湾。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三峡工程今年夏天完工、又面临地质安全新问题
http://times.voc.com.cn/Article/20084/200842493059.html
华声在线 http://www.voc.com.cn 2008-4-24: 今年夏季汛期后,三峡水库有望蓄水至175米,至此,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经过近14年的建设之后,将基本建成,较原计划提前一年。
同时,由于库区历来地质环境脆弱,一直为地质灾害高发地区, 175米蓄水也意味着三峡工程将迎来地质灾害监测与治理的巨大考验。
重庆市近日组织专业机构对涉及175米蓄水的库区地质安全进行全面调查。三峡库区总面积5.67万平方公里,横跨重庆湖北两地20个县市区。其中重庆辖区内有16个区县,占水库总面积80%。
重庆市国土资源局副总工、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办公室李进财处长对本报表示,当前库区地质安全面临的考验仍然严峻,建立相关科学的合理的长效防治体系势在必行。
早前报道:三峡地质灾害最大考验来临(财经杂志)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吴红缨 实习记者 宋超 重庆报道
● 阶段性成效
175米蓄水初步计划于今年9月10日开始。按照三峡工程135米、156米蓄水前的惯例,国家将在175米蓄水前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完成情况,并由地方政府作出地质安全承诺,再决定能否按期蓄水。
为此,重庆方面正积极推进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监测预警项目。同时,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了专业机构对涉及175米蓄水的库区地质安全再次作了全面调查。
这次调查统计,2006年156米蓄水以来,重庆市库区周边发生了30处较大地质灾害,其中有10处是没有纳入防治规划以及新生地质灾害隐患点。
“按照固有规律,三峡水库蓄水后1至3年内将集中产生大量塌岸和水库新生型滑坡。一些老滑坡也将受水位升降等因素的影响而复活。”李进财说,因此,随着175米蓄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将更为繁重。
由于三峡库区多处地段为峡谷型山区,地表岩石脆弱。据农工党重庆市委2004年度所做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研究》课题显示,在三峡库区的长江河谷两岸,50-5000万平方米的崩塌、滑坡共计有214个,滑坡、崩塌总体积为13.5亿平方米。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从三峡电站发电收益中投入了120多亿元资金,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涉及重庆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3671处,其中673处实施工程治理,482处实施搬迁避让,其余2516个隐患点确定为群测群防或专业监测项目。
规划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避免了重大地质灾难的上演。
云阳老县城建于古滑坡带上,历年容易发生重大的地质灾害。发生于1982年的一次大滑坡,曾一度阻断了长江,而2001年,其境内五峰山项,突然发生顾层崩滑。云阳县地防办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从2002年以来,国家投入了库区沿线工程治理,现在主要险情已基本排除。▲
中国宣布在菲沿海演习12艘先进潜艇震慑太平洋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3&fid=78220&tbid=2714
2008-04-24: 中国大陆近期在 南海附近海域,宣布开始进行大规模现代化舰队编队演习。这里位于中国大陆控制的西沙群岛周边,距离我们与 菲律宾演习地,仅仅只有100海里间隔。而中国大陆此次采取的是实弹演习。这难道是一般地对峙?
美国防务新闻报道:中国近期为了对抗美国在中国南中国海域,举行了空前规模的大型的海军舰队军事演习。出动了包含中国新型“元”级在内的12艘先进的潜艇。其中载有AIP系统9艘。核动力3艘。以及大批R,W级老式布雷潜艇。这是中国海军2000年以来首次公开近距离(间隔100海里)。对峙美国海军。而此次美国菲律宾联合军事演习。我们派遣了以斯丁克斯为主体的区域舰队。另外派遣3500名海军陆战第1旅作战部队。参加演习。而五角大楼发言人称:这是我们公正合理地协议性军事演习。是模拟战斗级别。
而中国海军此次演习则是实弹类型。而且中国官方称:警告任何国籍舰船不要靠近演习区域,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伤”这是中国新届政府公开的对峙美国舰队的证据!也是中国近期以来军事膨胀野心的证明。
中国 导弹 驱逐舰168号参加了演习,他的部署特点与以前,有了变化。在其机库上方,以气枪群附加中部桅杆的米平3坐标 雷达所组成简易相控阵系统。是他的最新设置。而且他安装了2门中部舰身高速进程武器。
在其机库上方依旧没有任何配置,很显然,这是中国军方设计上预留的空间,一边今后安装大型垂直系统。而且,其尾部发现1做椴木据大型火控雷达。这部雷达最早见于俄罗斯海军大西洋级(基辅级反潜巡洋舰)巡洋舰。是专门用于控制发射大型N3级反潜远程导弹使用。这样可以说明。中国168号至少可以发射这种导弹。
而中国自称禁止武力制裁 朝鲜,那么中国势必认为美国联合军事演习,是为了威慑朝鲜。由于在位于中国以及朝鲜海域接触地段,中国部署了大批的潜水水雷设施,这里很难适合美国海军大型战舰编队展开。因此,取道菲律宾进行演习,也是五角大楼海军部的无奈之举。
而此次画面中出现1架直8 直升机,这种飞机在中国海军序列中,早在99年就停止使用。而且,其舰载机身部没有任何武器配置以及必要地悬浮机翼。这说明这不是一架舰载直升机。而是来自中国西沙中国控制下的岛屿上的陆航部队。
中国此次演习是抱含了陆地支援在内的。因此,可以看出这是中国最大一次规模对美国舰队进行的示威活动。▲
白宫:朝鲜秘助叙利亚发展核项目
http://newsvote.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360000/newsid_7366100/7366199.stm
美国白宫发言人周四(24日)说,朝鲜秘密帮助叙利亚修建核反应堆是"危险的举动","有可能给世界发展带来不稳定"。
他说,朝鲜此举使人们对平壤是否会履行停止所有核活动的承诺提出疑问。
在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反应堆7个月后,美国白宫打破沉默,称朝鲜帮助叙利亚秘密开展核计划,而被以色列空袭摧毁的反应堆并非是用于"和平目的"。
美国白宫发言人说,国际原子能机构也获悉了有关情况。
在美国国会就叙利亚核设施证据举行听证会后,白宫发表了这份长达两页的声明。
但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贾法利指有关说法"纯属幻想",他否认其它国家与朝鲜在叙利亚有任何合作项目。
贾法利说,"这是幻想,美国政府编造其它国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作法是有案可查的。"
他说:"我希望真相能被传达到每个人。这将再次成为令美国政府尴尬的重大事件,他们在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撒了谎,他们以为还可以再来一次。"
早些时候,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在美国国会呈交照片证据称,这些证据显示朝鲜正对叙利亚提供核援助。
美国媒体引述美国中央情报局说,这些照片显示,朝鲜正在叙利亚境内一处秘密地点帮助该国修建一个核反应堆。
叙利亚的核设施据报曾在去年被以色列的空袭摧毁。
叙利亚多次否认该国存在任何核武器发展计划,也否认与朝鲜存在任何核方面的合作协议。
去年9月,以色列在没有任何解释下轰炸了叙利亚目标。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最新报道所称,以色列轰炸的是核设施。
美国媒体说,这些据报是以色列获得的照片显示,叙利亚境内的核设施与朝鲜宁边的核设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出席美国中央情报局听证会的共和党议员胡克斯特拉说,对中东和卷入的一些亚洲国家来说,这里面"存在严重的核扩散问题"。
法新社引述胡克斯特拉的话说,在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上取消之前,美国需要得到有关国家的"良好、清楚和可证实的信息"。▲
朝鲜秘助叙利亚发展核项目 叙朝否认
http://www.stnn.cc/pacific_asia/200804/t20080425_769406.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星岛网2008-04-25讯】美国白宫发言人24日说,朝鲜秘密帮助叙利亚修建核反应堆是“危险的举动”, 但叙利亚和朝鲜官员坚决否认双方就此合作。
为什么美国到现在才公布手中的证据照片?各方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在支持以色列空袭有理,有人认为在警告伊朗,还有人认为与近日美国与朝鲜即将达成协议有关。另有核武器分析人士与美国官员预计,这一录像将导致美国试图通过改善与朝鲜关系来解决朝核问题的努力复杂化。美国国务院内部甚至怀疑切尼副总统和其他鹰派人物企图借此阻止美国与朝鲜达成协议,将平壤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删除。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这段2007年夏天秘密拍摄于叙利亚一座建筑内部的录像让美国和以色列政府相信,朝鲜当时在帮助叙利亚建设一座与朝鲜宁边核设施类似的反应堆。
不过,前联合国武器核查员、美国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戴维?奥尔布赖特表示:“美国和以色列没有发现叙利亚拥有任何钚分离设备或者核武器研制设施,这难以让人相信这是现行核武器计划的一部分。”
叙利亚驻美国大使伊马德•穆斯塔法23日则愤怒地表示:“ 不要忘记,美国曾经跑到联合国安理会公布关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和图像,我希望美国人民这次不再上当受骗。”
朝鲜一名外交官否认大马士革与平壤之间进行核合作。他说:“美国关于朝鲜与叙利亚进行核合作的指控是不真实的。”他表示:“在叙利亚的朝鲜专家工作在各个领域,包括军事方面。朝鲜认为叙利亚是朋友,我们拥有非常好的经济和军事关系。” 他强调,两国进行的军事战略合作并不违反国际法。
另外,朝鲜外务省发言人24日在平壤说,朝鲜和美国近日就有关核计划申报等问题进行协商,并取得了进展。而前往平壤就核武进行谈判的美国代表团领队金成今天说,这是“一次良好的访问。我们进行了非常实质性的讨论。” ▲
朝鲜外相拉拢中国 摆脱被美日韩孤立局面
http://www.stnn.cc/pacific_asia/200804/t20080423_768137.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自美朝在新加坡举行双边会晤以来,朝鲜核问题仍迟迟未决,令朝鲜处于孤立无援的局势。但朝鲜外相朴义春将于26至2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与杨洁篪举行朝中外长会谈,并拜会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戴秉国等,相信朴义春会向中国通报核问题的进展。
如今朝鲜粮荒严重,已严重影响朝鲜民众的生活,并有可能爆发人道危机。再加上韩国总统李明博先后访问美国与日本,修补同盟关系,令朝韩原本回暖的关系持续紧绷,朝鲜更难从韩国那得到援助。
此外,中国主席胡锦涛即将访问日本,是十年来中国领袖访问日本,十分值得关注,被看做是中日关系持续向好的一个契机。一旦中日关系更加友好,这对朝鲜来说也并不是好事。日本日前再度延长对朝鲜的制裁,并一再以绑架问题为由阻碍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的进行,让朝鲜十分不满。
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日赶在胡锦涛访日之前访华,将乘飞机出访中国,同胡锦涛举行首脑会谈,参观位于东三省的抗日遗址。被看作是中日关系修好之前,先搞好中朝关系。因为此前有传闻,朝鲜希望摆脱与中国的附属地位,逐渐跟中国疏远。如今,美日韩对朝鲜采取强硬态度,令朝鲜孤立无援,因此,朝鲜不能疏远中国。
且不说中国是否会增加援粮的额度,最近一些措施便已表明中国与朝鲜加强关系的行动,最显著的是对朝鲜以人民币结算的新制度,允许朝鲜的公司和个人在中国开设银行账户,以人民币进行商业交易结算,一般评论认为专门为某一个特定国家制订这种办法,对中国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中航上月31日开辟了北京至平壤的航班,唐钢集团决定在朝鲜东北地区建设炼钢厂;曙光汽车对朝鲜出口旅游客车并合资建立车辆修理工厂。相信朴义春此次的访问应该能成功为金正日访华铺路。(文/星岛环球网 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