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30件大事之一:13、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85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医疗卫生系统也开启了改革的历程。医改的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医改的政府态度是:给政策不给钱。其政策为药品可加价15%,以弥补政府投入之不足。上世纪90年代,医改再掀波澜。1992年9 月,卫生部根据国务院意见,提出医院要“以工助医”、“以副补主”。 2000年,改革逐渐向纵深发展,触及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200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八部委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俗称医改“十四条”;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的《关于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医改的矛盾与困惑日益增多,随着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02年已经下降到15.2%,而这些卫生费用主要来自地方财政,于是产权改革、“国退民进”的呼声日益高涨;2004年底全国有近百亿元民营和外资介入中国的近百家医院的改制工作;到2005年,中国医疗产业的总市场价值达到6400亿元。
今 日 看 点 : 2008-01-31 ▲◆★●■
中国暂禁煤炭出口,暴露能源系统问题
http://topyl.com/view.php?fid=WLWZ&id=2697235
俄军比斯开湾大练兵有深意 “航母杀手”已亮相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697186
日本自卫队以中国为假想敌 严防中国巡航导弹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697188
美假想中国使用核电磁弹 扬言将进行核报复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01/0130_342_383601.shtml
中俄已无大额军火订单 俄防长或访华推销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01/0130_342_383583.shtml
美国不断强化东亚地区军事部署备战台海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1-30/1042483596.html
俄罗斯计划2010年用新卫星群监测北极
中国暂禁煤炭出口,暴露能源系统问题
http://topyl.com/view.php?fid=WLWZ&id=2697235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2008-01-29 若思/由于中国许多地区连日来遭遇暴风雪的袭击,中国的能源供应出现危机。中国交通部下令在两个月内暂时停止煤炭出口。有专家指出,这场暴风雪暴露了中国能源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
● *温家宝:做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
中国国务院星期天下午举行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强调,要做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温家宝称,近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加上冬季用煤用电增加、春运高峰到来、一些地方的煤矿提前放假等多重因素,煤电油运保障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连日来,横扫湖南、贵州、安徽和江西等华中地区的暴风雪导致一些地区的电力供应中断,三峡大坝一条通往上海的主要电力运输线被破坏,铁路交通也受到严重影响。据中国媒体报导,仅湖南省就有130多次列车停开。而铁路交通出现的问题也导致煤炭运输面临困境。
据报导,中国正面临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力供应危机。全国的电力短缺高达7万兆瓦。中国交通部星期五下令,在农历新年和人代会期间中断向国外出口动力煤。必要时,所有的国际运输能力转而为国内运输服务。
● *重新开放一些被关闭煤矿*
据报导,煤炭的短缺已经迫使中国五家最大的电力公司关闭了中国北部和中部的90个电站。一些发电厂的煤炭储量下降到低于三天供应量的警戒水平。有关部门的官员下令一些因为不安全操作而关闭的煤矿在达到安全标准之后,重新开放。
交通部还要求两家大型航运公司协助把煤炭运送到中国南部地区。中国海运公司已经从负责海外运输的部门抽调6艘货轮完成这项任务,而中远集团则为此抽调了11艘巨轮。
● *关闭小煤矿使能源问题更突出*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朱毓朝教授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说,前段时期中国关闭了许多不安全的小型煤矿,使能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朱毓朝说:“因为前几年,小煤矿矿难事情出的很多以后,政府就采取行政措施,关了很多煤窑。这也造成煤的一定程度减产。在最近能源危机的情况下,这也有点雪上加霜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电力供应有78%来自煤炭。去年,中国仍然是煤炭出口国,但是净出口量从2006年的2千5百万吨下降到2百万吨。
● *煤炭短缺是制度性问题?*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煤炭短缺的问题是个制度性问题,体现了市场经济和中央计划经济的矛盾。去年12月,中国国内的煤炭价格比一年前上涨了14.2%,而电力价格由于受到政府的管制,只上升了2.1%。
京华山一证券公司的一位分析人士说,这次电力短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煤价的急剧上涨。电力公司对不能把煤价的上涨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感到不满。
● *朱毓朝:棘手难题*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朱毓朝教授说,中国的能源系统长期存在双轨制价格不同的问题,这次暴风雪引起的能源危机只不过把这个问题凸显出来了。
朱毓朝说:“中国整个能源电力产业里面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行政指令性东西。第一,电力企业是国营的,所以行政指令性的控制是为了社会的需要。电价涨得很快的话,老百姓的生活支出就太高,怕引起问题。但是很多煤倒不一定是国营生产的,有很多市场机制,不能限制太多。要是限制太多,包括前几年关煤窑的政策,造成煤源会进一步短缺。”
朱毓朝教授说,这是一个不好处理的难题,因为指令性调控和市场机制并存。对于电力公司的抱怨,朱毓朝认为,不必过于在意,因为电力行业一向是国家垄断的行业,利润率一直非常高。就算煤价上涨得比电价快,也只是压缩了电力企业的盈利空间,不会影响到它们的生存。▲
俄军比斯开湾大练兵有深意 “航母杀手”已亮相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697186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2008-01-29
从1月23日到2月初,俄罗斯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和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在大西洋水域,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海空协同演习。演习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参演舰艇和战机之多、象征意义之深,都引起了西方国家和军事观察组织的强烈关注。
● 航母杀手已亮相
俄罗斯海军新闻发言人伊戈尔-德加洛上校22日证实,以“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为首的俄海军舰艇编队与俄空军战略轰炸机编队,自23日起在大西洋比斯开湾水域举行“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俄罗斯多兵种协同演习”。
德加洛上校说,俄海军北方舰队和黑海舰队的11艘战舰和47架舰载机参演,所有参演的舰机都携带实弹,“航母战斗群于22日已经抵达预定水域,‘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上的苏-33和苏-25将在演习中起飞,与远程飞来的战略轰炸机展开编队合演。”
德加洛上校透露说,在此之前,“莫斯科”号战舰已经试射了“玄武岩”超音速巡航导弹。该型导弹射程超过550公里,可以携带核弹头,用德加洛上校的话来说:“主要用于攻击航母、巡洋舰等大型战舰,还没有哪种系统能防这种导弹!”俄制“玄武岩”反舰导弹长11.7米,重4.8吨,飞行速度2.5马赫(约 850米/秒),最大射程550公里,可装750公斤常规炸药或5万吨TNT当量的核炸药,其威力是美制“战斧”导弹的3.5倍。
俄空军司令助理亚历山大-德罗比谢斯基上校宣称:“参演的空军力量包括图-160、图-95MS、图-22M和图-22 M3战略轰炸机,伊尔-78空中加油机和A-50空中预警机将一同参演。参演的战略轰炸机飞行航线完全遵照国际飞行规则进行,没有威胁或者入侵任何国家的领空。”
● 北约战机一路伴飞
俄罗斯国防部早在一个月前,就将其大西洋演习的情况通报给北约各成员国国防部,法国国防部发言人1月22日证实,法国提前“被告知”该演习。因此,当俄罗斯海军航母战斗群从母港起程进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途中,北约成员国的侦察机和侦察潜艇就一直对其实施不间断侦察。俄战略空军22日自俄罗斯腹地的空军基地起飞后,也享受了北约战机和侦察机一路伴飞的“特殊待遇”。
据俄空军发言人表示,图-160和图-95刚一飞离俄罗斯领空,挪威和英国的空军就不期而至,一路伴飞到演习海域上空。英国国防部证实,英国皇家空军的 “狂风”战斗机和挪威的F-16战斗机对俄战略轰炸机实施拦截与伴航任务,但俄战略轰炸机一直在国际空域飞行,没有入侵北约成员国领空。再者,自去年8月俄总统普京下令恢复战略轰炸机例行执班以来,北约成员国战机就频频起飞观察俄战机的动向。
● 选练兵场意味深长
对于这次大演习的意图,俄海军演习部队总指挥尼古拉-马克西莫夫少将表示,此次演习意在“恢复俄罗斯海军在全球重要作战区域的存在”。
不过,军事观察家却注意到,俄海空军演兵的地址选在比斯开湾,具有非同寻常的地缘战略意义。比斯开湾位于北大西洋的东南部,东临法国,南靠西班牙,面积 19.4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3.2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715米,对大西洋航线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向外扩展的运输航线可到加勒比海,到北美东海岸……
二战期间,为了统一盟军海战战略思想,英军最高统帅部给美国发去一封电报解释说:“一个我们始终肯定能找到德国 U潜艇的地方,就是比斯开湾。(从德国海港)通过大西洋北部的U潜艇相对较少,比斯开湾才是大西洋中U潜艇威胁的大本营。”正因为比斯开湾对于大西洋航线极其重要的战略影响,盟军除投入各种兵力对U潜艇进出的航道进行封锁外,还对比斯开湾内潜艇基地进行了大规模轰炸。比斯开湾争夺战的结果让盟军取得了大西洋海上运输线的控制权,一解德国U潜艇对盟国海军的全面威胁,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除地缘战略意义外,比斯开湾对俄罗斯来说,还有与西方海上较量的历史象征意义:
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海军在初具实力后,开始远洋出海,开辟航线,进入大洋海域争夺冷战阵地。1960年,北约在比斯开湾举行“流星”演习期间,苏联潜艇支队K-14号潜艇在马林中校指挥下,在复杂气候和水文条件下,首次采取主动战斗行动,长时间追踪北约舰艇,并多次进入攻击区域,展示了苏联海军较高的战术素养。这次行动被苏联视为“海军远洋成功对抗西方”的第一例。▲
日本自卫队以中国为假想敌 严防中国巡航导弹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697188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2008-01-29: 环球时报•环球网1月28日报道日本一直雄心勃勃构筑的国土导弹防御体系将新添一道“防线”。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26日,日本防卫省正式表态,将着手构筑拦截巡航导弹的网络,重点是部署安装新式雷达的早期预警飞机和开发拦截导弹等,以防重要设施受到“外科手术式攻击”。据悉,与先前日本与美国联合开发的弹防御系统不同,该系统的假想敌对象不是朝鲜的弹道导弹,而是可能来自中国的巡航导弹。
● “一个被忽视的威胁”
《读卖新闻》援引一名自卫队官员的话说,该系统将包括新一代早期空中预警指挥机(AWACS)、新型反潜巡逻机(P-X),它们将搭载高性能的探测设备,提高对巡航导弹的早期探知能力,同时也着手开发适合拦截低速目标的防空导弹。这些项目将纳入2008年度日本中期防御力整备计划中。
日本政府一直以“面临朝鲜导弹威胁”为由,大力发展由海基标准-3导弹和陆基爱国者-3导弹构成的“双重反导体系”。该系统主要对付速度达到几倍音速并按照一定轨迹飞行的中近程弹道导弹,但对速度低得多的巡航导弹却防御乏术。《读卖新闻》称,随着有关“中国将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巡航导弹部署在战斗机和潜艇上,并研发与美军战斧相似的新型巡航导弹”的情报出现,日本防卫省这才觉得“这是一个过去被忽视的威胁”。
《读卖新闻》称,“中国的巡航导弹已能有效攻击敌方重要目标和基础设施”,去年中国战斗机“就频繁展开模拟用巡航导弹攻击敌方目标的训练”。日本自卫队官员表示:“巡航导弹比弹道导弹更有可能使用,因为它能够破坏国家的中枢系统机能,效果也充分。”关于中国开发巡航导弹的目的,这名自卫队官员称:“(中国大陆)通过拥有对美国本土和驻日美军基地实施攻击的能力,就能在台湾海峡有事时,遏制美军的干预。”
● 给预警机换雷达是关键
巡航导弹是指主要以巡航速度(燃料消耗量最小的飞行速度)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航式导弹。它在大气层内飞行,并利用翼面控制其飞行轨迹。巡航导弹采用多重制导技术,偏差大大低于同样射程的弹道导弹。日本专家将其视为一种无人驾驶的自杀式进攻武器,而且它质量轻,发射准备时间短,可装备在舰艇、飞机和各种车辆上,发射阵地伪装性好,不易遭到报复性打击。
据分析,日本可能效仿美国导弹防御局的做法,采取以下反巡航导弹措施。首先,日本会对已有的4 架E-767预警机进行中期性能升级,将原有的APY-1机载雷达改进到APY-2型。APY-2雷达可称得上是当今世界最复杂的雷达,美国研制商声称其在1000公里外发现巡航导弹的概率不低于95%。其次,日本新研制的P-X巡逻机也将配备新型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能对目标综合实施主动雷达预警和被动式无线电侦察,可以同时处理2500个以上的跟踪目标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另外,日本还将加快研制低成本的拦截导弹,以弥补现有的爱国者-3、标准-3 等拦截武器的“火力缝隙”。
● 深化美日同盟关系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美日防务同盟的“副产品”,近年来日本防卫省的工作方向往往被美国的战略布局所左右。美国国防部多次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及其周边水域逐渐拥有所谓的“反介入实力”,即当台湾海峡发生战事时,解放军有足够的手段震慑任何敢于干涉的外部势力,其中数量日益庞大的巡航导弹就是解放军的 “撒手锏”之一。正因为如此,美国军方将越来越多的宙斯盾战舰派往远东,并将大量兵力转移到关岛,以保持随时干预台海局势的实力。而作为美军干预台海行动的“大后方”,日本加紧建设反导防御网,其实不光是为了本土防御,更大的受惠对象将是遍布日本西南部的美军基地,这些系统必将使美日战略同盟关系更加紧密。▲
美假想中国使用核电磁弹 扬言将进行核报复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01/0130_342_383601.shtml
2008年01月30日 09:48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美国军事时代文章1月27日刊登派瑞克•温(Patrick Winn)的文章,标题是《中国描绘的假设攻击美国》,文中提到在未来可能的台海战事中,中国为防止美军干涉,如果使用核电磁脉冲炸弹,将被视为进行核攻击,并遭到美军的核报复。
● 中美若开战 很可能事发台湾
文章首先说,假定未来中美开战,很可能事发台湾。
文章继而描述了一番每种开战的场景:台独渐行渐远,一再激怒大陆,当美国还在讨论如何应对时,中国导弹已对美国空军驻韩日基地展开攻击,中国导弹对美空军基地的跑道、燃料库、兵营和后勤补给库进行攻击的同时,远程弹道导弹也对美国卫星展开攻击,瘫痪美国空军的侦察和通讯网络……
中国的这种战略并非隐藏在秘密文件里,而是可见于一些军事杂志甚至教科书上。
文章提到,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去年发表报告《闯入龙潭:中国反介入战略及其对美国的意义》,对中国军力做了一番梳理。
● 中美若开战 中国或先下手为强
文章推测,当中美开战时,中国军事分析家倾向于采用古老的训条——先下手为强。
中国专家承认,如果正面对抗,中国还不是美军的对手,还有一名高级军官打比方说,那将是“以卵击石”。
但兰德公司的报告称,中国采取的是“反介入战略”,即迟滞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部署行动,破坏美军在这一地区的行动,迫使美军远离战区。
一为中国军事专家写道,给敌人以震惊,使之猝不及防,引起敌军内部慌乱,施加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中国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胜利。
另有军事栏目提出这样的建议,即以大规模军事演习为掩护,秘密完成军事集结。
● “龙潭”之内的美军基地都是中国打击对象
兰德公司的报告认为,一旦爆发冲突,快速打击美国空军基地(驻韩日基地),尤其是指挥控制设施、飞机库和地空导弹发射阵地,将是中国的首选。
美军在韩国和日本的基地,包括日本南端的冲绳,都在兰德公司认定的“龙潭”之内,所谓“龙潭”是指与中国海岸相近的在中国火力投送范围之内的一连串岛屿及其海域,这里的中国火力包括,巡航导弹、机载精确制导炸弹等。
“龙潭”之内的美军基地主要有,韩国的乌山(Osan)和群山(Kunsan)空军基地,日本的见泽(Misawa)、横田(Yokota)和冲绳的嘉手纳(Kadena)空军基地。
● 任何允许美军使用其领土的国家 都将被视为攻击中国
根据中国防务专家的说法,台海战事一旦爆发,任何国家,只要允许“干涉台海事务的某超级大国”在其境内行动,都将被视为攻击中国。
据报道,中国正在设计路基巡航导弹,打击范围900英里(约合1448公里),覆盖整个韩国和日本大部,同时,能够打到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的巡航导弹也在研发之中。
中国战机将拦截美军的空中加油机和运送绕料、弹药、物资或部队的运输机,其高爆几束炸弹可打击上述空军基地的飞行员营地,以及其他军事人员设施。
中国某军报提到,由于美国公众对战场伤亡极其敏感,美军飞行员及其他军事人员的死伤将激起国内的反战呼声,这很有可能迫使美军提早退兵。兰德公司的报告提到,当年美军在索马里的遭遇,经常被当作支持上述观点的典型例子。
根据中国军事专家的看法,一旦中国对美军基地的迅猛攻击得手后,中国军队将迅速转移,并保持警惕,防备美军报复。
解放军很可能运用非常规手段攻击美军,比如开展网络战、信息战,目标正如一名中国军事专家指出的那样——让美军瘫痪,变成瞎子、聋子。
● 如果预警系统被瘫痪 美军将不得不撤离战区
兰德公司任认为,如果美国空军用于探测来袭导弹的早期预警系统被瘫痪的话,美军将不得不撤离战区。据报道,中国还可能投射核电磁脉冲炸弹(又称E-炸弹),它可以让美军的通信设备瘫痪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解放军还可能使用远程反卫星导弹,摧毁美军的一颗或多颗卫星,同时,解放军还有一些“戏剧性”的打击手段可供选择,如隐匿在手提箱或者炸弹中的干扰发射机,或者对美国空军的计算机网络展开病毒攻击。
● 一旦中国使用核电磁脉冲炸弹 将被视为核攻击
文章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美国空军的选择,这一部分提出应对中国打击的措施。
文章说,近期来看,“龙潭”之内的美国空军基地应当加强跑道的抗击打能力,专门为机场跑道增加混凝土层,至于燃料库,应该买入地下;同时,所有军机都应停放到加固之后的机库中,战斗机尤其应该这样做。
将大型飞机,如轰炸机、空中加油机和E-3预警机,置于强化型机库之内,费用尽管高昂,但这些钱会花的很值。
美国空军还应当通过使用软件密码的发放,防范中国黑客的袭击。同时,通过独立设置关键的计算机系统,或者备用一种非宽带的应急网络通信系统,以便在遭受攻击后保持通信畅通。
文章还提到,美军应该做出警告,一旦中国使用核电磁脉冲炸弹,将被视为进行核攻击,并遭到美军的核报复。
文章还说,美国空军必须对卫星展开重点防护,防范中国“猎星”导弹,因为卫星是支撑美军通信、侦查和炸弹制导的必备要件。
关于这点,可以比照冷战时期的“确保相互毁灭”战略,对中国进行“报复威胁”,这或许是一个约束因素,中国或许不想开启太空战。
另外,美国还应投入巨资,研发卫星防护和卫星规避技术,这包括卫星隐形、将卫星混入卫星群,还可以研发并部署微型卫星,采用“蜂群”战术,保护较大的卫星。实际上,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对此进行研究。
● 未来中美之战 美军未必占优
兰德公司《闯入龙潭》报告的作者之一克里夫(Cliff)说,中美是否真正开战确实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情境,台湾将会是煽动者吗?如果真是这样,美国公众很难支持政府和军方的干涉动作。反之,如果中国大陆主动试图武力控制台湾岛,相信美国也将面临艰苦的两难选择。
最后文章引用克里夫的话说,如果中美冲突现在爆发,无疑美国占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就难说了。▲
中俄已无大额军火订单 俄防长或访华推销
http://news.ifeng.com/mil/4/200801/0130_342_383583.shtml
2008年01月30日 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 俄罗斯《独立报》1月29日文章,原题:《军事出口陷入死胡同》中国是俄罗斯国防工业产品最大客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近来出口到中国的国防技术和产品已接近为零。据《独立报》消息人士透露,莫斯科对此十分重视,而且这也成为国防部长出访中国的一个重要目的。
出访中国的消息是《独立报》通过消息人士的得到的,但是国防部长谢尔久克夫出访北京,与曹刚川(部长)会见的具体时间还没定。“也不排除中国国防部长出访俄罗斯的可能性”一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但他拒绝透露具体出访时间。但是可以预测,不会早于总统选举结束,也不会晚于新总统就职。
两国国防部长推迟见面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出现了停滞。现在莫斯科与北京的大额国防军工产品出口合同一个也没有,而之前俄罗斯每年在该领域可以从中国赚走18到20亿美元,占俄罗斯所有出口创汇的四成: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了苏-27SK和苏-30MKK两种战斗机、还卖给沈阳飞机制造厂苏-27SK飞机的组装权、供应中国S- 300PMU1和Tor M1防空导弹、超过10艘877型柴电潜水艇和装备了“俱乐部-C”反舰导弹系统的636型柴电潜水艇。彼得堡工厂为中国海军建造了“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及956E型“现代II”级驱逐舰,舰上配有3М-80Е“白蛉”(美国称为SS-N-22“日晒”)超音速反舰导弹,与驱逐舰一起出口的还有8架卡-27/卡-28反潜直升机。
除此以外,出口清单还包括为中国海军提供的S-300PMU舰载型号“要塞” 防空导弹系统,以及为中国国产歼10战斗机制造的AL-31F发动机。这个单子还可以继续开列,但是近年来两国合作出现了问题。
首先总价值为15亿美元的伊尔-76MD运输机和四架伊尔-78加油机的合同被终止。推迟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缺少生产这些飞机必要的技术人员和设备。
最关键的原因是北京现在不想要莫斯科推销的作战武器,而希望自己选择需要的武器的生产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给俄罗斯“国家国防出口总公司” 开列的大规模作战装备单子有:RD-33喷气式发动机,2S23 120mm自行迫榴炮, 2S19 152mm自行榴弹炮, “旋风”300mm火箭炮,T-90C坦克,BTR-80和BTR-90轮式战车,米-28H和“黑鲨”卡-50武装直升机,各种型号的三坐标雷达,舰载防空导弹和无线电侦察设备和反电子战设备。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还有购买价值的还包括苏-33多用途舰载战斗机,米格-31远程截击机,图-22MЗ远程轰炸机,大型水面舰艇及核潜艇。
俄罗斯军事技术监督局主任米哈伊尔•德米特里在一次采访中无意识泄露说,俄罗斯不准备对中国供货的原因之一是双方军事领导人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也可能是(俄方)觉得不应该向中国供货。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从不担心向印度工业最先进的武器,其中有些武器甚至俄军都还没有装备,比如苏-30MKI多功能战斗机,它的机载雷达是法国和以色列生产的。
当然,这种立场让中国将军们很痛心,数次军事合作会议也被延迟,看来国防部长此次中国行与没有得到中国订购合同有很大关系。▲
美国不断强化东亚地区军事部署备战台海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1-30/1042483596.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 杜 克: 1月24日,美国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开始奔赴日本。对于此次“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向东亚部署,美国海军给出的理由是,由于部署在此的“小鹰”号航母将进船厂进行维护保养,“尼米兹”号将用来填补“小鹰”号离开后所出现的力量空白。
分析认为,由于“小鹰”号航母即将于今年退役,进行维护保养的意义并不大。而从当前东亚地区的两大热点问题的走势看,此次“尼米兹”号航母的到来,明显是为了应对台海局势的变化。
● “尼米兹”号奔赴日本
据美国《海军时报》报道,“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已经在1月24日离开其位于加州北岛海军航空站的母港,开始前往日本。此前,“尼米兹”号航母刚刚结束在波斯湾为期6个月的部署任务,并完成了旨在威慑伊朗的多次联合军演任务。在去年9月30日返港后,“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休整和维护,现在又再次出海。
美国海军方面对于“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的此次出航十分低调,位于加州圣迭戈的美国第三舰队发言人萨拉•凯勒轻描淡写地指出,根据美国海军的“舰队反应计划”,“尼米兹”号航母属于“常规例行”部署,“考虑到‘小鹰’号需要进船厂进行大修,所以这次行动得以规划”。
据悉,“尼米兹”号航母是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空母舰,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此次带领“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前往日本的是特里•布莱克海军少将,下辖第11航母打击大队、第11舰载机联队、第23驱逐舰中队以及“普林斯顿”号导弹巡洋舰和“约翰•保罗•琼斯”号、“希金斯”号、“查菲” 号等3艘导弹驱逐舰,以及第49和第37轻型直升机反潜中队和第11弹药处置机动部队。
● “尼米兹”级火力最强大
有评论指出,“尼米兹”号航母的到来,将极大地增强美军在西太平洋、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
单从航母来讲,虽然“小鹰”号与“尼米兹”号都为航空母舰,但核动力航母与常规动力航母相比,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
▲ 首先,核动力航母可以高速驶往世界任何海域。虽然在最高航速上,核动力航母和常规动力航母难分伯仲,但在连续高速航行能力上,核动力航母却独占鳌头。
▲ 其次,核动力使航母减少了对基地和后勤支援的依赖。核动力航母更换一次燃料可以连续航行50万海里,用不着海外基地的支援。而常规动力航母执行同样的任务,却需要事先在世界各地建立燃料补给网。
当然,核动力航母最显著的特点是其作战系统。“尼米兹”级航母是目前世界上火力最强大的水面舰艇。该级航母的舰载机联队配置最完整,舰上配备有 2个F-14“雄猫”战机中队(共20架)、2个F/A-18“大黄蜂”攻击机中队(共20架)、1个E-2C“鹰眼”预警机中队(4架)、1个EA- 6B“徘徊者”战术电子战中队(4架)、1个S-3B“北欧海盗”固定翼反潜机中队(6架)和1个SH-3“海王”或SH-60F反潜直升机中队等,飞机和直升机总数约有80架。必要时,舰上舰载机总数可以超过100架。
“尼米兹”号航母的武器除了舰载机,还包括3座八联装“海麻雀”近程舰空导弹装置,用于对付突破巡逻机、护卫舰群的各种对空火力网之后来袭的飞机和反舰导弹;还有3座20毫米火炮,用来打击突破导弹防御的低空飞机和掠海飞行的导弹。有了这些防身利器,航母可望确保自身安全。
此外,为航母护航的“宙斯盾”巡洋舰和驱逐舰也拥有强大的战力。新型的“宙斯盾”战舰装备了“标准-3”拦截导弹。
● 部署“尼米兹”号旨在台海
美国在东亚地区军事部署的防范对象存在两大重点:一是针对朝鲜进行威慑;另一个就是因应台海局势。当前,朝核问题在六方会谈相关各国的努力下,朝鲜已经启动了弃核进程,并开始核设施的去功能化工作。尽管目前美朝双方在“全面申报核设施”和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名单中删除等问题上还存在争议,但总体来看,朝核问题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已经走上正轨,半岛局势进入相对缓和阶段。
反观台海形势,却无法令人乐观。由于台湾“3•22”的选举结果关乎陈水扁的身家性命,一旦民进党彻底失败,陈水扁未来将因贪腐面临审判。如果民进党对选情的判断过于悲观,陈水扁很可能为了一己之私,做出冲撞台海红线的举动。
对于当前台湾海峡所面临的微妙而复杂的形势,美政府当然心知肚明。此番“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的到来,似乎也印证了美政府对台海形势的担心。从 “尼米兹”号的航速来看,该航母的最大时速为30节,但通常航行维持在22节左右的经济航速,并且行进路线一般是从美国本土出发,经夏威夷至关岛,然后再抵达日本。考虑到航母战斗群在行进路线中将进行演习、训练以及燃油和食物补给等等,“尼米兹”号航母最迟将于2月中旬抵达日本。这个时间恰恰是台海形势极其敏感的时刻。
此外,“小鹰”号航母战斗群的去留也成问题。美《海军时报》无意间透露,“小鹰”号航母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才返回美国本土。这意味着,在台岛内选举期间,美军将在台海附近维持两个航母战斗群的规模。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意图:一方面是想通过强化军事威慑,来吓阻中国大陆对台动武;另一方面也是想弹压台当局搞“台独”,以确保台海两岸维持现状,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
● 相关链接/LINK 美强化地区军力应对台海
随着军事战略重心的东移,近年来,美国不断强化在东亚地区的军事部署。其中,应对台海形势变化是其重要的考虑之一。
▲ 首先,美军在关岛地区不断强化兵力部署,为介入台海提供跳板。关岛是美海军各类舰艇编队,尤其是航母编队进入西太平洋的必经之地。据介绍,美国的战略轰炸机从这里起飞,可以在12小时内抵达亚太地区各国的领空,到朝鲜半岛只要5小时,到台湾仅需3小时(从美国本土起飞到朝鲜半岛和台湾需要20小时)。而美军核潜艇从关岛出发,到中国大陆沿海、台湾和菲律宾周边只需两到三天。在现代战争分秒必争的今天,美国海空军以关岛为部署基地,可节约大量的时间,将使美军在未来战争中掌握较大的主动权。
2000年以来,美军明显加大了对关岛的力量部署和军事设施建设,不仅将63枚AGM-86空射巡航导弹、3艘“洛杉矶”核攻击潜艇、1艘“核改常”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和一个中队的F-22A战斗机部署在此,未来12架“全球鹰”无人侦察机也将“落户”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
同时,美军还在对岛上的阿普拉军港进行扩建,以达到能够承载航母的能力。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在西太地区部署第二艘航母的母港。而更为重要的是,美军的B-2A、B-52H轰炸机经常在安德森空军基地轮换部署,已经成为美军正在筹建的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四大海外基地之一。如果美军选择大规模军事介入台海冲突,美军的战略轰炸机可以从本土起飞,在对中国沿海目标实施轰炸后,直接降落在关岛接受巡航导弹和油料的补充,而无需长途跋涉飞回美国本土补充弹药和油料,从而确保美国战略轰炸机在应对台海冲突时的快速打击能力。
▲ 其次,调整驻日美军,充当介入台海冲突的前进指挥部。根据美军的规划,未来亚太地区一旦出现战事需要美军介入时,作战方案将由美太平洋总部制定,驻日美军负责协调驻韩美军和关岛等地的驻军,组成联合特遣部队。特遣部队的司令部将统一指挥从亚太地区到印度洋地区的美国军事力量。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美军准备“抢占”冲绳附近的下地岛。该岛距离台湾只有460公里,拥有供大型飞机起降的跑道,从此地起飞的战机一小时就可到达台湾。美军准备把下地岛建成美驻日空军“扩大行动范围以及快速反应的战略平台”。
▲ 第三,扩大驻韩美军任务范围,赋予其介入台海冲突职能。2006年3月,美韩达成关于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的协议,这使得美军的任务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过去着眼于朝鲜半岛扩展为应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形势,并为驻韩美军介入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提供了依据。
分析指出,驻韩美军是距离中国部署最近的美军部队,未来一旦台海发生冲突,驻韩美军可能根据美国介入规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美国决定以中、低强度介入台海冲突,主要目的是吓阻中国大陆的军事行动,驻韩美军可能主要执行对华侦察任务,依托空中力量窥探中国大陆境内和沿海的军事部署和调动情况,为介入冲突的部队提供情报支援。
若美政府决定高强度介入台海冲突,中美之间就存在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此时驻韩美军将成为美军的重要“棋子”。它可能利用已有的和增援而来的空中和海上力量,封锁中国东部海域,牵制中国海上力量向东南方向机动,并在必要时对中国东部区域的关键和战略设施实施打击,削弱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实力。(杜克) ▲
俄罗斯计划2010年用新卫星群监测北极
http://news.sina.com.cn/w/2008-01-31/004613355313s.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华龙网-重庆晨报
据新华社电 俄罗斯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公司29日说,公司准备实施一项空间研究新项目,计划自2010年开始利用新卫星群监测北极区域。
俄罗斯新闻社29日报道,这一项目名为“北极”,预计耗资约300亿卢比(约合12.3亿美元),已获得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批准。项目将使用一个新卫星群,提供北极环境监测数据,以实现精确预报天气等目标。
公司负责人弗拉基米尔•耶凡诺夫说:“俄政府下属军工委员会1月中旬召开会议决定,2010年实施‘北极’计划。‘北极’卫星群的想法已经提出,并提交政府考虑。”
俄航天署署长阿纳托利•佩尔米诺夫上月说,俄针对北极地区的太空环境监测系统过去15年中几乎名存实亡。
俄专家建议发射5颗卫星,其中两颗配备光学监测系统,一颗配备极夜时期开展监测不可缺少的雷达系统,另外两颗则是通信卫星。新卫星群将能够监测整个北极地区,同时有助在俄北部偏远地区寻找到新的天然气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