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生活总是错敲了谬误的门(15)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水的沸点要因海拔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海拔越高,沸点越低,在高山地区,水的沸点远低于100摄氏度。在珠穆朗玛峰,沸点只有71摄氏度。
今 日 看 点 : 2008-01-11 ▲◆★●■
对台政策如何才能入岛入脑入心
http://www.stnn.cc/taiwan_forum/200801/t20080109_709376.html
大部制改革最大阻力来自部门利益
http://www.stnn.cc/china/200801/t20080109_709843.html
从朝鲜近来的强硬看“朝核”问题的走向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us080109a.shtml
周恩来去世间接终结"毛泽东路线"
http://phtv.ifeng.com/program/sslld/200801/0108_2132_357507.shtml
陈水扁复活台“第四军种” 目的何在?
http://blog.ifeng.com/?action=article&itemid=1248391
美专家访华后称:中国有出兵朝鲜计划
http://news.ifeng.com/mil/1/200801/0108_339_357467.shtml
美国海军情报部 窃取中国未来核潜艇2种技术资料
http://bbs.ifeng.com/fhbbs/viewthread.php?tid=2966023&extra=page%3D1
美海军要用中频声呐对付中国潜艇 严重威胁鲸类
http://news.ifeng.com/mil/3/200801/0109_341_358076.shtml
中国看穿空城计闹剧,要朝鲜废核实在艰难
http://topyl.com/view.php?fid=SSTT&id=2690545
“可拯救地球的50人”四名中国人上榜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3603
对台政策如何才能入岛入脑入心
http://www.stnn.cc/taiwan_forum/200801/t20080109_709376.html
来源:台湾《东森新闻报》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大学时代,老师曾经告诉我们:禁止与疏导要交替使用,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老师举例说:某单位的大门由于施工,外部的人一时不能进入,大门旁边挂着“严禁出入”的牌子,在来访者眼中看来,就显得缺乏亲切感。如果改成“正在施工,请您从旁边的小门进入”,因为提供了另外的选择,来访者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劝告,走旁边的小门进去。在公园,挂上“严禁采摘花木、违者罚款”的牌子,观众感到那只是一道命令,如果改成“请爱惜花草树木”,则更显得亲切。由此可见,人性化的温和疏导胜过单一僵硬的禁止。
● 主动为台湾同胞参与国际空间找出路
尽管大陆对台部门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惠台政策,结果还对台独的发展一筹莫展。上述事例可以为此提供一些启示。国际上你死我活的厮杀是两岸关系渐行渐远的一个原因。大陆方面反对台湾独立,但是在很长时间内,却没有为台湾同胞参与国际空间提供第三条出路。
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明知加入联合国是走不通的道路,目的在于制造悲情。如果从早年开始就尊重台湾人民的愿望,主动邀请台湾各界人士与大陆一起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及时向他们发布、通报国际组织有关地震灾害、卫生保健、科技信息、经贸动态。即使台独势力阻止,至少也可以降低李扁之流的嚣张气焰。僵化单调的打压围堵,“没有人理睬你们了”,驻外人员这样不友好的谈话,只会激发台湾人民更多的悲情,导致两岸更加疏远。如果顺势而为,启动配套措施,主动提供出路,效果就会大为改观。
● 尊重历史与现实
两岸问题是中国内战演变的结果。大家都要尊重历史和现实。对于国际赛场偶尔出现的青天白日旗,应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处理,不必小题大做。尤其是大陆学者、官员走访台湾时,对主人要有起码的尊重。一般级别的学者和企业家交流时,是否可以不必要求对方撤走青天白日旗和“国父”(孙中山先生)遗像。(如果对方登陆后也要我们撤走五星红旗,那怎么办?)今后如果大陆观光客入台,一定要以包容的心审慎处理这些问题,不可让台独势力抓到借口,煽动对立。
青天白日旗不是今天才有的,自从1945年台湾光复后,在台湾已经飘扬了六十多年。在大陆,她历经北伐、抗日的烽烟,与中国现代史血脉相连。对于有些政局不稳、两面讨好的骑墙小国,是否值得投下重金?事实证明,外交争夺的“捷报”并没有拉近台湾人心,只会给民进党送子弹,促使民进党持续坐大。如果大陆还在乎台湾民意,如果还要谋求和平统一,就应重新思考外交争夺战。
大陆之大,要大在心胸、大在智慧,不是大在嘴巴、大在嗓门。既然表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就要让台湾人民感到安心,而不是寒心。有关官员和智囊应该抓住机会走访台湾,以谦虚的态度接触基层,睁开眼睛观察社会,竖起耳朵倾听民情,不必时时刻刻都要口若悬河。要让台湾人看到大陆人的文化底蕴,不能让人家认为大陆人还是红卫兵。
一旦台湾大选结束,局势趋向稳定,无论何人当选,大陆方面都应该顺势而为,在两岸务实协商方面释出善意。对于过去杀害中国同胞数千万的日本国,都可以铸剑为犁,高规格接待他们的首相,为什么对自己的同胞却不能化敌为友呢?
● 重视主权,也要保护人权
中国大陆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世界主要经济体,对自己应有充分的自信。只要大陆自己顺应潮流,稳步发展经济,渐进推进民主,台湾不可能加入联合国。我们珍惜主权的同时,也要尊重人权;我们胸怀民族情感,也要拥抱普世价值。民众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诉求,是现代公民社会基本的生活方式。大陆政治文明的进步越大,对台湾同胞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必须指出:由于台独势力的成功操作和大陆过去的某些失误,台湾的统派已经溃不成军。以后的差异可能只是急独和缓独的差别。年轻一代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越来越少。大陆方面对此应有危机感。反独只是手段,和平统一才是目的。
“只要现在不独立、两岸一百年不统一也可以”的想法,是懒汉思维,逃避现实的思维,是将困难推给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的思维。现状是不可能会固定不变的。大陆方面应展现大开大合的心胸,在国际参与方面主动释放善意,适时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主动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台湾是一个政治实体,但不是一个外国。两岸统一之前,双方协商建立统一的共同市场(或者统一的经济实体),大力推动经济与文化融合。大陆的民主政治不能揠苗助长,但是必须有民主渐进发展路线图。大陆可以参考孙中山先生从军政、训政过渡到最终实现宪政的方式,渐进推动大陆民主。在此过程中,两岸之间互利互惠、共存共荣,推动两岸从经济融合,迈向文化融合,最终实现政治融合。
● 两岸政党都应向民族利益让步
“台湾走向法理独立就动武”,“大陆不走向民主,就不可能统一”,两种信仰在两岸都有相当的民意基础。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两岸的政党都必须向民族利益让步。大陆可以承诺:只要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未来若干年(或许30年~50内)台湾的政党可以参与大陆的政治生活,再过若干年后(可以是50~100年后)接受人民的选择,平等竞争,迈向宪政治理;台湾应保证不会走向独立,以此获得长久的和平,换取争取下一代在大陆更大的发展空间。美国等国际列强决不会坐视台海两岸从此走向和平统一,但是,如果中国大陆应对正确,自身政治文明得到提升,大陆的执政党承诺不会永久性垄断全部政治资源,适时释放政治生存空间,美国也阻止不了台湾同胞的意志。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主动承担一些牺牲,换取两岸和平统一的政党,将来的历史自有公正评价。
经济落后会挨打,政治制度落后也会挨打。没有民权的社会谈不上凝聚力,更没有吸引力。民主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民主是万万不能的。随着大陆惠台政策的实施,台湾人来大陆越来越多,两岸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他们会在大陆读书、看报、上网,大陆网管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他们的选择。大陆政治上越开放,两岸和平融合的机会就越来越大。政治上越封闭,两岸只会积怨更深,距离更远。厦门P X项目中官民双方的良性互动、人大规划香港民主普选路线图,都是正确的方向,值得我们鼓励。(作者 阮永松)
大部制改革最大阻力来自部门利益
http://www.stnn.cc/china/200801/t20080109_709843.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中共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特别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半月谈》刊文指出,这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改革也将面临不少挑战,其中最大的阻力仍然是多年来被强化了的部门利益。
“大部制”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是对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举措。
文章引述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的话说:“中国即将进行的‘大部制’改革,是与中国经济、社会体制发展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
众所周知,中共建政后实施了几十年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一个显着特点是部门设置多,实行条条管理。如当年的机械工业部下辖九个管理部门,有管常规机械的,有管电子的,有管兵器的,有管飞机的……政府机构设置过多过细,管理对象与管理事务重叠,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协调困难的情况十分普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部门的改革也不断深入。1982年至今,中国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982年国务院100个部门裁了39个;1998年再次大规模机构改革,国务院的40个组成部门,一下又裁了11个,仅保留29个,绝大多数直接管理工业的部门都撤销了。这些改革为推进“大部制”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汪玉凯指出:目前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仍然有28个,而日本是12个,美国是15个,英国是17个。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政府部门设置依然较多,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职能,也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如中国的民航总局管空中运输,交通部管水路和公路运输,铁道部管铁路运输,而美国的运输部包含了海、陆、空运输,一些国家把邮电也放在运输部管辖,这体现了“大运输”的思维。再如美国农业部的职能,大体涵盖了中国的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多个部门的职能,体现出“大农业”概念。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微观经济,反映在政府体制上就必须走“大部制”管理的道路。
汪玉凯认为:实行“大部制”管理,可以大大减少政府部门之间职能的交叉重叠,改“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水”,这对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大部制这一管理模式在国外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但是我们也不可能照搬照套,需要根据中国国情探索推进。”谈及推进“大部制”改革面临哪些挑战时,汪玉凯分析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 一是对权力的约束与监督问题。
实行“大部制”管理后,一个部门的权力更大了,能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的改革思路,重构政府权力结构和政府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 二是党政权力对接问题。
“大部制”改革最终会涉及党政部门权力的对接,必须靠政治体制改革配合推进。近些年来,中纪委与监察部合署办公,成效显着。如何进一步整合党政部门,是下一步“大部制”改革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 三是改革的策略和方法选择。
应该看到,“大部制”改革的最大阻力,仍然是多年来被强化了的部门利益。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改革的策略和方法就显得很重要。
汪玉凯最后强调:“中国的‘大部制’改革很难一步到位,而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应该选择那些职能交叉突出、涉及公众、服务对象广泛、外部改革呼声比较大的部门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而且一定要把结构调整和功能的定位进行有机结合。在设计机构改革方案时,要借助专家力量,加上民众的讨论,经过充分论证,坚持科学性,立足长远,用智慧和制度规范‘大部制’改革。” ▲
从朝鲜近来的强硬看“朝核”问题的走向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us080109a.shtml
[1393](2008-01-09): 最近朝鲜官方报章《劳动新闻》昨天刊登措辞强烈的评论,指美国曾表示正加速拆除自身的核武设施,那其实是一个骗局。朝鲜认为,美国是在伺机发动核武战争,因此,将进一步加强其军队的作战实力。同时《民主朝鲜》的文章也谴责美国的部分强硬势力,称近来,美国国内就朝美之间解决悬案的过程出现各种非议,“先弃核论”再次被提出。而主张“先弃核论”是为了破坏朝鲜半岛无核化过程。美国国内强硬势力应该认真考虑在这敏感时期做出轻率举动会付出的代价。
联系之前美国总统布什致信金正日,称呼其为“亲爱的委员长”,让人不难看出,朝鲜是软硬不吃。除非国际社会能真正兑现承诺,朝鲜“先把菜剜到篮子里”,否则无效。
至于朝鲜方认为的“美国曾表示正加速拆除自身的核武设施”,这点无论来源可靠与否,这都是不可能的。美国称霸世界离不开其核战略威慑,没有了核武的美国,拳头还硬吗?而“美国是在伺机发动核武战争”,更是滑稽。因为朝鲜不同于伊朗核伊拉克,和中俄接壤,朝鲜战争的阴影至今在美国人的脑海里还没有散去,美国对朝发动核武战争的可能是不存在的。那么朝鲜为何强调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那就是为不想“弃核”寻找借口。而美国也在给朝鲜制造这样的借口。
而《民主朝鲜》报道的美国主张的“先弃核论”再次被提出,这点反映了美国试图采用欺骗手法误导朝鲜。和当初欺骗误导前苏联做法雷同,所以朝鲜认为“先弃核论”是为了破坏朝鲜半岛无核化过程是判断正确的。而且朝鲜也明白,那就是“核武”成了其手里极为有效的一根救命稻草,放弃“核武”无疑于自己主动爬上绞刑架。来之不易的“核武”,能轻而言弃?印度、巴基斯坦,最后的结局不也是不了了之吗?美国把印巴怎么样了?
可以预见的是,朝鲜不会轻易言弃来之不易的“核武”。而美国、日本、韩国给朝鲜“画饼充饥”的许诺,以及小恩小惠的诱惑,朝鲜根本不买账。事实上,朝鲜之所以还叫“朝鲜”,完全得益于中国,如果没有中国的经援和输血,朝鲜根本渡不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中国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不想失去这样一个战略缓冲地带,不想让美国的军队驻扎到鸭绿江畔。另外一点就是中国从“人道主义”出发,救朝鲜黎民于水火,也不想看到朝鲜因此垮台,难民潮涌向中国。但朝鲜当局又一再的不争气,“先军政治”维持庞大军队,不顾民生,连自己的民众都养活不了,经济一塌糊涂,民不聊生。这样下去,长期靠中国输血也不是办法,还是抓紧自救,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是上策)。
因此,美日韩等国就对中国的期望过大,认为“朝核”问题是“中国问题”。想把这个令世界棘手的烫手山芋踢给中国,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更是一个世界问题和“美国问题”,并非只关乎东北亚的局势。至于美国“担心日本核武装”,这只不过是给中国一个压力而已,事实上美国只要还有维护其世界霸权的野心,只要不想离开亚洲,那么它就会约束日韩的,是不会放手让日韩发展核武的。试想有了“核武”的日韩,将是美国无法约束的,只能加速美国世界霸权、亚洲霸权的衰落和从日韩撤军。所以美国约束日韩,和朝鲜有无核武无关,虽然朝鲜拥有核武会促使日韩试图发展核武。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战线过长,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手大捂不过天来”。有句民间歇后语叫“摁下葫芦起来瓢”,问题层出不穷,令美国捉襟见肘,疲于应付。而又不想致力于构建世界多极化,不想和新兴大国强国分享权力和利益,不想放弃世界霸权。但问题又不能不应对,这就出现了布什致信“亲爱的委员长”金正日。美国试图稳住朝鲜,并给朝“画饼充饥”,连哄带骗,外加给“负责任的中国”施加压力,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借中国之手解决 “朝核”问题。如此以来,美国就能腾出更多精力和资源来应对其他更加紧迫的危机和世界性问题。例如遏制中国崛起,“协防”台湾,围堵肢解俄罗斯等。
假如朝鲜真正拥有核武,拒绝弃核,虽然对中俄有一定影响,恶化周边局势,但是受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亚洲利益将受到严峻挑战。一个有核的朝鲜,其国际地位会倍长,生存几率会大大提高,地缘政治版图将改写。中俄也会因为“朝核”而减轻部分压力,增加活动空间。所以说这是有利也有弊的。“朝核”问题,任重而道远,就看美国新总统上任后有何新的对朝政策了。▲ 山东滨州 黎放《联合早报网》
周恩来去世间接终结"毛泽东路线"
http://phtv.ifeng.com/program/sslld/200801/0108_2132_357507.shtml
2008年01月08日 凤凰网专稿: 197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78岁,噩耗传出,举国哀痛,11日下午,周恩来的遗体送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从医院到八宝山数十里长街两侧,百万群众自发来到这里,在严寒中肃立致敬,最后告别他们深爱的总理,灵车所到之处,哭声四起,连绵不绝,一派悲痛景象。
1月15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5000多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追悼大会,沉痛悼念周恩来,追悼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主持,遵照周恩来的遗愿,他的骨灰撒入北京、天津以及山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等处,周恩来逝世后,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政府和政党领导人发来唁电、唁函,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对他为中国和世界所做的巨大贡献,表示深深的敬意。
1976年4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从3月底开始,北京群众自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纪念周恩来的逝世,同时也是对“四人帮”的抗议,人们在纪念碑上张贴悼词,并送来花圈,广场上还逐渐出现了一些直接针对“四人帮”的批判性文章。到4月5日,已经有大约200万人到过广场,由于“四人帮”派出警察在夜间把花圈收走,对立情绪演变成烧毁汽车和房屋,当晚广场上还有200余人不肯离开,被北京市委组织的工人民兵用武力强行押走拘留,史称“四五天安门事件”被毛泽东定性为反革命活动,还指责邓小平是事件的幕后黑手,撤销了邓小平的一切职务,任命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天安门事件直到1978年才完全平反。
● 周恩来去世 民众自发悼念
何亮亮:为什么周恩来总理的去世会引起中国人民如此强烈的反应呢?一方面确实是这个中国人深深地尊敬、尊重他们的这个总理,这个总理,为中国无私地奉献了这个他的一生,而且他长期是忍辱负重,人们都看的很清楚,周恩来所推行的,或者他试图推行的是一条比较务实的这个路线,希望中国能够走上现代化,而且这个周恩来,这个虽然他在“文革”前和“文革”中,也曾经说过很多违心的话,做过很多违心的这个事情,但是人们,可以说人们的这个心里是有一杆秤的,人们对周恩来还是高度尊敬的,人们知道周恩来是为了中国,而且这个周恩来晚年,他这个,实际上周恩来这个身体不好了,后来这个当邓小平出任这个代总理,那么这个周恩来和邓小平他们推行的都是这样的一种务实的路线,实际上他们是否定“文革”的。
那么1976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份呢?就是文革正好已经进入了第10个年头了,1971年的这个 “913事件”已经标志着这个一个是毛泽东所推行的那种“文革”啊,已经再也推行不下去了,但是他特别是他所重用的这个“四人帮”啊,又开始了这个“批林批孔”。那么这个“批林批孔”一方面是批林彪,实际上因为毛泽东的这个接班人,那么批林彪不算,还要批这个孔夫子,那么到了1976年周恩来去世的时候呢,就是人民群众对这种“文革”,对“批林批孔”的这种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已经达到了这个沸点,由于周恩来的这个去世,这个矛盾就爆发了,而且当时的这个中央是实际上是禁止人们追悼的,但是人们在北京出现了这样非常动人的一幕,百万的这个民众在十里长安街送别总理,那么之后又发生了这个“天安门事件”,“天安门事件”之后邓小平也下台了。
● 一年三巨头病逝与中国的转机
何亮亮:毛泽东本人呢,是在9月份就去世了,去世之后一个月,毛泽东所最重用的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啊,这个所谓的“四人帮”也就束手就擒了。
那么西方国家的媒体认为这是一场政变,就算是一场政变,这也是符合中国民意的一场政变,就是这个10月份之后整个中国就不一样了,但是,因为这个华国锋继续担任了这个中共中央的这个主席,他仍然守着毛泽东的那套这个路线,这样的这个,那么然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的这种务实派,这种希望能够以推倒,把这个“文革”完全推倒,完全否认,用一种这个新的这个改革开放的路线,来取代当时的这个错误路线。
这样的这个斗争又纠缠了两年,终于到了30年前,也就是到了1978年年底,中共的这个“十一届三中全会”呢,终于彻底地否定了毛泽东的这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这个路线,确定了中国要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
所以这个1976年周恩来去世呢,它所凝聚出来的这个中国人民的那种民意,那种像火山爆发一样的这个民意,它一方面实际上是为后来的这个“四人帮”的这个倒台,为这个“毛泽东路线”的这个结束呢,实际上已经是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没有这样的,没有这样的一种民意的话,也许中国的改革开放还不会在1978年年底就出现。▲
陈水扁复活台“第四军种” 目的何在?
http://blog.ifeng.com/?action=article&itemid=1248391
中评社香港2008年1月7日电/国际先驱导报今天刊文指出,陈水扁复活台军政工系统,除要加强对台军的思想控制外,还有更深层的目的。
在遭冻近三年后,原本已经名存实亡的台军政战系统开始复活。据台湾媒体近日报道,从今年1月开始,台湾“国防部”确定将先前纳入督察和情报系统的监察(政三)和保防(政四)大权重新回归台军政战局主掌。
● 台军“第四军种”
文章指出,长期以来,台军政战系统一直是台当局倚重的军中安防部门,它来源于台军的政战制度,即“政治作战制度”,是台湾军方用以掌握官兵思想,维系精神战力的重要工具,这也使台军政战部门有了除陆、海、空之外的“第四军种”之说。
这项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国民党黄埔建军时期。而国民党逃台后,蒋介石在总结其数百万大军溃败的原因时,认为主要是军队没有做好政战工作,官兵没有主心骨,乃至不战而降。因此,蒋介石提出“建国必先建军,建军必先改革政工制度”。
文章说,为彻底将台军打造成为以武拒统的最有力武器,民进党上台后,以“改革”的名义,通过种种手段对台军进行绿化和独化教育,而台军“改革”首当其冲的部门便是军中抵制“台独”思想最有力部门——政战部门。
其改革的实质就是通过缩减、降低政战工作编制和地位,强化政战工作听命于陈水扁。2005年,陈水扁更是将政战体系中最有权力的监察系统幷入督察部门,这无疑就从根本上架空了当时的台军政战局。
● 加强军队内控
可是,为何2008年新年伊始,似乎已经没有前途的政战系统重又焕发青春?
据了解,这跟近一年来,台军不断发生泄密事件有关。比如汉光演习飞行路线、台军兵力部署地图等机密资料由于内部管理不善,不断外泄,导致台军高层极为震怒。而如今, “大选”又日益临近,两岸局势将存在诸多变数,有香港军事专家指出,陈水扁此举很有可能是为了防止军内反战人士将机密外泄。
同时,近来台军将士士气低落,坊间甚至不断传出军中有人可能暗杀陈水扁的传言,这无疑更让陈水扁惶惶不可终日。为了应对这些棘手的问题,多年来在台军内部行之有效的政战体系重新上阵,以解陈水扁的燃眉之急。
● 推进心战部队建设
而据军事专家指出,台军让政战系统复活的举措,其实还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目的,即借政战系统重现生机的东风,加强台军心理战部队的建设。
文章指出,早在2002年1月,台军心理作战专业队伍“陆军心理战整备中心”就秘密成立,但是由于整个政战系统都面临生存危机,因此“中心”的工作一直没有什么起色。如今,政战系统权力增加,编制扩大,无疑能使台军心战能力有所提升。
目前,台军在“政战局”下编1个心理作战大队,在陆军中编有3个心理作战中队,在联兵旅中编有战术心战营。总而言之,未来台军政战系统在对内强化思想控制的同时,其对外加大心理战的作用将日趋突出。▲
美专家访华后称:中国有出兵朝鲜计划
http://news.ifeng.com/mil/1/200801/0108_339_357467.shtml
2008年01月08日 环球网/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美国两家著名智库日前发表报告说,为了应对朝鲜核危机恶化造成的不稳定局势,中国已经有了应急计划。法新社和韩国数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报告,并刻意渲染所谓的中国应急计划。
这项报告题为《警惕不轨的邻国:中国如何看朝鲜的稳定和经济改革》,发表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美国和平研究所的网站上。
报告引述专家的话说,北京在进行任何干预前都会尽量与联合国磋商,但是并不排除单方面采取出兵行动的可能性。
报告说,应急方案已经准备完毕,主要是在朝鲜完成3项任务,其中包括人道救援和维和使命以及环境控制措施。
报告还称,朝鲜一旦出现动荡,中国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朝鲜难民潮。这项任务主要通过确保食品供应以及加强边界控制来完成。
报告指出:“中国非常希望在这方面获得正式授权,并与联合国密切协调。但是,随着朝鲜局势迅速恶化,如果国际社会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中国将采取主动恢复朝鲜的稳定。”
这项报告是由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和平研究所以及亚洲基金会的专家去年6月访华后撰写的。朝鲜在去年2月份达成的六方会谈协议中承诺愿意放弃核项目,并在10月份承诺会在年底前关闭核反应堆以及提供有关资料。在朝鲜未能按时履行协议后,美国警告朝鲜小心后果,而平壤则敦促华盛顿放弃“敌对”政策。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称,中国军方并没有美国智库所说的这些方案。朝核六方会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朝鲜半岛局势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没有美国智库所预言的那种危机,所谓出兵朝鲜更是无稽之谈。▲
美国海军情报部 窃取中国未来核潜艇2种技术资料
http://bbs.ifeng.com/fhbbs/viewthread.php?tid=2966023&extra=page%3D1
最新的美国海军情报部(CIAA)秘密情报报告被美国《战争防务》公布:
近期,从中国1名船舶建造技术工程师那里,截获了2种中国即将在2008年开始建造的最新的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全部技术资料。但是由于在交易最后阶段,情报人员失误,导致部分资料被中国安全局截获。但是,仍然具有十分的价值。
中国即将在2008年以后,开工建造2-6艘新型导弹核潜艇。其设计蓝本是早期在葫芦岛已经获悉的“095”,但是,当时中共并没有决定马上大规模生产。
但是,随着我们实施全面的核潜艇战略,因此,中国决定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核潜艇。另外一种目前中共仅有设计蓝图。其代号为“096”为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共计配置24枚CX-NX-3型新型潜射3型导弹。其弹载为5弹头分导,设计射击精度为120米。
射击射程为:11050公里。水下发射深度最低设计深度为280米,最高为444米。为弹道冷藏发射介质。
潜艇采用2座2级循环减压双路压水堆,水下250米平均水声噪音为98分贝。水下排水量9000吨级。水面排水量8100吨级。身体外观设计与法国“卓越”级类似,但是更加象我们的俄亥俄级。至少可以肯定很少在有俄国设计迹象。
潜艇内部采用了挺首环形列阵声纳。鱼雷管道为前6后4形式、655mm鱼雷2座。324mm4座。根据情报获悉,鱼雷是声热尾流重象指导的中国最新的鱼雷12A型。射程12公里。航速45节。
挺内设置有C3I作战中心全象指挥控制中心系统。声自卫鱼雷导盲系统。等。采用2级无缝焊接水压内仓。潜艇尾部隔断为全封闭无人职守自动机舱。
其余更加详细资料,由于被截获导致损失。但是,以上技术可以证明这艘新型的潜艇,已经十分接近甚至超越了我们目前部署在关岛基地的俄亥俄级,水下噪声比仅大于3度。而十分接近海狼级。
一旦中国开始生产装备这种先进的核潜艇,其无论用作弹道导弹还是鱼雷管道,以及垂直发射巡航导弹核潜艇,可以说亚洲至目前海军状况下,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可以对其进行遏制。
据悉,为我方收买出卖情报的中国籍工程师已被中国警方逮捕。很可能会被判处死刑等及其残酷的惩罚。此次行动最大代价金额:包含前期所作预算总计7.5万美金。其中购买中国工程师手中资料花费仅5万美金。
因此,目前在中国保密!可以说价值不会超过10万美金代价,因此,我们认为在日后,可以在此加大实施措施。▲
美海军要用中频声呐对付中国潜艇 严重威胁鲸类
http://news.ifeng.com/mil/3/200801/0109_341_358076.shtml
2008年01月09日 中青在线
今年夏天,美国海军将举行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演习。鉴于亚太地区潜艇力量不断增强的现实,再加上美国海军又认定中国海军静音潜艇对其“威胁大”,因此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允许其使用中频主动声呐,解除联邦法院颁布的为保护鲸和海豚等动物而不允许其使用该型声呐的禁令。
●“用中频声呐方可探测静音潜艇”
据夏威夷当地媒体1月4日报道,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上将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威拉德上将近日在“夏威夷商业委员会”上发言时大谈中美军事关系,以及新年海军大演习的计划。
基廷上将说:“我们想尽可能缩小中美政策与战略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越小,误解的机会就越少,那么发生危机的机会也越小。”基廷上将透露说,他将在近日再度访问中国。
威拉德上将开口就说,太平洋美国海军要加强中频主动声呐的训练,因为这是对付静音潜艇“最有效的手段”。威拉德上将说,中国海军所拥有潜艇的数量是美太平洋舰队潜艇数量的3倍,且中国潜艇多数是静音性能比较好的柴电潜艇。这种潜艇在浅水海岸地区很难被探测到。“为此,中频主动声呐训练至关重要,”威拉德说:“我们的作战部队非常需要,目前还没有哪项技术能取代中频主动声呐。”
威拉德上将这番诉苦是针对联邦法院2006年的一项禁令而来。根据当时的联邦法院禁令,美国海军的中频主动声呐危害太平洋鲸群,是导致鲸群集体自杀的罪魁祸首,所以禁止美国海军使用该型声呐。
● 参考辞典/中频声呐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SONAR一词(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声音导航测距)的音译(旧译声纳)。
声呐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主动声呐是指主动发射声波“照射”目标,而后接收水中目标反射的回波以测定目标参数;被动声呐是指声呐被动接收舰船等水中目标产生的辐射噪声和水声设备发射的信号,以测定目标的方位。中频主动声呐就是向周围海域发射位于中频率波段的声波,以探测敌方潜艇,这对于反潜作战来说是最有效的。但不幸的是,这种声波却对鲸、海豚等利用中频声波定位的海洋生物构成致命危害。每次在使用中频主动声呐的海军演习中,都会出现大量鲸冲上海滩搁浅死亡的事。因此,许多动物保护组织都极力反对海军使用中频主动声呐。▲
外国专家:中国民间“红客联盟”加入解放军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3569
文章提供 于 2008-1-8: ● 中国网络部队继续增强
据美国环球战略网1月6日报道,十年前,中国国防部建立了“网络部队”,起初,那是一个研究组织,研究中国抵御互联网攻击的能力。
不久,研究方向涉及到其他国家防御网络攻击的能力,尤其是美国、日本和韩国,它们都是大量应用互联网的国家。
如今,中国的网络部队继续增强。
一支非常规民兵部队加入到中国网络部队,他们就是“红客联盟”(RHU),他们是成千上万的爱国程序师和网络工程师,他们支援祖国的方式就是,攻击那些威胁或伤害中国的国家。
“红客联盟”是自发发展起来的,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掌控措施,没有使之由志愿组织发展成为另一个“官僚”式机构。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开始实施“金盾工程”(也称“中国大型防火墙”),通过该工程,公安部门配备的3万警员掌管全国的互联网用户。过去十年中,共有超过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这项努力中去。
● 美国不得不从黑客那里寻求支援
中国此举让国外情报组织处于困难的境地,美国联邦调查局不得不从黑客那里寻求支援,以便“穿透金盾”,找到新的“通道”。
不只是情报组织在寻去新的适应方式,“中国大型防火墙”也是如此。
网络战组织将“大型防火墙”视为主要防护武器,对于通过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做法,中国还有更好的应对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容易识别敌对方的“通道”,并做出处理。一些美国网络战官员提出建立类似中国“金盾”的设想,并只用于军事目的。
但由于隐私问题,西方要建立类似中国的“大型防火墙”非常困难。
建立了“金盾”,中国可以在互联网上释放蠕虫和病毒,获取利益,自己却不会收到感染。
因此,中国的网络战能力是很可怕的,网络部队或许只有几千人,却可以组织发动一场网络战争。
拥有网络部队和“金盾”的中国,可以在拥有巨大防护力的同时,发起一场骇人的攻击,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拥有类似中国的这种能力。▲ 来源: 环球时报
北韩申报不完整似乎需要耐心等待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8/01/09/20080109000008.html
● 六方会谈有望在1月重启
朝鲜日报记者 任敏爀 (2008.01.09): 北核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8日就北韩超过去年年底的核计划申报时限一事表示:“很明显,北韩尚未做好准备向我们提交所有核计划、核设施、核物质的清单。”
目前正在东北亚巡访的希尔当天通过金浦机场入境时对记者说:“为了得到正确、完整的申报,似乎需要一定的耐心。”同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他表示:“去年8月在中国沈阳举行无核化工作组会议时,北韩第一次提到了申报对象问题,但后来一直不愿意把我们知道的特定计划列入申报目录。”
他还表示:“我们想对北韩强调的是,我们希望解决问题,不是要以申报问题作为手段提出新的疑问或引发问题。”
当晚,希尔在首尔乐天酒店与韩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千英宇举行了韩、美六方会谈代表团团长会晤。千英宇在会后表示:“韩美两国一致认为有必要尽快举行六方会谈。不排除在1月份举行的可能性。”他就北韩申报之前举行六方会谈的可能性表示:“没有必要非得把申报和六方会谈代表团团长会谈的日程联系到一起。”此番言论表明,在因浓缩铀计划(UEP)相关疑惑而面临难关的北核申报措施完成之前,也可能会续开六方会谈。
据悉,希尔将分别于9日和10日拜访卢武铉总统和总统当选人李明博。此外,他还将与前大国家党代表朴槿惠、外交通商部长官宋旻淳、总统职务接管委员会统一外交安保委员会干事朴振等人士举行会晤。▲
美国大选年的中国话题
http://www.zaobao.com/yl/tx080109_502.shtml
(2008-01-09)● 韦弦: 2008年伊始,美国大选拉开了初选的序幕,中国也成为大选话题之一。奥巴马、希拉莉等纷纷发表对华强硬言论,《华尔街日报》甚至发表评论,称中国问题成为美国大选年的枪靶。
四年前,中国没有成为美国两党政治斗争的焦点话题,这是冷战结束以来首次。现在,中国话题会被炒热吗?
苏联解体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对华战略上认知不同,每逢大选,中国就成为热门话题。但近几年来,美国认识到中国崛起是不可阻挡的,因此在接触中对华施加影响成为两党的战略共识。前国务卿佐立克提出“利益攸关者”,代表了共和、民主两党的对华战略,表明美国对华战略日渐清晰。在这种战略指导下,中美关系日趋稳定和成熟。
从这个大背景来看,今年美国大选中的中国话题恐怕也不可能有多大的炒作空间。
虽然希拉莉、奥巴马等民主党候选人就对华政策发表强硬言论,中国话题看上去有不断加温趋势,为了赢得党内提名,他们必须首先迎合选民的需要,在贸易、人权和环保等方面表现出对华政策强硬的一面。
但是,美国大选目前只处在党内初选阶段,随着党内竞争结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为了争取全美选民,尤其是中间选民的支持,对华言论可能要有所缓和,因为当前美国国内总体对华态度比较温和。
● 某些话题可能升温
回顾2004年大选初期,也会发现同样的现象。在2004年初选阶段,候选人也一度围绕民主党候选人克里的“中国政治献金案”而炒作,但进入两党正式对决阶段后,有关中国的议题逐渐被淡忘。
此外,虽然一些民主党候选人为选举需要发表了一些对华强硬言论,但实际上都重视对华关系,主张与中国接触和对话,战略上仍与共和党政府具有较大的一致性。这一点也与以前大选时炒作中国话题具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希拉莉认为,尽管中美价值观不同,政治制度也不一样,但中美之间有良好的合作,这对美国十分重要。她还强调要与中国一起致力推动一个共同协作的未来。就连对华政策比较强硬的奥巴马也主张,应该加强与中国的接触和对话。
而共和党候选人很显然不会打自己的耳光,他们应该会延续小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如在艾奥瓦州初选获胜的共和党“黑马”赫卡比就指出,在政策问题上,不可能回避中国,无论谁成为下任总统,都要审慎考虑如何,使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国家。
虽然两党对华战略的共识确保了中国话题在今年大选中不会炒得很热,但由于两党在一些具体政策上存在不同见解,所以,有关中国的话题还是会引起争论。
● 首先是经贸问题。
共和党出于维护大资本家利益,主张贸易自由主义;而民主党出于维护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倾向贸易保护主义。两党在经贸问题上的分歧,还有近来有所升温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可能导致民主党拿中美贸易逆差“开刀”。
● 其次是全球和地区问题。
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美国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的舆论和压力在增多。虽然两党都主张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但重点有所不同。共和党更注重全球安全和战略,而民主党更重视环保、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 最后是民主、人权问题。
共和党对华政策的民主、人权政策服从于其反恐战略,而民主党更关注民主人权本身。随着美国内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有所上升,民主党可能会不断指责共和党政府对中国的“姑息政策”。
因此,虽然中国话题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不会那么突出,但也不会风平浪静。▲ ● 作者: 韦弦是北京国际问题学者
中国看穿空城计闹剧,要朝鲜废核实在艰难
http://topyl.com/view.php?fid=SSTT&id=2690545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2008-01-09: 金正日承诺在去年向国际社会申报核计划,结果又发挥了北韩特色--食言而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失望,并指摘朝鲜拖慢去核进程。美方甚至怀疑北韩核武掌握在军人手中,名为最高统帅的金正日其实拿不掉军方的护身符。
美国佬这招激将法实在阴毒,自尊心极强的金正日再不「亮剑」更待何时?世人对北韩一再拖延去核极不耐烦,也不理解关键所在。会不会是北朝鲜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核武,整个核计划基本是自欺欺人的纸老虎?无论美国、日本施加多大压力,南韩再送多少粮食,中国释出多少善意,也无法让乞丐拿出个聚宝盆。不过,金正日反复对北韩军民灌输"支配世界的力量,不是金钱或者原子弹而是伟大的思想"的理论,也许伟大领袖突然承认北韩早就"无核化"时也能软着陆。
去年北韩做了"核去功能化"的一场好戏,因为朝鲜人民军的核武库本来就没有甚么功能。美朝争议焦点在于是否申报浓缩铀计划UEP,金正日就不愿献丑了,一旦叫全世界知道北韩所谓的浓缩铀离制造核武还差十万八千里,笑掉世人的大牙事小,多年来耗资巨亿,令二千万人民忍饥捱冻投入核武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原来只是打不出手的「吓弹」,即使再驯良的北韩军民也会心理不平衡吧?其实平壤政权并不太怕美日高压,一个是你不敢大打出手,好歹有中俄掣肘;再一个有二千万北朝鲜人民做人质,哪怕你不给粮食人道救援呢?金家王朝最怕的是人民觉醒,若承认根本没有核武,这"主体思想"脸可丢不起。
以美国的高科技加日本的间谍手段,怎会不知道北韩用假枪打劫的伎俩?逼金正日去核是要其臣服,大开国门恭迎核查人员大搜查,美国人颐指气使的权势让北韩老百姓看清金正日不是民族英雄,「主体思想」没有引导世界潮流,木乃伊遇到空气自然会解体。
平壤政权中不少人想同西方和解,可惜未来北韩"无核化"的第三阶段是弃核,备受封锁的北朝鲜总不能偷运核弹进来拆给老美看吧?中国队枕边的小兄弟炫耀核武坚持谈判解决,应该是看穿小肥金空城计的闹剧。▲
“可拯救地球的50人”四名中国人上榜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53603
2008-1-9: 包括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内的四名中国人,获得英国著名媒体《卫报》评选为“可以拯救地球的50人”。其他三人是科学家施正荣、环保人士马军和导演贾樟柯。
评审团成员包括世界银行前首席科学家、现英国政府全球暖化科学顾问沃特森、因对永续发展、民主与和平的贡献而获得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马萨伊女士、国际绿色和平总干事葛德等科学家、学者、官员和专家。
中国人占了名单总额的8%,显示评审团高度意识到中国未来发展所采取的方式,将对全球环境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多份国际报告均估计,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即将或已经超越全球第一的美国。
《卫报》评审团形容潘岳是一位“英雄”,因为他愿意站出来同危害公众健康的污染企业和地方政府抗争。评审团认为:“包括中国在内,整个世界都需要他获得成功。”
1960年出生的潘岳1994年出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后来相继担任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以及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在2003年调任环保总局副局长,至今还没有晋升为正部级干部。
评审团指出,潘岳积极推动环保的工作让他在中国国内树立了不少实力强大的政敌,包括在能源业、钢铁业和建筑业,但是也获得了国家领导人决策上的回响,提出“科学发展”的新路线,重视可持续、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策略。
太阳能研究专家施正荣在2007年8月荣获“中国新首富”桂冠。2002年他的尚德公司在无锡建成了第一条1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其产能相当于此前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4年的总和,随后更凭着先进技术和优惠价格,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供应商之一,并于2005年12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
《卫报》认为,施正荣的尚德公司未来的发展可能让中国在太阳能科技上超越日本,成为全球供应的最大来源。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是中国著名环保人士,当选2006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他创立的中国首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曝光数千家污染中国水源的企业。《卫报》赞许马军采取与中央政府配合的态度,勇敢揭发地方干部和企业污染水源的行径。
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获得2006年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被《卫报》认为通过三峡大坝对周围生态的影响,提升了中国人的环保意识。
其他入选50人名单的国际知名人士包括德国首相默克尔、好莱坞明星莱昂纳多(Leonardo DiCaprio)、伦敦市市长利文斯通、美国前总统戈尔等。 ▲ 来源: 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