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空中管制今结束/传两舰队上周对抗演习 | (回到Blog入口) | 台湾教授看中国大陆海军五大战略发展! »

国家科研经费是怎么被转出境外洗钱的?

10"俗话说"——8、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早就应该改成“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了。近几年来,老乡谋害老乡的案件时有发生,网友们一定要保持警惕,即不能见到老乡就“不设防”,也不要一见老乡就“谈乡色变”。中国人,要抛开“地域亲热”,了解一个人要全面地去考证,老乡不是绿色通行证。

: 2007-11-27 ▲◆●■

揭秘:网络警察每天的工作都干啥

http://bbs.hnol.net/topic-819183-1-3.html

北京城的东富西贵北贫南贱

http://bbs.hnol.net/topic-827141-1-1.html

中国将合并香港和深圳

http://www.singtaonet.com/ed_china/200711/t20071126_676890.html

从德国右转与日本左转看中国崛起之路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5/forum_jp071126a.html

中德关系风波及其走向

http://www.zaobao.com/yl/tx071126_501.html

惊动高层的“江青日记”流失美国案始末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677700

国家科研经费是怎么被转出境外洗钱的?

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195962241601900&site_id=11170

学者揭国家科研经费使用黑幕 曝光六大洗钱方式

http://www.ce.cn/cysc/cysczh/200604/13/t20060413_6685463.shtml

中国海军160驱逐舰爆炸事故全揭密

http://topyl.com/view.php?fid=JSHT&id=2677770

北京城的东富西贵北贫南贱

http://bbs.hnol.net/topic-827141-1-1.html

 

 

揭秘:网络警察每天的工作都干啥
http://bbs.hnol.net/topic-819183-1-3.html


参考文摘 华声论坛 http://bbs.hnol.net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用来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但同时网络犯罪也随之而来。
  
  由于犯罪的特殊性,网络警察既要拥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又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案件办理经验。他们或许没有过人的擒拿本领,从外表上看更像是科研机构的知识分子,但他们却拥有一个装满尖端科技的大脑,对计算机、网络了如指掌。
  
  网警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网上搜寻,防范犯罪幽灵。对网吧进行管理,检索出网上的淫秽、反动等有害信息,根据线索对网络犯罪协查破案。
  
  ★ 记者行动
  
  没有抓捕时的惊心动魄,也没有侦破案件时的风雨兼程;没有过人的擒拿本领,也从不佩带枪支,甚至经常一身便衣,从外表上看更像是科研机构的知识分子。但他们所做的工作却并不亚于冲锋陷阵的刑事警察。
  
  ★ 检索一天没发现任何问题
  
  能够与网络警察一起工作,着实让记者兴奋了好几天,比起在外面跑新闻,上网检索有害信息可以说是一种度假!
  
  工作之前,西城公安分局网络监察安全中心副科长马晓婷向记者介绍,对网吧进行管理,是网络警察的重要工作之一。除了定期与其他部门对网吧进行突击检查外,每天,网警们都要通过与网吧前端过滤系统相连的方式,对网吧进行监控。在上网检索信息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害信息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这样可以有效遏制治安案件的发生……
  
  没等马晓婷说完,记者已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首先,记者点开了一个名叫“网络神探”的软件,只见文件夹中储存了许多网吧的名称;记者随意点开一个网吧的名字,上面立即就出现了所有正在上网人员的记录。一旦记录中有未成年人,电脑下方的对话框中就会有所显示,网络警察将马上与网吧联系或通知有关部门对网吧进行检查。
  
  就这样一上午过去了,除了点击、查看,还是点击、查看,而电脑下方的报警区始终没什么反映。
  
  为了能带一些“工作业绩”回报社,下午,记者又与马晓婷浏览起网页,检索有害信息。
  
  这活儿好办,不就是上网浏览吗?在马晓婷的指导下,记者打开网页,按照特定的标准,将网页上所有条目逐一过目,没有问题的,就浏览下一个网页。一连几小时重复的打开网页、浏览、关闭网页,周而复始,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
  
  一直期盼着在自己工作中发现点什么问题,可看到最后,记者只觉得电脑屏幕上网页上的字不住地再跳,什么都看不清了,也没发现问题。可马晓婷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检索有害信息的时间都不少于四小时,同时她还不住地安慰记者:“上网检索经常是一天下来发现不了什么问题的,要是每天都有问题发生,那互联网犯罪面也太广了。”想想也是,看来记者的工作体验也只能无果而返了。
  
  ★ 狂妄黑客留下电话号码
  
  2001年初,某媒体网站遭到黑客攻击,硬盘所有数据一夜之间都被删除了。经过大量取证,阎某被纳入网警视线。就在网警对阎某展开调查时,某科技网也被“黑”了,网站主页被修改成求职启事,最终整个网络彻底瘫痪。这次,黑客在作案时狂妄得有点过头了,竟然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网警们从这个电话号码查起,查出这件事又与阎某有关。
  
  终于到了与黑客正面交锋的时候了,当网警对阎某的电脑检查时,竟然没有发现任何资料。难道他另有作案地点?这时,网警发现了没有清除干净的蛛丝马迹,阎某也不得不承认,作案后他曾多次将自己的计算机进行格式化,删除一切相关的痕迹,可没想到竟然被网警给识破了。面对从其计算机里检查出来的大量用于扫描端口、猜口令的黑客程序,阎某感叹道:“想不到警察里也有网络高手呀。”
  
  ★ 个人主页链接淫秽网站
  
  还是在去年,网警在删除有害信息时发现一个个人主页中连接有大量色 情、淫秽的网站。从该主页的点击率来看,不少网民都是这里的常客。经秘密调查后,网警们了解到这个主页存在于某公司服务器中,由李某等四人负责制作并定期维护;而主要经济来源是广告收入。
  
  个人主页是怎么“跑”到了某公司的服务器里?根据经验,网警们判断一定是公司里出了内“鬼”。在连夜对四名犯罪嫌疑人进行突审后,该公司电脑部职工曹某走入了网警的视线。
  
  进一步调查后,网警们发现曹某不但用黑客软件盗取了公司的秘密文件,还多次浏览属于公司秘密的人事、工资等文件。面对网警出示的确凿证据,犯罪嫌疑人不得不低头认罪。这也是北京第一起利用黑客软件窃取公司秘密文件的案件。
  
  ★ 检查网吧总冲在最前头
  
  去年春节,西城分局突击检查黑网吧,随执法人员在某小区居民楼中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个“电脑培训中心”,不大的里外间里,放置了20余台电脑。
  
  民警怀疑这里在没有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开网吧赚钱。但老板娘却坚持说自己经营的不是网吧,因为她的电脑根本还不能上网。可“培训中心”一半以上的电脑还是热的,肯定是刚用过不久,可又不见用电脑的人,这也太蹊跷了。
  
  此时,一个网络民警不慌不忙走出来,坐在一台电脑前开始操作,没多久就找出了电脑中还来不及删除的上网记录。老板娘也不得不承认,她打着电脑培训中心的旗号开网吧的事实,就在执法人员进来检查之前,几个在这里上过网的学生刚走。
  
  在检查网吧的时候,网警是冲在最前面的。
  
   ★ 没想到竟如此枯燥
  
  原以为网络警察的工作很轻松,很简单,不过是上网搜索信息,再说也可以偶尔看些有趣的东西呢!但通过这次体验,我才真正了解他们的工作是多么枯燥和乏味。而我的心里也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体验,怎么把它做得“好玩”呢?
  
  接待我的马晓婷很清楚我的来意,一见面就热情地介绍起他们的日常主要工作:上网搜索并发现有害信息、对互联网单位进行备案管理、管理全区网吧、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网吧,对互联网单位的管理员进行培训……一开始还兴致勃勃、紧盯电脑的我没一会儿就烦了,再一看身旁的马晓婷,这个看上去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干起活来却是那么专注,那种神情,甚至让你感觉到她在充分体味着工作的快乐。
  
  几小时下来,什么有害信息都没找到,我却早已是泪水涟涟,,看电脑时间过长导致,,,心里不住暗骂编辑给我找了这么个苦差使。
  
  马晓婷看到我那张愤怒的脸,赶紧安慰我说,其实她们也经常是一连几天都风平浪静的。听到这儿,我才好过一些。
  
  从那天起,我落下了个毛病:盯着电脑屏幕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我决定一定要死赖着编辑,让她供我后半辈子吃喝。▲


北京城的东富西贵北贫南贱
http://bbs.hnol.net/topic-827141-1-1.html


参考文摘 华声论坛 http://bbs.hnol.net

文/王铭三:  以皇城为中心,

      ▲ “东”是指朝阳门、东直门一带,那里聚集着许多富商,他们先是靠运河后是靠洋务大把大把地赚银子,至今那里还遗留着一些带“仓”的地名,说明早年那里曾经有许多吞吐货物的大库房。

  ▲ “西”是指什刹三海(前海、后海、西海)一带,那里历来是王府的首选,后海北岸有光绪、宣统的潜龙邸,南岸有和珅的宅院、后来的恭王府;再往西还有现在的儿童活动中心、过去的端王府……

  ▲ “北”是指从西直门、德胜门到安定门一带,皇城以北至城墙之间,居住着许多贫穷的平民百姓。

  ▲ “南”是指前门以南的外城,亦称南城,即现在的宣武、崇文两区的城内部分,那里居住着许多从事“卑贱”行业的人。

  北京作为国都,官大官多,官是城市的主体,官本位是城市的主流意识,于是形成了“贵不一定富,富不一定贵;贫不一定贱,贱不一定贫”的与其它地方不同的特色。

  以王府为代表的贵族,在皇帝之下、万民之上,能不为贵?但王爷的收入只是宗人府给的例银、挂官衔得的俸禄、皇上的赏赐,虽比百官和百姓多得多,但历来的王爷都不是大富之人,因为皇帝不会给他太多,因此是贵而不富。

  商人虽富,但没有官衔就不能称贵,再加上长期以来“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使商人的地位永远处于中下等,即使是同仁堂那样受五品顶戴,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仍然只是个药铺,没人拿同仁堂当衙门,尽管它有专供皇宫的御差。商人再富,也要仰承官府的鼻息,就是来个衙役敲诈勒索,也得忍痛割肉,就是地痞流氓也能挤兑挤兑他,因为他富而不贵。

  贫不一定就贱。满族实行的是“世袭包衣”制,无论经过多少代的繁衍,主子永远是主子,包衣(奴才)无论官多高、财多富,依然是奴才。有很多八旗子弟,甚至是皇族后裔,由于灾害或疾病等原因,“宗人府”或“内务府”所给的钱粮已入不敷出,只能象曹雪芹那样“举家食粥酒常赊”了,但他们始终抱着咸鱼翻身的一线希望,穷死也不放下贵人的架子,绝不从事“卑贱”的行业,以免被别人看不起,断了东山再起的后路,使子孙后代再无出头之日。旗人从事“贱行”,是清朝被推翻,旗人断了铁杆庄稼钱粮课以后的事了。

  贱不一定贫。何为贱行?就是伺候人的差事,虽然满族人自称奴才,但要看给谁当奴才,如果伺候的只是皇上或王公大臣,不仅不为贱,而且还列在贵人的行列,俗话说“宰相家人七品官”嘛,那些连平头百姓都伺候的人就归为贱人了。当时所指的贱民,主要是戏子、窑子、厨子、老妈子这些“小五子”,在话剧《天下第一楼》中饭店的堂倌,连买卖家都不收他们的子弟学徒。

  社会地位的高下,还有个奇怪的标准,例如修脚比剃头的地位高,因为剃头必须站着剃,即使是给叫化子剃头也得站着,所以他比谁都低;而修脚则是坐着修,即使是给皇上修脚有可以坐着,他和谁都是平起平坐,所以比谁都不低下。

  戏子,尤其是名伶,戏份很高,唱堂会还能得到大笔的赏金,就因为谁都得伺候,就被列入贱民,而且是三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后来旗人下海唱戏,已经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中国将合并香港和深圳
http://www.singtaonet.com/ed_china/200711/t20071126_676890.html


    星岛环球网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到2020年为止,将会把中国广东省的深圳市和香港合并成一个城市。若合并深圳和香港的话,预计到2020年时,城市总生产额将会达到继美国纽约和日本东京的世界前3位的巨大的国际性大都市。22日,中国新闻社报道:21日,初次公开了以合并紧靠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和香港为大纲的“深圳市综合规划(2007年~2020年)”。

  综合规划在上个月16日得到建设部批准之后,迟早会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准。按照规划,深圳和香港将在今后的13年里,在交通、海关、生态、建设、金融、信息技术(IT)、产业等6个领域实现合并工作。

  为了实现合并工作,到2020年为止,优先建设直接连接香港启德机场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高速电气化铁道。若高速电气化铁道开通的话,仅用17分钟就能在相隔40km的两个城市的一端到达另一端,事实上具有单向机场的功能。

  预计还在两个城市的经济地区,创建高科技园区共同引进国外资本,还要推进能使两个城市的市民们相互自由往来的具体方案。

  另外,推进两个城市的学生们能自由地到对方城市上学的方案和建设共同政府办公大楼的方案。

  为了实现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的行政单一化,预计组建“共同发展管理局”并共同执行证券市场等金融合并政策。

  中国政府预计: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完成合并工作,2020年的城市总生产额将会达到1兆1000亿美元,继1兆7800亿美元的纽约和1兆4300亿美元的东京,将成为世界前3位的城市。

  中国政府还预计:若合并香港和深圳的话,到2047年为止执行的“一国两制”,香港将会自然地接受中国大陆。特别是经济和行政、生活圈的合并,也将会自然解除香港民主化等政治性矛盾,并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中国政府认为,虽然深圳现在的人均国内总生产(GDP)8800美元,仅仅是香港的3分之1,但深圳显示出每年15%的高成长率,因此在2020年时跟香港合并并无大碍。

  筹备深圳和香港的合并规划案的深圳市规划局局长王秡说道:“为了筹备此方案,事先跟香港的持续发展政策战略委员会和规划局、房产局、环保局、农业局、香港规划师学会等多个部门进行了商讨。”

  中国新闻社报道:此次深圳市的方案类似于上个月10日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曾发过的“香港-深圳合并城市建设案”。(作者 河宗大)▲


从德国右转与日本左转看中国崛起之路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5/forum_jp071126a.html


    (2007-11-26): 最近在中国外交上碰上了难得一见的奇观:德国默克尔政府上任伊始就将外交路线急转向“右”,情绪化地推出了与上届政府“近乎”相反的外交路线。而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却因为首相的更换使两国越走越近。这种现象相信关心国际关系的人都看到了,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要探究出现这种奇观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思路。

  立论语境:以中国为重心。立论原理:经济决定论。立论背景: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大国间的格局调整,历史的事实是:这种调整通过和平的方式达到成功是不多的。

  ▲ 观点一、地缘、历史以及文化原因造成日本首先拿中国崛起发难。

  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在最近几十年不能说不好,最好的时候可以说比科尔、施罗德时期的中德关系好多了。只是随着中国的崛起,特别是日本陷入 10多年的危机后,日本政府终于坐不住了。于是日本成为第一个向中国说“不”的大国。原因不就是地缘、历史以及文化的纠葛甚至是相通吗?细说就没有必要了,大家都明白其中的理。

  ▲ 观点二、德国情绪化发难绝对不会是大国中的最后一个。

  这次德国以默克尔为代表对中国提出过急的发难,只能说让中国人不好忍受,也就是过火了些。其实不就是德国要改变顺应中国发展的政策罢了,不要搞得太邪乎,太不着边际,有些离谱。但中国人要有准备,德国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我们应该看到,在中国现有的经济贸易国中,特别是贸易大国中,贸易顺差大多在快速增长,而且,中国对外贸易的实力已经从矿物、衣服、扣子跃进到无所不包的高端产品,如果在5—10年内实现大飞机、大装备等高技术出口优势,实现真正的“通吃”,那么,不要说德国,地球人都吃不消呀!最近有一个新的消息,俄罗斯也被中国“顺差”了!而且接下来想不顺差都难!天哪!

  而且,依照各种国际组织预测,从现有的中国发展轨迹中,看不出中国作为全球发动机有减速的可能。一个小村庄为全球人生产的扣子每年人均5个,每年推向市场的电脑不计其数,宽带线缆绕地球几十圈,而且价格一定全球最低。你说他们的政府能不急?

  ▲ 观点三、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实力大国,统筹平衡全球关系应该成为中国的外交核心工作之一。

  近年来,美洲、欧洲不少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对中国商品时有极端行为出现,从民间到政府都有。最近快速演进的金融战——汇率之争,更显示出基于中国发展所引起的纷争。这种情况中国人一般会认定为歧视或不公平的态度使然。其实,目前更多国家的人们表现出的是对趋势的恐惧,因为现实的影响才开始。

  但中国现在必须考虑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以中国人口总量和个体聪明勤劳,以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生产能力早已经不是问题,随便在路边上一个项目都可以达到全球生产能力数一的工厂。以中国的融资能力,只要愿意,随随便便就可以引进或者融资千亿元。谁都知道,全球商品(和服务)总需求量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是一个定数。所以,中国人必须尽快超越简单经济总量的意识,从全球经济平衡的角度来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和优化。当然,许多人会说中国人或中国商品有竞争力,只要放手竞争我们都能赢。这可能吗?现实是不可能的!必然导致冲突。

  在中国人的主流文化里,从来就没有提倡懒惰的,但到欧洲一看,那就是一个“懒人”的天下——一个福利的、休闲、讲究摆谱的社会。下班之后坚决没人干活,星期天公路上没有一辆公务车。这个可以从法国最新上台的总统萨科齐力推的政策“豁免对超时工作的征税”(意思是鼓励加班)可见一斑。你想想,以这样一些人的状态,他们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同样产品(服务)吗?他们对竞争的未来能不恐惧吗?当然,已发达国家与后发展国家的竞争,主要并不是在一个简单的人力或技术水平上的竞争,他们现在的享受型社会模式本身并不是什么罪恶。

  为此,中国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统筹平衡好全球关系:

  ▲ A、中国的人均GDP高水平不可能主要依赖全球市场消费来达到,必须在完成工业化、信息化的同时完成城市化,通过城市化推动社会发展、消费升级。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依赖国际市场来发展的国家,目前还可以以开垦“处女地” 继续维持,但必须看到没有可持续性。

  ▲ B、在尽快完成主体产业现代化改造过程中,必须提高劳动力成本在产品(服务)中的比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打造富足的社会基础,进而加快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现在西欧人们的劳动观念不值得推崇,但是,那种社会状态还是令人向往的。

  ▲ C、要密切关注世界主要大国的平衡诉求,特别是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的呼声,主动做好平衡协调,防止出现政府层面的偏激、对抗行为。鉴于对主要国家的贸易顺差现状,必须尽快遏制住继续增长的势头,防止对抗扩大影响大局。

  以我为主,不怕别人左转或右转,大国关系系于利益,平衡即是和谐,平衡世界就是和谐世界!  (汪应伟)▲


中德关系风波及其走向
http://www.zaobao.com/yl/tx071126_501.html


    ● 邱震海(香港)最近一段时间,素来稳定的中德关系忽然平地起风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日前表示,德国领导人会见达赖,严重损害了中德关系,也损害了中德双方的共同利益,希望德方能从两国关系的大局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除德国领导人的错误做法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利于双方关系的改善。与此同时,包括人权对话、法治对话和副外长级战略对话在内的一系列中德对话被取消,德国财长原定的访华也被取消。

  而在德国方面,总理默克尔则强硬表示,作为联邦总理,她自己可以决定“见谁,在哪里见”,德国外长应支持其决定。今年 9月,刚刚结束北京之行的默克尔在事前没有知会中方的情况下,在联邦总理府会见了达赖。10月下旬,默克尔出访印度,在新德里期间大力推广其“价值观外交”,给人明显的拉印制华的印象。稍早之前,由默克尔担任主席的执政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在其党代会上通过一份纲领文件,明确将中国指为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

  凡此种种,不但受到北京指责,也受到其执政伙伴-德国社民党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的严厉批评,由此也导致德国“大联合政府”内部在对华政策上的严重分歧;而恰好11月是德国“大联合政府”成立两周年,这一本身就裂痕重重的政府是否会因对华政策分歧将加速其摇摇欲坠的进程,一度十分令人关注。

  但从几天来最新的发展看,社民党外长施泰因迈尔已做出让步,表示他作为新近上任的政府副总理,将全力维护“大联合政府”的对外一致。因此可以预计,在可预期的未来,默克尔的对华强硬姿态将不会有根本改变,中德关系将进入一段至少是暂时的冷却期。

    ★ 默克尔亲美疏华的背景

默克尔政府上台两年,其亲美疏华倾向日益明显,其间原因主要有:

    ▲ 一、中国崛起大背景。中国近年的迅速崛起,给整体西方世界的民间和政府造成压力,德国作为欧洲主要大国,在市场、能源、高技术和人才方面最早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主要表现在民间对华情绪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二、欧美接近背景。美国布什政府第二任期,改变原先的单边主义外交策略,欧美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加强协调,而这又适逢欧美同时感受到中国崛起的压力,因此双方在对华政策上也更加强协调;

    ▲ 三、默克尔个人背景。她出身原东德,1980年代末曾是东德民主运动积极分子,因此在人权和民主等价值观上较西方实用主义政治家更为激进。

  但默克尔政府上台后,无论在内部还是在对华政策上都经历了一个微妙的磨合与调整阶段。在内部,出身基民盟的总理默克尔和出身社民党的外长施泰因迈尔,在 “到底谁主导德国外交政策”的问题上,经历了一段磨合期,最后是施泰因迈尔败下阵来,默克尔完全掌握了包括对华政策在内的外交主导权。在对华策略方面,去年5月默克尔首次访华,在堆积如山的内政难题之下,专程抽出两天专飞北京,显示她当时还将中国作为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但到了今年8月第二次访华时,默克尔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则明显折射了其对华战略思路的转变,也成为两个月后基民盟外交文件中对华部分充满敌意的基础。其间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美欧最近一年继续强化的因素,也有默克尔本人在基本处理完内政难题后,腾出精力对全球战略格局的把握,当然可能也有中国方面对欧洲外交公关策略上的失误。

    ★ 中德关系恶化对双方不利

  中欧关系的紧张对双方都具有负面影响。对欧洲来说,中国是其最大的市场,以德国为例,此次中德关系由于默克尔个人风格原因而起风波,但一定会影响德国在华的经济利益。何况,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在即,虽然萨科齐也有较强的亲美疏华情结,但他此次访华,原定的法外交部人权专员将不会随行,这是否与中德关系紧张有关尚不得而知。但德国企业界已有担忧,中国可能将原先给德国的订单和其他经济利益,分摊一部分给法国。若中国实行这一策略,料可收到一箭双雕之效,亦即既让德国一定程度上承担经济后果,同时也对萨科齐潜在的疏华倾向具有一定警示作用。

对中国来说,必须认识到,欧洲对华情绪全面逆转是一个现实乃至趋势,德国只是开端而已;而中欧关系作为平衡中美关系的杠杆,其作用不可低估。因此,如何研判和化解欧洲对华情绪和政策的逆转,成为中国外交的重大课题。

在这方面,中国外交须注意欧洲的几个有别于美日的特点:

    ▲ 一、具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包括在西藏问题上),尤其是直接经历东西方冷战之后,这种色彩就更为浓重;

    ▲ 二、务实和实用主义兼而有之,前者使它能摆脱情绪的纷扰,后者则使它重视经济利益;

    ▲ 三、不具备全球战略野心,这一点与美国形成截然反差。

因此,与欧洲打交道,人们往往会发现有时较美国更困难,有时却又较美国更容易:更困难源于其理想主义的执着,更容易则来源于其务实和实用兼有的特质,尤其是它较少用政治和战略的眼光来对待中国。这在中美和中欧贸易战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当然,近年欧洲部分政治人物也逐渐染上以政治和战略眼光看待中国的恶习,但与美国还是存在一些差别。这首先表现在数量和规模上:就欧洲内部而言,默克尔式的对华思维虽已具主导性,但尚未形成多数意见;其次,如果说美国是希望阻止中国崛起,那么欧洲则更多是希望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改变中国。了解欧洲的特点以及欧美之间的细微差异,将有助于中国展开适当、有效的国际公关工作。•作者● 邱震海(香港)为凤凰卫视评论员、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 ▲


惊动高层的“江青日记”流失美国案始末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677700


    http://www.topyl.com Top 娱乐网 2007-11-25: 1985年5月,素以消息灵通著称的《华盛顿明星报》以显著位置刊登一条爆炸性新闻:本报以重金从中国大陆购得“江青日记”手迹数本,经多方专家鉴定,确属真迹无疑。现发表该日记一页真迹照片,共计376字。其原件不日也将陆续公之于众……

    由于《华盛顿明星报》言之凿凿,西方各报纸、电台纷纷转载、转发,形成轰动性的国际效应。不久,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发言人称:《华盛顿明星报》刊登“江青日记”是不负责任的,“江青日记”并未外流。既然如此,《华盛顿明星报》所刊载的“江青日记”又从何而来呢?中国国家安全部门通报各地,要求留意捕捉各种蛛丝马迹,并及时上报。

    就在警方陷入困惑之时,远离首都几百公里的山西省太原市发现了重大线索!太原市迎泽派出所民警侯庆森会友时,有一位是山西某大学经济管理系应届毕业生张清华,给了他一卷外国报纸,还夹着一张便条,写着:“今晚九点半,迎泽公园七孔桥边。”市公安局立即决定,直接与张清华秘密接触,摸清底细。

    张清华学的是企业经济管理,对日语有偏爱,尤其对日本的企业管理很感兴趣,所以,他时常向该校日籍28岁的教师山口道子请教,两人逐渐有了感情,还度过销魂之夜。一次山口道子向张清华吹嘘:“江青日记就是我搞到美国去的,仅报纸披露的这一页,就值1万美元。”她还告诉张清华,第2天晚上她还要到迎泽公园七孔桥继续收购“江青日记”……

    张清华敏感地联想到“特务”、“犯罪”等字眼,不禁浑身打颤。张清华深知“江青日记”外流的严重性,感到惴惴不安。他有意去公安机关报案,但想到与山口道子之间不光彩的关系,又失去了勇气。左右为难之际,张清华想到了在公安机关的朋友侯庆森,在见面时,张清华有意将外文报纸给他,递上个信息。

    专案组找张清华谈话后,并嘱咐他要一如既往,与山口道子保持密切接触,最好在她那里找到其它线索和证据。张清华终于获知某化工厂助理工程师郭强与山口道子来往甚密的线索。

    就在这时,迎泽宾馆服务员提供一个重要情报:有两名美国人,不知是干什么的,吃饭时多次用英语提到“江青”的名字!也许,他们不知道服务员懂英语,所以没太顾忌。警方迅速查明:这两个美国人,一个名叫奥尔顿,一个名叫鲍里斯,西方某大公司的代表,是应山西省经贸委的邀请,以考察投资的名义入境的,住在迎泽宾馆803房间。专案组组织警力全面布控。山口道子、郭强与美国人奥尔顿约在晋祠见面,后又在出租车上交易,全被警方监视。山口道子刚进宿舍,警方人员就随后赶到,并出示了搜查证。郭强和山口道子都显得很惊慌,但此时已躲不开了。刚刚调换到手的黑色经理包被打开,里面装满了钱币,经清点,共有人民币3万元、外汇券25万元。山口道子不得不向警方低头。

    第2天,在机场,警方搜查奥尔顿的皮箱,截获7本大小不一的笔记本,所谓的“江青日记”。

    所谓的“江青日记”出自于某化工厂助理工程师郭强之手。他想发财又没有门路。就在这时,他认识了山口道子,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成为一对狼狈为奸的情人。

    一天,郭强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伪造希特勒日记的报道,颇受启发。决心伪造江青日记,卖到国外,必定能卖个好价钱。郭强收集了许多“文革”期间出厂的笔记本,搜寻“文革”期间的传单、小报、“四人帮”倒台后的各种批判材料及有关小说、记实文学,加以梳理,比较详尽地了解江青每一时期的情况,研究她的心理状态、思想演变脉络,列出了一份比较准确的“江青编年史”,并以它为依据,开始编写“江青日记”。

    模仿江青的笔迹是编造“江青日记”的关键。郭强想,江青一生的签名,题字不少,如果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江青手迹,经过模仿练习就不难了。于是,郭强私刻了一枚某监狱管理处的公章,化名“王景生”,持介绍信到处拜访江青接触过的名人、演员,收集江青馈赠别人的手迹。然后,把得到的“江体字”集中起来,潜心研究、刻意模仿,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终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日记本上的氧化程度,是专家鉴定年代的依据,也是伪造江青日记的难点之一。但这一点难不住学化工的郭强。他在实验室里多次实验,配制出一种透明的快速氧化剂。这种氧化剂喷到日记本上,可以使字迹迅速退化、暗淡,喷得越多,效果越明显,日记就越显得陈旧。控制喷雾的量,便可以制造出不同年代的字迹来。

    在内容上,郭强尽可能地把握江青的思想脉络,写靠得住的东西,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宁可少写几天,决不粗制滥造,免得露出马脚,前功尽弃。

     日记上的指纹是制作假案的又一难点。郭强煞费苦心,用碘熏法在获得的资料上寻找指纹,在几本《毛选》和笔记的扉页上发现一个相同的指纹,根据握笔签名的距离,他认定是江青的。于是,郭强便用移花接木的办法,将它转移到伪造的“江青日记”上去。

    《华盛顿明星报》披露的那页“江青日记”,是郭强抛出的第一页伪造日记。美国指纹专家检验鉴定后作出结论:上面的指纹是江青的,字迹也是她本人的……于是,《华盛顿明星报》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山口道子手中购得这页日记,抢先发表,立即引起轰动。顿时,该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鉴于此,该报决定派奥尔顿、鲍里斯到中国重金购买其余日记。▲


国家科研经费是怎么被转出境外洗钱的?
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195962241601900&site_id=11170

[原创] [2007-11-25: 李博客记得《瞭望新闻周刊》曾曝出猛料,痛斥国家科研经费被转出境涉嫌"洗钱"、行贿等现象,十分严重,令人触目惊心!国家科研经费竟然能够被转出境外被“洗钱”,而且此类事情还较多,听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腐败在科研战线兴起,让人倍觉悲哀。

据悉,科研经费用于洗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一是以购买设备的名义。比方国家下拨1000万元的科研费用,但只购买800万元设备,其余就回扣进了“小金库”;

    ▲ 二是购买各种保险(还有发票可以报账)。例如,当事人50岁,买10年养老保险,每月2000元,10年就是24万,等其退休后,这笔钱就可以取回,至少可以拿回本金,将来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 三是大批购买汽车、房子等高消费品,最后在逐渐想法纳为私产私分。

    ▲ 四是打着合作研究的旗号。例如说,国家给了五千万元的总课题,负责课题的人却说需要别人合作研究才行,然后找到对方,私下约好,让其愿意开高价钱,而后按对方开的价把钱打过去,再吃回扣。

    ▲ 五是旅游消费。全国各地转,甚至国外行。

    ▲ 最后是把科研经费产业化,自己建立公司,并拿科研经费作股份;

    此外,院校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还有可能成为向官员、专家行贿的来源。包括送回扣。有的项目经费至少拿10%打点关节。其次,送项目。专家评审通过了总课题,科研人员就会拿子课题贿赂对方。

    目前在一些高校流行一句时兴的话叫"跑部钱进",就是说跑教育部、财政部和科技部,跑跑就有钱进来了。在我国,一些巨额的科研审批经费掌握在少数不懂技术的行政主管部门官员手里,他们掌握生杀予夺大权,造成了高校"跑部钱进 "的怪现象。现在国家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有很多大的项目都是百亿元级的科研项目,可是,这些上亿元的大项目都让司长、处长等行政官员们管着,一个小小的处长就可以操持上亿资金,本身就是一种“外行”领导“内行”行为,不出事才是怪事。这方面不加以改进,定会加剧腐败,加强监管力度不到位,是科研经费被洗钱的一个关键原因。

    我国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有很多大的百亿元级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应该由专家组成的人员负责管理,并成立专门机构把每一个大项目审查管理起来。具体说,科研经费财权和审批权要分离,掌握财权的政府部门要从直接的科研项目审批中退出,建立科研投入基金制度和公正公平公开的专家评审制度,否则的话,大项目管理会因管理不当,资金最终将有相当一部分会流到私人腰包,造成国家中长期科技目标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如期完成。

    可是,这个领域的腐败问题却很少引人关注,人们一提腐败就骂贪官,贪官是该骂,可是,国家科研经费上的腐败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却往往得不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让一些科技领域的贪污腐化分子钻了空子,给国家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建议李金华总长和有关部门能重点把全国的科技经费好好审计一下,公布一下,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学者揭国家科研经费使用黑幕 曝光六大洗钱方式
http://www.ce.cn/cysc/cysczh/200604/13/t20060413_6685463.shtml


    2006年04月13日 杨金志 王蔚 刘丹: 国内部分专家学者日前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痛斥国家科研经费被转出境涉嫌"洗钱"、行贿等现象,他们建议,科研经费财权和审批权要分离,掌握财权的政府部门要从直接的科研项目审批中退出,建立科研投入基金制度和公正公平公开的专家评审制度,只有这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才能顺利实现。

    ★ 科研经费使用的种种黑幕曝光

     前一段时间国家科研经费被转出境涉嫌“洗钱”的事情较多。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指出,科研经费用于洗钱的方式有多种:

    ★ 第一,购买设备,例如国家下拨700万元,只购买500万元设备,大笔回扣进了小金库;

    ★ 第二,大量购买汽车房子,最后纳为私产。

    ★ 第三,购买保险,例如,“我今年55 岁,买5年养老保险,每月2000元,5年就是12万,等我退休后,这笔钱我可以取回,至少可以拿回本金,将来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买保险则有发票可以报账;

    ★ 第四,合作研究,例如,“一个亿的总课题,我说需要别人合作研究,跟对方地下约定,让他开个高价,把钱打过去,再地下分赃吃回扣”。

    ★ 第五,产业化,自己建立公司,拿科研经费作股份;

    ★ 第六,旅游消费。


      此外,院校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还有可能成为向官员、专家行贿的来源。包括:第一,送回扣。有的项目经费至少拿10%打点关节。唐安国说,一般一个专家的回扣率为项目申请费用的2%~5%。其次,送项目。专家评审通过了总课题,科研人员就拿子课题贿赂对方。

     同济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所长林争辉教授指出,所谓高校流行俗语"跑部钱进",就是说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跑跑就有钱进。现在,有些巨额的科研审批经费掌握在少数不懂技术的行政主管部门官员手里,他们掌握生杀予夺大权,造成权力寻租、"跑部钱进"的怪现象。

    ★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汪品先教授指出,现在国家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有很多大的百亿元级的科研项目。一些上亿元的大项目都让司长、处长们管着,一个处长就可以操持上亿资金。

     汪品先说:“科技创新靠号召是不行的,也不是光靠投入钱可以解决的。现在国家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有很多大的百亿元级的科研项目,不能让那些处长、科长们腰缠万贯,人大常委会要把每一个大项目审查管理起来,如果钱特别多,必要的话要成立专门的组。否则的话,如果大项目管理不当,资金最终流到私人腰包,达成国家中长期科技目标是不可能的。来源:中新网 ▲


中国海军160驱逐舰爆炸事故全揭密
http://topyl.com/view.php?fid=JSHT&id=2677770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2007-11-25
 
     ★ 中国海军160驱逐舰爆炸事故的调查
    
     关于160驱逐舰爆炸的最先披露,源自《罗瑞卿传》:"1978年4月上旬,海军南海舰队106号导弹驱逐舰在广东省湛江港爆炸沉没,这是一起海军建立以来的最严重的事故"。有网友这样写到:首先,《罗瑞卿传》时间上就有误。另外,舷号有误。南海舰队当时只有160、161两艘导弹驱逐舰,没有106舰。据海军的正式出版物记载,时间应为3月9日,160舰"在湛江港内码头于当天20时40分发生爆炸,22时55分沉没"。
    
     笔者1976年-1979年一直在湛江市的霞山区,记得清清楚楚在1976年9月份,当时毛刚死不久,许多工厂学校在开毛的追悼会,当时在晚上发生了爆炸,由于声音巨大,大部分人都以为是地震,纷纷跑到空旷的广场去搭防震棚,不久便传出"有敌人特务搞破坏,炸毁一艘驱逐舰"的说法。而1978年前后再也没有这样的爆炸声,因此我敢十分肯定地说,爆炸发生的时间是1976年9月。
    
    对于爆炸的起因,这是网上军事论坛对此事的最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事后查明,爆炸是该舰一电工副分队长因对其"男女关系问题"所受处份不满,内部矛盾激化,在该舰准备出航之际蓄意制造的。爆炸导致亡134人,伤28人,160舰报废。

     我早在2000年前后和部分南海舰队的老一辈同志聊过此事,对爆炸起因都一致说是该舰的一名厨师,常年在阶级斗争的批判会上被树立为被批判的典型,(有人说是出生问题),因此怀恨在心。适逢160驱逐舰第二天出航执行任务,于是就在弹药仓引爆炸药,导致160沉没的命运。
    
     《罗瑞卿传》中描述到的爆炸地点是湛江港,其实这是个误解。湛江港并不是南海舰队基地,而是一个商业港口。南海舰队基地在湛江的麻斜(法租借时期称西营,现在属于湛江市坡头区)。那是一个2-3公里宽的一个海湾,其对面是湛江市霞山区的海滨公园(现为湛江市滨海长廊)。
    
    据南海舰队的老一辈同志称,爆炸首先把160驱逐舰炸沉,然后在海里再爆炸,其中一些碎片炸飞到对面2-3公里的海滨公园。我在1990年时还见过一个碎片,每当退潮时,可以清楚看到一块小艇大小的甲板。
    
    我把我这段历史写出来,是为了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是为了死亡的一百多名官兵的冤魂得以安息。
    
    160舰是当时中国自行研制的最大型水面舰艇--051型导弹驱逐舰(西方称"旅大"级)的南海首舰,1971年4月下水,1974年6月服役。
    
    ★ 装备:★
    
    导弹:海鹰-1(HY-1)型三联装反舰导弹2座/法制海响尾蛇对空导弹1座(109舰)
    
    火炮:76式130毫米双管火炮2门/61式37毫米双管火炮4门/61式25毫米双管火炮4门
    
    火箭:75式204毫米12管反潜火箭2座/64式432毫米深水炸弹发射炮4座
    
    15管干扰火箭2座(109舰)/水雷:触发水雷28个或非触发水雷20个
    
    雷达:眼罩(354)对海/低空警戒雷达1座/网眼(515)对空警戒雷达1座
    
    米幕(381)3D对空警戒雷达1座(110.132舰装备)/黄蜂头(343)炮瞄雷达1座
    
    谷灯(342)炮瞄雷达2座/方结(352)导弹制导雷达1座/高杆A型敌我识别雷达1座
    
    满载排水量:3536吨/长:132米/ 宽:12.8米/吃水深:6.04米/动力:72000马力
    
    最高航速:36节/最大航程:5300公里/战斗定员:325人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November 27, 2007 06:29 A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华东空中管制今结束/传两舰队上周对抗演习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台湾教授看中国大陆海军五大战略发展!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