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条人生哲理(91-91)
91: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
今 日 看 点 : 2007-09-16 ▲◆★●■
美号称三天摧毁伊战力后 伊朗导弹突然销声匿迹
http://www.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JSHT&id=2661458&PHPSESSID=1b834006ebe3cbf0bebf4eb558442c0b
APEC重要内幕:中日首脑为什么未正式会谈?
http://www.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WLWZ&id=2661699&PHPSESSID=1b834006ebe3cbf0bebf4eb558442c0b
中国军事太透明:GPS定位深入中国军事禁区
http://www.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SSTT&id=2661696&PHPSESSID=1b834006ebe3cbf0bebf4eb558442c0b
中国采用局部隐身技术独自开发出歼-11B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7/09/14/20070914000018.html
巴基斯坦购法战机技术 有分析称中国分享此项技术
http://www.singtaonet.com/glb_military/200709/t20070914_618768.html
布什在“胡布会”缄默,如今谜底揭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西藏佛教达赖、班禅的由来
http://bbs.hnol.net/dispbbs2.asp?boardID=49&ID=562742
战争乌云在海峡、海湾上空聚集
http://www.ddhw.com/listo.aspx?topic_id=27&msg_id=7569&level_string=0&page=1
七大军区易帅,军权呈现新布局
http://www.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661708
最新解密:是谁干掉了林彪“256”专机?(4)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3/11027561/20070730/14248300_3.html
美号称三天摧毁伊战力后 伊朗导弹突然销声匿迹
http://www.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JSHT&id=2661458&PHPSESSID=1b834006ebe3cbf0bebf4eb558442c0b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发表日期:2007-09-11: 美国一名国家安全专家透露,五角大楼已经制定出一项对伊朗的闪击作战计划。这是美国方面前不久扬言要将伊朗革命卫队定性为“恐怖主义”组织后,又一次释放的对伊朗动武的信号。
★ 战争威胁日益逼近
《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说,美国尼克松中心反恐与国家安全研究部门主任阿尼克斯•德巴特声称:美国军方认为,无论美国对伊朗是进行“外科手术式”的小规模打击,还是发动一场全面的军事行动,伊朗方面的反应都将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对伊朗进行大规模的空袭“非常符合战略要求”。
美英的情报部门都认为,目前的伊朗并不具备即时的核威胁,美国只需要对伊朗展开一场常规战争即可,而且可以“3天摧毁伊朗战力”。
这一战争威胁遭到了伊朗方面的强烈抗议,伊朗最高领袖的高级军事顾问、前革命卫队司令萨法维随即对美方发出警告:如果美国攻击伊朗,美国将难以预料伊朗会在中东地区对美国驻军发动的反击规模。
★ 伊朗扩充武装力量
尽管伊朗政府和内贾德总统对美国的战争威胁言论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和反击,但面对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战争威胁,伊朗人无法不正视。因此一段时间以来,伊朗在国防上也进行了踏踏实实的准备工作,政府把最大的任务放到整军备战方面。
首先,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任命更为强硬的贾法里准将取代萨法维少将,担任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这一人事变动表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将由一个态度更为强硬、极具反美背景的将领指挥。
与此同时,伊朗扩大了对义务兵的征召范围,加强了对国内适龄男子的军事训练。新兵役制度实施后,伊朗可征召的兵源将是以往的3倍,这将使目前仅60余万人的伊朗国防军实力得到大幅扩充。
另外,伊朗政府还将有上百万非正规的“巴斯基”(伊朗民兵)纳入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指挥体系中。考虑到伊斯兰革命卫队拥有超过20万名骨干成员,包括弹道导弹在内的大量先进装备,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表明了伊朗正计划倾尽全力,以抵抗美国可能发动的军事行动。
★ 空军展示顽强战力
为了抗衡美国的海空优势,伊朗正在谋求加强海空军的武器装备。尽管不久前伊朗宣布研发成功的国产战机“闪电”已进入“工业规模的生产阶段”,但短期内其可靠性和数量都无法满足高强度作战的需求,因此,现阶段伊朗空军仍以提升原有战机的作战能力为主要目标。
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由于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制裁,原先依靠美国建立起来的伊朗空军遭受巨大冲击,包括F-14A在内的近百架先进战机一度因缺乏零配件而无法执行任务。但近30年来,伊朗除了转向俄罗斯购买新型的米格-29战机外,还不断通过特殊渠道从美国购买相关零配件,力图保住F-14A强悍的作战能力。
从种种迹象来看,伊朗的这一工作进行得相当成功。今年年初,美国政府问责局就指责说,由于国防部的疏忽,数千件可用于F-14的零配件在国际市场上被出售,而伊朗是除美国外世界上惟一装备F-14战斗机的国家,这些零配件很可能已经落入伊朗空军的手中。
在伊朗最近一次的空军力量展示中,超过25架伊朗F-14A编队飞过德黑兰上空,向美国展示了其顽强的战斗力,而此前美方评估伊朗可升空的F-14战斗机数量不足10架。
★ 导弹部队玩起“隐形”
海军方面,伊朗装备有3艘877EKM型潜艇,该潜艇被称为“霍尔木兹海峡黑洞”,目前该潜艇又完成了装备“俱乐部-S”型潜深导弹的改进计划。这一改进使该潜艇首次拥有了打击远程目标的能力,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此外伊朗海军还增加部署了导弹快艇,这些导弹快艇能有效封锁海峡,在战时可以迫使全球油价上涨,增加了美国对伊战争的国际压力和经济成本。
在陆军方面,伊朗主要加强防空能力。目前,由各式单兵防空导弹、TOR-M1机动防空导弹系统和不断改进的SA-2A导弹阵地,构成了伊朗密集的防空火网,随时准备打击美军战机。
相比伊朗海陆空军大张旗鼓的备战,最让美国担心的伊朗弹道导弹部队近期反而悄无声息了,这更使其军力增加了几分神秘。据军事专家观察,伊朗导弹部队作为伊朗对美最具威胁的部队,在伪装和隐身方面早就进行了充分准备,让美国的侦察卫星捕捉不到,这将让美国人在动手前多掂量一下。▲
APEC重要内幕:中日首脑为什么未正式会谈?
http://www.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WLWZ&id=2661699&PHPSESSID=1b834006ebe3cbf0bebf4eb558442c0b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发表日期:2007-09-13: 张石/亚太经合组织(APEC)商业峰会,于当地时间9月7日下午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15次非正式会议9月9日下午在悉尼总督府落下帷幕。
在为期4天的会议上,与会领导人主要讨论了五大议题,包括亚太地区的挑战与机遇、多哈回合谈判、亚太地区的人力资源和创新、能源和气候变化、亚太地区经济抗风险能力等。在9日签署并发表的声明重申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紧迫性,要求WTO各成员尽快行动起来恢复多哈回合谈判,继续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维护人类安全,完善APEC自身建设。
在这次峰会上,中国的许多问题成为焦点。6日,会议的两名主席、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唐纳和贸易部长特拉斯举行新闻发布会,与中国相关的议题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各国媒体提出10个问题,7个都与中国有关。其中,中国的食品卫生问题、二氧化炭排放问题、澳美日三边战略合作是否针对中国、台湾问题等成了媒体关心的重点。本次会议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等来说,不是一次轻松的会议,可以说是一次“突围之旅”。
★ 一、主动出击对付食品和温暖化问题
9 日通过的《悉尼宣言》,提出了在区域内进一步强化食品和工业制品的安全问题,不指名地批评了目前在世界上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制商品的安全问题。中方早就意料到这一点,胡锦涛6日在开幕式主题发言中,为了防止这个问题在会议上无限升级,抢先进行了“灭火发言”。胡锦涛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出口产品质量和安全。在产品生产、流通、进出口等各个环节,在立法、执法、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我们都采取非常负责任的态度,作出认真努力,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中国愿同各方扩大产品质量和安全领域合作,加强交流和沟通,共同提高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最后的首脑宣言中,没有直接提及中国的名字,可能与胡锦涛的事前“工作”有关。
气候变化问题受到高度关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不久前发表了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化90%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同时,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是可能的,全球应该立刻采取行动。IPCC的报告对各方决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此外,为发达国家规定减排指标的《京都议定书》,有效期只到2012年。关于“后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已经启动,以决定2012年之后各方按照何种规则降低各自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作为世界没有减排义务的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自然吸引各方注意。
中国反对发展中国家减排义务化。胡锦涛在9日指出: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不过,胡锦涛也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方法,主动提出“省能源”和“扩大森林面积”等“独特方案”,以减缓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压力,并牵制EU在“后京都议定书”提案中的国别减排义务化的要求。
胡锦涛在峰会期间指出:在气候变化上,中国一直采取负责任态度。中国政府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减缓人口增长、推进法制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并确立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到2010年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0%等目标。1991年至2005年,中国累计节约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累计少生3亿多人,相当于每年少排二氧化碳12亿吨。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 二、突围“价值观防卫圈”
在这次峰会之前,美日主导举行了首次日美澳三国首脑会谈。美国总统布什将会谈称为“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担心的首脑峰会”。
随着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军事、经济等所有方面存在感增强,中国与俄国及中亚诸国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呈现出与日美抗衡的色彩,美日在亚洲地区有了强烈的压迫感。近年来,日本政要鼓吹“价值观”外交,试图在中国周边构筑所谓“自由与繁荣之弧”,并一再怂恿和游说澳大利亚、印度加入日美澳印四国联盟。
9月8日,美、澳、日三国领导人共进早餐,举行了三国之间的首次领导人战略对话。美国国务卿赖斯、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澳大利亚外长唐纳等高级官员也参加了会议。
唐纳在会议结束后对记者说,三国领导人讨论了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地区安全问题。他说,鉴于印度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澳、美、日三国一致认为应“以单独而不是集体的方式”加强同印度的关系。据说三国把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也作为议题。
对于美日澳三国的动向,中国早有准备。在这次峰会召开之前的9月6日,胡锦涛会晤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之后宣布,中澳两国商定建立“中澳年度战略对话机制”。澳中两国都没有说明机制的具体实质内容。但分析人士指出,区域安全议题,包括朝鲜半岛以及缅甸等,都是可能的议题。澳大利亚此举在告诉中国,澳美日三边战略合作关系的目的不在于对抗中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中表示,中澳双方同意双边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中澳关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密切的高层交往、开展战略对话,双方希望通过战略对话机制就两国关系长远发展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对话和沟通。中澳双方还签署了经贸、能源、司法、文化等领域的6个合作文件。
中国抢在美日澳三国首脑会谈之前和澳大利亚建立“中澳年度战略对话机制”。无疑是对美日向往的“价值观防卫圈”的一种突围和牵制。
★ 三、胡锦涛与安倍没有正式会谈有内幕
在这次首脑峰会中,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与美国、俄国、澳大利亚等国首脑和地区首长举行正式首脑会谈,但是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没有进行正式会谈。两人只是在8日的晚餐会、9日APEC各国首脑会合之前,进行了两次暂短的会谈,9日的会谈还是站着谈的。
在峰会期间,日本外务省发言人阪场三男表示,日方来到悉尼后一直努力同中方联系,争取在会议结束之前让两国领导人能举行高峰会谈。虽然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对双方领导人能成功举行会谈仍抱有很大希望。
但是胡锦涛最后为什么没有和安倍举行正式会谈呢?可能与两种原因有关:
▲ 一是中方不满意日本在APEC区域内极力推进美澳印四国联盟。
澳大利亚和印度担心四国战略同盟会被视为针对中国的“包围圈”,所以态度比较谨慎。日本原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在8月9日与美国国务卿赖斯会谈时提出加强日美澳印四国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时,赖斯认为“应慎重推进合作”。只有日本对此表现出异常的热情。安倍不久前在印度讲演时表示:“日本和印度走到一起来,将在太平洋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加藤弘一对安倍的外交战略表示担心:“安倍实施的外交政策让人看不明白。他一方面提倡对华政经分离,但另一方面,又希望与印度和澳洲结盟。人们自然要问,‘结盟’到底是要对付谁?答案当然是围堵中国,这只会让中国无法对他产生信赖。”加藤认为,“安倍所以会有这样的外交构思,主要是他脑袋里还存在着冷战思维。”
▲ 二是日本在台湾问题上表态不鲜明。
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当局着力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活动,引起中国方面强烈关注。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反对台湾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反对入联公投。而日本只是表示:不能支持台湾加入以国家为加入前提的联合国,没有谈及入联公投的事。据说日本外交当局私下认为:公投本身是台湾人民的权利,没有必要像美国那样反对。8月30日,访日的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与安倍会谈时指出,台湾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原则问题,希望日方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言行,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安倍表示,坚持在《日中联合声明》中就台湾问题表明的立场,不支持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言行。所谓坚持《中日联合声明》所表明的立场,即日本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有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立场。在1998年江泽民来日与小渊总理签署的《中日联合宣言》中,除了坚持《中日联合声明》所表明的立场外,日方还加上了“日本再次表明一个中国的认识”这句话,而安倍在台湾问题上一直停留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所表述的日方立场上,对中国十分关心的“台湾入联公投问题”的表态也十分含混,还有“各打五十大板”意味,相信中国方面不会满意。为此,陈水扁在9月5日接见访台的日本学术访问团时,对日本没反对台湾当局入联公投活动“表示感谢”。▲
中国军事太透明:GPS定位深入中国军事禁区
http://www.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SSTT&id=2661696&PHPSESSID=1b834006ebe3cbf0bebf4eb558442c0b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发表日期:2007-09-13: GPS是美国的,GPS覆盖全球。咱没去过日本,GPS在日本是啥样,咱不知道。不过,有段曹刚川8月31日访问横须贺基地时的新闻报道,透露了少许内容。这里先引一段报道内容:
“…… 从东京到横须贺并不远,按照记者车上安装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显示,距离是58公里。……7点,本报记者出门,还不到上班高峰,高速公路上车辆并不多,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横须贺市郊。记者按照GPS的指点,来到基地附近,这时GPS以一个很动听的女声报告说:‘GPS服务到此结束,下面请按照交通规则自己行动吧。’”。
从这段文字有限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日本,当靠近军事设施时GPS是被“礼貌”的禁止提供定位服务的。大家知道,GPS是由美国军方控制的全球定位系统,这个系统有军用通道和民用通道之分,而民用通道的定位精度不但受控,而且精度有限。大家或许还知道, GPS民用陆地导航多采用差分方式。简单的说,所谓差分方式,就是在一处已知位置(已知精确坐标)接收GPS定位信息,并依据已知坐标实时计算出GPS定位误差,然后以此误差值实时修正本差分系统内其他GPS客户端。用这种方法达到的精度,可以区分你汽车是在马路的左边还是右边。那么这个精度的军事意义是什么呢?这个精度也叫做武器级的精度,即这个精度可以满足制导兵器攻击单个目标的要求。就是说,一旦你知道了某单个目标的位置信息,那么这个目标在制导兵器面前就已经处于暴露状态,不管你是不是可以用肉眼看到这个目标。
前面这段报道说明什么?说明GPS系统在日本是受到严格而有效的管制的,该系统的任何衍生服务至少在军事设施附近是被禁止的。具体说,日本对GPS服务商包括差分业务服务商是有严格限制和具体规范的。或者说,GPS差分服务是不允许覆盖军事设施的。
这段报道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关心的朋友或许会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有外国人私自在我境内设置GPS差分站,并借此精确测量敏感地区和设施(含多起日本人);一直有人利用差分方式测量标注我们的大街小巷,包括各类军事设施,…… 你随便卖一个车用GPS,如果哨兵让你进入营区你会发现,随便卖来的 GPS在各个角落都可以提供精确定位。你高兴吗?卖来的东西好用,当然会高兴。可是如果你自己国家的军事设施可以被外人轻易的精确定位,你还会高兴的起来吗?
接着再引一段与此有关的第二段报道。“进入基地,……,负责接待的自卫队军官善解人意地说‘可以随便照,但只能照左边,右边不要照。’随后,他严肃地补充说:‘右边是美军基地,他们是不让拍照的,要是发现发表的图片里有美国国旗,我们会通知你们所在的记者俱乐部,那样会影响你们今后的采访活动。’记者朝右边一看,远处是一栋栋白色建筑物,还有停泊在港湾里的舰艇,但距离很远看不清楚。”
这段报道又说明什么?日本对采访军事设施是有严格措施的,包括如果你犯规会“通知你们所在的记者俱乐部,那样会影响你们今后的采访活动”。为什么对“距离很远看不清楚”的美军基地也不准拍照?这一方面可能是美日间的协定,另一方面也是对保护目标位置信息的一种补充。因为,虽然肉眼看不清楚,但只要记住拍摄时光学器材的焦距、角度等信息,再结合附近标志物的位置仍然可以大致解析出目标位置,这表明日本对军事或敏感设施的保护是很严谨周到的,同时对美军设施的保护也是负责的。
综合这两段内容有限的报道我们会想到些什么?我们对军事及敏感设施的安全防护方面,仍有许多值得完善和周到的地方,尤其是面针对一些诸如GPS等现代化社会服务产品时,仍有许多具体细致的地方需要完善;我们对新闻采访和自由摄影方面,同样有类似需要完善的地方,某些硬性的规定与“行业协会(俱乐部)”的自约限制相结合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相关立法及社会行业规范和可操作细则,更时急待完善。
如果将接近日本军事设施附近时GPS“失灵”与在我们的某些设施内普通民用GPS仍活灵活现相比,我们会发现中国军事远比想象的要“透明”的多!▲
中国采用局部隐身技术独自开发出歼-11B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7/09/14/20070914000018.html
本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李明振 (2007.09.14):中国首次独立采用局部隐身技术(敌方雷达捕捉不到的技术)开发出战斗机“歼-11B”(照片),不久后将公开亮相。
据中国媒体13日透露,歼-11B是中国从1996年开始以在辽宁省沈阳市组装生产的俄罗斯产“苏-27”战斗机为模型,利用10年时间研究开发的战斗机。机体样式等方面几乎是复制了苏-27,但各种功能都利用自身技术有所提高。
特别是,苏-27机有15平方米的面积会被雷达捕捉,而歼-11B的机体中只有3平方米会被雷达捕捉到。歼-11B上装载的雷达可以同时探测到20个目标,而且可以同时攻击其中的六个。但苏-27只可以同时攻击两个目标。由于使用了新材料,所以机体重量也比苏-27减少了700公斤,该机将搭载由俄罗斯产R77改良的PL-12导弹。专家预测说,歼-11B的战斗力可以和美国的F-16战斗机相匹敌,和去年独自开发的“歼-10”一起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中国目前正在开发具备完全隐身功能的歼-13和歼-14战斗机,完成目标定为2009年。▲
巴基斯坦购法战机技术 有分析称中国分享此项技术
http://www.singtaonet.com/glb_military/200709/t20070914_618768.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星岛网2007-09-14讯】据外电报道,巴基斯坦正与法国商洽购买的战机导弹和雷达技术,但有军事专家称,这项军事合作有可能使得法国的战机和导弹技术最终落入中国手中,这些技术对台海的军事力量对比有一定影响。
《简氏防务周刊》据巴基斯坦消息人士说,巴基斯坦正与法国商讨购入MBDA公司的“米卡”空对空导弹和泰勒斯RC400雷达系统。
报道也引俄罗斯和中国消息称,这笔交易很可能达成。
《简氏》报道指出,这些技术将被用在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同开发的JF-1(FC-1)战机上。
报道透露,巴基斯坦空军曾让中国工程师研究巴基斯坦空军的F-16战机,使中方的JF-10战计划取得重大进展。
报道指出,中国这次也很可能借力巴基斯坦,绕过欧洲对华军售禁令,取得法国的导弹和雷达技术。
一名在美国的军事评论员指出,如果中国获得这两项技术,无疑将改变中国与台湾和印度之间的军事实力平衡。
目前台湾军方目前拥有60架法国幻影2000-5型战斗机,其所配置的正是“米卡”空对空导弹和泰勒斯RC400雷达系统的前身——RDY雷达系统。
中国一旦取得法国军备技术,加上巴基斯坦与印度向来交恶,新态势也将影响法国向印度出售武器的努力。
报道称,法国正寻求向印度出售阵风战斗机,MBDA和泰勒斯公司为印度当局翻新旗下幻影2000战机的谈判也进入了最后阶段。
美联社报道指出,法国总统萨尔科齐还没有就这次对巴基斯坦军售表态,但发言人称萨尔科齐有可能在今年稍后访华时说明立场。
法国国防部发言人没有向美联社证实这起交易的存在,但表示没有理由不与巴基斯坦合作,而且军售条款中也必然会包括军备管制措施。
MBDA公司发言人曾向美联社表示正与其他公司竞逐这次军售合同,但隔天则反口称不存在任何竞标程序。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研究学院的亚洲小组负责人尼尔分析说,如果法国决定批准军售,将会遭到美国“严厉”回应。
JF-17战机是中国与巴基斯坦自1999年共同投资研发的,在2003年9月首飞。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去年2月到中国的合作厂家——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参观时,把这项目形容为中巴关系的“重大进展”。 ▲
布什在“胡布会”缄默,如今谜底揭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5 中评社香港9月15日电/澳洲APEC布胡会,布什对“入联公投”一语未发,而仅由胡锦涛“转述”布什“反对改变现状”。何以致此,如今谜底揭晓。
台湾联合报黑白集今日刊登文章指出,幕后真相应是:美国当时已在酝酿更强烈的反制动作,却绝不愿意予人留下是在中国大陆的压力下出此,亦不愿予人“与中国协调台海政策”的印象。倘若布什像过去一样,在胡锦涛面前大骂陈水扁一顿,美国接下来的动作恐就失去了“主体性”。
果然,APEC刚落幕,国务院柯庆生即对“入联公投”发表蕴义强烈的演说;这些话的要旨,应皆是布什在澳洲可说但未说的话;而且,柯庆生还史无前例地公开宣示,指美国绝无“与中国协调美国的台海政策”之事。
文章称,柯庆生画蛇添足的“未与中国协调说”,当然有其用意。主要寓意是在强调美国的主体性,但引申的意义却亦在告诉陈水扁,反对“入联公投”是我美国自己的政策,若要唱反调,就直接对着我美国来即可!
过去,台湾始终以“美国屈从中国”来离间美中关系,欲以激将法叫美国对中国大陆硬起来;且陈水扁一直将台独操作成“反中”议题,遂指美国反台独亦因受中国大陆影响所致。但是,如今美国却说,一码归一码,美国反对“入联公投”,陈水扁不必闪躲,若是反美,要踩“美国的红线”,就尽管对美国放马过来就是!
布什在澳洲不说话,撇开了中国大陆,就是要陈水扁直接面对“反美”的责任与后果。于是,台湾今天就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一场“台独反美”大游行! ▲
西藏佛教达赖、班禅的由来
http://bbs.hnol.net/dispbbs2.asp?boardID=49&ID=562742
参考文摘 华声论坛 http://bbs.hnol.net
达赖和班禅是西藏黄教领袖宗喀巴的两大传承弟子,后来形成两个不同的传承系统。
达赖喇嘛的称号始于1578年,确定于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时期。当时他到青海地区传教,说服了土默特部的首领俺答汗皈依佛门,他们在政治上彼此推祟并互赠尊号。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的尊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
“圣”在佛教中表示超出凡间;“识一切”是普遍通晓之意,认为是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人;“瓦齐尔达喇”为梵文,意为执金刚,是在密宗方面有最高成就的人的称号;“达赖”是蒙语“大海”;“喇嘛”是藏语“大师”。合起来说,就是在显宗和密宗两方面都修到最高成就的,超凡入圣而学问渊博犹如大海一样的上师。这个尊号仅是蒙藏代表人物私人之间的互赠,尚不具有政治及法律意义。
当时,俺答汗已受明朝册封为顺义王。索南嘉措托俺答汗代他向明朝皇帝请求册封;他本人也向明朝宰相张居正致函,要求朝廷给他赐封。不久,明朝万历皇帝降旨,赐给他的封文中就有“达赖”的字样。1587年明朝政府正式承认这一称号,并派使节加以敕封。索南嘉措得此称号之始,为三世达赖喇嘛。前两世为后人追认。由此往前追溯,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为一世,根敦嘉措为二世。
1653年(清顺治十年),五世达赖应清帝之邀来到北京。顺治皇帝沿用了俺答汗对三世达赖的尊号,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授予金册和金印(金印刻有汉、满、藏三种文字)。从此,“达赖喇嘛”封号开始具有政治意义和法律效力。
1751年,清朝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又令七世达赖喇嘛掌管地方政权,开始政教合一。1959年流亡在印度的是第十四世达赖。
班禅的称号始于1645年,当时控制西藏实权的蒙古首领固始汗封称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确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班”是梵文“班智达”,汉语意为 “学者”;“禅”是藏语“钦波”,汉语意为“大”,合起来是“大学者”的意思。“博克多”则是蒙语,指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固始汗令罗桑确吉坚赞主持扎什伦布寺,并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他管辖,称为四世班禅(前三世为后人追认)。宗喀巴的弟子克珠杰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
1713年,清朝的康熙皇帝正式册封第五世班禅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赐金册金印,称为班禅五世。从此,确立了班禅在格鲁派中的地位。
达赖和班禅两个喇嘛系统均采用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达赖系统转世制始于三世达赖。班禅系统转世制始于四世班禅。除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外,一些大的寺院也实行活佛转世制度。藏传佛教认为活佛是永恒的,通过连续不断的“转世”来到世间生活。因此一位活佛圆寂时,就要根据种种“征兆”和“启示”,来确定活佛转世的方向和地点,然后再派人沿着一定方向寻找被认为是活佛化身的“转世灵童”。有时找来的“灵童”不止-个,会出现纠纷和争执,因此清乾隆皇帝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特颁发两个金瓶,一置北京雍和宫,一置拉萨大昭寺。凡在理藩院注册的藏传佛教蒙、藏大活佛,如章嘉呼图克图、哲布尊丹巴、达赖、班禅等转世时,均须将寻得的若干“灵童”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置于金瓶中,由理藩院尚书在雍和宫或由驻藏大臣在大昭寺监督掣签来确定“灵童”,然后经过“坐床”仪式,便正式成为“转世活佛”。
藏传佛教格鲁派有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一个是达赖喇嘛,另一个为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系统虽然不同,但达赖和班禅的宗教政治地位是平等的。达赖与班禅个人之间互为师徒,关系颇为密切。班禅方面:一世班禅为一世达赖之师;四世班禅为四世、五世达赖之师;五世班禅为六世、七世达赖之师;六世班禅为八世达赖之师;七世班禅为九世、十世、十一世达赖之师;八世班禅为十三世达赖之师。达赖方面:五世达赖为五世班禅之师;七世达赖为六世班禅之师;八世达赖为七世班禅之师;十三世达赖为九世班禅之师。
1933年12月17日,十三世达赖圆寂。1938年冬,在青海寻访到“灵童”,被认为是达赖转世的化身。1939年3月,国民党政府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入藏。1940年2月22日,十四世达赖在布达拉宫举行了继承职位的仪式“坐床典礼”。
★ 据说,寻觅灵童,主要遵照以下三点精神:
▲ ①十三世达赖圆寂时,面向东,暗示将转生东方;
▲ ②乃穹(护法神)降神说达赖将转生东北汉人地方;
▲ ②热振(大活佛之一,地位仅次于达赖、班禅)观海,海内现一农家,位马路将尽处,门前巨柳一株,旁系白马,有妇人抱小儿立树下。热振将海中所现情景,请画师详细绘出,并派格桑活佛及古桑子二人,按图向东北方向寻访,费时二年之久。果然在青海寻获灵童家庭,当时的情景与热振观海所见的完全相同。
于是,古桑子伪装阔商,格桑活佛扮作仆从,共至灵童家借宿。灵童对阔客竞不理采,而对“仆从”格桑活佛却表示好感,与他亲近,抚其面捋其须,并将其项间所挂念珠一串摘下说:“这是我的东西,现应归还我!”格桑活佛是十三世达赖亲近侍从,念珠确为达赖所赐。接着格桑等复出茶杯十多只,其中新旧参差,色泽亦不一致,让灵童自选,灵童不取其中最大最美的,而择一淡黄色旧杯,也是十三世达赖旧物。如此反复试验,无不应验,于是确认其为达赖化身。
1939年7月,灵童自西乡启程, 10月初抵藏。抵拉萨后,西藏僧俗欢喜若狂,入城之日,远道来此赡礼者,逾数万人。后抵罗布林卡,受西藏官民公开朝拜。参拜时,或献五供,或献布帛,或献金钱,均由专司喇嘛接收。灵童高坐上位。总堪布旁立侍应。拜者献物后,即趋至灵童座前,以头就供桌,灵童或摩之以手,或举拂尘略拭其发,或竟置之不理;受摩顶者庆幸可以超脱苦海;被忽略者,惟自恨轮回未尽。参拜后,藏民退出,藏官则围坐殿内,由喇嘛二人,各以巨壶盛酥油茶,以巨罐盛米饭,分给在座者。藏官均于怀中取出木碗,接茶少许,尽力饮之;饭则用于抓食。据说此为佛赐,食之可以长生。
1940年2月22日,吴忠信委员长主持灵童坐床典礼。灵童升座后,热振起立向他行三叩首礼,司伦及三噶伦亦继热振起立,向灵童叩首。经过诵经等程序后,给灵童戴上一尖顶黄缎僧帽,表示加冕之意。从此以后,灵童便可正式称达赖。
小达赖渐渐长大,在专职经师的教育下学经习礼。学经的生涯是辛苦的,他每日的功课是研究显、密两宗教义,搞清各世活佛及佛教的历史,背诵经文。
★ 达赖转世的认定,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
● 1. 观察达赖圆寂时面向,了解有什么遗言或暗示。
● 2. 请在世的班禅问卜,判断转世方向。
● 3. 召集摄政和僧俗要员,让专职降神的乃均、曲均降神,指明转世方向。
● 4. 请山南桑耶寺的降神喇嘛曲将降神,指明转世方向。
● 5. 派大德高僧到拉萨东部的曲科甲圣湖观察转世地方的地貌特征显影。先向湖中抛撒哈达、宝瓶药物等,然后择地诵经祈祷,静观湖面显现幻影,最后描绘出转世地的环境和特征。
● 6. 摄政将卜征和湖上显征绘成图,派出许多大德高僧分几路前往确定的方位分头寻找。
● 7. 在卜算方位发现与卜征和达赖圆寂大致同时出生的男孩后,先观察其长相与动作,然后将达赖生前用过的物品与其它杂物混摆在小孩面前任其抓拿,并进行智力测试,看其有无"灵异"现象。
● 8. 如小孩表现“灵异”,又抓拿达赖用过的物品,选灵童的人便嘱咐其家人要认真照看小孩,不让外人接触。同时回去向摄政等汇报。
● 9. 摄政择吉日邀请三大寺活佛和僧俗官员一起,再请乃均、曲均降神,如无误,则报告驻藏大臣,征求中央王朝的意见,并准备迎接。
● 10. 由侍候达赖的“三大堪布”和官员、军队组成庞大的迎接队伍,前往接请“灵童”,连其家人一同接到拉萨。
● 11. 如果只选到一名“灵童”,就直接请驻藏大臣报请中央,请予免去“掣签”而直接册封。如果有多名“灵童”,那就要召集摄政和大活佛、高僧及官员到大昭寺,由驻藏大臣亲自主持“金瓶掣签”活动,将写有各“灵童”姓名的签放入瓶内摇后当众掣出,定夺达赖转世。定为转世者,其家人被封为贵族。落选者也有较好的安排。
● 12. 被确定的“灵童”直接送至公塘寺或哲蚌寺学习经典。
● 13. 由班禅亲自为达赖转世者剃发受戒取法名,并亲自教育转世灵童一段时间。
● 14. 在中央王朝册封令下达后,择定吉期,由摄政、驻藏大臣和各寺高僧、官员陪同前往大昭寺,先向殿中的“当今皇上万岁万万岁”牌位献哈达,再进内朝拜释迦牟尼佛像。
● 15. 向布达拉宫进发,在日光殿举行“坐床典礼”。仪式后,新的达赖正式确定,开始使用达赖的金印、权力。
十大呼图克图,是格鲁派内有“国王化身”之称的大活佛,地位仅次干达赖、班禅,在达赖年幼时,有资格出任摄政王等高官。▲
战争乌云在海峡、海湾上空聚集
http://www.ddhw.com/listo.aspx?topic_id=27&msg_id=7569&level_string=0&page=1
上贴时间: 2007-9-13 (人民网9月10日电)陈水扁今天又公开叫嚣“台湾要‘独立’”。陈水扁透过视讯,对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台会”发言。陈水扁叫嚣“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制宪’,台湾要‘加入联合国’,台湾要变成一个‘独立的正常国家’”。
最近,台湾民进党推出了“加入联合国”的“公投”计划,国民党则提出了“重返联合国”的“公投”计划,两个版本的所谓“公民投票”方案,实质上是争取国际承认台湾“独立”的重大事件。
台湾问题说到底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中国政权发生变化之后,反对分裂的问题。不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此前的“中华民国”,都承认一个中国,其领土、领空、领海的归属具有高度的重迭性。人们注意到,此次美国针对台湾领导人提出的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公民投票”方案,发出了严厉的声音。这说明“台独”活动已经危及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根本利益。但是,美国的霸权思想决定了,美国为了牵制中国,阻挠中国和平发展,必然会继续在台湾问题上耍两面派。所以,中国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制定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一揽子方案,不能要求美国协助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不应该成为美国牵制中国的重要砝码,更不应该成为美国得心应手的战略武器。
现在中国大陆有一些年轻人寄希望于国民党领导人,他们认为在国民党取得台湾执政权力之后,两岸关系将会出现明显变化。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台湾国民党的候选人长期端坐在政治神龛上,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为了争取台湾领导人的地位,不得已弯下腰来,作出各种亲善的动作。但是在骨子里,他把台湾看作是“中华民国”,并且准备长期偏安一隅,争取所谓维持两岸现状的局面。这样的政治人物即使取得了领导地位,也不会采取切实行动,谋求国家的统一。在台湾地位问题上,台湾国民党领导人与台湾民进党领导人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不过他们的政治包装有所不同罢了。
台湾领导人曾多次声称台湾已经“独立”,目前人们都在猜测台湾地区领导人会在何时宣布“法理台独”。“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只不过争取国际承认的手段罢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台湾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台湾执政当局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今后反对“台独”应当直接或者间接地摧毁台湾的军事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把“台湾独立”真正变成一个国家内部事务。可预想的将来,中国政府应当确保美国不再武装台湾,同时千方百计地削弱乃至消除台湾地区自行制造武器的条件,让台湾的政治人物空口说白话。
在中美两国领导人会见的时候,中国领导人可以直接要求美国不再参与武装台湾,不再向台湾出售军事武器装备,采取切实措施阻止台湾研制新武器。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的发展争取和平空间。
另外,中国在结束“和平使命-2007”之后,与俄罗斯展开“联合-2007”的同时,也展开了针对台湾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意思也是在向方方面面“公开”传递信号:中国“严重关注”中东、中国与俄罗斯一道“严重关注”中亚局势,同时,中国在台独问题上也“绝不让步”,即便是严重干扰中国的经济建设进程,也并必将以武力解决之,至于如何解决,解决时间,恐怕就不一定是美国人的“单方面所设想的”了。起码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华盛果真敢打出“台独牌”,并果真敢“协防台湾”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今明两年”即是台海和平、也是中国核心利益的高危期,也是整个亚太、包括中东、南亚、中亚等区域安全问题、经济问题的高危期,一句话,它还是美国核心利益的高危期,还是其它大国核心利益的高危期。
★ 战争乌云开始在海湾上空聚集
美国日前又放出了即将对伊朗进行闪电作战的计划,美英的情报部门认为,目前的伊朗并不具备即时的核威胁,美国只需要对伊朗展开一场常规战争即可,而且可以“三天摧毁伊朗战力”。面对外界的压力,伊朗海陆空三军大张旗鼓的进行备战,而最让美国担心的伊朗弹道导弹部队近期却悄无声息。
尽管伊朗政府和内贾德总统对美国的战争威胁言论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和反击,但面对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战争威胁,伊朗人无法不正视。因此一段时间以来,伊朗在国防上也进行了踏踏实实的准备工作,政府把最大的任务放到整军备战方面。
▲ 首先,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任命更为强硬的贾法里准将取代萨法维少将,担任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这一人事变动表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将由一个态度更为强硬、极具反美背景的将领指挥。
▲ 与此同时,伊朗扩大了对义务兵的征召范围,加强了对国内适龄男子的军事训练。新兵役制度实施后,伊朗可征召的兵源将是以往的三倍,这将使目前仅六十余万人的伊朗国防军实力得到大幅扩充。
▲ 另外,伊朗政府还将有上百万非正规的“巴斯基”(伊朗民兵)纳入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指挥体系中。考虑到伊斯兰革命卫队拥有超过二十万名骨干成员,包括弹道导弹在内的大量先进装备,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表明了伊朗正计划倾尽全力,以抵抗美国可能发动的军事行动。
为了抗衡美国的海空优势,伊朗正在谋求加强海空军的武器装备。尽管不久前伊朗宣布研发成功的国产战机“闪电”已进入“工业规模的生产阶段”,但短期内其可靠性和数量都无法满足高强度作战的需求,因此,现阶段伊朗空军仍以提升原有战机的作战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伊朗最近一次的空军力量展示中,超过25架伊朗F-14A编队飞过德黑兰上空,向美国展示了其顽强的战斗力,而此前美方评估伊朗可升空的F-14战斗机数量不足10架。
▲ 海军方面,伊朗装备有三艘877EKM型潜艇,该潜艇被称为“霍尔木兹海峡黑洞”,目前该潜艇又完成了装备“俱乐部-S”型潜深导弹的改进计划。这一改进使该潜艇首次拥有了打击远程目标的能力,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此外伊朗海军还增加部署了导弹快艇,这些导弹快艇能有效封锁海峡,在战时可以迫使全球油价上涨,增加了美国对伊战争的国际压力和经济成本。
▲ 在陆军方面,伊朗主要加强防空能力。目前,由各式单兵防空导弹、TOR-M1机动防空导弹系统和不断改进的SA-2A导弹阵地,构成了伊朗密集的防空火网,随时准备打击美军战机。
相比伊朗海陆空军大张旗鼓的备战,最让美国担心的伊朗弹道导弹部队近期反而悄无声息了,这更使其军力增加了几分神秘。据军事专家观察,伊朗导弹部队作为伊朗对美最具威胁的部队,在伪装和隐身方面早就进行了充分准备,让美国的侦察卫星捕捉不到,这将让美国人在动手前多掂量一下。▲
七大军区易帅,军权呈现新布局
http://www.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661708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发表日期:2007-09-14:联合早报于泽远/中共十七大前夕,解放军高层人事变动频繁,北京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兰州军区、成都军区、空军以及国防大学等重要单位近期纷纷易帅。由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主导的大军区一级的人事布局已基本完成。
依照惯例,中共每次党代表大会前,不仅要对省市领导进行大换班,也要大幅调整军中的重要领导岗位,以巩固中央最高领导对军队的掌控,确保“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
但与省市领导公开换人不同的是,官方极少公布大军区一级的军队人事调动。研究中国政情的学者有时要根据官方媒体对大军区司令活动的报道,才能证实这个司令是不是已经换人。
据了解,在近期大军区主官调整中,56岁的广州军区参谋长房峰辉中将取代朱启上将,担任极为重要的北京军区司令;60岁的南京军区参谋长赵克石中将取代朱文泉上将,升任面对台海的南京军区司令;59岁的副总参谋长章沁生中将和63岁的广州军区司令刘镇武上将职务对调;60岁的兰州军区参谋长王国生中将取代李乾元上将,升任兰州军区司令;58岁的成都军区副司令李世明中将取代王建民上将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广州军区副政委陈国令中将取代雷鸣球上将出任南京军区政委;56岁的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张阳取代杨德清上将出任广州军区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李长才中将取代喻林祥上将出任兰州军区政委。
在以上五大军区主官调整之前,高层已经先期完成沈阳军区和济南军区主官的调整。这标志着自胡锦涛2004年9月从江泽民手中接过军委主席大权后,高层已经完成了中国七大军区的主官调整。
与大军区同级别的空军、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以及武警部队近期也纷现主官变动。57岁的副总参谋长许其亮取代68岁的乔清晨上将出任空军司令;空军副司令员刘成军中将取代郑申侠上将出任军事科学院院长;59岁的北京军区参谋长王喜斌中将取代57的马晓天中将出任国防大学校长,而空军出身的马晓天则接替许其亮出任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助理童世平海军中将取代赵可铭上将出任国防大学政委;62岁的兰州军区政委喻林祥上将取代隋明太上将出任武警部队政委。
按照胡锦涛接任主席后中央军委成员的组成方式,新任空军司令许其亮和去年接任海军司令的吴胜利将在十七大后成为新一届中央军委委员。现任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将在十七大后退休,预计他的职务将由64岁的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接替。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十七大属于“换届不换代”的“小年”,新一届中央军委的变化也不会很大。
但在目前的中央军委委员中,总参谋长梁光烈、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已经67岁,总装备部部长陈炳德66岁,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也已65岁,都离退休不远。虽然大军区以上级别的高级将领并没有明确规定退休年限,但在解放军推进领导干部年轻化和专业化的大背景下,新一届军委组成人员在近两年内还将不断调整。
解放军这次大军区级的新任主官有不少亮点。其中,北京军区司令房峰辉尤其令人瞩目。房峰辉17岁参军,长期在条件艰苦的新疆地区服役,从排长一直干到新疆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第21集团军军长;2003年12月,房峰辉调任广州军区参谋长;2005年7月,他被军委主席胡锦涛授予中将军衔。
房峰辉的亮点不仅在于他是七大军区中最年轻的司令,还在于他对无线电和电脑有浓厚兴趣。《解放军报》曾经报道,房峰辉爱好无线电,自费订阅《无线电》杂志已有20多年,后来又增加了《计算机世界》。空闲时,他的乐趣就是钻到电脑房,研究开发军事指挥方面的新软件。近年来,他在科研和技术革新上身体力行,带领部属在指挥自动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广州军区司令章沁生也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其他同僚相比,章沁生履历完备,十分符合“复合型指挥人才”的要求。他曾担任过国防大学战役教研室主任,国防大学教育长,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副总参谋长,如今又担任独当一面的大军区司令。分析人士认为章沁生将是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热门人选。
另据香港《明报》日前报道,68岁的中央警卫局局长由喜贵已被免职,常务副局长曹清出任中央警卫局局长。由喜贵长期负责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的安全,多次在江泽民出访期间担任特别助理,2004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目前由喜贵仍保留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一职,预计他将在十七大后完全退休。▲
最新解密:是谁干掉了林彪“256”专机?(4)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3/11027561/20070730/14248300_3.html
四、256迫降之谜
从山海关到中蒙边界414号界桩大约有700公里,而256起飞后拐的那个大弯子用了100多公里。
因此当256在9月13日凌晨1点55分飞越414号界桩时共飞行了83分钟,飞行距离约800多公里,平均时速为600公里左右。256于9月13日凌晨2点30分左右在温都尔汗东北约70公里处迫降失败,爆炸起火。机上9人全部丧生。
三叉戟在巡航高度的耗油量为每小时4.5吨左右。在3000米以下高度飞行,256每小时耗油要超过4.5吨,但至多也就是5吨。256坠机时已经飞行了约两个小时,也就是说最多消耗了燃油约10吨,机上至少仍有约2.5吨的燃油。
康文认为潘景寅这时已经不知道机上还有多少燃油了:“在驾驶舱右后方的机械仪表板上有5块与油箱对应的油量表和燃油压力表。在山海关起飞时,那指示中央油箱的油量与压力表已经回到‘O’的位置不动了。两个小时后,内外组4个油箱中一共才有两吨半油,它们反映在4块油量表上的指示数据已摆动不稳,读不出确切剩油数量。由于叛逃航线的高度、速度都是很不正常的,此时的潘景寅已无法计算出准确的油量消耗数据,也不敢相信自己对油量的判断。”因此,潘景寅只好冒险带油迫降。
可能是出于某些不便明说的原因,康庭梓在这里没有讲老实话。256上的5块油量表都是在大约沿着圆周330度范围内(留有约30度的无刻度空间)均匀的以公斤为刻度作出标示的。每100公斤一个小刻度,每千公斤一个带有数字的大刻度。5块表的满刻度分别是:中央油箱8500公斤,内组油箱5500公斤,外组 油箱2500公斤。
燃油使用顺序是先耗用中央油箱,然后机翼外侧油箱,最后机翼内侧油箱。飞机驾驶员可以控制连通机翼内外组油箱的活门的开关。
当256只剩下2.5吨燃油时,中央油箱早已耗完,而机翼油箱组的外组油箱也已耗空,全部燃油都已经集中到机翼的两个内组油箱里面。也就是说每个油箱还有约1.3吨燃油,作为一个满刻度为5500公斤的油量表,此时指针离零点位置还有接近1/4的指示行程。恐怕没有任何一架飞机的油量表在离零点位置还有整个指示范围1/4 的距离上就会“指示数据已摆动不稳,读不出确切剩油数量”了吧。何况三叉戟的油箱设计充分考虑了燃油的利用率,燃油可以消耗到“油箱中最后残留油底只有不到200公斤”(康庭梓语)。因此康庭梓说还有2.5吨(应该是在3吨左右时就决定迫降了,因为从决定迫降到实施迫降还有一段时间间隔)燃油时就不能从仪表上读出剩油量实在是言过其实了。
图为三叉戟燃油表
注意中央油表两边燃油表的刻度。1000KG离零点尚有很大距离。
再说康庭梓的另一个理由:“此时的潘景寅已无法计算出准确的油量消耗数据,也不敢相信自己对油量的判断。”这就更加不能令人信服了。作为一个中国当时的顶尖飞行员,潘景寅的飞行技术和经验要超出康庭梓至少一个档次。武汉720事件中,毛泽东在“文革”中唯一一次乘坐飞机出行,驾驶员就是潘景寅。而在256机组里,康只能做副驾驶,而且还是第二副驾驶。以康的经验和水平尚且能够判断出256坠机时仍有2.5吨燃油,何论亲自驾驶256飞机、经验技术都高过康的潘景寅反而“不敢相信自己对油量的判断”呢?这种明显有违逻辑的推理使人不得不怀疑康文背后有些什么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在实际中,256上的潘景寅凭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应该比在地面上的康庭梓更加清楚地知道256的剩油情况。而不是像康文所说的那样,把整个情况颠倒过来,显得康庭梓比潘景寅还要高明。
潘景寅既然知道256燃油的实际情况,在正常情况下就不会冒险带油迫降。康文记述了潘景寅在60年代初的一次迫降经历:“有一年冬季下雪,他在起飞时飞机左边的主起落架撞在了跑道边沿清扫堆起的雪丘上,致使起落架后撑杆受损而不能正常落地。在此情况下,潘景寅首先想到的是在空中盘旋,尽可能将机上的燃油消耗掉,以防止落地时另一个没有受伤的起落架也支撑不住,机身与道面磨擦起火爆炸。潘对这一事故处理的结果是:在落地滑跑中,随着飞机速度的逐渐减小,由于左起落架失去支撑,左机翼下沉,造成向左偏出跑道, 致使左发动机的螺旋桨触地打坏,飞行员安然无恙,飞机经修复后继续使用。”在这次经历后,潘景寅又经过了近十年的飞行磨练,对于飞机迫降,尤其是三叉戟这种下置油箱飞机迫降更是没有道理在燃油没有耗尽的情况下就贸然实行。
合理的做法是潘景寅会利用这仅剩的2.5吨燃油寻找最近的机场进行降落。尽管机上没有领航员,但是使用仪表数据,根据飞行速度和飞行方向还是不难推断出飞机的大概位置。何况林立果在9月10日通过周宇驰搞到了三北雷达布置图,乌兰巴托、伊尔库茨克航线、机场位置图、频率表及呼号(913后,所有256上残存的资料全被苏联搜走,孙一先说其中就有从北戴河到伊尔库茨克的航线图)。利用手头资料,林立果和潘景寅完全可以在燃油耗尽之前寻找就在附近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温都尔汗飞机场(中方大使馆调查256失事事件的人员就是在这个机场降落的);甚至可以大胆地飞往约半个小时航程外的乌兰巴托机场谋求安全着陆;按照256的剩油情况这也不是不可做到的事情。
然而256既没有飞往温都尔汗或者乌兰巴托寻找机场,也没有在最终迫降之前尽量用尽机上燃油(三叉戟没有紧急放油设施),而是选择了最不合情理的做法,机翼内侧油箱带着2.5吨燃油以机腹擦地方式在野外实行迫降!以三叉戟下机翼的设计特点,机翼内侧油箱与机腹几乎是在一个平面上,以机腹擦地着陆,机翼油箱不可避免地要摩擦到地面,因此只要油箱里有剩油,这种在野外以机腹擦地迫降的方法几乎可以说是100%要起火爆炸。然而潘景寅却不得不不采??种迫降还要危险的事态:256已经失去了继续飞行的能力!在仍然还有燃油的时候,256却不能飞了,也就意味着256发生了重大变故,这已经不是主动迫降,这种迫降说穿了实际上是坠机。
图为民航退役的三叉戟。注意机翼与机腹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在野外不用起落架迫降,不可避免的要使机翼摩擦到地面,从而引燃机翼内的剩余燃油。潘景寅不可能不知道带油迫降是自寻死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