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佐利克:中国在崛起中应承担更多全球责任 | (回到Blog入口) | 蒋经国迟疑不定 与邓小平的和解失之交臂 »

美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提出美中互动六大目标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四)

 

“人淡如菊”是一种平实内敛、拒绝傲气的心境。人淡如菊,要的是菊的内敛和朴实。生活中不缺少激情,但是每个人的激情都是一刹那的事,生活终将归于平淡, 人终将归于平淡,一如平实淡定的菊花。人淡如菊,不是淡的没有性格,没有特点,也不是“独傲秋霜幽菊开”的孤傲和清高。

 

: 2007-05-07 ▲◆★●■

 

北京告诉美国:不惜动用「反分裂法」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605805
 

美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提出美中互动六大目标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0783
 

台湾已部署天弓-2B弹道导弹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0791

 

印度民众确信比中国领先12年以上

http://topyl.com/content.php?fid=RMHT&id=2601949

 

陈诚与林彪:小委员长和副统帅!

http://news.phoenixtv.com/history/1/200705/0504_335_113261.shtml
 

于丹应该不应该向大众更正自己的“硬伤”?

http://localhost/blog/trackback.do?wlog_id=1178237737444859
 

俄罗斯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计划陷入困境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4-30/1612442390.html
 

美刊称:中国获得了B-2轰炸机隐形技术

http://blog.sina.com.cn/u/4be4aa8f010009jx
 

华府瞭望:中美对话群英聚会 台湾根本不存在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605890
 

美日删除有关“台海问题”原来另有花招!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WLWZ&id=2606149
 



北京告诉美国:不惜动用「反分裂法」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605805

    http://www.topyl.com 悠悠网 发表日期:2007-05-05: 中国时报刘屏/华府消息人士三日表示,北京告诉美国,中国视台湾某些人拟议的「第二共和宪法」为触及红线,将不惜动用「反分裂法」。这导致美日两国的外交、国防首长「二加二」会谈后,不再把台海列入「共同战略目标」。

    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在上(四)月访问华府,全程极为低调,没有任何公开活动。据了解,他和美国行政部门会谈时,全力着重於台湾某些人拟议的「第二共和」,没有讨论其他议题。他告诉美方,尽管台湾没有宣布独立,但是这个趋势令中方担忧。他并告诉美方,依照「反分裂法」第八条,如果「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北京当局可以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

    据指出,陈云林强调,「第二共和」被中国当局视为上述的「重大事变」,亦即中方视之为触及红线,所以希望美国发挥影响力,以台海和平为重,避免台湾朝这个方向走。

    这位人士表示,中国循不同途径向主要国家表达这个立场,所以陈云林在华府交涉,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藉访日之便,促请日方注意。显然美、日两国很重视中共这个立场,所以「二加二」后的共同声明略去了台海。换言之,美、日两国坚持台海和平的「政策」固然没有改变,但是如何确保此一政策目的,在「作法」上可以有弹性选择。

    消息人士表示,另一个指标是日本防卫大臣久间章生的谈话。久间在「二加二」之后,在华府智库传统基金会演说。他回答有关台海潜在风险的提问时,引用温家宝在日本的谈话,「温家宝说,除非台湾片面宣布独立,否则中国的政策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相信这也是美国的立场,日本也同意美国这个立场」。接着说,如果台海争端威胁到日本,日本将依法回应;「但如果情况并不影响日本的和平与安全,我很难想像日本如何直接涉入」。

    这位人士说,防卫大臣应该是态度最强硬的,却公开引用温家宝的谈话作为日本的政策基础,这说明日本认同北京当局的立场。

    台北驻美代表吴钊燮三日表示,美、日两国的台海政策没有任何改变,「二加二」安保会议共同声明也没有改变既存事实,台湾完全不必担心利益受损。

吴钊燮三日拜会国会议员后告诉媒体,过去的声明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就是「台海安定和平是美、日非常关心的项目」,今年说或不说,并没有改变太多事实。▲


美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提出美中互动六大目标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0783


     文章提供 于 2007-5-4: 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5月1日在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美中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的未来”听证会上作证时列举了美中互动六大目标,美国务院网站2日就此以《美中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为题作了报道。

  作为全球经济大国,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事件之一。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它在全球的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已远远超出亚太地区。

  美国承认并接受这些势态发展。我们的战略存在和双边联盟仍然是美国亚洲政策所不可动摇的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我提出美中双边互动的六大目标:

 ★ (1)维持东亚和平与稳定;

 ★ (2)维持中国与全球经济增长,并确保能源安全及环境保护;

 ★ (3)遏止危险武器和相关技术的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

 ★ (4)防止传染性疾病扩散,包括防止流感传播;

 ★ (5)针对人道主义危机,建立有效的国际反应机制;

 ★ (6)促进人权和宗教自由。

  要达成这六大目标,美国必须鼓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一个负责任的角色和稳定力量。这样的政策将产生很多好处。来源: 新华网 ▲


台湾已部署天弓-2B弹道导弹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0791



    文章提供 于 2007-5-5: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06年8月,台湾军方宣布设立“导弹司令部”,并在靠近大陆的外岛建立导弹发射阵地。而在这些阵地上部署的竟是“天弓2B”弹道导弹,该导弹由天弓2远程防空导弹发展而来,具有600公里的射程,可作为“反制”力量攻击大陆核电站。

    台军在2007年4月的“兵棋推演”过程中,动用了所谓“战略反制武器”,打击大陆纵深目标,这是历届“汉光”演习中前所未有的。随着台军设立“导弹司令部”,并在外岛部署由防空导弹改造而来的“天弓-IIB”近程地地导弹。“境外决战”已经绝不仅仅是台军空喊的口号了。

  中央社报道说,台军在“兵棋推演”中模拟以巡航导弹、短程地地导弹等“反制武器”对大陆沿海军事要地、重要城市发起攻击。模拟结果呈现双方战损严重,除两岸经济重创外,也引起国际经贸重创及恐慌。

  有分析指出,自陈水扁政府提出所谓“决战境外”的战略指导思想以来,台军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意图实现这一战略。在1995年,台湾中科院开始低调展开研发弹道导弹和攻击大陆的巡航导弹计划;2006年8月,台军公布了其最新版《国防报告书》,宣称设立“导弹司令部”,并在靠近大陆的外岛建立导弹发射阵地。

  分析指出,相对于指挥体制的建立和变更,导弹阵地的建设,台军可能装备的或即将装备的导弹武器更加引人关注。由于事关机密,事件本身又极其敏感,台军在其《国防报告书》中对导弹型号只字不提,仅以“特种飞弹”一词含混带过。之所以使用“特种飞弹”一词,是为了掩饰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已有一段时间的两种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雄风-IIE”攻陆巡航导弹和射程600公里的“天弓-IIB”地地导弹。

  虽然台军方对“天弓-IIB”一直遮遮掩掩,外间媒体几乎没有公布过任何照片,性能资料、作战使用等情况更是从未公开。不过,从通过一些零散的资料仍能根据经验进行类推,分析出该导弹的基本参数和技战术性能。

  “天弓-IIB”导弹是在“天弓-II”远程防空导弹基础上发展的,从台湾的导弹技术水准和近年来台湾进行相关实弹发射试验情况看,如没有获得美国的技术支持,“天弓-IIB”难以突破弹头和弹体分离的技术瓶颈。

  根据“天弓-IIB”性能和台军作战能力分析,一旦台海有事,“天弓-IIB”将作为其“先制”作战的第一波次打击力量,配合“雄风-IIE”巡航导弹使用,前者由于精度尚不足以攻击单个点目标,故主要对福建沿海地区的港口、码头、机场、交通枢纽或重兵集结地等重要面积型目标实施突击,后者由于采取了红外成像+雷达地形匹配等复合制导体制,则重点突击指控中心、雷达站、观通站、桥梁、等坚固点目标。

  此外,在台独分子战局难撑时,可以“天弓-IIB”作为“反制”力量对大陆城市、电厂、水坝、化工厂甚至核电站等目标实施攻击,以达到“威慑”目的。来源: 新文化网 ▲  



印度民众确信比中国领先12年以上
http://topyl.com/content.php?fid=RMHT&id=2601949


http://www.topyl.com 悠悠网 发表日期:2007-05-04:印度一家媒体引述一家社会调查和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该机构向全国15万各阶层发出的问卷,内容涉及工业,农业,科研,教育,航天,军事,以及对外情报等领域,回收的6万份答卷中,87.16%的受访者认为,在工业方面,印度比中国领先至少16年。

依据是:

★ 1、航空母舰,印度20年前就拥有,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艘。 

★ 2、汽车工业方面,印度有了自己的品牌,是100%印度产品;而中国现在还只能通过合资才能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 

★ 3、农业方面,印度的耕作技术领先中国8年,23.6%实现机械化。 

★ 4、科研教育方面,印度领先中国6年。印度有世界一流大学2所,印度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向国外派留学生就能够学到所需的知识,而中国每年要向国外派遣各个门类学科的留学生,因为中国并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 5、高科技领域,印度领先中国7年3个月,因为目前印度在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为40亿美元,而中国是20亿,就算印度只保持目前的水平,而让中国以每年10%的速度发展,40=20*1.1^N,求得N=7.27,算起来有7年3个月。 

★ 6、航天方面,只有21.3%的受访者认为两国相近,13%认为比中国领先2,61.7%认为只比中国落后9个月,4%认为印度落后20年以上。 

★ 7、对外情报方面,印度能连爆5颗原子弹而不被美国发现,而中国试射的DF-41道弹却被美日全程监视,领土问题又经常被美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搅得焦头烂额,被迫不断作出让步。 

★ 8、自我感觉方面,87%的受访者认为以印度人为傲,相比之下,中国不断有偷渡国外,可见,在这方面,中国还是比印度落后20年。... ▲


陈诚与林彪:小委员长和副统帅!
http://news.phoenixtv.com/history/1/200705/0504_335_113261.shtml


    2007年05月04日:历史常常会为人们塑造出相似的人或事,是巧合,抑或是故意的安排?

    陈诚与林彪,分属国共两党,其结局虽然有所不同,但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在各自的阵营中资历不深,相貌不出众,个头很矮小,却都做到了高位,没有出色的才能和特殊的功绩是不可想象的。

    两人都是南方人,陈诚为保定军校八期毕业,林彪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与他们同时代的同事相比,两人资历颇浅,在认识他们终生跟随的领袖以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家世,都是农村出来的乡下青年,带着出人头地的愿望出来求学,在军校的学习中,成绩平平,丝毫没有表现出有什么惊人的才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更无法让人预测出其飞黄腾达的命运。对比他们后来的巨大成功,以至于我们不能相信他们在学生时代却如此默默无闻的度过。

    是激荡的大时代,给了他们机会,使他们没有庸碌的度过一生,在革命的洪流里,他们不约而同投奔了一个地方——黄埔军校,这个革命的熔炉,是他们真正的起点,他们在这里曾经为共同的理想奋斗过,"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理想也曾经在他们心中怒潮澎湃,陈诚以上尉军衔任黄埔军校教官。在东征陈炯明的队伍,他又担任炮兵连长,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蒋介石的青睐。北伐军兴,林彪成为叶挺独立团的一名排长,为其铁血生涯之开始,大革命激起了他们蕴藏已久的激情,千里马从此踏上了征途,据说,有些人虽然表面平凡,但却极有主见,极有勇气,在平常的日子里,可能会被那些少年得志的才俊们所遮蔽,但是当沧海横流时方才显出英雄本色。陈诚与林彪在北伐中的表现都是非常勇敢的,作为中下级军官,他们随时有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却勇而无畏。

    北伐结束后,两人开始分道扬镳,就如同国共两党分道扬镳一样,从此,他们分别开始了奇迹般的晋升之路,在两三年之内,陈诚由营长晋升为十一师师长,在新军阀的内战中,为国民党屡建功勋,林彪也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从南昌起义时的连长晋升为红军主力军军长,火箭般的窜升还远没有结束,随后,陈诚娶了宋美龄的干女儿谭祥为妻,同时又晋升为王牌军十八军军长,自此,土木系初建规模(十一师与十八军合称土木系),林彪在同一时期晋升为红军第一主力,红一军团总指挥,成为年轻的“红军之鹰”。

    历史注定要让他们进行交锋,在草台冈一役中,陈诚的骨干十一师被林彪指挥部队打垮,陈诚痛惜不已,付出了被解职的代价,痛定思痛后,陈诚又成为剿共的先锋,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终于取得了战果,而林彪也随部队让城别走,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长征之路。

    抗日烽火使他们又会合了,两人对日本军国主义都很痛恨,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陈诚三十年代初曾去日本观操,日本军官出言不逊:“你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将军,你们中国的将军一定很容易当吧!” 陈诚对日本人的嘲笑反戈一击:“你们的天皇很年轻,看来你们日本的天皇也很容易当吧!”好个陈诚,真不愧我中华儿女!在抗日战场上,两人殊途同归,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内战的旋涡中,两人在东北战场上再次较量,但东北剿总司令却不敌东北野战军司令,陈诚又一次损兵折将,被撤去职务,在蒋介石的庇护下,被起用为台湾省主席,为国民党准备后路。在林彪的节节胜利之时,陈诚正在为国民党的撤退忙碌着。

    战争年代过去了,可是两人的晋升之路仍然没有停止,陈诚在台湾历任行政院长,副总统,国民党副总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林彪在海峡对面也走上同样的轨道,历任国务院副总理,共产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副统帅,毛泽东以下无出其右者,两人都达到了他们所能达到的最高峰,但是,不幸的是,他们都先于各自的领袖死去了,不同的是,一个死后哀荣备极,一个死后暴尸荒野。

    逝者已矣,他们都曾经是中华的优秀儿女,又基于政治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评价,再过一百年,一千年,他们仍然会是历史中的主角,任由后人评说不止。▲来源: 人民网(北京)


于丹应该不应该向大众更正自己的“硬伤”?
http://localhost/blog/trackback.do?wlog_id=1178237737444859

 
 
  于丹应该不应该向大众更正自己的“硬伤”?

    前一段“十博士反于丹”的声浪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在天涯发帖“倒于”,要求《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于丹对此的态度是:“十博士”对文化有使命感,而自己所讲的内容不一定每句都正确,意在提升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十博士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提出“下课”“公开道歉”之说,确实有些激烈色彩。继之而起的就是一本名为《解“毒”于丹》的图书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其主编便是“十博士”中的牵头人物徐晋如。在这本书中,徐晋如列出了于丹讲解中错误的地方。徐晋如称自己在书中所纠正的错误都是常识性错误,不存在其他解释。

    接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又于4月22日下午4点在中关村第三级书店举行《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周日新书发布会暨签售仪式。该书的作者有国学专业学者鄢圣华,有率先在网上批判于丹的“哲学乌鸦”黎明,有较早在网上给于丹纠错的“塞外李悦”,还有3月3日身穿“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文化衫出现在于丹签名售书现场的国学爱好者汤军,甚至还有于丹的学生。

    《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两本新书,分别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进行批判,以正本清源。本书紧扣孔子精神的核心“仁”来剖析“于丹红”现象以及这个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告诉读者什么才是庄子的真正境界,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孔子和庄子,从而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本书于4月22日下午4点在中关村第三级书店召开了新书发布会及作者签售,同时还有该书作者、诸多国学专家进行演讲座谈,与读者共同探讨于丹现象与论语、庄子的正确解读方法。

    看了这些消息,我翻阅了相关资料文献,感到于丹在讲述这些经典之作时,确实存在一些“硬伤”,它不属于学术思想观点上的不同认识,而是对原著内容解释中的曲解和误读,是属于常识性的“硬伤”。

    尽管我不同意十博士等人用此等激烈语言和过激行动来抨击驱赶于丹“下台”,“道歉”,但于丹也确实应该对这些“硬伤”向大众有个交代。既然她承认“自己所讲的内容不一定每句都正确,意在提升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那么,就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去诱导大众,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孔子”和“庄子”,而不仅仅是为“提升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而哗众取宠,实在有误导之嫌。

    要知道,大众中真正懂得孔子和庄子的人不是多数,如若误导了,即使提起了他们的关注,岂不是以讹传讹得更广泛吗?你可以对传统文化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可以阐发自己独特的思想观点,可以融入自己的当代意识,可以将自己的生命体验的主体介入现代意识中,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去解说,你可以思想飞扬,你可以将自己的丰富相象插上翅膀,但是你要对你的“硬伤”负责,对你的宣传对象负责,才会真正达到宣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


俄罗斯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计划陷入困境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4-30/1612442390.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据俄新社网站2007年4月27日报道】 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罗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计划给与高度重视,但该计划仍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

  ▲ 数量与老化问题

  俄罗斯任务控制中心称目前GLONASS系统19颗在轨卫星中只有12颗处于运转状态。未来可能会有4颗在轨卫星开始工作,使GLONASS星座达到16颗卫星。但是,这些卫星中只有7颗是Uragan-M改进型卫星,而其他的都达到或接近服务寿命终结。很有可能在2008年末,所有的陈旧卫星都停止运转。

  基于这种情况,俄罗斯不得不在2009年末之前发射17颗卫星。制定所需的发射时间表将是一项令人难以想象的任务。卫星发射只是问题之一,此外,卫星投入使用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2006年12月发射的三颗卫星中,至今还有一颗未投入运转。一些卫星发射八个月之后就开始运转。

  ▲ 系统运行

  根据总统的指示,全部24颗格罗纳斯卫星需要在2009年之前部署完毕。因此,老卫星需要不时关闭来延长服务寿命,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向上汇报系统已经准备完毕。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系统能够毫无故障的运行。也无法确定GLONASS系统是否能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一些没有备用卫星的GLONASS卫星,为了保全,正在逐步减少功能。实际上,这些系统自1995年起就没有完全运转,因此也没有覆盖全球的能力。

  拥有18颗卫星的GLONASS系统只能确保不间断的舰船和飞机交通需求,其他用户则不得不等待两小时或更长时间。因此,未来5~10年间,GLONASS很难在由GPS统治的俄罗斯导航服务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俄罗斯5000架飞机中,只有1200架装备了导航仪器,其中92%为GPS接受器,装备GLONASS接收器的仅占8%。

  ▲ 研制新型卫星

  俄罗斯还有发射首批Uragan-K卫星的计划,即在2009~2010年间改进不密封Express-1000太空平台。每颗Uragan-K卫星开通三个频道(其中之一为民用用户服务),将确保导航的可靠性和精确度。Uragan-M卫星比以往卫星轻一半以上。这意味着新的中级“联盟”-2火箭可以从普列谢茨克航天中心一次发射两颗Uragan-M卫星,而无需使用重型“质子”火箭。俄罗斯有在2025年前,发射27颗Uragan-K卫星入轨并开始运转的计划。

  未来将有更多先进卫星导航系统使用Uragan-KM卫星,卫星其规格正在制定中。飞行试验将于2015年开始。

 俄罗斯任务控制中心称目前GLONASS系统19颗在轨卫星中只有12颗处于运转状态。未来可能会有4颗在轨卫星开始工作,使GLONASS星座达到16颗卫星。但是,这些卫星中只有7颗是Uragan-M改进型卫星,而其他的都达到或接近服务寿命终结。很有可能在2008年末,所有的陈旧卫星都停止运转。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侯丹 许红英) ▲


美刊称:中国获得了B-2轰炸机隐形技术
http://blog.sina.com.cn/u/4be4aa8f010009jx


    2007-04-30 美国檀香山大陪审团日前以向中国、以色列等国家出售军事机密为名,对前美军工程师戈瓦迪亚提起诉讼。《华盛顿时报》23日报道称,B-2轰炸机是美国对付中国的一件重要武器。中国从戈瓦迪亚手中获得了机密的B-2轰炸机隐形技术,有可能对其进行仿制或研发出应对措施。对此,中国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军方的隐形轰炸机技术并不落后,《华盛顿时报》的说法别有用心。

  《华盛顿时报》报道称,现年62岁的印裔美国人戈瓦迪亚共遭18项指控,其中包括他在美国国防巨头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任工程师期间,向外国出售最高军事机密。该公司正是B-2隐形轰炸机的设计者。他还被控向以色列、德国和瑞士连续发送注有“机密”和“最高机密”字样的电子邮件。作为参与B-2隐形轰炸机一个绝密研发项目的主要工程师之一,戈瓦迪亚早在去年11月就因出售相关技术遭起诉。这次如果被判罪名成立,他有可能被处以死刑。

  调查人员在戈瓦迪亚家中的电脑里发现了一份文件,而获得该文件将有助于外国军方以防空导弹或其他防空武器对美军进行反击。法庭文件显示,戈瓦迪亚曾向8个国家出卖军事机密,据称他因此获得了约200万美元的报酬。面对种种指控,戈瓦迪亚坚称自己无罪。他的儿子也向当地媒体表示,针对他父亲的指控纯属子虚乌有。

  对这一“惊人”消息,以色列国防部未做评价,而瑞士的《事实》周刊23日对这一间谍案报道说,美政府认为,戈瓦迪亚向欧洲航空防务与空间公司(EADS)和以色列军工局出售了隐形技术,而交易都是通过瑞士银行转账进行的。此外,他还把秘密文件提供给瑞士方面。美方称,一份标有“高级机密”字样、与美防务系统有关的信息被传真给了瑞士方面。这份传真于2002年10月到了瑞士国防部一位名字叫安顿、姓氏字母开头为“B”的官员手中,而该官员正负责研制最新空中武器技术。但瑞士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瑞士国防部的官员表示,“我们确定国防部的那位官员与戈瓦迪亚先生没有任何联系。”

  《华盛顿时报》的报道也将中国扯入了这一案件,事实上,披露这一消息的军事记者比尔•格茨极端保守,对中国素来怀有偏见,主要关注中国在美国的所谓间谍活动、中国军力增长和台湾问题。不久前他刚出版了一本名为《敌人:美国的敌人如何偷窃重大机密,而美国又是如何让这种事情发生?》的新书。当时《华盛顿时报》曾连续3天在头版刊登内容摘要。

  这次的“戈瓦迪亚事件”是继今年早些时候,洛杉矶的两位华裔兄弟因涉嫌向中国泄露海军战舰及武器情报被捕后,发生的第二起所谓“间谍事件”。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军事科技与装备专家李大光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戈瓦迪亚事件”让人想起以前的李文和案。事实上,中国军方已在发展隐形轰炸机技术,虽然目前技术水平还不如美国,但与俄罗斯、欧盟国家已相差无几,只是在材质和加工工艺上落后一些,因此没有必要窃取美国技术。这起事件看来又是美国右翼别有用心的炒作,不足为信。▲


华府瞭望:中美对话群英聚会 台湾根本不存在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605890


    http://www.topyl.com 悠悠网 发表日期:2007-05-05: 中国时报记者傅建中今天发自华府的报道说,本月下旬美国和中国大陆将在华府召开“战略经济对话”(英文简称SED)。这是由于中国崛起,美中之间的经贸议题日增,去年十二月起开始,大约每半年举行一次的对话。

  为了配合这次的SED,华府着名的“国际经济研究所”(IIE),在二日举行会议,同时公布了本年度IIE所作关于中国整个政经社会现况评估报告(英文书名The China Balance Sheet),主题演说人是前副国务卿佐立克。

  现任纽约高盛投资公司副总裁的佐立克的讲题是“从上海公报到负责任的合伙人”。左氏指出三十五年前美中签定上海公报时,双方的经贸关系几乎是零,而到今天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就已超过二千亿美元,这巨大的变化可说是空前的。

  佐立克说,今天美中有共同的利益,也要分担合伙人(stakeholders)的利害,然后从“经济政策、韩国、伊朗.苏丹、能源安全”五个子题讨论了双方的关系。

  紧接着的是现任政部长鲍尔森,出任财长前,鲍氏是高盛投资公司的总裁兼执行长,是华尔街首屈一指的中国财经专家,本月底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将由他和中国的代表团长、副总理吴仪主谈。

  佐立克、鲍尔森之外,近年在美中关系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前美国贸易代表席尔斯(CarlaHills),全程出席了整天的会议,席尔斯是历年来唯一访问过台湾的贸易代表(一九九二年)。

  美国三位前驻北京大使罗德、李洁明、芮效俭(排名按担任大使的先后次序)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他们三人和中国的关系可说是源远流长,罗德的太太包柏漪是中国人,李、芮均生长中国,先后在上海的美国学校同学。像李、芮这样背景的美国外交官近年已凋零殆尽,今后将成绝响。

  前白宫国家安全会议资深亚洲主任李侃如,也从他任教的密西根大学专程来华府参加会议,并担任能源组的评论员,李洁明和芮效俭则是社会与政治组的评论员。

  学界人士如何汉理(前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现为亚洲协会访问学者)、拉迪(中国经济专家)、季北慈(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讲座研究员),也都分别担任主持或演讲人。

  刚从北京访问归来的米德伟(现任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是此次会议的要角之一,The China Balance Sheet报告里共有他执笔的三篇论文,分别是“中国与发展中的世界”、“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印度”,这位前五角大厦官员是台湾女婿(台视记者李弘敏的丈夫)。

  整天的会议未见台北驻美代表处有人在场,令人感到诧异。相对的,中国大陆大使馆则派了好几名官员与会。台湾新任的台北贸易谈判代表邓振中离开华府前,一直以不能参加此次的会议为憾,想不到驻美代表处竟无人弥补他的遗憾。

  事实上,整个会议过程予人的感觉是台湾根本不存在,美中之间的“战略经济对话”,无论是战略或是经济,都应该是和台湾息息相关的,而今竟自绝于外,台湾的“锁国”政策及边缘化不言而喻。▲

 

 

发表一个评论

(如果你此前从未在此 Blog 上发表过评论,则你的评论必须在 Blog 主人验证后才能显示,请你耐心等候。)

关于

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May 07, 2007 08:05 AM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

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佐利克:中国在崛起中应承担更多全球责任

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蒋经国迟疑不定 与邓小平的和解失之交臂

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 Blog 中的日记遵循以下授权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授权.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