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 :2006-8-31
(01):★ 美 国 在 台 海 冲 突 中 的 反 应 时 间 有 多 快 ? ★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dljl/taiwan/bbs/11046707/20060828/13575838.html
(02):★ 台 对 大 陆 间 谍 战 陷 困 局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1275940855808/20060829/875006.shtml
(03):★ 我 军 保 护 高 级 领 导 人 的 8341 部 队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904789&typeid=14
(04):★ 滴水洞是毛泽东心中永远的“圣地” (一) ★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83927981700939776/20060828/874173.shtml
(05):★ 滴水洞是毛泽东心中永远的“圣地” (二) ★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83927981700939776/20060828/874173.shtml
(06):★ 滴水洞是毛泽东心中永远的“圣地” (三) ★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83927981700939776/20060828/874173.shtml
(07):★ 2006 全 球 综 合 国 力 TOP 15 排 行 ★
http://www.ddhw.com/listo.aspx?topic_id=5&msg_id=6503&level_string=0&page=1
(08):★ 解 放 军 战 术 演 习 七 大 弊 病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9741
(09):★ 中国外交战略从和平崛起转向和谐世界 ★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59&kindid=0&docid=100197487
(10):★ 解放军如何攻台?台军方报告评估先夺澎湖 ★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3&kindid=12&docid=100198146
★ 2006 全 球 综 合 国 力 TOP 15 排 行 ★
http://www.ddhw.com/listo.aspx?topic_id=5&msg_id=6503&level_string=0&page=1
排 名 国 名 经济力 科技力 军事力 资源力 社会发展 政府调控 外交力 年增长率 综合国力
1 美国 3251 1718 2249 547 559 185 131 0.43% 8639
2 日本 2158 1111 806 226 416 169 100 0.26% 4986
3 法国 1588 994 814 201 419 184 119 0.31% 4319
4 英国 1602 856 830 217 400 171 112 0.75% 4188
5 德国 1762 854 623 191 419 184 107 0.48% 4139
6 中国 1321 312 508 483 245 133 116 2.98% 3119
7 俄罗斯 598 504 863 521 332 157 118 2.20% 3092
8 加拿大 836 227 176 532 423 174 99 1.92% 2467
9 意大利 743 252 227 228 397 161 97 1.97% 2106
10 澳大利亚 554 147 130 375 410 148 89 2.56% 1852
11 巴西 551 211 169 382 253 110 85 2.21% 1762
12 西班牙 621 157 114 209 364 124 85 2.08% 1674
13 印度 588 176 170 334 189 104 87 1.79% 1650
14 韩国 531 117 96 177 360 115 87 2.05% 1483
15 墨西哥 444 97 100 299 182 100 90 2.74% 1312
★ 解 放 军 战 术 演 习 七 大 弊 病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9741
▲一忌方案“原始”化 战术演习,是对战术发展前沿的追踪,应结合训练指示和本单位的实际,有创新地拟制演练主方案和备用方案,而不应翻出往年的演练方案修修改改,更不能直接用往年的旧方案搞演练。这样做不仅失去了用新课题进行演练的机会,更致命的是弱化了战时履行多种作战任务的能力。
▲二忌程序套路化 如果一味将教范程序细化,甚至具体到每个时节、每个人员该做什么,然后再编成具体套路,形成规范“教案”,在演练中照搬照套,甚至年年重复延续,那么,就背离了“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用兵法则。“活”是战术训练的灵魂。把训练程序套路化,必将导致训练方法的简单化和组训形式的僵化,使参演官兵形成“教条式”的惯性思维,进而扼杀战法创新的活力。
▲三忌“蓝军”低能化 敌情设置过于简单,把对手的作战能力设想的过低,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演练,“指到哪就能看到哪,看到哪就能打到哪,打到哪就能胜到哪”,这种“屡战屡胜”的演练,缺乏悬念和针对性,使参演官兵对抗意识削弱,敌情观念淡化,杀敌锐气降低。训练过程与结果均缺乏科学的参照价值,不利于深化一体化联合战法研练,更谈不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把对手研究透,探寻出新的管用的战法。
▲四忌装备老旧化 有些部队有了新装备后,不会用、不敢用、舍不得用,把技术含量较高的新装备锁入库房、车场,多数时间还是用效能较低、已被淘汰的旧装备进行训练。虽然有时也把新装备从库房、车场中拉出来“亮相”,那也是在上级年度训练工作指示的压力下,或上级领导机关来检查指导工作时,让新装备走出库房晒晒太阳、撑撑门面。这实际上是“安全第一、训练第二”的消极训练思想在作怪。后果必然是新装备永远是新装备,不能形成更高层次的战斗力。
▲五忌场地固定化 地形是演练战术的依托,如果长期在同一块地形上进行演练,就可能使参演官兵闭着眼睛都知道目标会在哪里出现,会在什么地方显示什么情况。这种“丘壑在胸”、 “战场透明”的演练方式,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数年不变换训练场地的训练方法,类似于“圈地养家兔”,不利于提高参演官兵的快速应变能力,难以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六忌动作操场化 战术演练中,不宜过分强调操场上的正规模式,一律用操场训练的标准规范“战场”动作。比如,开进时不管是在高速公路还是在沙土路上,要求一样的速度,一样的间隔;人员洗消时动作整齐划一,接敌时步调一致,疏散时保持相对规则的队形……战术动作,应该主要依据地形和当时的敌情而定,以最大限度地隐蔽自己、发扬火力、提高作战时效性为基本原则。“中看”不“中用”的操场化动作,必然淡化联合战术演练所需要的“战场”氛围,使参演官兵难以进入角色、进入情况,演练的逼真度和实战性也会大打折扣。
▲七忌结果雷同化 有种年年演习,年年都能把红旗在规定的时间内插上蓝军纵深要地的顶端的演练,已经越来越引起反感。稍有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从来就没有常胜之军。所谓的常胜是在多次失败后磨练出来的。演习结果长期雷同,只能削弱官兵战时承受作战失败的心理能力,削弱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 来源: 解放军报
★ 中国外交战略从和平崛起转向和谐世界 ★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59&kindid=0&docid=100197487
2005年4月,胡锦涛参加亚非峰会,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中评社香港讯/韩国《朝鲜日报》8月25日载文《中国外交战略从和平崛起变为建立和谐世界》,摘要如下:
23日,中国国家领导人作为新的外交战略概念提出了“和谐世界”。中国《人民日报》23日报导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说:“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贡献。”国家最高领导层的9名政治局常务委员和党、政、军主要领导出席了当天的会议。
胡锦涛等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把作为内治领域国政理念提出的“和谐社会”概念扩展为对外战略,强调建设“和谐世界”。
中国专家们分析说,“和谐世界”既是对西方国家提出的“中国威胁论”的应对,同时还是一种战略概念,包含着中国领导层要更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秩序的意志。
“韬光养晦”是指暂时藏起锋芒,在黑暗中默默培养实力。这是在内部要致力于培养国家力量的消极的对外战略。“和平崛起”意味着要对国际社会说出自己的声音。而这次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是在应对中国威胁论的同时灵活建立世界秩序的积极的外交战略概念。其中还有要牵制美国单边主义的味道。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当天的社论中主张:“对侵犯中国主权、安全、利益的行为和破坏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行为,将坚持原则,坚决与之做斗争。” ▲
★ 解放军如何攻台?台军方报告评估先夺澎湖 ★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3&kindid=12&docid=100198146
2006-08-29: 台湾“国防部”表示,解放军未来可能采占夺金马外岛的岛屿攻略,或是夺取澎湖群岛,作为后续攻台作战之中继及基础的越岛攻略。
中评社香港8月29日电/台湾“国防部”今天公布二00六年“国防”报告书,书中评估,解放军在二00八年前如对台发动瘫痪战或攻略战,将面临诸多主、客观因素限制,采取威慑战可能性较高;但二00八至二0一0年后,若两岸军力对比持续失衡,将有利解放军采取威慑、瘫痪、攻略战融合并用的行动模式。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报告宣称,解放军未来攻台将采“损小、效高、快打、速决”的战役行动。攻台战力可能出现多维攻击模式、全程资电瘫痪、远距精准打击、速战速决致胜等特性,并采威慑战、瘫痪战及攻略战三类各种可能手段。
台湾“国防部”在报告中说,大陆攻台将结合其整体政、经、军、心及外交潜力,大量运用各类高新武器,配合正规军事攻击及非正规渗透摧毁等手段互用,对台方实施多面向、多层次打击,以不对称、非线性等作战方式,迅速瓦解或瘫痪台湾防御战略态势,以主导战局,尽速获取决定性战果。
报告并评估,大陆启战前及亘战役全程,可利用卫星、网军及信息作战部队,对全台发动资电作战,打击台方电脑网路设施、扰乱作战部署与后勤设施,破坏民间交通、电力、通讯与金融网络,制造台湾社会混乱与恐慌。另外,可能使用电磁脉冲武器,直接瘫痪台方C4ISR系统,彻底掌控台海制电磁权。
台湾“国防部”并表示,解放军在绪战中即可能大量使用战术导弹、巡弋导弹、反辐射导弹、无人导行攻击载具及空军兵力,快速突穿台海防御纵深,攻击我方政经中枢、军事基地、机场、港口、后勤补给设施、雷达侦搜系统、指管通情中心等重要政军目标,迅速削弱台湾防卫力量,迫使台方战力陷于瘫痪或崩溃。
此外,台湾“国防部”也评估,解放军可能会以数量优势的战术导弹、巡弋导弹及海空兵力,远距精确打击我方重要军事设施及兵力部署重心,迅速歼灭台方海空军主力,并瘫痪整体地面防卫战力。继取得海空优势后,并用特攻突击、空机降、两栖登陆、海空运输等方式,快速投入大量兵力,夺取我方政经重要节点,达成远战速胜、首战决胜的战略目标。
报告说,解放军为遂行威慑战,打击台方意志,可能采大军演训施压、网路电子干扰、机舰海空挑衅、局部封锁胁迫、全面封锁窒息,使台方窒息求和。
在瘫痪战的手段方面,台湾“国防部”表示,则可能藉由网路信息作战、饱和导弹攻击、联合精准打击、特战袭控中枢等内外夹击方式,瘫痪、控制台方政经中枢,迅速瓦解台方政府决策机制与反应能力,以达成其速战速决目标。
至于具闪击、震慑、高强度、大规模杀伤等特质的攻略战,解放军为完成实兵攻略占领的目标,报告指出,将采占夺金马外岛的岛屿攻略,或是夺取澎湖群岛,作为后续攻台作战之中继及基础的越岛攻略,最后则直接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一举进攻台湾本岛。▲
★ 美 国 在 台 海 冲 突 中 的 反 应 时 间 有 多 快 ? ★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dljl/taiwan/bbs/11046707/20060828/13575838.html
因为美国的力量大,中国攻台的最佳方案是快攻。就是不等美国的实质援助赶到,就实现快速登陆,几天内就将台湾实质占领。这样美国就可能不参战或不会大规模参战。武力统一的代价就比较小。可美国在台海的反应速度能有多快?如果美国的参战速度快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打乱中国快速登陆的步调,从而导致作战整个失败。所以美国在台海的反应速度是制定攻台方案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假定中国实现了突然袭击。就是说美国的反应要从中国开始作战时开始。(当然,如果美国有准备,中国可以不动,等待时机。)
▲一. 法律时间:
美国的法律规定:总统对外采取军事行动必须经过议会批准。就是说议会没有开会决议授权之前总统只能调动军队而不能下令开火。所以议会决议之前,美国处于绝对的不参战阶段。议会最快多少时间可以做出决策呢?如果开战时间选在假日,议员们很多都出去游玩了。这样议会紧急招回几百个议员大约需10个小时。从开战到议会决定开始召回议员也要6个小时。然后是辩论表决,至少也要4个小时。所以说因为法律的因素,美国总统至少需要20个小时才有可能发布开火命令。而从发布开火命令到实际开火还需要准备出发等时间,所以说美国最快的反映是最少要在开战后24小时才能实际上开火。这个估计误差大约在4小时以内。而这时议会决定的参战程度只能是以常规力量保卫台湾而不可能一开始就决定攻击大陆本土。
▲二. 一艘航母的集结时间。
美国军队虽然在远东有许多兵力。可美国到底是世界霸主,军队需要全球部署。所以在一定时间内,美国也只能以远东部署的航空兵力参战。美国在西太平洋部署的兵力大约有冲绳的陆基飞机240架,关岛的是战略轰炸机。不会参加前线战斗。航母在日本有一艘,在夏威夷有一艘。日本的航母最快可以在8小时出动。以时速32节算,16小时可以走800公里。就是说距离台湾还有1200多里。还不能参战。如果考虑到途中有中国的潜艇。可能实际的速度还要慢得多。这样看来这艘航母最快也要在开战后的36小时才能实际。参战。也就是说开战24小时,美军只能用冲绳的200多架陆基飞机参战。可如果这时仅用陆基飞机参战,大陆必定要用导弹攻击美国冲绳机场,结果陆基飞机的参战效果必定要大打折扣。就算加上这一艘航母的兵力。兵力也增加得很有限,何况一艘航母力量不足,很容易没中国击沉。所以美国不等航母军力集结完毕就参战的可能是很小的。就算美国强行参战,所起效果也十分有限。
▲三. 两艘航母的集结时间
夏威夷的航距离台湾约4500公里。二战时日本出动航母攻击夏威夷走了一个星期。就算美国紧急出动。夏威夷的航母要到达台湾也最少要五天。就是说美军在开战第五天大概可以集结陆基飞机250架,两艘航母的舰载作战飞机大约120架。共360架。从这个力量从数量看是不小。可是这个力量有几个重要弱点。
1. 陆基飞机的机场容易遭到中国导弹的打击。
2. 两艘航母可能会遭到中国潜艇飞机和弹道导弹联合的打击。其战斗力也必定要大打折扣。所以这时候美国是否会不等其他航母赶到就下决心参战,是很可疑的。就是参战的话,可能这几艘航母和陆基机场也可能都会被催毁。
▲四. 具备大打能力的时间
如果要等到美国集结到六艘以上的航母力量,其他方面也准备完毕而能同中国来一次大战。那最快也要等到开战七天以后了。这时候中国可能已经解决了台军主力。美国就是干预也没有用了。所以美国在台军汉光演习中,要求台军必须独立作战14天,才能等到美军的实质援助的到来。
根据这个分析。中国开战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呢?
一. 要建成毁灭美国一次的对美二次核打击能力,以保证美国不能对中国搞核讹诈。
二. 要建立足够多的对准美国冲绳基地的常规导弹,以防备美国在开战24小时就用冲绳空军参战。并及早宣布,如果美国用冲绳空军参战台海,中国就要用导弹打击美冲绳基地。
三. 要建成用潜艇,飞机和导弹三位一体的打击航母的力量,以防备美国一开始就用两艘航母参战。并及早宣布:如果美国用航母参战,航母本身就要遭到中国的打击。
四. 要建立对准并足够毁灭美国关岛和日本基地的携带战术核武器的导弹,一防备美国用战略轰炸机对我本土基地进行常规轰炸。并及早宣布:如果外部力量对我国本土基地和工业基地实行常规战略轰炸。中国必定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攻击其飞机的出发机场
五. 登陆工作一定要快。24小时内要登陆50万陆军(连同重武器)这样美国就没有打击登陆船队的机会。上了陆的陆军有防空导弹的保护,就不那么怕空军打击。做到这一点的办法是:
1.开战后在火力准备的同时登陆兵就立刻开始航渡
2.用大量小型高速登陆工具搞岸对岸的直接航渡,以防航渡过程中损失过大。
3.用大量直升机(5000架)搞垂直登陆。 并辅以伞兵空降
4.对登陆场,搞快速偷袭。
六. 上陆后,迅速穿插,打乱台军防御系统。对台军实行分割包围。七天内奠定大局。
七. 对台军多搞一点政治宣传工作,争取减少台军的拼死抵抗。
做到以上几点,中国就可以实际上攻台而不用同美国发生生死大战。▲
★ 台 对 大 陆 间 谍 战 陷 困 局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1275940855808/20060829/875006.shtml
2006年08月29日: 8月7日,法新社传出消息,大陆国家社保基金办公厅主任佟达宁被揭发充当台湾间谍,事情败露,已于今年4月被处死。事件发生后,由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王刚亲自挂帅,在全国党政机关发动一场规模庞大的保密教育运动。这是继1990年代解放军少将刘连昆台谍案后,又一重大台谍案。
据报道,大陆还把佟达宁的案情拍成保密教育片《佟达宁间谍窃密案》,从6月份开始组织全国副处级以上官员观看。该片指佟达宁“背弃共产主义信念,与台湾间谍沆瀣一气,出卖大量秘密文件和国家机密”。各单位同时组织学习王刚在国家保密会议上的讲话。
一段时间以来,表面上沉寂多时的两岸间谍战又回到公众的视野中。而台湾情报组织在这场竞赛中已呈现且战且退之势。
▲台湾情报人员被捕
7月底台湾媒体报道,2名台湾军情局上校情报官在越南被大陆国安单位逮捕,押送大陆,顿时两岸间敏感的情报神经再度紧绷,也使得这场从1949年就开打的两岸情报战又浮上台面。
台湾这两名上校情报官分别为军情局四处副处长朱恭训上校和组长许昌国上校,他们两人是在5月26日于中越边境,遭大陆国安单位人员捕获后押送大陆。
自台湾军情局前任局长薛石民(现任国安局长)时代开始,台湾方面就已不再指派情报人员到中国大陆搜集情报,此次竟派出两名上校级情报官令人吃惊。
台湾媒体报道,朱、许二人此行,是军情局相关官员为了在军情局新局长沈世籍上任后抢功,而派出的一项任务。这项任务由副局长郭荣长出面力保,朱、许二人以“自行签派、专情派遣”的方式赴越南,不料竟失事被捕。
由于朱、许两人出发前,并未向“国安局”报备详情,甚至也未向局长沈世籍说明细节,因此事发后引发“国安局”与军情局彼此不快,以及军情局情干班与陆官班的内部矛盾,甚至还会影响军情局内部人事安排,所以一场台湾军情界的风暴正在蕴酿。
▲两岸开放情报战再掀高潮
过去两岸处于对抗的时代,台谍要进入大陆不是从空中跳伞,就是从海边渗透,不然就是从港澳地区进入;但从1980年代大陆改革开放和台湾开放赴大陆探视后,两岸交流日趋频繁,使得两岸谍报活动再掀高潮。
台谍通过探亲、投资等名义进入大陆搜集情报。但到了1989年时,台湾情治单位也发现,有长期潜伏台湾的大陆间谍,利用返乡探亲机会,返回大陆接受再训练与任务指令,又回台湾活动。
另外,大陆间谍也利用偷渡方式大量渗透台湾。1993年,台湾“国安局长”宋心濂就曾在“立法院国防委员会”中表示,中共潜伏在台人员且身分不明者,估算有上千人。1995年台湾“国安局”和调查局要求修改“通讯监察法”,以便监听两岸往来的电话。
但台湾情治单位强调,大陆间谍正大量渗透台湾之际,也同步加强对大陆的情报工作。尤其是前军情局长殷宗文在1989年后强化“进入大陆、建立据点”的活动,一场两岸情报战已在引爆边缘。
▲台湾“少康项目”的挫败
1997年2月27日,台湾调查局逮捕双面间谍吴道明及张禄中之后,台湾“国安局”香港组组长余国旋突然失踪,没多久“国安局”就发现整个港澳组“消失”了,也就是被中共“吃掉”了。
“国安局”后来追查出境纪录,才发现吴道明、张禄中被捕当天,余国旋突然离境。这名在“国安局”里阶层不低的情报官员,应已被大陆国安单位吸收运用。“国安局”事后分析,大陆国安部门应该早已掌握台湾的港澳情报网,只是一直没有动手而已。吴道明被捕之后,逼得大陆不得不紧急“收网”,台湾港澳情报网就此瓦解。
瓦解台湾港澳情报网后,大陆接连办了几件台谍大案。1998年3月逮捕了被控为军情局搜集情报的台商寇健明等4人,并于1999年破获1949年以来最大的台谍案,涉案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长刘连昆,以及军械部大校劭正忠,被指收受台湾给予的情报酬劳美金160万元,随即被判死刑并注药处死。涉案的其他20多名大陆人士,包括刘、劭的儿子等军人,案发一个月内均已发监执行,但大陆未对外公布。大陆国安单位并在当年4月到7月短短3个月间,大动作“收网”,一举逮捕10余名台谍。
台湾军情局“少康项目”最重要的线人刘连昆身份曝光被捕,虽然过去有人说是肇因于前“总统”李登辉的“哑弹论”、“十八套剧本说”。然而“国安局”了解内情人士透露,其实和军情局内部人事倾轧、争功,过度利用刘连昆的关系更大。刘连昆为台湾工作的7年间,许多台湾军情局官员,包括前局长殷宗文等,因刘连昆提供的珍贵情报,获得高额奖金、升官,甚至高层宠信。
为了争取绩效,舍不得放弃“大鱼”,是情报工作的兵家大忌。台湾不断利用高额工作奖金,引诱刘连昆继续冒险。甚至还有台情报官员鼓励刘提供大陆的原始文件,因为和复印件比起来,真本可以让经办官员和刘连昆同获5倍以上的奖金。由于人人想分这杯“肥羹”,变得多人经手刘案,最终东窗事发。台湾军情局虽在刘被捕后,成立“运通项目”检讨,并撤换至少一名少将级主管,但仍难弥补巨大损失。
▲台湾缩减对大陆情报工作
台湾在情报战的重大挫败,还不止“少康项目”。刘连昆被捕处死后,接着军情局前驻香港站站长叶炳南,甫卸职即私自访厦门被拘捕,迫使军情局大量撤回广东、福建工作人员。
2000年,“国安局”少将处长潘希贤,在退役后返乡探亲后被扣。台湾国安单位认为,这3大案可能让敌后名单曝光,紧急撤回在大陆重要干部100多人,造成大陆重要情报资料更难取得,还曾引起陈水扁的抱怨和质疑。
于是在2001年底,台情报部门又主动检讨,分别裁减不适的组织和人员,删除力有未逮的项目,改成加强电子侦察、卫星影像分析。
此外,台湾“国安”情报单位还决定停止或减缩6项重要且具有侵略性的项目计划。这6个项目分别是“夏阳”、“黎明”、“先基”、“晨曦”、“春风”、“复华”计划,部分是情报单位策划下执行多年,部分是近年才积极推动的工作。
其中,“夏阳”和“黎明”计划最具战略意义。“夏阳”计划系针对大陆90处战略目标积极发展情报组织,其中20处订为优先、一级发展目标,除北京、天津、沈阳、南京、广州等大城市外,尚包括芜湖、湛江等大陆重要海、空军基地。
“黎明”计划是选择大陆东南沿海19处地点,包括舟山、汕头、厦门等,一旦两岸冲突,作为台湾特种突击的作战目标。
“先基”计划是一旦两岸关系紧张时,预先渗透大陆的地区,原则在沿海各省的60个目标区。“晨曦”计划是一旦两岸有事,如何将台在大陆情报单位组织转换成具有“实际行动能力”的组织。
“春风”计划是策反大陆内部的反抗组织,包括解放军、宗教人士、少数民族等。
“复华”计划是派遣情报人员的项目计划。
▲抄短线用台商
其实台湾军情局在大陆情报工作的挫败,自己要负大半责任。主要是因台湾军情局长调动频繁,加上重视“即效”——也就是急功近利地抄短线。由于训练不及,只能“就地取材”,利用大陆经商的台商人脉,吸收大陆军方或政界干部作为情报来源。代价以机密等级来分,从舆论、商务信息到军事基地分布,共分为五级,“极机密”案,一次奖金可得1到3万美金。
对台商身份的兼职间谍,情报部门只给予一个月的训练时间。军情局在初步接触后,有意愿的台商,便直接在“国安局”内上课,课程包括数据分类、讯问技巧、基本防身术以及任务失败的后路安排等。“现成”的台商多半匆促上阵,因此也频传乌龙事件。曾有一名驻东北的台商,在领取80万元美金酬劳后,整日玩乐,对情报工作敷衍了事,因此在回到台北后,遭到军情局控告“违约”。而台商寇健明在被捕时,口袋中甚至还带着“台商情报搜集工作要点”的文件,可见整个训练过程之粗糙。
2003年底,陈水扁为了推动防御性公投,公开大陆针对台湾的496枚导弹的部署细节,那时在岛内引发了“‘总统’是否泄密”的争议。
没多久,大陆国安单位就用行动告诉台湾民众答案,即大举逮捕台谍。但也有人认为,是因之前台湾情治单位连续破获“中科院”与军情局4起大陆间谍案,大陆国安单位才有此报复之举。
因当时被逮捕的台谍中很多是台商,被捕台商家属四处陈情,使台湾“政府”感受到极大压力,也使时任台“国防部长”的汤曜明下令军情局,不可以再随意用台商搜集情报,以免衍生后遗症。
▲刘广智案重创台两岸情报圈
2004年2月,台湾情报工作再度受到重挫。大陆国安部破获台湾军情局五处一组上校李运溥情报网,瓦解“吴戴维、蓝天、白云、陈志汉”4个情报组。
李运溥任务代号为“南华项目”,以经营“南京实力克医学研究咨询部”为名,在南京工作多年,搜集江西乐平解放军导弹部队部署情报、南京军区和东海舰队机密绩效卓著;而且成功渗入中共军方内部,在大陆军方内部建立“陈志汉情报组”,最大成果就是吸收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院长刘广智少将。
刘广智案是中共刘连昆案后,解放军涉案层级最高的台谍案,刘广智是在职少将,又是中共全国人大代表。
不过刘广智案,也算是大陆保密工作的重大挫败。以刘广智的层级,解放军外泄的机密情报,所涉层面除了空军战术层面,解放军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尤其以台湾、美国军队为假想敌)相关资料,应也有不少已被台湾掌握。▲(凤凰视点)文 □ 特约撰稿员 高智阳(发自台北)
★ 我 军 保 护 高 级 领 导 人 的 8341 部 队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904789&typeid=14
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军诸多部队番号中,8341(2000年10月改为61889部队)可以说是最出名的。尤其这支部队在“文革”中的表现,以及在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中所发挥的作用,更是名传遐迩。本文作者曾在8341部队工作了12个春秋。
▲组建8341部队
8341部队是中共中央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身边的一支警卫部队。对外叫8341,对内叫中共中央警卫团。它是1953年6月9日以中央警卫师一团为基础组建起来的。首任团长张耀祠、政委杨德中。
8341初建时只有1000多人,主要任务是保卫五大领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归公安部第九局领导。当时的公安部部长是罗瑞卿,九局局长是汪东兴,副局长是张耀祠。“文革”开始以后,8341部队改由中共中央办公厅领导,汪东兴具体负责领导、指挥。1969年我入伍时,部队人员已达8000左右,辖7个大队,36个中队。
8341初建时警卫单位或目标较为集中,主要有玉泉山、新六所、中南海等地,后来扩大到北戴河、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等。“文革”期间由于警卫范围大大增加了,又多了昌平农场、北京植物园、花园村、东官房等地。
8341部队的警卫工作组织相当严密。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住地周围及生活区有多道门卫,无关人员,包括8341部队的一些领导干部不经批准和同意根本不允许出入。
▲保密纪律十分严格
8341部队新兵一入伍就要进行保密教育,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遵守部队的保密制度,做到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不问。可以说我们做警卫工作,是七分保密三分警卫,像中央首长的车辆、电话、行动方向、时间、地点、食物供应以及内部的警卫部署、武器装备等都要求严格保密。
另外,对部队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其中有这样几条:在政治上要无限忠于毛主席和党中央,立场坚定,历史清白,我参军时这是最基本的条件——祖孙三代和直系亲属必须都是贫下中农,没有任何一点历史问题;相貌英俊、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初中以上毕业,这在六七十年代算是高要求了。
8341部队是双层领导体制。从军队序列上说,8341部队归总参谋部直属,后勤供应、武器装备归军方;而党务方面归中央办公厅,是中央办公厅下面的一个直属单位。8341部队的主要领导任用都要经过毛主席亲自批准同意,别人无权任命。1969年以前,每当8341部队的新兵入伍,毛主席都要亲自接见,而别的部队就没有这个殊荣。
▲警卫生产两不误
根据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精神,8341部队还曾办过小工厂及农场。小工厂是由汪东兴亲自主持办起来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央首长、部队服务,同时也生产部分工业品,如中国援外飞机上用的包装箱、电子工业上用的真空泵、农业上用的脱壳机、建筑上用的液压千斤顶、民用的信封机等。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有的还销往了国外。
考虑到首长及部队的有些用品,到社会上去做不利于保密,所以就由我们自己来干,为了保证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的需要,我们多次通宵达旦、保质保量地及时完成任务。看过电影里或照片上毛主席接见外宾时屋中的那个大地灯吧,那就是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为毛主席制作的。我们也为周总理等其他中央首长制作过许多生活用品。(冯立忠) ▲ (《党史纵横》2005年第12期)
★滴水洞是毛泽东心中永远的“圣地” (一) ★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83927981700939776/20060828/874173.shtml
2006年08月28日人民网-党史博览 : 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致江青的信中写道:“自从6月15日离开武林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大灵通。28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已有十天了。”信中的“武林”指杭州,“白云黄鹤的地方”指武汉,“西方的一个山洞”即韶山滴水洞。滴水洞位于韶山冲西南约5公里,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幽深狭谷,它的南面是龙头山,西为书堂山,北为虎歇坪,东面豁口建有韶山水库。龙头山山脚有一股山泉流出,蜿蜒成溪。溪上曾建有小桥,桥头边有一石洞,洞内滴水,四时不竭,回声悠扬,其韵如琴。滴水洞由此得名。
滴水洞是毛泽东心中永远的“圣地”。毛泽东的曾祖父母、祖父等先人便安葬于此。滴水洞豁口以下,有毛泽东的祖居地东茅塘和家庙毛震公祠。少年时代,毛泽东经常路过滴水洞前往湘乡的外婆家。滴水洞西边山上的石观音曾被他拜为“干娘”。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滴水洞的山谷是由典型的板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土壤,具有良好的地形地貌,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次生林,形成独特的冬暖夏凉的小气候。1959年6月,毛泽东在建国后第一次回韶山,曾在韶山水库畅游。游罢,他对陪同前来的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说:“小舟,这个地方倒很安静,我退休后,你在这儿搭个茅棚给我住好吗?其他领导来休息一下也可以嘛!”1960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湖南又与张平化谈起韶山有个滴水洞,地方很好。张平化专程到实地察看,发现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又便于安全保密:在山谷中建房子,连飞机都无法侦察到。张平化看了很满意,于是拍板在这里建房,代号“二○三工程”。
最初,规划宏伟,除了给毛泽东盖房子外,还打算沿着山谷盖一片楼房,建大礼堂和高级宾馆;在虎歇坪山顶建一个直升飞机机场;从湘潭到邵阳的铁路干线上引一条支线,让专列直接开进滴水洞。但由于60年代初国家处于严重的经济困难中,这个计划无法实现。只能因陋就简,先迁出居住在山谷中的几户人家,再由湖南省建筑工程局工程师刘鸿庆任总设计师,参照中南海毛泽东住房的式样,吸取苏式建筑保暖防寒的优点,设计出一、二、三号主体工程。一号楼供毛泽东及中央领导使用,双回廊,内设主房、副房、会议室、餐厅、娱乐室等,朴素、大方,又极实用。二号楼是两层楼的客房,共24间,是陪同的中央负责同志休息处。一、二号楼有走廊相连。三号楼距一、二号楼有百米远,是随行警卫和省委接待同志住宿的地方。
工程在1960年下半年启动,到1962年,建筑面积共3638.62平方米的一、二、三号主体工程,连同韶山冲至滴水洞的公路,同时竣工。在此之前,公路只通到毛震公祠,距滴水洞尚有两公里多。修建滴水洞的材料只得靠人工搬运,人工搬不动的,就滚到山中,再用绞车和索道运到龙头山。出于战备需要,1970年在滴水洞一号楼背后,建了一间整体浇铸的防震室和一条防空洞。从1960年起,滴水洞进入保密状态。房子建好后,归湖南省委直接掌握,外围由部队警戒,内务由省委接待处具体管理。
1966年6月16日,毛泽东离开杭州到达长沙。17日,在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高文礼和湖南省委接待处处长肖根如等人陪同下,毛泽东来到滴水洞,在此住了12天。
到了滴水洞,八三四一部队一部住进了三号楼。张耀祠、高文礼及部分警卫部队住进二号楼,毛泽东则住进一号楼。毛泽东一下车,就沿着一号楼边走边看。他抬头望望葱绿的群山,高兴地说:“这个洞子天生一半,人工一半,怕是花了不少钱吧!既然修了,就要管理好,不要破坏了。”7年之后再次回到家乡,毛泽东心潮起伏,他以主人的姿态给大家摆起了龙门阵:“这是个好地方,我小时候在这里放过牛、砍过柴、割过草,还和小伙伴们打过架。喏,从这里上去是龙头山,龙头山过去是黄田坳,以前以黄田坳为界,山那边是湘乡,山这边是韶山,所以黄田坳又叫湘潭坳……”
毛泽东此次回韶山,是极其保密的,与1959年那次形成鲜明对照。但保密工作还是出现了一点意外。平时,从韶山冲到滴水洞很少有车经过,1966年6月17日蓦然出现一支由3辆骄车、1辆客车组成的车队,这引起了一个在山脚下打柴的小女孩的注意。她好奇地朝行驶在中间的轿车瞥了一眼,恰巧毛泽东正拉开窗帘向外张望,小姑娘兴奋得差点喊出声来。她一溜烟跑回家,对父母说:“我看见毛主席了!毛主席住进滴水洞了。”消息传开,淳朴的乡亲像过节一样高兴,等待着毛泽东再次来到他们中间。但是,很快就有公安人员找到了小女孩,郑重地告诉她:“你看错人了,车里坐的不是毛主席,再不准你乱讲了。”山村又恢复了平静。为了毛泽东在滴水洞期间的绝对安全和保密,有关部门还对工作人员规定了十不准:不准主动接近主席,以免影响主席的休息与工作;不准主动和主席握手;不准主动和主席交谈;不准直接向主席提出问题;不准向外打电话与通信;不准违反安全规定到自己工作以外的地方去;不准随意出走,外出要经过批准等等。另外,还把湖南省、地、县部分负责干部会议安排在韶山招待所举行,以分散人们对滴水洞的注意力。▲(未完待续)
★滴水洞是毛泽东心中永远的“圣地” (二)★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83927981700939776/20060828/874173.shtml
在一号楼毛泽东办公室的书桌上,摆放着菊花石砚台,瓷制笔筒内插了几支特制的毛笔和铅笔,还有专用的竖式公函纸和保密信封。卧室的木板床上堆放着毛泽东从北京带来的书籍和文件。床上的竹席、枕头等东西也是自带的。毛泽东深居简出,聚精会神地读书、批阅文件和思考问题。由于毛泽东患有便秘,工作人员便在卫生间的坐式马桶旁放了一个茶几,供他看书、批文使用。每天一趟北京的专机往长沙送文件,长沙的专车及时往返于机场和滴水洞之间。便捷的通讯条件确保了毛泽东身处僻壤仍能总揽全局。夏天滴水洞的气温虽比长沙低两三度,但仍显闷热。在没有冷气设备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便在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卧室各放一个木桶,每个桶里放两大块冰(每块约100公斤),在桶的旁边还用台风扇不停地吹,以降低气温。
毛泽东有通宵达旦工作的习惯。在滴水洞,他一般凌晨四五点钟睡觉,上午9点钟左右起床,一天仅休息4个多小时。他一天吃两顿饭,第一餐在下午一两点,第二餐在晚上11时左右。每餐不超过四菜一汤。韶山滴水洞的冬笋、香椿、蕨苗、地菜、马齿苋这类最具乡土味的菜,毛泽东更喜欢。一次,工作人员采到一点马齿苋,在韶河里捉到几条小鲫鱼,又在塘里捞了些小虾,毛泽东吃了很高兴。还有一次,厨师石荫祥特地为毛泽东做了一盘青椒炒鲜菌,端上桌后才发现菌子里藏有白蛆似的小虫,他想马上端走倒掉。不料毛泽东已走进餐厅,一切都来不及了。石荫祥歉意地说:“主席,这个换掉吧!”毛泽东却一边夹菜,一边说:“为什么,不是蛮香的吗?”情急之下,石师傅只好以实相告:“真对不起您,菌子没洗干净,有小虫子。”毛泽东笑了笑:“没有关系,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再说,菌子中有小虫子,说明这菌子没有毒,吃了不会死人,不要换。”石师傅这才松了一口气。
毛泽东偶尔也出来散步,但走得不远,都是从一号楼走到三号楼,然后折返。有次他想上龙头山看看,走到山边,一条小路又陡又窄,长了许多荆棘。工作人员怕他摔倒,连忙阻止。毛泽东有些不耐烦地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嘛!”毛泽东惟一的一次“外出”是在19日,从住处一直走到韶山水库的大坝上,沿途保健医生多次劝阻:“主席,别往前走了”,“主席,这里风大,您会着凉的。”在水库坝基上心事重重的毛泽东站了一会儿,见群山依旧,溪水如常,便说:“哎,我们还是回去吧!”
住在滴水洞的毛泽东寡言少语,不经常与工作人员交谈。工作人员也生怕打扰他的思绪,连运送东西都尽量绕道走。不过有时毛泽东兴致来了也与工作人员打一打乒乓球。一号楼外有一水池,池中养了许多小金鱼,毛泽东见了很有趣,他向服务员说:“捞一个上来看看,看谁捞得到?”一个服务员俯身用手去捞,怎么也捞不到。有个服务员机灵,拿来一个“捞子”一下子就把一条金鱼捞上来了。毛泽东笑着说:“捞上来了,不自由了,把它养在盆子里,供大家观赏。”
滴水洞洞内宁静安谧,戒备森严。洞外却是另一番景象。毛泽东旧居、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前人潮涌动,欢声笑语。一天,一号楼外停了辆客车,一行人准备上车,毛泽东问身边服务员:“他们要去什么地方?”服务员说:“去瞻仰您的旧居和陈列馆,您去不去?”
“你们去吧,我不去。”毛泽东回答道。参观归来,大家感慨良多,特别对毛泽东一家6位烈士的事迹印象很深。毛泽东知道后,对湖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王延春说:“韶山的烈士很多,不要只宣传我一家,要宣传韶山党支部。”
22日上午11时,毛泽东在王延春等陪同下来到韶山水库。他走进临时搭起的更衣室,换上游泳裤,喝了一杯茅台酒,又点上一支烟,然后缓缓地步入水中,神态自若地用脚踩水。游了一阵换成仰泳,一直到水库中央。他高兴地说:“我要休息了。”只见他四肢伸直,一动不动地仰卧在水面上,直到把烟抽完。随来的服务员张玉凤游泳水平较高,一直陪游在毛泽东身边。湖南省委警卫处的10多人的泳泳队一起陪护。游到对岸,工作人员准备了一把藤椅,想请毛泽东上去休息一下。这时随游的年轻小伙一个个走上岸来,有些人身上起了鸡皮疙瘩,有点寒意。毛泽东忙说:“游过去,到水里休息。”并风趣地说:“这里上面是夏天,下面是冬天,正好避暑嘛!”年轻小伙子们又纷纷跳下水,跟随在他的身边。回游到水库中央,毛泽东问身边的人:“游多久了?”有人回答说:“大概40多分钟。”1个小时还不到呢,继续游吧!”随来的新华社记者钱嗣杰和侯波坐在椭圆形的橡皮艇上,给毛泽东拍照。
游到大坝边时,有几个人在溢洪道练习游泳动作。毛泽东也跟着练了一会侧泳,然后回到水库中央,表演“坐凳子”。只见他坐在水里洗脚,就像坐在椅子上一样行动自如。他问:“水库容量有多大?”“15万立方米。”有人回答。他又问:“占多少田,灌溉多少地?”又有人相告:“占10多亩地,可以灌溉400余亩田。”这时,陪同人员送上香皂,毛泽东把全身擦得都是泡沫,一头钻下水洗了个干干净净。
建国后毛泽东两次回家乡,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在政治上面临重大决策调整的关键时刻。1959年回韶山,是为庐山会议进一步纠“左”进行调查。这一次回韶山,则与思考如何进行“文化大革命”密切相关。家乡的山水,似乎有助于他梳理纷乱的思绪,增强应付重大局面的信心和力量。▲(未完待续)
★滴水洞是毛泽东心中永远的“圣地”(三)★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83927981700939776/20060828/874173.shtml
1966年,《五•一六通知》发出后,国内政治形势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5月28日,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惊心动魄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同日,乱世狂女 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向全国广播,引起强烈反响。6月初,中共中央在刘少奇、邓小平主持下,决定向北京市各大中学校派去工作组,以指导那里的“文化大革命”。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毛泽东秘密回到滴水洞,深居简出,每天忙于看文件。据陪同毛泽东回滴水洞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分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需要发动的规模等就是在滴水洞形成的。”这个分析是有道理的。因为毛泽东在7月8日给江青的信便是围绕“文化大革命”而展开的,其中有“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等。信虽然不是在滴水洞写的,但内容不能不说与在滴水洞期间的思想无关。在滴水洞期间,毛泽东还阅读了《资治通鉴》和姚雪垠写的《李自成》的部分内容。
毛泽东在滴水洞期间,虽然没有直接与人谈及“文化大革命”,但对这场运动的重要性却作了有力的暗示,只不过人们都没往深处想。6月26日,即在离开滴水洞的前两天,毛泽东接见了湖南省委、湘潭地委、湘潭县委的负责同志王延春、徐启文、华国锋、万达、李瑞山、苏钢、杨树青、刘亚南、樊茂生、郝诚、熊清泉等。在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后,毛泽东说:“以前我带你们长征,现在我又要带你们长征了。”这句饱含深意的话,并未被在场的人所领会。大家以为毛泽东说的是一般意义上的“长征”。据华国锋回忆,当时湖南省委认为“文化大革命”只是文艺界的事情,贯彻《五•一六通知》要求成立“文革”小组时,华国锋还以自己主管财贸,应集中精力搞好湖南的小化肥工业为由,表示不便参加。在这次会见以前,王延春还曾向毛泽东汇报了湖南的“四清”和社教情况,谈到派出工作组的人数时,讲了一个很可观的数字。谁知毛泽东打断他的话,缓缓地说:“哪有那么多明白人哟!”这已表明毛泽东对“四清”和社教的不满意。但王延春没有太在意。这次毛泽东讲又要带他们长征了,王延春也没有将前后两次谈话联系起来研究其深意。
毛泽东原定6月28日下午离开韶山滴水洞,后来临时改为上午动身。一大早,湖南省委领导王延春、徐启文、华国锋及其他70余人前来为毛泽东送行。大家想与毛泽东合影,毛泽东欣然同意。上午9时左右,毛泽东身穿灰色中山装,和大家站在一号楼前,钱嗣杰按下了快门。随后,毛泽东与大家握手道别,当与滴水洞管理员廖时雨握手时,他说:“你要把房子管好啊,我还要回来的。”
汽车已按行车顺序排好,为毛泽东开车的赵毅雍正站在灰色吉姆车旁等待毛泽东上车,大家分立在道路两侧依依不舍地为毛泽东送行。见此情景,毛泽东突然说道:“你们都走啊,我还要进去休息一下。”然后他走进一号楼前厅默默地坐下。服务员郭国群、曾彩谋知道毛泽东舍不得离开这里,含泪为毛泽东泡了一杯茶,又洗了几个水蜜桃放在毛泽东面前。郭国群说:“这是您房子东头桃树上摘的,您尝尝鲜吧,下次可就难得吃到了!”毛泽东听她这么一说,高兴地吃了好几个。休息了一会儿,毛泽东站起身,打量了一下房子周围,出来后又看了看左右的山峦,上车了。
韶山,毛泽东的故乡。哪知这一去,竟成了他与故园的永诀!滴水洞那幢青砖瓦房,再也唤不回它的主人,把历史的遗憾永远留在了那里。最可敬的是那些在滴水洞工作的人们,他们年复一年地守候,虔诚地盼望着毛泽东的到来。十载寒暑,望眼欲穿,终于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但这线希望又是如此的脆弱,倾刻间便化作了无边的痛苦。1976年9月8日,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给滴水洞工作人员打来电话:“我将于9月9日来滴水洞检查接待工作,因为中央已安排毛主席9月15日回滴水洞颐养天年。”滴水洞的工作人员兴奋不已,他们当即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可当晚11时,紧急专线又通知:张平化书记明天不来了。突然的变故使大家预感到某种不祥。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与世长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滴水洞沉淀了一串凝重的历史话题,也铭记着一代伟人难圆的归根梦。
1986年,滴水洞对外开放,从此也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经过韶山管理局十多年的保护性开放,这里已成为韶山最能吸引游客的景点之一。完 ▲(《党史博览》)作者: 胡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