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欲对我党政要员进行「斩首」
★军人之怒和书生之怒
★中日或展开军事对峙
★中方可能有三种“反应”
★日本开始挑战中国
★台军欲对我党政要员进行「斩首」
最近,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军年内要组建一支三栖「反斩首」特种部队,既能确保台湾政要的安全,又能奇袭大陆沿海党政要员;台军在美军的帮助下已经秘密确定16处伏击解放军潜艇的地点;新加坡军队将首度与台军、日军和美军连手举行「同盟」演习。台湾当局为何如此密集张扬军事「绝密」,最新军事动向里包含哪些玄机?
新举措凸显台军战术三大转变
三条看似独立的军事新闻,却包含台军2005年最引人注目的三种战术趋向:
首先,台军对台当局领导层的保卫由「防斩首」转为「反斩首」。在去年的「汉光20号」演习中,台军首度以大陆发动「斩首行动」、突击台北「博爱特区」为作战模式,其中还设定「总统」官邸遭包围,「总统」遭挟持俘虏,甚至被刺杀等状况下,台湾军队如何持续作战。此外,台当局还有实质性的行动,比如台湾「国安局」将花3000万元台币,全面重建陈水扁官邸围墙,加高并加装防撞钢板;还计划采用美制雷达全天监控官邸附近动态。
其次,台军战术也由守势转为攻势。2000年6月16日,陈水扁提出「决战境外」的作战指导思想,强调要将「守势防御」调整为「攻势防御」,「积极筹建源头打击力量」,「建构瘫痪敌人发动战争的能力」、「将防卫纵深前推至敌人领土上」等等。在「决战境外」的战略中,特种部队是重要参与者。
再次,台军作战由单边至双边再至多边。在日美共同声明今年发表之后,台军颇感鼓舞,认为台军有机会与他方配合。据透露,美、日顾问团今年抵台已不只是参观台军演训,而是「到部队中作实地指导」,且不仅是在台北衡山指挥所指导兵棋推演,更首次出现在南部台湾军队联合演训基地。
大造声势有四大目的
如果台军真想「斩首」大陆党政军要员,它把如此绝密举措公之于众又令人费解。那么,台军此举究竟为何?
首先,针对《反分裂国家法》而实施反制。大陆的《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之后,台湾采取了诸如「悲情争取国际同情」、「媒体全力支持」等举措。台军方如此详细地抖出「猛料」,既有对自己的安慰,对大陆也有威慑之意。
其次,为台军增强军力找借口。台湾当局2005年军队建设的主旨是「精兵」,但现在却要增强军力,台军方得为自己找到说得过去的借口。
第三,基于「决战境外」的战略考虑。台军下一阶段将扩编特战部队,目前台军共有16支特种部队,除3支「甲种特勤队」外,还包括海陆空军的「乙种特战单位」――陆军「海龙蛙兵」、海军水中爆破大队、宪兵特勤队、陆军空特部特勤队、海军陆战队特勤队、政战特遣队、空军侦察部队、空特部高空排、宪兵机车连、「国防部」天威部队与陆军联兵旅突击连等。
第四,是希望进一步促成美台军事互动。不论是台军欲建「反斩首」部队也好,还是秘密制定「潜艇伏击区」,其背后都能看到美国的身影。不过,台军要「斩首」大陆沿海党政军要员还真难。这主要是由于大陆全民皆兵的防卫体制,加之台湾特种兵现有作战能力有限。过去数十年间,台湾屡次向大陆派出特工几乎全军覆没的事实即为明证。(来源:国防知识报)
★中国军人之怒:对日作战方案的争论
军人之怒和书生之怒有明显的区别,书生之怒,用的是街头示威的和平手段,求得人人认同的公理;而军人之怒,是要用掏心挖肺的利招,追求一击毙命的结果。
在某次会议上,对于对日作战的方案,有热烈的讨论。
第一,斩草除根,偷袭横须贺、佐世保
方案提出者认为,针对日本海军在大型水面舰只的优势,应当予以先发制人的根除,手法就是突袭日本海军的主要基地。
主要目标是横须贺、佐世保,同时要捎带攻击日本地方护卫队的基地。
目前日本较大的海军基地有横须贺、佐世保、吴港、舞鹤、大凑,如果以弹道导弹攻击,1000枚左右即可对上述目标予以歼灭性打击,如果加上空军、海航和潜艇巡航导弹的攻击,对上述基地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如果打击成功,那么可以消灭日本海军50%以上的兵力,即使未获全功,也可以极大的限制日本海军的出海作战能力。
而且,这样的打击具有极大威慑力,足以动摇日本继续战争的信心。
对此方案反对者认为,从政治上看,这是攻击日本本土的行动,根据日美之间的各种安保条约,必将导致美军的直接干预,战争的规模难以控制。从经济上看,攻击日本本土将导致日本的报复,日方可能对应攻击我沿海中心城市,对国内经济发展不利。从军事上看,中日一旦关系紧张,日方一定会提高战备等级,采取对应措施,如加强预警、重要舰只出港备战等,加上我方实时监控能力的缺乏,难以实现聚歼日本海军主力于港内的目的。
第二、分筋错骨,攻击冲绳
方案提出者认为,冲绳是日本威胁我国沿海地区和控制东海的前哨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政治上看,冲绳是日本的离岛,攻击冲绳政治风险小;从军事上看,夺取制空权是夺取制海权的前提,如果一战瘫痪冲绳,将左右整个东海之争的格局。
冲绳目前有两个主要的空军基地,目标集中,更适合我军海、空、二炮各种打击兵器的分散出动,集中打击。
首战瘫痪冲绳,将使日本威胁东海的前进基地后退几百公里,更加有利于我海空力量的展开和护卫我沿海中心城市。
对于这个方案,普遍表示认可,但还是提出了美军的问题。冲绳驻有大量美军,我军对冲绳发动饱和攻击,100%的会误伤美军,这样,很可能引发美方的军事干涉。
第三、欲擒故纵,诱奸日军于海上
这个方案政治风险最小,就是引诱日本海军出海列阵,然后聚而奸之。
在具体战法上采取抗美援朝阵地战期间的战法,诱使日军在局部地区逐步增兵,而我军也逐步增加打击力度,反复争夺,逐步消耗日军。
采取这个方法,不是以控制某个特定地区为目的,而是诱使日军背上“必须控制”的包袱,增加补给、巡逻的次数,给我方创造打击的机会。
而反复打击日方控制力量的结果,必然使日方丧失实际的控制能力,从而最终丧失对争议地区的控制权。
对于这个方案,反对者认为,虽然政治风险小,但军事风险大。日本目前的海、空军实力和我军在伯仲之间,让日军在海上列阵后在加以攻击,搞不好不但不能消耗日本,反而消耗了自己。
有反对者笑称:这种战法和宋襄公拒绝“半渡击之”有惊人的类似。
第四、釜底抽薪,截断日本的海上动脉
日本的石油资源,主要依赖穿越南海的国际航线,切断这条航线,等于切断了日本的动脉,将彻底动摇日本的战争信心。
从地理上看,我军从海南出动控制南海要远比日本便利,而日方如果长途出击,维护其海上生命线,将给我军制造出更多的歼敌战机。
同时,我军在南海用兵,将极大的威慑南海周遍国家,从而对解决南海主权争议有巨大的好处。
从军事上看,封锁该航线,我军现役的常规老式潜艇既可完成,从南海出动的远程战斗机可以提供有力的支援。
同时,可以布设我军新型的特征识别水雷,有效的攻击日本的运输船,而不会攻击友邦的船只。
对此方案也有反对的声音。
截断国际航线,将引发国际争端,极可能把国际干涉力量引向南海,同时,很难保证南海周遍国家没有强烈的反映,这将增大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
由于国际航运的习惯做法,很难确定一艘悬挂他国国旗的商船不是驶往日本,潜艇和水雷不可能象二战期间的德国海军一样随意攻击。
如果派海军水面舰艇切断该航线,又超出了我军的作战范围,从战场选择上是错误的。
第五、某人的总结性发言
他说,我这次来是带着2个问题来的,第一是敢不敢打的问题;第二是想没想怎么打的问题。听完大家的讨论,我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论。
任何方案,都有负面影响,谁也不能保证我军每战必胜,但是看到军队的同志有信心了、动脑子了,我心里就有底了。
作为我个人来说,打不是目的。但是如果日本方面得寸进尺,那我们也要以暴制暴。
作为军人,需要你们根据对我军实际作战能力的了解,提出有效的方案。你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军事上解决问题。不论是强奸还是诱奸,能打赢就是目的。
刚才听到很多同志提到了美军干涉问题,我觉得你们如果认为对日作战中存在这个问题,就不要简单的提出这个问题,而是要把这个因素加到你们的作战方案中去,这样的方案才是完整的、可行的。
同志们不要有顾虑,最后拍板的不是你们,即使上国际法庭也轮不到你们!
【转自环球纵横http://www.globbs.com/bbs/plus_adv_get.asp?get=331】
★中日或展开军事对峙
日本政府无视国际法和中国政府的抗议,于昨日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对东海“中间线”以东油气的试采权。“日本政府的这一做法,意味着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加以解决的努力,没有收到应有效果。”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许森安,昨天为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虽然还不能预测双方的冲突方式和冲突程度,但是中日冲突在所难免。日本终于摁不住野心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赋予日帝国石油公司的试验开采权”,试验开采区域是位于中国正在建设的“春晓油气田”和“断桥油气田”南侧水域的三个矿区。
“这个区域是日本政府越过冲绳海槽的强制性开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说,日本缺油不是今天的新问题,经过长期经营,日本已获得丰富油气供应渠道,目前不至缺少东海钓鱼岛边上这一点“莫须有”的油气资源,“日本之所以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不顾,单方面采取行动、强行开发东海油气资源,看似为经济利益而争,实际上包含了日本想永久窃据中国钓鱼台列屿的野心”。
“中间线”只是幌子为争取东海油气资源利益,日本一直单方面强调所谓的“中间线”,并以此为借口,公然授予企业对东海“中间线”以东的油气试采权。许森安说,如果日本的试探举动,一直发展至钓鱼台列屿,并在此区域正式开采油气资源,那么,就意味着日本对钓鱼台列屿的窃据,由形式化转变为永久化和合法化。
“日本在东海问题上本来就没有发言权,它之所以穷追不舍,就是因为中国开采钓鱼岛,对日本地缘政治有着重大意义。”专家说,对中国而言,东海之争事关子孙后代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将‘保留进一步作出反应的权利’诉诸实施。”
中方可能有三种“反应”
“进一步的反应权力至少包括三种。”许森安分析,除了此前中国政府一直适用的外交交涉的途径外,在日本企业正式进入东海油气区域时,中国政府可能动用海洋执法船,对强行进入的日本人采取喊话直至驱赶;如果日本配备护航军舰进入,中方将采取对等行动,派遣军舰开展海上军事对峙。
“海洋执法船不附设武装,而驱动军舰属于军事行动。我们完全不希望中日双方剑拔弩张。”专家说,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诉诸国际法庭,按照国际海洋法,最后输官司的必然是日本,“但是,一场国际诉讼时间跨度,动则四五年,这之间的损失可以想象”。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江金骐
★中方对日企开采东海油气可能有三种反应
日本政府无视国际法和中国政府的抗议,于昨日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对东海“中间线”以东油气的试采权。“日本政府的这一做法,意味着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加以解决的努力,没有收到应有效果。”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许森安,昨天为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虽然还不能预测双方的冲突方式和冲突程度,但是中日冲突在所难免。
日本终于摁不住野心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赋予日帝国石油公司的试验开采权”,试验开采区域是位于中国正在建设的“春晓油气田”和“断桥油气田”南侧水域的三个矿区。
“这个区域是日本政府越过冲绳海槽的强制性开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说,日本缺油不是今天的新问题,经过长期经营,日本已获得丰富油气供应渠道,目前不至缺少东海钓鱼岛边上这一点“莫须有”的油气资源,“日本之所以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不顾,单方面采取行动、强行开发东海油气资源,看似为经济利益而争,实际上包含了日本想永久窃据中国钓鱼台列屿的野心”。
“中间线”只是幌子
为争取东海油气资源利益,日本一直单方面强调所谓的“中间线”,并以此为借口,公然授予企业对东海“中间线”以东的油气试采权。许森安说,如果日本的试探举动,一直发展至钓鱼台列屿,并在此区域正式开采油气资源,那么,就意味着日本对钓鱼台列屿的窃据,由形式化转变为永久化和合法化。
“日本在东海问题上本来就没有发言权,它之所以穷追不舍,就是因为中国开采钓鱼岛,对日本地缘政治有着重大意义。”专家说,对中国而言,东海之争事关子孙后代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将‘保留进一步作出反应的权利’诉诸实施。”
中方可能有三种“反应”
“进一步的反应权力至少包括三种。”许森安分析,除了此前中国政府一直适用的外交交涉的途径外,在日本企业正式进入东海油气区域时,中国政府可能动用海洋执法船,对强行进入的日本人采取喊话直至驱赶;如果日本配备护航军舰进入,中方将采取对等行动,派遣军舰开展海上军事对峙。
“海洋执法船不附设武装,而驱动军舰属于军事行动。我们完全不希望中日双方剑拔弩张。”专家说,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诉诸国际法庭,按照国际海洋法,最后输官司的必然是日本,“但是,一场国际诉讼时间跨度,动则四五年,这之间的损失可以想象”。
我军成立联合应急指挥中心应对东海局势!
(急待证实的消息)
我军为了应对东海局势的变化,成立了联合应急指挥中心,该中心在东海舰队,联合应急中心直接指挥由海航某师某团SU30和某师某团的JH7,作为应急打击分队。
同时,要求南空和济空的战备值班飞机可以由该中心调用,要求两空军保证随时可以各出动一个大队以上的战备值班飞机进行支援。
海航的运八预警机已经承担了空中指挥,并与各部队、各机种进行了合练。这个“运八预警机”是“平衡木”还是“运八海巡”还搞不清楚。
根据“要打实弹”的要求,海航应急打击分队据说都补上了实弹发射这一课。而南空根据要求,调集精英组成了尖子中队。
目前,已经开始动用各种手段,加强收集日本飞机、舰船的相关信息。
据说,在中心成立时,高层发表讲话,称:对日摩擦,军事上一定不许吃亏,这是一个严格的政治要求!在军事上吃亏,在政治上就要出大问题。所以,在事前的工作中要把准备作足、问题想透。开不开火,要上级决定,一旦开火,打到什么程度,指挥员可以临机处置,原则是绝对不能吃亏!
对于海军舰艇部队方面,指示说“大型核心水面舰艇”出动要求慎重,一旦有损失就很被动,攻击任务落在了新型快艇部队身上。
透露消息者在学校学习,他说,如果局势不能缓解,他下一学年可能就要休学一段时间了。
由于他和空军有点关系,所以对于海军舰艇部队方面说的不清,即使关于空军和海航的动向,其说法也是难以判断其真伪。
★日本开始挑战中国
环球时报 2005-07-15: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日关系到了几十年来最紧张的关头。一个导火索就是中国人对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之举义愤填膺。而日本方面对中国日渐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的担心也与日俱增。但在日本政局的表象后,还有一个因素在悄悄改变亚洲这两个强国间的关系:日本新一代议员的崛起,他们对日本在全球格局中的定位和角色有一套全新的认识。
年轻一代的日本国会议员大多四五十岁,他们希望日本能变得更加自信和决断,并试图打破多年来对日本建设军事力量设下的种种禁忌。这与老一辈日本政界的做法大相径庭:由于对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侵略和屠杀深感愧疚,日本老一辈政客多年来一直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但在日本国会年轻一代的议员们眼中,中国与其说是多年前那场战争的受害者,还不如说是日本的有力竞争对手。这些议员发誓要结束日本在中国面前谦卑示好的局面。在他们的努力下,日本已基本取消了对华援助。很多年轻议员表示,希望日本能成为美国更加活跃的盟友。“年轻一代不避讳民族主义观念,”耶鲁大学专攻日本外交的教授奥斯林说,“虽然还不知道日本应如何承担领导角色,他们并不愿屈居中国之后。”
这一转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日本开始挑战中国,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去年秋天,一艘中国核潜艇进入日本海域,东京出动多艘驱逐舰和多架飞机驱逐,堪称二战以来日本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之一。当中国宣布想帮助建条输油管道,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后,日本立即向莫斯科提出更优厚的协议,想独占石油供应。今年4月,中国民众走上街头,要求日本为侵略战争道歉,日资企业受到冲击,对此,东京要求中国政府为日资企业受损道歉并作出赔偿。
与老一辈议员们不同,年轻议员将政策问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亲力亲为地拟定战略。此外,两代议员的不同之处还体现在:老一辈议员大多是在日本受的教育,沿袭了传统的职业道路;而年轻一代很多在美国大学获得学位,接受了更直言不讳的美国政治风格。
中国官方态度强硬 北京专家预言中日或爆军事冲突
苹果日报的报道说,日本授权石油公司在中、日爆发争议的东海水域钻探天然气后,中国官方态度十五日转趋强硬。中国外交部七月十五日传召日本驻华公使,就日本的单方面行动提出严正交涉及强烈抗议,直斥日本此举严重挑□及侵犯中国主权,要求日方立即改弦更张,改变开采决定。
中国官方态度转趋强硬
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十五日紧急约见负责经济事务的日本驻华使馆公使渥美千寻,就日本政府授权企业试采东海争议水域天然气提出严正交涉。崔天凯称,日本政府此举是对中国主权权益的严重挑□和侵犯,也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中方为此表示强烈抗议。
崔天凯的评论明显较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十四日的讲话强硬。刘建超前日在记者会上只对事件表示强烈关注,促请日方不要采取不利于东海稳定和中日关系大局的行动。
崔天凯还向渥美千寻指出,中方从未承认也不可能承认日本单方面主张的东海「中间线」,直斥「中间线」以东海域属于两国争议海域,日方无权在该水域采取单方行动。「如日方试图将自己单方面的主张作为既成事实强加于中方,中方坚决反对,也决不会接受」。崔天凯要求日方立即改弦更张,停止任何侵害中方主权权益的行径。
中日关系发展下去将会很危险
香港文汇报引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研究室主任晋林波十五日指出,日本单方面授权民间企业在东海中日争议海域的试开采权,有可能引发两国间的军事对峙甚至军事冲突。他说,中日双方都有解决东海问题的紧迫感,认为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协商得以解决,对争议听之任之,发展下去将会很危险。
晋林波表示,日本企业正式获得授权后,还要经过四至六个月的时间才能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日方会藉机观察中方反应。如果在此期间,中日双方未能就东海开发问题达成协议,日本就会进入实际开采阶段,并会派出保安舰艇护航。
这位国际问题专家指出,如果中方对此置之不理,双方可能会相安无事。但如果中国舰艇对之进行警告或拦截,双方可能就会出现对峙,甚至是小小的冲撞。如果两方在此情况下仍互不相让的话,就会发生冲突,这是比较危险的。
晋林波认为,日本目前的作法只会令到东海之争进一步复杂化。他说,事实上,中方一直希望东海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并一直积极在同日方磋商共同开发的具体方案。
对于东海之争的最终出路,晋林波建议,现在不能再只是单纯地讲「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原则,而应在此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具体方案,并应有一些大胆设想。他说,最乾净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东海划界,如果划界解决了,那就可以在各自领域进行开发而互不干涉。但由于中日双方互不能接受彼此的划界原则,致使划界问题一时不能解决,目前也只能通过协商,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想永久窃据钓鱼台列屿」
此外,北京《华夏时报》十五日引述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许森安表示,日本政府的做法,意味着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加以解决的努力,没有收到应有效果。他称,现在虽然还不能预测双方的冲突方式和程度,但中日发生冲突在所难免。
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认为,日本单方面采取行动强行开发东海油气资源,看似为经济利益而争,实际上包含「想永久窃据中国钓鱼台列屿的野心」。
许森安表示,如果日本的试探举动一直发展至钓鱼台列屿,并在此区域正式开采油气资源,将意味着日本占领钓鱼台列屿由形式化转变为永久化和合法化。他认为,钓鱼岛对日本地缘政治有着重大意义,中国对于东海争端也应保留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进一步的反应权力至少包括三种。」许森安分析,除了此前中国政府一直适用的外交交涉的途径外,在日本企业正式进入东海油气区域时,中国政府可能动用海洋执法船,对强行进入的日本人采取喊话直至驱赶;如果日本配备护航军舰进入,中方将采取对等行动,派遣军舰开展海上军事对峙。
「海洋执法船不附设武装,而驱动军舰属于军事行动。」专家说,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诉诸国际法庭,按照国际海洋法,最后输官司的必然是日本,「但是,一场国际诉讼时间跨度,动则四五年,这之间的损失可以想像」。
评论 (3)
你的帖子我是每日必看。并且还告诉了好几个同学。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太好了,四个字,好好好吆!哈哈继续努力
由 zxfken | July 15, 2005 11:40 AM
发表于 July 15, 2005 11:40
你的网站不错,我经常上的,继续努力哦!
由 观众 | July 15, 2005 04:05 PM
发表于 July 15, 2005 16:05
你的帖子太精彩了 非常精彩 有空能向我信箱里多发这样的文章吗
由 anan | July 15, 2005 11:25 PM
发表于 July 15, 2005 23:25